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1-1-16 13: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10115_093310_resized.jpg
$ I0 D/ ~  S/ T0 Z$ W- m2 o2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1-1-17 11: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l& p) E0 e. J/ S  ~- u
4 @% S; S! ]. h6 B3 B2 T- r6 }' m

: G' o9 k, q- o' ]2 l5 N' A* p: \+ o

  Y* ^( u0 y7 A7 G+ O
56【夜色】
掌灯之后来到美丽沙海滨。广场南部灯火通明,冷清。一直走到海堤前,这里肃静,只有海涛拍击的声音在暗夜中响亮,海面阴沉沉,扑倒在沙岸上的翻起白色浪花。向对岸望去,建筑的身影被矮化为一线浅浅的暖色,没有想象中的灯火辉煌。近处,西秀海面上的大船,在海峡中一列长蛇,灯火通明,看不出是锚在那里还是在向对岸进发。
一弯残月挂在椰树的上方,也是浅浅的,没见着星星,城市太亮了,夜空也被着上色,连海面也被大船点亮一串。
快8点了,往回走。广场上的小贩失望了,虚位以待,五六摊游艺器械,只那蹦床上有孩子跃起的身影。本地的学生放假了,却没有多少孩子出来游玩。看街头多少培训机构在等待孩子们,与这广场一街之隔,数家门脸在摇着手,从学龄前到课外补习、出国洋文,还有带着玩耍的,都美其名曰学习、益智。双语教学从娃娃就开始了,才多大呀,话还没说利落。没见着洋学生,见着洋老师来去匆匆。晚上也要挑灯夜战,别输在起跑线上。
多好的天气,上学的孩子玩不起,再小的孩子耍了一天,不出门了。东面小树林下树影婆娑,没了人影。唱歌的老人家们,此时大概多守在电视机前吧,白天,太阳底下属于他们的地盘,或坐或唱,聚着聊着。饭点了,人散去。风刮过,哗啦啦地面划过硕大的残叶。
空空荡荡的音乐广场。南面,靠马路的是三角梅小广场,传过来乐曲声,开跳了,晚上也跳。那曲子是新疆舞曲。走近了看,不是大妈级的,大姐们,身着彩妆,还是那位教头,身后十多位舞者,比午后的队伍少了一多半。教头辛苦,上午白沙门,午后这里,晚上还在这里执教。依然是轻快的舞步、一脸的笑容。什么叫乐此不疲。
站定了看。身边一对父子也在观看。孩子跨在小车上,没有脚蹬子的那种小车。父亲说:还是新疆舞好看,比其他的舞都好看,是吧?孩子回答:“我喜欢戏。”难道你喜欢琼剧吗?这新疆舞多好看呀。孩子一蹬地跑开了。

: \% x/ p2 b4 k# p1 |7 b
发表于 2021-1-17 11: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10116_191348_resized.jpg * L) b  T# ?; B; z+ r  ~4 o1 @
发表于 2021-1-17 11: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10116_191005_resized.jpg
: ^; u& k3 d5 g* j3 z) ?
发表于 2021-1-18 19: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 b) t; g0 H* r- ]6 o0 k

