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79|回复: 20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3-5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1 ~- W9 x6 Q

我近日看到一张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老照片。

0 m3 G- g' l& i8 ~4 z5 { C

 

( V2 R! _* H, Q7 j# a

老照片的原标注:

2 v! D. z+ y3 O: c& b( K) W; D1 i! W

完成演习后返回北平驻地的日军,中国军队刻意避开他们。

4 Y3 q8 {1 Q. o5 W

 

. w4 F- b9 Z- _! k: E* q

 

2 W3 }; z6 W- d4 q2 y) K) r' H/ m

在老照片里,透过近景处的门洞看到了一座城楼。

5 j/ ?8 t, l0 X5 m1 r

 

% E8 |1 @. A: ~1 P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 _2 M: U& f2 l( r" |

 

8 Y% q" G, A/ u& l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 Y0 `* F# ^; d0 j e#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5:16:54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 北京中轴线 先生的光临!

/ A2 a$ k1 D- L" L A

 

4 I D h* [0 @( u( h

1楼和9楼的原图。拍摄时间是1934年—1935年间。

( ?7 A- x" [0 d# u

 

" H' y9 G3 D9 Q. v' b1 a- R2 F

原相册的说明:

! E: K# Y: a7 K

 

- N+ r( h3 @! v- ^0 H

七·七事变前北京城内日本兵:已在此36年

M) t1 B6 [2 z$ r( J& k. \1 l

 

" K6 S0 {% i$ J: `) g4 G/ k% | H4 r

实际上,早在《辛丑条约》签订前的4个月,日本政府就以“护侨”、“护路”为名,

% ] C; |1 B- D8 g

宣布成立“清国驻屯军”,任命大岛久直中将为第一任司令官,司令部设于天津海光

" A j# @# m2 U; `% O

寺,兵营分别设于海光寺和北京东交民巷,兵力部署于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岛、

! I3 G) L7 _' O" }8 s% h6 M

山海关等地。

7 g+ X3 G6 b. a: H2 J7 n2 @

截至“七.七事变”,日本的“中国驻屯军”驻扎北平已有36个年头了。

# r; b1 b/ ]3 I) p$ U0 _ F

1934年,一支八百人的日军部队由鹿儿岛出发,任务是到北平换防。

) P/ l/ R9 j# E

他们在塘沽下船,转铁路抵达北平,立刻前往日军北平驻屯军的兵营。

3 m5 J% N6 J2 t1 \* K+ T! R, l

此处原为清代的詹事府,现驻有两个中队的日军,相当于中国军队的两个营。

4 A2 V2 C% Q, U- R

日军驻防任期为一年,每一个中队一年换防。

$ f. g1 U8 P5 ^8 h4 |, h4 a

接着就是驻屯军一年间的行军、演习和联合大演习的影像纪录,

9 Z0 t- p/ q1 n2 l) A3 H

 

6 u! G/ l8 ^+ l

http://tuku.news.china.com/history/html/2010-10-08/153884_1512596.htm

+ [) `0 R) A8 E,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4:26:0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6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看老北京网了,今天上午见了这个贴,本来想说说。没想到zhaohq先生不仅心思转得快手也快,咱落了后,那就来个事后诸葛亮。

/ z; W8 E9 |0 D) K

 

! E+ K- G/ U0 A3 S+ ~+ ?' Z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 @$ k7 s% F( [3 O

 

v1 A* s0 d% ]' k; U8 J

其它的不说,就这个年轻人戴着个鸭舌帽,这照片的年代就能猜个大概。

发表于 2012-3-6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看来,此图应该是崇文门了。

7 w2 Q& J5 Z, D$ X' C* I% ?

