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楼主: 掏黄牌

推荐个网站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09: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 I$ r4 ]0 H! q6 Y9 B
7月13日演出节目预告
' c, n# J2 l9 |/ b4 g时间:2013/7/5 22:07:59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121  评论:0
# n' l# _" j6 _0 B* n) @
/ @1 O) }1 p  @# @第493期3 @* {) K. r, {: \% g$ o( N
相声《洋药方》   东东 李清* }3 `' N2 Z7 D5 O: c
相声《学哑语》   应宁 王玥波( h8 S8 l& \% j1 I) b) p5 u4 H
双簧《学跳舞》   王文安 王波
* e! @4 }+ t" q) E1 |' k2 m. t相声《四大名旦》 杨广业 张萌杰
, r. x! l9 ~. Z/ B7 a* A2 j相声《天降横财》 回想 路遥, m( A' @; F- b9 P5 G
快板《诸葛亮押宝》张长来
  \: C! ^) r9 W( h! Z8 g相声《打灯谜》    李宽 李金斗
2 A, M! B* c6 |6 s8 p  I4 b* Z# I5 Y5 Y& \
主持人:何东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16: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7-10 17:28 编辑 ) c* E3 m: z1 d' M8 E
2 Z- K  a+ w! L1 u* H$ j( J& O
曲艺简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著名相声演员李立山近日拜师著名快板书艺术家,李派快板创始人李润杰。
/ K  `9 ]1 Q7 ~. {) o) z2 U! i+ u9 c6 d5 a, `
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id=44079&version=cn, f& n- y/ E/ ?: m7 o$ T
( Y: F2 A/ S; ^# H; S
http://www.shandongkuaishu.cn/show.asp?id=812" T( X8 s7 Y! O* U  ~4 Y8 C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0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 t' u$ s/ S) F. D" |  R: @
7月20日演出节目预告
! S. y9 q  M" j) C时间:2013/7/12 21:34:12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131  评论:17 q0 i+ ?& I8 f" t
$ M9 K0 q$ ^& [! r
第494期/ b: g7 p3 E/ s9 \& \
相声《趣味解说》  于磊 付朝奎 8 }7 h! Y+ r2 j6 P* ~; h) T
相声《学哑语》    应宁 王玥波
4 I' O9 S* }: c) Z评书《石秀卖肉》  邓淞元3 ?( U  N1 C/ y
相声《舌尖上的中国》甄齐 李然" u+ F0 o0 G+ v: |& b
相声《梦里乾坤》    陈一 李炳新 # Y+ y' t/ D9 n) N
双簧《逗你玩》     王文友 李业明
& e  O, }# I7 c相声《师傅经》     程磊 刘洪沂
% [' R% R" J' {: i; U9 J, v
8 a# K1 `  a6 u7 G主持人:万海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08: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9 \) H* Z) V; {3 L7月27日演出节目预告
$ d0 R& ]6 C, G/ s% R时间:2013/7/19 22:36:27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125  评论:09 h% p& m2 i2 K' E0 c, i

8 N+ v- K6 D4 {! s' ?' ^* V; O3 M5 i7 w
第495期/ C) t4 Q# x6 ^+ E) |4 Z6 H
相声  《怯讲究》    徐强 李志申
, ^: t- [  ?0 `3 t
! A! `, N/ Z) D) e& K/ A5 E相声  《北京范儿》  李宽 杨凯$ _- u4 P' b0 O
+ y8 i# ^: z  Y8 t9 f; l/ V' P8 f
快板书《大义灭亲》  陈金立/ [* ^7 A* }) W/ U% B$ x4 e# N7 ?

1 d; _/ [6 T0 Z5 v( @相声  《学电台》    张云飞 韩云飞
2 W: B; k2 p8 S. K6 J; v. V; e
, Y" P, U, K. l; f相声  《开买卖》    康松广 靳佩良
# N0 Q" H: z( e- y: d. u' _& p( [% @2 T8 g. d8 k: s$ N9 A. |) C
双簧  《杂学》      刘廷凯 张志强: T$ M1 J1 {  u$ q

* L( v8 n, i  e: _$ }" d; K# ?" Y! S相声  《汾河湾》    王谦祥 李增瑞
% J# Y. T1 |/ d+ m3 `$ q  g5 g( x) u- t4 O2 G& v/ L0 o# G) n
主持人:王玉兰
9 y# G) m7 O. g. D. w
  S5 l6 z# f' m5 [# x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08: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 z  Z$ K& H8 i! H5 o% B$ k/ X8月3日演出节目预告+ y; d  f5 W9 D& M. P$ \
时间:2013/7/29 1:00:01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7  评论:0
  D' a. \. L  q' q) t  O' C 496期
- M4 `0 y5 K, a+ @相声 《报菜名》      李宽 杨凯% ^) `& {0 f) O) z7 ]) t

, J' y% Z  ]' m( U9 O4 U相声 《舞林大会》    甄奇 李然( m6 m; t# ~& Q3 ?% _

5 v6 z# e8 T( V5 W2 W# F牛骨数来宝 《数唱北京城》   孟新1 g2 p  ^) D5 X5 z( b
5 ]& V8 ^6 ]' o8 J3 I: F9 s/ T
相声 《安家置业》    刘颖 浩南3 |& I  @5 ^' ?
  M6 G* F2 s3 Z5 R
相声 《密语》        宋德全 王玉
; h) D2 ^, B+ D% C) [" R  v& s9 Y  b& }5 i' _
相声 《小段集锦》    孟凡贵4 P. L' \- h# s! K4 @- a: ^0 n3 e

5 f5 s  |0 v  `5 m* [& u- {相声 《黄鹤楼》      方清平 李金斗% D. W/ z' N* |) J) H5 X

2 d; v  J3 U9 n* G主持人 王玉兰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0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7 D' W) o5 M8 u& L; X2013年8月10日第497期# F/ ?' {% K% {9 w0 `3 X
时间:2013/8/7 23:08:56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14  评论:0* Z( F0 N1 q& d$ Q5 y, r/ ^! e
) H( r) {9 a" i) A! ?* c4 |7 i
相声 《你是我兄弟》 孙中秋 迟永志1 C0 H! r% s0 o) b+ k

( B/ q1 n' E+ w0 {( [$ s; y5 Q相声 《论美》梁洪昊 魏建洲" ^3 f3 ~7 ?3 z$ R& j, H0 L( F' L
0 L; I; [0 A& ?- K  _) B
快板 《大实话》 张长来
8 l7 P/ U( ~; G. u  R: B- z" F; @5 n$ b. r- S4 D/ E: `& L/ r
相声 《珍珠衫》 张云飞 韩云飞
3 j" x  {! a. E. K8 [, P
- e  E! \" o  o" Z" V相声 《天降横财》 回想 路遥
: A' ]; O9 ?2 l5 J  E
& Q% f6 c9 u. c) V6 P& ^3 Y7 U/ `相声 《老来乐》 王文友 李业明
' P8 u# ^& Q" Z$ h0 K1 V# }$ q( w/ n3 b# @% k3 C
相声 《对对子》 宋德全 王玉1 q, {$ y: [  N9 Q3 C6 N
( s' `# k4 q8 l2 ?' x
主持人:万海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0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 N/ l5 l! ~3 E8 |1 K8月17日演出节目预告. U3 Z$ B3 }5 s  g9 }
时间:2013/8/9 21:58:07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141  评论:0
$ _. u+ s2 R- c& A; f9 x第498期
; B3 Q5 h# h; J" }0 M8 M, m  U
# A2 W( s5 M* e3 ?6 Q  J' C9 x8 T相声《口吐莲花》   佟楠 李丁; k* h! P  `6 J$ \

. a* H& a& D2 c" \8 W相声《超级星期舞》 刘涛 郭伟
8 I( B/ ^& Q1 t+ e* K" m  `+ _% q5 r  j( R4 c& ^# u
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秦永超
9 V0 [' f" x4 d2 Y7 K: e
/ d* n0 e) Q+ e. ^4 S相声《北京话》      李宽 杨凯& N! Q/ u$ I9 @! I/ {& c3 A* h: ?
; B, f6 G1 S1 s5 O& `; O' p
相声《空城计》      陈一 李炳新2 Y5 A5 m+ G% A  ~0 {& N

# f- w( h% q: N1 s6 @双簧《学跳舞》      王文安 王波
8 b$ U  `2 e. @& y3 j) P7 T5 i! T/ i- `8 r+ Z
相声《卖布头》      程磊 刘洪沂2 W( y2 h' p$ U/ i! q
# n! s. u  A! O+ n7 c
主持人:王玉兰# h+ W& _* H4 H6 T: q
, b9 Q) h4 S; b* x! y1 L+ Y
演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东城文化馆二楼风尚剧场- w5 }& r% F+ T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8: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Y1 U( l5 R8 U) X! x6 m. K8月24日演出节目预告5 x# a$ }9 ^! [
时间:2013/8/16 22:28:19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123  评论:0$ M2 P+ i. M) ^* L# @) c, Z7 n

' u+ O* M2 r5 l/ Z第499期
( k; j" ~- w8 N  S; o( z5 [) w相声《学电台》     徐强 李志申2 g0 C$ N, s4 _9 M) X

9 Z1 h0 S6 q2 J# v" f相声《论美》      梁洪昊 魏建洲
/ z# m! ~9 u& m# O) X8 M+ ?
8 W( W. z3 l3 T# `评书《杨志卖刀》   邓淞元
* t- ?( ?+ f, ^' Q" B& \; J( L3 B( ]
, _/ f' h0 K" w! c5 F' l相声《地名游戏》   刘国栋 康有纯
! A# I! L" s4 l" R# k; ?) ~2 R& T1 s; q6 L' A/ I2 @
相声《太平歌词》    回想 路遥: r  j1 S( j5 x9 ~( l' {4 h9 k' S: w
" x; J! ~/ q- S. n4 A: ]0 i
快板《大实话》    张长来
- A4 Y- s6 |4 e4 ^
$ e) n7 @& ^0 W( Z# Q. B  o. f3 `相声《汾河湾》    付强 万宇 3 M. g% F9 S3 O$ s! O
7 q% P. ?9 D: n
主持人:万海
4 e3 w* f/ X8 q* ]# X+ }$ E! m+ R; R: g* u  S3 e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9: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26 09:15 编辑
  W0 X5 e3 f6 [  I; D5 J
: i& H9 ^* e% Y* L$ e7 a& @8月31日500期演出节目预告. a, y* l8 i( o- ^
来源: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6 t3 u7 m1 ~/ ^8 z
5 s( G2 H/ C, }: s- y& G+ ^
第500期7 O9 F9 }+ N" b: H" Z3 I, l" o6 u
0 S$ e. W' d: H$ L/ ^, {
相声《改行》             刘庆福 王文安- I4 S  W/ j* u3 \
$ j/ U% x( J' k* p4 K
相声《上网需知》       康松广 王辅庭
2 S- K+ o* s5 M2 v; I0 B2 C, \5 r% C  b/ u
相声《新文章会》       贾伦 连春健; M( I0 Q5 o8 }: h

