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3-3 1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张。
kl8.jpg

点评

这周的柳枝已经开始变色了,春真的来了。  发表于 2013-3-4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0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游(6)+ `9 M/ U' k# S: S& W& Z% ]
      海南随处可见椰子树,小区内的温泉池四周也高大挺拔,硕果累累。椰子树的叶子可以挡住任何一个方向的阳光,阴凉舒适。抬头可见的大椰子个个都招人怜爱。买个大椰子8元钱,不贵。但每每看到树上结的果实,还是很想在怀中抱抱。中午,小区工作人员修剪椰林,正巧爱人外出碰见小区里有人抱着大椰子回家,才知道是可以随意拿,于是兴冲冲地拿回一个,表妹见状也紧随下楼,一会功夫又收获了五六个。这圆圆的椰子真是可爱,抱着留个影也不错。没有专用工具还想喝到椰子水,只能用不锈钢菜刀来代替大砍刀,重力不够只能是用力向下一次次地剁,椰子的外皮厚且不脆,有点像滚刀肉,最后只能是胡乱地连砍带剁。终于露出了硬皮,胜利在望了,用刀尖一点点地向下剁,拿出人定胜天的毅力,最终,流出了椰子汁,兴奋。没有吸管还是不能喝,口子向下倒出来也行,但它淌不出来,只能是举着椰子口对口地向外吸,吃相虽然不雅但终究是椰汁进了肚。无所谓味道,享受的是过程。

点评

当初为打开椰子,我用上了所有能找到的工具。如刀、斧、锯,剪、改锥。。。其实打开椰子是有技巧的,只要用刀砍掉“把”。然后,再在“把”的周围砍个三角,或四方,就可以把椰汁倒出来了。还可以用勺子挖出椰肉。  发表于 2013-3-4 18:04
70年代,为打开一个椰子,我竟用了2个小时,到现在都记忆犹新。现在学会了打开椰子,很快就可以搞掂。  发表于 2013-3-4 07:09
发表于 2013-3-4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6【二代】
电视里见到韩国新总统振臂说话了.是朴姓的女总统,忽然想起了她爹.闺女长得像爹,近似率当超50%,但想不起老朴啥模样了.同样是当一把手的,北面的老金 老老金,甭管长得俊不俊,都还存留在脑海里,这南面的她爹当年也是屡屡上报纸的,却没有了印象.
细想60年代的老朴,还处在阵营的对立面,跟在老美后面汪汪,能够上版面的除了负面消息还是负面消息,至于图片形象,卡通画替代了新闻照片,不信可以翻翻旧报纸.哪一年老朴被政敌暗杀了.这一页彻底翻篇了.谁想四十年后人民还想着他,当年带领了国家经济的起飞,穷日子过成了富日子,饮水不忘掘井人.深情厚谊移情到了二代身上,民众指望借着朴家的力,能不能再次实现国家经济腾飞.
朴家二代肯定不弱,要不能选上总统.去年底掌了大印.她自述嫁给了国家,干大事不屑家长里短.半岛的南北双方这回都子承父业,能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别吵吵着老打架.
他们吵吵其实没有什么不好.老话讲,”兄弟阋于墙"要真攥成一个拳头,这周边就更不安生了.内部打也不能大打,打出了难民 打出了核子谁都受不了.
官二代 官三代,世袭肯定不好,要是民主选出来的会好一些,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民意.官二代当了一把手的已不算少见,亚洲国家的印度 巴基斯坦 新加坡,远处的大小布什.小辈的比老辈的执政效果更好还是差了.老布什倒是常给小布什观敌料阵,按说两代人的智慧能形成合力.
说来官二代得天独厚,打小就耳濡目染 见多识广,如果自己再争点气,从政当官比平民子弟自然机会多多,哪哪都如此,情理当中.如果父辈的又属德高望重,为大众造过福的更是会荫及子孙.要是臭名昭著,子女翻身就难了,仕途走不了,还有其他路子可走,英雄不问出处的行当有的是.
朴槿惠,数大龙的,朴正熙的,长女,第18任总统..精通汉语,曾经获得台湾文化大学名誉文化博士称号。喜欢中国哲学,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
27【智能化】
有个段子打趣智能手机:比如它的闹表功能:普通手机一早会叫你起床;而智能手机叫你不起来,它就会自动给单位领导发短信请假.这还真不是吹牛,只要预先设置,届时一定照办.
我这新置办的联想电脑,用了有十天,敲了有一万字.去年底才出的厂,软件自然是最新的.买的时候就考虑了出身问题,IBM曾经的电脑业的巨头,我前一部用了它的产品五年多,颇为顺手,以至于四年头上,它服役期满时,我都没舍得交旧领新,又多陪了我一年多,直到一同退休.我接着采购了一台联想,想它们是一脉相承,一个血统,子承父业,联想收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又进一步中国特色了,应该更好使才对.
确实运转速度快了不少,年轻胳膊腿就该利落.再有新机子有了智能化发展,如错误提示功能,刚才写的那段<<减负>>其中一句”……, 每日拖拽着上学”结果冒出一句提示语”语法错误”,还真不知道错在哪里,没有主语?可主语在逗号前面.这类功能可供人参考,也不能太认真了.
让我有些烦恼的是这屏幕上的光标太过活跃,经常上蹿下跳,让我费劲的往回找.我也意识到,是文字输入时手部接触到了触摸板,我有意规避后略有好转,还是不能杜绝.原来的那部机子没有这个毛病,使用的输入方式都是搜狗拼音法.触摸板太过敏感?
我电话咨询了销售商,他除了说避开触摸板外就是送过来返修,我说不愿意跑路,他说,要不换上外接鼠标试试.我还得找个外接鼠标.
前前后后用了总有十台八台电脑了,还头一次遇到这类问题.先别说便宜没好货.要是自己不够智能呢.我还是喜欢国货的.

