拆与再建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不能让陈旧的事物阻挡时代的发展,当然在制度下,这种阻挡也是毫无意义的,大概也只能用起缅怀的字眼。
, K0 m/ q& T* e* A看了楼主的文章,想起在外地读书时偶然翻起老舍突然之间泪流满面,四年再不敢碰。或许是在北京住的久了,这座老城留给我的感动已经深深的烙在骨子里。也许是饭后老人得意的唱出一句京戏,自娱自乐的西皮快板,也许是儿时在长满青苔的城墙根儿下逮金刚玩的场景,北京总是留给我一些只言片语的场面,在记忆力久久挥之不去。
; L8 e& U' r$ X* d4 F! T- p城市留给人最深印象的应该是文化,北京的文化在哪里?在二环边残破的城墙上还是翻盖的格格不入的永定门城楼里?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给予精神文明的强烈打击,在上世纪的战火与政治斗争中,北京已经是苟延残喘,如今,老城又在机器轰鸣中饱受着面目全非的痛楚。 ! G) O# T0 l F# c! q/ r4 `6 O
整个城市的规划似乎在经济飞速发展中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在崇尚物质文明时任何事物都阻挡不住建设的脚步,于是,我们有了林立的高楼,有了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有了更多的人口、商场、住房,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失去。当物质满足不了需求后,又反过来追求精神文明,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制造出很多让人看上去不尴不尬的建筑与改造。
' g: `. P( ~5 c: O- j城市品牌的核心应当是文化,没有文化的繁华是无法在人心中立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