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4|回复: 0

我的小学---东单麻线胡同小学《转来的》[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3-6 15: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小学---东单麻线胡同小学   4 F0 m0 s4 f1 o' X  u! L# Y2 a
   
                                      file:///C:/Users/whd/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0388.png (2013-01-18 07:00:00)file:///C:/Users/whd/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020.png转载▼
儿时我家住在北京东城区苏州胡同里的延寿庵胡同。周边共有四所小学:苏州胡同小学、南城根小学,铁路一小《铁路职工子弟小学》,麻线胡同小学。1960年9月1日我被父母送进了东城区东单麻线胡同小学,踏入了我人生的第一课堂。
麻线胡同小学和附近几个小学比较起来校址是最小的,但她却是我最喜欢的小学。因为她的校舍是个标准的四合院,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高大的房沿下,有两扇紫红色的大门,大门两侧有两座石头狮子,像威武的士兵守护着这个家。打开大门,迎面是一个大影壁,上面是星星火炬标志,下面是少先队的誓言:《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我们这一代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的孩子,看着《红孩子》的电影长大,《红星闪闪》的歌我们都会唱,我们这帮调皮的男生似乎从小的教育就是准备将来长大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东单麻线胡同小学唯一缺少的是操场,每逢上体育课或有什么活动要借用东单体育场。因此,东单体育场就是我们的操场,我从小就在东单体育场踢球长大。直到现在路过东单体育场还要多看它几眼,似乎能看见我们儿时的踢球伙伴。
东单麻线胡同小学由校址不同的本校、分校两部分组成。我们这些人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求学人多校舍少,所以低年级学生只上半天课,高年级学生才能上全天的课。并有时还要在本校、分校两头跑着去上课,所以说对本校、分校的教室我们都很熟悉。两头跑着上课的感觉也很不错,有新鲜感,一路上还能打打闹闹,好像从笼子里放出来的一群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走进本校校门向右拐有一个小院,小院内有南北两间平房,南房就是校财务室。每当新学期开学时,我们都要到财务室交2.5元学杂费,书本费是根据每个年级,每个学期而收费不同。管收费的老师是个老头,说话直爽、有点倔脾气。记得有一次我把钱团成团捏在手里, 他收到皱巴巴的钱还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但办起事来认真负责。他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得特别好,尤其是毛笔字写得相当漂亮!每逢过年,教室门前辞旧迎新的对联都是出自这位老教师之手。可惜我至今也不知这位老师姓什么叫什么,但他做事认真的样子,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这也是我对“认真”二字最初的具体理解与诠释。
财务室对面北房是一间低年级上课的教室,门面小却很深,黑乎乎的,光线非常不好。那个时候上学的环境是因陋就简,所以白天上课都要开灯。
从小院走出来就看见一个更大的院子:我们叫前院。南面有一排平房,其中一间是少先队队鼓和小号存放的房间,另一间是学校食堂。北房两大一小,一间是教室,一间是老师办公室。全校的老师都在这里办公,靠西头的小屋是校长办公室。小时候我害怕老师和校长,从来没有一个人单独走进这个小院,那块领地是神圣而威严的地方。
两间大教室之间有一个小过道,小过道后面就是一个正方形大院子,我们叫正房正院。向前看两间明亮的大北房,是这个学校里条件最好的教室,地上铺的是地板,相当讲究。老式的窗户从上到下都装上了大块的玻璃,站在教室里可以看到整个院子:两间北房中间的墙壁上,白底红字仿毛主席手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红字,两教室玻璃窗上的校训是“勇敢,诚实,团结,活泼”。这十六个大字一直陪伴我们度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活。少先队大队组织各种活动,新队员入队仪式都在这里举行,一排排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那声音多年后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根深蒂固。
北房的两侧是东西厢房,也被学校改为两间大教室。夏天到了,西房教室一大早就被太阳晒透了,下午东房西晒,它们比起两间北房教室显得逊色多了;为了让同学们好好学习,校领导在这两间教室窗户外支上竹帘子遮阳降温。那个年代教室里根本没有空调和电扇,我们也都熬过来了。
麻线胡同小学值得一提的是教我们体育的朱老师,他身体强壮,身材高大,脸色呦黑,说话低沉,一脸的严肃,他是体育学院足球运动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我个子高,生性好动,一眼被老师选为校足球队队员。每周4个早上6点准时在东单体育场训练,朱老师还邀请东城体校教练来辅导我们(后来才知道朱老师和东城体校教练原先是同学)。因此我们学校的足球活动搞得特别好,在附近10几所中小学中足球运动小有名气。
我对足球的喜爱就是那时受到学校朱老师的影响,我的球艺水平靠的就是那点“童子功”。至使我在二师十五团是二区足球队主力队员,在十五团的足球大赛中二区足球队获得冠军称号。
回忆起小学老师,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位是六年级班主任—王蕴丰老师。王蕴丰老师是多年带毕业班的老教师,教学经验相当丰富,他教学有方,带出的毕业班好多同学都考上了北京四中、二中等重点中学。他一边教学一边继续学习新知识,记得带我们毕业班时他还在某大学深造呢。王老师不仅教学好,他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老师,洋琴、手风琴、二胡、京胡样样精通。回想起来自己能成为他的学生深感荣幸!
教体育的朱老师、班主任王老师现在一定年纪不小,在家安享晚年了。今年我都已退休,静下来的时间我非常想念这些老师,衷心祝愿所有的老师健康长寿!没有他们辛勤的耕耘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分校是一个三进大宅院组成。对分校的房屋院落布局,上学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就是跑前跑后,觉的很好玩。现在回忆起来原主人的建造布局理念是非常合理的。院套院,大间小间相匹配,正房耳房相匹配,既有工作服务人员休息的地方(第1个院落),又有主人书房,接待客人的地方(第2个院落),还有需要安静就寝的地方(第3个院落)。总体上院子保持四四方方老北京院落的风格。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四合院学校里泡大,它让我们从校舍的建筑吸收着北京文化的营养,让我们自然而然从骨子里传承着京城文化,潜移默化的学习生活,构筑了我们的人生目标和人品,一直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时光流逝,一晃40多年过去了,那种童真的欢乐时光,无忧无虑的遐想,早已一去不复返。麻线胡同的本校按照旧城改造规划已拆除;分校部分拆除改建成公交场站,部分改建他用。麻线胡同小学很小,但它是北京典型的、有品味的四合院组成的胡同小学。那里的老师、少先队、墙上的大字……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麻线胡同小学真好!
     如今的东单体育场是北京市一个重要的全民健身场所,每天都会有不同年龄的人在这里活动# a1 b0 Y9 d% |8 N5 }- z# A
麻线胡同小学在1997年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并入丁香胡同小学,旧址于1999年拆除,现在地面上是宏伟的新闻大厦。
2 F  j0 R# V4 V! X, R
% T" f& Y$ t; b' J3 l' h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8 02:26 , Processed in 1.117952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