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5-2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 X% X' Q0 F) r ; V: j7 o s! g: g% E8 }, U: O$ c; y# o9 q1 R% u$ J( B; K' m% ^7 j
- l/ o! W9 I0 {/ m* x7 Y

Post By:2012/4/29 1:14:00 [只看该作者]

4 L. c6 n$ A% }2 h& O4 |

Liuxiuhua:……爬烟筒的事我记得很清楚,女生也有人爬过,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还说,爬上去乘凉。应该是六七年夏天的事。

! K: Y X; ^# c' Z% o7 k6 y

 

( c) n! ?4 ` ^, Y

 

5 t8 h" Q" g- b

 

; Y; m3 M6 H" h% f1 \9 C4 W

 

( j: ]1 t9 D7 m0 N- G

【同道】

" X1 D. x) h3 N+ O

 

9 @# Q" j8 [3 ?( H2 L0 g

假日翻看 赫拉巴尔的《河畔小城》。这位捷克作家描绘了百年前的家乡,其中的一个场景让我找到了同道。

5 z# _# B* M; c

作者叙述了他的母亲和大伯在某个风和日丽之时爬上了当地啤酒厂的大烟囱,引来了众目睽睽和小城消防队的驰援,这对风头正劲的男女被强制着陆。

5 d M8 l( I" |0 P! |0 }- I

异国他乡攀爬高高的烟囱是个稀罕事,也为当地治安条例所不允。但人群中总会有些另类(烟囱工不算)喜高不恐高,愿被众人仰视、风光无限。作者的大伯是位精神病患者,那位母亲则神经质的有趣。要了解这个东欧小国的传统、百姓的衣食住行,可观这幅百年前的风情画。

* |5 _0 v5 s, }

 

3 G E- G0 m1 r0 w

大烟囱是工业时代的标志性建筑,最早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画卷曾让世人敬仰。毛在50年代某日的天安门城楼上面南挥手,他的目光滑过欢腾的人群说(大意):未来前方将是烟囱林立。他要把消费者的北京改造为生产者的首都。这个在今天想来恐怖的场景幸亏没能实现。可神州大地未能幸免,四处林立的大烟囱吞吐了多少滚滚黑尘。

( k F0 @! ]+ c; _9 y$ l# b7 u/ p6 o

工业化在继续,蓝天不再。回归理性的人们又炸翻一个个黑烟囱,天空依旧不蓝,但视野消失了那些煞风景的黑影。

7 \8 q! X# d! z" N

那憧憬大烟囱的一代人逝去,那攀爬的一代人老矣。难得再见、更难得靠近它。

3 s O, A% e" n3 R: z U0 E& w

在作品中看到它、在头脑中忆起它。忆起同学中的同道:赵同学、黄同学……,又见女同学报到,刘同学不让须眉“男同志能办到的,女同志也能办到”还有哪些同道者?

% P, ]2 n0 l2 v% M1 L5 V: N

与攀爬有关的,我在书中见的了一个专业术语“蚂蟥钉”,就是我们登顶时,手抓脚蹬的金属件。那家啤酒厂的蚂蟥钉不仅安置在烟囱的外立面上,在内侧也自下而上的铺设,里外都有维修的阶梯。咱校的那座好像没有内设,黑洞中泛出热气,升腾出恐怖。

7 J* e+ ?8 j# D% E# H7 Y8 ~

 

" Q( P+ s2 }7 }% } Q# G

于此相关,我又想起一段趣事,时间也在登顶的前后。

! V* e2 p6 A8 i3 {5 G; v

那日我们几个在烟囱的底座上开了封门,是个二尺见方的铁门,将一捆废纸打开推了进去。烟囱就是个庞大的拔火罐,黑洞巨大的抽力嗖嗖的席卷,瞬间吞噬了一切,几秒钟后,顶上开花,几十米的高空上扬扬洒洒、四散飘落。操场上跑来几个女生,呼喊着:传单!传单!跳跃着向半空狂抓,一张张抢到了手中。政治嗅觉之敏感、空前绝后的一代革命小将,这从天而降的有惊无喜,最终令她们大失所望。无惊有喜的是我们这几个坏小,看着她们先喜而后悲,我们一旁癫狂得前仰后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边作君是培力的插友,这次聚会他也去了。培力说:那阵儿不认识,认识非打起来不可。

+ M( A" }# R5 ~% c

(评论家解玺璋——这哥们儿好像也是北大荒的)。

" U, e9 T: C) ~4 p, g" H1 W O+ 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g- Q* q; d8 C; A) n,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 13:15:5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系列书,刚一出我就买了。

