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2-1-19 16: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117_091528_resized.jpg
* \) F: E' |8 `! P$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2-1-19 16: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4 F. g% p- V" B8 O

' t* H/ H7 G% t* `) |

2 U; Q; Y" x' x! j3 x
59【执着】
上午不到九点与老苏走了个对头,他这是从海滩过来赶第二场,唱歌。
我问你这得几点出来啊?
我六点半起床吃饭赶七点钟的公交车,不到八点就下水了,八点半上岸,九点钟就来了吗。摇摇手擦肩而过,我南他北,王老师那不能迟到。
来往都走捷径,节约途耗半个点。连续的阴天海边没啥人,阿城老汉今天没来,不知他昨日收获如何。
下海,又是独享这片海面。粼粼金光,阳光只出来一瞬,又被遮蔽掉了。
出水后,拿了瓶子,这次带了个空瓶子过来,回身灌了一瓶海水带上去了凉亭。
四下里没人,好处是换装方便,近处没有人,远处的看不清楚。要是再早点,天体都行,年青时在兴凯湖里游水都是天体 ,天高地广,除了同去的几位再见不到旁人。这边不兴这个,也不能有碍观瞻。给亭子边的小松树浇点“淡水”,能在海岸沙滩上长起来不易,几十米外就是咸水,除了降雨只能干渴着,没见过园丁扯着皮管子浇水,城市的输水管道尚未铺过来。这片海滩起来十多年,亭子边上的小松树长的还没人高。
来到小广场时,还在唱着,老苏那捧着个大红架子,站在老师前面唱,头也不太目不转睛盯着歌本。真够认真的。最后一曲《板兰花开》。我这掏出手机查找公交车到站的时间。还有四分钟,11路公交车进站。
歌会散了,老苏过来说看什么收机呀,跟着唱歌多好!
我哪有你的精神头啊,一样不落。我说快点吧,还有四分钟11路车进站。老苏赶紧回身:我得先走一步了,赶这趟车。
老苏这劲头够冲的。退休的人不断有新的追求,上岛之后先学了游泳,谁说老不学艺的,学了新本事来了新的乐趣,看他这势头真敢横渡这海口湾。说干就干,这又连续两天起早,两样都兼顾着,老师到了他也到了,笔管条直捧着本子唱起来,这溜溜的一个上午不得闲。想他老苏当初选的职业不好,几十年前吃香的职业,现在成了稀松平常,要是能进入个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如此这般的热情投入,或也成就一番事业了。老了老了追求不断。
三步并作两步。眼瞅着他过了两道马路,后面车子跟上来了。没见他跑起来,跑起来能赶上的。

0 w8 v: {& e" h5 T  k) Y6 N8 P' \
发表于 2022-1-20 13: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 T% X9 z- t9 Y
/ E% `) R/ z2 f) Z, ]9 f- z
6 [5 c, U8 u! N4 p: x+ @
60【萨克斯】
凉亭如上图。常来凉亭的多是泳者,老爷们。这边的海滩难得见到女士下海,去年开春见到过一位,是俩口子一块儿来的,本地人。由此想起,这本地的女人下海的少。早年男耕女织出海打渔的男人,岸上织网的女人,现在也如此,农贸市场贩鱼的、砍肉的几乎都是女的。而四面八方的人呢,如我们这般同龄人,年轻时游水不分男女,老了,一到了海边,下海的老太太们难得有一个。而歌友会唱歌的当中,十人当中九个老太太。原因一时没想明白。
凉亭成了男士的更衣室。久而久之的常来这边的女士都不往这来,主动回避了。要是哪天进来几位,指定是一过性的游客不按套路来。尤其天凉时,来海边大都为了晒太阳,在沙滩上走走,或老人带着孙辈的在儿童乐园耍、在海边上筑城堡。不会愿意到凉亭内风凉。
不游泳常过来的只甘肃的这位,是个例外吧。有时连续几天来这坐着,不白坐,吹着他的萨克斯。
我听出半个多月了,也长了不少知识。天天的两首曲子《蒙古人》《斯卡布罗集市》一中一洋,听熟了,以后再听到这两首曲子,我立马能辨识出来。好在他吹的不是小号、笛子,这两种在初学者口中格外刺耳。萨克斯温吞吞的,这物件的动静比较温和,真要是缺觉的人,听长了能引起瞌睡。
我问起为什么不弄个电吹管吹吹,能省不少气力。他说那不是跟弹奏钢琴和电子琴的差别吗。其间也有高下之分,那意思是要学就学正经的。
乐器买了快一年了,告诉我开始的一段都吹不响,还放弃了几个月。这次回来又捡起来了,连续吹了有三个月。
我问这把琴多少钱?
四千多,算是最基本的,稍好些的就上万呢。
拜师了吗?
没有,就是自己练,网上有免费教学的,反复看,跟着学。
我说自学费劲,找老师来得快,有点毛病当时就给你指出纠正了。
没关系的,我过一段就找他们高手去交流,白沙门公园那有好几位吹的,我和他们请教。
你过去有过其他乐器的基础吗?
没有,但是我认得简谱。
他这是知难而上高标准要求自己。工夫也下到了,每天至少四五个小时,勤学苦练。
从甘肃小县城的苦寒之地过来的,又是教书先生,早有磨炼过。学习吹奏是个人的选择,乐此就不疲。
' Y& O/ P2 Z$ o2 E' Y
发表于 2022-1-21 17: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 t+ i' M( G' {. Z

5 e, P4 N. _9 `$ t9 j8 e7 v
) u0 L/ [& ]3 K8 U/ s. u
61【无源】
街上采购回来,路过小区南头的湖面,这片有好几十亩,还修了一溜曲桥。平日岸边常有钓鱼的,前两天有位站到了水边草滩上,穿着连体的水袜子。离水更近了就能收获多吗。据说有钓上过大鱼的,我是没见过。
今天没钓鱼的。水面望过去一片翻腾,是鱼,上百条小鱼,罗非鱼,两寸长,一拨新生代在打转,不少鱼嘴露在外面吞吞吐吐,好像是有点缺氧,还没到闷热的夏季。这要是有抄子,看准了抄一网能上来好多条。不过这湖里的水实在是不干净,没有清澈样,有点像浓汤。到了夏日水面的蚊虫多,引来无数的燕子吱吱叫着盘旋水面捕食。
对面走过来两位中年人,其中一位对着闸口拍照。我这才注意到,闸口打开了,往西贯通过去就是大海,
看过去,闸口并未形成水流,湖水并未下泄。一位说,下游的水位高,水下不去。他们这是开闸放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吗。这片湖水是由东面的河道过来的,直线向东穿越好几个小区,不知源头在哪。
我说,你上游往下放水,水就往下走了。
没有水呀,对方说。
我问:这湖水是由南渡江河汊子过来的吧?
不是。
那就是东面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水吧。
那哪行啊,那水不能往这里排。
对了,处理厂的水直接用管子排到海里了。
没有水源啊,就靠自然降水了,那人又说。
我说:怪不得这水质挺差的,没有水源啊。那到夏天水就该发臭了吧。
现在就有味道,俩人说完后骑上电动车走了。
看来他们二位是水务人员,开闸放水没有效果,有点无可奈何的样子。
其实是有水源的,将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引过来就是,不过数百米的管道工程。听他们的口气好像对处理过的水信心不足。厂子出来的水都白白入海,这也是种浪费。北京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水都进入了城市河道成为景观用水,部分还用作园林绿化、暑热降温。这还用学吗,照着做就是。
海南岛旱季也缺水,甚至出现过水库见底的年头。水的节约利用大有潜力。昨天走在世纪大桥北端的世纪大道上,看到洒水车在作业,一直在阴天偶尔甩下雨点,不知为什么还要一路洒水,让过往车辆跑起来水淋淋的。十几度低温天,无需降温和降尘的。怪事。

