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84|回复: 12

深源法师印象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3-14 22: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3-3-16 09:41 编辑 8 s, N" @2 Q& X% x
* W, |0 J- O- R( V
                                                                                            深源法师印象记
% z: j) F" S7 X- s  S, V
  {8 i8 q# o& Q8 ~0 P" J

' a" h5 L8 H7 B+ n2 B! ~4 \! [4 R$ H8 U- d8 ?' `
    和郎深源先生相识,是2008年在宣武图书馆召开的座谈会上。后来就老想拜访郎先生,听怹聊聊,长见识,学东西。一直没去。最近有个年轻的朋友打电话问一个已经消失的寺庙的旧貌,我说不上来。就说找熟人帮他问问。找谁呢?决定找郎先生。第二天上午给郎先生打电话。郎先生说“来吧,来一块吃饭。”先生真是热心肠,我跟怹就是见过几次面,没更多的来往。初次上门就招待酒饭?心里想也许是客气话儿。他住大栅栏那片,胡同多。骑车去方便,穿胡同,还抄近儿。自己出门少,外头变化多。原本从长椿街南口,走广安门大街,照直往东。到石头胡同往北,挺顺的路。我按自己的老主意走:长椿街往北,走老墙根、校场口、西草厂。一出校场口,马路有护栏,直走过不去。往北找出口,过了马路直走,到西琉璃厂了。南新华街也有护栏,往南拐。到臧家桥才能往东。七拐八拐,多走一倍的路。心里急,电话里跟郎先生说:“一会就到”。一个钟头了,还在观音寺街上呢。进了郎先生小院,我一头汗。郎先生也等急了,没好意思责备我。酒菜都摆上了。我心里非常后悔,头一回拜会老先生,就这麽狼狈!$ c! R. X1 Q- x* b- C4 I" Q

' q2 O) p0 `* \! n/ a& g; d7 b$ U& k1 j. a
    老先生给我沏上茶,他才落座。说头一天打电话就好了,好有个预备呀。有点埋怨的意思,可更表达了先生相见以诚的热心肠儿。“待会儿,再炒一个菜。咱就能喝酒了。等你来了我再做饭,耽误聊天。你喝点水,咱先聊会儿。我再炒菜。”我试探着问有关那座庙的情况,先生说:“我佛学院一个同学,就在那庙里头。可我没去过。”没去过不胡说,我没往下问。原先光知道他是香山碧云寺的“知客”,不知道他是佛学院出身。他是广济寺弘慈佛学院的学生“日本投降那年我毕业,先在广化寺,后来去的碧云寺。”他是知客,负责“公关”,联络、接待,都要出面。解放前接待过蒋介石、李宗仁、何思源等国民党头面人物。解放初中央机要单位在香山,又有幸见到党的领袖人物。聆听教诲,接受革命道理,参加了革命工作。
% y) I/ e  U3 S) w7 A/ \! y/ d& ?0 y
  [+ e7 y# B/ j2 W
) t7 e; Q2 B# ?1 y5 D( B8 o0 r3 B
    退休以后,热心公益,热心文化建设。参与宗教活动,参加文化社团。给报刊写文章,弘扬传统文化,谈人生理想,讲道德修养。郎先生得到了有关单位的认可和肯定。他拿出一包证书给我看,荣誉证书、奖状。没能细看,太多,都很好的收藏着。烫金的大红锦缎硬夹,里面平整如新的证书,光彩眩目。先生是佛教协会三、四、五届代表,中国文物学会、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西城作家协会的会员。都有证书,名片上也印着。% R1 R% K  N; W. ?

+ a" \/ v- L1 I5 ]. O5 u  Q0 g+ Q
7 _! ^3 j$ @* T6 Q5 \6 c5 V: Q) h) `
    一本本剪报、笔记、手稿,有的纸页已经发黄变脆。先生分类存放,井然有序。每一类还编有目录。重点的向我介绍,给我翻看。说这些不是全部。有一部分捐给首都图书馆作展览会展品了。还有不少录像光盘记录先生活动的。他要放给我看,我怕他太劳累,说不看。想起来很后悔,看看多长见识!而且老先生是真心实意的和我分享快乐,我却驳了面子,回绝了。深负美意,深感歉疚。
- x' b1 d, t; c" B' G# x+ G& m6 }& ?! w" u) A
- K; s- U- h5 g+ J
    先生住平房,两三家街坊的小杂院。长条院子,每户加盖小房,挤得只剩条通道了。他住两间房,里外屋。外屋比里屋小,冬天住,暖和。用布幔隔出一块,冬天临时厨房。里屋书房兼客厅。房对面,靠院墙有两间小房,一间厨房,一间洗涤用水房。四个空间,40多平米。老先生收拾的一尘不染,台面光亮如镜。水泥地有过修补,可擦得洁净光滑。我称赞屋里屋里干净,先生高兴,说“你摸摸床栏杆。”伸手一摸,果然没有尘土。“我每天都拿水擦一遍。”我想他老人家是按爱国卫生运动:“三洁四无六面光”的要求打扫房间了。八十七岁独自一人生活,还这麽仔细的打扫擦拭,是生活态度,叫人佩服!热爱生活,生活兴致不衰。难能可贵!我问:“您早晨出去遛弯儿么?”“哪有功夫遛弯儿,早晨最忙。做早点,吃完喽归置屋子,十点钟能完事儿就不错!”“您不锻炼?”“练!不活动哪儿行?做八段锦。”说着比划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又扭过脸,两手放沙发扶手上,俯下身,做俯卧撑。“你看,我有我的锻炼法。出去买菜就是遛弯儿,不特意溜。”0 i$ ^1 p1 h" q

