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4-24 04:32 编辑 7 r, T o- w. R% b; Z! |
. g) ]! P1 @) {9 Z: ? 【佛经的装帧】 (图文载自佛经文献图说 - 国立故宫博物院) / {/ q+ B9 e9 o. j4 B1 W! Q( u' V
说明:下一单元将介绍「佛说十王经」,在开始之前,先来了解佛经的装帧。以往的佛经,出现的大多是经折装,这次则是卷轴装,这两者之间有甚么关连与差别呢?我们不妨从「佛经的装帧」来看其演进与变革,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脉络。 6 i a1 c" Y6 U
汉地自从发展出以纸书写开始,佛经就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佛教徒对佛法传播的热忱,佛经的书写成了最重要的图书类别。由现存的实物言,佛经由卷轴装到线装发展的历史,也正是汉地纸本图书装订的历史。 0 A" F3 n% G+ x
装帧形式的演变,取决于书籍制作材料的进步,以及使用實用性和阅读的便捷性諸多要求。佛典读者多是僧侣及一般佛教徒,基于对佛法的尊重,诵经时端坐正念,以表虔诚;因此,易翻便诵成为佛经装帧形式演进的最大因素之一,并与世俗书籍装帧交互影响,形成中国书籍装帧史重要的内容。 装帧形式,一般可區分為: 「卷轴装」 「叶子」 「经折装」 「册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方册褶装」 ' R- x$ Q* \- z) K& l+ B4 y
( p2 I8 A- A! B% i
【卷轴装】 卷轴装又称卷子,早期的佛经都是卷轴装。沿袭古代帛书形式,把若干纸张接成长条,在卷尾黏上木轴,以便于展收。 : T' @1 g* }: Y9 u H& p
X5 r+ m# A& P , B( ~' U9 `4 l$ ~( E0 A5 f
( G5 t% Z" N& o9 m- {
# w( u( J- ^, A6 v8 u
/ l" f. n& e2 M+ l' V
【叶子】 文字多的,装成长卷;简短的(如)咒语,则使用单叶纸张,称为叶子。 叶子方便、廉价,在印刷术发展初期,颇为流行。
2 M( z+ H+ _: r1 M) _1 q4 C
( E' R Z! g6 k6 n5 ^# K; s
6 m/ Q- P) A& _, v& O( f( l3 K
! y0 l' q9 W# F8 c9 {: S% ^* D5 m$ W( `# D
- \/ B3 V, r5 j3 c! r$ \+ f* b( a2 A
' b7 } v. F$ }' M5 X【经折装】 卷轴装诵经不便,唐代后期,佛教徒(为便于诵读)将长卷的经纸,按一定行数,连续左右折迭(如英文的连续WW),前后加上硬板封面,称经折装。其在清代以前,一直是佛经最主要的形式。 6 g6 j" ^4 W! f0 U8 q* }
" G3 D; D v5 c9 Z1 x
- e% M# ]+ b; [. [# Y) \- j" F
$ ?6 I: ] ^& x c
+ {* v% T) r- }6 [: \
1 P6 h# C/ ?' N7 r
9 t* ]2 e6 {: V
【册装】 至五代初期,由于经折装的折处容易断裂,遂发展出册装的形式,依序有蝴蝶装、包背装、与线装的演变。 册装又分: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方册褶装
- n" M7 U2 Q$ H
- B5 {3 _! i/ L; I
8 J* h+ {% y" {/ z8 d+ W5 e
9 j+ T6 |3 c2 i
0 u7 c- h. C8 u2 a0 Z
( S. Q' c7 L6 j* ?$ m& q
* Q1 U( n$ h+ f# V
【蝴蝶装】 所谓「蝴蝶装」,是以书叶的版心为中心,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对折迭起,再将各叶(的折缝)对齐,(折缝的背部)黏连在包背的厚纸上。此种形式在翻阅时,叶的两端有如蝴蝶展翅,故称为「蝴蝶装」。 ' H: P. k; O7 L' @
. I* ^9 o! D1 q4 h4 o) q* ~
* T" W8 {. R: V- ?
' _ y" p# c8 h% s( [
* w( q( Z2 f; m% Q; w4 W8 ]8 c
+ I! M/ v1 w5 E# B: o
) Q7 B4 ~- M* m
【包背装】 因为蝴蝶装的书叶与书叶间,每有完全空白的一面,在翻阅时必须连翻两叶颇感不便,后来就将向内对折的书叶改为外折,以书叶两边的余幅固定,外面再加上一整张(封)纸黏连书背,包裹书的前后,即为「包背装」。 ) N, ]3 ~: B% L$ M0 D: g% ~2 K8 ~ n
; c2 U* _$ f/ e
9 G5 b! R* v1 l- ]' Y# X
% _0 \! b B9 R0 r! }
+ L# b" q; d4 x6 G0 _* t
2 u( @. P# \' a! M
" x2 j, V0 N% n$ X$ `
【线装】 将包背装黏连书背的方式,改为对齐打孔穿线,即为「线装」。线装有四眼﹙孔﹚、六眼、八眼的穿线之别。佛经以线装订,起源甚早,在河北丰润县天宫寺出土的辽代﹙907-1126﹚佛经中,就有早期线装型制;然正式的线装,是在包背装之后,约出现于明代中叶(15世纪)以后。《嘉兴藏》﹙1589-1676﹚是最早采用线装的大藏经。 % d2 p! B' s% E4 n) Y0 E
+ |2 I. c, ?% ` [' L# { * n0 A# D) s9 w& E. `1 \, ~
# f! |! v* y; Q) w: G. }
' z$ r" _* L# b/ Z6 Q" {
, x, x% R; k7 q/ j# F; y2 T
E' R6 @% S1 d; I9 J& C
【方册褶装】 这是一种采书画册叶对折的装帧形式,每半叶略成正方形,佛经中比较少见。 : v& J4 W, e3 X9 p7 r+ D
) {( z8 O8 Z% L: |3 d
% n% ~) G( H/ W9 r! l/ T! F7 _ I0 a
4 R8 ~' }0 l3 w# S* Z
% s+ ?8 K6 v# H7 y& b
* R; L! R7 S' P. ]) G# q
& \$ ]0 B/ i, v: G$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