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想翻出照片来,顺着周日的路线,重游一番拍记胡同,却突然想起了,叶老师送给我的一张光盘。一个简单的灰色的冲印店包装纸,上面用蓝色圆珠笔写着“迷失的城”,里面一张复制的光盘。也许是因为叶老师的推荐,也许是由于这个名称,光盘启动的一刻,自己便很确信,这篇拍记需要多等待一个多小时。 内容几乎就是一部纪录片版的《城记》,里面出现了很多,曾经走过的路、拍过的门。一位位每日为古城保护奔走忙碌的专家,学者,老师,以及一些曾经亲自访问过的老胡同的居民。他们含着泪,用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对比着如今杂乱,混沌的北京古城,用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讲述北京城的金贵,倾诉着他们对家的热爱。 旁白的语音一刻也没有轻松过,如同叙述碑文一般,介绍着五十年来,北京古城内,这仅占北京市面积百分之六的土地上,所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04级永定门的镜头定格,也许是最好的解释。 走在前往集合地点的路上,心里多少有点儿忐忑。虽然定下了本周的拍记范围,但是法华寺一带实在不熟悉,手边没带地图,只知道,拆迁公告已经在前两天,悄然爬上了墙。在丝毫不了解这一带胡同的情况下,真是有些赤膊上阵的感觉,不过,幸好手边还有这把“松下FX8型“狙击手枪”,并且“弹药”充足。 这次人来的不少,我很欣慰。没见到大家,已经一个礼拜了。来了几位新朋友,几句寒暄,自报家门。刚想跟新朋友介绍一下拍记队的活动时,发现一辆二八大车,北向南缓速行驶过来,原来是叶金中老师。消瘦的身影,真是好久不见了,兴奋自然易于言表,不过大半可能是因为心里终于有底了。 叶老师曾经有句名言,说“拍胡同,二十四小时都是黄金时间。”这句话说的太好了,胡同的魅力,是时刻存在的。即如此,怎能浪费每一秒的黄金时间。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磁器口大街,明代称为蒜市口南,清代光绪年间因为有卖瓷器的买卖,生意兴隆,名动京城,故而改称磁器口。随后,在磁器口大街上,便跟风开设了数十个磁器摊子或是店铺。1965年整顿街巷名城,将红桥统一归入磁器口大街,1977年,因道路交通,将磁器口东一巷、东二巷,分为了两段儿。
顺磁器口儿往南,叶老师指引了一条小径,没有名牌,不像一条胡同,走进去看,在一片被防尘网盖住的空地,上面长满了杂草。在乱草从中,有一个孤立的院落,门口木牌上写着“磁器口东一巷13号”。墙上写满了字。内容归纳为两个字“愤怒”!看墙上的字,这个院子的主人叫刘凤池,不用说,一定是位钉子户。曾经对钉子户这个称呼为贬义,一直深信不疑。现在却有些肃然起敬!不知何时,心中的对错的天平,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很多的合理,都变成了歪理。这个东西有时候,也会忽然变得很迷茫。想要大彻大悟,自己的道行还远远不够,总之是相信,现在不做,日后会报憾终生! 从来没有见到拍记队的这个阵势了,两三个三角架,支搭在后,五六位手持机器的朋友,游动在前,掌柜的独自抱着自己的818爬上了一处“断壁山”,而几位灵活、多变、隐蔽的卡片机,则摸进了院内。这哪儿是拍记阵型啊!?呵呵(几句玩笑) 其余的..........祝福这家人吧! 顺街继续向南,第一条是香乐胡同,香乐胡同北起葱店西街,西至利市营。