原标注是“七·七事变”前,也没错。假如是1920年前,也是“七·事变前”。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外的话。

! o4 \$ }! ~1 A, a

 

F ]/ s: p# M" [

此次讨论,也有一些收获。

, ]" D% s/ n7 O5 P2 p$ \3 g

 

8 m9 [1 |' y1 g+ R

关于宣武门瓮城的拆除时间。

& X# m+ z9 N" k f

相关记载是20世纪30年代。

. a8 n. T8 p8 ^ m1 d6 O

 

3 S Y- c# y6 S- H) E* t

我查了一下。

' ~# ]3 A" X. G% A1 d

 

$ ]; e3 j$ s1 z/ O! y+ r2 S

白石老人自传云:

; b2 R+ O8 w; \1 U+ w# C6 i

“民国二十年(辛未·一九三一),我六十九岁。在我六十八岁时,二弟纯松在家乡死了,他比我小四岁,享年六十四岁。老年弟兄,又去了一个。同胞弟兄六人,现存三弟纯藻四弟纯培两人,连我仅剩半数了,伤哉!辛未正月二十六日,樊樊山逝世于北平,我又少了一位谈诗的知己,悲愤之怀,也是难以形容。三月十一日,宝珠又生了个女孩,取名良止,乳名小小乖。她的姊姊良欢,原来乳名小乖,添了良止,就叫做大小乖了。

, C% w0 d7 c" D) w

那年九月十八日,是阴历八月初七日,日本军阀,偷袭沈阳,大规模的发动侵略,我气愤万分。心想:东北军的领袖张学良,现驻北平,一定会率领他的部队,打回关外,收复失土的。谁知他并不抵抗,报纸登载的东北消息,一天坏似一天,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人家都说,华北处在国防最前线,平津一带,岌岌可危,很多人劝我避地南行。但是大好河山,万方一概,究竟哪里是乐土呢?我这个七十老翁,草间偷活,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只好得过且过,苟延残喘了。重阳那天,黎松安来,邀我去登高。我们在此时候,本没有这种闲情逸兴,却因古人登高,原是为了避灾,我们盼望国难早日解除,倒也可以牵缀上登高的意义。那时宣武门拆除瓮城,我们登上了宣武门城楼,东望炊烟四起,好像遍地是烽火,两人都有说不出的感慨。游览了一会,算是应了重阳登高的节景。我做了两首诗,有句说:「莫愁天倒无着撑着,犹峙西山在眼前。」因为有许多人,妄想倚赖国联调查团的力量,抑制日本军阀的侵略,我知道这是与虎谋皮,怎能靠得住呢,所以做了这两句诗,去讽刺他们的。......”

% O' g& D( m4 `1 M

 

9 k2 v D- F G9 n( R5 o4 L

看来宣武门瓮城的拆除时间早于1931年9月18日的。

( s0 L0 ] d$ {

9楼帖图(日军由宣武门列队而出)是宣武门无疑问的。

& ]! c5 V0 p" i; }% ^: O

9楼帖图的拍摄时间似在1935年11月25日(冀东自治)到1937年“七·七”卢沟事变前。

: u" a9 l- S# C/ W$ y4 v

9楼帖图应是宣武门瓮城拆除后的很珍贵的真实写照。

9 {, U e/ w0 D4 F" Y. F

 

ThAPd4vI.jpg
( ^$ P& Q5 V4 }, ].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3:15:1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3-5 18:37:00的发言:
; F! t4 I& s1 x6 ~# d! Q

谢谢二位先生来参与讨论!

9 y# E/ N6 d% P( `# o

 

2 z: m# I3 q6 n7 g5 j

 

/ ]9 s/ F+ h7 T9 E0 s! @1 n7 q

崇文门南面有常见到的铁路道口(图185.崇文门-城楼 )。

2 v) L/ Y& y$ ~) x

这处“常见到的铁路道口”,在1楼原图内滑湿的地面仔细观察,没有看到。

- Q( R$ c# O: n3 e( @1 x- B

 

% c- X; W. t6 D5 p9 Q. H/ U,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85.崇文门-城楼 (1921年).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楼原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w X# e' X6 o$ g* q( D7 O% G; q

 

! w( _8 `% U; a/ T

 

+ a$ r/ I# ]$ W$ I2 b- D K" N

对不起各位!

