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1|回复: 11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4-25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J! z' _2 y- `/ L' Y

近看到Laribe Firmin 在清末(1900-1910)拍摄的照片中有以下两张。原注为:“f35 北京 富人家 室内 客厅”和“f36 北京 富人家 室内 私室”。其中 F35 照片有一匾“静观堂”。这让人想起奕劻的庆王府有此厅堂名。从原注文字格式和表述方式,可以推想 F35  和 F36 应是在同一个宅院里拍摄的。

* T3 q8 m5 g: K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4-25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是哪里还待考证,好像“静观堂”匾似乎比较受文人喜爱,用的挺多的,不好说凭此匾就判断是何处

1 W8 L3 d, Y; N! S8 N

 

) M7 t- }6 @0 C8 S/ d

 

; `; u+ l( D! B8 i" O4 r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发表于 2012-4-25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有朋友熟悉另一块匾?

- ?$ U9 k1 O8 _+ n; X9 q

 

9 t8 T* b/ z9 z( X/ d! p; ^3 Y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讨论]可能是北京庆王府的照片

发表于 2012-4-26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推断,并无证据,

" w# z m+ U3 o7 C8 K9 t

 

' [% _$ ?' M9 R) M6 `/ f" x# T

只是 宋代作汪晫做过诗“静观堂十偈”;明代顾潜做过十四卷《静观堂集》;

) D7 o ^- I1 G9 r, n

元末陆公静观做过《静观堂记》

) a: G" A% e# a8 n

 

2 D; ?* |! P$ @7 P/ ?6 \0 e

所以判断此名即是古名,又为多人用过。

1 T" U- S+ d& m

清代文人清高好古,喜用此名,也是正常;简单查了一下清代确有几个静观堂,但都不在

! T9 |! T( v8 Q+ ?" P0 A( c

北京,北京有否建筑以此为号的,我并不知道。

* V8 m8 k+ [2 ^. ]9 i# q

 

, x% K8 Q4 y# e: w( o! T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2/4/25 12:55:00的发言:
3 V8 G7 y# H% _9 U7 b/ z' C

具体是哪里还待考证,好像“静观堂”匾似乎比较受文人喜爱,用的挺多的,不好说凭此匾就判断是何处

7 @5 h* P) v3 }

 

1 z0 ~' R( @5 X# d! Z( }0 H6 z

 

& Q) h/ s' Z/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gt.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Y- l& L: \; s( K

 

Z3 @4 D- V$ ~0 p1 t

 既然有 “好像“静观堂”匾似乎比较受文人喜爱,用的挺多的”的结论,看来黑龙不会信口开河,口无遮拦,定有论据,能否举个例子:在1900年-1910年期间(作者拍摄这张照片的期间),哪位文人家挂有此“静观堂”的匾?即使这个匾不是挂在客厅正座对面门上方也不要紧。只要提供一个可以查证的例子即可!

, H; m1 M8 ~) Z$ k7 o! {4 E, \5 x5 E

 

, O: q4 m* [: Q' ~" Z

 

发表于 2012-4-26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2/4/26 11:08:00的发言:
6 s K$ I' G4 D" w4 a

枫影斜渡朋友火气够大的,本是娱乐爱好,动怒不好,稍安毋躁。

% T3 X) s" g0 ~- q6 k

 

1 m" K* d6 X P, w

如我回帖那句让您不舒服,望见谅,无心而就,

% C( @3 ~ n3 H2 [9 J% I

 

6 q* h6 D+ ^" f% f

关于其他讨论性的内容,

" S" O6 h* a( H9 h& _( z; h

 

! P9 p, x* J5 M. O# h9 N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知识面和爱好各有不同,所以

. [( C% p1 {6 ?

 

& C/ Q2 @1 S4 y, X4 J. A

各贴中内容回答的方向也不相同,也不一定都对,大家说出探讨就好

! D8 C* x: r- k1 n- k1 ?2 P& l9 _

 

4 ~3 {9 D2 y4 A; {9 i s/ Y2 T

并不一定没贴出一帖一定会有所的,会有所收获,但这些并不影响大家

) N4 q) `% j: c" B" T

 

+ x4 p3 \; H: \0 G) z

继续发帖,发帖的目的是为了分享,能收获新知识更好,不能收获也无妨。

8 q% A4 F/ w; D/ i4 o

 

; P2 T8 w) u6 e/ Y9 ^8 ^! h

本网技术性强的帖子确实较从前少,但是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希望看到

+ z. \3 I% |; o6 k

 

