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4850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11-17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8 0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18 05:10 编辑
. Y- E6 C, a) p8 N# U; C
+ b9 f# x& Y% f; F8 t. d谈谈我认定图244.不是内城东北角楼的几点看法。
4 \% p. l+ J; t0 [! T) F" D5 k6 q, ?0 }; O# Z' q& J1 o
4 h1 R( l m1 b# L/ O6 Y) P: `/ m1).查看1901——1920年的老地图,北城墙东端靠近内城东北角楼的城墙南侧,分布着一些建筑物。, H t2 ]/ R7 e; U+ W
没有绘制出如图244.里那一片较大的水面,甚至没有绘出河道。
+ B$ W* L. `3 E& h/ c6 g" l3 L. t
2)北青网曾发过一篇回忆泡子河的文章,图文并茂!
, j" x9 [7 r b: D5 ~6 b+ k) W; e% h 文内引用了 HK 先生提供的2张1913年拍摄的泡子河照片,还做了详细的诠释。
+ M' ? W( m, G( @ 图706.的诠释:
+ K9 p. K+ ?( [" d1 \ 图片 1913年的内城东南角,水面不断萎缩的大泡子和高槐垂柳环抱的慈云寺。拍摄位置——观象台上(香港古建筑学家HK先生供稿)
' ^7 x( n/ H% W' }3 ?# J: o 图707.的诠释:
, K. l" n/ d5 p {' n 图片 1913年的泡子河与内城东南角楼(香港古建筑学家HK先生供稿)
$ M% R3 l E9 n 图244.是图707.的彩色版本。$ X9 v5 m, v/ @: z, p( o# H
我很相信这两处详细的诠释。
6 x6 f0 [6 W; ?( T) R: ]$ U, p b8 d9 W$ q& z
我怀疑这2张风格相近的照片是同一时间段同一人拍摄的。
6 w6 }/ t' F" a8 ?% M! \图706.里的角楼,箭楼后面的抱厦凸于城墙外侧,应是内城南段城墙处的角楼。
) p$ a7 c" ~1 W我以为,比对后,图707里的树林和水面与图706.是同一处。9 _* B) R" O0 p U7 \8 ?
我以为,图707.里的角楼和图706.里是同一处角楼——内城东南角楼。5 Q& r" w9 K$ I8 b( J8 C
/ c" X6 ?/ b$ q. F' A ]7 V% w# Y
3)拍摄于1915年的图256里,东北角楼的大脊严重残损。. X+ v/ h$ h$ ?" Z, \3 _
拍摄于1913年的图244.里,角楼的大脊很完整。
3 p& T2 t/ M+ d% ^8 x! ? 很难解释图244是2年后就大脊严重残损的东北角楼。
; h" N+ T7 w( P$ R; H& `# 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