) M: H# \0 J% B/ g

我们团当了部长那同学,见面就问我:那几本书你看了吗?——情结呀。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5,1班“大头”的同事——

& s9 ]' ]+ G0 I

 

' ^- `! n+ `4 i& z# Y$ W/ a1 V( h

  写给不认识他的朋友

4 N5 X& F, s; Z, S

去年这时候,他走了。告别那天,八宝山菊厅去了那么多人。亲人、同学之外,朋友中来了不少明星大腕,葛优、刘威、胡军、宋丹丹、刘蓓、陈小艺……。他是个帅哥也挺会表演,可不知为什么一直没走进圈内,上大学时在陈凯歌电影里上过一次镜还是个群众。

7 a- y( N1 ?& e2 D8 Q' t# U

跟演艺圈结缘除了他家和焦菊隐先生是儿女亲家外,可能多少还因为他是宋丹丹的初恋男友吧。丹丹在他去世当天写了让众多网友感动的微博,让人看了觉得是真情意、难相忘。

3 q0 _* W5 z& L2 I; V8 D8 V( M7 ~

袁钢,当年北大法律系七九级二班学生,校篮球队主力后卫。除了有抗日名将孙连仲这个姥爷外,他还是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查海生)的同班同学。

5 _! M/ e5 M" O5 e$ u2 y$ S

另外,说起“星巴克”进中国和明星篮球队这些事也和他有关系。他在京城结交广、朋友多,人缘好。

+ ]% t4 e! A6 w3 W, z) Q% u

  现在大家聚会还会常常聊他,说起当年在燕园、海淀、纽约、洛杉矶……,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如今都成了如烟往事。只是朋友中少了他,感觉好像少了许多。

; U7 h, r9 S, c( `1 j- x+ X# ~

  送走他后我写了一篇短文寄托哀思。周年了,在这和更多朋友一起怀念我们这个兄弟吧!

8 o; Q8 P" D, q" j, x9 e6 _6 r

  老赵

9 |/ M/ ]4 s6 g- g% V. V1 u

 

}+ F7 h) ]8 @ Y+ L.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 17:59:3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此相关,我又想起一段趣事,时间也在登顶的前后。

1 i. C: P. g5 H% G+ N; U$ h

那日我们几个在烟囱的底座上开了封门,是个二尺见方的铁门,将一捆废纸打开推了进去。烟囱就是个庞大的拔火罐,黑洞巨大的抽力嗖嗖的席卷,瞬间吞噬了一切,几秒钟后,顶上开花,几十米的高空上扬扬洒洒、四散飘落。操场上跑来几个女生,呼喊着:传单!传单!跳跃着向半空狂抓,一张张抢到了手中。政治嗅觉之敏感、空前绝后的一代革命小将,这从天而降的有惊无喜,最终令她们大失所望。无惊有喜的是我们这几个坏小,看着她们先喜而后悲,我们一旁癫狂得前仰后合。

8 ?0 ~4 {4 y1 L1 N9 o! L" C0 g

 

( ^9 i4 C' [0 `

——80年代,我曾带学生们参观过北航的风洞实验室,不知和老田说的“黑洞”是否一回事。

: w# ~0 n9 f2 ~# H9 Z7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3 7:18:38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3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xiuhua在2012/4/29 1:14:00的发言:
# f# K& Q7 @; D r3 z. F5 u 0 u- ^& z6 ^# [- L9 W$ M& M% Z+ Y 王孝明的去世肯定是六年级的事,我们已经从五三班合并到六一班,记得很清楚,第二天老师告诉大家时,同学们都哭了,难过。爬烟筒的事我记得很清楚,女生也有人爬过,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还说,爬上去乘凉。应该是六七年夏天的事。 5 Q; P9 w; s q* F9 [; z3 g / F. [+ C. u0 t4 f
女生爬烟囱的事,我知道。但具体有谁登顶成功,就不记得了。
好像在她们成功登顶的第二天,几个女生也想效仿,其中有我。
有2、3个女生在我前面,蹭蹭地往上爬,身手矫捷,轮到我了;
才发现,烟囱的每一阶,相距很远,必须手脚并力,才能上爬;
由于我胳膊无力,脚也使不上劲,根本爬不上去;
于是,上边有人拉,下边有人托,费了老大劲,才勉强上了一阶;
实在没劲儿了,就又下来了,后边的人继续上。
这次,谁登顶成功,也不记得了。
那会儿,就已经深深体会到,想淘气----体力不好,也是枉然。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会儿,就已经深深体会到,想淘气----体力不好,也是枉然。

也有体力好的——
发表于 2012-5-3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 G+ x, ~7 b* z! X' k

