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2|回复: 10

我爱北京老照片102——正阳桥牌楼(二)[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5-9 05: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5-9 06:00 编辑 ) F/ o5 {8 E% t5 ]
4 }& ]5 K; g" D9 M# h! `7 u5 I
正阳桥南的牌楼俗称五牌楼,因其造型为五间六柱五楼式而得名。# u" m! I' n" S5 H% K
明正统四年(1439 年)建成时为木结构。
, t+ o7 q2 C* J3 q6 根立柱均为通天柱,每根立柱各有一对戗柱。夹杆石上有石雕小兽。
, i$ U/ [$ Q0 M6 M每间上有两道额坊,坊间有镂空花板。正间额坊间镶“正阳桥”匾额。- M9 p! l; p1 b
坊上各以斗拱承楼顶。五楼均为四坡顶。' t$ j  b2 ?, `, y* l( N  f

+ X; H) k1 m3 U: f* [# a* a' `0 J0 V正阳桥牌楼因其木制,在明万历,清乾隆,清道光,清同治年间先后多次遭遇大火。) z1 m# R% U' j/ y- }! I
" B0 P9 v, _+ f  `4 A
1900年庚子之变中,义和团火烧专卖洋药的“老德记”,大火曾蔓延到正阳门下的五牌楼。
) g' J7 v3 Q1 K% d& L' C3 R) C7 J# i) `& j' f( ^& u4 N
1935年,正阳桥牌楼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消了戗柱。% D! d$ Q% k( Q. g
& Q# V0 [5 B) \2 S8 Q
正阳桥牌楼1955年6 月12日开始拆除,6月21日拆完。8 f  n+ ]2 ^- \3 A5 @
  a0 u5 H8 [  f! M' M

: I+ K, Y# b2 }图009.&图010.是1935年以前由南向北拍摄的正阳桥牌楼。
# l, B7 c7 A8 F6 c! @  d0 P# S5 ]3 N5 n$ k6 |# w) S1 W
图011.&图012.是1935年以后由南向北拍摄的正阳桥牌楼。
/ s1 n. y# z8 Z/ t! {! k: m( g& s, w# {9 d4 x  a4 o9 f, z
图013.是1901年由北向南拍摄的正阳桥牌楼。
0 i% `7 [7 w* Y, o' N5 N0 A& B& ?  H' x
图014.是1919年由北向南拍摄的正阳桥牌楼。* ]: q6 D8 W6 Y
图014.里,正阳桥正在1919年的改建工程中。2 I4 f0 T5 g' k6 t/ C! A6 p- K
1 c1 w  q+ Y' n/ k  N3 m8 M/ I
图015.是喜仁龙先生在1921-1922年间由北向南拍摄的正阳桥牌楼。. F: |- f% g+ J$ I* Q
图015.里,已撤去所有石栏杆,桥面新设了三道隔离墩。
( F- j1 w" P- e图015.里,新桥两侧作水泥仿罗汉栏板,四角设石墩,上立铁制灯柱。
  b& w7 z& f7 u2 ?6 ^2 u' M   $ i& h& M# N8 T7 d
图016.据说是拍摄于1933年(?),由北向南拍摄的正阳桥牌楼。
+ \" u' H) c+ A( }7 C图016.里,牌楼的戗柱在否看不太清楚。4 }/ o* M2 _6 t% V& _, I/ A5 i0 K
013.正阳桥牌楼-13     (1901年).jpg
012.正阳桥牌楼-12     (1935年后?).jpg
011.正阳桥牌楼-11     (1936年后).jpg
010.正阳桥牌楼-10     (1935年前?).jpg
009.正阳桥牌楼-09     (1935年前?).jpg
014.正阳桥牌楼-14     (1919年).jpg
015.正阳桥牌楼-15     (1921-24年).jpg
016.正阳桥牌楼-16     (1933年?).jpg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5: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5-9 05:53 编辑 & y! ]  i8 ^# H
3 K9 U# E; e2 ]8 z: U) D8 s
关于:
1 I6 N. {7 }* q' v" H“1935年,正阳桥牌楼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消了戗柱。”
' ^+ z- @, f) z/ d2 A: @- i/ K, ?8 P

