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6-25 22:48 编辑
, U; p* ~0 t) d: R
; t$ }$ C! L1 L; e q8 V5 \ J$ V关于灯的回忆 自从记事儿我就对家里顶棚上的电灯记忆深刻,灯伞像花一样,一条长长的电线垂下来上边有个滑轮加个配重瓷瓶上下随意拉动。大人们打麻将牌的时候正好能拉到牌桌上方,那时候每家每用户的都不是大瓦数的灯泡25烛的就相当不错了,过去老北京城的胡同多如牛毛大大小三千条,老年间没有路灯天一擦黑大人孩子就不出门了,民国后才在主要的街道和胡同竖木杆子装电灯,那灯光也是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解放后政府下大力改善了路政交通,也就是治理龙须沟那年南城大大小小的胡同都亮起了路灯,电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再也不会被煤油灯熏的鼻子眼睛发黑了,熬灯油的时代过去了,有了电灯大杂院里的街坊们为交电费时常闹点不愉快,那时候院里就一块电表电表总数总是以实际用电有出入,那年月各家用电量没多大,基本上都是15烛25烛的灯泡,过年了换个大一点的40瓦的亮堂几天也就行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家用电器有的人家仅有的也就是台五灯话匣子而已。过去每到过年的时候按老北京人传统三十晚上讲究熬夜,除夕晚上要“灯明火亮”。老人们常说明灯、旺火、欢实孩子这才是过年的景象,除夕夜孩子们打着各种各样的纸灯笼在院子里转悠,在胡同里玩耍,昏暗的路灯下有这些花花绿绿灯笼的点缀也算有了过年的喜气儿。 北京城里的灯最亮的时候是每年的“五一”“十一”之夜,各个高大的建筑物的外形用灯泡串联起来灯一亮就像珍珠镶嵌的一样很漂亮,长安街两边的华灯都亮起来了,每个华灯都是十三个巨大的灯泡组成,节日的夜晚长街如同白昼一样,人们纷纷从大街小巷涌向长安街,扩音器里传出节日圆舞曲旋律,街道两边的树木被彩灯装饰起来,大有“火树银花”的感觉,长安街就像流动的长河,在欢快的乐器声中人流汇聚在灯火辉煌的天安门广场,哪里不断传出欢歌笑语,喝彩声、掌声不断,随着礼花的升起北京的夜空变成了绚丽多彩的花园,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里闪动,北京城真的是亮起来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记不得是哪一天突然看到大街上跑的公共汽车都背上了个黑乎乎的大包袱听大人们说那是煤气包代替汽油用的,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北京城又开始停电了。上小学的我们晚上写作业时常停电,那时候停电前先短时间的停一次大概一分钟的的样子灯就又亮了,这是通知老百姓五分钟后停电赶紧准备好蜡烛、煤油灯、手电筒什么的应急搁现在的叫法也算是人性化吧。上小学二年级时父亲有辆旧的自行车,每当父亲下班后自己就偷偷的推出门在胡同里练车,自行车的后轱辘旁有个电滚子手一摁轮子就能靠在车轱辘上,车轱辘一转自行车前的车灯就亮了,转的越快灯就越亮这就是被称之为的“摩电灯”。小时候街坊四邻的自行车都有车灯但各异,有的是方盒子前面是灯头,侧面是开关,装两节电池,也有的车把上挂个马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夜行记》把这情景说地活灵活现。69年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忆苦会上第一次看到汽灯,感觉“贼亮”,后来在“备战备荒”学校挖防空洞时架起了碘钨灯,70年代后路灯逐步换成了高压水银灯,街道和胡同确实亮起来了,家里都用上了管儿灯,家也亮了,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各样的彩灯、霓虹灯陆陆续续的亮起来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黄面的”满街跑的同时,街口桥下那些摆摊人自制的电石灯也是一景,我们的城市真正的亮起来了,如今北京也成为了“不夜城”据说在太空也能看到这座“不夜城”,灯火辉煌的北京城。 今天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的灯早已习以为常了,然而我还是喜欢记忆力的那些灯,今天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那些年代,不知道“黑暗”的滋记忆味,而我们记忆里的那些灯不在有了,留下的还是我们的记忆,好美的,有趣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