/ L* _$ e* F' d. q, w: h
发表于 2022-1-21 17: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121_105349_resized.jpg
9 R9 I' F) b* m9 {+ A0 R" M# m( ^
发表于 2022-1-21 17: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2 a' O+ s+ }: r  J$ r% v5 c

+ V0 O8 M2 d3 m) O8 Y9 b' k
! R+ d8 H' o/ {- L) ^
62【有鱼】
我今天路过时才注意到,此湖叫作“莲花湖”,榜上有名,还实行“河长制”哪一段由谁负责都写在湖边的告示上。湖周边挺干净,也没见过有人清扫,无非是些落叶,风一过就扫入水中。早年这块是个低洼地,开发商就势造景,兼顾城市水网的排渍功能。起了个好名字,但周边一朵莲花也没有。莲花,荷花这边少见,白沙门公园里有,但不是北方那种大叶子的。这边湖里是“两合水”咸水,不适于莲花生长。
水深鱼多,小鱼,还见过鳖、蛙,今天终于见到有人钓上条大鱼,鲶鱼,长着胡须的那种,土黄色。这种鱼青黑色的多,来这边红土地,不洁的水中长起,肤色都变了。
我没见着收竿上来的场景,大鱼拉上来不容易。我走到跟前才见着脚下趴着条大鱼,一动不动的。我问能有四斤?“五斤多呢”不知渔人是否约过。头大尾巴小,尾巴像个桨片子。我心想这水不干净,这里长起来的能吃吗,就问,这鱼能吃吗?“先养着,养它十几天,剁了做馅儿吃。”吃螃蟹有这种方法,清水里养几天让吐出肚里的脏东西再上锅。鱼出了水不易养活,得水族箱内供氧。不过鲶鱼特别皮实,有点水就能活,泥水都成。
小伙打开箱子盖,伸手抓鱼,滑溜溜的,鲶鱼被触发扭动着身子。渔人说抓它的鳃,抓鳃。长方形的泡沫箱内半箱水,委屈了大鱼,身子都舒展不开。
东北有话“鲶鱼炖茄子,乐死老爷子。”不过在产鱼的地方,鲶鱼属于等而下之。有鲤鱼、鲫鱼绝不吃鲶鱼,至少六七十年代都是这个理儿。我在边地兴凯湖时,当地职工抓到这种鱼多是剁了喂鸡、喂鸭子。只是我们小青年吃食堂的,是鱼就吃。但感觉始终不好。此种鱼的身价到了八十年代之后见长,价格高过鲤鱼鲫鱼,大概是人工养殖的原因,鲶鱼生长期长,还费饲料吧。我在北京住家附近有家餐馆“孙鲶鱼”开了有二十多年,去年才撤了,吃过一次。
看见过好几次这位在此钓鱼,但头次搭上话。对方一口京腔,我问起:北京的吧,北京哪的?“我回龙观的…”
" d6 v! h, p  e% l  ?" I4 L3 _+ X
发表于 2022-1-21 17: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121_105439_resized.jpg + h  @$ C, P# M. N( v" h
发表于 2022-1-22 16: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3 y+ G& C1 D$ v  h% Z- j  m5 }' V+ |6 ^7 |$ @0 f- b, H0 g: @0 q

2 Y: n1 ]. v. N2 T2 s
63【远点】
老李说你下去也没游多一会儿啊。
二十分钟有了吧,我说。
没有,我上来你下去的,你也就游了十多分钟。老李看了看腕子上的泳表。
我说就游一个来回,到航道前就往会返,再漂一会儿,现在还是有点凉,漂的时间长了不舒服。你下去一趟游多长时间呢?
一般都是40分钟。他那点了棵烟,冒起烟儿。
老李是大连人,基本是天天过来,还穿着脚蹼下水,游得挺远。他也说现在胆子小了,不敢太深入。不过这边没有水流,只要身体没问题就是安全的。老李说,过去一直在白沙门游。我说我也是,但彼此都不认识。那的海滩太长,有一里多地,游在西边或游在东面的,都有习惯的位置,多少年碰不上面,擦肩而过也是有的。这边海滩窄吧,想不见面都不行。
刚聊了几句,东北的老二位骑着车过来了。老李说他俩是“三不主义”刮风不来、天冷不来,没太阳不来。老苗和老*,过来就先褪去衣服,晒着。凉亭内也要太阳,他们呆的时间长,上午就耗这了。
今天来海滩下水的有七八位,最多的一天。好几位看着面熟想不起姓啥了。问老苗,跟你一起来的老师姓什么?“姓王。”那边几位呢?我指着东面海滩的几位,小胖姓什么?还是老苗熟,让我一一对上号。
一会儿王老师从东面回来了,说他们老几位一直在讨论彩票的事。你们也别说彩票蒙人。人家老欧就中过一次,8万,不过这几年手气不好又都赔进去了。
来西边凉亭下海的多,东边钓鱼的,小孩子玩沙子的。本地的几位常在东面,常在那个方向,靠近码头下网,近期休渔,说是天暖和了再继续。来了就晒太阳,下去游会儿,接着晒。
又来一位,郑州的小伙,从车子上放下一栋水。王老师见了说:别放阴凉地儿,说着就拎起来转移到凉亭边上,晒着,等你上来冲水就是温乎的。
老苗站在木地板边上朝外滋了泡尿。王老师看了说,咱们以后走远点啊,夏天太阳起来味就大了,我都到西边去解手。我说不至于吧,一场大雨过来就全冲走了。不能,边上的旮旯里,你看不着吧,味大了。那咱们就远点,我说,我都浇灌在前面的小松树底下了。
王老师说那不是松树,是木麻黄,它们要是长起来,这凉亭遮盖着才能凉快下来。
我说那得长多少年呀,能高过这个凉亭,咱们还能等到?
快,三四年吧,这树苗是去年刚栽的不到一尺,现在一米多高了。

. \$ t& G3 K3 L7 N
发表于 2022-1-22 16: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121_101040_resized.jpg
' Q3 M5 \9 k8 N. K2 C9 ~) L& F  C
发表于 2022-1-22 2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  e) z; ]2 S& P" p# z9 C8 a+ r2 m, O

