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6414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2-21
最后登录1970-1-1
|
昨日,“寻找正宗老北京·保护地道北京话”活动举行方言发音人面试,选手被要求用老北京话说出所给的语句。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已有400年历史的老北京“土话”将被重新唤醒。昨日,“寻找正宗老北京·保护地道北京话”活动启动,93名老北京人将尘封已久的北京方言一点一滴回忆起来。0 B% N% c! I1 J* i; G& P) t4 u$ S3 a' N
人大代表建议保护传承北京方言
3 W$ T c2 G7 U* i, v% Q- N, [2 f 据介绍,北京话并不等于北京土语,所谓的“北京土话”,是四合院里的一句闲侃、茶馆里的一场评书、马三立的一段相声。近30年间,北京土话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变迁正在逐渐消失。4 x$ y3 \! w0 F( u( z& K3 C0 j
“如今说地道北京话的人并不好找。”据西城区语委专家丁怀正介绍,北京话和普通话在很多字词的读音上有很大差别。: ]- K+ b. x. P# v& J! Y/ G/ i8 w
市语委副主任、市教委委员曹秀云指出,多年来,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呼吁研究、整理、保护、传承北京话。今年5月起,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对11个区县方言发音人进行纸笔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全面调查采集北京话原始数据,并进行科学整理、开发和展示。2 O X2 x" M3 C% W$ H
2015年前建成北京语言博物馆3 `0 T3 {+ e9 y2 U
昨日,一场特殊的“选秀”活动在西城区教委举行,93名老北京人报名参加“方言发音人面试”,最小的28岁,最大的已经76岁高龄。面试由自我介绍、语音测试(朗读规定文本)和即兴说话(主题为北京本地的民间故事、童谣、歌谣或俗语)三部分组成,最终将选出老年男女各一名、青年男女各一名。2 s7 n7 j8 ]# C
主考官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张世方表示,将对选出的4人进行包括声韵调、词汇、短剧、短文等内容的方言音视频录制,录制内容将保存到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里,让后人看到、听到地道的老北京人是怎么说话的。1 ^- v7 ]( s8 C- J# }0 A
北京市语委还将联合文化、文物部门,在2015年之前建成“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
- i6 m; m; f4 S9 k9 ]0 \7 B ■ 链接
# Q& L& P2 D( C6 H+ ~" g 淋湿了,北京话读“轮湿了”;蝴蝶读“互铁儿”;出彩虹叫“出杠子”;隔壁叫“界壁儿”;从这儿往东,老北京说“解这儿往东”或“打这儿往东”。- B: a, c/ e) u! M
■ 现场2 S/ [8 P. I, r; j
七旬翁京腔京韵讲故事
( T( I! \6 Z f7 s- K) G$ _4 ` 76岁的李金海虽然声称自己不会说太多的北京土话,但面试时对一些土话还是很熟络的。4 E& r; s6 S$ ]# }$ ?2 Z
即兴说话环节,李金海给主考官讲了一段自己小时候看摔跤的故事。京腔京韵,加上丰富的表情,仿佛在说单口相声,主考官听的尽兴,频繁点头。三关面试下来后,老人意犹未尽,表示还准备了歌唱和诗朗诵。考官忙打住,表示已经足够了。
* E5 P" L' {* g0 K1 g5 U 西城区语委专家丁怀正表示,全部面试下来,老年人的效果最好,“老人岁数比较大,经历了很多事,容易挖掘出他们的土话”。5 p2 M2 t7 L$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