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 B$ S0 R. k) F/ Q
( Q( j2 u4 y! `6 m) x9 M* W {/ R2 `3 l4 o
3080【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后的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当下的问题之一。这几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重视和发展实业,但另一方面是用工荒,厂子招工难,缺乏技术工人,招到了又留不住。每年高校有上千万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四百多万毕业生,不知有多少进了工厂。但据说有好几十万大学毕业生成了跑街的快递小哥。大材小用,教育造成的巨大浪费。出来校门的毕业生不好用,学非所用。其二收入,我们的低端加工业付不起较高的工资水平。而快递小哥呢,在大城市,拼体力月入七八千应该有把握。这让年轻人如何选择。挣现钱,入袋为安。但职业生涯的发展呢?挣几年钱,回去盖房,老婆孩子热炕头…… 国家发展了,现在教育不缺钱。职业学校建得相当阔绰。但北京现在还有中等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吗?纷纷升格或者被兼并。技校、中专招不到好苗子,国家投钱不少,但质量越来越差,教育部门也是迁就社会的潮流,几十年下来,北京将技校中专消灭得差不多了。 北京属于特例,基础工业迁出。职业学校自然要转型。但全国的布局,珠三角、长三角的职业教育布局。 这个社会变动太大,一些新职业出现,传统职业在消亡。网上一条标题党“270万银行柜员何去何从”曾经多过米铺的银行网点在不断消减,有的网点值守的只剩机器。 新一代的青年人,从一而终的会大幅减少,转业干一个新的行业。学习能力是立身之本。这需要好的教育从小培养,数理化基本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获得。社会要提供继续教育的途径,教育部门和企业的职责。 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也是这次教改的重点,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相对优秀的教育,在大都市,中小学的硬件条件已经相差不多了。师资管理水平提升是慢工,尤其是农村地区。好的教育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包括好的人格的塑造。德智体美劳,这都是小学和中学打下的基础,跟上不上大学没关系。 令学生喜欢读书,持续学习,具备自我提升的能力,应对未来的职业需求和自我成长完善的需要。 、 3081【好日子】 上文没写完时,刘老师过来电话。 老没联系了,上一次还是在海口。我问什么时候回来的?“前两天”我说这次你们在海南住的时间够长的。“不是,我这是刚从外地回来,出题回来,海南那早就回来了……” 真快,快半年没见了。聊聊近况,我说刚看完《冰心日记》其中写于五六十年代的还有些内容,过来人可以怀怀旧。 刘老师说是啊,我这辈子现在觉得人生两个阶段最好,一个是五六十年代WG前,阳光灿烂的日子,再就是我退休后,天天高兴,浑身有劲儿,包括现在。 我说你别跟冰心似的,老了老了倒忙得不可开交,一天忙到黑,应酬写字、题词,没多少自己愿意干的,都为人家活着了。 “我不至于,人家是大名人。”我说你也不容易,学问还放不下。还得跟着学术前沿,不能误人子弟,这次回来也可以松快些日子。 刘老师说累不着,现在看着学生的论文,跟学生交流脑子还够使。再就是看一些网上课程,在“喜马拉雅”上听些东西,听书不费眼睛。 我说动着脑瓜有好处,不得老年痴呆啊。 不好说不好说,我昨天事有的今天就想不起来了。 刘老师长我几岁,也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少年,同样的感觉。 我说退休后60到70岁是最好的日子。 “我可都70多了啊,每天睁眼就高兴。” 这两年是不是差点?疫情闹的,出不去了。 出不去,出不去在国内待着我也挺高兴的。 刘老师这日子过的,让人羡慕。是身体好,生活充实,发挥余热乐此不疲。 有种说法:儿童少年时期的幸福将带来一生的幸福。这来自原生家庭和身处的社会环境。 刘老师说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回首五六十年代的观点大相径庭呢?问问那个年代你在哪里,你在干什么就可以解释了。 我可没刘老师那么幸福满满,虽然我们都有一个少年时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期望眼下的这一代儿童少年再次沐浴灿烂阳光。 刘老师是跟我这约饭,再约上老张。 行吧,约哪天,明天肯定不行,再看看天气预报。一道分享刘老师的幸福生活。
( Q' o- h2 W) ~2 v6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