( X' N0 E- ~+ o$ U

 

3 \; q; A6 Y7 D* V

我的8楼帖出现重大失误!

7 p* g6 l2 j7 K C0 ?6 `

 ‘黑天鹅’图片出现了!!!

: k) _! w3 H- I* y8 K. O8 _

 嘿嘿!

. d' [3 c+ D0 X" l5 j% s; b

 

7 R8 z, d. H {

我今晨最新看到一张标注为 1930S 的有‘常见到的铁路道口’的可以确认的崇文门城楼的明信片。

) ^; a3 x3 n x

在这张可以确认的崇文门城楼的明信片里,各处疑点已经重合。

$ M/ T/ ~; c' Z8 p: r; s

 

) v8 J% `1 O2 ^! f: f; P

 

* Z7 y& k* N9 L, ^, c/ N

7mhXiv4h.jpg
0mGv440n.jpg

! }. x8 V; D3 H9 |$ c/ s& ]

 

- n% y0 s6 `$ I$ g% o8 |

 

" n9 v6 t0 ~' o3 J( w% Q5 z

 

5 i; i6 |) f- J6 o/ o1 Y& W% l8 c: w0 o

 

: m# D" ?; h$ F9 X, R1 A3 r

[结论]:

/ b8 D4 \ P" p

1楼原图里,远景的城楼是崇文门城楼。

# H) S1 T& B; @4 a9 c9 U6 T8 |

1楼原图里,近景的城门洞是崇文门箭楼遗址下的券门洞。

) e# O8 e! T9 X& P% t4 M$ N, u

 

8 a3 \! M0 n. K) X) N( q8 j- Q

 

9 K) r4 B$ ^' E7 q' j% E

 

1 I0 _! J. Q/ B) V( t% O6 h

耽误各位先生的时间,实在是抱歉!!!

) Y$ r. w+ }2 W+ Z$ B: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2:41:3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3-5 19:04:00的发言:
* ]& h! z7 R! }! Z7 w. o& Y- H

当然,仅凭8楼帖的两张图片比对,

4 G6 S) `5 H0 n6 a+ W

既无法完全否定1楼原图是崇文门;

6 N! O' S" T1 }" v. f

也无法证明1楼原图是宣武门。

2 A3 c$ L# s: K3 c$ _

 

) Y/ B. n) j; B

崇文门箭楼(遗址)下方开有券门洞,有文字记载,有老照片佐证。

: r; f) V3 R9 f$ A' L# G+ m

宣武门箭楼(遗址)下方开有券门洞,我未见到过相关的文字记载。

. m% O" g& ], H1 P" c! @$ {1 m

 

W9 V! Q2 \1 e; {5 M7 O; N+ y0 a0 c( }

现在新引入另一张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老照片(日军由宣武门列队而出)。

# t2 Y3 m; X% F) W

另一张老照片的标注是:

1 S e+ Z8 y& N2 K6 P3 O9 K& B

 

s) p) A d7 O8 V1 S# o! u3 s% ]' Q

日军由宣武门列队而出。

# Y5 N( v3 A& [) Z6 T6 F% S

& m B$ t2 L# T" X: y

E8 `% W6 d" f2 P4 T

0 I* G0 j/ ?3 a. j! J

 

/ @8 ~ R: Y( ^- D/ G1 H! S

宣武门箭楼(遗址)下方曾经开有券门洞?