8 H) P$ H- k& _$ I
) |+ |. @- d( |' c9 |1 H
      先生不抽烟,喝酒也有限。那天为我准备了一瓶二锅头和一瓶燕京啤酒,我得过中风,烟酒都戒了。他说你要不喝,就不开了。啤酒一开瓶就得喝完。换了筒啤,他也没喝完。" @4 J* o5 |# d" Q, c

2 r9 g: t, a! J& N$ c( z
6 |: q& j! W/ _( a, S. \3 ~. h
      饭后我问起佛学院。他很高兴说这些往事。张中行在佛学院教形式逻辑,周叔迦讲佛学。都是他的老师。从抽屉里拿出相册,给我翻看照片。张中行到他家来,他到张家去。他探望病重的张老,和北京佛协领导参加张老追悼会。都有照片为证。他书柜里有张中行所有的著作,他说张中行称他“深源法师”。- R. x5 t+ B7 l8 I" Y
! k7 i1 C2 L/ f" v3 d- Q

; ?8 [) C$ B/ d' L6 @9 x% [
     相册里还有他去扬州的照片,有和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合影。说起瑞祥,郎先生兴致很高。“原先在北京就认识。他是广惠寺的方丈,解放后是第一任北京佛教协会会长。我们是老朋友。后被定为反革命,送茶淀改造。文革遣送还乡当农民。前后二十多年。最困难的时候,我周济他。寄钱寄粮票。改革开放,他到扬州大明寺,当方丈。日文好,在日本佛教界有名。江泽民到庙里去过,接见过他。他们有来往。江泽民老家是扬州。”“瑞祥好人,他不忘人的好儿,给我来信,请我到扬州去。住了一礼拜。”- U) M2 G2 g9 u$ J+ y7 u& \# o, B
5 u$ |- P1 y: q6 r, ?$ l" x& K

- P5 q) I. W# c$ o$ U
    也谈到他自己:“解放后我在新成立的华北革命大学学习。”说着拿出了当年的毕业证书。十六开大小的厚道林纸,已发黄有霉点,竖排印的。保存得完好无损。红色边框,学生郎深源,二十二岁……修业期满,准予毕业。校长刘澜涛,副校长胡锡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月日,字迹都还完整清楚。毕业以后分到河北一个县的县政府当干部。“老得背着包下乡,我身体不好,受不了。就叫我当小学老师。干了一年,回了北京。上了协和医院。”“结婚五年,妻离子散……到茶淀,在医务所。汉沽、芦台都有朋友。”先生说得含糊其辞,欲语又止。但已可想见。不宜多问了。如果1952年结婚,五年,1957年正赶到坎儿上。先生指着墙上的全家福照片:“你看我闺女姑爷,站着的是孙一辈儿的,抱着的重孙子。”怹很得意。晚辈都孝顺。
1 Z9 v# E9 \. C+ U* Z4 Z0 g. t( y; S+ }. K6 D& I- k( b! `
5 E6 L5 _2 p) l# @( a# W9 L
    他到外屋炒菜,站着切肉。我也出来站在旁边,我说您这儿煤改电,屋里还真暖和。他说还热呢,秋衣秋裤都不冷。我问:“电费高不高?”/ S. V( C+ h; a  \3 E+ R
2 K3 E3 R2 \7 p8 h8 F& W" _0 E
$ N/ W. a! ~, G7 r: X
    他说:“没问过。什麽我都不问价,要多钱给多钱。咱不在乎这个。”- r! w8 P0 z8 S& ]
( g4 D8 U) F% j% y4 ^6 p+ i: {" `+ j
9 G7 |3 g* \( W
     吃饭时,他告诉我,爱参加些活动。社会公益方面,有人找就去。八十七岁老人,独自生活。家务料理的头头是道,还精力充沛,兴致十足的参与种种献爱心行动。佩服之至。郎先生写的书《北京迦蓝记》近期将问世。祝深源法师健康长寿!他必将成为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超级人瑞!“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4 m3 l+ p+ Y6 s0 A; L1 |6 s, }& T2 }. d+ Q6 r' K9 O