# i0 f. h+ e* Z
641000
王老师七点多发通知“九点,带第六册歌本和歌页”。
八点二十出发,出了楼门才见着外面地湿了,毛毛雨。
去还是不去?走吧,已经出来了。没带伞,走到街上雨停了。一路西行,来到11路公交站,掏出手机看,还有两分钟车到站,可以坐一站车。又有新信息过来,是王老师刚刚发的“因为下雨,今天休息。”嘚,变了,往回吧。
“一里不同雨”,看来王老师头顶上的那片云彩正在落雨,老师一定已经在小广场了。一转头,街对面老姐妹俩有说有笑往前走,招呼她们,嗨嗨的喊,不知人家姓什么。我扬着手机:老师新通知,唱歌取消了,往回吧。
出来溜达一趟,不能白白的,进了街边的小店,一家东北专卖店,采买。沉甸甸地往家转。
莲花湖畔又见着昨天钓鱼的北京老哥。
怎么样,今天?我问。
不成,来得挺早,一条没上。
我说,鱼不少,一群一群的小鱼在水面打转呢。
是啊,下雨天有点“浮头。”鱼跑水面喘气,就不咬我下面的钩了。
那你这天来干嘛?
我想试试,能不能钓上大鱼。看来没戏,天气不行,得1000百帕。
1000
就是好天的气压,像昨天的天气,大太阳天,氧气充足,鱼愿意咬钩。
我说昨天那条大鱼养着呢。
养着呢,养几天让它吐吐脏东西,我也不敢吃,到时候送给邻居,他们有不在乎的。
我看着边上的小伙问:是你家人吗,孙子辈的?
对,放寒假了,上周刚过来,呆一个月,该上高一了。
小伙拉起了竿。有了一条小的,是条泥鳅。回身又甩了出去。
我问:怎么,嫌小啊,也不摘下来?泥鳅鱼也挺好吃的。
摘什么,泥鳅,那是鱼饵,钓大鱼用的,网上买的。指了指脚边的小篮子。我一看,里面翻滚着十好几条泥鳅鱼。
我这外行了。我说怎么不去挖点蚯蚓?
哪里挖去,这红土地,土发死。
我问你在北京去哪钓鱼呀?
潮白河,我老家顺义的,还有一亩地,盖了楼,种了一院子菜。
那你退休前干什么行业的?
干水务的,在沙河。
怪不离这位老兄张口1000百帕呢。
又飘下来毛毛雨了。我赶紧起身,拎起撂在地下的袋子,背起。没走几步就觉腰眼上湿乎乎冰凉,我买的冻梨开化了。
4 A/ q7 m/ e& c) a( F- z4 d9 F( A
发表于 2022-1-23 18: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e9 b7 S+ m# a9 i; @& c
6 y/ D/ I& }, p
$ p. E, b# ^2 T2 o) D
65【大道】
这几天预报都是小雨。一早阳台上看出去,浓云密布,分布不均,东面浓云,西边亮堂。报下雨没错,不定在哪下呢。听老师的,今天带第七册歌本,昨天没唱第六册,也就过了。老师安排唱本有规律的,唱哪一本按照顺序来,12345……轮着来。但老师每天的通知都要报一下顺序数,应该是知会新人。来来去去的,没有注册点名制度,只有个网上的群,四百多人,来去自由,每周都有新人加入,也有不辞而别的。要过年了,走的人多,街头常见着拖着行李箱的。路过“中德医院”门口,核酸检测的小屋支在了大门口,支了两天,我往返路过四次,只见全副武装的白大褂不见被检测人。我问了核检收费40元,比北京稍贵。
天阴,海边来的人少,周日,又放了寒假,还是冷冷清清的。
水好,高潮位。我在海滩上脱衣服时,凉亭内只老李一人,拎起桶水兜头浇下。没见着老苏,后来唱歌结束时见到老苏,说他今天下海头一个,游完穿衣服时,老李才脱衣服准备下水。
气温26℃,水有点暖气了。
黑云惨雾的,太阳从云层中挤出来,像是舞台顶上打出的一束灯光,粼粼闪烁铺就一条金光大道,不是,银白色调,没有那般耀眼,银光大道,银发人的大道,金光大道是年轻人的,八九点钟的太阳,不是的,光带笔直地伸展到世纪大桥的南桥墩方向,天色晦暗,又如月光般的。沿着这条“银光大道”游去,又有点像夜游。银发族们的前景……
游到码头平行线的南面一点就歇下来,仰着,水体已经没有了寒意。无风,水面稳稳当当,躺着,可以无休止地躺下去,尝试着再眯上一会儿……
听到了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起身看,海警船出海,一艘小船。海浪翻起,在正前方,近百米之外,我开始计数,默数了80下,一分多钟的时间,波浪才传导翻滚过来,明显的背推感,一波接一波,人跟着晃动,人造涌浪,我数了60下,浪涌消失。
上岸了,天色放亮,海面的大道消失,金色的沙滩。老苗二位晒在了凉亭内。东面沙滩上小胖几位围坐。远处一老一小。
敞开了晒。
* k/ W8 e9 `9 s
发表于 2022-1-23 18: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103_153238_resized_1.jpg
: j0 z; T, R! }4 e1 O. r) a
发表于 2022-1-24 13: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 c$ D" T7 w8 {' ~2 }& L2 }- Q8 C" C3 D& A

