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1-10-24 19: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1 T; g3 U. c" B" i3 U2 w7 L" ^! d" _4 X1 n# y- ?- v" |" g( _$ X- A

2 o; Q1 `" Y5 ~# c! ?
3151【收获】
周末,轻车简从,就我一个下了乡。万一真要严格就不好办了。
农庄大门半开着,门上贴着告示,想必是那张“紧急通知”。门卫在外面溜达,往过走,又去巡视他河道边的园子。我说又紧了。他说北七家有疫情。我说咱这有什么新情况?没啥,能少来就少来吧。
车开进门,门内的小桌子又立起了,登记本值班。没刷码也没登记,径直开进去。停车场车子不少,周末照样车多。
地里不多的几个瓜摘下来,有的藤子还绿着,看来还能增重,留下一棵,余下都摘了。见着邻居小寇,隔着栅栏递过去一个,正好长在栅栏边。开春时我给他的南瓜籽,没长出来。我说你不能种在背阴的地方,能活也长不好,种在你窗户前,让它向房顶上爬。
带上手套开始收获鬼子姜,别名洋姜,东北称地环儿。难得的好品种,不必耕耘下种,年年蓬蓬勃勃,今年差点,背阴的一溜长势不好,雨水大的缘故。朝阳台地上的几株收成不错,土壤干爽,薅住根部提起,轻松离土,带出一串白花花的块茎,大大小小,收了半筐。东面南头栅栏下有几株长得粗壮,这边可就费了劲了,拔不动,地下湿土,还与窜过来的竹子搅合在一起,发达的竹根细密网罗了一切,石头子都能紧紧地抱住。我取来铁锹,踩下去也不容易,使劲撬动、松土,下手捡拾。白白长了大个子,地下的姜块寥寥的。它哪能争得过竹子呀,往高了不行,地下斗争更不成。连踩了好几锹,斩获了一大捆杆子,真对不起我花费的气力。算了,找点省事的干吧。
收萝卜。入秋后一片萝卜缨子绿油油,但萝卜不行,才寸把长。这是头茬萝卜开花结籽自行飘落长起来的,不知算不算杂交萝卜,二代遗传优势全无。萝卜缨子是好东西,收了,来锅萝卜缨子汤。
还有一垄小葱,都拔掉。两棵芋头长着老大的叶片,开春时将几个干瘪的芋头栽下,几个月都没动静,直到雨季来临才长出两棵。霜降节气,收了吧。铁锹踩下去,垄上的这棵竟然一个没结,空长了好皮囊。垄沟下的结出五个芋头,大的如乒乓球,小的弹球大。
小寇那边招呼我。说是下午就回河南了,儿子在学校里圈着,出不来,索性回老家待一段。递过来一兜子鸡蛋,几样鲜菜。让帮着处理掉,别浪费了。
年前回来吗?我问。
回来,过了这一段,十天二十天的就回来。

- ^+ h3 P% K0 b3 D0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4 19: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023_150901_resized.jpg
* M5 z, {  O6 E9 h/ ]% H/ N
发表于 2021-10-25 19: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d& ^& Y% v6 E0 e/ B5 G* Y+ E! P; I; u- s9 r
: u8 P) y& o- [9 s2 n6 U; g5 p8 K# a" ]5 s
& s$ e+ U: G, I5 z# b2 }8 ~- k
/ }) K) L1 [4 Z1 Y
3152【三替】
“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累”,三替公司的宗旨。早年在某部电影里看到葛优开公司出演的角色。现实版的三替公司真就面世了。家里有这家公司的广告单,服务项目从买菜做饭、家庭保洁、疏通管道、就医陪护 ,保姆、月嫂,一直到临终关怀,当然都是有偿服务,现金交易。
前些年单位发了福利,其中就有三替的服务项目。自己还能干得动,不愿麻烦别人,本就是闲人,活动活动多好,家务活累不着人,除了做饭麻烦,一天三顿没完没了,其他的偶尔为之,像这擦玻璃,一年一次,生活的调剂。
再说这福利的数额小,才三百元,是每年。发了卡,刷卡消费,我没用过。三百元也不够干嘛的。比如收费列表中有家居照料服务,其日间服务(8小时)200元,夜间服务(12小时)250元。保洁服务呢,清洗油烟机150元每台,擦玻璃50元每小时……
今年福利提升,改为五百元了,这回单位没发卡,姓名、住址已在三替公司备案,电话预约上门,消费过后,个人签字,直接与单位结账。
五百元能干点事,启用社会服务试试。擦油烟机,这活自己干不了。我早年请人擦过一次,街头的游商,整个机子拆下来,最终结账价格翻番,给你换件,添加收费项目。后来油烟机宁可买新的也不擦了。三替是坐商,又是与单位签的合同,不会如此无良。
电话约上,价格有变化,油烟机180元每台。行吧,有人报销。上门的师傅会联系用户。再就是擦玻璃,我估计两三个小时能擦完,要是我来干都用不了。三替人说现在是按照平方米收费。
他们计时工资改计件工资了,这与我们没关系。我说家里的玻璃不用擦外面,只擦里面。对方说我们是按照内外玻璃计费的,两面的平方米。
我说外面不擦你应该给我收费减半才对呀,擦外面的玻璃还风险高,万一出了事故用户还担责。对方说,我们外面是用机器擦。
我说我们这的玻璃的外立面都是物业负责擦拭,每年两次,蜘蛛人擦得挺干净的,不必你们多此一举。
这点道理竟然说不通,还是要两面收费,擦不擦的都按两面计算。我说算了,玻璃就不劳你们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 H. `8 s  O& R
发表于 2021-10-26 19: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 N  i$ P2 \5 ]% e" Y; B7 i1 z+ |+ I2 `8 C! h( s' B* j

$ i; l) d- i! Z- v. A
' d8 W7 E' R% A& i, v

* |/ |3 N( u4 B! o
3153【岳师傅】
周一约的,周日师傅才来电话,上午十点进的家门。
先烧开水,大铁桶坐在火上,一拃长的碱块,一支冰棍的体积,入水煮上。拆开油烟机最下部狭长的金属储油盒,里面基本上干净,只有约三公分的一小段油渍,浅浅的一层。我这里很少炒菜,一斤油用半年,偶尔炸鱼,炒菜极少,没有多少油耗,机器抽取的主要是烟尘和水汽。主体的“三块板”逐一取下,抽取油烟子的通道挂着不少油腻,再里面也少见污浊。看来主要是清理这三块板了。
水滚起来,铁桶拎下,三块板投入水中。一物降一物,碱克油,立时半截金属板恢复了亮泽,用布挑着擦拭边角,再上下掉个个,另一半也光亮了。就这么简单。
师傅问,上面的排风管道用不用看看。我说不用了吧,底下都没多少油,上面密封的挺好。没用半小时,擦拭干净了,四个部件回归原处。
180元可以结账了。
我说这一单活挺麻利的。师傅说你这活好做,有的家机子脏得厉害,里面都是满槽的油,风管也要收拾。
我问一般每天能干几单活“基本是上午一单,下午一单,下午望京有一单。我们这活就是出力,现在人力贵了,物料成本没多少,就是碱块,两块钱一块,再没什么了。”
说起公司的业务,现在主要承接的是机关单位的老年服务的项目,对个人也接,少些。
我问起除了清洗油烟机,你还能干什么业务,看看还能给我干点什么,擦玻璃行吗?
擦玻璃得另外安排人,我还负责换纱窗,一个100元。你要不要换呢,你这不是有五百元吗,剩下的还有什么用吗。
是啊,用了20年的纱窗有破损的。今年开春物业发通知修理纱窗我也没登记,好像是哪块纱窗有个口子的。厨房的这块换的吧,没破,但够脏,换掉。厅里的南窗纱边上有道一寸长的口子,换掉。卧室内有个脱了丝的,蚊子是飞不进来。“小洞不补大了尺五”也换掉,一共三个,刚好把钱花掉。
摘下纱窗,师傅拎着下了楼,车子和物料工具都在楼下。说是半个小时就回来。我这做饭,吃饭,结果一个半小时也没见师傅回转。
3154【陪聊】
看着师傅拆下三块板之后,我说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刚要离开。
师傅那发话:你干什么去呀,没事就聊会吧。
师傅让人陪聊的事可不多见。行吧,我这倚着厨房门立着,师傅蹲在地上手不闲、嘴不闲。
我问师傅是哪里人?“河北邯郸。”
邯郸学步。“是啊,学得自己都不会走路了。”
师傅快五十了,在三替公司干了七八年,再往前是在建筑工地,四九城走了不少地方,最后盖的是理工大学的大楼。“十八九岁来的,把青春献给北京了。”
我问休周六、日吗?不休,过年回家能待个十几天。平日家里没事不会回去的。都是上班,我们一共四个清洗油烟机的。越是周六日,活越多些。
那家呢,家属在北京吗。
没有,都在老家呢,老爹还在,俩孩子一个刚工作一个在上学。我们住通州,公司不管房子,自己租的。
将来呢?
将来干不动了,回老家呗。
我说现在多挣点,也给自己买个保险。
没人给我买。我们这岁数的买也不合适了。
现在农村不是也有保险吗?
那一百多块钱够干什么的……
午后一点多师傅才回来,亮晶晶的纱窗装上。说是这个活不好干,一点点抠出来的。
我问这么长时间,出去吃饭了?
没吃饭,这附近哪有我们吃饭的地方。
我说周边饭馆不少呢。
那多贵呀。
我说有便宜的,拉面、炒饼都有啊。
歇会,来瓶水喝。刚洗的苹果,前两天摘的。
师傅坐下,大口的啃起来,不带削皮的。
师傅说起来,我们什么都干,陪着上医院、陪聊……
我说你们陪聊聊什么,公司是不是还要培训呀。
没有培训。什么都聊,有时候是听老人聊,我聊过好几次,老头老太都有。
“不找钱了,再聊20块的。”我想起了电视小品里的台词,你看过这个小品吧。
什么小品,陪聊的,不知道啊。
宋丹丹和赵本山演的,十好几年前的春晚小品。没看过吗?
我没看过,不知道。
我又问,你会修空调吗?
我不会,我们有同事专门干这个,有时需要两人上门时,我也跟着干过。
行了,我的空调不制冷了,估计缺氟,明年找你们修空调。预算已经定向了。

