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ams

拆,北京的需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1-1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瞬间碎片同志,欢迎你加入到我们中间来,希望你有机会一定要向身边的人多做宣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你今天说的话,如果在以前,我会义愤填膺,我会独自落泪,但,现在,我已没有了泪水,我更不会生闷气,因为身体是我自己的,我才不生气呢。我所有的是一种动力,还有那么多人,那么多无知愚昧的人在毁坏着我们的宝藏,我们的担子不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5-1-1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瞬间碎片,我可以认识你吗?

我也是广州人,而且我很爱北京,我想学摄影,可是什么都不懂,你可以教我吗?

一个与你一样热爱的北京的广州女孩

发表于 2005-1-1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让人惊讶了!!!有段时间没有去过故宫了,今天才知道星巴克居然在故宫里也有。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如果说北海公园里面开洋快餐是为了方便各种游览的人。因为它毕竟是个公园。那么批准在这里开咖啡馆的人,你们把故宫当成什么了。不会说为了创收来保护故宫吧?!这和洋鬼子打入皇宫有什么区别。我要去天坛里面好好看看了,看里面是不是也盖起了那些洋垃圾场。北京这次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调价,给出的理由是原有的票价不足以维持对老建筑及文物有效的保护,并且指出“世界文化遗产不是娱乐场所”。那么在世界文化遗产里开咖啡馆,算不算是抽自己一个大嘴巴。作为一个北京人,我真的为我们的市政府做出的这些举措感到惭愧了。

[em13]
发表于 2005-1-1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啊~~~~~~~~~哎.完了完了

没了!

发表于 2005-1-5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别让我骂你

拆拆拆,败家子儿

就知道拆

你懂什么叫历史吗?

你懂吗你

你要觉得北京不好,你爱哪去哪去

没人儿拦你!

发表于 2005-1-18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堵结合,可以在外围建个新城。因为有的北京人的居住状况实在是太差了。

我就见过三代人住一间12平米房子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就拆,留就留。不怕保留,谁应该对元大都以前的北京文化负责呢?从小就听说过中国古代有位叶公,楼上的诸位,保留老北京,敢问你们现在住在何种房子里?

如果有那么多叶公也来这里说什么的话。那么,偶只有“而已”而已!

发表于 2005-1-19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James?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James?,我一并回答你。
发表于 2005-1-20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说啊,那我说了。
发表于 2005-1-25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幸进入这个论坛,感觉非常亲切,觉得有很多话说。平时有时想与周围的同事说说,但很少能找到共同语言。我的同事,即使从小生长在北京,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也多数不了解北京的历史和文化,98%的北京人其实并不了解北京,不清楚他们是多么有幸能够生长在这样一座伟大的城市。这让我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关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教育很多,但是对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教育太薄弱了。

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优美的建筑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感情。15年前在大学学习城市规划课,当吴良镛先生的学生赵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北京古城的规划艺术,我们被深深地震撼了。关心古都风貌保护的网友们,可以去看<<城记>>这本书。

我从小生活在胡同中,我知道目前生活在胡同中的北京人的处境,他们需要改善生存条件。建国初期,北京城市人口200万,主要集中在内城和外城,当时大多数四合院是一家一户居住;建国后,政府机关大量涌入,侵占了许多好的住宅,建了成千上万个大院,而且是在毫无规划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是,人口以年增百万计的发展,无数的庙宇,府地被变成住宅,一家一户的四合院随着私房公租变成了大杂院,这样生活在胡同中的老百姓的生存条件才变得逐步恶化。四合院的建筑型式本来就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建筑型式之一,只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大的压力才变得不堪重负。居民外迁是唯一出路,这不应只由开发商完成,政府酿成的恶果,政府也应担负起应承担的责任。想当年国民政府迁至南京,几年中北京人口就由400万减至200万,由此可想到,中央行政中心外迁出中心城区将是对古都的最大贡献。多少年来,庞大的中央职能部门(包括军队机关)一方面享受着古都的滋养,一方面又极尽破坏之能事改变着北京的景象,使人类的瑰宝逐步变成“世界丑陋建筑博物馆”。