点评

买个好点儿的、大点儿的智能手机吧,即能上网、导航、听音乐、看下载的小说电影,也能上微信,短信费可以省了。  发表于 2013-3-5 15:27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9: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3-4 19:33 编辑
$ V, c& e* H2 M; K. v' @( K9 z% V  d& r4 [+ _5 w
       90年代初,妹妹因为工作需要,单位给配置了一台自用的IBM笔记本。那阵儿,还是黑白屏。我这个从小见了“电”就着迷的主儿,就开始自学电脑。当时是MS-DOS系统,都是洋文,后来才有了W3.1。好赖妹夫的电脑水平技高一筹(我一问妹妹她就烦)。
       我最搞不定的就是触摸板,这一触,鼠标箭头就不定跑哪去了。妹夫说:这好办,外界鼠标就行。
       后来自己有了笔记本,台式机。连外接鼠标也不用了,一律是蓝牙鼠标,起码省得连接线在那瞎捣乱呀。

点评

其实,鼠标是离不开的,只是蓝牙的不用线。  发表于 2013-3-6 16:52
我也是从DOS系统开始用电脑的,但我至今也不能没有鼠标,差距啊。  发表于 2013-3-6 00:27
发表于 2013-3-5 14: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植于黄土地、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小草,紧随着春天的脚步,已经无声无息地长这么高了。( z; z( \: g9 ]$ T5 G* P4 i; @
IMG_0266.jpg
发表于 2013-3-5 15: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江 于 2013-3-5 21:53 编辑
: {# X5 N/ F% M/ n1 ]
- ?  X. g8 ^) x  r 1 `  d+ M+ G. X' H* I

5 P5 i3 V+ ^2 ], a0 v4 \- q% q天才是被逼出来的!+ g: ?* e5 F9 t& D

$ i2 X; d) x' Y4 F. o  I# [" v) Y( l                                                      -----看后觉得很有趣,转帖。) R) B) L8 h( s$ R$ y3 l

$ D" r$ Z$ T# ^/ }1 u( G$ O与其说是老师考学生,不如说是学生考老师,思维如此缜密,把各种边界条件都考虑到,怕老师“捣浆糊”,这哪是什么小学生啊!大学生也未必强过他,果然结尾是……哈哈!+ `+ s8 j- W4 N4 s
$ o  c/ `$ @1 J
主题:给一道幼小入学考试题目
! j7 c" i: W  r8 R: q. ~  t5 _7 d* l' D
师问:“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剩几只?”& a# m! ]9 F2 D" S8 B; M. R/ z6 {
考生:“是无声手枪,还是其它没有声音的枪?”: d4 n8 X; P  c9 d
师:“不是无声手枪,也不是其它没有声音的枪。”, C! g! w. b" g+ S0 `! s! q4 ?4 S
生:“枪声有多大?”' @+ w% n/ f" _* @3 `
师:“80-100分贝。”
3 n  g! t9 j$ z2 Q5 W, P: H生:“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 q9 G9 X4 V3 b0 m# z师:“是的。”
( B% I; S4 Q- c9 F: ^8 N& O0 m+ y5 A生:“在那个地方,打鸟难道不犯法? ”
! H5 I) L* `1 L1 X# v9 U5 a( `师:“不犯。”' T% p3 W2 N$ b9 [  n
生:“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 _5 ]6 `- f" U+ p6 T+ ?师:“确定。”
) x* O* X" `' Z1 b) s此时,老师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拜托,你只需要告诉我还剩几只鸟就行了,OK!”9 m$ k9 k' S' x8 o2 K* G. Q; q
生:“OK!鸟里有没有聋子?”
9 \; n7 l4 w2 n师:“没有。”
8 X7 y* Q/ ]: f* U生:“有没有鸟智力有问题?呆傻到听到枪响不知道飞的?”. S- t( U6 ^0 i: {' t7 R0 }1 M0 }
师:“没有,智商都在20 0以上!”
" Y4 e  W2 k! e5 F5 X生:“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 T$ \+ c9 K! U# ?+ a1 {" n师:“没有。”2 N2 w' |3 f; z$ R; U9 T3 G
生:“边上还有没有其它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它鸟?”
+ o7 r$ K! L8 ^: H3 ^5 _( R5 c- B师:“没有。”
0 c$ M3 s) ], ?( e% x4 i生:“方圆10公里呢?”! s! P' k, ]" x8 U! ]+ A
师:“就这么一棵树。”2 ]' u( h" n# j/ y5 T2 C% z0 S
生:“有没有残疾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j$ F9 e$ Y* H' H5 [6 Z9 [! t
师:“没有,身体都倍棒!”9 s5 U" ?" ?& M% D6 ~) ?( @* d
生:“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 Q$ y, X  A3 |$ a' ^$ f8 Q, |( ~+ e师:“都是公的。”
" @% j! O# Q, O2 {, `! u! W生:“都不可能怀孕?”# M! P5 S. N% F* I1 Y# z6 e. k
师:“我晕!绝对不可能”
; Z3 L7 T9 {! t# j) U! l生:“打鸟的人有没有可能看花?保证是10只?”6 b  I+ t, R/ @; `8 t
师:“肯定没有!10只。”
; H  Q  p- R8 u0 U9 E此时,下课铃声响起,老师脑门上的汗已经流下来了,但学生仍继续追问:“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
- l* p9 i, m& O师:“都怕死。”5 v! O1 j6 s3 B# e5 Y* Y' q
生:“有没有因为情侣被打中,自己主动留下来殉情的?”
9 I+ @& E( T2 f4 D  X- j师:“笨蛋!之前不是告诉你都是公的吗!”2 a" y4 `, @9 b* m" m& c; Z* c
生:“同性可不可以啊 !”3 M! A! c% W  S: F+ x
师:“…10只鸟的性取向都很正常”) V9 c$ X1 }" o$ Y* K
生:“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E( F+ R. U* L5 t# }
师:“不会。”$ p; p6 I9 B" ~% \& c" r
生:“一枪打死3只呢?”# j2 B  _. V: q! e
师:“不会。”7 {5 n( r) D: S8 j; T9 S: @
生: “4只呢?”
3 V) ~& q/ j9 B, `" ?/ u0 @, z) l- }5 L% }师:“更不会!”
5 q0 q2 Y' ~3 m7 f# ]生:“5只呢?”( x5 Y( N  s  u/ E
师:“绝对不会!”
. ]# N+ A  `  o+ Z% C. ~7 h生:“那6只总有可能吧?”* L, F3 b% v0 V* M6 k9 n: w  U& F
师:“除非他妈的是猪生的才有可能!再说一遍:一枪只能打死1只!”
" {/ g' N1 V& `1 @3 V8 K生:“……好吧,那么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么?”. d* c9 L2 V, T3 O/ F# O4 L& b
师:“完全可以。”
( [( ~6 ~, y+ C8 T  B7 y' d" k  z生:“它们受到惊吓起飞时,会不会惊慌失措而互相撞上?”
: ~: Z6 X: R3 F% ~; B+ `3 {师:“不会,每只鸟都可以自由飞翔”
& x! W; e1 n2 ?" N  k$ q% ^, l4 r生:“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的话,”学生满怀信心的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1只;如果掉下来,就1只不剩!”2 _% m8 X8 E1 X& \% \5 M1 Z: w
此时,老师推了推眼镜,强忍着要昏倒的感觉,颤抖地说:“你不用读小学了直接去考公务员。
) h* X0 g7 |  o6 E/ I6 B# T