" L0 N, Y( n7 m& ~6 u
发表于 2021-10-27 13: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 f% W* p0 P, o( B2 ?2 U) z* o1 n2 T( U% ]0 S0 A

( c4 G! `1 G. A) w! c; ]
3155【0.88】
同事在网上抱怨近期蔬菜贵了,豆角十块每斤,又不能不买,爱吃扁豆焖面,非它不可。
感觉不一样啊。上个周末我在小区边上的菜市场买豆角,四元、五元、六元的都有,最贵的是油豆角八元。扁豆焖面四五元一斤的就挺好。不知老几位是不是在高档超市上买的,或者是有机蔬菜,那价格是要翻番的。
过去有地区差价。连带不同类别的地区连工资都不一样,同级别的差出几块,十几块。现在工资不论了,菜价同城都不一样。到批发市场去,能便宜不少。就是在普通的超市也有价格差。
萝卜白菜土豆都不贵,这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超市发”买棵白菜十元,每斤两块五。这棵白菜能吃一周。今天在北太平庄物美超市看到大白菜,而且是从地下拿到店外的街面上卖,八毛八每斤,而且现场把菜帮子都劈掉。大白菜上市,其他的菜想卖高价也不容易了。市场上的菜品丰富,什么一多了,你的东西再好,也卖不出好价钱。
猪肉市场也是如此,夏日以来肉价便宜,十几元的前肘、后肘、五花。“一号土猪”也得降价,今天我买的脊骨29元每斤。肉贱伤农,有下轮价格高高的时候。
水产品比冬季要便宜。周日我在超市发买的平鱼,个头稍小,五十元三斤,25五元买了5条,舟山的,关键是新鲜,冰鲜的,觉得比海南还便宜。
还有更便宜的。离我家不远的街边有处“团购小屋”就是一间四五平米的小屋,开张的时间不长。路过时常见排着队,都是老人家,里面蔬菜、水果不多的几样。购买者需要先入群,头天订购,次日取货。我今天路过时问了一句:鸡蛋多少钱一斤?“三块六。”这价格比市场里便宜不少,市场内价格多在五、六块吧。
水果丰富。新苹果上市,花牛、嘎啦果都比刚上市时降了1元。买了一小把香蕉,觉得便宜,一问价,才两块五一斤,回家吃过,味道品相都好,今年吃到过的最便宜香蕉。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想起六七年前同事老赵给我说过的“购物经”就是得多跑路,买吃的超市最便宜,哪天都有打折的,哪一家哪天打折门清,虽然比不上新发地批发市场,但守着近。溜达着带锻炼身体了。

7 b* J1 Y3 n( A- t8 Y+ N3 x
发表于 2021-10-28 13: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2 d" l( |8 U$ t: w! E, T) Z  \
6 l* e! Y# T/ H* D

2 y5 {4 y' }# w
3156【四过家门】
瓜收了,在车子后备箱内,想着得送出去,不定哪天上冻呢,别收到家里又毁了。
老赵约了周四几位吃火锅,正好一并送达。刚答应下来,转天她又拉抽匣儿了,说是接到单位下文,减少聚集加强防护。听组织的,不聚了。
吃饭不重要,这瓜要送出去。走一趟吧,一家两家跑一趟,三家四家都一块儿了。规划路线、时间,打电话约地方。
老刘家最近,去年他到我园子里来摘的瓜,今年不行了。老刘电话里说,家里闺女给拿来两个瓜存着呢,你要来就给我带上一个就行。我说是啊,多了也没有,问明了行车路线,过了“徐悲鸿纪念馆”红绿灯拐弯就到。
还是听岔了。红绿灯过后的小街直对着停车场。我退出来,绕行西内大街来到他家楼后面。见到老刘掰持是“过了红灯就拐弯”还是“见着红灯就拐弯”。我说按你说的见着红灯就拐弯,我离着二百米就见着红灯,要是拐弯就逆行了……鸡和鸭说,老人家常有的事。
二站二里沟小彦家,头次开车来这,路线交待的清楚直接进院,车还没停下,对面见着人了。还是去年此时一道去的樱桃沟,樱桃没有,卧佛寺门前吃的素斋,赏的秋菊。别来无恙,身体都好就好。又说起疫情,她们俩口今年多次出游,“哪里疫情结束,你就马上去,不会马上来二轮的。内蒙我们夏天去的,回来后做了核酸检查,追踪了我们一段,没事的。现在团队是不行了,个人往外走没问题……”
三站三里河。沿三里河路南行,过国宾馆见着东向的路,快到社会路往北拐就到了。十字路口没见着“淮阳府”的大招牌,搬家了?往北去,没见着那座机关大楼,看看招牌“三里河东路”好像没错。打电话问问吧,这片曾是我的老居,竟然找不着北了。电话内我也没听清楚,前面的指路牌指向月坛北小街,我在这住过。开起来走吧,走到老居的门口,明白了。刚才是在三里河路上早拐了一个路口。
老赵等在了门前。问了问还是在忙,说这是最后一次任务了,以后再也不干了,要忙到年底吧,多耽误事啊。
给国家干事,就得顾大家舍小家。我倒想干呢。
四站往三元桥方向,舅妈家。上了二环路,走环路能快点,西二环往南堵。走着走着,觉得大方向不对,该往东面去。“两广路”往东,穿台基厂上了长安街,这回路熟了。
舅妈那事先没有联系,家里啥时都有人,也不打算上家去坐,撂下就走。
3157【南瓜片】
车子快到时过去电话,说是不上楼了,让“元宝”下来接一趟吧,现在疫情又紧了,谁知道带不带着病毒呢,安全第一。再说时候也不早了,赶着下班高峰就更堵。
下来的是保姆“仙桃”她前段告假回老家好几个月。
元宝呢?我问。
我回来了,元宝就走了,仙桃拖着小车过来。
晚间舅妈微信过来,说是仙桃晚餐炒了南瓜片,好吃极了。又说你给我留点南瓜籽,明年我好种点。
舅妈是南方人,老家盛产“红米饭南瓜汤”对南瓜情有独钟。今年她在楼顶的种植被无良商家骗了,没收上什么东西。老人家不容易,天天楼上侍弄,一桶桶的废水往上拎,结果呢,没有结果。最坑人的莫过于种子坑人,不光农民受害。
跟我还要种子?瓜里有种子呀。那个绿色的圆瓜,一切两半就见籽。看来仙桃先宰杀的是那个黄色长条的老瓜。老瓜甜口的该清蒸着吃,像馆子里的“全家福”少不了甜南瓜。嫩瓜才炒了吃或者做馅儿。好多年,除了蒸南瓜或者南瓜粥,我没吃过别样的,南瓜做菜还是早年在边地时,每年的一定季节必定熬南瓜菜吃,有点吃伤了。对了,南方人习惯甜口的,吃瓜与北方人不一样。
告诉舅妈从上到下慢慢吃,瓜籽应该在瓜的最下面凸起的部分。要是从瓜蒂处下刀,都是死个膛的。我食用的那个长瓜,切割三次了都没见着瓜籽,每次切下两寸蒸食,估计要吃到第五次之后才能见到瓜籽。不会是无子瓜,带自繁殖的。
我周日收获之后给堂妹发去照片,告知老家南瓜的后代在我这里的新生。其实要表达我的农艺比老家人差多了,在我这把大瓜种成了侏儒,还不及堂妹种出来的一半大。
堂妹微信告我,找最早结出的瓜留籽,老瓜的种子好。摘下的瓜横躺竖卧在一起,我都分辨不出谁的年龄更老些。堂妹还说她今年的瓜长得不好,不如去年的,数量少还个小了,因为“重茬”的缘故。想来我这里的南瓜是年年重茬,都十年了,每次都种在窗前,这两年的收获都不多,丰年时的零头。不是提示我还没意识到,还以为是今年水大涝着了。外来的新种子也抗不住重茬,明年得换地方点籽。
' T8 F/ Q. I1 w8 t
发表于 2021-10-29 15: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 D" w3 w3 B9 C* |1 w! X  F  B' m9 t% v