/ O: X- O+ b9 h3 Y3 O4 ]+ h, w

还有不少网友在很努力的发帖,本网的浏览量还是非常之大,只是回帖量

1 m# n4 D! a; a( [0 r+ Z* }

 

# o( p$ ?3 I( B! C, i6 C! p& {" I

偏小。如关于此两图您有新见解,欢迎多贴出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12-4-26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2/4/26 9:58:00的发言:
黑龙有高清大图?
* v- K! Y& k" }; e8 O+ X+ O

我确实有稍大些的此图,来源于法国国图公开的网站

; g, P$ r) ]* e* J4 t1 b( C

 

) ^1 c0 T) [- g2 d% r' U+ m

 

: P! b2 s* C" Q% q3 a

 

/ P U7 d) W' p2 ~& ~7 @ F( ~

点击可看大图

; F& c$ `% _3 F! I5 K& z z( C% y

 

" L/ |/ j. x$ [; j2 D) k

 

O9VdPb4D.jpg
3 y* }9 T- l: r4 Z9 \-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6 12:51:3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26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有高清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2/4/26 0:06:00的发言:
8 s3 r4 H4 A9 Z; l0 ]. x# u' M3 ~: |

我只是推断,并无证据,

3 C2 b/ z2 q2 c6 z' O- m( E

 

/ s, G% f9 P0 T5 `/ b Y* w

只是 宋代作汪晫做过诗“静观堂十偈”;明代顾潜做过十四卷《静观堂集》;

5 w: _' K' V% @! {7 h3 ?% b9 x: o& ^

元末陆公静观做过《静观堂记》

2 _+ F" ]( j' @: [; x7 y

 

9 n1 C# L2 F7 h8 J: y6 E

所以判断此名即是古名,又为多人用过。

/ }) X& H. I* P+ x

清代文人清高好古,喜用此名,也是正常;简单查了一下清代确有几个静观堂,但都不在

4 p( c+ K6 k- s$ w' h

北京,北京有否建筑以此为号的,我并不知道。

) W' t( x5 g7 m e. A

 

6 c4 R* Z D1 {( ]* Q" @* d


 

) @" Z; F, J. N7 l

简单查了一下清代确有几个静观堂,但都不在北京

& y' \0 c* a6 K4 l. n

既然查了,能否告诉一二,只想知道清末的,也好让大家分享。其它时期的就不劳驾啦,就像元明清诗集文选,只要到谷歌一查“静观堂”赫然在目!

4 q9 @% o) q8 H: k( X

照片中这块“静观堂”的匾所挂位置是有说头的!

, f# [7 g0 }5 g3 n3 t& d% v

不知道“覆钵塔是佛教特有”的常识是不敢上这个论坛,只知道这类常识是不会知道这块匾的“说头”!

' T" k+ N8 n) n% Q0 p% E

等你先学会了读懂文字,再学会了怎么说话,自然就会明白。

+ n2 b+ U, Z, e+ W9 w+ _! R8 e* I

如今论坛 多位学识渊博的朋友不见了身影,新文寥寥无几,坛前门可罗雀, 悲哉!

" {, P2 t6 |6 q' l8 n

建立谦恭探讨 虚心交流的氛围是论坛的基础的基础!

1 {6 o0 v, [3 I- W

向几位依旧在此孜孜求证,矻矻探讨的朋友致敬!

% u8 S+ p5 H: I

我只期待论坛健康发展,重见繁盛。

$ P- h. I+ `. g8 ]7 y: m6 Q

 

( d+ `2 j- k4 {" ]( u' |

 

; y, R; ^# Z* |

 

发表于 2012-4-26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棒

发表于 2012-4-26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2/4/26 0:06:00的发言:
3 L6 z7 O& V$ U9 R8 v5 N/ D! p7 G 5 K- d6 w" x. Y# y. }6 k7 O


! P- }$ _0 W, m! H8 T* Z; p

清代文人清高好古,喜用此名,也是正常;简单查了一下清代确有几个静观堂,但都不在

' R/ k4 C2 c9 o' j

北京,北京有否建筑以此为号的,我并不知道。

7 g) V$ c$ l7 ?$ c

 

QUOTE:

 近日翻阅“日下旧闻考”看到有关静观堂的条目∶宏善寺在左安门外迤东魏村社,正德中,太监韋霦建,俗称韋公庄。今园亭已圮,海棠、蘋婆、柰子俱無存,惟假山深溪在耳。寺后有静观堂五楹,尚修洁……。

 不知此条有否帮助?

发表于 2012-4-27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氛够热烈的,好事。向各位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4 14:37 , Processed in 1.15849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