0 ]% a5 j& `' {" R附图01.据说拍摄于1933年,对面行驶的两辆电车正经过正阳桥牌楼 。
6 m$ C  {- K7 j附图01.里,牌楼的斜戗柱还在。
& I4 N4 S4 b0 J/ e0 e$ P! f5 F9 z3 Q. ]
附图02.是1937.08.13.拍摄的,日军行进在正阳桥牌楼下。, F# ~# W; _$ i% F# ~8 o0 H
附图02.里,牌楼的斜戗柱已无存。" r& h$ q( q9 V1 l; ?: l6 O
      6 U0 |* y9 C& s4 t9 B
% r( O- o8 D% L
【转帖】:   《北京正阳桥及牌楼述略》   作者 王世仁$ V/ A5 T0 D* A* L8 |
http://www.bjww.gov.cn/2008/8-7/93914.html* M& y! c( m; B& \4 n: w
1 Q6 o" ~' |* F1 V
0 E; m6 e3 h% E3 O0 I, e
1924年修通有轨电车,车辆从牌楼明间穿过,行车震动对已有险情的木牌楼造成威胁,又勉强支撑了10年。
7 E( C/ r. h/ D- u1935年北平市推行“故都文物整理实施计划”,五牌楼被列为“整理”对象之一,决定拆除木牌楼,原址重建,屋顶以下结构全部改为钢筋混凝土,撤去抱柱和斜戗柱。1936年油饰彩画完成。
3 @( {, M: r: I9 P3 v( s
附图01.正阳桥牌楼         (1933年?).jpg
附图02.正阳桥牌楼       (1937.08.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5: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5-9 05:52 编辑 : j6 _* X! N9 H+ |" z/ ?: U

$ p7 P4 o9 f' b( t* m7 B2 z关于:
" T. Q$ j$ Q" o1 u5 |“图014.是1919年由北向南拍摄的正阳桥牌楼。5 _! m+ l  \; c& S- k$ i( X* F3 h
图014.里,正阳桥正在1919年的改建工程中。”
* x1 X3 b5 y, V% K/ S/ g9 h3 ]+ a+ i9 ^0 N" X8 S! K! y; Q5 x
一些资料说,图014.拍摄于1928年。
/ \) ?. t- d* B: k% n+ X6 Q我以为或是始见于1928年的出版物?% ^! T2 s! n! m4 p' k, e
" ~" I, [, s" A

8 @+ N& s+ d& q【转帖】:   《北京正阳桥及牌楼述略》   作者 王世仁5 [1 h8 m+ a; Z" B
http://www.bjww.gov.cn/2008/8-7/93914_3.html
/ ~) e, B' [8 X4 }) L
5 M6 `0 ^4 ]4 j8 ^% U
" m1 a/ b9 ^4 e. m" A' x5 |9 o1 a2 C8 m- P$ w/ E9 Q/ O
正阳桥的形象,在1897年的照片中看得很清楚,与康熙《南巡图》中的基本一致,只是两边石栏杆在照片中是罗汉栏板,可能是道光重修时简化。
" v( G# @* O" M# i/ Y桥为三券石桥,桥身分为一中路二边路。中路正中为御路,两侧石栏杆,望柱头为坐狮,柱间寻杖栏板共23间,南北端设靠山兽;二边路栏杆同为23间,莲瓣望柱头,罗汉栏板,两端随雁翅撇八字,前置抱鼓石。桥身上拱,坡度约为4-5%。
8 X$ M$ Y/ g" ]  t0 G2 A1 R! G桥的尺寸,在1919年市政公署修桥的档案中有勘测记录。桥面宽十丈三尺,长七丈五尺,两端雁翅各长三丈一尺,宽十一丈一尺五寸;两端海漫石各长一丈零五寸,宽十二丈二尺六寸。这是工程承包方上报的尺寸,当时桥面已残损,测量未必准确。民国初年已颁令1尺=32厘米,折合公制雁翅宽为35.68米,正好与牌楼通面阔相对,从照片比例看,桥中路与牌楼明间相对。
& R. ~% T% l) X8 i8 D0 E1919年的改建工程主要有三项:第一,改变结构,加宽桥身。两侧各加一丈四尺二寸,合约4.5米,共9米;拆去砖拱,改作1:2:4 钢筋混凝土,仍作三拱;加长原分水石,原券脸石拆安至新拱外侧,用铁锔加水泥勾牢。相应同时加长两岸金刚墙。第二,为准备铺设有轨电车,降低桥拱与道路相平,同时桥面石改为斜铺。第三,撤去所有石栏杆,新桥两侧作水泥仿罗汉栏板。四角设石墩,上立铁制灯柱。这次改造三年后铺设了有轨电车,路面仍是斜面铺条石,直到上世纪50 年代中期拆去条石,改为沥青路面,70年代护城河加盖,改造道路,正阳桥完全消失。8 Y( `4 W% O4 b
014.正阳桥牌楼-14     (1919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5: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5-9 05:51 编辑 ( C, m! ^/ I+ M" s
6 O8 N0 {1 t4 W' |" V$ ^- _
华文正先生提到:! c& ?9 j6 T. \1 W: y
”我曾在此处看到过只有两根立柱的牌坊,虽然不伦不类毕竟是曾发生过的历史,请楼主考虑可否补充在今后的贴子中。 “
6 S: V# }. r& W; u  a* t* a3 y0 M* U6 N' K) P2 |
8 y; D+ n5 r1 f
关于$ v$ l/ ]2 E  R% N* d; w" L& Z
”只有两根立柱的牌坊“& E" B7 K0 q; b( V; o( Q
$ f% P' [- ]5 ]% C5 N6 r% {