- Z$ x7 L. B+ m/ b& M0 ?$ }- ^! W! p  y2 s

- F6 h: n: ]5 [7 V& P+ x1 g
3158【黄码】
现在网上的挂号真方便。老伴要到北医就医想找个专家看看。八点多钟,电话咨询了当大夫的老同事,说是陈大夫最好。
放下电话,网上查询,陈大夫当日上午就有,还余三个号。时间有点赶,查看其他的工作日,这位每周就一个半天门诊。点击交费,瞬间“挂号成功。”
走着,现在已经快九点了,我们倒数第三个,估计上午十点后能看上。
门口打车,招手即停。街面上过了九点还不算堵,今天禁行车辆尾号为3和8,车子真是见少。打开手机查看医院的“候诊情况”上面的排序名列第三,敢情这位专家半天就看5个人。候诊时间为8:00—8:30。迟到了,刚刚松弛下来的心情又提起来,这不让人起急吗。
师傅业务真熟,主路、辅路交替,几次避开拥堵路段,在王府井南头拐进去掉头,穿过长安街,这捷径一般人哪能知晓,车子停在东单公园的西门---离着医院最近的方位。全程才 25分钟,往日这段车程多在50分钟上下,这次超水平发挥。
医院的门口拥着人,排着长队的都是老人家们,不会刷码,只能人工登记检验进入。我这刷码,健康宝一天要刷多少次,咱业务熟,绿码拿给保安看。“不对不对,不是这个,用微信扫医院的二维码。”我说这健康宝还不是全市通用吗?“不行,你得扫医院的码,你看人家怎么扫的。”
本来就着急赶紧取号进入,一下子不知怎么扫了。
打开微信……保安指挥着。扫码。
屏幕上出现一大篇字符,这是要填表呀。我这一时有点蒙,字码显得模糊。
怎么填?
按照要求填,你到没到过疫区?没有就填无。
我这一路点下来,都是无。提交。
糟糕,屏幕现出黄码。
黄码不能进。
我这大半年哪也没去呀,从来就没见过黄码。忽然想起前天去过一趟“国兴家园”热天时一度被列为中风险地区。我的车子开到了院子内,没上楼,待了十多分钟,我被大数据盯上了,记录在案?有这么神奇吗?我一阵子后悔,不该开进院子,在外面候着就没这事了。啥也别说,倒霉吧。
黄码屏幕上排列着一行文字,直呼我的名字:持48小时内北京市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经门诊预检筛查后方可就诊。
想进门就得做核酸。核酸报告出来得好几个小时呢。
我跟保安说:昨天下午在外面还是绿码呢,怎么会呢?
保安说:我们解决不了,你到那边人工检验的地方去排队咨询,看看能不能解决。
边上还有位黄码的也在分辩着。和保安没理说,他们只认码。
那边队伍足有三四十人,排到我还不十点、十一点,本来已经过点一个多小时了。我这黄码,人工那里就能放行吗。今天是看不成了。
3159【反思】
幸亏不是什么急症,要是急症的病人这下怎么得了,堵在门前进不去。
东单公园里遛弯,心情平静下来,思考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数据追踪我的行动轨迹后上传迟滞了一天?昨天还是绿码,怎么今天就黄了?最近这12个小时,哪都没去呀,也没接触什么人,的哥是外人,探头还是大数据凭空也扯不上这陌路人呢
回家后再说,先去问问国兴家园的那位朋友,听她说过小区曾被隔离监控过多日,不过早就降级开放了,小区进出随意也没有验码的手续吗。如果她现在还是黄码,那我这算是被粘上了。
黄码可是麻烦,去哪都麻烦。今后我要是进出公共场所也不敢亮出手机,出远门买机票怎么办……要黄到什么时候,怎么才能解除?想想后面有一连串的麻烦事呢。
好在乘公交车不必刷码。111路公交坐到厂桥换车。路过峨眉餐厅,没敢进去,也到了饭点。窗口买了主食和红烧鱼,家吃去。换上55路公交,到站后穿行马甸公园。见到公园门口桌上贴着检疫的二维码,多少日子了,如同虚设,没见有人在此刷码。我来刷刷看。健康宝刷出来绿码。这里没有流调码。扬手测测体温,读数29.5℃。怎么低成这样了,太阳不错,暖洋洋的
下午电话打过去,问清楚了她们小区的人现在都是绿码,去哪里都没有障碍。告诉我去社区医院看看,医院或许有后台管理的职能。
午后去社区医院。它这里门前刷双码,先刷健康宝,绿的。再刷流调码,流调码需要填写一系列“是”和 “否”,看仔细了,一共九项,当然是一些列的“否”点击提交,绿码呈现。
我此时意识到,上午的黄码出现,大概率是我着急忙慌地点错了“是” “否”。这不是污名自己吗,当然亮你黄码,让你去核酸。
看来凡事不能着急,一着急就昏了头。年轻人“急中生智”老年人“集中生乱”老年人先是不能急,办事得从容,今天不成明天,本周不成下周。万一赶上急事了,也得沉下心思考,三思后行,才少出差错。
黄码的事情到底如何,还有待下次去医院检验。我这算不算留下“案底”了。
0 v$ m: J" J6 G! q3 o: M) V" ^2 r
发表于 2021-10-30 19: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0 y5 P  v. n0 Z. a  P' K" c

* k' u! T; q. M+ A% `, l

5 s" A) w+ n. F
3160【黄色】
黄码不好。黄色呢,黄色——丰收的颜色,是秋色。农人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东北这时候大概稻子收得差不多了,现在大马力收割机,地里汤汤水水的都不在乎。
看《南方周末》报道河南暑期遭涝灾,部分农田歉收、绝产,条件好的抢种绿豆、大白菜,条件差的就瞎了。收秋玉米了,低地水洼地下不去收割机,种粮大户的轮式收割机转不起来,下地就於车,於(wu四声)车,指车辆陷在泥浆中难以脱身。我在东北农作时常见的场面,那还是履带式拖拉机,75马力的东方红,或者斯大林80马力的,后来给履带穿上“木鞋”或者两三台机子一块拖拽收割机实行田间收割脱粒,五十年前的场景了。
河南的种粮大户,遇上水患,才引进“小铺链”小马力的履带式收割机。杯水车薪,秋收耽误了,收不了就种不下冬小麦,明年的麦子指定要减产。
靠天吃饭,顺应天时地利。我在的兴凯湖农场早就改变了种植结构,麦子、大豆、玉米都放弃,全部种上水稻,一年一季,躲开八月麦收时节常见的水害。秋收都用上数百马力的大型收割机,年年丰产、丰收。日子好过多了,农人虽然也有抱怨,抱怨各类收缴负担重,但谁都是争着包地,想扩大种植。无利不起早吧。
不知是不是降水带北移。中原大地几十年一遇的涝灾,这还好,真要是三五年就过来一次,就得想办法了。玉米已经是够皮实的作物了,产量也不低。引进大马力收割机,几十万一台,加上政府补贴或是办法。秋收才真正是好日子。就不会如现在如此的无奈“能多收一颗是一颗,多收一亩是一亩”忧心当下和明年的收成。
城里的舆情说菠菜。有食客抱怨火锅店里菠菜没了,老板说菠菜太贵超过十块钱了,又不好提价,就不进了。农业部的官员说了,近期的绿叶菜供货减少是因为前期周边蔬菜产地内涝引起的,东西少了价就上去。预计半个月后供求会平衡。
刚才晚餐后市场采购,看到菠菜6元/斤,模样不大干净,质量看着能接受。我买了一把蒿子杆3元,不论斤,论把,够炒一盘的。

