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3 21:32 编辑 + M) Z: F( D; [" j: d
1 N4 ?/ a r& P
认识摄影---静物与动物 摄影是什么,无数的摄影人(从发烧友到摄影大师)会有无数个答案,但这一切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就可以从这些现成的答案里找到一条定律,只有自己在不停的摄影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摄影实践心得,对照这些答案,重组出自己的认识,才有可能在这种个性的指导思想之下,拍出有自己风格意识的摄影作品来。 摄影是艺术,这很频(贫)的一句话了。但艺术是什么?恐怕比摄影是什么的答案还要多上多少倍,但这一阵,我记不得在那本书见到一句话: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这就是艺术!是这样吗?我反复的思考对证,觉得这个提法还真有点意思。 艺术肯定是文化了。如果这个前提不错的话,那么现在称之为文化的很多东西事物,只是不好意思把自己称之为“艺术”只好李代桃僵的混称为文化。琴棋诗画是文化;文学艺术是文化;而现在所称为文化的养生文化、美食文化、文玩文化、以至到厕所文化、娼妓文化,只要想把这件事炒作出来扬名于世的,都要生拉硬拽以文化来包装作秀。换一句说,能不能把这些称谓的文化切换为艺术呢?我想在现在这种鱼目混珠的功利时代,既没有谁会太在意这种事情,而且想把自己称之为“文化人”的主,把他称之为“艺术人”更是巴不得的呢?君不见,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没退下来的时候,有个活动,有个演出,都要题字讲话,上台合影,退下来之后,更是迫不及待,旦分有个笔会,或是座谈,肯定要当仁不让粉墨登场,俨然是一个儒官名士,然后再把自己的一些工作文稿,发文笔记,捉刀作秀,编篡成书,先不说这些书道理上狗屁不通,就是这种以权盗名的黔驴小技就令人作呕,从图书大厦摆的这些专台就一目了然了。世风既然如此,那么高雅艺术早已堕落为研究出恭文化、鸡鸭文化的跟屁虫也就不足为奇了,也就是说,艺术本身也没有什么可以耀人眼目的神秘光环来故作玄虚了。那么我们干脆换个角度:“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这就是艺术”这种态度来对待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把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题材,研究表现到了一种别人还没有达到的境界,是不是说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了呢?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这这句话的全部所指,也就是说对于这种观点还不是全部接受---其实这里只是耍个花活,也就是说,我基本上是认同这种观点的。 上面提到的厕所文化(出恭文化),我自己曾经在几年前,对于北京的“官茅房”的变化,有意识地做了一个专题的拍摄,而且在自己回忆东板桥儿时生活的文字中,对于东吉祥胡同的那个厕所有了很具体的描写,当然咱们没有提及到把时传祥这样的人物也归结到中国特色厕所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自己真正想对四合院文化进一步了解的时候,四合院的规制方位风水建制等等都提到了厕所所在位置的讲究,使我对于如何理解四合院为什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因为厕所的变迁,私人住宅现在大点的套间,基本都有几个卫生间是不足为奇的,而我没有那种条件住这种豪宅,所以仍把镜头对准了胡同中公共厕所的人和事,说点下九流的:在景山公园的一角,发现某个厕所就似乎是具有某种怪癖人的聚集场所,而我偷拍了几组在公厕中出恭人的表现,虽然不雅,但是看到人们已经不在厕所中聊天看报纸,而是打手机玩游戏时,我突然感到了大千世界的变迁,会无时不刻的真实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只不过你有没有把真实(极致)作为了艺术的第一本质来认真追求了。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作秀炒作,不过我确实在电视台中见过王刚主持的节目,讲如何在电视剧中更加丰满的创作和珅这个人物时,特意设计了一组和珅出恭的镜头,后来不知播出了没有,不过他认为是自己的精心制作,所以在这个节目中,把这组镜头还完整的播送了一遍。如果说这个实例还不能说明出恭也能称为文化,称为艺术的话,那么请君到天安门西侧的国门第一公厕去看一看,那里面早就有一组珍贵的厕所(出恭)的黑白史料图片。历史如此推崇茅厕文化,现实中也有此事出现,据有线电视转播,北京新开一家厕所餐厅,装饰的环境、使用的器具(座椅是马桶、盘碟是便盆)。这些使我至少觉得,任何一件事只要做到极致之时,的确可能就可以称之为文化,称之为艺术了。 鸡鸭文化就更不胜枚举了,从北京的八大胡同遗址到苛箩坨娼妓桥,从红楼梦金瓶梅到青楼烈女的史志传奇,从世界同性恋的行为被中国法律不再称之为违规操作,到中国腐败必有小仨成门,就别再挤占诸君的眼球了,我想在这个题材上,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又岂止是商女呀?”的文章巨著,俯首皆拾,难道这不也是这种蝇营狗苟之事,做到了极致,就形成了世人所认可的文化、艺术了吗? 摄影是在拍摄摄影者自己的感觉。这句话我认可。 虽然有很多种摄影分类的说法,不过基本是两大类,一是纪实类摄影,以忠实于事物事件本身的原汁原味为标准,一是艺术类摄影,以现实景象为素材,可以尽情的艺术加工,不以忠实原貌作为标准。但是这两类标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从拍摄影像的开始部位—镜头,到记录成像的CMS,这一运动轴线的操作都是由镜头后面的那只眼睛(那个脑壳)操纵指向的。