& T* E9 A2 c9 h4 o" m0 l& b' K

我未见到过相关的文字记载。

5 @ r. K. J- v

大概各位也未见到过相关的文字记载。

. b, d; n& [" R# n& b8 n( x, @

这也是认定1楼原图里的城楼是宣武门城楼的极大的难点。

7 c T0 S1 h6 K# x3 k* W

 

4 i* O g4 N6 z3 }# M! }

我们暂时抛开相关的文字记载,只去求证1楼原图里的城楼是哪里的城楼。

; A. E9 Q" D: d# M

现在新引入另一张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老照片(9楼帖图)。

: ^# ?: ~6 R, z, ^7 k& O$ z7 O; Y

‘另一张’老照片的标注是:

, z; n$ L. L1 ^$ r# `$ A' e* C

 

/ a. ]9 N2 d5 H( x+ _6 d

日军由宣武门列队而出。

! o2 |4 R3 ?$ l8 j0 o+ l8 A

 

& @/ b" Z* A6 ^1 g9 J

 

6 }' z. \+ K5 I5 Y+ v1 I! p

R6nDP27j.jpg

: U! _8 D) U& ]( v3 E

 

3 T2 _4 j. W! X) C+ Z6 k

 

* ]+ U, G6 M j+ p. }$ B* x

[读图]:

- l& @% b: J; C+ t9 p

 

, O5 z1 N' }6 z4 n) k

在9楼帖图里,看到的城楼屋顶的檐下无立匾;

. }0 A2 i: `% @% d8 l

排除9楼帖图是外城的永定门。

& ` K' l7 P6 j8 `


 

. X/ H" ^) ? V4 S$ @6 y

在9楼帖图里,看到的城门门洞外立面是平面型。

1 o" ~, G; U8 c( D

    

) z, [; @ E/ ^2 U; N' u

城门门洞外立面是平面型,

9 x1 A" E, @3 o

见于正阳、崇文、宣武、西直等4门。

. T9 g2 J L8 @: l2 ^" z, f$ o

 

. A+ S2 z2 {: ?& ?

 

! x, O* `0 J9 v9 g* \( w

 

1 ^; E+ D8 |" \) D0 l

在9楼帖图里,看到的城门城楼面阔五间;

* D9 h: }% W6 D0 o9 B/ w1 L/ ~

排除9楼帖图是城楼面阔七间的正阳门。

6 Q% c% L+ A1 m0 V# H, d7 `$ ]

 

+ Q5 u$ x9 F8 [) s

在9楼帖图里,可以看到左侧的瓮城墙已大部无存。

3 B3 I9 B* [2 i: }; ~

在9楼帖图里,可以看到左侧的瓮城墙靠近城楼右面的城墙处的残根,

- `* e) O2 ]" t# d7 I9 T0 a

已改建为突出城楼右面的城墙外立面的小墩台了。

* _6 i/ U$ `/ R" ~' k" O& A

 

" ?% |6 T @# N t

至少在1943年以前,西直门和崇文门都无此“突出城楼右面的城墙外立面的小墩台”。

% O" b5 i+ I' n6 }0 T' q

既无文字记载,也无老照片佐证。

9 O! V. B0 F. E! {0 k) S

我以为可以排除9楼帖图是西直门或崇文门。

3 L& h( s3 Z0 b- m7 T' a

 

- t, A3 F5 J* j6 X) A R' V& Z

 

* p& l% k8 ^! J% X

只剩下宣武门了。

/ {0 J$ _; r! P H; C, l1 ~

 

4 s3 i/ F }) m0 E' m- y

 

/ ^- L' I) F! t( _$ W9 J

找来几张可确认的宣武门的老照片与9楼帖图进行比对。

9 u' {) X ]3 L: H) ~0 D

 

9 g$ Y& Z% G ~

 

7 z. U+ H% P( E) A& c; |

06sLdobf.jpg
UKyY025D.jpg
l508IjSU.jpg

- u- Y. ?4 C$ G5 [! q! M: F) f; X

 

: \" V/ q0 Q5 M1 ^2 S

 

, D/ W j+ _9 G6 z2 u5 E0 K7 T

我认为9楼帖图的原标注无误,

1 x: B; N' H) X0 j; Z3 M

9楼帖图里的城楼是宣武门城楼。

$ D- C9 X& F2 k! |

 

" I2 U0 P' }# n2 T3 w1 Y1 ]

9楼帖图里,日军正“由宣武门列队而出”,队伍向正南方行进.....