: V4 y0 [* D5 F0 x" a
发表于 2021-10-31 1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y( {: x2 ?6 R/ _4 B  d  L! j: ]0 E' d/ ]( z! J1 E' Q5 J

$ d" ^5 Z; j4 {
, a8 K, |8 n6 x, j' W

5 Q4 v8 o& J, p' y* [+ \
3161【20℃】
“霜降”节气一过,小区院子里的树明显泛黄,高个的银杏,树尖长到了六层楼高,一棵接着一棵,风口处先黄,几日后背风处的也藏不住了。矮个的栾树也转黄,通体的都是黄,人们高看银杏一眼,也是因为喜欢大高个吧。暗淡的海棠叶子斑驳转红了,红红的果子落了一地,无人捡拾,果子小些,每年还打药。市场上出售的个头大,难道不打药吗,眼不见为净,看不到就不在乎了。
银杏果掉得早,地下黏黏糊糊,上下午保洁的扫不过来,草棵子内有人捡拾,药用,不知是否有人当炒货吃了,微毒。到了观赏黄叶的好时候,又是连续的好天,少风,好太阳,气温20℃,银杏树雍容华贵披挂整齐。年轻人围着照相,小区里的气势差,二十多棵,给小孩子拍个特写。树荫下孩子捡拾叶片,老年人长椅上晒太阳。
我走出楼门,楼长迎面过来。搭话遛弯去了?人都满了,全是晒太阳的。
我往外走,大门口的盆栽花草都收了,就剩花池子里一人高的美人蕉了,碧绿,顶着红红的冠子。
穿行东面的公园。周末的大合唱这周取消了,再唱要到明年开春后。一早跳舞的才散去,但公园内人多,好天气走路的人,晒阳的人。靠西的甬道上阳光灿烂,行者络绎不绝,靠东的一条形单影只冷冷清清,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公园内转上半圈。运动场上满员,玩器械、打球、踢毽子,一个个短打扮,不像是深秋季节。老人、青年、儿童,少年不多,他们难道还在校外补习班吗?或者是这小园子容不下少年的奔放,他们该是往远处跑了。打兵乓、打羽球的都是上岁数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热衷。满坑满谷的是低地游乐场,儿童乐园。
公园的草花还在,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园内栾树多,黄了一圈,西北一溜的银杏树也黄了,高大的梧桐开始斑驳,脱落。脱落了也好,庞大的树冠难得投下一丝阳光,这日子阳光难得了。人满为患的园子,到了明天,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园子才能空下来。
想着明天去看看黄树叶吧,趁着它们还在。
& P0 x% b, q/ _$ G$ [
发表于 2021-11-1 08: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 g. q" d: ~- g* p. I
% j0 V* F9 m- E/ C; u. d  |

+ s' M2 v% ]2 Q: G+ Y: {+ R. _
3162【人之秋】
路口的“稻香村”采买,店内的售货员比顾客多,买熟食的有两位,卖点心的柜台空着,周日上午人还这么少。除了年节,点心不再被人们追捧了,近年人们都被科普,知道摄入甜食,尤其是成年人,不是好事。除了老年人还保持着习惯,想起我家的老人吃了几十年,后半辈子几乎每天早餐都少不了,不也都活到99了吗。现在的年轻人,少了点心,换了新玩艺儿,什么奶茶、果茶、咖啡馆里的西点,更甜了。
熟食柜台买了鹌鹑蛋、雪里蕻、炸带鱼,是否健康食品,吃就是了。
回程进的小区北门。小广场上满满当当都是人,东南方过来的阳光洒下一片温暖,亮色中跃动的小童,开着四轮车,骑着两轮的,过路的得留神,小孩子没轻没重的。老人家晒着阳,聊着天,座椅、轮椅,拄着棍站立的,小保姆们扎堆说笑……
躲着点,我上了边上的小花园内的甬道,殊途同归往南去。这里花花搭搭,树多。南面的两座高楼投射下巨大的阴影,长椅上空着,这时候谁也不愿意在此落座。楼间距中一片阳光投影到另一张长椅上,半明半暗。明亮处如同舞台上打亮的聚光灯,笼罩着一位老者,捂着口罩呢,这不是北楼我的同事吗。可是老没见了,模样像他,我摇摇手,对方回应,没错是他,我挨着他身边坐下,我全身上下被阳光切割得半明半暗。
真是老没见了。想起上次还是在大门口,我进他出,我刚从老居回来,说起老人的身体状况,都是同病相怜,同事那也伺候着高龄卧床的老人家。转眼两年了。同事问起家父家母怎么样了。我说都走了,一年多了,先后。我没问他家的老人,知道他现在自身难保,前段动过手术。
说起身体又说起何时离京去避寒。同事说够呛了,现在每月都要去医院拿药。我说,可以多拿些吗,提前备个两三个月的,再说外地大医院药还是能够满足的。检查手段也差不许多。同事说,还是稳当些吧,万一有点变化呢,在家门口的医院还好应付,不好说,做了手术复发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阳光的投射下,同事穿得厚厚的,脸庞像是瘦了一圈。
瞬间,光线暗淡了下去,太阳转过去了。
起身了。保重!

/ }* e0 K6 L# U9 v: |# O: i
发表于 2021-11-1 18: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 G5 A! `& D, M) g/ x

8 \: r( G- x& G' ?% b

( N/ g5 {" I( O6 X
3163【秋色】
去地坛公园转一圈,园子里有条银杏大道,百米长吧。
天色不好,局地小雨,家门口没下,预报中午出太阳。中午去,11点到公园南门外的金鼎轩用餐,出来时还没见到太阳。
南门进入,不必刷“健康宝”的绿码。说是乘车的老人卡就管用,老人卡与健康宝已绑定关联,适老的措施又进一步。这边是“独一处”还没见有第二处呢。
进来南门满园的苍翠,古松、翠柏,南门内以侧柏为主,大概是本世纪新栽下的,胳膊粗细的多,凉天看着阴冷,那片暖色的银杏在园子的中间。往过绕。
往过绕的多是锻炼的,周边写字楼里的年轻人,走着、跑着。一茬接上一茬。作家史铁生曾经写到过这个荒凉的园子,他摇着轮椅好多年在此绕圈,发呆,见着一对老年的夫妇经常过来遛弯,年复一年,有心搭话,又怕打搅,当他鼓起勇气打算发话的那一天,老夫妇却没来,再也没来……
老伴的单位就在北门外。十年前常常来此遛弯,先遛弯再回食堂用餐,近三十年,园子越来越干净,人也越来越多了,那时还没有什么银杏大道。
道边成群的麻雀,不怕路人,在绿地中啄食,几只斑鸠、喜鹊呼扇着翅膀停在树枝上,距人于数米之外。最大胆的是鸽子,人前人后,自顾自地寻觅。转到东面的坛墙,坛墙已修葺的整整齐齐,绿色琉璃瓦置顶,坛墙外挺立着焦黄的银杏树,墙里绿、墙外黄了。
几只鸽子在墙根觅食。啄食着墙面,这可是数百年的老墙,砖头面中有什么好营养吗?一只鸽子腾起,如蜂鸟般悬停半空对着浅色的墙缝连连下嘴,可惜没有蜂鸟的功夫,几下子就扑落下地。粘连墙体的粘合剂古时是用江米灌浆的。
东门里往方坛去。方坛的侧面是南北向的银杏大道,游人在这聚着呢。树形都还饱满,落叶不多,三成的叶子还是青绿色,天不好,拍照的人不多,暖烘烘的热闹劲儿不见。
走到北头,北门是我们过去常走的大门。往西门转,路边长椅上都无人落座,这天,越坐越冷吧。
转了大半圈,出西门。这里的银杏树更密实些,秋色更浓。
& a6 T- r9 U: {4 N* g
发表于 2021-11-1 19: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101_123707_resized.jpg , \# a2 Q1 i- H) B/ q
发表于 2021-11-1 19: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101_125128_resized.jpg , D, e" l3 d7 A- l3 o# K
发表于 2021-11-1 19: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101_125808_resized.jpg ! r2 x6 U6 W* `
发表于 2021-11-3 2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4 j. f7 i7 _' d2 ?, G6 L$ K
8 k) b; [& s7 @$ e
7 s0 i0 F1 q5 k# R: e$ A; z4 Z

. w# I  |0 M8 Q) x1 A2 J- ?& ]