' D3 R5 x9 E, @3 I: M3 R

点评

也不怪学生,老师你自己都这么奇葩,你爹妈知道么?  发表于 2016-3-29 10:12
现在的小孩儿们可不简单,千万不可小视,2.3岁小孩电脑、手机都会使用。  发表于 2013-3-6 17:15
这个出题的老师不会是赵本山吧。  发表于 2013-3-6 14:14
现在,街上救人都要三思而后行。  发表于 2013-3-5 22:01
发表于 2013-3-5 2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这两张雪后图片真有趣!
134556099.jpg
134556885.jpg

点评

是蜡做的吗?  发表于 2013-3-10 19:43
猪头不是雪做的.  发表于 2013-3-6 15:17
发表于 2013-3-5 2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90年代存的几枚银元,那天翻出 ,也不知真假 ,顺便就当学学钱币收藏知识吧。
  s; l7 g( H: G9 s& f% g. x% V7 B
IMG_0203.jpg

点评

哪天请雨夜兄鉴定一下,再让老同学摔一下,哈!  发表于 2013-3-6 17:09
真的银元一般摔不碎。听别人说的。  发表于 2013-3-6 14:03
哪天见了“雨夜泛舟”可以一问。  发表于 2013-3-5 23:14
发表于 2013-3-6 0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uxiuhua 于 2013-3-6 00:31 编辑 / o( b* g) _9 u% f+ C1 d, K3 h( w( d

. e% \- g4 B9 N/ {9 d
海南游(7)+ Y% p- Y$ W3 Y* c
      昨天租车(别克七人座,自动挡),400/天,GPS20/天。押金5000元,共租三天,今天开始游玩。
         第一目标:博鳌,60岁以上的门票100/人(70岁以上73元,电瓶车和乘船)。主会场正在布置,我们进去看了看。
        第二目标:热带植物园,马路两边都是卖菠萝的,一家接着一家。本没有打算买,但多的让我们好奇,停车一问,103个,又黄又大的菠萝每个足有三四斤重,便宜。于是下车挑选,见状,前面的一家马上说,105个,再前面的一家说106个。农民真是不容易,漫山遍野的大片菠萝地,收获了也卖不出个好价钱。我们于心不忍,还是买问价的第一家,商量了一下,104个,高高兴兴地抱回车上,继续前行,再一看,路边居然还标有1元一个的菠萝,也没人买,大概是运不出去吧,否则不会这么便宜都无人问津。
   

点评

北京菠萝10元两个,有时3个,什么时候吃到同学们做的菠萝饭哪!我同时也学点厨艺。  发表于 2013-3-6 17:11
l林同学前两年都是到田里检菠萝,不知今年捡了多少。可做菠萝饭、入菜。  发表于 2013-3-6 09:36
发表于 2013-3-6 17: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虹学姐好!赠几幅彩虹小屋图片:
5 u6 b$ A- @: d( r7 z( P2 b
39b1OOOPIC1e.jpg
341-11030400260310.jpg
5785_0609193425_big.jpg
235070-12092510035335.jpg
2337508_162534093_2.jpg
128687608128709_mid.jpg
3675170_200137817000_2.jpg

点评

童话世界  发表于 2013-3-8 07:26
发表于 2013-3-6 17: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会儿没事儿,再上个我买的景泰蓝花瓶和小玩意儿照片,那两个花色差不多的花瓶是我80年代共用30元买的,我那时只是喜欢。记得小时候爱臭美,总在商场卖首饰饰品柜台趴半天。
照片X 025.jpg
发表于 2013-3-6 18: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班春节前去看望老师时,走在路上,我着意观察了一下我班田同学,他前段时间受伤了,但现在走路很正常,没留什么后遗症,田同学“已经不咳嗽了!”8 L' }# N& s  L$ u0 D
        田同学和淑晨(还有几个同学)都住在三里河,记得那时我们常边走边玩儿着回家,我还去过他们的家(建工局附近)。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相貌发生了变化,但大家在一起聚会时,没有什么生疏感,说话也很随意,没有什么设防。他和在德国的王华欣小时候都是属于白白胖胖的男孩儿,很可爱!
/ S! `6 B* i2 |/ @" [  G( J

