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3466|回复: 7

1935年左右的颐和园铜麒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6 09: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颐和园仁寿殿前有一只青铜麒麟,他造型精美神态威严,是乾隆时期青铜镇兽的代表作之一,已成为颐和园的性代表造型之一。但考证历史这麒麟却是从圆明园几经辗转,才流落这里的。这是旧话,多年之前的帖子就探讨过,不过现在旧话重提,根据新发现的照片重新说说他的变迁细节。
. t2 n) h$ b8 _ 2 [9 t8 s. L) D* v% k: w
2 `4 F; R# G0 G4 R, i% R

- K1 `* D1 s% R; T9 Q8 v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知道,清朝雍正皇帝喜欢道教,而非佛教,他非常喜欢中华文化独有的灵兽“麒麟”;他主持修建圆明园时,使用了很多麒麟形象的构建,连自己创建的西陵也用石麒麟作为镇兽。在后来乾隆年间青铜铸造技术十分成熟,政府财力充裕,乾隆为了纪念父亲于是特地铸造了两只青铜麒麟,设置在雍正创建的圆明园大宫门口,作为镇兽。但到了乾隆中后期,乾隆感觉这两个青铜麒麟有些瘦弱单薄;在圆明园门前不够威严,并且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乾隆信奉的是佛教,麒麟过于接近道教风格,不够大众,于是乾隆下令,重新铸造了两个形象饱满的仿明代风格的大铜狮,立在了圆明园大宫门外,代替了铜麒麟。而两只铜麒麟,也没有浪费,在乾隆特意为自己修建的长春园时,移到了长春园宫门外,成了长春园宫门镇兽。长春园的命名和作用都有着道教长生的色彩,道教推崇的麒麟安置在这里更为合适。
) F9 ~8 U# K: c) `8 M* ]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9: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整体被破坏后,长春园宫门部分并没有被英法联军破坏,麒麟和宫门仍然保存完好。这段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人熟知,直到大概02年左右,斑马,rp29等朋友;发现一张拍摄于1895年前后的照片,才验证了这个时刻。照片是印制在一张明信片上效果并不怎么好,但足以看清,那个时期,长春园宫门保持完好,两只麒麟还在原处。) Z" k6 d+ j! G6 U4 u4 ?- {* m
    到了1895年前后,慈禧重修颐和园时,因经费不足,曾大量使用了残破的圆明园的建筑构建;但从1900时修缮后的的照片中看到,铜麒麟在那个时刻并没有移动到颐和园仁寿殿前。
+ A; i- ^  v4 t8 V- R5 k+ x& c6 ?/ a8 I. t8 e, J% Y
qilin.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9: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年之后的铜麒麟一直不为人知,直到又一张破损的铜麒麟照片被发现。最近发现的一张1935年前后在颐和园内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一只破损的铜麒麟被放在一个角落里,腿和犄角都已经被破坏,为了保持平衡,特意放了一截木桩,让破损的麒麟能够站立不倒,很难想象原来威武异常的神兽居然还有如此落魄的情形。在网友“颐和吴老”关于麒麟的帖子里,曾经有一位网友曾提到铜麒麟有两只,都破损,后来用两零只破损的铜麒麟修补拼接成一只后放置在仁寿殿前,但这位网友并没有说出这些记载出自何处。4 `. E- n2 }/ K' |% u5 j- ^
    在我已经见到的1860年后关于圆明园的照片中,也并没有看到其他的铜麒麟在长春园宫门前的其他照片,怀疑可能很早清政府已经把这个政治权利的象征收藏起来了。大胆分析,长春园被破坏后,铜麒麟破损,被清政府收藏于颐和园,但因破损,所以并没有在修缮中使用。在30年代,公园管理人员发现库存中的麒麟破败不堪,为了这精美的艺术品不被进一步破坏和浪费,决定废弃一只,用其残件修补齐全另一只,放置于颐和园仁寿殿前,供大家观赏。在修缮前,一位外国游客偶然拍摄了这张照片,记录下了这段历史。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猜测,希望了解颐和园公园历史的朋友能够证实我的猜想是否正确。3 R7 W$ [4 T0 R, _4 i# P( `! O

  }  {8 t5 l- ~, { qilin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9: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935年后铜麒麟一直被安放在颐和园的仁寿殿前,再没有变动过。贴出一张海达莫里逊于1933-1935年拍摄的铜麒麟子啊仁寿殿前的照片作为对比。, t5 L$ `8 }5 T( B" l* V. u. T! c" W

% e6 e. w4 A. O: E qilin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9: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现在仁寿殿前麒麟的修补细节,网友“颐和吴老”博客中有详细描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访问观看
, J& B3 F4 m7 Q9 T, \8 P# S2 g9 m' m%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el7x.html
发表于 2013-6-6 18: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 i+ D" H, t/ x$ u" j  z* N$ f1 L6 d! u$ y1 ]4 _# y
5 a" `$ `+ l; e: Y& T9 G' B" o+ F
发表于 2013-6-7 05: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颐和园的每一草一木、每一砖一瓦,都有着那样深沉的往事,那样厚重的历史,这是炎黄子孙的瑰宝。, g( o2 t/ \' p  W1 e4 b/ B

点评

说的好!同感。  发表于 2013-6-7 09: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51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6 01:54 , Processed in 1.24043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