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古都的肌理,没有他们也就无所谓古都风貌了。现在古都风貌已经所剩无几了,为什么对古老文化的精华之一非要赶尽杀绝呢?世界只有一个北京,毁了就没了。我们在50年代失去了保护古都的最好时机,现在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当然,这项工作是艰巨的,但这是一项可以造福子孙万代的伟大事业,其功绩远非办个奥运会可比。

还有许多话要讲,留待以后吧。

发表于 2005-1-25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都北京的文化魅力和给人的美感,需要我们亲身去感受。一年冬天,我特意深夜去走长安街,夜空之下的长安街,高墙,正阳门,天安门,耳边唱的是那首《北京一夜》当时是一幅多么壮观的画面。只有亲身去感受了才知道,这就是北京,用历史沉淀出的一座古老而又伟大的城市,一个座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城市。

我们可以自豪的告诉外国人,当年祈年殿的建筑过程中,没有用到一根钉子。可以告诉他们,当年永定门城楼没有打地基。这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恐怕现在还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只用了短短的时间,就把几百年留下的历史遗迹拆掉了。了不起吧?哎。。。

[em11]
发表于 2005-1-26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了吧!该拆就拆!不拆怎么对的起奥运啊

[em05][em11]
发表于 2005-1-26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需还拆它干吗? 拆 一定呀拆 因为北京需要

[em05]
发表于 2005-1-27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二爷把话说清楚好吗,您指的拆是国家大剧院东方广场,还是胡同四合院,为什么拆就对得起奥运,为什么拆就是北京的需要,请您把论点和论据阐述清楚,飞爷请了。
发表于 2005-1-27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去天津,我认为天津对于旧建筑保护的方法值得北京借鉴。当你在天津的租界区里漫步,你会发现许多小洋楼已经空了,问当地人才知道,天津政府把原来挤在这些小楼里的居民迁走,然后将整栋楼出售,楼价不菲,应该在万元平米以上。购买了这栋楼的单位或个人需要在规划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对小洋楼重新进行外装修,为此,天津政府还请来了意大利的设计师进行统一设计,因为许多区域原来的街区是意大利风格的。据说,一些其它省市驻津办事机构对购买这些小楼很感兴趣。这种改造是逐步的,若干年后,天津必将有另一番景象。北京的财力比天津雄厚,北京的富人比天津多的多,为什么北京的政府不学一下这种方法呢?

诚然,北京与天津有不同的情况,因为内城50%的区域被中直和军委占据,这些部门是打不起交道的,但我想至少对于其它50%区域的普通居民政府是有办法的。现在不也是用各种方式将居民赶走,再拆掉胡同和四合院吗?为什么不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先迁走居民,再让有经济实力的团体或个人来收购空下的房子呢?当然,这样做需要政府大量的补贴,但你们有钱盖国家大剧院,你们有钱建世纪坛,你们有钱给公务院每年涨那么多工资,为什么没钱来保护一下这仅剩的古都?

如果我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我愿意买一座好的四合院,把它改成家庭旅馆或青年旅店,生意一定是不错的。丽江古城的人们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但可以肯定的说,只有中南海的官老爷们搬出目前中国最大的四合院(将中直机关迁出内城),古都北京才算浴火重生。可能我这一生是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我也不希望在这一生看到古城全部毁灭的一天。

发表于 2005-1-27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狂顶!哥们,你不亚于当年的谭嗣同,我飞哥佩服!
发表于 2005-1-27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shuofeng, 说的有道理。拆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更不是最好的途径。其实官老爷们好好想一想。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来在不破坏北京古都风貌的前提之下,发展北京。既然官老爷喜欢前卫的北京,现代的北京。那为什么还要留在中南海这座大花园里。为什么不凑到一座高层大厦里去创造所谓的现代化办公环境。政府有权利来决定北京需要什么,但我现在为止我还看不出它有能力决定北京不需要什么。我们不希望北京变成“纽约式的北京”,更不希望北京成为一座大型的仿古建筑博物馆。

& s( i% D' z B- M

留住古城,留住老北京!

