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2|回复: 11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4-29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两张老照片。

% y5 c" ^$ ~6 U9 j" ]% r

标注地点:BEIJING

. w J7 f' M2 f, D; ^

标注时间:1915年

/ d0 ] ]5 A% p) R8 p

 

) V0 o. P3 p) s) V0 M6 Y+ e

 

6 T! A5 U1 r. v( A; E3 o9 O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9 w5 m- U8 J- \; v

 

+ J1 T2 C& e' P @: r

 

% D) O' ~6 [1 m% l& Z

两张老照片疑似是同一地点。

7 u& j* u# I; G3 t B3 N4 `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4-29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登基?

0 I. r1 v5 {0 G6 ~: G5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9 10:43:0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30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城墙,院内松树似乎也没种几年,袁世凯登j基祭孔照片很多,这里会不会是“关岳庙”?

5 G& u: W% D; [' e9 b- V

 

, N4 E4 S& j4 ^2 b7 I- L

摘自百度;

- ?6 R9 Q5 E% _# q, L% b# b: n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寺庙古建筑。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北侧。原为清醇亲王宅地依例改建的醇亲王庙,1914年改祀关羽、岳飞,遂称关岳庙,又称武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有宰牲亭、神库、神厨,后院有正殿、后寝殿及东西庑殿。均用黄琉璃绿剪边瓦色。正殿重檐歇山顶,殿前月台宽敞,为晚清上乘建筑。

发表于 2012-4-30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载:府后建有醇贤亲王祠堂,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内务部用北皇城根的关帝庙交换改建为武庙,祀关羽和岳飞。

发表于 2012-4-30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那张象历代帝王庙,难不成袁世凯也到此处祭过?
发表于 2012-4-30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只知道袁世凯祭天于天坛,祭孔于孔庙,一直不知道他还祭祀过关帝。。。

5 d# N! e$ f7 \3 U

 

5 T1 g$ a0 d& r1 s; n8 g

学习了

8 `# O+ J3 ?$ ?2 f |

 

9 A0 g) I! R% C7 c$ g

荷兰处还有一张同时期的照片,应该也是此处。。。

0 j" k( O4 ]4 [, {

 

d, M8 |6 p# m5 v" @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发表于 2012-4-30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张照片中牌子前面6个字是"陆海军中华全",后面的字看不清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民国时期的“关岳合祀”

8 s/ p7 h8 l4 z8 w! Z

http://q.sohu.com/forum/14/topic/2017022

& ^/ P6 ?. o& J

    

' F0 R$ v. P2 G* [( d' Y8 s6 ~

    辛亥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天翻地覆,清朝覆灭导致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寿终正寝,民国诞生导致西来的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开始确立。虽然民国初年的中央政府已经属于民主共和性质,但却依然深切眷恋着逊清王朝的祭祀文化传统。

0 p3 Q- ~" G% H( b% o

    尽管国家政府对关羽祭祀随清朝灭亡而曾经暂时中止,可是仅仅过了两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竟然将关羽和岳飞一同列入国家祀典,开了“关岳合祀”的先河。

A. y' {; Z3 I

    “关岳合祀”这种中国祭祀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事象的出现,是与清末民初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关羽和岳飞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忠勇英雄典范,他们作为两个相似的文化符号,经过明清时期政治、文化与社会多层面的丰富演绎,已经具有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4 `# k5 G k" e5 Q: R) J

    晚清时期,随着关羽神话的急剧膨胀,关羽逐渐成为覆盖社会政治、军事、文化、商业和民俗等各个领域特殊的文化符号,具有强大的社会统摄力量,因而关羽祭祀也就成为当权者社会控制的有效工具。

`$ W, W0 ]5 l

    岳飞,是宋朝历史上出现的“精忠报国”的历史楷模,尤其是汉族“忠臣良将”的最高榜样。清王朝曾将岳飞从祀于历代帝王庙,意在换取汉族对其统治的认可,扩大其统治的思想基础。尽管清王朝崇祀岳飞并未抵消天平天国和与辛亥革命两大政治运动中排满反清思想的烈焰,但晚清时期来自于满洲贵族官方的这种被动无奈的政治做作,在客观上却成了发轫于清初而兴盛于晚清在汉民族民间普遍积储而具有巨大社会能量的“汉族意识”的发酵剂,而这种被满清王朝压抑已久的“汉族意识”在清末民初的郁积喷薄自然就成为民国前期“关岳合祀”丰厚的社会思想土壤,这同时也为岳飞文化象征意义的凸显提供了历史契机。

