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2-12-6 13:11 编辑 1 h+ n9 i$ Z. S4 D( Y! b% d/ [
3 k; f4 w# w2 `# n 御寒驱寒,取暖保暖
% z. f1 s( z( f: C5 q2 {
- F7 L& ?& |$ b 听说现在“暖宝宝”流行,可没见过。前几天几个人小聚,我才开了眼。席间一位女孩拿出张手掌大的纸片,说是暖宝宝,能发热。贴在相应的穴位上还治病。我想起从前的“坎离砂”,无照经营,流动销售。骑自行车,车筐前挂块白布,中间画阴阳鱼八卦图,写着祛风散寒坎离砂。框里是醋瓶子,后衣架上搭着两边装东西的白布口袋。口袋里装着黑色沙子的豆包布小包,四边缝死,比手巴掌大些。在人多,便道宽的地儿,支起车子停下来。走路的好奇,一会儿功夫,人就围上。卖坎离砂的开始推销示范“咱这坎离砂专治风寒,腰疼腿疼胳臂疼,都能治。”说着从车筐拿一瓶醋打开,再拿起一包坎离砂,左手托着,右手往上浇醋。放下瓶子,双手来回揉搓小包,使醋湿透沙子,小包像刚出锅的紫米窝头,冒热气。“您看,热了。拿布包上,哪疼放哪,焐着。当时就不疼,三五次好利索。”“凉了拿下来,晾干。再搁醋,还热。能用好几回。”这东西不是骗人,起热敷的作用,缓解疼痛,管用。好像和暖宝宝的作用相同,“土造儿”特产。记得德胜门里路东有家制作坎离砂的,墙上刷大字广告。每天坐公交车都看到。据说现在作为外用药,中药店有卖的。没“暖宝宝”方便,没醋不热。新奇事物层出不穷,没见过的,想象不出来。见识过的,琢磨不明白。想把一切闹懂弄通,没有可能。尽量学,尽情用。学习生活享用生活,情趣无尽!
$ p) r1 A+ l; M* Y- U 1972年尼克松到北京,新闻报道说尼克松逛王府井,脚上穿电热袜子。想:难道他身上背蓄电池?腿上挂电线?袜子咋通电?愚昧何及!自己不懂,环境也没让你懂。傻乎乎的想过,竟然记了几十年!
! t8 V! {! L, [! ? 解放前后,街上还卖过“暖手盒”。眼镜盒大小,两头圆弧,薄厚也差不多。有盖有底能够开合,里面竖着分成仨长条格。两种,一种金属片做的,包绒布。一种石膏的,比金属的壁厚点,包漆面纸。里面一样。纸卷木炭屑圆棒(和现在艾灸用的艾绒棒似的)点燃后,放在中间格里。扣上盖。就可以捂手了。效果不好。炭棒常熄灭,不灭也不热。那时街上卖的很多,人们试过后,就几乎没人买了。1 |6 K) U: ^7 f4 ^
再早,有手炉,铜的,烧炭。有提梁,可随身携带暖手,北方少。多为圆形,像茶壶。也有八角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炉盖散热,镂空雕刻。有五福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纹形,炉身刻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制作精美。现在是艺术收藏品。光看,不用了。9 S. K1 \7 I: w+ h% P2 G
还有汤婆子,睡时暖被窝的,橡胶热水袋的前身。铜的、锡的、磁的都有。扁的、椭圆形,螺丝口的塞子。睡觉前灌热水拧紧塞子,放进被窝。钻被窝蹬到脚底下,一夜暖和。据说宋朝就已经有了。所以有好几个“别号”:“锡夫人”,“汤媪”、“脚婆”。 明朝人有两句诗:“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把汤婆子当“小三”了。南方人这样叫。北京人叫“水鳖子”、“大臭虫”。家庭人口多或没钱买,有代用品。煤球炉子炉盘上烤块砖头,热以后用纸或者布包上,塞进被窝,也一样“温柔别有乡”。
% W/ Y/ b4 O+ ?. ?6 L3 L% l 解放前要饭的,冬天最难过。京剧《鸿鸾喜》(也叫豆汁记、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男主人公一上场唱:“天寒冷,腹内饥,遍地飕飕。”肚里没食,寒冷加剧。北京的乞丐开始“抱砂锅、裹戏报。”街上的吃食摊子,煎饼、切糕、老豆腐、米粥等都用煤球火。收摊,把炉火扣在地上,第二天再生火。扣出的乏煤,余烬未熄,捡破砂锅,盛炉火余烬,抱在怀里,温暖一时。戏院演出,四出粘贴戏报。毛笔写在整张红绿纸上,腋下夹一大卷。提浆糊桶,拿毛刷子,墙上刷浆糊,红绿纸粘上,急匆匆向前面去。要求快,覆盖广。讨饭人随后揭下,裹到腿上,挡一挡遍地飕飕的寒风。当年惨状,今人想象不出。一如老人想不懂新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