8 X$ T( C" f1 A" I9 }. c/ N: t

9楼帖图里,看不到此时的宣武门那已经拆除了箭楼其下面的基址的模样。

, }: Z+ w X1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6:31:4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5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12-3-5 21:14:00的发言:
e) H2 @# z6 X! V+ {7 X2 F! N3 T

崇文门后来在箭楼无存的情况下,箭楼下单辟了门洞。

' n) M* \; E' F! }4 T. I7 m

但是,就是那座城台,也于1920年拆除了。

3 ]. s" {" z9 ? g1 V- z8 C v

所以,到1937年,城台,门洞皆无存。

0 j5 u" m" r" ^/ J# D# t

 

2 K3 u& o+ u/ O6 ~7 T' v/ U0 h

如果说这是崇文门的话,那照片的原标注就有错误:时间不是1937年前后,而是1920年前。

" K3 Q8 g7 P0 s$ r- ^. _0 ?3 i2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0:32:0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5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仅凭8楼帖的两张图片比对,

: y6 z: U) z+ j9 C" ~! }5 }

既无法完全否定1楼原图是崇文门;

- _: f$ L: Z; }8 Z0 P( |) ^

也无法证明1楼原图是宣武门。

( S( M! A! d2 M: }4 p7 y+ L* H

 

* J3 v1 ]2 W7 j! t! q

 

0 c2 K+ w M3 O9 S. m; _

崇文门箭楼(遗址)下方开有券门洞,有文字记载,有老照片佐证。

+ a, l0 R" L# y9 W: ~

宣武门箭楼(遗址)下方开有券门洞,我未见到过相关的文字记载。

- a8 P8 w/ v1 ^9 r: R

 

6 l1 B8 h+ _5 _

 

5 V* J: L! g/ `3 {( ^

 

: r# |3 x( z4 Y

现在新引入另一张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老照片(日军由宣武门列队而出)。

p3 ]) a# H1 j' }( m6 b

另一张老照片的标注是:

& E* J. c2 j# X8 C# n P- b3 K

 

. U: S0 B( V# n6 h, r. Y

日军由宣武门列队而出。

; s8 w$ D8 k' P! G, ^/ D0 w

 

9 S% u* D% J3 X

 

# I0 B& x- ]$ z( |) n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 @4 I* u2 x* @+ u

 

8 u2 d0 j/ s+ [( p1 R1 G

1楼原图和另一张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老照片(日军由宣武门列队而出)源自:

* g! S: q+ o6 Z$ M6 @: s

 

( Z: O2 m7 P: F- ]7 {

 

' h) v6 J/ |, o

《老照片图库》       七·七事变前北京城内日本兵:已在此36年

9 Y& v; w9 k; I0 z) ]- S& b3 \

 

, d1 U6 N% l: S" S3 I+ `1 r9 t

http://tuku.news.china.com/history/html/2010-10-08/153884_1512596.htm

, g; g7 M z6 S2 |# | |

 

3 j$ C3 J) P5 r( _, L

 

, d: u, o$ y3 W! V% _

 

" P2 L- U0 [# o5 F/ }& k

请各位先读读以上两图。

& p8 y- h7 ?4 {& _- F" r0 b-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7: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5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从箭楼门洞看到城楼,当是永定门。

- d& y# D' p# U2 l/ T- m/ K+ t0 h L' _

 

- ?1 Q2 o6 Z* o- |: ^( e; g

1937年,崇文门箭楼已无,当然也就无门洞了。

7 g) ^) {. d# Z& A

没听说宣武门箭楼下开过门洞。

发表于 2012-3-5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凭感觉像崇文门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位先生来参与讨论!