点评

田同学与6-2班韩同学同住市建工局宿舍,韩老爸时任建工局局局长。  发表于 2013-3-6 19:07
发表于 2013-3-6 18: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学长存放在我家的老钢琴(还不知是什么牌儿的),也属于文物了吧!{:soso_e113:}5 m  k  A6 L, U7 k, [

点评

那是80年代买的“星海”牌,那阵儿相对来说已经价格不菲,很少见外国品牌,我那不是为了餬口嘛。  发表于 2013-3-6 19:10
发表于 2013-3-6 18: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班的牛军和王华欣都练过多年小提琴,贾老师和周士杰也会许多乐器,别的同学还没展示,看来以后组织个乐队没什么问题。王华欣还喜欢水晶,收藏不少瑞典的水晶作品,据说都是晶莹别致之作。

点评

牛军同学是音乐世家,可他现在干那行儿,只要身体好,能再干10年8年的。  发表于 2013-3-6 19:16
发表于 2013-3-7 09: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秀武兵 于 2013-3-7 09:44 编辑 7 t, @6 L' b0 d3 a5 k/ V
# I! i/ c' O4 o: q
徐童的纪录片《算命》: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5MTYwNDIw.html% u9 ~1 o9 q: N1 M) ]. `  H% ]- [
       非常有意思!推荐大家看这部片子,也是希望大家能在这片子中看到影像如何介入生活,反映生活。也可以看看镜头是怎么面对事实,和怎么控制效果的。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很多朋友现在拿着相机经常不知道干什么,每天都是在重复别人。其实只要认真的思考和观察,我们身边可以摄影的事物太多了。

点评

独特的视角,值得反思。  发表于 2013-3-8 13:09
社会远非那么光鲜,残疾人生活艰难。  发表于 2013-3-7 22:17
感觉真的是:贫不择妻,寒不择衣,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发表于 2013-3-7 21:29
发表于 2013-3-7 1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qqppp 于 2013-3-7 11:56 编辑
- B2 s' f! S- V! H- H% b9 |8 y' t7 }$ ?8 c. S7 @
今天整理东西,无意中翻出一张戴育新校徽的照片,时间是1966年春天,年龄10岁(不到生日)。此像具有那个年代的特征:娃娃头和中式小棉袄,呵呵。/ w1 c( w/ C; K( n9 t/ T5 o+ k4 N! E
育新2.jpg ; g! H4 ^/ `" j7 G4 L* B/ N+ y% p3 C. R
# I8 }( u- j5 [2 m9 V: x+ q0 R

6 f$ U& b: X8 h) F: y, C1 l( w$ L: T- {- z8 f/ q

7 Z3 ^, i! K4 n- y

点评

看到照片联想起电影城南旧事。淡淡的如烟往事......  发表于 2013-3-10 19:48
我有校徽,但没有这样的照片。  发表于 2013-3-8 13:10
看到校徽,很亲切,咱们育新小学生独有的。  发表于 2013-3-8 00:49
Q妹戴校徽的照片很珍贵,我在校时爱留小辫子,头顶扎个蝴蝶结,没有戴校徽照过像,记得我还给校徽染过颜色。  发表于 2013-3-7 21:40
据我所知:恢复高考后,我们班老赵等三位同学,就不约而同的考到北大法律系。6-2班架子更是为了户口回北京,考上了清华工科,毕业后不久就改行了。  发表于 2013-3-7 21:24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9: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代】逆天的5岁孩子开铲车!
* \5 w9 P3 a* G, j$ d
* {% }1 ?. A. b# D& E, k. H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auto=1&vid=r010673xh67&attstart=0&attend=511

点评

今天的童工,当年:在京的童工,和背井离乡的童工,还是各不相同的。  发表于 2013-3-9 12:52
进工厂时不到16,应算正儿八经的童工。不过这孩子太小了,即便当大玩具玩儿,那的环境粉尘对孩子也太糟了,大人不该拍这个。  发表于 2013-3-8 13:15
我们6年级的大多16岁背井离乡——那是一代童工!  发表于 2013-3-7 21:16
太不可思议了!怎样练就的呀!这应该是最小的“童工”吧。  发表于 2013-3-7 20:43
发表于 2013-3-7 21: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时候在学校学过“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那时只是想到司马光从小就勇敢、智慧、乐于助人,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今天下午我正在看北京财经台的拍宝和收藏节目,节目中间穿插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短片,看到画面我不禁想“哇塞!司马光砸的可是大器型青花啊!缸的主人会不会索赔?唉!思维什么时候发生了这样潜移默化变化呢?感觉哪儿不太对劲儿。
  o" v# y5 M2 T, S$ A! a+ E

