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87|回复: 10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1 04: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1-1 05:01 编辑
' l% a1 }) O6 \( p8 z" o( _0 o6 f4 d1 T9 `( u0 L' t
  鉴别内城9门箭楼老照片  - K/ t3 b6 _7 ~! S# L
    阔别1年,重返论坛,读到许多精彩帖子令人拍案叫绝。本人想就如何鉴别内城9门箭楼老照片,尝试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为同道网友提供查询方便。

; ~# o) d/ T- i+ o  {3 {    鉴别内城9门箭楼老照片,可以从四大方面入手。
. T+ D% H2 Y# t& i( A8 ^3 K一、显著特点
  X' S0 E, N# o7 r) ^1、闸门:
+ _1 R6 S& X! }$ l. [0 }     箭楼下正面开门:正阳门
- I) B$ Y8 r2 ]7 g# q' c% G     瓮城左开门:正阳门、宣武门、西直门、朝阳门。4 N4 H# m" r7 I9 ^0 ?# d& ?
     瓮城右开门:正阳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崇文门。# p8 m" \" T0 J7 n, G
2、闸门楼:
5 t- i5 M" n1 r2 d! m2 k           歇山顶——前三门
) `) f1 V0 g" V1 H# m+ B' N5 R           硬山顶——西、北、东6门0 h2 N, b- a" j3 Y3 Y& }" ^" ^
3、箭窗:6 ]9 @. V7 c. P1 h" N
         正面每横排13窗——正阳门
5 W/ v8 \% ~$ }2 V7 H6 U         正面每横排12窗——其余8门
: @  ^. r& \  T- ]; {5 e# J4、历史事件影响:
$ `6 s* K3 D2 r" s- `9 k7 T   庚子事件中被烧毁,剩2排半箭窗——正阳门(与崇文门区别:城台下有券洞。), g' n, A2 o  s3 W) \" y- L9 `
   庚子事件中被炮击,剩2排半箭窗——崇文门(与正阳门区别:城台下无券洞。)
; b: k1 J: q3 h! i+ o' p   庚子事件中被炮击,下檐之上剩半排箭窗——朝阳门
2 w# _$ c1 O% I7 I5 n1 T# ^2 M0 k% U; h   修筑环城铁路,瓮城打洞——崇文门
) q3 F  B  b8 U2 c0 X   修筑环城铁路,瓮城拆除——正阳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
1 U1 L7 ~+ Z! U$ ^1 l, n! Z   修筑环城铁路,瓮城前绕行——宣武门6 E0 |  l: I' D
   修筑环城铁路,在护城河外通过——西直门、阜成门
' }' O+ D) f! K) M$ h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04: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1-6 08:12 编辑 0 `  {* r& y& X