+ ^' _+ a6 D. B* h% }& T) O相声《出租司机》       李伟健 武宾
. {1 ~# ~( |# b% L/ K1 c8 A1 G( U! M- A" l% Z  ?0 f
相声《单口相声》       孟凡贵
8 W, C7 t# p& Q+ ~% R1 b+ S2 ]& N% r8 D
相声《绕口令》          李金斗 方清平
' W- J$ O6 @% C1 D3 o  x3 J
0 s& }; c) j+ P& D相声《学唱数来宝》    王谦祥 李增瑞
+ C5 X0 `" i9 O0 v2 F( [- @) \  \* \) s' O; [2 |/ C# U2 n* W
主持人:宋德全
& h  p& E+ L& l* p! g2 F+ @( R
' I6 a1 U# D5 Z9 Y3 r演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东城文化馆二楼风尚剧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26 09:16 编辑 8 Y# Q7 \( `6 k7 L  U0 s: o: ]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8-26 09:125 g- ?4 X; z: U1 w  G8 C1 V/ g
8月31日500期演出节目预告
7 K( p7 P' W  O+ J, p来源: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4 `1 `6 M, b5 R500期的演员和主持人当中大多是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发起者!  @. J) i: C8 Y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德全:相声切不可急功近利(来源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9 W& a* K. K  S$ w6 R8 A
4 O" e: m) j! O- s" O
  前几年,宋德全等相声名家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座谈交流,其间一些学生认为,“相声的高峰期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段时间,当今的相声所以不能令人满意,是因为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太少”。宋德全说“其实不然”。: g0 W5 j  D2 u! ]  P! V

; i- ^% c$ @4 m5 j) y' x" R     “依我个人的看法,那时候正给现在相声的不景气带来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相声作为一种艺术过多地干预了政治,尽管它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其实,相声艺术就应该表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或者在同一问题上能够做到移风易俗和娱乐大众,这才是相声的最好定位。”( `0 X: ]  B7 r, n; {

( u2 L: A1 A# q5 A     有人觉得相声应该解气,别人不敢说的应该由相声演员表达出来。宋德全认为,这也是一种误区。认为电视毁了相声的说法也不在少数,应该说这样的说法偏激了一点。在宋德全看来,电视本身只是一个传媒,它没有罪过,实际上是我们一些业内人士的思维没有跟上这个时代,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相反倒是应该感谢电视,“依我看,相声有两个最好的时期:一个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时代,一个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视时代。是电视的普及让众多的观众认识了相声明星,让相声艺术普及到了全国,我们应该感恩。遗憾的是,我们业内的人没有把握好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传媒”。) y9 W0 I4 m: s& }0 ^( Y
2 l8 E0 D. P. q/ u
       3月,周末相声俱乐部搞了一台文化名人说相声的演出,他们邀请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作者、北京作协主席刘恒,画家李燕、编剧黄宗江、作家赵大年、北京人艺的编剧梁炳坤等一批文学艺术界的知名人士来说相声,目的是让相声靠近文学,让相声回归本位。宋德全说:建国初期,老舍先生帮助相声演员改相声,记得那时候还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此举为相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每一个相声从业者应该认识到,相声艺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从业者是不是与时代同步、与时代的节拍吻合了,应该是我们的从业者认真考量的问题。
. m1 g# t& ~- @
' g4 F9 I: Z  q. R      宋德全说,综观相声的发展,眼下是相声从业者最感困惑、也最为模糊的时期。因为老一辈的相声艺术大师,他们确实把握住了相声的精髓,他们在语言艺术方面最大程度地达到了极致。可是现在很多从业者没有把握住语言艺术这一重要环节,相反他们的语言不精彩,不精辟。尤其没有提炼出那些在群众中喜闻乐见、生动活泼,而且能够牵动百姓情感的语言精髓。% w- A" a& B3 F  z6 c9 a% s2 F7 ]

5 X: [$ r) A* S5 P" Q3 s+ \& L0 [  一部好的相声作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宋德全认为,相声的存活首先是它的群众性,过去常说这样一句话,叫做“出乎意料、在乎情理”。其二是它的娱乐性,喜剧的定义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把虚伪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其实当下该撕破的东西有很多,只是其中的分寸难以把握。但不可否认,现在的创作环境比过去已经宽松了许多,说到底还是从业者在文学艺术修养上略有欠缺。
* k; \  `8 ?! F: j
3 G" Q& V4 U1 b7 t- F5 }      对相声的继承与创新,宋德全也有自己的见解:“其实对待传统相声就是两点,即继承和创新的问题。迄今为止相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传到我们这一代相声演员已经是第八代。应该说传统相声有不少经典,不过保留下来的,比较经典的也不过三五十段。这些经典段子经历了历代相声艺人的打磨和锤炼,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套路和格式,而这些套路已相当科学和严谨,包袱的设计也非常巧妙,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正是我们要继承的,因为只有继承了,才知道我们的相声从何而来;继承了,才知道我们的相声向何处去。”2 c! C: Q! ?! k& n

7 z$ P- i, T" ~( u      “以客观态度对待传统相声也是十分必要的”,宋德全坦言:“有些东西距离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已经很遥远了,充其量也不过是欣赏而已。比如《白事会》说的都是怎么办丧事,现在已经移风易俗了,再把它拿出来说,年轻人不懂,更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所以也不会觉得好笑。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整理传统的问题。第三步才是创新,创新当然包含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关照。任何艺术都是一样,你不去关心现实生活,生活就不会关心你,最后有可能就会淘汰你。”# ~, x- _0 `* j7 z+ k

# Y: T5 l$ A. R" o% O& Y      关于相声创作,宋德全以一句前辈艺术家的话对观众说,“尤其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创作。一个好节目能做到八九分好就应该鼓掌;对新作品如果能做到六分好更应该鼓掌,因为它是我们未来艺术的必经之路”。但宋德全对眼下新创作品存在的问题并不讳言,他言之新创作品也确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命题晚会,常要相声完成一些不适合相声表现的内容,其结果是“笑料不够腕儿来凑”。
$ Z2 Y+ `) j9 _) H* h3 I! D
+ p& h4 F. `' P7 C$ m( H! w5 `4 U      对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以及今后相声的出路,宋德全表示出特别的关注。他认为相声是娱乐大众的,作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除了具有相当的幽默感之外,第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热爱生活,不能太急功近利。对于作品的要求,他反对速成,速成的结果只能害人害己。他举例,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什么可以做到不朽?侯宝林的有些段子为什么能够令人百听不厌?相反,有些人的作品为什么一旦人故去,作品也随之消亡。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相声作品最后都成为垃圾?这些无一不告诉我们,急功近利只会导致艺术生命的过早完结。
2 _; O5 X0 _# U4 R& y  N- U$ S: G* W. _) O1 J2 H- q
      令宋德全欣慰的是,热爱相声的人很多。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两年多来,收到了五六百段群众寄来的相声作品,尽管这中间的许多作品还不够理想,但参与者对相声艺术的这份热爱是可敬的。他们举办的相声创作沙龙已经持续十几期,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参与者来自全国各地,离京前还要再看上一场相声俱乐部的演出。宋德全感言:“其实相声的希望就在我们身边。” ( M% K+ L3 P+ {  v4 s4 T( h
9 m! R( @' J5 u/ R1 k) V
(本访谈于2005年)
/ z" \# L' X4 v( Z! S% {- o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9: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 C5 Y6 o2 V9 G. V
北美崔哥,皇城根儿底下的黑色幽默 姜昆/文9 H8 ]% A( n0 `
. P+ c5 Z& A* ^* f* _2 T" m1 R1 G( Z
这是一本令人捧腹的段子书。2 |2 b" N/ G' B+ f6 K' {" R0 g

" C7 ]3 L' U6 k( l! U7 k2013年,有一篇神段子《老外含泪哭诉:娶中国太太的下场》,揭秘了洋婚生活中的中外文化冲突,被网友疯转700万余次;另一篇《“世界末日”就是中国人来了》也被转发了300万余次,微博上更是大量涌现“崔哥神文,先转后读”的网友评论。4 {+ b& a: T6 {( H
# p1 r* r+ M5 `5 k
北美崔哥,原名崔宝印,曾担任比尔·盖茨、波音总裁、星巴克总裁、骆家辉大使担任同声翻译,为微软Win7、 三星笔记本电脑、星巴克咖啡、海南航空、奥凯航空、PPTV做过娱乐营销推广。曾和崔永元共同主持中美企业高峰会,担任过北美版《非诚勿扰》特约嘉宾。5 N; W# v' `# @2 ~( v4 G

0 ?# a# t( {# W5 h/ v# |移居美国二十五年来,由于说段子的天赋,再加上中英文双语的才华,崔哥由一个北京侃爷成为巡演世界的脱口秀明星。. p5 Y6 L$ e) `9 Y! V- p
8 r$ B/ t  a8 @* d  y! T- Q
“高级黑”指北美崔哥开创的一种写作风格,它亦正亦邪,正话反说,既不冷峻刻薄,也不愤世嫉俗,而是在自嘲自贬中叙说内心的真诚,被喻为“崔哥Style”。
" @- N- T7 D. t$ ]% a( ]( W, V$ M! J* j5 n4 c0 ~& }6 P7 X
北美崔哥就如同一颗被“移栽”到美国的树,远比扎根本地的我们,更能理解外国人眼中的华人世界。6 y, v3 w0 I1 _" `6 c