$ \+ y* f) F9 ?3 ?7 t7 {: v
3164【惶惶】
惶惶不安,让黄码闹的。
去小区边的社区医院去刷码,健康宝和流调码都是绿的。没进医院,转身回了。有了信心再去北医。这回从容了许多,挂的下午号,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专门应对门口的麻烦。医院人少,也许是近期进京受限,特别是到了午后,等待人工查验的队伍七八人。
我这还是先刷码,刷医院码。仔细看好,绝对不会看差了,点击提交还是黄码,和上次的一样。此番不再束手就擒,我要到人工查验的窗口问个究竟,为什么在家门口医院都是绿的来你这就转黄。
我没敢拿出自己的手机,老伴的手机递过去,慢性子的手机,转转的出不来码。又索要我的身份证,刷了身份证,身份证大概也与健康码绑定吧。问我去没去过外地,去没去过丰台,去没去过海淀区的海淀街道。我当然都没到过。登记表上写下名字留下电话号码,发出两张白条---准入证。让进就得,不便多问,来这登记的老人多是急性子,身后的身份证已经杵上来了。
见过大夫拿过药,出来门诊大楼,我又来到登记窗口,窗口没了队伍。我咨询为何是黄码。值班人说可能你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我说为什么在我们社区扫码都是绿的,偏偏扫你们医院的码就是黄的。值班员说解释不了。我说这个问题问谁去?没有答复,我问如果来医院看病怎么办呢?“先进行核酸检查,阴性我们就准入。”
规矩人、老实人吃亏呀。
晚间见到昌平天通苑地区又添疫情。我想起位于沙河的农庄也属于昌平区,一周前农庄发过通知控制进出。打过去电话询问情况,物业的小张说,这边好几位都是黄码了,跟你的情况一样,有人说走沙河大桥没准就能扫上谁。
晚间与朋友沟通,告知很有可能我是去乡下沾染上的。农庄虽然属于低风险,但沙河地区比邻中风险。朋友告知我消除黄码的途径:去社区提交核酸检验报告“京心相助”软件可以做后台修正。
次日上午,我来到街道居委会。扫过“健康宝”和“行程卡”均为绿码,都正常,不必修正,也无法修正。至于“北医”的黄码解释不了。
问谁去?“不知道。”
谁都不知道。

4 w: ?1 C4 |3 n% T5 m% B. m
发表于 2021-11-4 1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 u: A& c8 D7 u7 Y6 v5 E# |

9 ]+ W# t; f5 p: |: u/ c
/ a9 h3 e: M( V
3165【之鸟】
惊弓之鸟。常州等多地出现抢购,超市中米面油等易于储藏的食品断货,线上下单没货……缘由在于商务部发文中的一句“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现在好多官员的话不好使,但有些话听着入耳,立竿见影。互联网时代,真个一呼百应,传播迅速,有文、有图、有真相。那句话不少人都会认真解读,脑子里转一转,是不是自己也要囤点,囤点什么。
没办法,大多是短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同胞们才一代人不曾饿过肚子,缺这少那的,基因中带着先天的焦虑。从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等老话到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经历,就是吃饱肚子后的当下,各种隐忧还在。现实呢,又是那么多的不确定,疫情引发的封城、封院,红码、黄码的羁绊,许多人都曾遭遇。就此家中备些常用的食品本就是个人应该想到的。
现在又是自由发声的时代,舆情复杂,真真假假的信息满天飞。天天都是这个,不能不令人往多了想。这二年美国人说什么、欧洲人说什么,台海、南海,主流媒体和平、发展的调子扭转了。你让民众怎么想。打起来怎么办。过去是关城门,老舍笔下祁老爷子的时代,还要囤两缸棒子面呢。现代战争怎么个打法,要持续多久。都是说不上的。那时的城市才多少人,现在呢,吃不上喝不上的。主要靠自救了。
中国人口多,粮油还是靠进口。连续丰收十多年,今年局地夏涝,整体上仍然是个丰收年。瘟疫、战争、歉收,没有一条出现恶化或不可控的局面,也就没有必要囤这囤那的。
上午八点四十分我乘车路过北三环四通桥旁的“超市发”,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百十人有了,多是老人家们。可能还没到开门的时间吧。大卖场排长队很难见到了,今天是为什么。囤货的行为是传染的。
中午十二点,我回到家。楼前堆着好几十袋大米,至少是一台中型卡车卸下的。湊前看看是东北大米。军军他姥姥在那看摊,她家老两口北漂,姥爷退休后从老家东北往过倒腾大米。今天来得正当其时。手中有粮的心中就不惶惶。
3166【囤?】
都过过紧日子。六十年代初我们刚上学,倒是没饿肚子,但吃的差。后来知道是人祸,死了不少人。三年之后,城市人大体能吃饱,后来接上了“备战备荒”但真让城里人囤点东西,也几乎做不到,大多是票证管理,粮棉油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记得九十年初代城市取消粮票的时候,家里存下几百斤的粮票。还存下几十条灯塔牌肥皂,这是实打实的囤货,每月定量供应的肥皂都买回来,越积越多。上代人的存货。到我这代人,分家单过,就啥已没有了。
现在有条件囤了。但没有必要。吃新鲜的,干嘛要吃陈粮呢。吃的东西没办法囤,油有保质期,一年吧,粮食一过夏天就开始飞蛾了。当下我买米最多5公斤,再多了拎着沉,面粉好多年都没有买过。这些年每到年终单位发一小箱五谷杂粮,支农产品,这还要分出去一半,要不消化不了。
到这新世纪。我记得发生过两次囤积、抢购。一次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商店里的食盐卖断了货。西直门的市盐业公司门前排着好几百米的长队。记得我还在这网上写过几篇,还配了图。当时同事老赵几天下来买了十好几斤盐,我后来还嘲笑过,并劝他少吃盐。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白说了。
再一次,是哪次地震,离着北京还挺远,那日下班我到美廉美超市去买一把挂面,结果大卖场内主要食品的货架都空空的,我空手而归,印象深刻。有人戏称这是年底“冲业绩”有人说是国家粮库满了,要藏富于民。
居安思危还是必要的。我刚退休的那年到美国西海岸住过一段,旧金山处于地震带上。因此房子大多是木质的,包裹五六层的楼房。我亲戚家里的储藏室内常年囤着两样东西,一是瓶装水、二是各种罐头,存量约够家庭半个月食用的。据说家家如此,是专为地震准备的,一旦灾害发生,首先是自救,这才是靠得住的。这些个囤货不会浪费,在保质期之前就会被消费掉并重新补货。
我要是囤货,就囤点肉罐头、鱼罐头,时不时也开个罐头换换口味。

" h# T5 u2 _' J, }7 H' w1 r5 T
发表于 2021-11-5 19: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0 K8 K% k6 a) y- i; C
  v& d) l3 e3 _/ @8 F" L$ {* U
4 H6 s4 V9 p4 g! g" ]8 ]& d8 a
3167【217】
秋高气爽的日子过去了。今天气温7至15℃,不冷,上午在外面没见着太阳,也就没有晒太阳的老人。太阳在头顶上为雾霾遮蔽掉,午后我见着太阳,浅浅的,失去明亮和热度。手机上报出:重度污染217,要持续到半夜才会缓解到中度污染。
近些年空气治理大有成效,重度污染的天气不多。近些天没见风过来,院子里变黄的银杏树、栾树还都披挂整齐,想必周边的景观都差不多。彩叶的最后一个观赏周末,落叶纷纷了,预报夜间有雨,雨后刮风,隔日还有场雪,冬季来了。
“春捂秋冻”今年还没冻着,没穿上棉服,耍单的年青人随处可见。老人家们不抗冻,冻出毛病来,减低免疫力就容易招来疫病上身。出来走走,活动身板,晒太阳。没太阳空气又差就只能囚在屋内了。
好在昨日楼里过来暖气,提前供热,室温回归20℃。北方的供暖期来到,大气添加污染,取暖和清新空气终不能两全。现在过冬南方也在采暖,阴冷的日子,虽然不烧煤不烧气,用空调和电暖气,那热能大部都是煤电提供的,少不得加重污染。
天气趋势说,今年是寒冬,大概率比过往的几个冬季要冷。没说是不是雪大、雪多,但是“早雪”近些年最早的初雪要出现在下周一,看看预报的如何吧。有望一早见到银白的世界。期盼着,去霾迎新,一个洁白的世界,哪怕是日出新的那一会儿。
今冬最期盼的就是雪,一个多雪的冬天。冬奥之年,这个没有雪的城市真是勉为其难,只能承当冰上的运动,人工制冰场馆之内。城市里多少年了,见不到像样的雪,两千多万人的超大城市,下来多大的雪也待不住,被人们热力融化掉。北面的高地,雪量会大些,不知今年是“大年”还是“小年”张北的滑雪场已经做好了制雪的准备,水和电都接上。
十年前我去过北郊的滑雪场,每年的滑雪季节都不长,与城里冰面的持续时间差不多,过完年人就上不去了,也少不得人工制雪。冬奥会只十几天的工夫。这十几天怎么也能坚持下来。只是少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银白世界,这风光就差多了。
那是明年的事。还是先喜迎今年的头场雪吧。
# v, U6 h9 t2 z0 E" Z9 s. S
发表于 2021-11-6 1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 S8 E: R2 P  u