发表于 2005-1-27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奇怪,为什么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地方还在拆呢,早知道要拆干吗还要列入保护的范围呢,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吗,中国目前情况下最应当普及的法律是文物保护法,可政府官员在干吗呢,在开发商的办公室里数钞票.要记住:我们不是祖先遗产的拥有者,我们是看护者,拥有者应该是我们的子孙后代!!

" H' F. G$ ~: |1 W1 x1 I0 V

建议应该设立"古城保护日"唤醒民众意识,大家说说看,几月几号比较合适

3 c8 N! X4 B" I6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23:55:2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8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很多事儿都是到了已经没法儿挽回的时候才知道开始保护
发表于 2005-1-28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掌柜的”的意见。住在北京的人和来北京的人都需要接受古都历史的教育,只有你喜欢她了,你才会保护她。美军在伊拉克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遗址上建军事设施,文物专家痛心疾首,但美国人说“其实那地方早没什么可看的了”,你不懂她,你怎么会热爱她呢。所以说,开展正式的,大规模的城市教育,是古都保护的出路之一。

上中学地理课时(1982年),老师也讲了一些北京的城市地理,但那时你只要知道9区18县的名字,知道原来的皇宫叫故宫又叫紫禁城就可以了。这样的教育怎么可以呢?我在丞相胡同(菜市口胡同)附近住了接近30年,可那时我并不知道儒福里的过街桥是北京唯一一座,甚至不知那叫儒福里;我也不知道菜市口原有破碗居;不知道姚家井原来是北京仅有的几口甜水井之一;不知道黑窑厂为什么叫黑窑厂;不知道原来南横街有那么悠远的历史。没有谁告诉我,我也无从去了解这些,只是这一两年读的书多了,才知道这一切。但是随着传媒大道的开通,这一切全变成了记忆。所以说我们太缺乏关于这座城市历史的教育,所以造成了现在一小部人人心急如焚,而大多数民众麻木不仁,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住的破房子有怎样的价值。

再讲讲政府行为:挤住在破房中的低收入群体,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于是政府说了,我要进行拆迁,你们会住到更好的房里,但这些文保主义者不同意啊!这样,就把矛盾转移了,因此一些原住民就讲了,那些所谓专家,他们只讲保护,但他们自己没住在这里受罪呀!所以百姓们支持拆(可以讲,支持拆的是大多数),因此我们的胡同四合院就被开发商推掉了,那些批地批文的贪官就可以和开发商一起点钱了。可是这些可怜的原住民,拿到了一点点钱,住到很远的地方或又挤回到原来的地方(回迁),现在是高兴了,但是我们失去的是什么?

北京也可能有一天不是首都了,由于缺水和缺资源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城市,那时怎么办?如果我们还保存着古都的比较完整的风貌,我们就有吸引世界各地旅游者的资本,北京人还可以靠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生存下去,生生不息。那些贪官们吃干榨尽古都的资源后,大可以一走了之,这从民国的迁都史实就可以看出来,但我们可怜的百姓怎么办,我们的子孙怎么办。如果那时北京只剩几个公园,谁会愿意过来看,过来住?开封,洛阳,西安都是有名的古都,也都有几个有名的景点,但当地人都在苦恼为什么游客来了平均住不了两天。而丽江不是古都,但游客去了都愿意住上几天,享受那里的生活氛围。我喜欢去巴黎、伦敦、维也纳和欧洲的一些古城,都是为了感受那古老的氛围,而不是为了逛几个公园。当然,旅游也只是城市收入的一个方面,但如果一个城市有足够的吸引人的地方,并可以保持下去,这样的城市是永远有生命力的。

因此说,政府不作为,百姓们的短视,是古都北京的悲哀。那些打着“建设国际大都市,改善百姓生活”的旗号,而干着破坏古都风貌、榨取祖先财富的事情的贪官和开发商,他们是在“掘祖坟”,让中国文化“断子绝孙”。