所以镜头里的任何真实的前提,都是镜头后面那只眼睛里见到的真实为选择标准,任何一个事物,只要不是按照绝对刻板(精确)的拍摄地点的所有数据,每一个人拍摄出来的同一景物都会是不一样的,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因为人是一个感情动物,对每一个事物的理解,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那么盲人摸象是一种典型夸张,而鲁迅所说看红楼梦就会有那么多的结论,就是对于摄影镜头对准同一事物也会得出那么多不同作品的绝好论述。 所以,可以这么推论,摄影拍摄什么,并不是摄影本身的真正目的,而是拍摄摄影者自己的感觉。话句话说,摄影是什么,摄影就是拍摄摄影者自己的感觉。如果这个论题成立的话,我们就应该从新审视一下自己的镜头指向,当你拍摄一个事物,也就是拍摄一切事物,本质都是一个,那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更无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如果你的感觉有了,通过你镜头出现的景物也会寄托表现你的感觉了,这似乎就可以说,你的作品应该是可以成立了。 勤能补拙吗?这个词不加上后面这个吗,已经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是否如此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像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勤能补拙提出了不同看法。也是这一阵看了某位外国摄影大家的作品,记得有一句话是说,从不相信什么摄影秘笈,而且也不愿意看什么对于自己摄影的评论,自己的路自己走。这几句话我搅在一起来思考,其实每一句话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我觉得这些话似乎针对于摄影,或者说针对于艺术,都是可以成立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当做填鸭,否则“知识越多越反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乱打一锅粥,理不出头绪也就找不出方向;而天老大你老二,都不读书不看报,不会上网不与摄友交流,你就是圣童转世,到头来也只能是井底之蛙一孔之见。 为什么说以上这些话针对艺术(摄影)来讲,较为贴切呢?我是这样想的:学习一门技术,量的积累是绝对必不可少的,所以勤能补拙对于技术的学习来讲,的确是如此,而学习一门艺术,量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入门阶段,更是如此,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艺术造诣之所以不同与技术进步,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某一个人的悟性,所谓学习艺术更重眼高手低,这个眼不仅仅是眼睛的眼,更是心眼的眼。我不想把一个人的悟性神秘化,但我们必须很客观的说,人是有天赋的,而天赋的秉性每个人是不同的,承认这种区别,并不是说某某谁谁就是天生艺术家的种子选手,而是我们要针对自己的特性,有思考、有择别、有重点、有侧重的进行对于学习摄影的一系列课题选取学习的契点,决不能用勤能补拙来自欺欺人,以为自己成天相机不离手,片子天天拍,就能堆出一个摄影大师来,这也是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艺术(摄影)学习的一种科学的态度。 静之情与动之神。说点具体的吧。 还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自打朋友们说自己在摄影的思路上还要有所变化,有所突破,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真是从技术到艺术,从摄影到人生都翻来覆去的琢磨,自己确实说不上在摄影上有什么成绩,但是就是现在这种水平,想再进一步,也是百爪挠心。而这一组片子,就是想在无主题的情况下,只针对摄影而摄影的心态拍摄的。 拍摄静物,其实很难,因为真正的静物摄影,绝大多数都是顶尖的纯专业商业摄影是所为,想拍摄出像样的摄影艺术作品,普通发烧友最好要有自知之明。自己拍摄了一些静物,也有一小点心得:那就是拍摄静物要有情。这个情是什么情说不确切,是感情,是爱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可细论,拍摄任何一件东西你如果只把它视为了一个冷冰冰的器物,没有感觉,没有冲动,那你怎么能够发现它的美,如果你不爱它,又怎么能够变着法的展现你发现它独特的美呢? 拍摄动物,其实就是拍摄心灵寄托的造物。决不能居高临下,也不能游戏耍弄,你要以一种和生灵对话的心理状态去面对你的这些动物,你要换位思考,你要真心的与他交流,你要坚定的认为,动物是听得懂你的语言的,你更要相信,只要你真正尊重了这些生灵,它们不仅仅是一只宠物,而且会给你带来大千世界无限的知识和启迪,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更为坚定的信念和真情的乐趣。 摄影的门槛,可能是所有艺术门类最容易迈进的,而想往上再前进一步,似乎又是所有艺术门类所最没有现成答案的。虽然我只是一个发烧友,但我还想继续向前探讨学习,这些也就是这一段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不忙吧,恭请不吝赐教!
3 K. d0 A2 E6 Y1 ^/ I+ B& N" T( s1 w) Y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顶_级_信_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