8 [+ K; Z. ?4 g3 |

    民国初年,关羽和岳飞成为“忠义神勇”和“文武双全”的历史文化人物楷模,历代官方一贯倡导并被民间所广泛接受的“忠义”、“尚武”精神在这两个历史人物身上得到了凝聚性的符号性体现。正如陆海军部上袁世凯的呈文所云:“关壮缪翊赞昭烈,岳武穆独炳精忠。英风亮节,同炳寰区,实足代表吾民族英武壮烈之精神。”

4 T5 ~2 c& R1 v# K% T. X0 P

    在中国历史的关键转型期,思想文化观念滞后于政治体制转变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由于这种传统儒家文化观念在汉代以来两千多年间深刻而又广泛的社会影响,再加上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因忙于政治和军事的斗争而尚未来得及为新生的民主共和国构建新的“价值—心态”体系,以至于民国初年整个社会出现了道德失范与价值取向混乱的情形。

4 L% G/ h1 J0 K. O: v

    身形脚步已经到了民主共和阶级,而思想观念却依然滞留在君主专制时期,这是民国初年特有的离奇现象,而这种情形很容易迅速转化为滋生强权政治的社会土壤。1912年初,某有识之士曾在《大公报》上发表的一篇名曰《梦幻》的文章中说:

, D. L: {; M$ ^% o+ e

   处今日强权时代,无所谓舆论也,无所谓公理也,无所谓道德也,一势力而已矣。故势力一强,可以转移舆论,可以颠倒公理,可以缘饰道德。……舆论如此,公理如此,道德如此,虽欲不助成专制之毒,乌可得乎?呜呼,国民掷无数之头颅,颇无数之财产,方始购得‘共和’二字,究竟共和之幸福,共和之权利,能普享与否,尚未可知,而已为势力家所利用,即赞成与反对者,亦一势力为旋转。吾诚不知‘共和’二字作何解释。

' q9 M# ^! s9 N" u

    在这种新的“价值—心态体系”缺位的情况下,背离“民主”、“共和”理念的强权自然就成为民初社会转型中难以消解的“内忧”症结。1914年9月,日本派兵入侵山东半岛的龙口、莱州等地,并随即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这又使民初社会笼罩在更进一步的“外患”阴影中。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人们在“价值—心态”体系观念上就会迅速向传统的英烈人物靠近,希冀有“忠义神勇”和“文武双全”如关羽和岳飞者出见世,以保佑国泰民安与河清海晏,甚至幻想关岳降神附体以获得安慰、寄托和信心。民国初年的这种思想界面,意味着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仍然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的功能。

6 D+ O+ G9 [2 Y

    “右忠”与“尚武”,是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推行“关岳合祀”的政治动因。袁世凯主持下的北京政府,主要依靠国家名义下的私人军队、逊清的旧官僚士绅,被称为“军绅政权”。其典型特征,就是武人干政,推行“武治主义”。因此,北京政府对“右忠”、“尚武”表现出特别的偏好。袁世凯甚至认为:“诚以忠武者,国基所以立,民气所以强。当此民国肇兴,要在尚武”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对关羽和岳飞的神圣化,就意味着“武治主义” 的神圣化。袁世凯举办“关岳合祀”,主要是为了给北京政权这种作为专制基础的“武治主义”的存在状态和运作机制夹带历史注脚、论证文化合理性并寻求社会心理的普遍认同。

. X, v/ \5 j0 J) e& h s- {

    在上述诸种因缘下,祭祀关羽和岳飞问题很快提上了北京政府的议事日程。1914年,陆海军部呈请北京政府提倡武力,崇敬历史上那些为国尽忠者,要求为之建立武庙,最终归结为“关岳合祀”。是年11月20日,袁世凯发布将“关岳合祀”的告令,云:

% u) H0 i7 L% j6 c! n

    据陆海军部呈称时方多难,宜右武以崇忠。古者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者,皆在祀典。近则欧西各国范金铸像,日本亦有靖国神社之名,表彰先烈,中外所同。现武成之奠尚在阙如。崇德报功必符名实。关壮缪翊赞昭烈,岳武穆独炳精忠。英风亮节,同炳寰区,实足代表吾民族英武壮烈之精神,谨拟以关岳合祀,作为武庙等情,查关岳两祠近代久崇禋祀,我国人民景仰盛徽,肝蠁之报,几遍里闾。诚以忠武者,国基所以立,民气所以强。当此民国肇兴,要在尚武。经传本有祃祭,唐宋亦祀武成,允宜特荐馨香,列诸典礼,为师干之圭表,示民族之楷模。著礼制馆妥议关岳合祀典礼,并稽考唐宋武成庙祀遗规,将历代武功彪炳之名臣、名将及民国开国忠烈将士酌予从祀,庶振袍泽之气,用臻强盛之庥。凡我国人民皆当知崇厥武祀,实以壮军志而固国维。既殊叔季丰昵之非,更异释老迷信之指,其咸怀明德,作我干城。本大总统深望也。此令。