至于哪一天可定为古都保护日,我建议可以拿文件中有记载的政府最终决策拆城墙的日子。应该可以查一下资料。

发表于 2005-2-2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北京的环境恶劣,而是人为破坏太严重。
发表于 2005-2-2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一向是自相矛盾的,呵呵,怪不得人家说中国人素质底,怪不得人家看不起中国,如果自己做的好,人家也不会说。看看人家的国家博物馆,看看卢浮宫,看看巴黎圣母院,就会明白自己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有多么的落后。中国人就知道钱,认为有钱就有一切,一想到这里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些贪官污吏的肮脏嘴脸,这就是中国,为什么拆,因为这样就会赚更多的钱,为什么又保护,因为他们又看到了外国人钟爱中国的古老文化,于是又要恢复,打着各种旗号,这就是中国。
发表于 2005-2-3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是一种在城市规划和建筑上的小农意识.
发表于 2005-2-3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em01]
发表于 2005-2-5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照着老样儿盖回来.再有脸提拆吧!

把能丢的都丢了,也就不会再丢了.

发表于 2005-2-6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觉得有点说不出的不舒服,各位中国的名字英文是China,读音如果用中文来注解就成了“拆呢”。咳,从一开始有了拆的念头了?那就太......说不清了。什么事都是拆。在北京到处看到的就是很有特点的圆圈围起来的拆字,到处都是“拆呢”。

如今一个美丽壮观、统一规划的(现代人都规划不出来---实际上现代人是没有规划,充其量是瞎规划)北京城被不停的拆、拆、拆,拆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还没有完呢。

原来的北京是有一定的统一和协,现在所谓的老北京从主观感觉上基本上找不到它的影子。

外国人来北京旅游(工作的不算)游的就是那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吗?那他就去美国了,中国要去也去上海呀。北京的特色是什么?古都,古都!!!不是现代的商厦。

北京人确实也要提高生活水平,但不是建立在拆的基础上,应该是在建的基础上。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弄清楚“拆”什么,再说明白留什么,我们才能坐在同一个桌子周围来讨论问题。其实拆与不拆不只是字面上的差异。讲究不拆的理由很多很多,至今我没有看清任何一个人说明了这些问题。如果对于问题只是出于气愤,只是说“不许拆”,我也会说,我说的声音比你们更大。可是,大清国没有拆,自然有人出面烧了你的最大园林。而且作为一国的首都,大家说不拆,当然可以,一点儿也不拆也没问题。从百万人以内的人口,突然发展到一千几百万人口的时候,强烈反对拆的人们,有几个愿意住到天通苑?而让北京的古城完全作为保留文物?每到拆一处的时候总有人喊“别拆别拆”,其他的你们做了什么呢?留下老北京没问题,如何去留,没一个人告诉过我,也没人提出过切实可行的方案,我是说这里的人!

能说的站出来说,不能说的,只有站出来骂人或者损人,想听你的不同意见总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注意不是我,而是真正主张并且能动手去拆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你要说什么,那就只有不听了。反正我没听明白为什么不拆,如何才能不拆。再然后,大家就只好拆了。改变必然会发生,但不让改变的人就说要“一成不变”,我哪里挡得住改变?还是拆吧。

不好说为什么要拆,只好说,没人说得出不拆的理由和办法,人家拆了,不想拆的人,只要躲起来小声说一两句。唉,没办法,我出的主意大家不同意,这样下去,也只好全拆。尽管我不主张全拆,可没办法,该拆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就只好说“拆”了。

发表于 2005-2-14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不在拆还是不拆,我认为,现在拆派说:拆是为了北京的现代化,所以说拆是北京的需要,他看到的是杂乱的四合院,是脏堵的胡同,的确,这不是北京发展所需要的东西。不拆是因为古老的东西有深厚的感情,也因为他的古老使北京城有韵味。

我的观点是翻修四合院:

1。改进落后的热电水的设备;