) {/ M% k) M/ H' Q9 J: h
0 K' a- `/ }  t( v" d/ K2 T
! }3 l+ \; r9 |; P+ }% h

+ p* y! z3 G7 n6 h
57【柴米油盐】
人多热气高。“宝真超市”从门口开始,两个气吹的卡通人,蜡笔小新的模样,嗡嗡地哼着,颠三倒四在门口起舞。门里面有人吵架,三个围着一个,不知吵的什么。往里走,上滚梯,梯子上下人一样多,往出走的推着车,满满当当,大喇叭喊着“买二百,送一百”都好几天了,优惠活动还在进行。忘了这茬儿,不该来这。
二楼还好,日用百货,吆喝着,人也不见多。上三楼,摩肩接踵了,生鲜市场。民以食为天,啥时候都是吃字当先。最大的消耗品都是吃货,十天半个月可以不买百货,但三五天总要来趟超市,既然是生鲜就不好囤货,随买随吃。
不知这超市是不是节前要冲业绩,这么个优惠等于给打了七折,走了量,但利润能上去吗?看这边的人气,量是上去了,不少人要去凑够二百好去讨要那一百。
生鲜柜台前,挤满了人,都是排队的,但他们既不买鱼也不买肉,就在那耗着,在等着出货,至于什么货,不知道,什么时候出货也不知道,好几十人排了一长溜带拐弯,不少人还推着车子,已然采购了不少东西,将卖鱼卖肉的柜台挡了个严实。
我这是想买点排骨的,农贸市场的不如这大店让人放心。分开人群,挤到柜台前,空空的一片肉都没有,卖了个精光。就剩两只三黄鸡在那值班。还是整只的。这整只的不管分切。就它吧,回去炖鸡吃。不买还就没得买了。我问边上推着车子的老汉,你这里排队是买什么?老人家说不知道。想想他真有可能,家人让他在这排队,排队就是了。
整盘的鸡蛋30个,换了种包装,量不变,19.8元一盘改30多元。伊利牛奶(950毫升),没改包装9.9元改25元了。其他的不常买,说不上价格的变动。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但大卖家亏损也是常有的,这家超市换了新东家,据说有一年了,各种花样,搞活动把人吆喝来了。你算你的,我算我的,买家卖家各自打着算盘。线上、线下。每年的购物节,也都是一个道理,物以便宜为好,这线下的老人家们看得见摸得着,好算账,趋之若鹜。都小康了,还要斤斤计较。老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
这支老人家的队伍不知要排到何时才能如愿。
58【老乡】
三五天去趟超市。要不是超市里人多,还应该买上一两样蔬菜,毕竟这里便宜些。来超市主要是买奶制品和肉食,这里的检疫应该严格些。至于海产,价格略低,但新鲜度总是不如小贩那里的,水产不必考虑卫生问题,新鲜就是好。
出了超市往农贸市场去。这里来的勤,大约隔天来一趟,离着近,五分钟就走到。来这里采购海鲜蔬果为主,价格比超市略高些,模样也好些,各家卖各家的,精心打理,卖菜的小贩闲不住,没有买卖时,手不停地择菜或剥豆,看着比北京的小贩勤快。卖相好,价格高点也合理,净菜买回家过水后下锅。偶尔也能遇到便宜的,上次买了一袋子洛川苹果,论袋卖,10斤30元。质量挺好,快吃完了,可再没遇上,这是在市场外面卡车上卖的,今又看到了小卡车,上面是一捆捆的山药。
市场大棚内只要不是下班时段还是挺清净的,我也是找着人少的时候往这来。各种蔬菜,北方有的这边也都有,不少也是大陆过来的菜。基本上原来吃什么现在还吃什么,萝卜白菜当家。当地的胡萝卜不错,不到2元一斤,甜丝丝的,质量还稳定,每次买的都是一个口味。大白菜差点,远道折腾过来,灰头土脸的多。不过地产的小白菜、小青菜口感也不错,但吃着不如大白菜习惯。有段时间没见到模样好的大白菜了。断了顿儿。
没看到大白菜,见着油豆角。问价10元有点贵,接着往前走。到了东北老哥的摊上,一问8元。模样都差不多,就买这的。难得,东北老哥俩口都在摊上,大嗓门老乡老乡地招呼我。老二位是长春和伊春的,遇上东北人,尤其是黑龙江的,我就自报家门是密山的。认老乡还不照顾着点。
10块钱的油豆角,比那个摊多给2两。来这松茸吧,老哥继续推销,就这么多了15块钱你都拿走,木匣中还剩下八九个,身上还沾着泥块子。
松茸是好东西,会这么便宜吗?蘑菇吧,粗大的柄小小的帽子。想起了小鸡炖蘑菇。我这没言声。老哥那又发言,照顾老乡了,10块钱都拿走。都装了袋子中。想这大概是农人大棚内种出来的松茸吧。人家照顾我,我也得照顾人家的买卖,接着买,番茄四个、香菜一把,老哥那正在择香菜,递过来一大把。都收上。
“再来啊。”