, z; w% e6 c) Z6 f% q! }8 m, V' V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3-15 08: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发表于 2013-3-15 09: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健在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2: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猪871 发表于 2013-3-15 09:04 8 m! |! z% [9 e5 L
现在还健在吗?
  ?4 Q) n# {+ |$ r: Q5 v; M+ R+ D
l我两周前拜访先生。郎先生硬朗直呢。问候,
发表于 2013-3-16 1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徐君晋如《红朝见闻录》里对张中行及赵朴初二人颇有微词,引得我读了一些张氏的书,晦涩难咽。老先生推崇《顺生论》,硬着头皮再捧,如何也顺不下去,干脆束之高阁交给蠹虫们去顺。! o" O' ]1 g  S# p4 I9 [8 V
     --------或许年岁不到,想着:倘若有幸捱到先生的年岁境界,再度迷津吧。
( g9 u" V4 W$ S. y# X: Q
0 k, ~* M: Y- c& _. W2:因为喜爱《洛阳伽蓝记》的文笔,所以很期待您说即将面世的《北京伽蓝记》,能赶上三成,都是幸事。3 W9 ?* C4 C- e% a+ `
    -----滥竽搋得耳鸣,见广告不由得不皱眉{:soso_e146:}。5 \* K8 a; N5 O
    -----不过,我倒相信老先生,以先生的审美,滥塞广告的事儿,先生一般做不来。! {# j0 [8 G( S2 j2 g. }# ~2 F

0 u. e/ l+ h; c9 h3:楼上出书那位,稿费揣怀里久了容易生芽子,一旦生了芽子,再吃必得动刀斧深斫(比如土豆),春天来了,很有一帮子人乐意帮您打消耗一下即将生芽子的那些稿费呢!!
: a, \) T' U; e2 C" v! j+ k8 w+ H7 J    ---您是乐意呢,乐意呢,还是乐意呢?{:soso_e120:}
发表于 2013-3-16 1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字让我想起郑逸梅写弘一法师的那篇《李叔同的卓绝人格》。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1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3-16 10:05
5 {/ }7 s' k- _0 d这篇文字让我想起郑逸梅写弘一法师的那篇《李叔同的卓绝人格》。

2 _" \& [! v8 O8 T8 a) q; A; F" B老鹰辛苦。法师大作自费印行,不须广告。据说李金龙在给写序。郑逸梅写弘一法师的那篇《李叔同的卓绝人格》。我没读过。叶圣陶<两法师>,看过,传神。我则重在“装点”。

点评

也是可怜之人!混了一辈子,得些花花绿绿纸片儿,愣是没看透----抑或是看透了,自己却不乐意承认。这一辈人,在特定时候活着成为信条,信着信着,有了惯性---便认为天底下没有比活着且让别人瞅着自己活着更好的事。  发表于 2013-3-17 08:43
又读了一遍文字,感叹自己囫囵匆忙,竟没有读出文下之字---冲这一点,就该挨大嘴巴,MD!  发表于 2013-3-17 08:37
完蛋了!这人写序,可见主人见识之隘陋,满腔期望,一下打漏,老先生赔我!!!!  发表于 2013-3-17 08:24
发表于 2013-3-16 18: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郎先生写的书《北京迦蓝记》近期将问世。潘老告诉一声,一定拜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18: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游天下 发表于 2013-3-16 18:13
7 I# t6 Q# M; w* n[郎先生写的书《北京迦蓝记》近期将问世。潘老告诉一声,一定拜读。
( y" c# D8 p; B1 p$ ]
书出来一定奉告。
发表于 2013-3-17 0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1:实际上,这篇文字该加个精。因为文下之意。
8 N) C; ^  r& d' \-----这是我读潘先生文字,文下之意最丰满的一篇。3 B# u. C0 y9 z
/ K" V9 t5 f5 y4 z& H; a8 `
2:潘先生的文字越写越“狡猾”,黏液多,不洗根本逮不住----这令我既觉得高兴又见得悲凉。$ a5 x) e$ D8 G/ z! h1 m
$ e4 M. b; j) V( C+ B
3:司马迁曲笔描摹君王,现而今,对一个普通人都要“曲曲”---这是TMD什么世道??
发表于 2013-3-17 21: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3-18 00: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非常喜欢这篇“记”。好!
发表于 2013-3-18 0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3-18 10:36 编辑 " ?. d1 K+ `$ C6 D  z, K, X
pangong 发表于 2013-3-16 18:28 : ~' E& R; j5 @1 s5 u
书出来一定奉告。

0 P2 ?' }" c, ^3 N8 P希望有缘的话能读到法师的大作(法师亲历的这些一定是值得读者期待的),感谢您的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7 01:08 , Processed in 1.209654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