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90|回复: 6

台灣的歌仔戲(一)[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26 19: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war4073 于 2013-6-26 19:21 编辑 + B7 @7 m0 F2 p

; P" ~5 ~1 f6 q9 Z9 i
繁體版
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演變
    一、臺灣歌仔戲的形成
    1.閩南錦歌與台灣歌仔
    有關歌仔戲的起源,一般採取《宜蘭縣誌》及《台灣省通誌》記載,皆認為起源地在宜蘭。《宜蘭縣誌•人民志•禮俗篇》云:「歌仔戲原係宜蘭地方一種民謠曲調,距今六十年前,有員山結頭份人名阿助者……大殼弦、月、琴、簫、笛等伴奏,並有對白,當時號稱歌仔戲」。此外《台灣省通誌•學藝誌•藝術篇》謂:「民國初年,有員山結頭份人歌仔助者,不詳其姓,以善歌得名。……名之曰『歌仔戲』」。
    歌仔戲的「歌仔」仍是民間小調的意思,陳嘯高、顧曼莊所合著的《福建和台灣戲種—薌劇》提及歌仔戲的起源與形成,認為大陸「薌劇」是由「歌仔戲」發展出來的,歌仔戲卻是由漳州、薌江一帶的「錦歌」、「採茶」和「車鼓」流傳至台灣,而混合形成一種戲曲。根據徐麗紗女士在碩士論文《台灣歌仔戲唱取來源的分類研究》所得的結論是:(一)錦歌「四空仔」與歌仔戲的「七字調」有密切關係。(二)錦歌「五空仔」與歌仔戲「大調」,其調式、曲調結構、節奏和動機相同,可證其密切關係。由此可見,錦歌的曲調和哥自戲的曲調,可說是同根並源,也就是台灣歌仔戲調是來自閩南錦歌,而非空穴來風。
    至於為何台灣稱之為「歌仔」而不稱「錦歌」呢?在閩南大多數地區也都稱為歌仔,大陸當地學者認為在福建地域,由於九龍江在這一地被稱為錦江,後來又盛行演唱歌仔,當地人便稱其為「錦歌」,後來此名稱也傳人漳州。另外也有學者曾曲調內容分析,歌仔或稱雜錦歌,此名稱不雅,故將其改成錦歌,因為「錦」字在中國向來有多,數量豐富,內容美好之意,所以用錦歌一詞。
    從宜蘭地區的移民組織可知,宜蘭人的祖先大多由漳州而來,所傳唱的歌謠中便包括當時流行的「錦歌」。曲調得到傳唱外,錦歌的唱本和本地歌仔也有傳襲之處。至於歌仔戲的鼻祖,前人的訪查研究已做了很大的貢獻,找出了一位名叫貓仔源的閩籍藝人,據說歌仔助、陳三如及流氓帥都出自他手。
    2.台灣車鼓陣與歌仔陣
    歌仔戲形成曲調時並無完整的表演型態,而後才採用車鼓戲的場面,在廣場即興演出,屬於「落地掃」性質。由於歌仔戲初期的表演形式與車鼓戲、車鼓陣極為相像,兩者在某些特質上有承襲相沿的關係。台灣車鼓流行極早,清人文獻裡多次提起民間車鼓表演情形,由丑、旦以歌舞調笑方式演唱各種民歌小調或戲曲,直至光復後才有女性演員加入演出。
    當車鼓出現在遊行表演時,自然形成了「車鼓陣」。車鼓戲則是車鼓藝人做戲劇妝扮,配合身段在選定的舞台表演民間故事。早期車鼓戲與歌仔戲最大的差別可能是在曲調念法上。歌仔戲採借車鼓的表演形式,繼續發展而形成。
    二、臺灣歌仔戲的表演內容與形式
    1.劇本與劇目
    早期多半沿襲自「歌仔」的唱本,以長篇的說唱形式來架構民間故事,呈現淺顯易懂的特色。如被稱為「四大齣」或「四大柱」的《陳三五娘》、《山伯英台》、《呂蒙正》、《什細記》,即是發揮了「歌仔」的答對演唱,更在歌仔戲演出史中不斷的被新詮改編。而後陸續從其他大戲採借劇目,增添了許多歷史演義、民間神怪的素材,豐富劇本的內容。至今仍常被搬演在舞台上,並稱之為「古冊戲」或「歷史劇」。內台時期則有專人負責劇本的編寫,重寫傳統古典、新編江湖恩怨、武俠情仇,也有以家庭倫理、骨肉親情或當時社會事件、本地故事為題材而創作的。這些劇本雖有些已經亡佚,但多半保存在野台歌仔戲演出中。
    內台歌仔戲式微後,許多藝人轉而從事野台的演出。演出前先由講戲者向演員說明故事大綱及角色分配,正式演出時由演員自行發揮,便是以「做活戲」的方式演出,這些劇情都有一套公式可遵循。電視歌仔戲則是聘請專業編劇家編寫劇本,由於演出長度的擴張,只好在劇情中增添許多旁枝副線來發展,基本上使以民間故事及歷史演藝為多。
    劇場歌仔戲是在劇場裡面對觀眾,以兩、三個鐘頭時間將故事完整呈現,主題思想明確,情節結構緊湊,語言凝練精彩的劇本文學,便是劇場歌仔戲劇本所致力的目標。劇本多整合了歌仔戲發展史上的劇目題材,也加人了西方文學作品改編的,甚至是傳習已久的故事翻案。