) W% D8 t) L. c9 O1 N- K0 c二、正面观察
5 F; i0 o8 ?$ g1、横排箭窗距左右尽头墙壁宽度:
. Z( r9 j" l/ p& k. I! m8 t    宽度可再容纳下两个箭窗——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西直门。 ! I1 K2 |/ n% b. X; d! F# f6 W# `3 t
    宽度大约仅能容纳下一个箭窗——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
( n0 b- s; U2 e. W: U2、线道灰收分不同:$ i& p  G6 @$ S1 [$ u6 a5 T& [
    箭楼正面下檐之上箭窗左右尽头侧壁与下檐之下的箭窗侧壁收进宽度各城门有所不同。  d+ i0 \% I. o  h" l  s1 V
    (名词解释:城台是大面积铺砌的建筑,为防止外闪塌落砌筑时向内均有一定坡度,每砖向内收入如半分即出现俗话说的“砖牙子”,这就是为什么城墙可以爬的原因,业内把这种砌法叫线道灰。收分是指收进的大小对坡度的影响,当砖大小一致时收分大小决定坡度大小,收分不一致坡度改变,收分一致坡度相同。)! \& T' o* H- ^9 j) h* d: r6 Z
    宽度大于半个箭窗——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下檐以上墙的外侧较下檐以下墙的外侧有较大收分,宽度大于半个箭窗的宽度。)
0 M5 w0 [: Z; _, C2 L* n    宽度小于半个箭窗——西直门(下檐以上墙的外侧较下檐以下墙的外侧有很小的收分,宽度远小于半个箭窗的宽度。)- [8 `- `/ g  K: T7 V
    几乎看不到收分——阜成门、东直门、朝阳门、安定门、德胜门。
$ e$ n( ]; p) Y! o    参考:北京中轴线先生     <老照片考证区 &#8250; 宣武门箭楼,会不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痛? >
1 T' K. M: ]+ `
http://bbs.obj.cc/thread-80774-1-6.html
" i$ S# F. K+ g4 L" y3、每排箭窗下沿厚度有差异
1 y3 T) T: R8 i$ y, L; Q6 b  g①1层箭窗距城台上沿的宽度
  p9 g) u: m3 M7 K7 A0 A    宽度大——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德胜门。8 _' t9 ~" \# h" U3 `
    宽度小——阜成门、西直门、东直门、安定门。
7 u( p; U9 }" D0 E, Y, t②3层下沿比较:
6 g/ a0 X/ R, j# Y9 \   崇文门:3=2<1,即3层箭窗下沿等于2层箭窗下沿,2层箭窗下沿小于1层箭窗下沿。
* a# l% B7 x8 I/ d- f   宣武门:3=2<1,即3层箭窗下沿等于2层箭窗下沿,2层箭窗下沿小于1层箭窗下沿。
1 A, ?7 F3 t/ R+ ~   朝阳门:3=2<1,即3层箭窗下沿等于2层箭窗下沿,2层箭窗下沿小于1层箭窗下沿。
, ?4 K) J" y& z0 [! A+ E$ |/ c   阜成门:3>2>1,即3层箭窗下沿大于2层箭窗下沿,2层箭窗下沿大于1层箭窗下沿。
4 N; m9 x. F/ u5 [% z: F5 p. [" S   东直门:3=2>1,即3层箭窗下沿等于2层箭窗下沿,2层箭窗下沿大于1层箭窗下沿。0 x9 u% A) _' r3 |$ Z$ L. |& h" j: Q
   西直门:3=2>1,即3层箭窗下沿等于2层箭窗下沿,2层箭窗下沿大于1层箭窗下沿。  T2 X$ W1 `# ^$ K. [* ]3 B
   安定门:3=2>1,即3层箭窗下沿等于2层箭窗下沿,2层箭窗下沿大于1层箭窗下沿。
" ]' g1 ^' B& e/ X   德胜门:3>2<1,即3层箭窗下沿大于2层箭窗下沿,2层箭窗下沿小于1层箭窗下沿。! m' w1 Q2 j& \1 e7 n; p- ~5 L
    总结:3=2<1——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
! I" y1 j$ N) r: i- {5 t4 I9 [/ Y- Y          3=2>1——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
/ `9 g- `9 j1 A. V$ v) m/ Y          3>2<1——德胜门      ) X, S3 u1 R8 C( g
          3>2>1——阜成门
" C. b+ b6 P) y+ f) D  J0 N3 g5 y补充一比较图:
6 ~$ r+ m& h7 y) T# X4 x# z, ~7 u: N. {" R
4 ]* G! c5 d3 X( D" c2 n
    参考:zhaohq 先生 <老照片考证区 &#8250;[讨论]:内城南三门与西二门箭楼老照片的辨析
8 g3 _9 o. H  R, Q( b
http://bbs.obj.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255&fromuid=26118( [( s  P5 b1 k1 B
4、墙面印迹:墙基可见大条石、抹灰、修补、粘贴物4 J( ~- _( g8 t6 e# F4 b
   (待补充)
& |' d) L) W3 {- |4 h# e! ?5、顶、檐、脊、墙砖的破损、小树) a" m, {% T  T/ @( s3 A
    (待补充)+ u* {7 g. r( I; e8 R
箭楼窗下沿比较.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04: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1-2 02:22 编辑
# u: Q% ]% Z6 w4 J5 c" g4 |* u4 `( K( \. e6 ]0 b
三、侧面观察:
+ G1 `6 S5 c. i: r+ _3 Z7 k5 z1、箭楼与瓮城衔接点:+ d$ U9 I! f3 o) K, n9 g2 O1 t+ P
  (名词解释:“F线”——即分界线,为箭楼前楼身与后抱厦的分界线,仅为表述清楚,并非专业术语。): y" V% s( l+ v. K9 o
崇文门、宣武门——衔接点在F线上(即箭楼楼身在瓮城圈上全凸出)。7 E$ Q) M7 p8 d' T
朝阳门—— 左侧在1窗与F线之间,贴近1窗;右侧在1窗下。左侧楼身凸出多而右侧楼身凸出少,所以箭楼向右扭转了30度以上。- y1 k9 w, `' G; K6 g
阜城门—— 衔接点在F线之后,平行于箭楼后抱厦(即楼身全凸,在9门中凸出得最多)。, K' V$ p: m2 o0 _2 w
东直门—— 在1窗与F线之间。
& x4 `  v3 C9 b" L西直门—— 在1窗与F线之间,贴近F线。0 [4 ]4 s4 g: c; _! @* y) h
安定门—— 在1窗与2窗之间。- ~6 V& ~, q3 z( C7 G8 |! i
德胜门—— 在2窗下,楼身凸出最少(即被瓮城墙包裹最多)。  V. D6 e0 ~$ N  w% V# n
  参考:<老照片考证区 &#8250;关于老城门瓮城与箭楼衔接点的分析
( b" G% x, \% F+ {' O, J( G% Ehttp://bbs.obj.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502&fromuid=26118
2 z2 y- @# L! K" f
2、瓮城墙垛孔数目:" G7 X5 d# P2 [; T/ A4 W$ D8 R
          每垛一孔——前三门; W' R8 S% [7 I; U/ s8 v3 }! x
          隔垛一孔——西、北、东6门1 Y$ |9 L7 @# e
参考:<老照片考证区 &#8250;[讨论]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三)( m! U- L' Q7 A: p  D
http://bbs.obj.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614&fromuid=26118