2。保留原先的合理的四合院布局。将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像摊大饼似的向四周摊开,严重反对现在高楼正在向故宫逼近的局面,然后将四合院中搭出的房子的户主安排在新摊开的四合院中,如不喜欢住四合院,就将起转移到郊区,住否四合院有市民的选择权利。言尔总之,至少在三环路以内要保留四合院为主的居民住宅,而且故宫周围的什么大剧院拉,这楼那厦的高层、怪物、个色建筑最好迁移,让北京城的各地区的职能平均分配,既可以缓解交通,又可以全城协调发展。

3。对于新建的四合院的规模,可以根据北京城内的具体条件规定统一大小的规模(指对平民而言,领导咱说也没用),根据地段、院门(从如意门到广亮大门)的好坏和不同定价位。

4。对于原有的四合院翻新后的的院门尽量按原先的类型修建,若已旧无形,房主可买院门的类型来修建。

5。四合院是平房的形式。有人会把“现代化”同高楼大厦的形式连在一起,认为那是现代,那是潮流,那是时尚,说:上海比北京的经济发展的快,马路两边都是高楼。而实际上他经济发展快并不是以楼高厦多为标准的。请分清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准。

6。正确认识什么是所谓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种在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对科学的应用程度,比如在日本,会看到很多的民居样子很象中国古代的风格,也是平房,而屋内的热电水等基本设备非常先进,这是四合院的发展方向。这是对现代化的正确体现,也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

7。考虑对北京有利的发展环境。现在北京的交通是另人头疼且寒碜的大事,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中心的工作负荷太大,一个金融中心、写字楼都来二环路抢着踢走四合院,抢着俯视紫禁城,抢着在紫禁城里称霸,明显一个错误的经济发展导航。交通便利才适合所有商家的发展,您全挤一堆儿里有几辆车能开进去呢!

照我说啊,北京城也不小,何必扣扣碴查的都挤一起呢,把各机关、商业、服务中心分散在城八区里,连交通都可以缓解一下,大家再支持一下公交事业,尽量有远郊出游租车,没有就坐公共。对环境污染也是一贡献呢。

8。请考虑中国民族的民俗。任何事物的生成都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的当时的人们心理需求。四合院也如此,是古文物,是人类民俗的活化石。既然古老,就没有不破旧之理,若以破旧为理由拆除,只能说是对民俗的硬性切断。真正有长远打算的目标,会考虑民俗习惯。犹如春节期间的禁放一样,若符合人们的民俗习惯就没必要碰到人民的阻挠和反对。同理,不顾一切的拆,是对人们情感上的硬性截断,是不合理的解决办法。

9。请考虑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的厚重感。人们生活总体来说是越来越走向简单化,单一化,失去了一份厚重。人们站在紫禁城里之所以感到历史的厚重,是因为历史,更因为眼前承载历史的建筑。同样,人们生活在有历史的建筑里,会不自禁的体味到那份厚重和韵味。这对现在越来越单一的生活是个补充和享受,对民俗的传承和丰富、发展是个有利条件。毕竟人类的发展是向丰富迈近,而不是回归原始人的简单。

北京是与四合院、胡同等百姓生活方式连在一起的概念,没有后者的北京是没有底蕴和内涵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只有死气沉沉的华丽外形、空洞洞的时尚、虚假的现代化;试问,生活在这个没有底蕴和厚重感的城市的人,会有厚重感么;工作在这里的人,除了大把的钞票,还有什么乐趣吗?

城市是用来生活的,首都也是城市,也要有生活的内涵,首都与地方城市的差别只在于:首都的发展策略更不能错、不能歪、不能再犯拆了城门重建城门的幼稚错误;首都领导的是:建设个性的、适合所在人类居住的、科学规划的城市。

发表于 2005-2-14 0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拆,是要保护文化。但是谁能阻止“拆”呢?没戏吧。拆,快拆!越快临近失去,才能越快临近珍惜。这样“卫文派”的兄弟们应该会减少些伤痛吧。也算是“早死早超生”吧。越早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再拆了,拆能尽早的停止“拆”,开始保护!
发表于 2005-2-14 0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话听着有些凄凉的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7:19 , Processed in 1.18985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