* J, l% p8 y2 N7 I$ [一说到笑话,人们大凡首先想到的是“性”。
7 D3 H# e! f9 H; d% F) a# X在餐桌上开讲,也离不开带点儿“色儿”的。
3 W4 @& N3 l& v6 n) \手机上的段子,有荤有素,用与夫妻相关的事儿“打镲”。+ I0 S$ L& X: z* {( M& E  y7 @4 M
甭说在西方,在中国,现如今也是这行情!
% s  Y, X0 _+ d. g, f1 @& P9 a% q8 S2 a( m7 x7 u
前几天,我去天津参加曲艺旅游节。第一个节目讲一个大婶在公众场合打嗝,被旁边人误认为是在放屁的事儿。看到那里的观众乐不可支的状况,我差点儿就哭了,揉着眼眶离开了座位。
- a+ v2 g3 A1 U6 Y* D* F# ?
+ \8 V5 `: _4 J& X8 n" [六年前,我曾经在公众场合讲过注意“灰色地带”、反对“三俗”的话,遭到网友们一顿痛批,连我没有见过的“北大教授”都出来骂我。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招惹到他们了。+ W% X" Q& P7 E0 U1 s
: G: P, \% o  g
不过,我一直没回应。我琢磨着这世间的事情,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我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落伍了?我得在新媒体上学习学习,找找答案。* ?' h0 ?3 L! k9 p5 X. `/ J8 Y
# G8 s2 v  ~. c2 L2 f4 V* }
于是,我开始看北美崔哥、听黄西、瞧周立波、搜王自健。也因此,我认识了崔哥。
. r, w6 l9 W5 Z% l. r" x" A
( C, u$ O  T0 P: w$ g; O+ y这些达人,他们都自称是“草根”。但是,从北大荒出来的我太知道草的生命力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根铲不净,就会要了庄稼命。草就那么厉害,更甭说草根了!崔哥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因为别人是“门里”出身。
% S9 k5 X: H* {, O  R" @' K4 ?7 H2 |& g, a5 \
我又在网上查了一下,他哪儿是草根呀,明明是高级知识分子呀!毕业于北大,还在联合国的某机构里当过同声翻译。那活儿可不是草根能干得了的。听说既费脑子,又费舌头,每半个小时轮换一次,没点儿好体力都盯不下来。可一看他那打扮,还真像草根,这么大的一知识分子,戴哪门子牛仔帽呀!你什么时候见过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后面跟着一个戴牛仔帽的翻译?别说戴牛仔帽了,连戴鸭舌帽的人也没有呀!
# Q. p, F4 V; ?
4 S% Q  N4 J& j+ N" }. E于是,我又看了看他的文章和视频,是有点儿料,用北京人的话说是“有点儿玩意儿”,难怪得了个“黑色幽默神文博主”的荣誉称号。" I4 u* V% C- B6 d

# h9 z3 m* n* |! T* g! [# P草根不全是只懂荤类,雅俗共赏的草根有的是。崔哥当属后者。他搞笑,但是知道俗的度。他没有把自己当中国的大卫·莱特曼,他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极接华人的地气儿。他有点痞劲儿,但是夹在他的韧劲儿当中。如果光有韧劲儿,会让人觉得矫情,而加上点儿痞劲儿,则增强了艺术感。他的韧劲儿,表现在他一个劲儿地挑中国人的毛病,他的痞劲儿,让人看到他没把自己搁在中国人外头!
' |7 W% F% e1 T0 a
/ F! m& j# s# g' F钱钟书老先生有一个重要的喜剧理论—“无亵不笑”。亵渎神圣,是当今网络搞笑的“撒手锏”。我看崔哥的段子,也是走这个路线。然而,他那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地道北京味儿的语言和皇城根儿底下长起来的那股子幽默,也尽在其中。这让他在网络上有了一大批拥趸、粉丝、崔迷。我估计已经有不少低调的学者、专家开始暗暗地注意着他、研究着他,尽管他们还都没说什么。
( d4 c' S9 _' [$ B3 \" z* e, {2 [  y4 C英雄最怕碰见老街坊,好在崔哥不做作,挺有人缘的。我写这个小文只想告诉他,我希望他快马加鞭,多出点儿好作品。9 H6 Q$ }" \+ a& a+ L/ v0 W9 q6 C
3 h- T' j: i& j" O7 a2 Q. `3 Y
崔哥的书摘
" e  o/ e1 q' ?9 P" D: }
# P2 ~$ s0 |: J& a! c老外含泪哭诉: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f1 c: d" a+ c
: `3 K0 U" k1 S, t  ~- m1 c
下场之一:家被中国人占领了7 Z( t$ P1 M! ]6 n' J+ q" D9 ]

  y, }2 }0 _* D; F谁要是以为娶中国太太就是娶了她一个人,那就是天大的B S( b ul l s hit的缩写,牛屎,即胡说八道),反过来叫SB(意为“傻瓜”)—其实是一个意思啦!世界各国的老外们,你们都听着,一旦你们娶了中国太太,就等于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她爹、她妈、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着队全来了。( `, ]4 J" r# j8 P" [( M  q2 T& m

) T5 ]4 Z+ w* d6 e: T5 B100多年前,只有一个华工先来旧金山修铁路,看看如今的加利福尼亚州,已经有了100多万的中国人,要是不懂中文的话,在那儿简直都没法生存了!我倒要看看,以后哪个国家还敢请中国人来修铁路!中国人把这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话说,我们家好端端的一个美国家庭,一眨眼的工夫,就被中国人给占领了。我本是一个苏格兰种的白人,我们家祖孙十几代从来没见过一个圆底炒锅,得,现在我家厨房里有两个。打开抽屉一看,除了3副刀叉,剩下全是筷子,折磨得我呀,目前都能用筷子夹花生米了。
9 d, f. p0 U4 h  r$ {# @0 m: \/ U, ^" p  L
你就说这辣椒吧,中国人居然能整出10多种来:辣椒油、辣椒酱、辣椒糊、辣椒面儿……居然还有种辣椒叫“老干妈”,整天吃这么辣的玩意儿,能不成老干妈吗?8 C. {5 w5 j9 Z5 @' P+ @
9 B/ H/ ^9 u4 H1 q
下场之二:再也没有隐私了, \2 I4 e% O1 q/ E8 ^' ]  F
/ F8 n: Z9 M1 t8 H# _4 M
一旦中国人进入你家,你就别再想有privacy(隐私)了。某日,我正坐在马桶上“方便”,老岳父推门就进来了,进来就开水龙头洗手,一边洗手还一边和我练英文:“How are you……And you?(你好吗……你呢?)”有时,我在书房的沙发上看书看得睡着了,老岳母就像猫一样摸到我身边,往我腿上扔条被子,然后在我腿上拍一遍,有好几次还拍错了地方。没办法,中国人就是这么热情。
2 ~, s* A$ r6 H& A! e, l
* k$ K: w0 e/ h1 B1 n- `既然是一家人,就不分你我了,所以,每次我要和我太太AA制,她就特别生气:“怎么着,拿我的钱跟我A?”: o) A2 m' D6 o
! ]; O4 L) M& x" @; {, e
在家里,不论我走到哪儿,都会发现老岳父、老岳母或者他们这一对组合总是跟着我,我在前边走,他们就在我后面关灯。基本上我走过的地方,身后都是一片黑暗。9 M/ c2 {9 ?+ R* y8 l$ s
% j4 ~1 M! H, k& u. B
下场之三:家里哪儿都不敢碰
0 i* W5 M  }* P" u; R3 q2 l0 ~- O% j: W5 a# `
无论是楼梯还是地毯上,都被中国太太罩上了一层塑料布。后来我仔细一看,家里所有容易落灰尘的东西基本全被罩上塑料布了,比如遥控器、钢琴键盘等等。中国人很少用洗碗机,认为那是用来晾碗的。美国人喜欢将家具生活化,讲求舒服、随意,而中国人认为,家具的主要目的是摆设,是给别人看的。就连沙发坐上去都是又硬又凉,不能靠也不能躺。我们老外个儿高体胖,我都坐塌三把中国的古典太师椅了。% i1 f1 \$ A: I- {
0 v9 ?1 z* T- Q3 {* n0 c: d- P
中国人喝茶的茶具更吓人,小得跟印度佛龛里的小铃铛似的,让我拿那玩意儿喝茶,喝300多杯我还口渴呢,你说坑人不?- R  N# a, a- {: ?1 z# l
% G- x* E& ^# l; Z, }% n& J
下场四:中国人啥都敢吃8 Y4 X  s- n& I8 B# |: u! }

+ F* h3 g0 v9 _0 v) p2 v. S中国人对于吃,可以总结为:四条腿的不吃桌子,两条腿的不吃人。除此之外,他们都会毫不留情地做出特别香的味道,然后吃下去。我一般爱吃他们做的菜,只要别告诉我吃的是什么东西就行。: V' n6 i3 V* d$ R& }

: T. X, F& N+ {, B9 q+ B/ n! |6 v$ a说中国人爱吃肉,这我能理解,可是鸡爪子、鸭嘴、猪耳朵上有肉吗?我太太他们全家人吃起来没个够,天天吃、顿顿吃,把我看得都惊呆了。我本人很爱吃鱼,可是我不能忍受吃鱼头,因为怕无意中和死鱼对上眼睛,这么说吧,所有带眼睛的,我都不吃。我和太太开玩笑,说如果哪一天美国闹饥荒,他们全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炖了吃掉,包括我的“洋耳朵、洋眼睛、洋杂碎”。1 I- r7 ]' |0 o3 W* f
" z5 t7 P: D0 r9 z( o
你要是赶上一个爱煲汤或者相信中药的中国太太,那就等着邻居报警吧!我们家都招来3次警察了,都是邻居帮忙给叫的,说在我家方圆几里地内都飘浮着“化学武器”的味道。9 k- e" w4 w4 g" N( I2 j( V3 O7 u
/ R; l( Y! o% P
http://news.163.com/13/0809/06/95QJMAOF00014AED.html
5 w2 x# M8 }0 e% C5 [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6: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曲艺家代表团亮相丹麦9 h; _5 s1 R% V: ?& z
2013年08月29日10:31 来源:新华网   
; V5 M. f" A& X  新华网哥本哈根8月28日电(记者杨敬忠宣敏)由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率领的中国曲艺家代表团28日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专场演出,展示了相声、苏州评弹、地方戏曲等具有鲜明特色和代表性的中国南北曲艺艺术的魅力。, G5 s2 _* O8 z  @; w0 F+ A
  曲艺大师陶莺芸的苏州弹词开篇《杨贵妃·宫怨》,姜昆、戴志诚的相声《乐在其外》,师胜杰、石富宽的相声《笑口常开》,王池良的苏州评话《张飞独挡长板桥》,袁小良和王瑾的弹词《人面桃花》等经典曲目精彩纷呈,演唱细腻婉转之处,令人如痴如醉。演出大厅笑声满堂,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 G, R4 z5 X1 J0 Y( \+ C
  由丹麦华侨华人组成的丹麦中国形象艺术团也为观众表演了现代京剧唱段、舞蹈《梨花颂》和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等传统曲艺节目。
$ `& f! J6 v( k5 @9 i  中国驻丹麦大使李瑞宇说,曲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中国曲艺家赴海外演出可以加强海外侨胞与祖(籍)国的联系,加深所到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双边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很有意义的创举,值得大力推广。6 L( @; d2 k' [2 K. q0 ^
这是中国曲艺家代表团第一次在丹麦演出。演出由中国文联与中国曲艺家协会共同组织,丹麦华人总会、丹麦中国形象艺术团和旅丹华人专业人士协会联合主办,旨在促进中国曲艺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深化中外文化交流。哥本哈根是中国曲艺家代表团此次赴欧巡演的最后一站,此前他们已在德国柏林、汉堡等城市演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6: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8-29 16:284 @6 C0 v$ ?* G' _1 i$ b: D1 `
中国曲艺家代表团亮相丹麦
" K  o2 l0 i- G3 j* Z8 P2013年08月29日10:31 来源:新华网   ) `. ]. N8 r6 u' g# j4 ^% L
  新华网哥本哈根8月28日电(记者杨敬 ...

