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26 01:13 编辑 : t! m% X6 |4 j4 j, |
3 J- r1 B# F. u0 r2 B2 T; d4 B
( n5 g4 y/ G9 h7 A1 z
+ ]. }* W. r- F2 y5 E. x: Q: n
1 O5 Q4 O7 W/ l! j4 m3 e7 U【 大成先师 孔子 】 - n3 @' X7 D$ B8 T; ~
- N( ?' y* e6 U4 `1 E: V 说明: 在中国民间,「孔子」被奉为儒教教主,与释迦牟尼(佛教)、太上老君(道教)合称为「儒释道三教主」。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廿七,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初事鲁国,后与鲁公、季桓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公元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孔子一生的“中心思想”可槪括归纳为「仁」与「恕」,其对弟子强调仁的重要 曰: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 中华文化诸子百家,孔子虽仅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黄老之术」而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 恢复六经的正统地位,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在此五千多年,中国之历史进程,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远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伦比 ”,宋儒朱熹曾叹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从东周以降以迄民国,历代迭有追封加谥, 孔圣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等。由于孔子为中国最受推崇的思想家之一,他提倡的儒家思想在以文人至上的传统社会中,自然受到读书世子的奉行,连带地孔子本人也被当作神祇膜拜,希望能赐给读书人智慧。
$ H" }' u; l e# w6 T0 g5 ~0 _% ]4 q
1 r( h1 Z& U3 v( N4 K
% R+ }! } i8 U, f g
+ i9 Q1 h: Y/ v【 大成先师 孔子 】( c: M' }7 O1 l0 W& b- p
9 d R4 Z, A* c9 Y% {
5 i% I3 J: q( ^ u, [6 |! o8 ?" [# {7 C- z( i' [( n
6 p% [# Y& w' x' d. `2 L
: D2 I: H# ?* }1 h! q, p
' b! p9 i3 Q5 u1 K* w1 p5 x) I
* Q7 m7 v' }0 z
( Q+ p9 Q6 f+ ]3 _/ F4 t# d+ {8 X7 a9 E$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