: O7 @) s: `7 Y% D7 F9 A4 ]
66【东北货】
人都有点爱屋及乌。年青时在东北待过,对东北有好感,包括东北的吃食。那些年也没吃啥好东西,食堂的大锅菜,好不了哪去,也没什么特别的,之前在城里大多都吃过,但换到相对清贫的地域,一吃再吃,现在想想,还有点惦记。比如再寻常不过的豆腐,东北的豆腐块儿大味香,连队自己做的豆腐,能吃出豆子的香气。按说做豆腐用的都是差些的豆子,但那时的豆子纯粹,原生态,即便是小粒、碎瓣的。现在的豆腐吃着没嚼劲、没香味,像是用豆腐渣做的。
这次过来,离家不远处开了处“东北特产店”以东北食材为主,蔬菜、水果、副食、肉制品、饮料。头次去时买了不少,松子、南国梨、粘豆包、大土豆……背了一大包回来,除了粘豆包还在冰箱内,其他都吃掉了。南国梨头次吃,产地辽宁鞍山,个不大,酸甜汁多,有点像原来北京地区的鸭广梨,只肉质细腻些。第二次再去买,无货了。
吃的好的再买无货,吃着不好的就不买了,如松子。山货里还有榛子,估计牙承受不住。还有些没见识过的东西,比如一种桦树上的滋生物,像是脱落的树皮,黑乎乎,店家说,对“三高”有疗效。
东北过来的还有西红柿、油豆角……油豆角12元。货架对着是本地产的油豆角才5元。我说有本地的便宜一半多,还新鲜,谁还买你这贵的呀。店家说,这货在哈尔滨也卖这个价,我们是搭了运费卖的,有人就爱吃东北产的。我买了本地的油豆角,咱这口味根本就吃不出其中细微的差别,其实更主要的在烹调技法上。
没有豆腐卖,这次买了干豆腐(9/斤),就是北京说的豆腐皮,一张张叠在一起,黄黄的。买了一叠。饭馆里是用尖椒炒。我直接放汤里煮,味道寡淡。
买了几个冻梨(7/斤)圆溜溜黑乎乎。很久没见到了。北京家门口的马甸大集也有不少东北货,哈尔滨秋林的产品,俄罗斯的列吧、肉食、饮料。没见着卖冻梨的。来海南岛见着。又买了秋林的格瓦斯,大瓶的1.510元,太大,得几个人聚餐行了,现在哪里去找人。买小瓶的(350m4元每瓶。再加上一听核桃仁,这不是东北货。
结账时老板说起,每周有三个航班从东北给带货过来。我问买卖怎么样?回我:还行,这边东北人多。
67【松子】
头次来这小店买的松子,一斤装68元,彩印包装上书“野生松子”。难道松树还有不是野生的吗?后来想想也对,东北的原始林子早就砍得剩不多了,现在都是人工抚育的次生林。松子只卖到68元一斤,便宜了。刚到时,我在“家乐福”买了一袋99元,也是一斤。真应了那句老话“一分钱一分货”“有比较才有鉴别”回到家才看到这彩印袋子上连个厂家名字都不写,可见是小农小秋收自己采的,加工的也差劲儿。大小不一是其次,主要是没有一一破壳。有一半都要用手去抠,我这一袋子吃下来,大拇指的指甲盖被磨砺得成了月牙状。我后来给这家的老板看。老板说你用夹子夹呀。别说我没见过松子夹子,有这种专用工具吗?就是有,这么小的东西挨个去夹也太麻烦。家乐福店的松子是贵些,可整齐,各个咧着口,比吃瓜子方便。
不是所有松树结的籽都可以食用。北京的松树不少,常能在地面拾到松塔,很完整的,掰开了看,找不到可食用的部位,品种不对。
我手头有本去年的《博物》杂志,里面介绍坚果知识,提及松子。能出产松子供人食用的主要是红松、华山松,而我们城里常见的马尾松等产下的松子过小,没有商品性
现在市面上售价最贵的,都在百元以上的“巴西松子”,状如葵花籽,细长,浅色,皮薄好剥,其与南美的巴西毫无关系,其大多产自我们的近邻巴基斯坦西部。这种树在我国也有分布,被称为“西藏白皮松”,只是该树种生长稀少被保护起来,所以只能吃到进口货。
杂志中介绍因松子而起的人鼠大战。东北的树不能伐了,伐树人改种树人,靠林间经济讨生活。每年秋后,人们纷纷上树“打松子”,赶在松塔完全成熟开裂之前,冒着风险攀高硬生生地打下来。不能延迟,抢先。真要等到“瓜熟蒂落”那就没人类的份了,会落入松鼠和鸟类之口。松塔被人拾走,松鼠的口粮匮乏造成鼠口减少,红松惯常由松鼠采食埋下的松子来繁衍和扩充地盘的,结果松树的繁衍受到影响。
你口中的松子是夺了人家的口粮延缓了青山绿水的失地收复。

2 d9 U: ^, \+ Q" {) h2 q' @
发表于 2022-1-25 08: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643070681809.jpg
' i5 M! Q1 w+ l6 f% A( f
& z5 c* e  [8 @/ C& P* g% l; D/ G& q8 Q  T1 l% d. Z
发表于 2022-1-25 09: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c3 g% H6 M* z- C2 I9 {" E
! @& Z* o4 Y* _4 a2 O- F+ F9 L
# @4 P- g8 F9 q: A- o" v+ Y8 r+ ^" G
68【冻梨】
特产店里的水果有菇捻、苹果,不常见的国光苹果,它属于“老字号”了,现今种的不多,赶不上后起之秀们,富士和富士的变种占了大半市场。国光瘦小,毫无光泽,好吃这口的大概吃的情怀,咀嚼过去的日子。好多吃食都是有这份情绪在里面,由老人这个群体继续消费着。没了南国梨,我买了几个冻梨,黑不溜秋,邦邦硬。
早年物质不丰富时到了冬季,在北方的大宗新鲜水果就剩下苹果,秋日上市的水果吃光了或是变身干果,各种果子干,杏干、桃浦、干枣、脆枣……再一路就是冻品,没有冰箱的时代是天然上冻,冻梨、冻山里红、冻柿子……只要不开春就有的卖。这其中最好吃的是冻柿子,糖分高,一兜蜜。京郊、河北都盛产柿子,冬季的水果当中金灿灿的柿子在严冬的市场中特别出彩。至于冻梨也是有的,但味道差了,冻梨总是不如鲜梨,而冻柿子的口感是好过刚下树的鲜柿子。
后来我去了东北边地。所幸关内的磨盘柿子也跟过来了,在连队的小卖部我多次买到。一定是冻的,不冻的柿子运不过来。大多是过年期间,作为年货,大个的红香蕉苹果也能买到,价格不菲。那时的物资调配交流,东北的粮食、木材、煤炭进关,交换过来的轻工产品和这边难得见到的水果。边地这边无霜期短,果园、瓜地都有,但好品种的果子几乎见不到,小酸硬的苹果、梨,自产自销。漂亮的水果很难得销到这么边远的地方,所以印象就格外美好。冻梨呢,远比冻柿子要常见,估计都是东北特产或本省出产,量大,价格便宜,不用一毛钱。很少买,偶尔在年节时,大鱼大肉大酒之后,败败火,凉冰冰水汪汪的口感。这感觉已经很久远了。
冻梨用凉水泡上,不到半小时,软了,以为会有一个亮晶晶的冰壳呢,没有,可能室温太高的缘故。用刀一切两半,梨的体液淌到盘子内,冰凉、软软的果肉,甜丝丝的梨水。肉吃了,汤喝了,皮整个的剥下来。我的吃法大概不对,应该如同吃冻柿子一样,咬个口,吮吸其精华后再剥皮吃肉。
连吃都不会了。
8 X& b% U# p# t- m/ V- t
发表于 2022-1-25 2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120_180328_resized.jpg
# t. `% H" S0 H7 ?, [$ N3 B% F
发表于 2022-1-25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0 S4 n+ C7 R! e$ y# u
! p# R: I* Y$ R2 B$ ^2 }1 n