* s) T, b0 R# v0 `. r% @

 

3 f3 M+ }: L2 M* M9 a% W

 

/ s4 V e$ s. v1 d

崇文门南面有常见到的铁路道口(图185.崇文门-城楼 )。

0 \/ k$ N$ L! w/ n& }, q

这处“常见到的铁路道口”,在1楼原图内滑湿的地面仔细观察,没有看到。

& r0 H+ B! e+ a. i! t8 b

 

$ t7 f: Z# ]8 i2 l0 w# F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山深处在2012-3-5 19:30:00的发言:
* I& J+ R1 }0 w; C" V+ i

能从箭楼门洞看到城楼,当是永定门。

- ^0 t% q% H E

 

, v* g3 U6 ^: J3 ?- z4 J* k

永定门的城楼和1楼原图的城楼存在多处差异。

9 O$ ]! ~) K+ ]3 ?4 w. v- q: i2 ^

 

4 J5 `1 g* q: m }$ ^0 r8 y! I

1)永定门的城楼立柱较细,柱后无遮板;1楼原图的城楼立柱略粗。

+ q/ X& j, S p& w, t3 i, ~! ^# W

    (二次点击看图901.‘城楼正面的风景’的大图)

1 N9 P) t/ b0 x$ l6 |, C

 

l: s) \1 { d3 @) Z8 D4 C

2) 永定门的城楼的石匾位置略高于1楼原图的石匾位置。

" f1 n4 ^! C* x) p# a

   (两图内的长红线为中分线)

: ~* x6 b, g( }

 

& o) q( r5 ]2 V' Z# c

3)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永定门的城楼屋顶的檐下悬有立匾。

0 i+ f3 }( V# l

     内城的九门中,只有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正阳门悬有立匾。

* T1 N" L b6 x* K& k

 

# m. M. D. {% }/ n& I

 

8 t) Y/ P; l( ~

jv2ElGFu.jpg

6 E1 V; K, Q& `9 |

zB8fTJxn.jpg
IsQXRlBr.jpg

$ E& l# R& u; n0 U7 C+ B& U

 

) N1 r8 ^# q+ a6 ?. \

 

* E/ d, U# _, b5 h

 

h% O) c4 ]+ {

1楼原图里的城楼屋顶的檐下未悬有立匾,

* ?4 q+ h) R) f! P

它不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门。

! U- D9 l7 C* ?: L3 u0 i" Y

我以为,1楼原图里的城楼不是永定门城楼。

% s/ {' \+ b% Z |" {'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20:18:3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原图里,在门洞处看到的城楼屋顶的檐下无立匾;

5 x; m1 W( ]/ ^) j7 D( B

排除1楼原图是外城的永定门。

( o7 r9 u6 i& {8 Y0 h) _

 

; m' I2 m/ ~! ]5 Y$ Q

 

# M2 |" t# F( r4 Y+ |( Z

 

$ o" c( \; V% g5 G5 N, d+ u

 

& C$ J& W, A0 }; H' t$ P, N0 T

1楼原图里,在门洞处看到的城门门洞外立面是平面型。

% T$ U3 T# z9 ]

 

T2 R8 ~9 M# Q% X7 w

[转帖]:

- d- G! Q( j" o, ]- }' i. \6 w

 

! L) u# U+ j2 n; b: c; G/ n d. Y

一、城门门洞外立面
内城九门的门洞外立面(城门正面)可分作两类:
1、平面型    

5 f6 a0 w) D& Q: P

见于正阳、崇文、宣武、西直等4门。

1 A! `5 I, M) j9 p4 Q- v" Q) ]

......(略)。

7 V# y6 K& O. x" u, J3 Z


 

6 U" Z. P; u, ]* C9 u6 ~- N

 

. v- V# J, }9 s$ L' y& t3 t- R

 

) d3 h8 U* d. X" V0 w* [' @

 