6 o1 @8 q* B- X# y

    告令表明,北京政府将关羽和岳飞视为军队的圭表与民族的楷模,准备将二人合祀,并以历代武功显赫的名臣、名将和民国开国忠烈从祀,最终达到“壮军志而固国维”,扭转“多难”时局的目的。

4 w) h8 m* Q6 [, v4 Z

    值得注意的是,告令中主张的“关岳合祀”与晚清时期的祭祀关羽和岳飞在受祭者的政治文化内涵上已大为不同。清廷所祀的关羽是神灵化的关羽,所祀的岳飞是忠臣良将的岳飞。北京政府合祀的关岳,是纯粹的民族忠烈。在北京政府的重新塑造下,关羽抖掉了前清赋予的神灵光芒,回归到忠义神勇的英烈本色;岳飞由前清历代帝王庙的从祀之臣,一举上升到和关羽同等显要的地位,成为代表民族英武壮烈精神的两大代表之一。因此,北京政府的关岳合祀,在形式上继承了祭祀关羽和岳飞的政治文化传统,但这种祭祀在政治文化内蕴上却又发生了时代性的转变。

- Z& r, B& K) U

    另需说明的是,让民国开国先烈从祀关岳,难免显得新旧杂糅,民族忠烈与革命忠烈不分。革命忠烈应当有专门的忠烈祠进行奉祀。后来政事堂礼制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制定《关岳合祀典礼》和《忠烈祠祭礼》时对此作了妥善处理。

! j/ r" h j7 @+ C- S

    遵从袁世凯之令,政府礼制馆在稽考唐宋以来武成庙祭祀制度的基础上,拟定了《关岳合祀典礼》。礼制馆馆长徐世昌认为“典秩所在,武义之宗”,建议“关岳合祀”的祭所应像孔子庙一样以姓氏为名;木主题谥号,而弃用“道家之谬号”;从祀者,“气节为上,武略次之,义贵谨严,宁遗勿滥。前清将帅民国先烈有待论定,暂就缺如。谨拟自蜀汉张飞至明周遇吉,都凡二十四人列位两序,以配肸蠁”。袁世凯批令称:“准如所拟办理,即由该馆通行准照折存。”

" ~/ f8 l* ^- Y" r% v" x

    1915年3月,《关岳合祀典礼》制定完成,该典礼包括“京师关岳庙祭礼”、“地方关岳庙祭礼”和“说明书”三部分。

, X& {# c" Q; J/ \2 L( k) M

    “京师关岳庙祭礼”,是国家祭祀关岳的仪礼。《关岳合祀典礼》对祭所、祭期、祭礼等作了详细规定。

% O6 E7 A! A$ d

    1.祭所与祭期:“京师关岳庙”位于德胜门内鼓楼西大街,是由清朝同光年间已荒废的“武圣王庙”改建而成。 “京师关岳庙”没有因袭清代武庙的称谓,原因在于礼制馆认为“关岳本非全是武人,关壮穆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岳忠武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二公当时并有‘国士’之目。今第名之曰‘武庙’,殊未足以尽其为人,况孔子庙已不名为‘文庙’,则关岳合祀自应直称‘关岳庙’,乃为得当”。“京师关岳庙”祭期确定在每年“春秋分气节后第一戊日”。在礼制馆看来,不将祭期定在春秋二仲的上戊日,是为了避免与上丁祀孔太接近,而造成“礼烦人倦”,“转失敬意”。“春秋分气节后第一戊日”的日期确定,尚不失春秋致祭的传统意味。

, s2 t0 i6 w" r5 \! z4 `

    2.斋戒与祭礼:“京师关岳庙”春秋祭祀,如遣副总统或参谋总长、陆海军总长一人将事,则不必斋戒。如果特行崇典,大元帅亲诣行礼,则在祭祀前一日斋戒。祭礼为二拜三行礼。为使关岳祭祀与其它祭祀有所区别,将“答福胙”改为“受祳”。