) {8 ?6 X- M# [+ u6 \
69【青枣】
当地的水果不便宜。街边小卡车上卖的泰国榴莲30元每斤,起初我以为是去壳的,不是,带壳的三十元,贵了些。好几年没买这东西了,印象中还是十几元的价位。牛油果8/个。北方人还是喜欢吃苹果,好点的富士果要超过10元,陕西的洛川苹果7元,花牛9元,这都是与北京同款的,要高出一两元,运费。上次来海南我买过10元三斤的洛川苹果,这次来没了。洛川苹果与富士模样、口感差不多,约莫是一个种。
当地产的水果多,吃过一遍后,好多都被筛选掉,像鸡蛋果、释迦等,是口味问题。芒果品种多,觉得甜度太高,不碰了。常吃的香蕉,有不是太甜的,价格4元上下,有便宜的3元,那就放不住了。芭蕉更贵些。香蕉的价格比北京不便宜,北京大地方,东南亚、南美的大船都往那去,平抑了价格。
来海岛后买的比较多的是当地绿橙。要挑新鲜的,树叶子挺拔的就行。104斤,属于便宜的水果,买一兜子吃好几天。比它更便宜的大概是甘蔗,当地人习惯在街头砍了削皮切段上机榨汁当饮料喝。绿橙也是榨汁喝,不必上机,一切两半,在凸起的专用杯子上按压拧上几圈就齐活。味道甜酸适宜,补充维生素C
在小摊上买了苹果和香蕉后,看到一筐绿绿的“小苹果”想起楼底下小店曾发布“珍珠苹果”的广告,没过去看,是不是就是眼下的东西。指着问:这是苹果吗?“不是,是枣子。”能有这么大的枣子?“是青枣,本地的。”大小与国光苹果类似,青皮,有光泽,真个“大青枣”。给我拿一个尝尝吧。“拿一个就拿一个”递一个过来。免费的。
这青枣要是拿到北方,谁看了也不会想起是枣子,只会往苹果或梨那里想。见上图,青枣和苹果的对比图,红的是洛川苹果。
回到家,洗了削皮,像对待苹果一样,切片。看到枣核可以断定是枣子无误,独个核,苹果、梨都是多籽的。果肉的味道远枣子近梨,但汁液略少,甜度一般味道挺淡。没什么不好的,可以买点吃。忘了问价钱。

% x/ J. c- o) t# z6 H
发表于 2022-1-25 22: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 m; k- B+ P, m7 e$ N+ F; z+ O
  \* ?5 K  K7 |7 o$ L
- [5 ?- R& v8 N/ s" M* P
70【惊魂】
小年吃饺子,在街上的“九毛九”餐馆。
要了一大盘酱骨头,本店的当家菜,推出的新品鸡肉烧山药、一盘绿叶菜、一份葱油饼、一盘饺子。吃得剩下两块骨头,光盘行动,我都打包了,连同我拆下来,没拆干净的肉骨头。回去可以熬一锅白菜。
四人聚餐。不知花了多少钱,估计三百元打住了,刘老师刷码付费。
刘老师俩口前天飞过来的,说是有逃离之感,连日奔波,身心俱疲,落地后,休了一整天才缓过来。这么多年了,没有这么闹心过。
折腾的,别的不说,就这临行前的核检证明就着大急了。前些天还是要求一次核检,临到要走时被通知需要48小时两次核检,两次间隔需24小时,这难度有点大,倘若顾头不顾腚,拿捏不好,一下子就可能错过,拿不到证明就抓瞎了。结果真就抓瞎了,往机场出发前,俩口子四张核检证明还差刘太的一张,迟迟不过来。几次往核检医院电话,对方只是要求等待。往机场去吧,边走边等。到了机场,手机上还没显示,核检证明依然没过来。行李办完托运,证明还是没到,总不能走一个留下一个吧。情急中刘老师电话求助“12345政府热线”,述说缘由,反映问题。12345座席人员回话可以联系市疾控中心解决。刘老师说,中心的几个电话没有人工接听。电话说着,二位脚下一路小跑,海航的登机口在最远端,刘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至风险于不顾,将口罩都拉了下来,路遇工作人员提示:大姐大姐戴上口罩……风风火火置若罔闻。跑到登机口,缺一份核检报告,不予放行。距离关闭舱门还有最后五分钟,值机人员建议可以调转下一个航班,等着报告过来。刘老师再次致电12345,对方回复,立刻代为联系解决。分分钟后,手机上有了反应,刘太的第二份核检阴性证明到了。二位验票放行,身后的闸口落下。
好悬,再晚一小会。
我说行啊,北京的12345热线效率不错,这么短的时间,真是急市民之所及,给市民办了实事啊,让你们有惊无险,按时登机了 。我说起遭遇海口的12345,都二十天,我的投诉还没有结果,倒是打过来几通电话,于事无补,一点脾气都没有。你们也慢慢品吧,海南这没着急的事,着急也白瞎。

, Y+ K# p/ y/ {( G( {7 h% ]# G, T* y( ^
发表于 2022-1-26 16: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Z  p7 Z0 t8 g/ q

4 N6 \- a% B% M4 n

- g! j+ b+ k5 B2 o
71【点赞】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被网罗其中大白于天下。要是个名人、要是有点前科的,更是被重点关注。隐私重要还是社会安全重要,个体自由与社会的公益的平衡。
核检现在是半天出结果,上午检测采样,午后5时拿结果,午后检测次日上午可以取。我去年夏天曾经检过一次,以为电子版的管用,结果去北京医院住院部还不认,非要纸质的,好说歹说,放行了,但要求第二天补交书面的证明,为此我还专门跑了趟核检的医院取回核检的纸片子。现在机场还不错,认电子证明,方便了些,但耗时有点长。其实用不了这么长,有些国家采用自测方式,分分钟就出来了,可见没那么复杂。作为测试的医院,更不会耗时半天出结果,只要上了仪器马上见结果并记录在案。核检阳性的第一时间疾控中心得知、布控,还能等上半天,让人跑了。等上半天的都是“阴”着的。
检测机构为了方便自然采样之后要批量送检,时间耽误于此。但刘太的检验报告一定是早就出来了,压在那里,大概是按照规定次日上午九时上班后发布。少数人,如刘太这样,早就坐立不安,心急如焚,会有些人急着用呢。这是坐国内航班,要是国际航班呢,真要是这班上不去,下班什么时候,要是航班又熔断了呢,耽误事。
刘太说12345热线联系了疾控中心。疾控中心不敢怠慢12345,立马接起,明白了事由,查阅刘夫妇二人并未在阳性名单之列,通知有关方面立刻发出核酸证明。都是举手之劳,只是这热线是不是真热,这手愿不愿意举起来,为普通的民众举起来。
快速核检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不如此,何以当下全国疫情控制良好。其间支付的成本和不便也是必然的支出。还是可以做得更好些,便民服务。12345热线的监督服务还是发挥了作用。普通市民瞎着急无济于事的难题,在热线那里迎刃而解。
都是政府的公益服务热线,差别大了。国际岛、自贸港,吆喝逐年升级,服务始终上不去。见先进就学,不必看外面,学习对标北京的12345足矣。

; {# F% T$ L' _  J( y' v+ z# U
发表于 2022-1-26 17: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4 M/ K! L" A9 U" o, z- ]
; K' w: x, y3 Q3 G$ M4 ]