4 l4 p0 b; b4 h. p/ b. H' I【转帖】
" z' ]* a) I! P- U9 L1996年在原牌楼以南,跨街新建了一座“五牌楼”。当时由于前门大街通行车辆,牌楼中间四柱不可能落地影响交通,只得作悬空的“垂柱”处理,五楼用黄琉璃瓦顶,额题“前门大街”。由于前门五牌楼历史照片流传甚广,已经深入北京人心,也可以说是前门地区的一个品牌,而新建的五牌楼无论是对保存历史信息或是展示景观艺术,都有较大距离,因此在2006年决定拆除并按原状在原址重建。. X# N4 q" K2 i8 D* s/ Z
: D# P" c3 `/ \1 [) k, _
" Q+ Q0 h. |- h1 }
附图03.是”只有两根立柱的牌坊“。% ]  Q2 B  R0 u# L
附图03.是 adam58588 先生上传的。
3 y5 f; h; `# a6 X3 A
附图03.正阳桥牌楼 题额“前门大街”.jpg
发表于 2013-5-9 08: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位朋友就住在五牌楼下的一个院落里,给他看看。
发表于 2013-5-9 09: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眼~
发表于 2013-5-9 1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06: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录以备忘:  关于2008年版正阳桥牌楼的不同声音。
! H  Z0 y5 k9 M7 H& L1 y' [5 o. }+ B1 p+ _
【转贴】:  《孔庆普的博客》   2011.12.19., f7 _- C, q. w.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62eb2f0100xrt1.html/ }7 u1 I6 A. K' W

6 H; k; h* |- e) x1 p+ W# i% a......: f8 ]- L- w/ {7 l$ f! h# X0 ^) N
2008年新建的正阳桥牌楼,位置并未建在原位置上。新建的牌楼,夹杆石及立柱等各部构件的规格与原有正阳桥牌楼也全然不相符。! l* |2 b  u" S3 X" p
第一,正阳桥牌楼于1956年拆除时,混凝土立柱的底部未全部拆出。2008年新建正阳桥牌楼时,并未找到旧混凝土立柱的底部,证明新建的牌楼位置不对。7 Q, |4 O, L. S* T
第二,原有牌楼的开间,明间(中—中)是7.30米,净空是7.00米。次边间(中—中)是5.88米,净空是5.80米。边间(中—中)是4.77米,净空是4.88米。新建五牌楼的开间,明间是9.76米,次间是7.30米,边间是5.70米。9 |& a9 R- T$ X% F( l) k$ S
第三,原有牌楼的混凝土立柱,下半段的直径是69厘米,稍径是60公分。新建五牌楼的立柱直径是55厘米。
2 o5 F$ e, \) f1 _8 m第四,原有牌楼六根立柱的夹杆石,均系白石料,由一对大片和一对小片组成,南北两面是大片,上面各雕一只蹲式狮子,东西两面是小片,上面只雕有护口。每组夹杆石的断面是正方形,边长1.09米,立面的上部是莲花瓣捧头式,莲瓣儿下面是荷叶托,荷叶托下面是一圈菩提珠,串珠下面是荷叶肩,以下是平面,无任何雕饰。新建五牌楼的夹杆石,边长是1.00米。上面的石雕小兽是站式,夹杆石的立面有雕饰。
* T# `% O" g. A' W" [% F2 s第五,原有牌楼的斗拱全是五踩做法。新建的五牌楼,明间楼下是七踩斗拱,其余均为五踩斗拱。+ R9 J# g5 V% W- L9 p3 Y4 ^: s. E# c
......(略)。
5 R6 G/ m  k6 H- j' j
  W" B) c& ]' J1 ~% d8 k6 T3 D2 E
发表于 2014-4-4 17: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5-12 12: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
发表于 2014-7-10 01: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符合老北京网的帖子!{: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6 06:41 , Processed in 1.43401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