 

0 Z* H3 ] I8 O4 E! Y3 d2 T, R

【童子功】

. l( ~% @( I/ x9 _- B: S( \# I

 

X% P5 ~: S9 p

那个夏天,烟囱之旅戛然而止。一是没什么新鲜的,那么多的同学都到此一游,甚至登峰造极在黑洞边缘上游走一圈。二是那攀爬的人多了,致使“蚂蟥钉”松动,其中在半空的一节松动脱离,可以一把就薅下来,再插回到水泥缝隙中,爬到这节时彼此都有个提醒,千万要注意,后来就不止一个钉松动了。安全第一,那时老师们不再教导这些,但同学们还都是心中有数,自动停止这项活动。

& @2 B5 L3 k3 V% P% [" F

青少年时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潜移默化英雄的崇拜和模仿,勇敢是基本的好品质之一。在现实中的寄托、附会,就是弄险、登高,男孩子表现出的强悍。

$ |/ o4 n) M! k( A& a; l

记得那时的跳箱运动,真正激烈的是在体育课之后,在操场上檑木的南边,高年级的男生排着长队,助跑之后蹬踏跳板双臂前伸飞越跳箱,在跳箱码到最高层时大概是四层,一半人被淘汰了,余下的人继续。这时的功力以码计算,那跳板距离跳箱一码一码的向外拉伸,一码相当一脚的距离。一圈人跳过后,跳板又撤后一码。这意味着助跑后蹬踏跳板后腾空的距离越来越长,弹跳力、全身的柔韧配合、胆量,尤其是胆量的配合。我总是在最后一个梯队形成之前知难而退,主要是惧怕身体腾飞后双手抓不到跳箱的边沿,大头朝下,摔个“狗吃屎”这高速飞行器的跌落会很惨的。

8 F6 P( {4 k8 X" M$ s9 i

在最后梯队的三两个人中,我记得有杨和平,他个子不高,但速度快、身轻灵巧,飞身腾空后前冲能够到跳箱的最近端,迅速连倒几手,身体就飞过跳箱的远端落地。众目睽睽之下、有时也在掌声环绕中,当年的小杨抖擞精神,再一次的飞跃,洋洋自得。再一次拔得头筹,你不服不行。

" w3 n& F6 `# h; f+ T; o, `

校园失序前弄险的事不是太多。课上体育老师教要领,存在风险的器械,比如不会教你在单杠上腾跃,安排“引体向上”这种最初级的动作,那时不少男同学可以做十个以上。

4 c$ l/ `" ?/ m/ ^0 d. d/ z

记得有一次班里到景山活动。那里有一架“天梯”大概是比一般的滑梯要高上三四倍,在孩子眼中那就算够高的,最高处是快一尺宽的木板,总有两丈多长,高程在五六米?爬到上面往下看是有点晕,不过板子的两边是麻绳结成的大网,就是滚下去也不会有生命危险。登顶的同学都顺利通过,那算是第一次克服“恐高”。

$ p1 U6 d' z$ Y- b

 

, i/ N' k7 ~3 [, R0 [* B1 W6 @/ c

再后来就是停课闹革命时的爬房、爬烟囱,没有护具的情况下胆是练出来一些。

" y$ K: \2 j0 _$ F$ M3 _$ d- | |

六七年的夏天,痴迷于游泳、跳水,那时的什刹海游泳池的跳台仅有三米高。跳着不过瘾。院里的一帮孩子转到远处的陶然亭游泳池,那里有十米高台。

6 i, _- K! H$ B

逐步提高难度,三米、五米、七米、都是一蹴而就。到了十米台上,看着底下那一汪蓝水,还真有些“肝颤”。我在台上“渗”着,跳是不跳?

2 T2 Z8 q" ^9 ?( p9 n, d

这时爬上来的是同院的李莹,她大我一级,当年搬迁时,她们高年级没有随迁,她母亲王慧民老师跟到了育新。李莹说,你是不是怕了,你要不跳我可先跳了。我一听这个,立马起身,怎么不能输给丫头片子。一脚踏空,“冰棍”入水。

/ b% e4 z) {% Z/ f) I: a

 

) C8 _# p/ `% v2 S

前五六年我在京郊参加过一次团队的“拓展活动”其中有一个高空动作“断桥”五米高处,两端都是一米多长,三十公分宽的板子,中间的断桥有一米,在高空实现这一米的跨越。顶上自然有保护绳,生命无虞。我算是最年长者,给年轻人带个头,真也不算什么,那叫利索,一步就过,回身一步又跨回,没啥感觉。咱有“童子功”。在场的真有爬上后,在木桥上哆嗦半天,泪也下来了、汗也下来了,最后怎么爬上去又怎么爬下来。