9 [& Z5 O1 G  K$ G
72【通话】
老同事过来电话,问在哪里。
我在海口。
海口怎么样呀?大街上需要戴口罩吗?你胆子还挺大的还敢往外跑。
我说,这比北京好多了,没听说当地有人染上了,来这里我拢共就出示过一次健康绿码,就是上公交车和去医院必须戴口罩。其他的就是有要求,戴不戴的也照常进进出出。
那海口的物价呢,怎么样?
与北京差不多吧,鱼还是便宜,萝卜、白菜一块多,油豆角5块,除了苹果比过去长价了,其他都差不多。我把近日购买的生鲜报个价。
香蕉多少钱?
4块,跟北京差不多吧。
现在贵了,北京6块了。
我说今年来海口的人少了,与疫情有关,出现疫情手续就麻烦,把人挡住了。本地人过去说,是外面人来海岛把东西都买贵了,现在老头老太太都不来了,旅行团也不见了,东西就贵不了。物价还行,超市的鸡蛋22元一盘30个。不比北京贵吧。你什么时候过来呀?赶紧着。
不敢动啊,我两个冬天都没过去了,疫情不敢动啊。
老同事长我几岁,十多年前也在此置业,常过来过冬。疫情下刹车。大概是岁数越大越谨慎,下海游泳如此,对待疫情也如是,免疫力差了弱势群体,得加强自我保护。
我说,动物动物的,人这种动物不动哪成啊。
我在家门口遛弯啊,经常去动物园遛弯晒太阳。想起来老同事与我老家儿住的挺近,应该是属于同一个街道居委会的辖区。但我去动物园遛弯这么多年一次都没碰上过。
我说家门口遛弯才多远呀。走远点,不是才七十多吗,腿脚利落能走还是要走走,现在祖国大好河山去不了,过海南这边住一段没问题,房子在哪家也在哪,咱们疫情控制的不错。
今年是不去了,过了小年,准备过节,一大家子呢。今天我们这的居委会通知做核检呢,在楼下吵吵呢,我得去看看情况了。
我说,你看是吧,来海南哪有这些个啰嗦事。你要是早点来就好了,一个月前,我来的时候什么都不要,现在要两次核检证明。麻烦。
好吧好吧,你们俩口子吃好玩好啊
我说你们也是,保重保重。
现在说过年话还早。
- I: `* G7 X/ t1 d, _6 b' G
发表于 2022-1-27 08: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643244120497.jpg ( q% k( R; j  }8 L0 s" f9 a
发表于 2022-1-27 20: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1 z1 T# y2 h$ _% {

6 q/ Z; d9 |3 P, J

8 K) \* ~4 Y% Z9 ?# P5 x: M5 G
73【入群】
老同事关注了海口之后又说到自己的家事,小小辈的找对象事。我说儿女的事搀和搀和也就罢了,孙辈的谁听你的。听、听,我家孩子听我的。告诉我年龄多大、身材多高,大学快毕业……
孙辈的都要谈婚论嫁了,我们能不老吗。
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结束通话,见着有个未接电话记录。是刘老师的。打过去。接了,什么事,我问。说刚才在你们楼下呢。我说上来呀,我今天没去海边,老师说有小雨歌不唱了通知休息。刘老师说已经走出老远,往家去了,也没什么事,刚才去你们楼下的“香满屋”,锁门了没人,你帮我加入香满屋的群就行了。
他们俩口子都是不喜欢做饭的人。做饭,最实惠的技艺,大概多数人都不愿意上手,吃都行。他们小区院子里也有个群,以团购生鲜为主,还不是直接上桌的。我向他推介了楼下的“香满屋”而且可以送达他们的小区。吃现成的多好,我说这与餐馆的还不一样,属于真正的家常,自家吃什么就做什么,天天能看见制作流程,放心,饺子、包子、花卷……超市的饺子包子,都冷冻了多少日子,这边可以吃到当天的,也可以是不冻的。
我是头一次加入“吃货群”对于吃货受到启发。虽然吃了这许多年,其实日常消费的食材品种很有限,市场上种类繁多,绝大多数都不会捡到自家的包包内,人都有一定的饮食习惯,吃什么就老吃什么,别的不认也不会做。这边的群主,天天发布信息,预告食材种类、价格,统计订单,决定采购量,通常次日,最晚一周内采购到货,有时群主到这边山里海边采购,还将产地视频发上来。
看看群内,人家的下单,众人的选择和评价,受受启发。尝试着买点新鲜的。大家都买的大体差不了哪去。绿皮鸡蛋、白薯干这些东西市场上有卖,自己也没买过,在群里看到大家说好,买来尝尝,确实不错。不过大多数食材,我还是没下单,不是食材的问题,鸡鸭牛羊的,是咱没有加工的手艺。
上午我订了一盘五指山的绿皮鸡蛋,在这里买的第五盘鸡蛋了,还是37元(30个)傍晚去取货一并办理刘老师入群的事。

9 d. T4 g0 h8 l" ^9 n3 ?
发表于 2022-1-27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C4 l0 S1 A: A) K9 `
2 c! v( I& w- A( y; M) _
2 [3 b# F& K8 s; A) Q: c
74【剃头】
一早起雾,在阳台上向西南望去,小广场跟前那栋高楼的上半截消失掉。八点一刻,网上通知过来:
天空雾蒙蒙,* w: H1 ^$ u5 S" t0 ~+ v+ j2 f
细雨沾面容,
# B/ v$ t3 e# t8 R* u阴天气不足,, n2 J9 Z2 M( j
还是待家中。* i. O  }( q! k8 Y& A
     王老师
今天又歇了。大前日有雨,前日有风,今日有雾都歇了。老师是不是有情况了。那雨不见、树不摇、雾消散,按往日的热情,这天气挡不住的。
我想起了要剃头。“二十五扫房土” 个人卫生要打理。昨日路过街头的“快理店”见着理发的队伍排到了门外面,里面三个师傅在忙活,大玻璃上还贴着红告示:成本提升快理价格为20元。涨了,如股市般连告示都红彤彤的喜兴。原来多少钱,十块还是十五,我好多年没进这边的理发店。
上午要去采购,先去把头剃了。出小区门走“傍海路”往南,早年因地制宜有了路名,现在海是傍不上,得三四里地之外了。一辆垃圾车停在路边,从小区内推出黑的、绿的各色垃圾桶,不是垃圾分类吗,可是都掫在一个车斗内,被大口地吞进车体。广播里天天广告分类分类,真是瞎耽误工夫,糊弄谁呢。
来的刚好,老者起来,我坐下。还是那位东北师傅,要是没记错的话是抚顺的,就住在边上的小区内,好多年都是在他这剃头。“老主顾了,还是十块钱。” 老者那里付钱。我问是不是涨价了,我看见快理店的涨价了。“是长了,是今年过年才长的。你们北京多少钱呀?”我说快理店十块,我这头上次就是在店里快理的,十块。路边理发跟你这一样也是十块。
我想起上次北京那位理发师与我说起过,他最高纪录一天理发一百一二十个,就问起这位东北师傅的单日的最高纪录多少。“半天二十九个。”这位师傅每天上午出摊。
边上的那位陪聊的问起:你今天剃几个了。“这是第九个。”
我说节前是你最忙的时候啊。“是啊,今年不行,还不如去年呢,我才刚站了一个多小时,没人呢,节前也就这样了,人不会多的。到下个月就更不行了。”
不过今年的菜价是最便宜的,陪聊的说起:前面有几年贵的时候大白菜七八块,你看今年萝卜白菜一块多,豆角三块五……
我问是不是跟来的人少有关系?
有关系,与市里来了新领导抓菜篮子也有关系。
我记得新市长早就来了,不会是又换了吧。
4 Y6 R; w+ t( J# b0 S8 f7 d
发表于 2022-1-28 19: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Y5 y% ~5 {  W3 L% I. b

