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布衣亮子 于 2013-6-7 20:35 编辑
9 {+ s. X9 X0 U
/ \4 f# k$ H. q3 a* H2 w. B2 ~析津志 发表于 2013-6-7 19:50 
9 U: p2 P$ a( k1 U我去了,没看见亮子。  居士好久没见!@我还真没去
( I6 d; H6 M, S) ^- A7 |0 t; Q/ d% d3 I, j& y$ |
$ p& Y8 Q9 G3 P' h$ w$ x3 K
" N3 b8 L- R1 R& a; Y% c2013年6月5日上午,东城区图书馆主办的北京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本年度第六场讲座在二层多功能厅开讲。今天邀请的主讲嘉宾是北京颐和园学会秘书长翟小菊女士,题目为:颐和园文化漫谈——从古代图绘看颐和园历史传承。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302公顷,是中国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其不仅反映了清代极盛时期的皇家园林形态,而且积淀了中国两千多年皇家园林兴造的历史文化,至今仍是研究这一类文化遗产最具代表性的实物标本。1998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颐和园得到了这样的评价:“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翟女士原为颐和园研究室主任、业务主管,从事颐和园文物、历史、科研等专业技术工作30余年,出版过大量颐和园及北京历史文化专著。今天其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利用当代研究成果,通过《京畿水利图》与清漪园、《京杭道里图》与昆明湖、《万寿庆典图》与颐和园建筑、《水操战图》与帝后练兵、晚清时期的颐和园图绘五个方面的讲述,为大家解析了颐和园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 颐和园是珍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凝结了无数园林设计者和工匠思想智慧的艺术结晶。今天的讲座为大家呈现了几百年前颐和园的历史风貌,让大家在震惊于颐和园的灵韵巍峨同时感受到了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向翟女士请教,并相约要到园中一游。 文、摄\王文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