当时对这个“乐”字的读音,起了些疑惑,是“音乐”之“乐”,还是“快乐”之“乐”。虽然话题一起,声音便传善般,确信是后者,却也未道出所以然来。且不说这乐字,就说它挨着葱店,他也香不起来。 后查资料记载,香乐胡同明代便有,曾经此地建有一个小小的关帝庙,庙虽不大,殿前却有一座两米多高的铸铁香炉。后来,庙渐渐废弃了,而香炉却单独留了下来,并且成为此地的代名词,久之成名而被唤作“铁香炉胡同”。民国时候,去了个铁,改称香炉胡同。建国后改称香乐胡同,暗喻着新中国的人民,都过着香甜快乐的生活。五十年代,香炉因破除迷信,香炉被移走。新中国,人民生活逐渐改善,我们总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知道那个明朝的香炉,是否让哪位先富起来了。 香乐胡同,已然被改造的确无过多可圈点之处。大家便顺石板胡同北折而上。 石板胡同北起广渠门内大街,南至香乐胡同,这里古时曾是一条窄小的土路。据说清代时候,曾有几个打制石板缸盖的店铺,民国时期,尚有一家在营业。旧京最大的磨石店铺—聚山城石头铺的库房原址依然在此,二号与四号,就是用来存放石头缸盖,以及写字用的小石头板的库房。他们将剩余的小石头铺于胡同内,故而得名石板胡同。 行于此,正值下午最炎热之时,油油热心的为大家,购买矿泉水和冰棍儿,此刻发现,几位人兄与居民聊的正欢。那里居民的热情,是我意料之外的,虽然话题涉及胡同文化,也涉及是否拆迁等问题,但他们不像东西城,见惯了好奇的旅游者那样无所谓,也不似前门战区那样,忙碌于凑钱乔迁居民小心谨慎。这种开朗,在拆迁是少有的。能够与之相较的,恐怕也只有,菜市口的大吉片儿了。 石板胡同往东就是东利市营胡同,他东起标杆儿胡同,西之崇文门外大街。整条胡同被石板胡同,东西分为两条,各称为“东、西利市营”胡同。 看到胡同牌子,便自然而然的把“利市营”跟势利眼这个词儿联系上了。不管怎么说,有利,有市,总是跟做买卖有些关系吧?其实不然,“利市营”是由“力士营”谐音而来。因明代政府机关曾在此地设立“力士营”。清代初期,就已经被撤销。 利市营胡同里,主要都是一些小门小户,这点从门楼可以看出来,除了几座如意门,几乎全是细窄的“小门楼儿”。唯有14号的一座小号儿的金柱门儿,算是这条胡同里的富裕人家了。虽然门楼都比较简单,但整条胡同干净利落。加之时常有几棵树木点缀,午后时分,几个邻居好友,在树下对杀两局,充满了胡同生活的惬意。
此时熟悉这一带的“羊肉小丸子”,提议说有个好院子,平时进不去。大家便顺一条向南的小路,直接串到了西厅胡同。
到了地方,却只看到一个门市部似的门脸,小丸子跟门口的师傅打了招呼,我们便穿堂而入。原来,里面才是别有洞天。一座非常标准的三进小四合院儿。正方、厢房均是一明两暗的结构。院中海漫地面,有树有竹,清凉入心,宁静之致。唯一缺少的,是一座垂花门,但是因为院子小,放置垂华门,反而会觉得拥挤。而设计工匠,则巧妙的给随墙式的二门儿,加上一个悬山的卷棚顶。门边墙上,各开一道八角什锦窗。典雅别致,相得益彰。 在其街门旁边的墙上,有两个起拴马作用的拴马洞,保存的还非常完好。据说小院儿的主人,在买下院子不久,就被抓了,院子被没收。这么好的院子,被藏在里面,真是有些可惜了,但露在外面,是否还能保存如今,就谁也不敢保证了。
从此出来,我们原道返回了东利市营,东口出来,便是南河漕胡同。南河漕胡同北起广渠门内大街,南之东壁街。其成名之因,顾名思义是由河道而来。但河道的说法不一。有一说是明清时代的河道,水经大石桥流经此地。由于在大石桥之南,故相对北河漕,称之为南河漕。