9 S1 R2 U" @2 W& y# \0 F

( e3 c: a/ H6 D" d
75【清蒸】
当地主要居民区建有财政支持的 “菜篮子社区平价店”,简易的临建小房,一排货架,两位员工,十几样菜,品种不多,有的还不如农贸市场上一个小贩摊位上的品种多呢。大路货,葱姜蒜萝卜白菜莴苣和若干绿叶菜,多蔫头耷脑的,有时到下午就不剩啥了。其价格与超市差不多,一块到三块间,比农贸市场的便宜,最贵的是农贸市场,但人家那都给打理的干干净净。想买细菜,还得去农贸市场,贵的,还几十块一斤的松茸,云南、东北的往这来。人现在流动的少了,可以多来往些货。
鱼,农贸市场的鱼可以忽略新鲜与否的问题,只考虑品种和大小。马鲛鱼大个的开价40。今天的马鲛鱼便宜,25元,中等个头。我说起,我住的楼下就能买到切片封装好的马鲛鱼,才35一斤,还不搭头尾的。小贩说,你那是冷冻的,我这是新鲜的。
小贩向我推荐“红灯笼”25。鲫鱼般的身量,粉红色,大眼睛,要是游在海里属于颜值高的种类。我问学名叫什么,“就叫红灯笼”。中档鱼里,我按每斤10元、20元、30元划为低、中、高三挡,红灯笼算中档的,中档中我还没吃过这种鱼,买一条尝尝。一条红灯笼39元,小贩给去鳞开膛收拾干净。
又转到对面的摊贩区,这边也有七八个小摊。最贵的是沙丁鱼,要价38元,才一拃长。早些年这么大的十多元,翻番了。看来沙丁鱼的产量不行了。
另一个摊上买了马头鱼,18元一斤,四条20块钱。初识这种鱼时卖价十块出头,现在也长了不少,不如沙丁鱼进步快,它吃起来比沙丁鱼刺多。
回到家,先把马头鱼二次清洗,竟然从鱼头中拣出一个鱼钩,这种鱼都是钓上来的,鱼钩上不带着线不易发现。这要是吃进嘴里就麻烦了。
上锅清蒸,碗的下面垫上豆腐、白菜片,鱼肚子里塞上葱叶子,抹上盐,盘在一起。30分钟后上桌,连汤带菜全有了。搅合在一起,火有点过,用筷子夹,都脱骨了,模样差点,汤是真鲜。下回该用口大锅,在大盘子内躺平了上屉蒸。

7 Y( T. _; ~1 i0 A: J5 U
发表于 2022-1-29 19: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D5 f6 W! h4 G- }$ d7 @7 Z
/ l( e) z9 U% R0 E( i
7 I2 H( y8 n/ x; W$ a9 O
761969
央视-1开播电视剧梁晓声的作品《人世间》。
故事开篇“公元一九六九年……”东北某市老周家五口人拍下张全家福,随即三个孩子中的老大老二上山下乡。火车站送别,父亲三线施工,大儿子建设兵团,女儿私奔贵州插队,老三留城进了工厂。一家四地人世间。
1969年,上山下乡登峰造极之年,年初到年尾,好几届毕业生扎堆往外走,三年积累下来的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生,最小的六九届,只有初中生,全锅端,这是首都北京的学生去向。东北这一家子,高中、初中、小六九,占全了。东北当地多子女家庭上山下乡政策是“三个留一个”,三年内能生出三个孩儿的高产家庭不是太多,还蛮有人情味的,为父母留下一个养老。不像北京,要是家中赶上这几届学生,全都走人,我住的那个不大不少的院子内,金伯伯家、顾叔叔家,都是三个四个的在那两年内都走光了。电视剧说“一九六九年是无数城市家庭最为纠结的一年”孩子多的家庭,手心手背都是肉,去留之间费斟酌。在首都北京并没有如此的纠结。没有掂量的余地,除了少量的留京指标,一律走向广阔天地,当然病残者除外。除了一篇篇最高指示,还有面上市民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有市民返乡的,到京郊落户的,一些父母去了五七干校,哥姐走了,轮到小六九,这一届没有留城指标,工厂早就人满为患。接茬走起。
一九六九,上山下乡已是大势所趋轰轰烈烈。干嘛不走呢,没有多少阻力,哪有纠结的复杂情感,在我们的眼中前途无量,金光大道般。你看电视剧第一集当中,周家老二老三,姐弟二人争先恐后,都不乐意留在城里。只有父母心情沉重,老一代明白农村的日子,他们又不能给儿女安排更好的前程,就只能响应号召了。
忝列其间,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进入知青行列,走向社会。那个年代,是意气风发也是头脑发昏的年代,是祸是福都是后面的二年三年中慢慢体会的。
哪里有泪,又有几人车站送别洒泪?到车站送别的家人寥寥的,到了亲人的离别或催人泪下。更多的是少年的轻松愉快。纠结可以有,更多的是家长,离愁别绪也有,短短的一瞬吧。你看周家老大老二。
老二姑娘在窗口吻别了老爸。还有这景呢,不怕被批判为小资吗。是外国小说看多了,于是特立独行,跑去贵州大山里追寻爱情了。东西南北城市的学生大体是差不多的,那时代或许有这种少女。作者就此铺垫起这一代人另类的人生。作者不能老是围着北大荒打转,还有远方呢。
4 e: f. j% ^+ X% X9 z- I
发表于 2022-1-30 17: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 ?) O& x, X& S/ P9 Q6 }5 Y5 W. ]4 ^
771972
这是部编年体的片子,倒不是一年又一年的叙事,第二集就来到了1972年。周家孩子都长大成人。白桦林中,老大开始谈婚论嫁,他如果是老高三的,那年应该二十五六岁了,扎根边疆的号召,心灵上的无奈,肉体上的成熟都水到渠成,轮到青年人纠结了。这一年真正的彷徨已经开始 。老二呢,奔向诗与远方的贵州大山,诗人是谁,过得可好?为父的要去亲自看一看。共和国第一代的建设者在重庆周边的大山中战备施工,年假探家了,先去看看这不省心的姑娘,女婿好不好,要不要认下这门亲。老三呢,老三都是18的大小伙了,这年初见识了刑场上的工友丧命,杀人偿命的年代,由此梦魇缠身,失业再就业,目睹了更艰难的人生,一颗悲悯之心再也放不下……
58集的故事舒展开来。这些年太多的城市肥皂剧的纸醉金迷和胡说穿越糟改古人,回归现实,回归坚实的大地,回望历史、人生。
1972,我记忆中的点滴。
这一年的年初(或是上年的年底),黄土地的知青汇报团赴京向首都人民报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报告团、展览团、演出团一番热闹,批判“下乡劳改论”维系上山下乡运动的继续。此时,在乡的、边地的,捷足先登的知青已然奔回城市。城市的各业依然乏力,青年在成长,一股惯性指向农村,又是好几届的学生。小我好几岁的邻居小夏,舍近求远报名去了延安还是宝坻?被知青楷模召唤去。
这年的秋日我探家回城。影院内在上演朝鲜影片《卖花姑娘》,观众哭得稀里哗啦。那年表妹还在上幼儿园,我带着去三里河百货商店里买了塑料直尺和橡皮,她拿在手中,跟在我身后一口一个“哥”一溜小跑,我回身看到,放慢了脚步,该等等她。
同年同月国庆节前,中国的外交大丰收,先是西德谢尔外长访华建交,再是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过来中日建交。
这年的冬日,同事老邓戎装在身领章帽徽应征入伍离开边地,去了重庆下游江边的涪陵,打洞,抱着风镐上下颤抖满身灰尘地打山洞,天下第一洞。
50年前了。
- n& ~% U8 m/ g" F# p
发表于 2022-1-30 1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4 C  P% n. H/ ]" n( \
$ H  ^9 A, w! Q  [" E0 }0 j& m% z