9 R& ], K! e% O, p9 i3、箭楼残端楼梯的形态:4 _8 Y$ ^1 h% j* y8 r$ m9 C
   呈之字型——朝阳门
2 E8 J8 V- ~" B: i& d   呈梯田型——东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M; e$ \/ `' v; \3 C
: J6 _  F! q4 ~/ T8 Y) X. z5 @
东北4门瓮城残端形态.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04: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1-1 05:14 编辑 8 U2 n5 p  W: |$ A" T
7 U  f2 S6 W4 k- {6 }1 J4 d& @0 \$ @
四、周围景观# W/ `$ P/ ]  C" t
1、箭楼外道路特点:3 P$ }9 b3 g/ V4 e% V7 T
      石板路——正阳门、西直门、朝阳门
4 Y" Z+ k+ o) V( `      土路——其余6门。4 s3 ]7 |9 F& D4 U! v2 ~
2、街道繁华程度,商铺门脸特点。3 W# c& k" p( j, k9 n
3、护城河、桥形态
" T3 Y& _) u- Y7 A$ }3 z   正阳门——一座三孔石桥。桥面由狮子柱头汉白玉石栏分隔成三路。
# r) R' b5 J, S7 Q% ?   崇文门——一座三孔石桥。中间桥洞为平顶方洞。- l% o) R  `+ V4 c
   余7门——一座单孔石桥。
0 }( z3 u. g2 X. Z% ~  d   护城河水量,东南水大,西北水少。' k3 [0 ?0 P! F, i; h
4、有特点的建筑2 T- ]2 E' J# ]
    可参考分析车站用房样式、水窦、庙宇、祈雪碑亭等建筑。' a' o6 v. d1 U! }. p  P
5、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 l$ _; [3 ]& j8 u1 J9 s    驼队——以西城门、北城门多见,南城门也有,东城门少见。
' T$ v5 ^2 U! g; y9 ]1 M: B) \/ W9 {# ~    水门、粮门、煤门、酒门、囚门、出兵门等各有些细节特征。
3 \6 I. m% @( f; f
) x1 _- `- V+ X3 F/ k
    总结比较粗糙,肯定有不少错误,欢迎同道批评指正。

% \& k0 N( K6 G4 k1 C$ S
5 U- X7 B* v- D$ b# g4 Y$ K' R    可以另开贴拿出一些疑惑的照片验证一下。
6 S) [/ J! A% _* \7 W
! |$ d/ E9 U- R3 m3 l
发表于 2013-1-1 05: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而全面的好方法,为大家辨识照片中老北京城墙和城门提供了依据。谢谢!
发表于 2013-1-1 05: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58588 先生起得真早!3 \9 E3 k' ]2 {: ^& }  F1 c! K$ A
新年又见adam58588 先生新作,得空再细细地读。
. o9 O( R( E0 r" m! F, z$ O, d* ?+ {/ J$ J" E9 ?
各位朋友们新年快乐!!!1 ~& [$ [3 L* d2 ]