3 U( z5 J% j8 u

1楼原图里,在门洞处看到的城门城楼面阔五间;

) R4 o. q7 R! Y6 }3 @0 G0 x/ r1 ^, n

排除1楼原图是城楼面阔七间的正阳门。

5 i% [* V$ q! h( o% E' A

 

) H7 N1 C& K* L! m5 n% D4 v$ s2 L9 [

西直门在1949年2月共军进城前,箭楼下未开过券门洞;

) r6 K j2 k( }7 a* _( m6 Q3 Z- |

排除1楼原图是西直门。

; b; y3 k# C& {+ Q

 

# B! }( y$ u& g1 m/ g9 I

 

/ H( G8 Z+ V$ x* k9 J* S( y. V

 

) @4 K8 u2 t* o6 V, u( Y

问题简化了。

2 d3 _" Y7 V8 L0 Q& ?9 L

只剩下崇文门和宣武门了。

4 W5 D" @9 ~5 T* r/ R) r

 

/ ~ ~8 y( S a6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7:19:1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5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文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在这里(请点击原图一下):

: b5 I9 y& r+ e! D+ B |) K

 

9 V, x+ m0 T. v( k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 E5 I7 |; h7 ^% d7 H'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5:27:4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字符串出错了,又发了一次。嘿嘿!
发表于 2012-3-5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见中国军队呀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山深处 先生的13楼帖我一时没有看懂。

* G5 e% ?+ j" n& ^9 W

 

6 i" }/ L8 y9 @0 r: [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 v* Z0 C3 [$ ^% ~1 V1 \( P$ |% y" o

 

! v$ w5 f Z6 W! H y

 

/ b5 R9 P3 B5 @9 [' N

如果 燕山深处 先生这里指的是崇文门,我想说几句。

3 L; G& c3 P; ^

 

* W& M& K% ]0 M' R8 U

 

6 ~0 R4 D+ I$ t E R* W, |6 W- M

关于崇文门瓮城的最后的拆除,许多记载是1950年。

) d( `1 _* \4 A* }

至少在1943年以前的老地图里,都有崇文门瓮城的明确的标注。

" X& M7 U" F5 p; K2 P& W/ m

 

8 ~( o6 e9 m( d, C" X' M, Z, q- ^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9 |4 {* u+ A: {

 

- d& o. K" X) ?5 Y' t ~! y6 x9 q

 

/ {8 @- B2 m: F& J

在1943年的航拍图里,清晰地看到崇文门瓮城墙体。

+ i5 y& \ E+ t

在1943年的航拍图里,宣武门的瓮城墙体已无影无踪了。

A8 k+ Y( e2 O L2 {( A8 l

 

# i) k8 y h! u' u, {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讨论]:这是哪里的门洞?

$ x' v/ c( U6 ^0 D

 

- v# V2 J2 A; U% V+ u' P0 R- X

 

+ w# D2 `. n5 Q3 X G+ l$ }/ C3 }

我14楼帖所说的只是在1937.07.07前,

2 J1 t9 \+ ^- `+ E. }' E8 p

崇文门瓮城墙体(不含箭楼,西闸楼)还存在;

8 M) @7 `; ?0 R: ^( ^

我14楼帖并不是说1楼原图里的城楼就是崇文门的城楼。

& j2 E& r; [" C: X) l, X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31:5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5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山深处在2012-3-5 19:30:00的发言:
6 q' ?0 n" Q- m+ s

能从箭楼门洞看到城楼,当是永定门。

# \; T- K6 q/ V9 s

 

; x; W: {3 H- n! K1 m0 j( q2 ]

1937年,崇文门箭楼已无,当然也就无门洞了。

; R5 V1 p' n; `, ]! t; p

没听说宣武门箭楼下开过门洞。

4 r5 f( C, a3 w; O# x3 F# F- w

崇文门后来在箭楼无存的情况下,箭楼下单辟了门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4 13:12 , Processed in 1.19901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