+ x7 U3 c% Y8 l# _ U! N8 D

    3.受祭者与献祭者:“京师关岳庙”主殿内之正位左奉关壮穆侯,右奉岳忠武王,均南向。礼制馆对关岳庙从祀者作了取舍标准:“一、忠武可风;二、史传有征;三、通于流俗;四、身为将帅。另有六类不录:功德显著别有庙祀者、文臣死事守土就义者、人所诟病史有恶声者、迹备稗野事轶村坊者、事费数典人待论定者、位秉钧衡名居裨贰者”。据此确定从祀者24人,具体为:张飞、王濬、韩擒虎、李靖、苏定方、郭子仪、曹彬、韩世忠、旭烈兀、徐达、冯胜、戚继光(以上12位神像均东位西向)、赵云、谢玄、贺若弼、尉迟敬德、李光弼、王彦章、狄青、刘锜、郭侃、常遇春、蓝玉、周遇吉,(以上12位均西位东向),两厢各12位神像均身眼北上以朝关岳。礼制馆在从祀者问题上避开了清代将帅和民国开国忠烈。另外,还规定以后由大总统特准予祀者不在此限。

9 ^/ g q. M9 A

    为消除关羽身上的神话色彩,彰显“尚武之精意”, “京师关岳庙” 的关羽木主只题写“关壮穆侯”,岳飞木主也只题写“岳武穆王”。从祀诸将士如孔子庙两庑的从祀者木主一样,直书姓名。

& f' X; f5 g& R2 {8 x1 F" U4 z

    “京师关岳庙“主持祭祀的献官称谓也因人而异,大总统遣副总统、参谋总长或陆海军总长主祭,称为“承祭官”;大总统亲诣行礼,则称“大元帅”。这也是为了突出“尚武”的用意。

; M( s) ^' M8 i( m7 n) q

    4.祭品与祭器:礼制馆参照清代武成庙和岳庙的祭品与祭器规制,确定了“京师关岳庙“的相应制度,具体如下:主殿正位笾豆案上各爵垫一,其前各豋一,实以太羹;铏二,实以和羹;簠二,实以稻梁;簋二,实以黍稷;笾十,实以形盐、槀鱼、棘、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豆十,实以韭、菹、醓醢、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筍菹、鱼醢、脾析、豚拍。统一设俎,实牛一,羊一,豕一。香案上设炉一,烛台二。从祀位器数悉与孔子庙十二哲位同。

3 }& x( j$ {/ y5 e6 ?! c& q3 _

    5.陈设与乐悬:主殿“正位笾豆案二,其前香案二,又前统设俎一,皆南向。东序一龛,西序一龛,东向笾豆案各四,统设俎香案东西各一。殿中少东祝案以北,向东尊桌一,接桌一,西尊桌一,接桌一,祳桌一,均北向。正位神龛旁馔桌东西各一,南向东序。从祀位。右供张”。祀乐,“设乐悬于殿外阶上,镈钟一,特磬一,编钟十有六,编磬十有六,琴六,瑟四,箫四,篴四,篪四,排箫二,埙二,笙二,建鼓一,搏拊二,柷一,敔一,干戚三十有六,麾一,旌二,东西分列如仪”。另外,祭祀之前“鼉鼓三严”仪节所用鼓,拟用鼖鼓,而不用建鼓。礼制馆认为,关岳庙祭祀应当像祀孔典礼一样,在祭祀之前进行“鼋鼓三严”。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孔子庙取“大昕鼓征”的含义,而关岳庙则取“备守三鼜”的意思。

! L* }" B1 d1 ?/ _) P

   6.祝文与乐舞:礼制馆为京师关帝庙祭祀所制祝文云:

1 D7 z' w! I) Q6 h$ o0 _$ C1 X/ W$ e

    惟某年月日,陆海空大元帅某(遣官则云遣某官某)敬祭于关壮穆侯、岳忠武王曰:惟神河岳英灵,乾坤正气,忠诚激于金石,武烈炳于旂常,高义薄云,动寰区之景慕,精忠报国,垂后进之楷模。信大节之相符,宜有功而必祀。奠千秋之俎豆,庙貌长留,靖八表之戈鋋,民生受福。震今铄古,元精争日月之光,异代同时,壮采肃风云之气,永虔肸蠁,勿替明禋,尚飨。

4 D3 K, W0 X% Z6 z# ?+ c( c

    祝版用白纸墨书。

# G! y: v. o! F& P$ W: R: c! n; w4 Q

    祭祀仪节相应乐章如下:

