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2|回复: 2

宣南尚存戊戌维新史迹20余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0-13 08: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城根儿 于 2012-10-13 10:34 编辑   L$ r7 ]2 S0 a. |& K, ~2 L
& \$ k# y: _, l+ e# H
戊戌六君子故居、《中外纪闻》报旧址、保国会旧址……昨天,记者从西城区档案馆获悉,该区组织北大、人大历史地理专家学者,对宣南史料、遗迹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最终考证出:百余年前,作为那场轰动中外的戊戌维新运动的重要集结地,宣南地区至今尚存20余处维新史迹。   “1895年到1898年的维新运动,在宣南地区留下许多历史遗迹,然而因为记载不详,社会变迁迅速,虽仅百年的时间,许多史迹已难考证。”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专家岳升阳介绍说,眼下,人们常常提及的戊戌维新史迹只有区区几处,与那个运动的规模并不相符。
6 S! C+ x& Z6 Z3 K  百余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许多史迹至今已湮没无闻。为保留下这份厚重的历史财富,西城区档案馆等部门组织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调查、考证。调查人员先从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一点一滴搜罗蛛丝马迹,然后再到实地去对照考察。最终,考证出宣南维新史迹20余处。 , v5 M' z' ?: r
  这20余处史迹中不仅有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六君子”的故居,还包括当年强学会、保国会的活动场所,《时务报》《中外纪闻》等报刊的旧址。 % e+ [( _$ r- O/ X8 o- X
  “文献上对于不少史迹的描述,往往只有凤毛麟角。这给考证增加了巨大难度。”岳升阳介绍说,例如,关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的故居,只在叶祖孚先生的《宣南旧事杂忆》中找到一句——“当时林旭住在一头通向储库营一头通向上斜街的夹道内”,这就需要调查人员深入实地去对照考证。
" k' R, x- J1 i: q( K  另有一些史迹,目前只能考证出大致情况,具体位置尚待确认。“拿蜀学会旧址为例,它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开办的。”岳升阳说,史料上只有这样的记载:“锐于二十四年二月开蜀学会于京师四川会馆。”然而,北京的四川会馆有好几座,具体是哪座尚难定论。“我们只能依据其他资料来缩小范围。目前看来,很可能是储库营的四川会馆,或是位于永光寺西街3号的全蜀会馆。”岳升阳说。 ) g# _: _( M- ?$ _
  类似四川会馆这样的难题,还有不少。“比如,保国会的重要活动场所——贵州会馆,光在宣南地区同名的就有七处之多。我们通过其可组织百人开会的规模判断,位于广安门大街上的贵州会馆可能性最大。”岳升阳说。
3 b) q% E! p# Z/ o  有了这20处初步考证的结果,下一步,西城将组织多方专家论证,以期最终能找到这些史迹的确切位置,留住这份丰厚的历史遗产。, E: j: ^/ o8 h* N2 B

: I: ^* q' X; A9 @  q, ^# H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0 15: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吉片淹没了多少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政府有统计吗?
发表于 2012-10-28 0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迹是什么?3 _8 X: C; C" V' l4 e
能不能开发搞旅游挣钱; |, }3 T, L0 K# J5 N
不然还是拆了搞房地产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4 22:19 , Processed in 1.11008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