7 @1 u& ^: e9 {+ i' L/ M; ]% q% I中国曲艺家赴德国柏林演出
- z, T5 C" x/ \6 j1 {, S
2 W) n$ l/ d1 {' ]* l7 ^, K
由中国曲艺家协会组织的艺术团23日晚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首演,为当地观众展示相声和苏州评弹这两个中国南北曲艺的代表形式。艺术团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在德国定期举办柏林中国曲艺节。5 |. c7 ~/ @1 c) u( V
3 k5 L# o# x5 l  G' E: o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N" l& _1 U( r: a2 s: x( k
6 K/ w8 X3 H+ [4 X9 B4 h1 N3 n$ E8 E
转中国曲艺网0 x' e6 Q: J, q
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4185&version=cn
( l4 O4 U1 ~: D6 H2 }* X
8 o% |; m3 E  p, z5 m% O: T! u! Y. m2 S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6: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9-2 16:58 编辑
1 A- ?4 Y6 `$ d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8-26 09:13
4 E* r5 o, I! L" S/ r3 Y500期的演员和主持人当中大多是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发起者!
) a7 ^: {" F4 L8 C$ S( V
8月31日晚,东城区第一文化馆风尚剧场座无虚席,笑声不断,由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周末相声俱乐部主办,东城区第一文化馆协办的庆祝周末相声俱乐部第500期演出如期举行。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启刚分别致辞,对周末相声俱乐部促进首都文化事业发展所起积极推动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东城区副区长朴学东、东城区文委副主任魏瑞峰出席活动。0 }/ ~/ P! t, G* ?  B) ^
' u& H6 w' G, Z' Y! m, z
    演出开始前,周末相声俱乐部主席李金斗先生回顾了俱乐部十年来的艰辛发展历程,感谢了社会各界对俱乐部的大力支持,郑重承诺俱乐部将永远坚持以“给老百姓演出、为老百姓创作、让老百姓满意”为服务方向保持20元的低票价永不涨价。在当晚的演出中,来自周末相声俱乐部的李金斗、方清平、孟凡贵、李伟健、武宾、贾仑、连春建等老中青三代相声演员,为观众表演了《绕口令》、《单口相声》、《出租司机》、《新文章会》等精彩节目,演员们的倾情演出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现场欢声笑语,掌声不断。( L" \& V" J( N+ [  @  g: {

5 i. q# L# u1 I; D: K( T4 i* R" P( _    作为东城区第一文化馆的品牌团队,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于2003年10月,由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先生担任主席。自成立以来,在东城区文委的鼎力支持下,以东城区第一文化馆为活动阵地,坚持每周六晚以20元的低票价为百姓演出,至今已吸引国内外观众20余万人次。2004年,俱乐部被中国曲协评为全国德艺双馨先进集体;2007年,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优秀品牌团队。中宣部、中国曲协、市曲协等先后号召向周末相声俱乐部学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亲自来此调研工作。中国曲协特送牌匾“相声之家、娱乐大众”。周末相声俱乐部不仅弘扬了传统相声艺术,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姓欢乐之家。
) S2 j) @: f$ d
! K, n/ E' T6 x& T0 X& x来源: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s% ?& Z  A7 K3 Q) D( w4 S8 ?& p
http://www.zhoumoxiangsheng.com/news/?666.html4 e2 ]. ~% W3 }; X! q. K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09: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2 i2 F. k% q, ~8 c% e. }: E+ k9月7日演出节目预告6 t) g& V" @7 [+ y
时间:2013/9/2 18:34:40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35  评论:1
0 N1 R+ ^2 j" c9 \8 {+ j0 R6 ?% a$ e# b- q: O1 Q) S% ?
501期, I0 o/ S2 M5 M$ Q6 L8 Z# b
相声《话该怎么说》  冯威 万宇1 j5 Q$ X4 L, N8 z% u# h: j
1 C0 E* U  F4 s. W4 K; U6 t+ b
相声《天降横财》   回想 路遥
+ x# }/ a& z+ p) H+ s
7 Q+ `4 [! \2 R! y. \5 j! m相声《找爹》     赵广群  冯阳
  Z! g- A: s" }  v' O5 B3 S5 o! v' l3 v% i; B
相声《欢乐KTV》  甄齐 李然5 \1 ~/ b& J5 M" A  N2 k

4 J- E( Y; P* G9 G2 l; v相声《加钱》     刘颖 浩南1 U# j8 V7 _9 W. c: v$ x. o
& a/ G. F* k' D; ~6 ^+ }
相声《倒打一耙》 康松广  靳佩良$ Q3 C! f5 w7 i4 S5 e3 F
, u; M, c0 d. q) _0 i
主持人:万海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F) z! R9月14日演出节目预告
& L" d- i( L* F2 e1 j5 m' F' [时间:2013/9/2 18:35:13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40  评论:05 E8 D6 r: Y/ w3 B. J, B

" m% }0 _* c& H6 n* F3 e6 ?502期
1 W0 d( i6 J' S5 E相声《致青春》    孙仲秋 迟永志5 o: a8 a* s4 Q4 E4 h
5 P# X8 {) O+ m: Y, n# e% O
相声《北京范》    李宽 杨凯
- f, E8 [$ f) T8 w4 s* R
4 _. J; @2 h" ^: h$ U' y) g相声《欢乐电台》  张云飞  韩云飞: `- C' W  `" ]9 ]

4 }& e+ o) R: M相声《美丽研究》  陈一 李炳新
/ [, l8 D2 c* U- y' ?. e2 E, E5 y$ h6 F
相声《北京楹联》  宋德全  王玉
- M( M1 k' c3 T, b9 M
5 N$ D" D/ z( V. \& W) b相声《糊涂奶奶》  李金斗 付强 方清平
, h3 ^9 n1 h. Q& K( K7 E) ^7 D1 P
* C& ]4 y1 n9 p. Y! u  I主持人:王玉兰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6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协承办的“让艺术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首都艺术家走基层系列演出•中国梦优秀曲艺节目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这里的白衣天使带来了一场欢乐的曲艺表演。% ^1 p" y" Z  G0 T+ |- w

! F4 h9 W# j9 j  k. a! ~  G+ _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携李伟建、武宾、方清平、陈印泉、侯振鹏等优秀青年演员,带来风趣幽默的相声逗得白衣天使们开怀大笑。青年演员演唱的单弦联唱《北京人儿》,不仅唱出了北京城翻天覆地变化,也唱出了百姓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动听的器乐独奏让在场的白衣天使享受了优美的音乐午餐……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一直回荡着现场数百名医护人员热情、满足、欢乐的笑声,这笑声也感染着每一位参与演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 K, `* z8 P' Z/ z1 z' Y
; q9 H( f# ~; ^2 y6 @
        据悉,本次演出是北京市文联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首都艺术家走基层宣传诠释“中国梦”22场系列文艺演出的第11场。除此以外,为更好的用艺术的形式宣传诠释“中国梦”,北京市文联偕同其所属的各文艺家协会创作了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如原创歌曲“我的中国梦”等。
" U6 \  ^# j( k/ S. ?5 v  M5 i. {# V2 L! B* w3 V
来源:中国文艺网
0 J2 n  {( v, l! y& x3 {5 c作者:陈思静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09: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 l' c) [: l  w/ Q奇志收徒  E8 H# M- |0 {5 ^
http://video.sina.com.cn/p/news/v/2013-09-11/224862898543.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09: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9-12 09:01
% P# a$ b3 W$ p$ E奇志收徒2 f" j) v/ w6 y9 k
http://video.sina.com.cn/p/news/v/2013-09-11/224862898543.html

+ P: o* n6 k9 o' l; k9 E$ C京华时报讯(记者田超 实习记者康佳)9月11日,著名相声演员奇志收徒仪式在京举行,刘兰芳、侯耀华、常贵田、李金斗等前来祝贺。  按照相声门的规矩,收徒拜师仪式都要有引师、保师、代师三师,这次拜师仪式的引、保、代分别由刘际、陈寒柏和李金斗担任。奇志师从侯耀文,尊侯宝林为“师爷”,于是在收徒之前先把“二大爷”侯耀华推了出来讲话。侯耀华向奇志道贺,并说希望这些徒弟拜入侯家门后,好好传承相声艺术。
0 M, Y+ i0 O, o9 h6 G  奇志当天收的这十个徒弟也都各有特点,除了两位女学生以外,还有个10岁的小朋友,十个人在拜师仪式上也都拿出了自己说学逗唱的本事。! V' N6 E. S" s4 k& `
  拜师现场,相声名家常贵田逗乐说,前一天9月10日是教师节,“教师节一过奇志就一下子收了这么多个徒弟,简直是在网站搞团购。”. S0 q- g: {# Z& e+ p