点评

司马光砸缸是为了救人。呵呵。  发表于 2013-3-10 20:20
思考了一下,觉得当前人们追求财富、增强法制观念都没有错,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善良本性和道德底线要坚守。  发表于 2013-3-10 12:34
发表于 2013-3-7 21: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8【看戏】
常住父母家,晚间常陪老人看戏曲频道,看其中的京剧.不知与三八节是否有关,近来多是青衣的重头戏.但估计当代青衣们基本不看.观者也是不多的老旦老生们.
本周先看了<<红鬃烈马>>又看了<<锁麟囊>>.播出的也不是全本.比如京剧《红鬃烈马》共包括13场折子戏,但近些年开台唱戏打了对折.这次电视中也仅播出了其中的三折,这三折咿咿呀呀也唱了两个多小时,《三击掌》、《武家坡》、《大登殿》故事有了,意思到了.
去年曾与于哥聊起一段,他说在剧场看了<红鬃烈马>>哭得鼻涕眼泪,让他想起了旧社会家庭的磨难,只是寒窑18年换成了抗战八年.离乱的社会这事多了去了.
<<红>>戏附会于唐代,加工于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民间故事.去年还有部取材于此的电视剧在多家卫视播过.这次看完戏后还上网查了.厘清了这薛仁贵和薛平贵是两码事,前者还随唐王李世民征东,后世也留下了戏文,如<<汾河湾>>等.而后者纯粹戏说.两位的故事大同小异,女主角前者姓柳,后者姓王,王宝钏王三姐.
话说王三姐生在相府,大姐二姐门当户对的嫁了,而三姐宝钏自幼溺爱,我行我素,在十字街头,彩楼选婿,球中花郎薛平贵。丞相嫌贫爱富,悔却前言,王宝钏力争不果,与父三击掌,随薛郎投寒窑,苦度光阴。后薛平贵降服红鬃烈马有功,唐王封官薛郎.后西凉作乱,薛出征先行,九死一生。王宝钏苦守寒窑,备尝艰辛一十八年。结局薛平贵鲜鱼翻身大登殿,王宝钏封为正宫娘娘。
戏文多是一二百年甚至更长历史的积淀.看老戏可以体会老辈人的生存环境和情怀.戏如人生.
老年间的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世世代代,王三姐偏要自选郎君自由恋爱,啥时都有例外.一旦嫁为人妇又严守妇道,苦熬岁月,重又循规蹈矩.善有善报,好人修成正果,成了万岁爷一人之下的千岁娘娘.
婚姻自主过去多是奢望,于是就演给你看,看得高兴,看得令人向往.喜剧过后是寒窑的悲剧,亦喜亦悲舞台波澜,久唱不衰"老太太,给钱了您呐,一毛两毛您不在乎
人物历史无据,故事纯属传奇.戏演人生 娱乐人生.古往今来四书五经之外的戏曲舞台同时担当了教化人生的功能.光立贞节石牌坊不够.还要开锣唱大戏.不识字,不耽误听戏 说戏文.人生指南 人生之路铺就了.
新社会解放,思想 身体的解放,当家做主人,从这说,新社会妇女幸福了.
29【好人好报】
巾帼英雄的戏不少,如杨家将本子中的佘赛花穆桂英 杨排风.但都是编的,查无此人在史书上.但不排除戏好,有人缘,流传至今还津津乐道.还有类戏演绎人生道理,积德行善好人好报 恶人恶报,有意无意的在教化人生.
昨晚看的是<<锁麟囊>>就属此类.本剧由翁偶虹应程砚秋之约于1940年创作的剧本,是程派剧目的代表作.折子戏还是整本的常演不衰,这不到一个月在银屏上出现不止三四次.不同的戏班,老中青都在演.
剧情梗概:登州富家女薛湘灵出嫁,花轿途中遇雨,在春秋亭暂避;此时载着贫女赵守贞的另一架花轿也避入其里。赵感叹贫富相遇,世态炎凉,轿内啼哭。湘灵仗义怜惜,从嫁资中取内贮珠宝之锁麟囊相赠。世事沧桑,六年后,洪水洗劫登州,湘灵与家人失散逃难到莱州,为求生计,在当地绅士卢家为奴。一日偶见自己当年赠给路人的锁麟囊供在楼上,不觉悲泣。原来卢夫人即赵守贞。赵得知湘灵为赠囊之人,好生感慰,敬如上宾,并助其寻得母、子、夫,终于阖家团聚。
富家女娇生惯养颐指气使,好在有颗悲悯的心,繁花似锦时赈济了弱女子,谁想风水轮流转.败落之时才知人间的辛苦,被赈济的人也知感恩戴德知恩图报,于是再次上演善有善报的喜剧一场.
如果是人之初性本善,作品见素抱朴,挖掘人性之美。社会来得越来越复杂,温良恭俭还有坑蒙拐骗。作品是诲淫诲盗还是劝人向善,有高下之分.戏曲大舞台还是多些花好月圆的好。
今晚播出的是《龙凤呈祥》吴蜀相争,郡主孙小妹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喜剧中的悲剧。不说也罢。
女子为好。节日愉快!