* [1 T+ ~) P" B% y. ?7 Y3 I$ K5 O5 y9 z! R8 N" a/ W2 E
另:
' |1 ~4 n! R2 Y将adam58588 先生其它5篇《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地址留在这里,方便朋友们阅读。$ e9 L; R. I. N5 v% U& C: \

2 d' P. L8 R& f6 p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 关于老城门瓮城与箭楼衔接点的分析 3 I' d# ^, G1 A- H3 q0 S
http://bbs.obj.cc/thread-75502-1-11.html6 g/ ]5 D5 F' `- m; g% W6 s4 W0 ]: Y

* F# p+ a, j* X7 j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老城门——城楼老照片辨析的一些方法
( Q* h! u7 u3 t9 I! Y- O0 yhttp://bbs.obj.cc/thread-75539-1-8.html
' K, _" f0 R0 W3 Y/ |9 L0 _% k$ R- _2 r; K6 X/ B
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三)  N! p8 f$ [/ S
http://bbs.obj.cc/thread-80614-1-7.html 7 \' d. g0 A$ n8 Z

9 [  ]% z; ^# }* |( _% @: X# B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四) 6 ]5 L" r! e6 w$ h6 Q
http://bbs.obj.cc/thread-80780-1-6.html0 s1 Z2 U5 `/ \7 T8 Y
' m2 @6 I$ L$ v" m
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H/ y6 o! T2 N+ X
http://bbs.obj.cc/thread-81730-1-5.html
. p9 f% ~3 S  l# E7 h# |
+ G, B6 x$ t8 N! N) F
发表于 2013-1-1 12: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把几个帖子聚合成一个1 l+ t0 d+ ^/ P
http://bbs.obj.cc/thread-75502-1-11.html
发表于 2013-2-6 07: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2-6 07:47 编辑
# S" N( S# m" j' c7 Y' Y& d2 Q) u! \: W& O% C/ ~  @* m
关于:
) g  a. n) y5 J3 N8 P# T"3、每排箭窗下沿厚度有差异0 I& D) r; q! @1 X' P+ U, e+ m' {
①1层箭窗距城台上沿的宽度9 j7 v/ w4 ?; ~# M. {
    宽度大——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德胜门。"
8 h+ d3 N* o2 [7 p
' w% a: D  @, u这里的"城台上沿",) ?. I" n5 ~# u; V9 C. |6 V
adam58588  先生指的是下图中绿线位置吗?0 J; R, n5 l2 i) `: B4 r! o4 z6 U
457.德胜门-箭楼      (1921-24年).jpg
发表于 2013-2-6 08: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眼底云烟 于 2013-2-6 08:34 编辑
! U0 B9 [7 Y! }" E. `5 v. B
* P; n2 M# W3 \% v好贴,感谢adam58588   先生,帖子收藏了,内容收藏于心中,老北京的一切收藏于记忆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4: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2-6 14:41 编辑 # f# ~- Y3 Z  W

8 J. V  T, ^; _# c“这里的"城台上沿",是下图中绿线位置吗?”
  j0 W' K+ Y6 g3 u9 S& T, S回答zhaohq先生:不是。我指的是城楼正面可分辨的那一道黑色影。0 ]* d& Z7 y" E
   “1层箭窗距城台上沿的宽度1 B" s7 |; V4 ]  U: f4 b7 G
    宽度大——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德胜门。
, I2 A, l; Y( u* Y/ W    宽度小——阜成门、西直门、东直门、安定门。”

# |, I+ G! u& x: F1、箭窗距城台上沿的宽度,以城楼正面观进行(
7 |# P' {0 @; a. Q& a  @在可确认的照片中,就有正面观与侧面观不一致现象
0 G' O! C: o5 h, L8 R- W7 t,尤其1层下沿)。
0 E- v( g: Q3 z; W# Z" @2、在实际建筑上,城台线上下各有小斜坡,在照片) a$ b' g7 }! S0 y/ i
观察中我采用黑影线为准,因为清晰照片可见斜坡影8 l) O& s3 P* n& G( w" M. _% X
,但模糊照片只可分辨一道黑影,城台线和上斜坡影融合
; n: l/ V3 g3 `' e4 A1 n1 u+ l; Q# S在一起。2 L/ n5 e! ~% l
    请看图示:(请点击看大图)

. g  ^! `/ S( Z* K! m
箭楼窗下沿比较2.jpg
发表于 2013-12-3 14: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认真收藏。{:soso_e1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9 06:28 , Processed in 1.165528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