4 r% J5 z6 @2 V6 M% h3 e0 B) |0 w! p

    迎神 乐奏建和之章,辞曰:尚武兮新邦景,前徽兮烈光缅,翊汉兮神威启,精忠兮靖康明,祀事兮惟诚,庶居歆兮苾芳乐。

b2 f0 k: o+ q# F% T6 [

    初献 乐奏安和之章,辞曰:飒爽兮英姿,肃灵风兮两旗,椒馨兮始升荐,嘉币兮明粢,来格兮洋洋,神凭依兮在兹。

9 x: V7 }% K% X0 @/ U/ N& l

    亚献 乐奏靖和之章,辞曰:振万舞兮宫悬,申弍觞兮告虔,赫濯兮声灵,仰神兮亿年。

( c% I4 b0 w) e# u

    终献 乐奏康和之章,辞曰:河岳兮降神佑,启我兮后人,清酒兮三申,通精诚兮明禋。

8 s8 a# D: k- Z+ n

    撤馔 乐奏蹈和之章,辞曰:备物兮吉蠲,将告撤兮琼筵,神享兮克诚,垂英灵兮后光。

. h5 J& M9 G5 |( s8 S& U3 V6 ]' X

    送神 乐奏扬和之章,辞曰:瞻祠庙兮神归,翩云驾兮骖騑,灵盼兮昭回,承嘉休兮德威。

5 S' s$ a o: Y4 d. y3 c

    礼制馆因为“前清孔子未升大祀以前,乐用文舞六佾”,所以祭祀关岳拟改用武舞六佾,以表示古武的精神。

. \0 }4 o& b% D& o8 r( k( X1 W

    《关岳合祀典礼》规定,“京师关帝庙“除春秋致祭外,还在每年国庆节日举行大阅告祭礼。大阅前一日,大元帅遣副总统或参谋总长、陆海军总长一人诣庙告祭关岳。当日夜半,执事官在正位神座南面建国旗和大元帅旗,两序分建所阅军队旗,前庭放置所阅军器。在神位西北设立瘞坎。在殿上正中束牲。主殿南北首偏东设一盟书案,偏西设一祳案,阶下正中设一受祳案。祭品只用酒脯。祭器每案笾豆各一。东阶上设国乐,西阶上设军乐。参加祭祀行礼者皆穿军服,而不用祭服。具体行礼进程为:辨位,献祭(司盟接盟书奉于案,鼋鼓三严,国乐作,奏国歌,告祭官以下咸三肃,乐止),读盟书,受祳,撤馔,送瘞。“凡出师告祭、旋师告祭,一切仪文器数,均与大阅告祭礼同。隆礼有加,则大元帅亲诣行礼。”

$ k5 A2 E U: @2 B5 x! Q7 \4 B* {

    礼制馆所拟的京师关帝庙大阅告祭礼,在祭品上袭用了清代关帝庙五月十三日之祭的相应规制。祭器又仿照明代式样。祭礼由二拜三行礼改为“三肃”礼。三肃,是古代着军服者所行的敬礼,取军人凯旋而表达喜庆的含意,与民初的鞠躬礼接近。为简化礼节,像衅鼓、奠矢、酹鸡血酒等前代师祭仪节均废而不用。

+ ~8 H. }" h5 s/ W4 S6 z6 B

    1914年,北京政府将“醇贤亲王庙”改造成“京师关岳庙”。因为财政吃紧,北京政府一时无力为关羽和岳飞建造一座体现民国气派的神祠,于是开始改用前朝旧物。经过一番考量,决定将鼓楼西大街的“醇贤亲王庙”作为“京师关岳庙”的改造之所。醇贤亲王庙于1899年建成,奉祀道光皇帝第七子爱新觉罗·奕譞——醇亲王、光绪帝生父、宣统帝祖父。此庙坐北朝南,分三进院落,其中中院又有东西跨院。中轴线依次为琉璃照壁,中门,外为八字墙,两旁各有一座琉璃门;中院内东有焚帛炉,西有祭器亭;正殿7间,殿前有月台一座,东西配殿各5间;后寝祠5间。北京政府没有在正殿大做文章,只是在后寝祠塑关羽、岳飞像,并祀关岳。