点评

tiantou,你是知道名字,然后找到;我是不知哪些是经典,又想想找一些看看,可能比较难。  发表于 2013-3-8 21:48
我是在百度搜索中键入剧目的名称查询的  发表于 2013-3-8 14:12
<<锁麟囊>>好看,看过之后就会喜欢程派了。  发表于 2013-3-8 13:27
哪里能看到京剧经典剧目的剧情梗概?  发表于 2013-3-8 07:23
3-8节到了,老田以古喻今。  发表于 2013-3-7 22:41
发表于 2013-3-8 0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游(8)
( v, t2 C' H- |& j5 q" a- b8
40开车,第一目标是东方市(海南岛第三大城市)的棋子湾,高速路况还可以,出了高速后由东向西方向,笔直的、新修的柏油马路刚画好线,道路两旁正在植树,农田一片绿油油,心情也格外舒畅。开车220多公里,棋子湾还有三四公里时,断路了,几个方向都在修路,路标指示南,临时道路十分艰难,再向前行,没路了,只能返回,不甘心的我们干脆向北,进了一个小村子再打听,根本不通向海边。前行的路根本过不去,只能返回高速。就像去年在广西的德天瀑布附近的边防公路上,塌方堵住了去路。
         棋子湾景区看不到了,但不能影响我们的好心情,有人说,一会到路边的地里顺两根甘蔗,有人说,还可以拿个小金瓜。还有人说,干脆弄几个木瓜回去或者带一把香蕉,我说,干脆用弹弓(根本没有)把树上的果实打下来。当然,这都是开玩笑。在茂密的香蕉林中,与没有套袋子的香蕉合个影;木瓜林中,每棵树上都高高地挂着几十个青绿色的果实,有个别的树倒在地上,果实还没有成熟就已经变黄,捡几个玩吧;密密麻麻的甘蔗长势不错但色泽不太漂亮,连照相没有兴趣。在北京超市都有出售的小金瓜,在绿叶的衬托中显得格外可爱,表妹忍不住拿了一个(又面又甜,煮在粥里吃了)。
         回到高速路,从东方市出来,向西一直到海边的渔场码头,海面中有渔船穿梭,右边是一排刚打鱼回来的渔船,两三层的木船,看上去就是水上人家,有生活用品及晾晒的衣服,非常显眼的是每条船上都挂有国旗。有的船只主人正在分捡着鱼虾。右边向海面延伸的是市场,新鲜的海产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价格也比三亚便宜不少,但没有什么旅客,当地人的购买能力有限,少有人问津。我们若是有时间,真想大吃一顿。
         正值中午一点多,原本较为清静的马路上大多是骑摩托车带孩子去学校的家长,希望东方市今后发展大力旅游,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发展经济。
         1600来到大小洞天,国家5A景区,门票135/人(门票太贵),60岁以上凭身份证享受半票为70/人,停车费3元。进入景区较晚,因此游客不多,沿海边走,粗糙的沙子,巨大的岩石,海上不远处还有一灯塔。虽说没有蓝天白云,但风景也算是不错,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小洞天。边走边看,1800过后几乎没有了游人,向出口走时,电瓶车司机主动让我们免费乘坐到景区门口,没有收费(每人15元,可按站点多次上下)。
发表于 2013-3-8 09: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虹飞小屋 于 2013-3-8 09:31 编辑
1 t2 p4 y0 J- B9 k# Y4 J5 Z: p+ }# v) `' H  q5 C
        关于朝鲜再次宣布停战协议无效对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亚局势的影响,笔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朝鲜战争史专家牛军。牛教授认为,朝鲜这次仍是对核试验之后联合国酝酿更严厉、更具体的制裁措施,以及美韩联合军事演习的反应,主要是做出表示抗议的姿态。朝鲜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很小。
5 E# Z+ _4 x% Y; H; ]. w
  r* j3 c8 {5 e. U; s0 t
4 g+ p: I( |( I- y. y: q8 a

5 ^6 A9 u5 q7 n
6 ]6 o6 N- n# \( g                     ----以上文字节选于新浪历史专稿《朝鲜废止停战协定不会引发战争》作者:孙力舟

点评

朝鲜做事好像总是让人感到不真实。  发表于 2013-3-10 19:50
我是外行,觉得-金-好像要疯了!  发表于 2013-3-9 12:46
发表于 2013-3-8 09: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Z$ K1 T7 Y) T【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第二次朝鲜战争已经难以避免。”朝鲜外务省昨天(3月7日)下午发表措词强硬的声明,威胁要对美韩“行使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权利”,朝鲜半岛山雨欲来。
' |: q# [$ `5 i4 g, V; S0 ~, v$ D/ K( Y
朝鲜发出警告之时,距离安理会投票制裁朝鲜仅有几个小时,这个针对朝鲜上月第三次核试验的“迄今最严厉的对朝提案”昨天夜间在安理会上获得全票通过。
; j, O9 G! V/ y) X7 s( T. Y" t" k  d. X
7日朝鲜官方的《劳动新闻》刊登社论,强调“自主权比生命更珍贵”,声称“朝鲜千万军民在等待金正恩下达攻击命令的历史性时刻”。此前两天,朝鲜军方发言人宣布废除《朝鲜停战协定》,已经拆掉了韩国人一道重要的心理安全屏障;韩国军方针锋相对,威胁如果遭到攻击将对“包括金正恩在内的朝鲜高层实施打击”。
" L7 U* |/ F2 t$ |1 [. H8 z) u7 r0 s: s/ _/ h- t, b
朝鲜半岛的敌意在以惊人的速度飙升。韩国媒体称,面对联合国新的制裁,朝鲜肯定会采取行动。更加危险的是,下周朝鲜、韩美将同时大规模军演,这很可能成为发生军事冲突的不幸舞台。

点评

金三胖也疯了.  发表于 2013-3-11 09:25
估计朝鲜是想实现解放南韩的雄心壮志。  发表于 2013-3-9 08:35
朝鲜怎么了?要解放南韩?  发表于 2013-3-9 08:09
我理解的专家分析的“打不起来”是指不可能形成第二次朝鲜战争。但是总感觉擦火还是有可能的。担心的是一旦擦火就可能搂不住。  发表于 2013-3-8 10:22
到底打得起来打不起来呀?一旦打起来,朝鲜考虑过怎样收场吗?  发表于 2013-3-8 10:17
发表于 2013-3-8 1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江 发表于 2013-2-8 21:21 + }8 `+ q1 S3 V, ^$ D- m, |
我班男生与老师、师母的合影

+ a7 T, g  i. i4 r- Y1 F今天才看到, 非常遗憾错过了, 当时我在国外. 怎么没有秋江同学? 只顾拍照了.