' Q- a. f; C* E0 C( A! ]

 

% O3 x2 m6 T' J

河水清那日功亏一篑。第一阶是最难爬的,因为第一阶就是怕小孩爬而设在高处,第一阶之上全部是等距离的不需要多少力气,要的是胆量,大概是头一级你拉我拽、气喘吁吁、耗费太大,先就虚了心。

发表于 2012-5-3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在校时,蝶姐好像曾经从十米跳台跳下来过。冰棍儿?花样?
; K6 H! F( o7 z1 |7 E"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3 18:24:21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3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5-3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边地址是武警男生合唱团演唱的歌曲,打开后,上边出来一个对话框,直接点击“运行一次”,就可以听歌了。
发表于 2012-5-3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听中国武警文工团男声合唱团的演唱,曾经买票去国家大剧院看他们的专场演出,非常棒!这些歌声中寄托着深厚的情感,美国人听不懂,欧洲人听不懂,只有我们自己听的懂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E, K: P0 p9 U7 \' R7 E)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3 19:12:0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3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在昌平聚会坐车的路上聊天,知道我们班陆建瑞会唱很多老歌,甚至还会唱电影《决裂》插曲,电影《春苗》插曲,这些插曲我还真的忘了怎么唱了,在座的谁还记得吗?

建议以后聚会大家一起唱歌吧,唱唱那些我们曾经在育新唱过的以及我们熟悉的旋律~
发表于 2012-5-3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生爬烟筒,我上去过两三次吧,每次大概两三个人,记不清和谁上去的了,有人记得和我一起上的吗?
发表于 2012-5-3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五三班的同学有谁记得三年级在大红罗厂语文课的一件事,当时的语文老师大概是班主任吧,二十多岁,还被学生气哭过,男生还在老师办公室的窗外看热闹。一篇语文课文叫《春游钓鱼台》,其中一句课文是:咦,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由于同学们平日里喜欢挑老师点小毛病,大概老师也想挑学生点问题吧,所以老师没加思考就说:什么钓,应该是钩。后来同学生就故意将课文读作:春游钩鱼台。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2/5/3 18:10:00的发言:
呵呵。
在校时,蝶姐好像曾经从十米跳台跳下来过。冰棍儿?花样?
' v3 U9 ?9 g& T. F8 p; G- j: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3 18:24:21编辑过]
% M* C5 ~$ |+ ]4 X. e; e% ?5 o

 

; d' Q7 B- x* x6 \ r' Q2 z

任某某——少年出高台

& o; V7 E) A) |

 

' k% V( y5 ^. Z- [/ R

 

! O. V$ ~6 D+ F I! p0 A9 M

从小就喜欢体育,并选入体校。自己及子女爱好体育至今。

^8 j$ b7 m, k2 r) N+ }

文革期间,一帮男同学去游泳,看十米跳台生畏。只见一女孩从上燕式而下。

D! r8 u5 X1 a! M: L) h

哎,那是任某某!

7 R+ O* Y3 v6 k7 [

一乘多少是多少,而零乘多少还是零。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路 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

K q. o# E( E+ r: Q; }# R

 

- ~6 E1 z. r! V. W; @/ g8 t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同学生就故意将课文读作:春游钩鱼台。

( N& {# n) |* t! @

 

, x5 B6 X" k3 d7 f* ~' c2 A* W

钓于钩,有点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雁北飞在2012/5/3 19:01:00的发言:
这次在昌平聚会坐车的路上聊天,知道我们班陆建瑞会唱很多老歌,甚至还会唱电影《决裂》插曲,电影《春苗》插曲,这些插曲我还真的忘了怎么唱了,在座的谁还记得吗? ; O3 @ P6 f$ S: P2 Z2 n

2 m, c0 y4 Z! C. p
建议以后聚会大家一起唱歌吧,唱唱那些我们曾经在育新唱过的以及我们熟悉的旋律~
( F* d" Y) y1 ^( `( }) k# ?

