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 @( M: p6 r
* `( s6 p0 l& |" I' |% T/ R0 X* L$ n S, G3 Z, R
6【酸奶铺子】 次日去物业交费。年前就过来电话催了两次。见了面我说哪年都没短你们的,不是吗,而且我们已经约定好了年前交费的。物业人说,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呀,电话催缴都要做记录的。 物业出来去对面的小店买油买调料。小店关门,里面亮着灯,货架也在。往小区外面绕,街面有数家底商。 出来头家是药店,看进去没见有顾客。似乎疫情高峰过去了。 路过文具店,门可罗雀。进店买电池买笔芯。对面是中学,放假了,大操场静悄悄的。老板说,我们就是做学生的生意,每年寒暑假、过节、周六日都算上,四个多月没学生,也就没啥收入,今年是五个多月,因为疫情,学校提前一个月放寒假,我这就没生意了。难呀,连房租都没交上呢,房东也没催,催了也没用,大家都差不多。 我问老板阳了吗? 阳康了。 我问市里的居民有多少阳的,有一半吗? 有八成。 是你估计的还是市里官方发布的数字? 市里哪里还有什么统计数字呀,没办法统计,阳还是没阳的也都不测了,反正我们认识的人里差不多都阳了。 出了店面,又进了另一家杂品店,买瓶花生油。我问起买卖。 小伙说你看呢,街上冷冷清清的。这家店多快销食品,也是盯着对面学生的,学生离校,自然就清净下来。我问起铺面是自家的吗?租的,四千每月。这两年生意都不行,人少了。 走到东头是“酸奶铺子”开了好多年,小店,不到十平米,自制酸奶,比超市卖的好。再就是面包,自己烘焙的。离着近,货品新鲜,我常买这家的。前两年这里是两家面包店,挨着。去年那家倒闭改美发店了。这家的老板娘还是在北京上过大学的,嫁了海南人,开个小店,有时先生也过来帮忙。 买了面包和酸奶后问老板娘生意如何。 我这不错,我们店小,负担轻,而且疫情好多人都囤货,居家的也多,我这就一直忙着。 今天先生也在,拴着围裙,捧着上货的托盘,刚出炉的面包。姑娘在台子上看视频上的教育课程。真快,小姑娘又长出一截,大姑娘了。 、 7【扣肉】 转回来又进了小区。到了楼下的“香满屋”。上午下单订了一份“扣肉”。不是他们自产的,外进的。通常都会有介绍,食材、产地、重量、价格并配有图片。这里订单多,吃得好的就会一次次加单。网上的支付系统自动统计,大家都能看得到,小店就会多次团购进来。 老许在呢,听到动静从里屋迎出来,伸出右掌。好长时间不曾握手了,我有点出手无措,一瞬间又反应过来,二手相握,久别重逢的意味。 拉着我进了里屋的工作间,老两口在包饺子,已经包了半盒(一盒18个)老许说,我现在干的少了,主要是老伴和孩子们干。 我说,是孩子们心疼你们,去年你们每周能干五天吧,现在是怕累着老俩口,就得不偿失了。 是啊,我有冠心病。前些日子阳了,难受了一周,孩子们都挺紧张的,晚上也过来陪我,我心里有数,让他们都回去,自己吃了药……这不也过来了。 我说是呀,这两个月老人家们难受了,北京两个地方吃紧,发烧门诊和殡仪馆…… 老许说,是啊,我们安徽老家,这两个月,村里添了六座新坟,都是老人的。本来冬天天冷对老人就是一关,又加上疫情…… 我说咱们这岁数还不算太老,应该能扛过去,别累着、别感冒。 老许说,今年过节我不回去了,村里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不如这。等过了年,清明节再说了。 老太太那面揉好了,老许弄JI子,不用手扯、不用刀切,用个小木板断下,几个一堆儿,还上秤约。这是出售的,所以多了一道工序。老太太说,这次包的是黑猪肉和马蹄的,比纯肉的口感好。现在肉的价格和马蹄的价格差不多,肉就多放点。 他们包的饺子比外面的个头大,一盒28元。包的头两盒归我了。节前我还得多囤几盒,过年就靠它了。 晚间改吃饺子了。新鲜的,另一盒入冰箱冻着。 那盒扣肉还热乎乎的,尝尝鲜吧。打开盒子,里面绿油油的,与网上的片子不一样。大概是梅菜扣肉,真个扣肉,梅菜把肉扣在下面埋起来。我估计是梅菜埋的,过往吃这道菜,梅菜大概是由干菜制作,颜色发深,这个碧绿,也不错,有股清香味。不知是哪个地方大厨的手艺。 5 E) \) p! u1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