点评

知道你春节前在国外,以后有机会再去看老师吧。  发表于 2013-3-8 18:43
发表于 2013-3-8 14: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30【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是出喜剧,除了孙家小妹作了牺牲,孙权、周瑜二人"赔了夫人又折兵"站在身为正统的刘皇叔这边,满场戏真个皆大欢喜.
剧情取自<<三国演义>>。刘备借荆州不还,周瑜定下美人计,假意将孙权妹孙尚香许配与刘,.诸葛亮将计就计,用周瑜的岳父乔国老说于孙权之母吴太后,吴在甘露寺相过刘备,真把刘备招为了女婿.刘备后沉迷于温柔乡,不愿回转,诸葛亮用计赚刘备带新夫人同回荆州.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话大体是对的。我们少看水浒多了些血性;少看三国也无法变得老奸巨猾.少年看热闹,看战争场面,看千里走单骑,看长坂坡,过瘾,到是甘露寺这段太文,没意思.人活到了老年,口味变了,有意思和没意思的有可能调了个.现在看<<龙凤呈祥>>也就是甘露寺这段也看得兴致盎然.
战场在温柔乡里.你看阴谋诡计,含而不露,实则步步为营、步步杀机,美人计一出,双方排兵布阵,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诸葛先生成竹在胸,定下锦囊妙计决胜千里之外:下船伊始“孙刘结亲”招摇得街谈巷议;第二招拿下关键人物乔国老,拿人家手短,乔老只好先受禄后立功,极力美言刘皇叔和这桩政治婚姻;吴太后以貌取人,皇叔也得乔装打扮,乌须黑发,博得丈母娘的欢心……终于抱得美人归.是政治、是谋略、是故事。
这出戏看得轻松愉快,没有冗长的唱段,唱念做打、插科打诨中渲染气氛、述说情节.可谓京剧中的精粹之作,无怪乎它长演不衰,尤其是逢年过节时,总见它们亮相.
乔国老一段"他四弟常山赵子龙’’唤回我遥远的记忆,原来这唱段的出处在这.那是我曾经唱过的第一段唱词.
31【戏剧人生】
我们这一代人戏曲的底子不算薄,上一辈人听戏的多,是一辈子的爱好,他们好这口,听这曲,多少会影响到我们.及至六十年代中期,样板戏风靡大陆,你要是不会唱上几段那都不是中国人了.一个剧种如此铺天盖地响彻神州空前绝后,我们也成了京剧观众空前绝后的一代.
我家的第一台收音机是丰收牌的,五个灯,记得是一百多块钱买的,在西四的电料行.时间五九或是六零年.匣子里放的最多的是京剧,梅兰芳 马连良等名角;<<捉放曹>><<四进士>>最初听到这个名字以为是四个近视眼.小孩子怎么会耐着性子去听京剧,姥爷霸着收音机,孩子跑到院里玩去了.
小时也零零碎碎听过片断,对艺术形式不了解,还为古人担忧.场上角色的内心独白,未准都听得懂,但会担心,那么大声的,不都让台上的坏人听了去?到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舞台戏,看那手持的马鞭奇怪,原来那是战马的代表,小时觉得这是最大的遗憾,骑马大战才是,没有真马厮杀太没劲了.
我会唱的第一个段子是"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抖"就会这一句,还唱错了最后的那个字,应该是个"愁"”字.在子弟小学的操场,就这一句循环往复的唱还扬臂奔驰着, 腾起一片尘土,一群孩子,那阵势不输今日的"鸟叔",乐子大了.是高年级的唱,我们"小豆包"也跟着嚎,可惜京剧的才艺就此止步.
文革不是一无是处,某些艺术形式的大普及 大发展,京剧就是如此.学不让上,好脑子总得有个出路.<<红>><<沙>><<智>>会唱全本的人不少,不是喜欢,是没辙,哪哪都是样板戏,电影舞台 话匣子 出版物,全民皆戏.
"朔风吹 林涛吼 峡谷震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寒风中,我敞着棉服,拎着板锹,旷野中吼着,满天飘白.是少剑波是杨子荣是天地间一寒士,情景交融."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有没有啊.
京剧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如今衰微了.最后的戏迷耄耋之年,剧场中消失了他们的身影.下一代的观众能否接续上?我们重归田园、内心平静了下来,或有希望.

点评

老田所言京剧片段,乃为特殊的经典!估计若干年不会再看到!!   发表于 2013-3-9 12:54
发表于 2013-3-8 15: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pei 发表于 2013-3-7 19:28 ( J5 q( s$ p- R" f. d
【二代】逆天的5岁孩子开铲车!
; e0 i" V8 ]% f8 l) R8 b" c& K; o# z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auto=1&vid=r010673xh67&attstar ...

# }8 Y  h0 d& m$ m& b  A家长该被收容
发表于 2013-3-8 18: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Friday),看了一位同学的题目叫《悬崖边》的邮件,其中一个图片引起我一些旧日联想。图片和注解如下:
$ S; e9 O0 `2 t6 ~! a      2011年8月,在英国德文郡,一群游客目瞪口呆地看着一个青年从60英尺(约合18.2米)高的悬崖跳下,但下面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这不是自杀,是英国新兴的一项极限运动名为“墓碑跳水”的无防护跳水活动。跳跃者通常到悬崖、岩石或者码头上不做任何保护措施跳下。这项运动惊险刺激,如果参与者不慎在入水时撞到岩石,死伤率相当高,故又称为“墓碑跳水”。据统计,英国2010年一年就有至少14人死于此项运动,另有数十人重伤或高位截瘫。游客伊恩·道威尔说,在这样平静的地方看见这么惊险的行为真是太可怕了。
proxy (1).jpg

