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r, B+ p/ g
钓鱼岛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每年为倭国首相去神社拜鬼的事儿,又让国人个个义愤填膺。这神社,老北京也有,都是闹日本时小鬼子建的,在八宝山、在建国门都有。小时我在建国门住,知道现在的社科院大楼前身是海军大楼,海军大楼前身就是昔日北京最大的靖国神社所在地。这神社是在被焚的清朝贡院废墟上建立的、它与贡院一样,也没逃过被焚的命运。放火,是胜利者最愿意干的事儿,在放火之前、抢东西也是必须的,http://hi.baidu.com/canyizhi圆明园就是这样的结局。据说在圆明园点了第一把火的是洋兵翻译官老李,带路的是爱国诗人龚自珍的儿子,盗抢三山五园的主力其实是周遭的老百姓,他们本质上与英法联军是一拨的。我为此还写过博文。 - u( j( k1 Q2 h0 m
老山神社后来是张自忠将军忠烈祠,今不存。+ A( z3 v K9 D8 ]; C+ w0 ?9 ]
8 a6 u d( P. e, O% p话说四五年老百姓扫听到小日本在八月投降了,建国门一带的老北京人但凡能动弹的、都去日本靖国神社抢东西,看里面的土豆(TOYOTA)车弄不走,一帮半大小子就三下五除二、把汽车给拆了,有街坊因扛回一扇车门招摇过市,为人羡慕不已。走完了打砸抢的程序,放火就是压轴的大戏了,在熊熊的烈焰中,这座靖国神社就灰飞烟灭了,看客们照例是很兴奋的,但不知以前这帮‘良民’的胆子为什么就没这么大。——我,其实敬佩真的抗日英雄,但也理解芸芸众生。过去有个词儿叫“三开人物”,就是说这种人在鬼子那和国共两边都吃得开,所以被冠以三开人物的美称,其实这真不是什么好词儿。我一街坊大姑娘曾给鬼子生了个大胖小子,解放后成了市委干部,据说丫以前属于地下工作者、有功之臣。所以这娘们走在街上仰着头、藐视众生的样子,如果她“后眼儿”有光,定能看到守旧的小脚侦缉队指指点点的样子......) q; d, @4 O( y1 Z0 G
观象台曾是日本兵营
& ^( {$ l1 o0 w P
建国门的靖国神社没了,后来建的海军大楼也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京城无休止的拆迁建设中,只留下建国门这个好听的词儿在为和谐社会服务,其实岂止在和谐社会,就是在王府井被改作人民路、协和医院被改称反帝医院时,被日本称作启明门的建国门也因它“建国”的含义而没改名。这建国门的名字是国民政府给起的,它就在神社的东南,建国门只是个地名,并没有门,它不过是个豁口,与神社相隔只有咫尺之遥。今天北京长安街的雏形就是小日本扒开观象台北边的城墙修的那条东西的大马路,这马路从启明门(建国门)到长安门(复兴门),复兴门(长安门)以西被规划为办公区,建国门(启明门)东面被规划为工业区,这种长远的规划,即使现在来看,也是很合理的。而且鬼子也没打拆城墙毁故宫的鬼主意。文革时曾规划腰斩故宫,让马路从故宫当中穿过,幸而这没成为事实,但昔日壮观的城墙却让闹日本时的顺民、文革时被称作‘革命群众’的老百姓,给拆了卖钱了。五毛钱一块的大城砖,当时让‘拆那’的小市民都乐颠了。打太平拳、占小便宜、攒鸡毛凑掸子、怕树叶砸破脑袋,凡此种种,谁能免俗?; A* n+ f/ H# z1 _) U
" G' H' Y* H7 Q6 y"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