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xaolan 于 2013-12-12 19:57 编辑
2 [" F$ a/ z1 Z1 C4 C) t/ r9 [
# y5 r, n$ G5 s4 X0 R/ @为了探寻祖辈踪迹,决定到保定军校一览真容。
( \' [/ a8 ^1 t9 z
% Z0 `7 L2 b3 A
6 Y' K7 k9 [$ j7 S我爷爷叫张鉴堂,是保定军校一期学员,在东北军张作霖的弟弟张作相手下任师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爷爷带骑兵出征西伯利亚,回国后当时执政首领段琪瑞给过嘉奖。九一八事变后,爷爷把家属送进关内,抛弃一切家产,在东北参加了赵尚志的抗日联军,在那艰难的环境中,没有粮草没有弹药没有救援,几经奋战,全军覆没,以后音讯全无。
1 J7 m7 n3 O/ Q, |文革中,北航红卫兵到家中抄走了爷爷的全部遗物,包括军校毕业证书和无数照片。祖父的功过历史,就这样如过眼烟云一样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为了缅怀先辈,找到保定军校探讨那段难忘的历史。 U( r9 D1 X, [
! O. u4 k5 W- _& f6 R$ I; ~/ D 1 S1 Q0 x" [# J3 i5 I8 C
6 A( y! A4 s4 ~3 Y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不平等丧权辱国条约相续签订,残酷的现实迫使清政府改革军制,编练新军,并在保定开办新式军事学堂。自1902—1911年,先后开办学堂14所,学员3000余人,使保定成为最大的军事训练基地。北洋政府成立后,在保定军校原有基础上成立了陆军军官学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门类最齐全的军官学校。至1923年共创办九期,培养了各类军事人才6500余人,其中成为国共两党高级将领的近千余人。5 H& p0 @3 M2 j1 g5 Z
7 h# F/ u9 w8 J+ w) _ $ U7 ?. ^+ Y/ \+ _" i. i$ r
+ M# D4 f- Q) y) P, J4 c1 n
, s+ X5 Y$ ]3 n7 Y: E5 k! b) ?
" d/ Y% Y. E# o% y+ T3 | 1901年11月,李鸿章病逝,袁世凯到保定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小站的练兵教员根据《辛丑条约》不准驻扎天津附近,于是亦移至保定。 1902年5月 于保定开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
+ I8 {& d' @; k+ z h1 q' F 1903年2月 袁世凯奏请开办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进行正规军事教育训练。之后于保定建成“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
- U% E$ v& f. {2 C1 r/ ? 1906年 分别在保定校址开办:北洋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3 }+ [4 l0 L q2 d
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后,把陆军预备大学堂搬至北京,并更名为陆军大学。10月,于保定原址开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6 u2 J# F7 w; Y* _0 g2 T! h 1920年暑假 驻扎在军校的军人因未得薪饷发生哗变,抢劫军校,之后校舍被放火烧毁。
, q, f. T9 p7 J2 X 1923年8月 保定军校停办。 
- g s& E: `+ H) g/ J5 `: }9 J# o8 s$ `! x! r

' L; V# J) H' ^( m* x
+ o. a6 B* D, ]/ K3 Y * V1 I- E$ e' u& Y( u9 Q
# O8 d3 S- C7 o
j# U# ^, w! a' L% s& h
5 X5 e0 x7 t) u : `" x6 u. m+ u
: d' m4 ~3 g# @! u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位于保定旧城东北5华里,总面积约一千五百余亩。东西长两公里多,南越今东风东路,北跨今五四东路两侧,南北长一公里有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 这里原是一座拥有庙产千亩,殿宇百间的关帝庙,后改为兵营,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 年)遭八国联军焚毁。建军校时,利用原庙产并征用邻近土地而建起。全校分校本部、分校(包括小教场)、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校本部居中心,占地一百八十余亩。其建筑格局系仿日本士官学校建成,为一片气象森严的砖瓦结构的建筑群。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河环护,河两岸古柳成行。军校大门在南侧,隔河有高大的照壁与之相对。门楼高大,面阔三间,气势之雄伟可与直隶总督府大门相比。朱漆大门饰以铜钉铜环,门楣上悬挂着书有 “陆军军官学校 ”六个大字的横匾。门前有石砌的高台阶,阶前的南路直通河岸。南路两旁有石狮一对,高丈许。河上架一平板桥,以通大操场。校本部分南北两院。北院是生活区。南院是军校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分东、中、西、三院。东、西院为教室与学生宿舍,各有十排带长廊的青砖瓦舍,布局对称,各排房舍之间有走廊相通,每两排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墙开月形门,每院住约一连学生,俗称一连道子。中院有校部办公室和尚武堂。高大的尚武堂坐北朝南,四周环以石栏,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厅门两侧有副楹联,上书:“尚父阴符,武侯韬略,简练揣摩成一厅;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莘学子济斯望。” 堂前有长廊直达校门。尚武堂北面是个大空院。院内有两棵并立的五丈多高的古杨,二木间悬一铜钟。因官长常在这里训话和发布命令,因此,这里被视为全校之中枢。校本部的东侧是分校,占地九十二 亩。靶场在分校之北,占地三百三十余亩。大操场成 “
. r, _; A" n# y# ~' u+ z" ]# \5 g: M* y& o+ r; c
) N( v( L& y& F+ E
- t8 ]# h$ v) F0 E2 J3 _" j3 {6 v8 s' p' E8 n n
$ r' g2 V: T3 ~ j6 q* P; v"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