点评

这种事小学就听老师讲过。那时还不知道是种危险的活动,跳水者只是为追随游客扔下去的一枚硬币。  发表于 2016-3-29 10:17
在国外有这样的跳水表演的人,游客出钱,他们就跳。我担心他们万一出问题,出钱的人可能会遇到麻烦,就说服同行的都不要出钱看了。  发表于 2013-3-16 00:38
在国外有这样的跳水表演的人,游客出钱,他们就跳。我担心他们万一出问题,出钱的人可能会遇到麻烦,就说服同行的都不要出钱看了。  发表于 2013-3-16 00:37
在国外有这样的跳水表演的人,游客出钱,他们就跳。我担心他们万一出问题,出钱的人可能会遇到麻烦,就说服同行的都不要出钱看了。  发表于 2013-3-16 00:37
发表于 2013-3-8 18: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过去曾管过数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其中有几个住的时间长,我们的关系除了医患,都成了亲人和朋友。他们其中两个是游泳跳水时导致的截瘫的(一个是汽摩公司的、一个是燕山石化的),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是一米八的大个儿,也是单位的文体主力,原因都是游泳比赛训练时扎猛子跳水,头顶着地致使颈椎脊髓遭到不可逆运动损伤;还有一个是制药厂的职工,长得很是英俊潇洒,他在单位上班中午休息时,两脚登墙躺在一条长板凳上,突然向后翻倒,颈部着地致颈椎严重错位脊髓受损;更有一名天津纺织学院毕业,已经是纺织工业部处级干部的病人,他下班回家的路上,被后面开来的公共汽车撞到了头部,从此瘫痪。
他们瘫痪的后果直接导致的就是从此失去了行动的自由,四肢肌肉逐渐萎缩,事业前途无望,生活和命运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的是女朋友弃之而去、已婚的面临的就是离婚,即使有的没离婚,长时间的分离、二人的相对无语也没有了幸福可言。
我那时一直在精神上鼓励他们,让他们坚持着、锻炼着,期待着,制定了系列中西医康复措施,大家都盼望世界上有新的治愈截瘫的医疗技术的出现,哪怕有一点儿新的方法我们也尽可能的尝试;在生活上我也尽量帮他们解决困难,还常去他们各自的单位找领导解决他们的治疗资金和补助问题。时光荏苒,但包括世界上的影视名人、体育名人在内的许多截瘫患者,至今也没有什么治愈的先例,但大家还是咬紧牙关、在坚持中不放弃希望。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后来也调走了,但还是经常会去看望他们。前几年,汽摩公司的杨骁心灰意冷、每日借酒消愁,导致肝肾功能衰竭去世了,那时他年龄也就四十岁左右。事后我见到杨骁80多岁老干部的父亲和曾在口腔医院工作的老母亲,他们说:“只有这一个儿子,他还是死在我们前面的好,否则我们死了谁来管他呢、、、、、、”

. S1 z% e: f* Q' S/ o9 B
今天看了以上图片又想起了他们。特别是杨骁,那刚入院不久、满怀希望的样子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 k+ @; C/ y2 X. q% z
希望同学们还是要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珍爱健康、防止一切运动伤害,幸福、平安地度过一生。
2 t9 E. N  z% m) R" t8 A

点评

唉,真是悲剧!小秋江悲天悯人,菩萨心肠,令人敬佩!  发表于 2013-3-11 09:29
“中午休息时,两脚登墙躺在一条长板凳上,突然向后翻倒”,这可真要命。  发表于 2013-3-10 19:53
读了令人十分伤感,感叹人生的无偿,唯有珍惜当下的生活。笔者长期从事医疗工作,接触伤患无数,仍有如此慈悲心肠,令人敬佩!  发表于 2013-3-10 01:44
善事!善事!!  发表于 2013-3-9 12:45
发表于 2013-3-8 1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终于办好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了,以前没出过国,只是在香港没回归前在深圳中英街伸了伸脚过了点儿界,哈!要周游了!
$ x8 J1 i2 y( H8 r; I! t

点评

今年不去台湾,以后再办赴台证。  发表于 2013-3-18 21:12
还差一个台湾通行证。  发表于 2013-3-9 13:46
我想先四下江南,再看看初春的西湖、太湖,坐坐乌篷船,事先约定还要拜访几个人。之后去哪国游览待定。  发表于 2013-3-9 10:46
现在季节去泰国柬埔寨气候正好,三至四千元解决问题。  发表于 2013-3-8 21:32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23: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归”同学不必,我个人认为:育新师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0 ]' i# w2 _- S- t* F
       我与小董及牛军通话,牛军还记的班主任老师。我又问了牛军的授课出行规律,他说:刚开学还是以授课为主,3月低之后才会有外出讲学事宜。
发表于 2013-3-9 1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田学长关于京剧的普及,我想起了那个年代有关唱样板戏的笑话:4 y( W% l/ h) @
    我刚入伍在原平的野战医院,经过培训被分到了门诊所,当时除了给部队看病,也给老百姓看病,而所有的打针、换药、针灸、理疗、补牙等全都是我们干,每天很忙很忙。那时还在文革时期,每天要早请示、晚汇报和天天读。不知从哪天开始,大家在每日的早读时,还要轮流有几个人唱样板戏。
# n4 h+ o7 l/ c+ |9 X& ]     这天,所长因为一件事狠狠地批评了一个张家口来的战士,而这个战士还帮我洗过床单呢,当时气氛很严肃,后来轮到我唱样板戏了,细声细气的我不可想象的吼了一句:“狱警传,似狼嚎”还没唱完,大家就笑喷了!
) s: u) j: P5 T1 E1 c& K% I# V     还有一个战士是个结巴,有一天轮到他唱了,因为一个人他怎么也唱不出来,就让我们和他一起唱沙家浜里的对唱,最后他”阿、阿、阿”了半天才说出庆嫂来,之后我们都笑得唱不出来了。
5 |. {3 z& `( ?5 k    去年战友到原平聚会,看到我们唱样板戏时破旧的门诊诊室,从湖北来的班长又说起了这些事,我们又都开心的笑了。

点评

一般结巴说话说不上来时,别人都告唱着说。  发表于 2013-3-9 12: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4 00:07 , Processed in 1.22653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