    2.唱曲唱腔
    歌仔戲顧名思義是演唱「歌仔」的戲劇,以唱腔為主的戲劇表演。歌仔戲原始曲調論來自漳州「歌仔」,如歌仔的【四空仔】改變為【七字仔】。後來又吸收其他戲劇曲調和民間歌謠,使歌仔音樂更加豐富,如【吟詩調】來自九甲戲;【梆仔腔】來自北管戲;【留傘調】源於車鼓戲;【紹興調】來自紹興戲;【殺房調】來自漢劇;而引自民間歌謠的如【思想起】、【五更鼓】等,至今仍融合各種歌謠小調,豐富曲調及音樂內涵。
简体版
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演变
    一、台湾歌仔戏的形成
    1.闽南锦歌与台湾歌仔
    有关歌仔戏的起源,一般采取《宜兰县志》及《台湾省通志》记载,皆认为起源地在宜兰。《宜兰县志•人民志•礼俗篇》云:「歌仔戏原系宜兰地方一种民谣曲调,距今六十年前,有员山结头份人名阿助者……大壳弦、月、琴、箫、笛等伴奏,并有对白,当时号称歌仔戏」。此外《台湾省通志•学艺志•艺术篇》谓:「民国初年,有员山结头份人歌仔助者,不详其姓,以善歌得名。……名之曰『歌仔戏』」。
    歌仔戏的「歌仔」仍是民间小调的意思,陈啸高、顾曼庄所合着的《福建和台湾戏种—芗剧》提及歌仔戏的起源与形成,认为大陆「芗剧」是由「歌仔戏」发展出来的,歌仔戏却是由漳州、芗江一带的「锦歌」、「采茶」和「车鼓」流传至台湾,而混合形成一种戏曲。根据徐丽纱女士在硕士论文《台湾歌仔戏唱取来源的分类研究》所得的结论是:(一)锦歌「四空仔」与歌仔戏的「七字调」有密切关系。(二)锦歌「五空仔」与歌仔戏「大调」,其调式、曲调结构、节奏和动机相同,可证其密切关系。由此可见,锦歌的曲调和哥自戏的曲调,可说是同根并源,也就是台湾歌仔戏调是来自闽南锦歌,而非空穴来风。
    至于为何台湾称之为「歌仔」而不称「锦歌」呢?在闽南大多数地区也都称为歌仔,大陆当地学者认为在福建地域,由于九龙江在这一地被称为锦江,后来又盛行演唱歌仔,当地人便称其为「锦歌」,后来此名称也传人漳州。另外也有学者曾曲调内容分析,歌仔或称杂锦歌,此名称不雅,故将其改成锦歌,因为「锦」字在中国向来有多,数量丰富,内容美好之意,所以用锦歌一词。
    从宜兰地区的移民组织可知,宜兰人的祖先大多由漳州而来,所传唱的歌谣中便包括当时流行的「锦歌」。曲调得到传唱外,锦歌的唱本和本地歌仔也有传袭之处。至于歌仔戏的鼻祖,前人的访查研究已做了很大的贡献,找出了一位名叫猫仔源的闽籍艺人,据说歌仔助、陈三如及流氓帅都出自他手。
    2.台湾车鼓阵与歌仔阵
    歌仔戏形成曲调时并无完整的表演型态,而后才采用车鼓戏的场面,在广场即兴演出,属于「落地扫」性质。由于歌仔戏初期的表演形式与车鼓戏、车鼓阵极为相像,两者在某些特质上有承袭相沿的关系。台湾车鼓流行极早,清人文献里多次提起民间车鼓表演情形,由丑、旦以歌舞调笑方式演唱各种民歌小调或戏曲,直至光复后才有女性演员加入演出。
    当车鼓出现在游行表演时,自然形成了「车鼓阵」。车鼓戏则是车鼓艺人做戏剧妆扮,配合身段在选定的舞台表演民间故事。早期车鼓戏与歌仔戏最大的差别可能是在曲调念法上。歌仔戏采借车鼓的表演形式,继续发展而形成。
    二、台湾歌仔戏的表演内容与形式
    1.剧本与剧目
    早期多半沿袭自「歌仔」的唱本,以长篇的说唱形式来架构民间故事,呈现浅显易懂的特色。如被称为「四大出」或「四大柱」的《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什细记》,即是发挥了「歌仔」的答对演唱,更在歌仔戏演出史中不断的被新诠改编。而后陆续从其他大戏采借剧目,增添了许多历史演义、民间神怪的素材,丰富剧本的内容。至今仍常被搬演在舞台上,并称之为「古册戏」或「历史剧」。内台时期则有专人负责剧本的编写,重写传统古典、新编江湖恩怨、武侠情仇,也有以家庭伦理、骨肉亲情或当时社会事件、本地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这些剧本虽有些已经亡佚,但多半保存在野台歌仔戏演出中。
    内台歌仔戏式微后,许多艺人转而从事野台的演出。演出前先由讲戏者向演员说明故事大纲及角色分配,正式演出时由演员自行发挥,便是以「做活戏」的方式演出,这些剧情都有一套公式可遵循。电视歌仔戏则是聘请专业编剧家编写剧本,由于演出长度的扩张,只好在剧情中增添许多旁枝副线来发展,基本上使以民间故事及历史演艺为多。