- a1 |# ?' e  M( R& u" I
& v3 k1 N" |+ \" g2 s  q1 c( @
3168【叶落】
往北走,小雨时断时续,又是乡下关门落锁的时候。农庄通知下午统一摘水表,不在乡下过冬的,大多要采取这种防冻措施,万一呢,水表冻裂要跑多少水,冻出冰大坂。我那里就曾跑过一次。
北郊乡下的景色大异于城里。城里的公园、小区内还是黄的、绿的,落叶才开始。乡下不然,连动静都不一样。午后起风了,山呼海啸之感,颇有些气势。农庄内的落叶乔木除了梧桐还算丰满,其他的大多秃光光。翻腾的声音是梧桐树发出的,农庄内一多半的行道树都是它,梧桐的叶子落了近半,枝头的摇曳闷声闷气的声调,地面的被卷起堆砌,又蜂拥般的掉头而去,哗啦啦作响。也是这一两天被吹落的,不及清扫,满院子流窜。西边的几条甬道内一望到头都是棕褐色的,梧桐的枯枝败叶先跌落下来。好个秋色,我该拍张片子才好。想起来,手机没带在身上,放城里了,没敢带,谁知道这一路无数次的闪闪烁烁,拍照了车牌子不说,大数据再把我给抓了去,“黄码”何时能消。据说关了手机也能给予定位,不带着它,是不是就抓不着我了?
走到西头,墙外高大的杨树上几架喜鹊窝都现出真容,那棵灰蓬蓬的老柳干巴巴地抖动着枝条,叶子都落尽了。这也是我乐意看到的。落尽了,我好打扫房顶。每年入冬前必不可少的清扫,要不房顶的落叶会拥塞住落水口。
地里藤蔓上的两个瓜还在,没摘,是给邻居老张留的,种子是老的好,在瓜藤上多待一日是一日。与老张打个招呼,啥时摘由他。
老张家那又咯咯哒咯咯哒……进了院子一片蓬蓬勃勃满园的绿色,萝卜缨子是绿的,红萝卜裸露着,小水萝卜大小。大白菜也水灵,大概要当小白菜吃了。老张出来门,我问这白菜怎么没捆?“白菜不行了,都没长心,就看个绿吧,这不马上要下雪了吗,长不了了。”还在这过冬吧?我问。“过冬,还在这。”那咱们就明年见了。
小工过来把两个瓜摘走,冻大发了就不好吃了。
一墙之隔,我这里是满园的苍黄,枯枝败叶满满。风大不敢放火。

& _8 U4 w9 ~, i- P
发表于 2021-11-7 19: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6 ?; _9 {* @" G2 Y/ v* u) u* O4 e- [" J! \: i9 c
# ]6 R4 Y, ~  w7 L0 g
3169【初雪】
雪是昨晚落下的,“立冬”节气前一天,雨转雪。路灯下看到雪花的飞舞,再过会儿,房顶子白了。
天亮得早,应该是雪色映照的。想起在东北时入冬后夜间都不带黑的,头顶上昏暗,身前身后都是亮的,白雪皑皑不耽误地里的活。有好几年一到上冻时连队开始农田基本建设,做土方,再就是抓收入。夏天脱粒后留滞田间的麦秸,装车往造纸厂送,每吨40元,装好了,一车两三吨,三班倒,歇人不歇车。车子安装上宽宽的木架子,麦秸体轻,能装多高是多高,夜里装车,没有照明设备,雪天亮着呢,为了压秤增加份量,大雪块子也往车上掫,压在中间,少说有一成的份量吧。
东北雪大,我们在农地时难得见到个堆起的雪人,打雪仗也没有,过了游戏的年龄,东北的雪冻得都攥不成个雪球,抓起一把捏起,一松手还是散的,除非在雪要化时。更主要是没那心境,早出晚归的农作,要是能猫冬行了。
上午还在飘雪花,对得起大家,落雪待住了,能有两寸厚,路旁的车辆都披上白袍。我出门踩踩雪。小区内的道路已经被扫出来,一宿的工夫落雪刮风,银杏脱尽了叶子,雪地上都是黄叶子,昨天还有人撮堆撩起叶片扬上天,今个改了,是孩子们的游戏,打雪仗、扔雪球。今年出现新式武器,花花绿绿尺把长的“大钳子”顶端是圆弧形,摁到雪堆里,把柄一合,就造出个雪球,磕出来,抓起掷出去。还有孩子干脆拿着小铲子,铲起来扬出去。大孩子扔,小童也跟着学样。
我出门采购,小区外的路面无人收拾,车轧人踩成了雪路。京城的好传统消失了,小时候住胡同时,下雪就是命令,家家户户派人出来扫雪,不少都是半大的孩子,院子里不必说,自扫门前雪,还要到院子外,自家院子的地界,好几十米的一截胡同扫得干干净净,积雪都堆在道两侧的墙根。那时的胡同多土路,院子里的地面多砖石结构,下雪也不易打滑,除非雪融后结冰。
市场转回来,上了楼面前的阶梯,大理石地面,脚下打滑,出来时还没有感觉,大概是踩了一鞋底子雪吧,小心翼翼扶着栏杆。这天老人出门不宜。

* v2 o/ p9 [0 o; ^5 b
发表于 2021-11-7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107_102201_resized.jpg $ w1 ]) W0 B; [; _" u
发表于 2021-11-7 19: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107_162053_resized.jpg 5 o1 _* j% ]1 z6 l3 R
发表于 2021-11-8 1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E; m; D8 T" a- f' M
1 z% o8 G1 M' r; C% m% N
. [! W. Y# L" R! c5 O6 G$ H
3170【饺子】
交通部门预报:路面湿滑黄色预警。午后晴了,还出了太阳。这湿滑不仅是交通干道,如果撒了融雪剂,雪会很快化尽。倒是小街小巷,无人照看的,这场初雪也要融化一两天吧。
别看下着雪,车子不多,路人不少。周日采买,有的家庭要备上一周的吃食。凡是周末市场就人多,老人不宜出行,年轻人出动。市场货品齐全,猪肉大多在十多块的价位,鸡蛋六元多,买了一兜子,合八毛一个。蔬果多,价格就上不去,小油菜一块九,买个大茄子五块,香蕉五块一斤,品相好的。
今日立冬。在老年间“立冬”是大日子,皇上这日子得去天坛祭天,仪式、作秀。旧礼少了,如今在北方民间大概就剩下吃饺子了。晚间电视里播出吃饺子。介绍京城的大馅饺子“馅老满”说过去都是小馅,这家开了先河,那位小老板说得高兴,从她太姥姥开店说起,还跟慈禧老太太打起连连儿。主持人说她们是大馅饺子京城头一家。
我吃大馅饺子可是在自己家,多少年自家包的都是大馅饺子,鼓鼓囊囊的,这从我姥姥那就这样,饺子就为吃馅,早年吃饺子就是吃饺子,桌上没其他菜,给自家包的当然是不惜工本,怎么好吃怎么包,自是大馅了。种类不多,好像冬天吃饺子的时候多,猪肉白菜,冬天韭菜难得,有时没有青韭,韭黄代替。我姥姥拿手的是鲅鱼饺子,大概是三分猪肉七分鱼肉,还得加上些韭菜吧,调馅时加油加水勤搅合,大肉丸子鲜、香、软……可怀念的六十年代,再难吃到了。
前些年,我在于哥的家属院食堂吃了两年多的“馅老满”(“馅老满”承包的单位食堂)还是不错的,不过没吃到过鲅鱼的。电视里说她们推陈出新,现在有好多种馅了。小老板还表演了她的“绝活”十个“剂子”摞在一起,一块擀,出手就十个,各个圆润,头次见着,漂亮!
晚间煮饺子吃。还是两周前从老居端回来的,两盒,一盒三十个,弟妹现包的,猪肉、白菜、韭菜馅。第二盒冻在冰箱内,立冬节下锅。
不能与老人家比了,她没见着过我姥姥。好吃!是自家的饺子。

+ D% E7 q* x( E" _8 e: R7 z) j
发表于 2021-11-9 17: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6 U, @3 K) C9 y; E  _