3 S) l3 `1 T+ p' }
/ Z# r/ k2 y0 N* l0 d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3/0912/c25408-22891429.html
6 A; Z8 y, x" x7 D
 楼主| 发表于 2013-9-13 13: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国粹京剧的一些思考
% A  `) A! y6 X: P6 n' x  i9 ?8 e7 L8 [. b; }0 v7 S. L
京剧最重要的是赢得更多的观众,获得真诚热爱它的“人心” 。否则,如果只偏重于极少数“门内人”自我欣赏,或少数学唱京剧的酷爱者相互陶醉,终是难以改变京剧与广大公众相疏离的纯“内行化”的局面。
  G6 ^6 e" t1 B* m; D7 F8 D8 z- E5 ?- E" e4 i
我所接触并做过认真了解的这些比较年轻的观众,大都拥有较丰富的历史知识,也掌握必备的历史观点,他们理解传统京剧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完全以今人眼光去衡量,更不苛求京剧每个剧目所反映出的思想都要合于今人“尺寸” 。问题是不能离大谱,也不可对明显陈腐的东西津津乐道。这些才是他们有所“挑剔”的。
$ e; I8 f2 j' e7 }0 ~( d+ J, z" t: k# b
所谓京剧的道德内涵既然是那个时代所形成,必定保有那个时代的伦理内核。即使与今天我们所需要的道德取向重合,也只能说它在不同时代有相连接相继承的一面。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期望京剧担当道德教化者的重负。因为京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京剧就是京剧。% g0 _8 x& a: ~. v7 J; h

; [) H4 D# R6 P/ Z0 g笔者是一个京剧的爱好者,自幼在胶东老家就随大人看了不少“老戏” ,少年时代参军后也看了不少部队京剧团的演出,进城后公休日的大部分时间也花在自己买票看戏上了,直至“文革”才告中断。粉粹“四人帮”后传统京剧再现舞台,我又重温这种中断了数年的固有的强烈爱好。虽然因为工作忙看戏不似当年密度那么大,但有关方面对京剧作为国粹的重视与各方面的推助,还是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始终不渝地关注京剧的发展。  M$ Z0 i- n0 X' p) v
) \3 k$ Z: P% O" m
然而,说实话,从感情上热爱甚至偏好京剧固然是基本的,但对它在坚守和发展实践中的某些方面始终有一些想法,以理性观照京剧,不能不引发了一些思考。早就想择要提出本人的看法和意见,但因考虑到它毕竟是产生于那个时代的一个古老剧种,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适”乃至今天令人纠结之处,还是觉得应给予尽多的宽容。而况,众多好心的护持者对京剧素来抱有太多的珍爱与期待,很少有对其负面的声音表达,因而在我内心也就“模糊处理”了。
! U) U1 B' k7 G3 y& `4 q, |& A
但到后来,听有关专家讲述,听京剧电视大奖赛某些评委和主持人常常倾向于说京剧对于传播历史知识尤其是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是多么多么的重要,促使我不能不说出我一直想说的话,也许正因为出于对国粹的衷心爱护,特别是为更好地从正面宣传其真正值得弘扬的东西,才应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正确认识京剧作为国粹的价值所在。而不是由于“保护”和宣传不当反而减弱甚至使他们产生了不必要的质疑。. E: x) y+ F) \8 i, ^4 b. Y
9 S$ q2 [& Z: v6 q0 U1 y
“从娃娃抓起”的老课题
8 D7 w. D$ N8 V* d6 c! E这里便自然牵涉到一个“从娃娃抓起”的老课题。这一提法无疑是对的,但我觉得近年来在“娃娃票友”的发展是显著的。也就是说,自幼学唱学演京剧的儿童少年尖子的确出了不少,是自行涌现还是各地注意“抓”出来的,本人未详作考察。但我理解的“从娃娃抓起” ,不单单是学唱京剧的一面,还应、甚至是更应包括京剧的受众者。当然,这些年,“京剧进大学”乃至进中小学亦是有行动的,但不能不承认,距离许许多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爱看爱听京戏这一比较理想的期望值,还是有一大段路要走的。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毕竟我们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当年京剧非常兴盛期的那个时代环境,因此过分奢望也是不实际的。0 h. ~: K& N" y; Z2 T2 s( C0 p

$ w1 y. ]3 n+ S3 k2 i- s2 D除此而外,应该努力做到的还有哪些呢?宣传力度的加强,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演出手段的充分展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国粹的价值,体味到京剧的独特魅力;更好地举办不同种类的京剧大奖赛的活动,使原先没有接触或了解不多的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观众有更多的机会鉴赏,进而汲取到它的真髓,等等。总之,最重要的是赢得更多的观众,获得真诚热爱它的“人心” 。否则,如果只偏重于极少数“门内人”自我欣赏,或少数学唱京剧的酷爱者相互陶醉,终是难以改变京剧与广大公众相疏离的纯“内行化”的局面。
$ E  z* q8 w) P5 ]3 a9 z* m* a* I: c- b/ h2 c+ a
谁也不能期望所有的观众都成为京剧的行家,却可以吸引相当多的人能够接受以至喜欢它。据我接触的一些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年轻朋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于作为国粹的京剧抱有一种善意的护持态度,有的则带有一种好奇的探求心理,希望接近京剧并深切地了解它。在有了较多的接触之后,他们中一半以上的人真的产生了亲近感,有了初步的兴趣。至少是对京剧优美的唱腔增加了好感,渐次又为某些行当和角色的服装所强烈吸引;再又对一些角色虚拟而细腻的做工有了较好的了解;有的也喜欢火爆的武打功夫和热烈的场面……经我进一步了解,他们对好听的唱段最为赞赏,对精彩的折子戏的兴趣远胜过全出大戏,对场面和表演上的虚拟手法由不习惯而逐渐习惯,对脸谱的种种讲究由不理解而有了初步的领略,对乐队“文武场”的重要作用也有了更多的关注,等等。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不少人对某些程式化过程(如“起霸”等)表示不够理解乃至不够耐烦;对某个行当如小生的唱法和笑声等还有欠习惯;对于武打中的“乱打” (即侧重炽烈效果而忽略阵线的分明)以及武旦有时过于追求“打出手”的火烈也有所挑剔,等等。这些有的可能属于接触时间不长尚须逐渐习惯,有的也许在程式和表演上确实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但尚不算是大的障碍和原则方面,不足以构成这些层面的观众与京剧有所疏离或造成负面感。
: u7 L! x5 S6 t) g9 a( q
& L2 D! L+ _3 m+ b年轻观众的宽容与“挑剔”9 j/ _* X6 E% y
而影响这些年轻的有识者愉快接受的重要因素,恰恰属于我们某些内行专家经常提及的一些方面,即京剧的历史知识价值和道德教化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他们不是完全否定这些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如上所述,我所接触并做过认真了解的这些比较年轻的观众,大都拥有较丰富的历史知识,也掌握必备的历史观点,他们理解传统京剧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完全以今人眼光去衡量,更不苛求京剧每个剧目所反映出的思想都要合于今人“尺寸” 。问题是不能离大谱,也不可对明显陈腐的东西津津乐道。这些才是他们有所“挑剔”的。以下我想提供他们的一些看法,我觉得是相当有代表性的。$ {. c1 ~4 Z3 s& W, f
- \, r' e; l. |" O9 b7 R% [
说到他们的理解与“宽容” ,可以两个剧目为例:一是《锁麟囊》 ,除了作品本身的精湛,不论是编排、结构尤其是唱词文字的讲究令他们赞赏而外,即使对因果还报的构思也给予充分理解。他们认为这总是一种善行的结果,给人的总体感觉还是良性的。另一个是《玉堂春》 ,除了文本和演出上的可取之处外,即使全剧的思想也“很有意思” 。他们并不过于计较作为“明代”的王金龙嫖院而挥金如土,还是更看重在他和苏三之间的情义,认为这在那个时代是极为难得的。这就充分说明,有相当文化知识底蕴的当代年轻观众,不仅能够看懂京剧,而且也有分析的眼光、辩证的态度。至于更大量的京剧剧目中正义与邪恶、暴虐与善良的鲜明对照,民族正气与对侵略者的不共戴天,以及英雄义士的扶正抑邪、见义勇为,普通民众之间的相互扶助,张扬公正平等的美好人性等等,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京剧正面的、焕发光彩的重要部分,无疑属于人民性的精华。
2 H" m, X& P7 s3 M
9 f' s* j0 g' G& u& g. ?但他们并不讳言事物的另一面——他们认为京剧中也带有不同程度的阴影部分。在他们对我表述这类看法时,我作为一个年龄上的长者告诉他们上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解放初期,有关部门曾对京剧剧目进行过一番清理,针对当时认为是明显的糟粕部分(如思想内容有倾向问题,丑恶、淫秽等舞台现象等)禁演了一些剧目;改革开放后其中的某些剧目好像自动又上演了。他们以往虽不了解这些情况,却也没有表示什么。我理解是他们的好恶臧否基本上没有受到此点的影响。! Y" {: ]% n& _$ `# ^( G