    剧场歌仔戏是在剧场里面对观众,以两、三个钟头时间将故事完整呈现,主题思想明确,情节结构紧凑,语言凝练精彩的剧本文学,便是剧场歌仔戏剧本所致力的目标。剧本多整合了歌仔戏发展史上的剧目题材,也加人了西方文学作品改编的,甚至是传习已久的故事翻案。
    2.唱曲唱腔
    歌仔戏顾名思义是演唱「歌仔」的戏剧,以唱腔为主的戏剧表演。歌仔戏原始曲调论来自漳州「歌仔」,如歌仔的【四空仔】改变为【七字仔】。后来又吸收其他戏剧曲调和民间歌谣,使歌仔音乐更加丰富,如【吟诗调】来自九甲戏;【梆仔腔】来自北管戏;【留伞调】源于车鼓戏;【绍兴调】来自绍兴戏;【杀房调】来自汉剧;而引自民间歌谣的如【思想起】、【五更鼓】等,至今仍融合各种歌谣小调,丰富曲调及音乐内涵。
3 `( D) Q$ E! u2 P1 c8 B
歌仔戲-1.jpg
歌仔戲-2.jpg
歌仔戲-3.jpg
歌仔戲-4.jpg
歌仔戲-5.jpg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1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色彩漂亮!{: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9: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13-6-26 19:27
8 v4 x  v) S9 T- n6 T色彩漂亮!

6 C- _* K4 e* K; H歌仔戲演員化妝的程度都是濃妝,目的也是吸引觀眾,不過畫個妝的時間至少也要一個鐘頭!加上梳頭髮,加頭飾,配件等等,上台演戲前的準備工作很花時間呀,表演時間如果是熱天,還要不時補妝,演一場戲恨辛苦呀!
发表于 2013-6-27 09: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0: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6-27 09:50
/ t* ?  Z/ S' z0 w2 x不错!

; Y0 P/ E+ x* y# C台灣的歌仔戲與布袋戲都沿用福建的閩南語作為配樂及口白,對於大陸北方的民眾可能較不習慣,昨兒個發的貼子「台灣的布袋戲(四)-布袋戲的歌曲」中有關布袋戲配樂「苦海女神龍」歌詞介紹部分,有些用字是閩南語發音直接音譯,看起來會比較憋腳,如有疑問需要解釋,我可以協助!謝謝您將帖子列為「精」,其實這些稿子內容也沒有這麼好,只不過這個版塊是比較冷門的主題,會來發帖的網友畢竟是少數,了解您經營這塊園地的辛苦,繼續加油,總是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再次感謝您!
发表于 2013-6-28 20: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话听不懂,曲调调门又高,感觉接受不了
  k5 D1 a& p$ M歌仔戏我感觉也应该是那样的腔调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9: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liupukang 发表于 2013-6-28 20:38
3 t5 [9 b! ?9 M( o: u( @* m闽南话听不懂,曲调调门又高,感觉接受不了
6 I2 w5 J2 R9 c% v+ g( H歌仔戏我感觉也应该是那样的腔调吧?
: D8 }1 v6 j5 z8 C; H$ K8 w$ k
歌仔戲也是閩南語唱腔,閩南語本就是福建一帶的方言,在台灣閩南語也算主流語言的一種,尤其是台灣南部幾乎都使用閩南語溝通,所以一般在台灣出生的的人,不論母語是國語、客家話,多多少少都會講一些閩南語,像我雖是外省第二代,國語是我的母語,但是除了原住民語不會講之外,也精通閩南語和客家話,不論去到那裡,語言溝通都沒有問題,仔細研究客家話或閩南語,會發覺這兩種語言也是有其內涵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3 19:06 , Processed in 1.31287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