早就有这想法,不好意思说。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爬上来的是同院的李莹,她大我一级——

; _! _8 [2 Z5 S6 J

 

1 N' r( M0 Q4 {4 ^9 n1 w$ m

后来上班了,咋那么腼腆。

发表于 2012-5-4 0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xiuhua在2012/5/3 20:25:00的发言:
; k5 E% c+ [$ E0 Y. F & z( y; s/ [7 W! l3 T; C 原五三班的同学有谁记得三年级在大红罗厂语文课的一件事,当时的语文老师大概是班主任吧,二十多岁,还被学生气哭过,男生还在老师办公室的窗外看热闹。一篇语文课文叫《春游钓鱼台》,其中一句课文是:咦,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由于同学们平日里喜欢挑老师点小毛病,大概老师也想挑学生点问题吧,所以老师没加思考就说:什么钓,应该是钩。后来同学生就故意将课文读作:春游钩鱼台。 ! f l7 z: L: v( ^0 A. H. w # Z! p3 M3 Y q

& |, Q0 f Y0 M6 o) o# T/ x" Y - h% f/ r7 `* I& h8 T/ t( i # P7 `% U, B. V O" Z对!对!对!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
“咦,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
一直是咱们班某些同学最爱说的一句话,
有事,没事就来上一句。
记得,三年级,是最闹的一年。有时上课都无法正常进行。
还记得,到三年级结束时,考完试,老师喜滋滋地站在讲台前说: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 H* ~4 n" `8 H' I这次考试,咱们班20多个同学得双百!( g/ ^4 K5 i4 ^8 r
难忘啊!
那会儿,我们班好像也就32、3个人。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奇怪,那么闹,怎么。。。 3 ?6 _* M4 Q" m& G4 L $ o+ ], @( v' |4 O8 v; _& ?* C & Z# v1 ]+ ~( g" y- J8 H) M: z* p& U " U+ ]1 o8 _3 m2 o1 l9 q. T5 ? 7 Y1 u; Y; O" j6 {1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4 7:28:2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4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级,班主任好像是姜老师。
女的,个子不高,眼睛大大的,脸红扑扑的,稍微有点胖,挺好看的。
后来,姜老师是不是没去德外呀?
发表于 2012-5-4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雁北飞在2012/5/3 19:01:00的发言:
8 U0 k& Z# V; I* _2 v . Z, g8 c% `3 ?' @ 这次在昌平聚会坐车的路上聊天,知道我们班陆建瑞会唱很多老歌,甚至还会唱电影《决裂》插曲,电影《春苗》插曲,这些插曲我还真的忘了怎么唱了,在座的谁还记得吗?

建议以后聚会大家一起唱歌吧,唱唱那些我们曾经在育新唱过的以及我们熟悉的旋律~
) Y# i& M: R1 F% O) o . t f+ X R; C; J( i1 a

好主意!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者:河水清  
 三年级,班主任好像是姜老师。
女的,个子不高,眼睛大大的,脸红扑扑的,稍微有点胖,挺好看的。
后来,姜老师是不是没去德外呀?

/ w2 p$ L. Q& f2 K

—— 这里应该有吧

5 S6 I6 X* F0 s( w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发表于 2012-5-4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2/5/4 7:31:00的发言:
6 B$ y& }4 W5 v; C/ A5 [6 Y0 I& g / E" s( C% b; X! C( q% j; J

好主意! " [! u1 S: f. r X. X: ~7 ` 4 F* `) o) `5 w
QUOTE:
唱歌的建议能得到大家响应很高兴啊!唱吧,趁着我们还喜欢唱,趁着我们还能唱。

发表于 2012-5-4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5/3 23:36:00的发言:
! |" l: Q9 q3 g+ z2 W8 K 2 w" j+ C3 O+ t- R* S 3 |8 f8 c8 ~5 ]% [6 |% }! y

早就有这想法,不好意思说


下次最好准备一些歌篇发给大家,让大家一展歌喉。大家提供一下在育新曾经唱过的歌。

! g) B5 {3 t9 c- H1 B# H3 g " {! X+ h- i1 }% {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等列个歌单,我来弄歌片。
发表于 2012-5-4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就先提供几个吧:

 1《小鸟在前边带路》(这首歌的名字是这个吗?)

 2《小松树》(前边翻页找到我上传的这首歌有歌词)

 3《过雪山草地》
 
 4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郭沫若词  马思聪曲

 5  《草原晨曲》  

 我就想起这几首歌,大家帮助想啊~


发表于 2012-5-4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件事,育新的大事记里应该添加学校鼓乐队一项。这次聚会,5.2班的学姐MUQUN回忆说她曾经是学校鼓乐队的成员,是敲小鼓的。记得4年级的LIUJIAN说过他也是鼓乐队的,也是敲小鼓的。我们班周弘和李小兰的哥哥当时是护旗手。鼓乐队其他成员还有谁都记得吗?敲大鼓的?举旗的,吹号的?

那时候很羡慕鼓乐队,很想让自己也成为鼓手。但是老师说4年级以上的同学才可以参加。我就盼望自己上四年级。好不容易该上四年级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 01:59 , Processed in 1.19228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