& C8 F4 Q7 u9 S5 ~
78【追剧】
人世间之天高地厚五湖四海万千世界,个体的经历太有限了,生活学习工作只这几十年,活在一线天下,瞬间人就老了。
人发明了图书,又有了广播电视和网络,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出门也知道些天下事。人都喜欢听故事,电影、电视剧都是编故事,编织了无数人的故事,真实或玄幻,丰富了个体的生活。好多知识,见识不是文字传播的,是大小屏幕上看来的,传播着喜怒哀乐,丰富人生。
故事中,看远方的乡村,看离去的岁月。
我们经历过的和未曾经历的,但同龄人的过往。看他人活法,他人的世界,理解同代人也就是理解我们自己。
我们对年青人已经知之不多了,尤其是空巢老人们。看电视剧,看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指点的江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千年不变的男耕女织,在近代完全颠覆了。谁在种田,农村包围城市变为现今的城市包围农村。人口的大迁徙,四世同堂的大家族难见了,或许还有一年一度的机会。过年了,都往家走着。
我们在银屏上观看城市的灯红酒绿眼花缭乱,看古往今来,看今人编排古人,亦真亦假。看看我们自己,50后的一代人陆续走出舞台的中心,成为观者。大红大紫年轻人的舞台。谁还会去记述芸芸众生的过往,他们与英雄无缘,过往的惨淡、落寞,有过艰辛,有过洋洋的喜气,其实也是无数劳动者的日常。工人、农民、战士,古稀之年的他们的过往,从来都没有轰轰烈烈过,乱七八糟过的那些年。这都是曾经的过往,历史难得记录世间琐碎,只有文学去书写。
梁作家写出《人世间》完成了人生过往的展示,普通人的起步,走向社会。同龄人的书写,或许也能代表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经历过的年代、场景、人物、氛围。白桦林、茅草屋、篱笆板墙 、木刻楞,金黄的田野、绿皮火车,父母亲、兄弟姐妹们,他们年轻的面庞,其中有你我晃动的身影。一年再一年,人生走马灯。
好久也不曾追剧了。追一部试试,不知能否追得上。
9 r1 G# z+ {+ a
发表于 2022-1-31 17: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7 r' M- r. E7 n. c

. R, F; G* m' L2 ]5 o) l8 Q6 K

8 K: Z% e) E# ~) _/ _: s1 D
79【除夕】
早起室外温度21℃,室内22℃。
6:00话匣子里的栏目“品读时分”播出《格林童话》三则“不莱梅镇的音乐家”“会唱歌的骨头”“聪明的厄尔塞”格林兄弟对驴子有兴趣,好多篇故事中都有它出场,蛮喜感的。
915想要出门办点年货,下雨了。预报这两天都有雨。半个月没有报过“晴”,多云或小雨,白天没见像样的雨,多云天也有大太阳的时段,前天下了水、晒了大半天被子,昨天报小雨没见雨。王老师通知过年休息四天,初三恢复活动。
10:15 出去采购年货。
金桔满街,大点的门脸前,单位或商家门前都立上两盆绿叶金桔,一左一右,齐肩高,硕果累累,小小的“福字贴”挂得满满,求吉兆。小区门口的两盆有果子没福字,高处挂灯笼,悬横幅贺业主新春。
多数店家关门过年了。两家卖报的小摊挂锁。小街十字路口的一户游商在开水烫鸡拔毛热气腾腾。宝真超市的门卫撤离,顾客比平日还多了,结账口全部开出,过年期间不打烊。生鲜货位上没有鱼、没有肉,十几只三黄鸡“值班”。面包摊没开火,五折清货。买面包、苹果、酸奶、冻饺子。吃了一个多月楼下包的饺子,换换口味。豆角九块了。店家礼盒卖的好,大包小包的走亲串友派用场。
街边的小超市买油豆角5元(每斤),黄瓜3元。小店老板少了帮工,独自支撑。
穿行农贸市场,熙熙攘攘。青菜摊跨界,将人行道挤成“一米线”。买沈阳摊胖姑娘的馒头、豆包,这家的酱猪蹄45元,比前日双鸭山的贵了5元。黄瓜6元,比我买的要顺溜些。香蕉45,模样不好。卖鱼的小贩少了一半,海甘鱼40元……
毛毛雨飘起。
午餐:排骨炖油豆角。
午后室外17℃,室内21℃,玻璃上浅浅的哈气。
翻《格林童话全集》找到了早上的这三篇故事,题目略有不同,内容无误。图书馆借的书,原是要给孙辈的在视频上说说童话,结果这一个月基本没说上话。少年时读过的“小红帽” “白雪公主”“大拇指”“会开饭的桌子,会吐金子的驴子和自己会从袋子里出来的小棍子”……后面这个故事还拍成了彩色电影《魔棍》,记忆犹新呢。
晚餐安排:油豆角(剩的)、咸鸭蛋拍黄瓜、啤酒、煮饺子。
看春晚。
7 m9 E9 J9 c# }! K3 l
发表于 2022-1-31 17: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131_111932_resized.jpg 4 O0 i7 n- A* z+ _9 o# d
发表于 2022-2-1 08: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643673539619.jpg
7 k9 H  G  e! S&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8:37 , Processed in 1.21121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