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神行促织在2012-2-17 10:27:00的发言: K3 {9 X) `8 L1 s* y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复兴门 (2).jpg
" A0 z3 l7 h9 ^0 D# B) C这个老片分不清是复兴门还是建国门,不过应该差不多吧,就做成复兴门了 * ]. S4 i7 f' l- z
; E! L6 ]7 M2 n( S2 O- o
' B8 p. N3 V) h* X: \6 d/ W
* [! r# Q% N& S# x[转帖]:
% P+ s9 e" J+ W8 v+ ]! }
8 f# F1 U5 s1 K 据北京市档案馆1999年第四期《北京档案史料》所载《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日寇于1939年起,就开始在北京西郊筹建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并在东郊筹建用于工业区的“东街市”。为沟通“两新街市区域与城内之交通,特就东西两面城垣各辟一新城门(东称‘启明’、西称‘长安’),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扇与门洞,因陋就简,迄未修饰,是其物力不济之象征”。 ! g& |# q0 a8 C" m d# v u6 A
日本投降后( n `0 A' V: e1 m, u! e% b
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按照当时流行的“复兴、建国”的政治口号,将日寇命名的“长安门”改为“复兴门”,“启明门”改为“建国门”。1946年11月何思源接任市长之后,曾“修建复兴门等城防工程共十三处”,在复兴门缺口处增建了一座10米宽的拱券门洞,并加装了铁门。1955年,为展宽道路,将复兴门的门洞拆除,拓宽了缺口。而建国门则从未建造门洞,一直是缺口状态。 I* n( D7 f7 ]8 i5 {; i
......(略)。
R. U' }8 b; m7 T) `2 O; [1 r- I- G
~3 h8 \" f( V( Z1 P' [
% ]0 w8 j7 \; o. q 3 m3 P, l8 Q2 S6 `9 Z* K
7 C, b' b J3 M6 R
$ A2 h% r( b8 S8 {0 f2 F) z
( F7 q% j# E/ O% F7 R
/ w3 c! V3 z& b: N) h' z o) U
[评说]: x0 `7 O* h0 D# z3 x
# i" K6 t6 Y+ L还是“做成复兴门”合理!
" Q4 H& Y, w P+ L
; w" T) g; d9 h+ N) Y! 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7 12:41: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