( H" @$ E$ }2 n! g$ D; b他们的“挑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v/ L0 I+ A& X  W
0 {9 ]& \, p1 u4 N: ~首先,他们不赞成笼统地认为传统京剧是传播历史知识的。他们接触到的或虽没看过却听说的许多与历史和历史人物沾边的剧目,除少数而外,大都与他们掌握的正史材料相去甚远。有的是张冠李戴,有的是任意抽换与添加,有的重要关节和人物干脆是子虚乌有。而其中的一些骨干情节和人物还甚关紧要,绝非是无所谓的陪衬。如果过多地将它们说成是“历史知识” ,未必会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且此类情况,往往出现在为数不少也甚具影响的剧目中,如“杨家将”系列及其有关的剧目。对照正史,除了事情的主线尚有一定史实依据,部分人物(如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尚有其人踪影,很大部分均为虚构,有的连辈分都弄混了(如杨延昭与“杨宗保” 、杨文广的关系就是如此) ,至于“挂帅” 、“出征”更为随意,一会儿这个挂帅,一会儿那个挂帅,直到男人阵亡殆尽而“十二寡妇征西”等等。至于与其有关的反面人物如潘仁美、潘洪等,应当是历史人物潘美的附会与移植,也与史实多有距离。在这方面,我接触的这些年轻人自有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我国传统的“说书唱戏”人在虚构上大胆得非常出格,其实作为一种故事剧创作并无不可,但我们作为后代人不必过于强调它们的历史价值,更不必夸大其为历史教科书,相反倒是有责任进行适当引导。它们并非严格的历史,有的人物只是某种符号,或者是附着在史实线索上的故事剧。至于它们表现了什么思想主题,又当别论。这里,我不能不提及与我一起看戏、体会戏的这些年轻人别出心裁的思路:我本以为他们会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颇受非议的《四郎探母》作为他们所持观点的典型,然而他们却认为:这出戏也许可以理解为完全跳出了史实的窠臼,而成为一出完整的情节剧、人物情感剧,甚至在表面上的悲剧色彩中实则带有浓重的喜剧成分,使他们看了,不自觉地与一般的“杨家将”系列剧剥离开来。这说明他们并非以教条的眼光去要求作品的历史真实,而反感的是将它们硬往“历史知识”上拉、靠而已。
7 z+ v. q: j3 o
  b4 A' v( C- S3 a8 y1 E更离谱的一类剧目如“薛平贵”系列,尤其是《大登殿》 ,说的是唐将薛平贵在西凉国当了国王,“杀”回唐朝,威风八面,等待他十八年的王宝钏也得到封后之位,与西凉国的代战公主同侍薛王,大登殿而皆大欢喜。薛平贵何许人也?是薛仁贵的转身?但经历情节也差异极大。那么又是谁?只能说是在虚构的道路走得忒远。但同样也作为似是而非的历史剧的面目出现,使人费解的是:愈是离史实甚远的“历史剧” ,愈是为演出者所青睐。 《大登殿》目前上演盛况火炽,而且有各个流派争演。与杨家将有关的剧目不仅有若干传统剧目,解放后的新编大戏也非止一出。那些年轻的京剧探索者问我为什么,我一时也想不出确切的答案。# ~: R" c9 L: G; J
/ ?& }  b! p" Q. s  N
其次是传统道德教育问题。如上所说,京剧许多剧目中蕴含着的积极正面的思想道德因素这里不再赘述,但即使有些本来比较具有良性因素的剧目,仔细分析思想内涵也相当芜杂,经常出现前后不同的情况。如薛平贵和王宝钏的系列剧,本来在《彩楼配》 (或称《三击堂》 ) 、 《别窑》的折子戏中表现了不以富贵取舍而在真爱相谐的美好品性,但到最后的《大登殿》 ,当荣华加身,还是那个王宝钏也立马表现出喜极意满之姿,由拒俗而随俗,唱出了“不斩我父还要封官”的自得之态。前后对照,解释为性格转换,总嫌有些牵强。又如《遇皇后·打龙袍》中的李后,故事之初(且不说史实为何)她被刘妃和郭槐谗害,逃出京城,苦居寒窑,后遇包公申明冤情而被迎回京城。其遭遇本很使人同情,但当她回京城途中,尚未至宫中,即唱出:“待等大事安排定,我把你的官职就往上升。 ”所有这些,无非是透射出皇权的光影所及,纵是被压抑被摧折的关系人,也难逃“一阔心态就变”的怪圈。当我的年轻朋友们看到此处,每每遗憾地轻轻摇头,尽管他们非常理解当年的剧作者难以摆脱的时代局限性。
: k' a5 e5 a7 j. p9 }3 h. _( `
- @- k, ]2 q8 k. K' Z) y以上所举者还是“戏骨”不错只是稍嫌芜杂的剧目,而另有一些剧目在思想内容上即使以最宽宏的尺度衡量,问题也是明摆着的。仅举几例,如《游龙戏凤》在现在京剧舞台上相当活跃,感觉上也有争演之势,还有人美化曰:“表现了皇帝与普通民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实剧中人物明武宗正德在中国历史上可算是顶尖的荒唐无度的主儿,冶游江南、宣(府)大(同)而纵情淫乐,居“豹房”而成为变态玩家。只是因为当时明王朝气数未尽,虽然发生了刘六、刘七农民大起义,这个朱厚照侥幸没有遭到隋炀帝杨广那样当世被推翻的命运。似此主儿,不知表演起来有何美感,又有何真爱可言?当年的老本子中,当年李凤姐跪下讨封时,正德唱道:“孤三宫六院都封尽,封你为闲游戏耍宫。 ” 《游龙戏凤》在舞台上的活跃,与近年来兴起的影视屏幕上“皇风劲吹”不能说没有一定联系,也许有人认为这类剧目可能会吸引观众,其实那要看什么样的观众。我的年轻朋友们看了朱对李的挑逗时说:“就像吃了一只苍蝇! ”另如《法门寺》 ,剧中人物傅朋在一场纷纭的案件中小受牵连,却最终获得娇妻美妾,拥有二姣(宋巧娇、孙玉姣)同侍,艳福非常。这些,都是过去中国男人的理想“格局” ,也是过去京剧剧本中并非个别的情节安排。还有一些剧目,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分解。简言之,大致包括非同一般地宣扬皇权至上而愚忠至贵;赞赏臣下或平民被凌虐尚不自省而感戴万分;不加分析地将反抗压迫的力量斥之为贼,而颂扬助纣为虐的鹰犬为义士贤能;对封建习俗陋行表示艳羡而正面推助,等等。应该说,都属于京剧文本中的瑕疵。7 o: T! t+ J  S, C

' Z$ g  T. b+ t# F京剧就是京剧) R0 L! z6 Q) Q' |  G4 j" ~1 Q
综上不难看出:所谓京剧的道德内涵既然是那个时代所形成,必定保有那个时代的伦理内核。即使与今天我们所需要的道德取向重合,也只能说它在不同时代有相连接相继承的一面。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期望京剧担当道德教化者的重负。因为京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京剧就是京剧。当然,形成于封建时代末期的京剧,其传统思想的“原汁”有的是陈腐的,甚至是丑陋的;但有的并不那么丑,甚至还有几分美。如《三娘教子》 ,她的“守节”与“教子”固然坚守的是封建道德,但她韧性安贫,教子“学好”还是有几分正气在。因而我的年轻朋友们也能接受。
5 Q! R) r  c* I% L6 i
5 i& O7 f8 m; Q# h% |再者,是对待京剧的态度问题。过去某个时间段由于意识形态(包括阶级斗争)的因素介入,过于苛求乃至指斥固有不当,但如单纯归为娱乐性而不计其它也未必全面。这里举一个例子。多听人言,说逢年过节常演《龙凤呈祥》是“图个吉庆” 。为何?很显然是因为有“龙”与“凤”之配也。如是一般平民结婚则不够味儿,唯皇上或待做皇帝的贵胄与金枝玉叶的公主之类成婚才能使万民同乐“呈祥” 。不是吗?所以,当一位比较内行的年轻朋友问我:为什么现在不大用《甘露寺》而几乎一律用它的别名《龙凤呈祥》呢?我笑答:可能因为是全本大戏之故吧。这里说明了一个问题:文本固然是过去的,大改几乎不可能,但导、演也应有个正确对待的问题,要求参与演出的人员保持清醒头脑亦不为过。演戏固然要投入,要有感情;却也不能全无理性。如何把握,表现了演出人员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到演出效果。感情投入与盲目性是两回事,不可因把握不当加大了某种负面效应。
" c+ j4 f/ C5 a6 o9 D* @5 y8 ^& |  V* {
早前有个时期,一般观众反映京剧听不懂,但多半听唱得好听打得热闹还有“遮掩”的一面。现在相比之下听懂了,是好事,却也多了些“挑剔” ,只因为“看门道”来了。3 |/ {7 ]' U, n$ C& w
以前大半是因为不好懂、不习惯,形成隔膜而使观众(主要是年轻人)对京剧不够热衷;乃至懂些了,又多了某些剧目的思想内容陈腐、格调不适、气味别扭等原因而疏离京剧。这一点是否使内行们始料不及呢?改进的途径固有许多,但首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引导,不是不适当的误导,实事求是,重在艺术,最忌不能津津乐道负面部分而引起反感。当然,如能站在更高角度,扬长避短,从内容到形式正确修改而又不伤其骨,则是京剧艺术之大幸也。(来源:中国艺术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3 14: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1日,由北京电视台主办,BTV文艺中心和京视传媒共同承办的《8090说相声》精品相声大会,在北京世贸天阶大隐剧院爆笑上演。在午间场和晚间场历时5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堪比春晚的演出阵容,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对相声题材、内容的不同演绎,使整场演出既有时代感和时尚感,又不失对传统相声艺术的包容与传承,备受京城各年龄层相声迷的喜爱和追捧。作为《8090说相声》第二季的收官之作,该演出实况将随后在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陆续播出,为本季节目画上完美句号。# k/ z" H: ]  c' S% B
- ?3 s5 }# `. _  G- r- {1 j( G
  作为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一档语言综艺类节目,传承传统相声文化,挖掘新人、新作,培养未来中国相声界的中流砥柱,是《8090说相声》节目的初衷和远景。因此,在此次精品相声大会演出中,中青年优秀相声演员成为了其中当然不让的主角。虽然他们平均年龄并不大,但长时间的舞台积累和在电视屏幕上的历练,造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从容大气的舞台表演风格,同时年轻人身上具有的鲜明个人特色,也在相声的诠释和演绎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9 G7 [! R$ V0 X/ X6 K: m, H, m! Q+ w
4 g6 M( x! f. M3 G1 q( x+ I  为相声未来 年轻演员“挑大梁”
8 H) {9 p9 l1 S$ v$ c. o' x
3 {) \/ P3 {; E( H  作为年轻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第一季《8090说相声》冠军、曾参与过央视春晚的大新,与他的老师高洪胜在现场奉献了其相声新作。该节目融合了当下最流行的音乐选秀元素,充满了时代感和时尚感;两人凭借默契的配合,搞笑的包袱,对相声“说学逗唱”四门功课的出色演绎,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喝彩。
$ X4 Z. y+ V, e2 p* w. g5 z. e$ U! F4 \1 g! P- v  l
  相声是门需要传承的艺术,传统段子往往也是年轻演员最难掌控的。为此《8090说相声》就专门安排了一个“向经典致敬”环节,每个演员都要经历比拼传统相声的洗礼。本季《8090说相声》冠军―嘻哈包袱铺成员刘金霏、陈曦,此次就为观众带来了一个传统相声段子――《学评书》。该节目除了大段考较嘴皮功力的贯口活外,更注重对传统相声方言、捧逗文化的传承,而刘金霏和陈曦的组合则很好地展现了他们对相声的驾驭力,让观众领略到了传统精品相声的魅力。2 Y. W8 `, |! J4 `7 g0 G0 s