无论传说是否真实,确在这胡同的牌子里发现了些问题,胡同牌子上为南河“漕”胡同,而各家门牌上则是南河“槽”胡同,到底为何漕?当时无法定论,正好在南河漕与延庆街交汇处的一座门上,发现了一块民国时期的老门牌,上面分明写着南河“漕”9号。铁一般的证据,终于让真相大白。至于门牌之“槽”,到底是另有他说,还是疏忽所致,就不去评说它啦。可巧的是,这个南河漕老9号牌儿的旁边,挂着新号,却是延庆街58号。
延庆街以旧时有延庆寺而得名,本没有什么太好的所在,可在延庆街2号,却发现了一个竖版的民国老门牌儿,上面写着“听儿 3号后门”,中间锈掉了,据居民讲,就是“胡同”二字。这样说来,东厅胡同,西厅胡同过去统一称为“听儿胡同了”。 在资料上,对东、西厅胡同的解释为,明朝时候,这里有崇南坊的一个巡捕厅衙署。在明代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有东西巡捕厅的地名,在乾隆十五年景城全图上,为厅儿胡同。清代宣统年间,厅儿胡同改名为东厅儿胡同。民国二十三年《最新北平全市详图》以南河漕为界限,其东名曰厅儿胡同,其西名曰西厅胡同。民国三十六年,《北平市图》又把厅儿胡同改为西厅。
资料上并未提及“听儿胡同”的说法。但在南河漕与西厅胡同交汇处,确有一块蓝色的胡同牌,上面白字写着西厅胡同东口,看来此牌年代在,民国二十三年至三十六年之间。而“听儿胡同”一名是何年代,却依然待考。。。。。 我们顺东厅胡同向东,东口便是幸福大街了,在街边,东厅胡同7号看到这样一座小门儿,虽然很简陋,但上面还挺热闹,两边贴着春联,鞭炮蔴雷二踢脚,喜迎新年真热闹,横批是:岁岁平安,门心用毛笔各写在两个斗方上,右边为“秦琼”,左边为“敬德”,全当是二位门神爷了,上面亦是用毛笔画了一幅戏出儿,我正念叨着,这是张飞战马超吧?一位老大爷,应声道:“不错,就是张飞夜战马超,那城门上站的就是刘备。”。原来这位大爷,就是这个小院儿的主人,大爷和他的老伴儿从一个砖砌的小储藏间里,拿出板凳,马宅儿给我们座。让我们再一次看到这里人的热情。大爷介绍自己是白洋淀人,住在这里很多年了。不难看出,大爷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养鸟,养花,爱唱个京剧,经常到天坛公园去和票友们吊嗓子,并且现场给我们唱了几句《野猪林》。知道我们喜爱老北京传统文化,不知道从哪儿变出一根儿白粉笔来,在地上给我们讲起了内九外七。说的非常耐心,也很起劲。各位的相机,也很合时宜的纪录下,这一系列经典的瞬间。 往后的路,天色渐暗,记忆里就是葱店西街的大西瓜了,记得一年前,拍记队的第二次活动,大家在胡同里热得不行。买了个西瓜,大家蹲在路边吃,还没吃了。现在,那一个小西瓜肯定是不够吃的了。一年来,拍记队员越来越多,胡同却越来越少。说不好这是不是个必然。知道八角坑胡同里,有一位白女士,拍记队成立那天,在来今雨轩见过一面。她说胡同就像空气一样,我们平时依靠着他,享受着他,却感觉不到他,当某一天空气希薄的时候,才意识到它的珍贵。。。。。其实拍记队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拍照,也不是研究,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唤起更多人对老北京的了解,对胡同的爱护,对文保的认识。那时,我愿意开着车,给散布在北京的拍记队员们去送西瓜.....
2 ^" Y4 t. e4 J8 `. Q4 w[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8 4:55: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