2 Z w+ w8 C& S, x% X% d. V0 d

    从1915年至1926年,北京政府每年都举行“关岳合祀”典礼。典礼通常由陆军总长主持,如1918年4月1日关岳庙春戊祀典,由陆军总长段芝贵恭代行礼,翌年春戊祀典,由陆军总长靳云鹏恭代行礼。这一时期,因为政局动荡,“关岳合祀”典礼常常不得不损礼缓期举行。1918年关岳庙春戊祀典本应在3月22日(戊辰日)举行,后改在4月1日(戊寅日)。1919年秋戊合祀关岳,祭期推迟到10月13日(戊戌日)举行。

$ D8 F# G9 R1 z+ y6 [

......(略)。

6 {2 W$ q- u: l

 

6 T+ E, F2 D, \7 m3 B" S# i5 k

 

: y* V4 }1 q- {9 P3 Q% T

 

# P3 f0 D9 U* x' L3 |- F# I0 \

下图里的牌子写有:

- x* E3 s! P1 M# h4 d ]" z# O) S

陆海军中祀官拜位

3 Q" \; i, M" ~# ]9 i4 h

 

7nBtqYaD.jpg
" X( [0 \! \3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 6:24:4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LHG在2012/4/30 19:42:00的发言:
黑龙那张象历代帝王庙,难不成袁世凯也到此处祭过?
: j- r3 C) V; C4 k+ ]0 H

 

6 N+ M& L& Q& G2 g7 ~" I& v

黑龙那张非历代帝王庙-七间殿。

8 [1 b5 V! J# o2 q5 \" Z. [

 

/ W6 Q& y) _% W! i. }( `

A)历代帝王庙-七间殿,南面中间出陛设丹陛石。

+ F) a% ]/ J: D$ M% k

B)历代帝王庙-七间殿,南面中间出陛与两侧出陛间是1块栏板。

# O! Y/ o {7 [8 v) P3 i# p8 I

C)历代帝王庙-七间殿,栏板望柱是莲花柱头。

4 c) i2 k$ o3 W& i) K2 ]; b! ?

 

6 Y$ C, V) N& c0 |0 q( w- f

 

MmsBUa4m.jpg
aghhNfNl.jpg
6 c' Z4 n' Q9 R! t% d' C+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 15:04:0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先生指教!!!

0 n% p3 B( n2 T: E; S s

 

( |% F l( Z) l4 L

 

3 Z7 }, I7 z% Y' r+ ]

原图里主殿后面望到了城墙的垛口,原图里主殿前面看到了设有栏板的月台......

8 X7 @. \0 z. z& D% O2 X/ M

感觉应该是内城北墙南面的关岳庙。

9 d8 ?$ X: c5 [

 

; I9 h! I/ b) ]' M/ l+ c$ h

[转帖]:

$ t( G, x! F2 m6 X/ T- k

 

+ f% |$ ~7 Y1 D& u E, \1 n

关岳庙位于鼓楼西大街149号。
清光绪年间,这里本是为醇亲王所建的家庙。
因醇亲王载沣既是摄政王,又是皇父,因此其家庙特别宏伟。
清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1891年1月1日)奕譞薨。
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光绪帝发布上谕决定为奕譞建庙、立祠和修墓。
醇贤亲王庙于光绪十七年(1892)修建,至光绪二十五年建成,但醇贤亲王一直没有入祀。
民国三年(1914)清王朝已经倒台三年,北洋政府决定在后寝祠殿塑关羽、岳飞像并祀关岳这里从此开始称“关岳庙”。
1950年曾是西藏达赖喇嘛驻京办事处。
现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
关岳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亲王家庙,历史和建筑研究价值极高,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O; a+ m- T5 C2 Q, @* {

......(略)。

/ z; Q( j. ^' G* T- a" y

 

) v: ]2 o" s F9 D' `- m

 

: _( B0 M- _: t4 |6 _; C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 q! v( e# Q6 _* b$ s5 L, G

 

: ]8 o. Z: Z! G4 l! Y

 

: D6 r- v& e- K7 U: y

附录:

6 q# [1 W. h& M. X) b

视频: 后海纪录片《什刹海消失的寺庙》第4集 关岳庙

; f) E/ l2 a# z7 F0 z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5NjU2NDQ=.html

% }0 P& I- @4 r- T; y+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 8:11: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6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关岳庙无疑,与帝王庙无关,两个殿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月台上的望柱不同,前中间出阶不一样,两项相比差的太多。电视片《什刹海消失的寺庙》第四集介绍了关岳庙,下载其中的镜头供大家参考。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QsbDDyCz.jpg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8 u; A( |- i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6 13:50:58编辑过]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求教]:这是哪里?这些人在做甚麽?
发表于 2012-5-11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安门城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4 22:06 , Processed in 1.16174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