5 Z  j; L+ |. F% u: m  N  除了上述演员外,包括高晓攀、王玥波、应宁等在京城各个相声园子中已经成长为攒底大腕的中青年优秀相声演员,也参与了此次演出。一次性汇集如此多的相声新生代佼佼者的演出,恐怕在曲艺氛围火爆的北京和天津,过去也是不多见的。/ k0 B. o; |# ?% ?
4 W) L  ^" i1 z% F" i! b2 A
  为艺术传承 相声名家“忙护航”
/ r& O1 V8 ?0 ^( ]3 I( p! [- t1 h$ U- g
  此次演出的另一个亮点,则是在电视栏目中担任导师或嘉宾的相声名家,此次也为《8090说相声》的收官悉数登台。在节目中“不揉沙子”的他们,有种对相声艺术近乎“偏执”的热爱,他们不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舞台上,都要求这些“弟子们”能遵循相声前辈的足迹,脚踏实地地发展相声艺术。因此在此次演出中,导师们也是以身作则,用精湛的艺术技艺和操守为青年演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 p5 V, z4 C0 H6 a% |# X( L1 W# H  G
$ a9 U4 R' ]: u6 `' ^  其中,有“冷面笑匠”之称的相声名家方清平,演绎了马季先生在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宇宙牌香烟》。毫无变化的面目表情,加上突如其来的“抖包袱”,在现场制造出了语言和画面的双重幽默。而王谦祥、李增瑞,常贵田、王佩元等这些经典搭档的出现,也大大地增加了此次演出的艺术水准,为第二季《8090说相声》的完美收官“保驾护航”。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0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3日下午,曲艺艺术家赵连甲、高洪顺、高洪胜、王连成等来到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课堂,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此次由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会长高洪胜发起的,儒宴餐饮公司大力支持的“中国传统曲艺艺术走进中小学”活动,旨在让中小学生们利用这次与艺术家们近距离的交流、互动的机会,了解中国传统曲艺语言艺术,感知曲艺语言的幽默感,培养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孩子们未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播撒出启蒙的火花。+ o! O; e, p7 Y' [

. [/ ]0 P( Q$ Y2 W& E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4232&version=cn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09: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9-12 09:47; v1 L/ W7 U! Y% g5 J
京华时报讯(记者田超 实习记者康佳)9月11日,著名相声演员奇志收徒仪式在京举行,刘兰芳、侯耀华、常贵 ...
7 \- T" Q6 ]- z2 L. S& p& Q! y1 @
奇志收徒部分徒弟介绍
1 B% c  |2 i+ c. Q, O1 Vhttp://www.xiangsheng.org/thread-38882-1-1.html6 n7 a/ i' k4 l1 O8 t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09: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9-16 09:35 编辑
( `( _& O+ ?" T4 Z! I: {% P+ V3 |# R4 K
9月21日演出节目预告
3 h* J. m1 Q$ i. e  W' g& J3 y时间:2013/9/15 22:48:32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985  评论:0 1 ?+ k5 a. Y  w) S6 N
3 k! q( z8 z2 f9 p5 ]& h7 ^" @

1 t0 {: k; U3 n* x第503期
$ |3 V3 A/ x9 x) X5 H7 w0 w
) ]1 Z- F, `# ?3 e( k0 _
2 ]3 ]1 ]; @1 G
; I1 I( e8 ?# c& L$ T相声《美食家》    董力学 徐立清/ g! @! [, T  i9 _) \5 i/ e+ ~

0 b9 _0 R9 [" }* d3 B/ i! n相声《节日谈》   东东 李金祥* R# b7 Q" l/ q, w

* F  Q# p* B' `相声《年轻心态》 杨进泉 付朝光
7 |" A* I( i0 U" x: C8 R% ]: F- P, X! g% ?1 b
牛骨数来宝《京城京味胡同游》   孟新
; |& x/ T, J4 Q# [" S2 ^% e' U
& E+ J9 B% ]( g6 M1 z相声《异想天开》    赵荣全 赵广武
: Y4 c, q2 \" {6 E
$ ?" a7 R2 ?! B: _双簧《照花台》     王波 王文安$ i' c2 X: T& g( o
! _! x1 a( O& u( X' R! O
相声《颠三倒四》    康松广 靳佩良4 \0 z, U1 V( Y1 ?4 t/ }
0 M0 B. r' ~) u; w5 ?. T' @
主持人:何冬梅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09: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4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曲协主办的“2013北京市少儿曲艺培训成果展示暨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比赛北京地区选拔赛”颁奖典礼在老舍茶馆隆重举办。
& y! w  O) m- V; c( B8 x' M& a0 E6 Z. x2 j( p0 |% s2 v* u
  本次比赛于8月20日至22日在老舍茶馆举办,来自北京市各区县少年宫、学校组织的86个节目参加了展示、选拔,节目形式不仅包含了相声、快板等常见的曲艺形式,演唱难度较大的北京琴书、单弦、梅花大鼓、京韵大鼓等鼓曲形式节目也不少,曲艺新苗们在舞台上尽力展示所学技艺,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诠释着对曲艺艺术的热爱。, _  W" b1 `- H- Q

7 {: Z2 x- N/ a  比赛期间,家长和孩子们都是早早的来到老舍茶馆,只要您一进门,就能听见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古色古香、蜚声中外的老舍茶馆,孩子们好奇的东瞧瞧、西看看,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是马三立、这是关学曾,这是骆玉笙,咱们什么时候也能上这儿来演出啊。也有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紧张地进行着赛前排练。
! V$ M& d1 b' b, u$ l
) |9 o2 Y9 N- e# G. X  由张蕴华、崔琦、种玉杰、张文甫、哈达、尹智君、武宾、李菁、应宁组成的评委会涵盖了曲艺创作、表演、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及组织工作等各个专业。比赛中,评委老师们认真观看每一个选手的表演,从表情、站姿、吐字发声甚至服装发型都进行点评,让小选手们受益匪浅,小选手们认真、童趣的表演博得了观众、评委的阵阵掌声和笑声。这些亮丽的曲苑新苗让大家看到了北京曲艺的希望,赛场外评委们还在交流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选手。章世轩、邢伟业的相声《吹牛》,常江的快板《猪八戒搬兵》,徐雨源、郎昱宽的相声《五红图》,宋晟帆的北京琴书《压岁钱》,韩坤彤的京韵大鼓《丑末寅初》等等,他们的表演他们的表演天真而不乏沉稳,规矩而不乏幽默。对唱岔曲《风雨归舟》的加拿大籍小演员,从最初连汉语都说不好,到能演唱难度较大的传统岔曲,让我们在感叹孩子的刻苦练习之余,也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2 N: s8 p) _% c, x& D' v" [" i
+ L/ [& \" K7 T3 H9 q( W6 `/ T( _. O
  比赛中,评委的点评也成为全场的一大亮点。应宁评委在给小选手们指出不足的时候说,“当初,马贵荣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今天马老师也来了,我再把我所学的知识传递给你们,让我们一起来谢谢马老师吧!”此语一出,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尹智君评委表示,看了小选手们的表演,很兴奋,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将来有机会到老舍茶馆向中外宾客展示北京曲艺。张文甫评委在为孩子们点评的时候,积极表示愿意把新创作的系列说唱节目《弟子规故事》提供给大家,并且愿意亲自为孩子们辅导。张蕴华评委赛场外被小选手、家长们层层包围,为小选手们认真指导,看着可爱的新苗掩不住的兴奋,不住的强调,一定要好好学习,坚持学习,曲艺真是好东西。武宾评委为小选手们细致讲解捧逗关系,首先从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上就要表现出差异,给人留下印象,这也就是很多捧逗演员外形差距大,一胖一瘦,一老一少,一智一愚的原因。李菁评委在点评小选手们的表演时,回忆起自己儿时学艺的情形,肯定大家的表现,尤其对于表现突出的节目和小演员发出了邀请,星夜相声会馆欢迎大家去实践。崔琦评委除了对孩子们的表演提出建议外,还提出,少儿比赛节目内容一定要和孩子的的身份年龄相符,比赛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培养他们如何做人。种玉杰评委对唱鼓曲的孩子尤其关注,点评时,还亲自为孩子们示范演唱,对处于即将变声的孩子更加关注,嘱咐他们一定要保护好嗓子。哈达评委在点评时,对选手的着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且建议节目的选择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更符合孩子的身份。
) J! P4 _$ d+ T) c! ~& T8 c$ z5 L# V( b, Y
  辅导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一直活跃在比赛场地的台前幕后,参赛的80多个节目,几乎每个节目的培训老师都出现在了比赛现场。有的早早的来到赛场等着自己的学生,有的还率队从延庆、密云赶到市里。除了为自己的学生助威外,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进行赛时辅导,帮着小选手及时调整“战术”和心情,同时也是在互相借鉴和学习。不管台上表现如何,下来都是老师第一个走上前去鼓励。这一幅幅体现师生情谊的画面,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1 i7 ~. F6 ^' E$ F, ~9 n+ q

+ S/ x( K$ |% {; ^, \4 B0 E  纵观本次比赛,呈现出了四多四少的现状,一是,参赛的曲艺形式中,相声快板类节目多、鼓曲类节目少;二是,传统节目多,新创作品少;三是小学生多,中学生少;四是男生多,女生少。在新创节目中,也有些可喜的新发现,如北京琴书《压岁钱》、快板《矮半截》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亲身经历,传递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正能量;北京琴书《少年司马光》,快板《弟子规—择食勿过》、《孔融让梨》,相声《拒绝恶作剧》则通过不同的故事表现出谦虚友善、积极向上的好品格。- s2 Y5 O" J+ U+ j8 D3 J+ \% G

* d6 y% Y, H0 |( C7 r% X  为期三天的“北京市少儿曲艺培训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之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比赛优秀人才选拔赛”落幕了,小选手们富有童趣的表演给评委老师、现场的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比赛,发掘出一批有培养前途的曲艺新苗,也面对面的与从事曲艺教育的老师建立了联系并确认了今后少儿曲艺培训的方向。所有观众也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师生对曲艺的热爱。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人才和作品将向全国少儿曲艺比赛输送,所有参赛小演员将作为北京曲艺后备人才进行登记跟踪,使之未来能够成为北京曲艺的中坚力量。% L" H: f0 ~1 Z- N$ u* }% ~

6 \) y; y' `0 D  p  z! P" g  北京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赛虽然结束了,但这才是北京曲艺传承发展走出的最基础的一步,相信不会太久,孩子们就会成为北京曲艺的中坚力量。
( I/ ]2 I5 }) v9 b; X
8 c1 O6 H' _2 G$ W       来源:和讯网
  {9 I) q$ A  `+ d9 ?& k
, C$ N- A: w) P. I- n: B# v8 u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4244&version=cn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 o5 O# [! [
9月28日演出节目预告
( T/ @4 T" }$ \& e& O, x7 n1 b时间:2013/9/24 0:13:47  作者: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13  评论:0  `+ }( J; s2 e% u1 u