+ }) s1 c# r1 Z- L! X

/ ?7 \1 ^0 l1 `/ P+ x
3171【老人餐】
老人家们吃饭是个麻烦事,一天三顿,日复一日,所以挺羡慕吃食堂的。按说现在吃饭不是难事,周边的馆子多了,下馆子不是还要点菜候着吗,人多也够烦的。偶尔的,想改善下伙食或是走在外面时路过来上一顿。至今我还没点过外卖,看着那些个塑料餐盒就别扭。另外就是对餐馆的卫生多少还有些顾忌,偶尔为之可以,天天的,那食材,那油水都说不上。
我对食堂有好感,吃了好几十年食堂,味道也不错,都是正经的大厨,且给人以安心,卫生好像也更可控,方便,坐下就吃,起身就走,还实惠,街上的馆子总有利润的要求。
过往的一些年,接长不短的吃食堂,在于哥那,在我家老居,从去年开始就断了顿。人家的食堂继续开着,我却过不去了。一年多都是自家开伙。
前一周从邻居处得知小区的养老驿站食堂开了,拿上饭盒去买饭,往返十多分钟,比去餐馆还近。
驿站开在小区居委会的边上,名号“优护万家”养老驿站营养配餐。
只提供午餐,从周一到周五。每餐三荤两素一汤和主食,每份23元,够两人吃的,凭老人卡支付可享九折优惠。二十多元,五样菜,干湿都有。味道吗,大锅菜的味道,总比咱自己的手艺好。而且方便,不必预定,先到先得,网上过来一周的食谱,还可以挑三拣四过来吃。驿站内有张大桌子,也可以吃完再回去。疫情期间都是拎回自家进餐。
那日与李老师说起食堂。李老师说我想吃点好的,吃点什么自己就做点什么。跟邻居小李也说起过,小李说我不愿意在外面吃,一大家子的饭都是自己做。有要求高的,有喜欢做饭的。
二次去时我了解到,营养配餐是从去年12月开始的,吃的人并不多,近期大约就二十份。我们的小区大概有上千户人家,才区区的二十份。
我觉得是个好事,多上一种选择。我已经来过三次了。省事、多样化,还实惠,二十多元你还想吃什么?
今天我买饭回来路遇郭同事,他说知道社区食堂,不常吃。
“今天有鱼吗?”“没有。”

5 z( F/ c/ b- G5 c, b
发表于 2021-11-9 20: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u( ~( |, ]5 V
发表于 2021-11-10 19: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8 S5 @* z" M  N8 ^. F/ b  W

1 ?8 \( ?1 P; ~/ ]/ G9 s) b
5 i& x5 a0 W. O$ v) `/ ~% P4 a
3172【放学】
小区边上的的小学校每天都要热闹一番,上个学期每天还要拥堵一次。早上问题不大,前来后到的学生错开了,但下学都是同一个点,有不少开车来接孩子的,堵车。十来个保安在小街上疏导交通还乱得不行。
这个学期好多了,学校门前基本不堵,原因是下学时间分了两批,人流、车流一分为二。按照教育部门的新政,普遍推迟下学的时间,令多数家长能够正常下班再去接孩子。四点半,首批学生离校,下学时天还大亮,不少都是祖辈的来接。比较上个学期三点就下学,学习做功课的能够在校内完成,减轻了家长的看护负担。第二批为五点半下学,路灯都打亮了,这拨学生主要就是下班后的父母过来接的。学校提供了延时服务还是学生参加了学校的课后托管班,反正是家长不愁了,学生不必早早离校,另找校外班来安顿自家的孩子
天黑时,我打学校门口路过。一队队的学生举着牌子,标着班级的,鱼贯而出,那牌子黑乎乎的谁能看得到,各就各位,各班有各班的指定集散地点。呼啦啦一时间街筒子都满了,招手的、吆喝的,颇为热闹。眼神都好使,人群中老的小的都认不错的。让人想起鸟岛上飞回的亲鸟,在黑压压的群体中能径直找到自家嗷嗷待哺的雏鸟。队伍越走越单薄,学生见到家长自动离队奔了出来,家长接过书包,都是那么自觉自愿的,理所当然地卸下孩子沉重的负担,揽住孩子上了电动车,在前立着或后面坐着。走着的也不少,亲亲密密,说不完的话,老师讲什么了,谁又挨批评了……
队伍到了各自班级的指定位置,学生剩的不多了,一字排开,或明或暗中,候着晚到的家长。一旁跟着当班的老师,人越来越少,就是剩下一个也要陪着,一高一矮。
落单的孩子不好受。来了,家长过来了,飞奔出的孩子欢天喜地“老师再见”家长领上自家的孩子,又是成长的一天。
突然觉出,接接送送中也有多少的幸福在里面呀。
你有孩子可接,儿女、孙子、外孙。
你还能接,为自家一脉的传承付出了操劳。这是挺美的事。
7 W( t6 d# e) U* L/ H, y
发表于 2021-11-11 16: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 A& C3 p' h9 C
" E& Q2 T  E6 R6 t6 J

. n4 Z; ?+ `  \. D& n9 J
3173【近邻】
现在教育有钱了,学校修得珠光宝气的。这不,今年的暑期,边上的小学校又大修,挺漂亮的操场,红色的塑胶跑道,绿色的人工球场都给刨了,重装,开学前鲜亮了些。这是第二次换新了,大概材质没变,因为看着颜色没大变。学校的门脸也换了,原来的花岗岩石材的墙体,看着就结实,像是百年大计,这次也换掉,一边从圆桶状变身方柱体,金光灿灿招牌,另一边改成红铜的仿古式一面墙,校训、理念统统刻画上墙,用手指敲上去,砰砰回响,挺单薄的铜皮,也不好说,会不会是什么新材料,我觉得不如花岗岩的结实。
学校上一次装修有没有十年,我不记得了。它们没装修前,我常去学校里面跑步,椭圆形的跑道,细碎的石渣铺路,跑快了一溜烟。进门时与门卫打声招呼,有时还与门卫聊几句。周末学校没人,学校的楼门教室都锁着,但操场的体育设施都是开放的,记得小楼北侧一溜露天的兵乓球台子,有居民过来打球的,三三两两的来这散步,很是给周边居民带些方便,可谓“环境友好型学校”。后来学校大修,教学楼、室内体育馆都拔地而起,飞檐坡顶,操场大变,换上塑胶跑道,人工草地的足球场,真个鸟枪换炮。可从那之后,学校大门也紧闭了,保安十多位,森严壁垒。后来的这十多年我仅仅进去过一次。是前些年的一个春节时,社区居委会借用学校的礼堂开联欢会。但我没能在漂亮的跑道上跑跑步。
记得许多年前教育行政部门就要求各级学校的体育设施应该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吗。大城市本来空间紧张,好的体育资源运动场所主要都配备给各级学校。可是目前这些资源何曾向周边居民开放?而且是越来越收紧。
那天我徘徊在校门口见着学校门里挂着块金属铭牌,上书:“海淀区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学校”署名:海淀区体委、海淀区教委,时间为2009年10月。牌牌挂了十几年了,我拢共就光顾过一趟,也没能共享它的体育设施。学校到底是怎么个开放法?
灯光足球场、网球场,室内的蓝、排、羽球场,每年要空置多少天。画地为牢吧。当然老师们都是近水楼台了。
7 n0 m  z6 c' |% \9 Y3 T% L" H
发表于 2021-11-11 18: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 \* C, t0 J+ P" G

5 q- K- _) Q; M3 l; _4 n! U
$ Z) T1 X7 G& Z! z- M
3174【共享】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邻居的重要性。到底与谁为邻好?认识不会一样。挨着个工厂,喷云吐雾的指定是不好,现在大城市也不会允许。挨着个庙宇呢?医院呢?有人会想着风水啦、卫生啦,有好有不好。挨着公园一定是不错的,绿植多。学校,也不错。
在京居住几十年,换过好几个地方,其中住的比较久的几处都是与学校为邻。五六十年代我家最初的定居点就是挨着学校,一墙之隔,上学太方便了,学校的后门要是开着,我出家门二三十步推门就进到校园。就是这么近,我还寄宿制整整三年。成年之后,分家单过,小家挨着所中学,中学没能让我受益,没赶上吧。后来搬到西面,与师范学院一路之隔,这回好了,大学的体育场、游泳池,我常来常往,一家人都受了益。孩子的小学比邻大学,校田径队的训练都借用大学的大操场,我在自家的阳台上就可以观摩孩子的训练。
这个世纪初的几年,我任职的单位夹在两所大学之间,都是一路之隔,几十米的距离。一年四季,清华的泳池、北大的剧场都是我常常光顾的地方,尤其是晚间学校的讲座都是开放型的。网上能查到教学安排,有兴趣的专题,骑上车子走一趟,校门,教学楼、大小会堂,到处畅行无阻,听讲座都是先到先得。学校是生产传播知识的地方,资源如此丰富,令人大开眼界。
与学校为邻原本可以受益不小的。小学、中学,孩子可以就近上学,少跑多少冤枉路啊。大学,其物质的、精神的对民众都是滋养。可当下不行了,不是因为疫情,没有疫情时学校也都收紧了,大门难进,甚至根本就不让进
我的近邻几家一共有四个孩子,从刚入学的,到上五年级的,三个都舍近求远。我说起家门口的学校多好呀,跑到西城去上学,六年要耗费多少路上的时间呀,大人也跟着奔忙。几位都知道门口小学的硬件确实不错,可软件呢?这怎么好把握呢。
与校为邻的好处至少是沾了些朝气。生龙活虎的校园操场,欢呼雀跃,歌声四溢。要是守着个庙,你试试。

