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3-10-1 06:27 编辑 & h4 u% g2 \# ~( d N4 Q F3 u
0 E; M2 {! W- I5 g: t0 h
; A6 N! e7 K; G* i2 g& B5 K8 Y; `7 W
# y( L) J( k. J7 v0 t# B1 L8 A5 E
通常意义的“厂甸”指的是过去春节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在和平门外南新华街至虎坊桥举办的迎春集市,现在有人说是厂甸庙会,那时很少听人说“厂甸庙会”,实际也早已不是什么庙会,把它叫做“迎春大集市”更为贴切。老的厂甸迎春大集市很有特色,也很有影响。仍被现在的老北京人念念不忘。 6 H0 e0 |/ O* m( u
厂甸不过是和平门外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很窄很短很不起眼的小胡同。这么大规模的迎春集市为什么叫“厂甸”而不叫“琉璃厂”或“虎坊桥”,我不得而知。
/ x& z; A* l! k& J# m! P) `: P 听老辈人讲,厂甸最早的起源也是庙会。那时东琉璃厂有个很有名的寺庙,叫火神庙。大概窑厂烧琉璃,总得请个火神爷保佑吧。后来烧琉璃的窑厂都迁走了。这里不烧琉璃了,改成古玩图书字画的买卖一条街了。但是把早已香火很盛的火神庙给保留下来了。火神庙的庙会趁着琉璃厂古玩字画的“火势”逐渐向东西琉璃厂延伸,又向着南北新华街扩展,终于形成了一年一度雅俗“共挤”的盛会。那座火神庙至今还在,不过早已改成“宣武区文化馆”了。 厂甸虽然一直保持古玩字画和文房用品的特色,由于前来看热闹的平民百姓越来越多,厂甸也越办越向平民靠近,最后竟喧宾夺主,成了市井民俗一条街了。我们小时候的厂甸最招摇的就是好几尺长,头上插小纸旗的大糖葫芦和风车。街上如果看谁扛着长长的糖葫芦经过,那一准是逛完厂甸回来的。 - y) x& s3 `, I1 Q0 N, H
从1960年到1962年,大概是北京现代老百姓最挨饿的困难时期。厂甸也因此停了3年。那时老百姓食不果腹,买什么都要票。市政府兴许怕老百姓没什么心思再逛厂甸,于是就给停了。到1963年情况稍微好一点,厂甸迎春集市便又恢复了。可是这次的恢复好景不长,真正只连续办了两届,延续近200年的厂甸迎春集市就又被停办了。直到2001年又恢复了厂甸,而且厂甸的地址往南延续到陶然亭,去过的很多人都说找不到原来老厂甸的味道了。为什么说困难时期停办后又恢复的老厂甸真正只办了两届。其实应该说办了三届,但是1965年的第三届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厂甸了。这个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们家于1962年底搬迁到宣外椿树胡同上头条,可以说与厂甸只咫尺之隔。因此,那最后的“老三届”我非常清楚。这三届老式厂甸最精彩的要算1964年那届。 ) \+ ~7 I9 G+ P5 ^8 L) x. ~ W
1963年停办3年后初办,人们大概还没完全从挨饿的状态缓过神来,恢复厂甸的消息也传播得不够家喻户晓,那届其实不是很热闹。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64年,就不一样了。完全恢复到停办前的热闹程度。虽说还是买什么都要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连续好转,市场供应的东西丰富多了。那年的厂甸由于离家近,我甚至一天要去逛几次,让我有足够的机会观察这个一年一度北京城最大的春节集市。我发现,厂甸真正意义上说应该是亲子的盛会。就像现在的小年轻夫妇,哪怕日子再紧也要给孩子买进口奶粉一样,那时的父母也会在厂甸慷慨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厂甸不仅卖风车和糖葫芦,还卖各种小孩子们玩的玩具和喜欢吃的食品。带孩子逛厂甸是孩子们盼了一年的希望,也是大人们体现亲子之情的难得表现。看那些当爹当妈的,大点的孩子手牵手领着,小一点的孩子干脆“黑儿喽”着,孩子们用贪婪的目光搜寻着每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摊位,指挥大人们往里挤。从和平门到虎坊桥,从早到晚,整条大街从高处往下看全是人头,大人“黑儿喽”着孩子,孩子举着各种玩具和吃食的“战利品”。那是一次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厂甸,也是我所见最热闹的一次厂甸。到1965年本该更热闹的厂甸却不行了。那年从市里下到区里一个文件,说是为了缓解交通拥挤,厂甸要分散到几个不同的地点办。于是,那年宣外大街也办起了“厂甸”。分散了还热闹的起来吗?不热闹那还叫厂甸吗?因此,我说老式的厂甸实际到1964年就永远结束了。我有幸逛透了那年的厂甸。那是最后一届的老厂甸。 % Z F( r' b( k+ } D
1 d( ], }- k7 p g+ k8 q9 p: D% b/ L( S'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