; k. G- Y9 w& |7 t% N. [第504期
+ z: A0 h, T! V, M& K( B) ~6 W; d3 P* e" C
相声《铃铛谱》   冯巍 万宇4 Y0 k) l0 a" R
$ I; ?- Q) D" ?1 x
相声《讲四书》   应宁  王玥波& z9 c9 F" x6 Z7 b3 M
7 I& z; H( V* G0 w8 X
相声《论捧逗》   刘庆福  王文安: O+ a8 h7 `" B

4 e% w. q8 B8 j; e3 w! J快板《大实话》   张长来3 d9 ]4 |1 Q* w, ]4 K

. }+ p# k0 ^# c: L相声《八扇屏》    李宽 杨凯# B1 t' c5 i% B# J; z' ~. F, R, K% p* A

; W# p9 @# P* ]# S# @6 u双簧《杂学》     刘廷凯 张志强' }( h4 _. G0 y* j1 x: D5 [, \4 U
+ H2 V) S% G2 b; r0 A5 T
相声《汾河湾》   付强 李金斗
  P8 U/ s- q/ g3 Q; a3 m- _' N' Z0 c. u( i( t* ^' X
主持人:王玉兰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16: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声、快板、魔术、双簧……在9月17日下午东城区第二文化馆举办的“送欢笑进社区文化活动”首场演出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现场观众的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让居民更高兴的是,10月至11月,曲艺名家将把34场文艺演出将送进东城全区17个街道。
* T- J7 r6 K: T) g# g/ [# K
. i, ]2 q% R$ C5 d) A$ L  9月17日,由东城区文委主办、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和快板沙龙联合承办的“送欢笑进社区文化活动”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崇文剧场正式启动,快板书表演大师梁厚民、相声演员方清平等曲艺“大腕儿”轮番登台。魔术、口技、手影戏等新型的艺术形式更让现场观众看得目不暇接,现场掌声、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在欢笑声中,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很快就结束了,很多观众直呼“没看够”。% R+ l, G) _2 A. r% T* n' c
  J3 Y( Z8 W9 e+ }' Q& n$ g, e9 R
  记者了解到,当天是“送欢笑进社区文化活动”的首场演出,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以“送欢笑进社区”为主题34场公益文艺演出将送进东城区17个街道。东城区文委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不同艺术门类的高水平文艺演出,此次演出集结相声、快板、魔术、杂技、独唱、变脸、古曲、单弦、双簧、口技等领域的30余位演员,其中不乏明星大腕儿,每场演出将根据各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安排演出曲目。为了让演出更加接地气,快板沙龙的演员们还专门创作了对口快板《姐俩儿聊天》,讲述社区里的好人好事,而这个节目将作为“固定节目”送进17个街道。0 b5 u' w5 C. W( m# [. ?% E

" d* ~( X. ?8 l0 s  Y3 e" _. p7 K  “2011年,快板沙龙就举办了首次进社区活动,居民非常欢迎这种演出形式,通过那一轮演出我们还从社区挖掘了不少曲艺的‘好苗子’。因为社区需求大,我们将每个街道的演出场次从过去的一场增加到了两场,演出形式也更加丰富。”东城区文委负责人表示,此轮演出将由来自煤矿文工团、中央广播文工团的专业演员担纲大梁,参与首场演出的“大腕儿”也将走进基层。
( a( K* [) N# a5 y: a( u; F) [% \1 X8 \
  此外,记者了解到,当天是新成立的崇文剧场迎来的首场演出。崇文剧场位于东城区第二文化馆一层,占地约600平方米,拥有200余个座位。今后,崇文剧场将主要演出曲艺类节目,不定期地面向公众举办公益演出。
1 B6 N) ^" c& c7 D& k
# a, m6 s6 d& Y* @. F  来源:首都之窗
- n+ x" ^8 W( Y) d' [, |9 o6 x; N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4268&version=cn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16: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在京揭晓,天津女相声演员刘春慧荣获提名奖。
) j2 h: G) i# j
, h5 x. _( @$ T1 K2 s) L9 B作为一名相声演员,刘春慧不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带给无数人欢笑,还用有限的工资竭尽所能帮助着别人。虽然未婚未育,刘春慧却拥有“优秀母亲”、“爱心妈妈”等荣誉,“我也是女人,这么多年,我帮助了150多名困难孩子。”作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她觉得自己最大的骄傲是生活得很幸福,因为帮助了别人,也实现了自小的梦想。+ d  Y+ I) N8 v
  “长大了,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别人。”刘春慧说,幼年时一家10口人挤在十多平方米的房子中,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我常跟着哥哥姐姐拾菜叶、捡煤渣,帮妈妈干零活儿。”那时家里维持温饱都困难,常常接受学校老师、邻居、亲戚朋友接济,一次老师看刘春慧冬天还穿单鞋,不仅买新鞋还送了二两粮票给她。那时的帮助让刘春慧刻骨铭心,心中也从此埋下了感恩、回报的种子。
* A5 X- T& Z! v5 h  1996年的天津相声大赛,刘春慧拿下了三等奖,从此开始了相声演员的生涯。“那时我一边说相声,一边卖羊肉串。”刘春慧说,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帮助别人的想法浮上心头。2000年通过天津市妇联介绍,刘春慧资助了西部贫困山区来津学习的21名贫困儿童,此后每年她都要资助8至10名贫困儿童,每年“六一”还会买上书包、文具等去学校看望孩子们。
9 Q. |7 i( `+ h; ^3 Y/ p4 K3 Y  “2005年我父亲因肺心病去世,大哥因太过悲痛也离开了我。”刘春慧说,从前自己很少哭,可这次一哭就是三年,连热爱的相声都差点放弃,险些患上抑郁症。但到了每年8月刘春慧为孩子们“金秋助学”的时候,当家人朋友劝她这一年过得这么苦,空一两年没什么时,刘春慧却觉得自己够苦了,更不能苦了孩子。“这些钱是我给孩子们攒的,我不能不送去。”
* ^) l9 o8 g5 w2 `  一般的相声演员收入有限。为了挣钱,刘春慧几乎没歇过一天,自己的物质生活标准也压到了最低。“朋友都说我傻,通过慈善组织帮助贫困孩子,孩子们都不知道我是谁。”可刘春慧不在乎。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第一时间赶到居委会捐款;2009年她到灾区看望和捐助孩子们;2012年3月5日和12岁的困难女孩王妍结成对子,资助学费直至大学毕业……“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通过努力让身边的人快乐,就是我的幸福。”刘春慧说。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08: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巩携《五洲同乐》与加拿大华人华侨喜迎国庆
3 r! D9 f0 Z6 q  Z. s
! m) \& _0 y3 f9 {# O+ @     秋风送爽,层层红叶渐渐将加拿大的城镇和乡野映得火红。当地华人华侨刚刚与家人渡过“中秋节”,“十一”将近,又开始忙着筹备各项庆祝祖籍国“国庆节”的活动了。逢此佳节,由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冯巩和副团长、国家一级导演江平亲自率领的中国广播艺术团到访加拿大,以一台充满喜悦和笑声的相声小品晚会《五洲同乐》与加拿大的华人华侨共迎国庆。
3 {" k( E, Q8 B
! L: a' S3 `5 p: S《五洲同乐》晚会以中国广播艺术团所属广播说唱团演员为主要阵容,其中除冯巩外,既有刘全和、刘全利、刘伟、李志强等多名国家一级演员,也有时下被国内观众誉为“马三立再世”的方清平,以及李伟建、武宾、崔艺东、艾莉、曹随风等家喻户晓的优秀相声和小品演员,可说是“大腕云集”。由他们表演的《为您喝彩》、《电影趣谈》、《童年趣事》、《兄弟拍电影》、《为您放歌》等相声和小品节目使得观看演出的观众们笑翻全场。此外,晚会也穿插了由国内影视明星孙茜以及优秀青年演员岳璐、邹芮、朱杰等表演的歌曲《红颜劫》、《望月》、《天路》、《向天再借五百年》等。
3 a5 Z# j, Y1 ?0 Z1 y5 n
4 O: Q: c: U! S, a身兼晚会主持人的江平副团长介绍说,“如果说在春节期间由中国广播艺术团为加拿大观众奉上的综艺晚会《欢乐春节·五洲同春》主要是面向当地主流社会展现中国绚烂多彩的表演艺术的话,这台《五洲同乐》晚会则主要是为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带来浓浓的家乡韵味”。+ m% e# X/ Y5 _- S% b) o3 d9 d

/ |$ G7 v- A- Y4 Q  x& O. G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章均赛、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李冬文于9月25日与渥太华的华人华侨观众朋友们一道欣赏了艺术表演。章均赛大使说,今、明两年是“中加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年。中国广播艺术团冯巩团长和众多明星演员们值此中秋、国庆佳节之际,不辞劳顿、跨越重洋为海外华人华侨朋友们献上了如此精彩的演出。希望这些高层次、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并加深两国人民间的友好情意。李冬文公参代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文化处向艺术团全体表示了感谢。
& L/ t* O9 r# M4 q( l* q. t
3 y# T2 C4 I2 ?; Z  中国广播艺术团一行32人于9月22日抵达加拿大,分别在多伦多、渥太华和蒙特利尔做三场演出,并应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驻多伦多、蒙特利尔总领馆的邀请在三地先后举办的使、领馆国庆招待会上助兴演出。5 q1 i% u6 b! z' }3 G
- P6 C$ J% M: f; _5 G& d! t2 U
这是一场呈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风采的演出,让远在万里之外的观众朋友们零距离地欣赏到中国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热烈而幽默的节目博得了华人华侨观众们一阵阵欢声笑语和热烈喝彩。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华侨在观看了渥太华的演出后,激动地拉着冯巩团长的手久久不舍得放开。他说,虽然移民加拿大已有多年,但离开家乡时间越久越体会到自己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故乡的土地上。今天能够在渥太华这么近地见到以往只能在春晚电视转播里才能看到的明星们,实在是太激动了!3 ?3 Z& q- m- _

2 p) [" f, O; A- L& {9 r        此次慰侨演出由加中文化发展协会、加中科教文协会和加拿大上海商会等单位主办。加拿大总理哈珀、联邦参议员胡子修等诸多加拿大政要为演出发来了贺信。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社等国内主要媒体对艺术团的演出做了现场报道。' W  s+ E4 P& B8 c4 Q

1 l/ g! s3 K; w5 l5 O
0 _; |5 [$ ^3 Q2 o' y) G) o新闻来源:文通网4 y$ a$ ^* W, I, z3 \' o' k
. ^+ `8 j$ M6 g4 T1 }2 \+ n$ l( t
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4283&version=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20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4 11:26 , Processed in 1.23075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