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53|回复: 4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4-14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 D y; G2 r( {; v3 g0 y% [/ h

      《欽定四庫全書  明宫史卷一 》   (明)吕毖 撰

( K$ I. T. s* ]# J& v

○宫殿規制
......
護城河者。自北閘口分流。
經内官監白橋大高玄殿之東北上西門之外半邊石半邉磚橋入。
此橋半用石者。防車輪耳。
大高玄殿前竪石牌二。曰:宫眷人等至此俱下車馬。【世宗尊崇玄教敬恪如此】
水由橋下至紫禁城牆下護城河。
而東而西經太廟之東玉芝宫飛虹橋之西。
而西脈則自太社太稷壇之西至靈臺寶鈔司之東。
總合流于湧福閣之河焉。
......(略)。

& X) d+ ?! f1 `6 X

 

) L1 F% Q8 w' S" L0 U* ]- ]3 L9 c2 d

 

4 t% W0 _9 `" a' G6 S. A

 

% l' X8 z. V1 @. W6 `

《乾隆京城全图》里标注的鸳鸯桥(图内左下角)。

! _8 f) L& s, G: K

 

+ x* A5 z5 g5 [' [$ Y3 t- [2 }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2 q- V( |! v$ [5 K2 V3 i

 

/ j }* u) x4 q. D" e

 

, b, g! h2 A* k9 R4 l7 \8 H, I

北上西门是清代景山的西墙南门。

, W; o5 A0 ^, e) v: d2 u! n

 

+ j$ a I+ o9 l' n2 H$ R, S, L: o

北上西門之外半邊石半邉磚橋“位于今大约景山前街及景山西街相交的丁字路口。
水由北来,过桥下注入筒子河,桥东西向。
此处是一个交通要道,车驾常行之地,采用半砖半石的结构造桥,当然是为了坚固耐久。
清朝曾名鸳鸯桥,与它的特殊构造不无关系。今桥已不存。”     [黑龙语]

: O8 o' z6 ~* ` ^% o7 b8 e

......(略)。

7 B( Q+ S( O3 a# s# x/ E0 K, Z

 

% |" m( v" D4 W6 G% u( Y) a% ]

 

2 H2 S) K5 V6 Z/ F! N3 V

鸳鸯桥-遗址处在今景山前街大三元酒家的门前,就在稍偏东的便道上。

6 r. W6 w# v3 h9 [6 O4 i1 H. H) T) d Q

(点击一下看大图)。

! }& I9 B; `6 L; E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 \0 X7 n: B: y& \

 

+ U. {, ~) c3 a1 U0 j

 

$ W3 w- h% @; h- s5 o3 U8 N

 

* I8 m0 i2 H q- {: a6 z

这是斑马二世私人收藏的一张老照片。

. P! N" d7 e+ @, ^4 X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 b, p- S) s' `* C' g

 

. x% F9 |9 e9 R- @/ {

 

6 y6 B( [. F7 {8 e7 G5 m( @) K

 

/ J5 f: w( c, d2 x1 i

这是荷兰某网站的一张老照片。

1 f! J: O* q6 V9 n: N' z" x

在荷兰某网站的这张老照片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 ]: S9 U1 k( k: L {9 G

(二次点击看 ‘北上西门-鸳鸯桥 ·1925年’ 大图)。

8 P& L) v, z* u6 n) d- f8 M! I

荷兰某网站的这张老照片标注的时间是1925年,存疑。

( s7 J0 X0 o; b2 x6 j

图里的树木与斑马二世私人收藏的一张(1913年)老照片里的树木相差不大。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1 {6 Z" `# {, e7 S

 

9 ~0 P% ^0 D7 t3 }1 p" j# P

 

( N4 s, D; s+ N" o7 z

 

* y/ C, @0 m# q; T

这是斑马二世曾上传的另一张老照片,

9 q& i8 o, Z4 d: D1 s; {

站在北上西门外,向西看鸳鸯桥 ,向西看大高殿东口的“孔绥皇祚”牌楼。

1 B$ P3 Y0 l8 Q6 ?3 @! Q- L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8 T$ w& _& Q$ G/ i%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4 9:19:56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4-14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贴图:半砖半石的鸳鸯桥

发表于 2012-4-18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桥还有什么遗迹留下吗?
发表于 2015-2-4 11: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图一张,因为机位偏南,虽说看不到桥,但可以看到通向筒子河的河沟。
+ @/ Y2 P8 c2 Q; x& V dgd.jpg
( m$ v/ f7 S0 A. Z, R& J' _. m6 R4 q8 Q$ a7 S8 |; s$ g* J

6 ~1 V9 J" F  x9 A9 R- r8 |4 n# r
& U4 |' `* M4 a% r" S8 Q6 R! _( {( H1 i# S! d6 r! ^' L5 S* ?
发表于 2015-2-7 23: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巧了!今天下午我就是从景山前街大三元酒家门前(鸳鸯桥遗址)经过,进入景山公园南门拍照的。: G) X3 ~$ p# s+ E9 V* ~; L
    看到上面两张景山亭子的老照片,不禁让我想起长期怀疑景山上西一亭(富览亭,见下图1)和西二亭(辑芳亭,见下图2)名称搞颠倒的问题(东一亭和东二亭亦同)。尽管几年前,我曾通过媒体记者向他们提出质疑,公园管理处予以否认。
9 b5 x3 X( v8 T" J: h    每次登景山从此二亭经过,我总是在体验和思考,位置低的亭子怎么能“富览(周边的景色)”、而位置高的亭子怎么能“辑(山下花草的芬)芳”,逻辑上讲不通。但我一时拿不出足够的证据证明我的看法,恭请各位老师予以指点,是我的看法错了?还是景山管理人员把此二亭的名字搞颠倒了?
: O! ]+ S! j, ?8 b3 S9 I, u+ i% b, B& w* T. O# I# L5 x9 O5 Y4 k0 b


" W  q$ C7 M0 r% t* c
" k5 w% K/ o6 t7 h0 z#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 08:36 , Processed in 1.29453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