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2-7-27 15: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 万把三叉戟,围湖颐和园>> 郑也夫7 j. S; f; _& ?6 V! B
% Q! C) h/ y3 }" ?; ~ 管理者特别爱说的一句话是:我代表人民。若真如此就太好了。实践这样的良好立意究竟难在何处?难在人民的利益常常是不一致的。所以更准确地说,管理者的任务是居间协调人民的利益纠纷。协调中的分寸殊难把握:纵身怀绝技,却众口难调。下面便是生动的一例。
0 [: k" ?0 v" P, H" g
5 w/ ?+ ^4 T; B6 d2 B 不久前我在颐和园西边的团城湖畔溜达。听两人愤愤不平:“管理者既然觉得在此野泳者违法,枪毙好了,搞起这么个铁栅栏作甚,景观全毁了。”听得出来,说话者的立场和笔者大相径庭,他是反对野泳的,我是呼吁给野泳一些合法区域的。不期我们竟然在这一点上认同,水务局的修建物太煞风景了。此地何处?中国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现湖边已经铁桶一般围起三米高的铁栏杆。为防止人们拉弯铁条钻进去,这次使用的是碗口粗的铁管子,每个铁管子上端都有一个小小的三叉戟,以威慑攀越者。还嫌不够,若干地段还铺设了极具杀伤力的铁丝网。颐和园的常客们,百般无聊之际,细数了一遍,共有一万零四百多根铁管子,也就是说有一万零四百个三叉戟直指青天。您想,这阵势和颐和之园有多大的反差,哪还有一丝一毫的和气。公园水域可以不可以野泳几年来一直在争议。上述牢骚说明,反对者也颇不赞同铁栏杆,因为它对景观的破坏远远地、大大地超过了野泳。须知,本园是人类文化遗产,管理者有在此大兴土木的权利吗?$ I @2 R( @: \, g
! u# |$ B, ?4 z6 Q 以上是无形资源之破坏。有形资产的消耗不能与之相比,但也不能不说。一万多根三米长、碗口粗的铁管子,外加三叉戟和铁丝网。花了纳税人这许多银子,你们经过主人的允准了吗?有报道说花销超过一千万元。如嫌所说不确就太好了,给我们报个帐吧。问我们是谁?是你的主人们。, x3 d. j9 b* x4 ]( M9 C' W4 H
6 M/ b$ w7 C. C( C
纳税人在公园野泳上或有分歧,但纳税人的钱这么花,背离了他们双方的意愿。再别说代表人民了,在这一案例中此说法已经彻头彻尾地落空了。1 j' T; s; q+ `# ?
( i3 }' ?9 ?8 Q1 j. y0 j 再为读者提供两条信息。斯文之地请出铁将军原为不祥之兆。果然不几天,就发生了肢体冲突,一位长期在此游泳的老者被打掉两颗牙。此其一。其二,铁栏杆虽然密不透风,铁杆野泳者挖空心思,每日仍有数十人穿越栏杆一泳为快。耗资千万元,收效竟如此,管理者敢不反思。! P. \ J' g% y( m: q3 H
, L4 l0 G1 d ]. h
说完了形而下的议论,再聊两句形而上。怎样定义一个人?他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哪里?是脸蛋还是身材,是胳膊还是腿,是心脏还是脑袋?或者缺一不可。但是现代科技可以完成器官移植了。换了肝、换了肾、换了心脏,他还是原来的他吗?我们以什么判断我们熟悉的那个朋友?我以为构成一个成人特征的是他的习惯,构成一方人之特征的是他们的习俗。尊重一个人、一方人,就要尊重他的习惯、他们的习俗。比如吸烟伤害身体,我们却不可以强行杜绝吸烟,只能强制瘾君子们到私密的地方去吸烟,大家相安无事。但是自然水域中的游泳不可能在私人场域中实现,却又传统深厚,有数百年的历史,期间还有伟大领袖的亲自提倡,已经造就出无数热爱野泳的公民。划分区域,各得其所,疏堵兼备,几乎是唯一的管理方略。时代变了,野泳者不是要求有水皆可泳,只是要求留给他们几块自然水域,不行吗?如果提出饮用水的问题,为什么矛盾没有解决前,就将一个长期冲突之地划作北京饮用水之重镇。退一步说,如果市人大通过了团城湖作北京饮用水储库,不必修建破坏文化遗产、耗资一千万、又看不住游泳人的铁栏杆,谁下水拘留谁就是了。长期以来,饮用水源有沦为禁泳借口之嫌疑,因为大家分明看到,北京非饮用水之自然水域没有一块是允许游泳的。在偌大的北京企图将这一习俗斩尽杀绝,恐怕是管理者玩大了,结果是成本过高,还下不了台。临了再撂下一句狠话:蓄意扼杀市民习俗者是要上史书的。
8 X. Q0 }" S4 T$ \; E( I, E" q6 G7 N
载于《南方周末》2012年7月12日
3 R/ F- g9 q1 \! L& v% a" f,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