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也就是“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十年笔者专程去了北京万安公墓瞻仰段祺瑞墓地,今年的3月18日,也是“三一八惨案”八十六周年笔者再次去了万安公墓,墓地变化不大,只是段公墓前多了三方墓碑,分别是其两个儿子“段宏业、段宏范”和长孙“段昌世”的墓碑,是否后来从它处移置过来的也未可知。3月18日这天一早北京下了一场大雪,也是今年京城最大的一场雪,不知老天爷是在为“三一八”死去的四十七人和200多伤者在哭泣还是在为段公蒙冤而哀伤,也许两者都有吧?!
“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和他的北洋政府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但是当日段祺瑞其实并不知道其卫兵向学生开枪,更未下令向学生开枪,“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祺瑞马上赶到现场,在死者面前长跪不起,并从此终身吃斋,至死未改是真的。因为这个惨案,1926年4月段祺瑞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当寓公,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据《“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中的描述,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学生之后,段祺瑞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当时的国会立刻通过了屠杀学生的“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的决议,还有国务院的“阁员总辞职”及段祺瑞颁布的对死难家属的“抚恤令”。而对各个学校举行的各种悼念活动,以及全市的“国民追悼大会”和各种报刊的广泛而详尽的报道,段祺瑞执政府也不加阻拦。
段祺瑞虽为武将出身,是个军阀,却是个有文化的军阀。其人格形象颇佳,是著名的“六不总理”,即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这与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段祺瑞的祖父是淮军的将领,等到段祺瑞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没落。18岁那年,父亲在看望从军的段祺瑞的路上,被人杀害,不久,母亲也因悲痛去世。留下段祺瑞和三个弟妹,兄妹几个人的生活一直很窘迫。即使当上了总理,段祺瑞个人生活也相当简朴,总是一件长衫,一顶瓜皮帽了事。家里常周转不灵,需要借钱花。如果有人给他送礼,他只会挑选一两样不值钱的留下,其余一概璧还。据说有一次冯玉祥送给他一个大南瓜,他不好意思留一半再给人家还一半,于是就收下了。
段祺瑞一生没有不动产,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现在看来都是绝无仅有的,于是有人称段祺瑞为“醉心权术的清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了我东三省,继而又企图控制华北地区,谋划组织华北傀儡政权。曾经亲日的段祺瑞成为日本拉拢的对象,日本许之高官厚禄,但段祺瑞不为所动。后应蒋介石邀请,于1933年1月24日,段祺瑞一行抵沪,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三年的岁月。到1936年,段祺瑞的身体已经相当虚弱,病痛不断,医生建议他吃点肉以增强体质,他以“人可死,荤绝不能开”回答,仍然食素如故,乃至不治而死。
! @4 u# K* E, ?2 G2 D! |7 `
“六不沾”总理段祺瑞遗训(八勿):“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6 X' _+ w# P( j- s% M- d/ r$ g2 S
4 }' S2 {7 K Z- k7 j8 q; d* Y
; j7 @9 {$ E% A# R7 o9 z# i( q
3 m6 o/ a( Q8 v% [8 ]此为后刻墓碑,所以字体不是章士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