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138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6-5-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3-7-6 22: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金像让位大铜佛' }& G4 M$ ^% Q5 ] 
 
( T: ^- s1 E& X( y, b- j-------------------------------------------------------------------------------- 
7 i1 R& T2 K! s( D% J1 z: X& K8 L7 R7 a; z9 Q3 \; a; c 
8 m* i" Y8 a0 o) H) j 
 " Q4 W; c0 w0 u) q, C: E/ _) w 
   北京的雍和宫是座喇嘛庙,从一进门的三牌楼直到最后一层殿宇万福阁,朱墙碧瓦,金碧辉煌,气势庄严雄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对这种中国气派的建筑,外国游客赞赏不绝,中国游客引为自豪。 
) M. ]7 l# z8 Y/ R% y 
# e+ \* I; z6 _& _" W4 h  笔者早年尝浏览法轮殿。法轮殿殿堂宽敞,共有81间,联建为一个整体,俗称九九相联。殿堂中供着一尊黄教祖师宗喀巴的铜像,佛像前同时可容108个喇嘛席坐奉经。 
6 z6 H% g* d: F, R& A7 M1 x! j; u, Z8 w/ w! j- X 
  提到雍和宫法轮殿,不禁回忆起一桩往事。在1929年以前,雍和宫法轮殿里所供的佛像,并不是笔者所见到宗喀巴铜像,而是一尊身披哈达的西藏喇嘛式的释迦牟尼像。像体较小,由纯金铸成,中空,里面装满了珠宝珍品。这座金像是在乾隆10年正月由西藏达赖喇嘛向乾隆皇帝进贡,送到北京来的,供在雍和宫佛殿内。由于殿高佛小,很不协调,便在殿内建造了一座雕刻有宝像的曲栏大法坛,坛上又陈列一座鎏金千叶莲台,那尊释迦牟尼金像就被供在莲台之上。乾隆皇帝特意写了一首佛赞,因为其中第四句有“是则名为转法轮”之句,所以该殿便命名为法轮殿了。: \; s9 t6 T& T# w 
! K( @3 P' H/ q" Q! F% K+ ]% u 
  到了清代宣统元年,雍和宫喇嘛白普仁向当时的王公大臣们募捐集资,铸造一尊佛体高大的宗喀巴铜像,准备撤下小金佛,改供大铜佛。铜佛铸成后,适值辛亥革命,接着便是军阀连年混战。原来所捐款项,已然用尽,白普仁无力换装铜像,于是这尊体形高大的铜像,就被弃置于雍和宫街西一所民宅院内。1928年,曾经一度叱咤风云、号称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被打得一败涂地,只好留寄津门皈依佛教。一次他来到北京雍和宫朝拜,当来到法轮殿时,也有殿高佛小之感,当即找来喇嘛询问情况。白普仁详细叙说了募捐铸佛,无力安装的经过。孙传芳听后马上叫白普仁领看了在民宅院内弃置的铜佛,并答应由他自己独自出资,将这尊宗喀巴大铜像遍体贴金,饬令工匠抬入法轮殿中,把原来小金像换替下来。1929年5月21日在雍和宫举行了“宗喀巴开光大典”,当时军政各界人士纷至沓来。此后,每年有108个喇嘛在法轮殿里奉经49天。这件事迄今已50多年了,回顾往事,也算是一段趣闻吧。 
# X, e( L2 o: c9 q0 L* x) \$ h 
; Y' S3 T- w- R- a- j - S3 e/ V4 c6 f) \; H$ f+ V8 i& x 
 
  f  f% Y, v7 G# J#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