7 `) d) B- Y0 m. t7 N; U5 v; _
发表于 2021-11-12 17: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t4 n9 P" y% b2 U
3 U. K0 _  a$ u7 o- E5 \

* @; x% Y; |- S% p
8 {. W% }1 N* N
5 j0 h. z4 v+ r  I  Z+ @6 [
3175【双11】
11.11现在演变为“购物节”。按照常理认识,应该是从当日的0点开始,它也实行了“长臂管辖”前伸后延,在媒体上,提前就开始了鼓噪。
要不我也不知道,只这两天我才开始追个剧,好像有几年没看电视剧了,看的是浙江卫视的“突围”我从三十集开始看的,看了两天,每天两集,是部反贪的内容,正好演到关键的场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第三天接着追,大概要到结局了。可电视打开,浙江台该来的不来,中断了,那还能称其为连续剧吗?播出的是唱歌跳舞,且都新派的,为11.11购物节专题节目。其实歌舞也都是搭的,发布这个、那个商品信息。看来财大气粗的商家把黄金时段给包圆了。现在电视台还带这么干的,改电视购物节目了。商家不是有专门的电视购物频道吗,大概也知道没啥人看。可这卫视台,是正经的主渠道,说正事、添娱乐,敢情现在给钱就让包啊,这不侵占大众利益吗。
无独有偶,湖南卫视也是,也是被包了,是天猫还是拼多多,拼多多包的是浙江台,或是它们二者掉个个。北京台我没记错,是“京东”的专场,也是带货,区别是京东这卖的是书籍。演艺人员以朗诵为主,荐书。马未都还说了一段,不错。老马说完之后,我知道这些个台今晚是没戏了。关了。
拉动内需是经济的引擎,前不久商务部刚启动了一轮,粮棉油大卖。接着与购物节连上了。线上网购跟老人家们关系不大,年轻人的事,新巢刚搭起,破家得万贯,自然得精打细算,这日子或许能捡个漏什么的。老人家们是断舍离,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减量。除了吃喝需要精心,其他的多点、少点,贵点、贱点都不是大事,大可不必为此操劳。网上无非是日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就是有食品,还值当抢吗、囤吗。
我实体店里走一遭,家乐福店,遛弯带采购。
购物节与实体店好像没啥关联。要说关联就是是店里有些冷清。网购当天分流了人气。说到打折,实体店天天都有,临期的食品打折促销的买一送一,买二送一。不是临期的也有,鸡蛋一盒30个17元。我买了一打牛油果,不到60元,买一送一。五折的有机土豆一小袋。
" e+ l. H' f( S
发表于 2021-11-13 16: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 ?) T8 ^' h8 V# a- [8 N1 D, J& b6 y7 [0 u3 g1 r' r
$ I( @/ G8 d4 _& B3 I
3176【牛油果】
我头次吃牛油果是在香港,八十年代末或是九十年代初。看着新鲜,跟手雷似的,为此还带回个。这东西要放软了再吃,吃下去有牛油的口感,但没那么腻。好多东西头次吃,都吃不出好来,包括一些饮料。口味也靠培养,吃的次数多了,如果再有其他因素的配合,比如被推崇,被高估营养价值。但后来这东西就再没见到过,或者见到后,因为没有美好的联想而忽视。
我再次吃这东西又是在域外,在加州,当地产这个,可我没见过树上的果子,市场上见的,也有比邻的墨西哥过来的,墨国产的便宜,成堆的卖。当地的亲属罹患糖尿,采用饮食疗法,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吃肉蛋蔬菜,坚果、水果,水果中主要就吃这个,一天两顿。这东西确实不难吃,据说营养足,感觉它与牛油近似,给身体提供能量,口感细腻也好消化吸收。反正我这位亲属长年的饮食调整的后果是摆脱了对针剂的依赖,过去饭前先给自己打一针,够多麻烦。
那以后开始注意牛油果,欧洲这东西也多,美洲进口的,好像稍贵些。国内市场上晚近些才见到,七八年的事。卖的有点贵,论个卖,一个十块八块的,多是墨西哥产的。精包装,两个或四个,塑料盒子封装。这次买的四个一盒19元,算是最便宜的。如果去了包装卖到4元一个,会更有竞争力了。
网上查到牛油果属于热带水果,在国内的海南、云南已经引种,大概产量不多,市场上我还没见到。这次的标明产地为菲律宾,离着近,便宜些。明年一月RECP正式生效,零关税,有望卖到苹果的价格。
录一段:牛油果(学名:Butyrospermum parkii Kotschy),别称鳄梨,生长于热带的樟科树的果实,山榄科牛油果属植物,有“森林奶油”的美称。 牛油果广布非洲热带,中国云南元江引种站有大面积栽培,其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含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可与奶油媲美。牛油果果树为落叶乔木,高10~15米,胸径达1~1.5米,树冠开展,茎枝粗壮,树皮厚,具乳汁,叶长圆形,花梗被锈色柔毛,花有香甜味,浆果球形,种子卵圆形,黄褐色,具光泽,花期6月,果期10月。
1 S+ d* h7 u8 M( m
发表于 2021-11-13 1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2 K1 P+ E8 S% h. u( f+ @8 ^
) Q& t4 i7 L$ v" t

* m6 A; G) k4 D
3177【洋果子】
最初批量接触到的洋果子是“蛇果”看惯了传统的本土品种国光、元帅还有沙果之类的,再看个大、紫红的蛇果,觉得人家的果子高级,价格也着实贵出一块儿。模样新奇所以漂亮些,口味吗,一般,都是苹果味。这些年苹果品种更多了,市场上的蛇果,大概不少都是引种的吧,身价也掉了下来。
引种最成功的算是芒果。六十年代后期才听说过,捧得跟仙果似的,一时间全国人民都见识了,还曾经敲锣打鼓欢迎欢送过。我是后来先抽到过“芒果牌香烟”河南产的,大概现在没有了。吃到真正的芒果,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市场上见到的大多都是两广和海南的。海南岛阴种的多,我到山里的果园见到过。现在觉得太甜,偶尔吃上几个。
好吃的洋果子中当属榴莲,甜、香,臭里添香,入口即化别具一格。大量进口大概有三十多年了,原来是季节性的,过去每年都能买几个吃,家里的老人也愿意吃,二老在南洋待过好多年。南洋过来的品种好,后来泰国的也不错,这东西听说海南也在引种,量不大,北京市场上还是洋货多。价格呢,记得刚进来时十多元一斤,厚厚的果壳,可食率偏低,属于高档水果,,后来价格一直挺稳,别的水果长了,它好像没长,销量也就打开了。
最多的舶来品还是香蕉,南美过来的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成船的往这边拉,而且不贵,与国产的价格差不多。现在这些东西都是一年吃到头,不像自家的苹果,一年产一季,吃到夏天就都是冷库出来的,口感差了些。吃全球,吃新鲜的,香蕉这东西绿着砍下,装船漂过来,几十天后到岸,就自然熟了,是特为运输保鲜培植的品种。包括榴莲也是如此,四季都有的吃,不同大洲都有出品。
这两年不吃了,一人吃没啥意思。再说榴莲也偏甜,高脂肪、高热量。上岁数的人是否适合呢?
秋后水果的旺季。这些天家里的餐桌上水果好几样:密云的苹果,香蕉不知是哪里过来的,柑橘没标明产地,菲律宾的牛油果、秘鲁的蓝莓个头大。现在国人“三高”的多,吃出来的,水果是糖分的主要来源。留神吧。
0 \+ w( l/ j  E/ \0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4 17:45 , Processed in 1.2188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