8 ]7 H( Z8 m3 m! \, }. K
发表于 2021-1-19 15: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9 }- q3 H. h8 v+ J
59【为了孩子】
从海边回来没进小区的北门,往东绕,转了半圈,进的东南门。小区的北侧和东侧是一溜独栋建筑,都是三层的小楼,带着大院子,绿化的挺好。这次来时,想着东北角的那栋楼是经营餐馆的,“东山羊”一直没进去过,这次打算尝试一下。走到门口,门脸变了,改换门庭,成了一家建筑公司。吃不成了。想干的事,都别渗着,好多事情都是转瞬即逝。
走下来这一路,好多栋楼都焕然一新,私家豪宅变身经营场所,以培训机构,儿童少年为主。从北到东,有八九家都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前些天午后四点多种,路过北面的一栋楼,正好路边停下一辆大巴车,呼啦啦下来一帮学生,都背着书包,跑进路边的院落,我站那好一会儿,让孩子们先行,看上去都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大巴车满满当当,50座席,都卸这了。一栋小楼不起眼,能容纳这么多学生。这里应该是课外班。比邻的三个院落,比它肃静多了,也都是课外班、还有双语教学的,几次路过这,见着有黄头发的外教出入。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三、四点钟学生下课,没地儿去,家长来不了,就有这校外教育机构接手,至少有人看着,不出问题,家长下班后来这接人。当然另外给加餐,小班开课也是不少家长希望的。学校要是出手解决课后管理的问题,就不会在学校和课外班之间倒腾了。这批学生大概就是西边不远处的一所小学,当地的重点小学。
东线还有四家,两家幼儿园,两外两家,一家是培训舞蹈的,另一家自诩国防体育,院子里排满了各种器械,让孩子们摸爬滚打上蹿下跳,男孩子看着就会高兴,玩耍现在也要有专业人士带着玩,还要美其名曰。自然,所有这些都是要付费的,几次路过这里都没见到活动的孩子。往南去的一栋楼是幼儿园,托儿所并小、中、大班,有孩子在里面活动。海岛这边的孩子比北京多,常见骑着电动车的母亲前面一个小的,后面一个大的。原来我们小区的西南湖边上有家挺大的幼儿园,这次过来,里面敲敲打打被破拆了。此起彼伏,这边新添了两家。
把着东南角的这家属于比较大的,四层楼,门口有铭牌介绍,里外五千多平米。十多年前我刚搬来时,这座建筑据说是规划中的购物中心,几经变脸,干什么什么不行,这次过来又修饰一新,挂上了大牌子“**国际幼儿园”。

: r, X" j& Q! q2 c2 T: Z
发表于 2021-1-20 16: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I5 r. p* _6 ]/ k2 a( b2 C

) \' h- y% T3 k# f- r
3 D' C# P4 T+ F$ G1 i5 _
60【腊八】
本周天气预报,海口将进入升温小雨阶段,气温在20℃上下徘徊。连续的晴天,阳台上都没有衣物可晒了。昨天把空箱子放在太阳地上,中午时分太阳又没了, 看看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今不下,明还不下吗,往海边一趟,再洗个海水澡。赤脚踩到沙滩上,温热的感觉没有了,水里也不冷,上次那种刺骨的感觉消失掉。也幸亏去游,要不今天就去不成了。
雨水如约而至,阳台都给浇湿了。该下雨了,地面干旱,来这一个多月就撑过一次伞,偶尔有次毛毛雨。新剃头的草坪,黄绿相间,缺水。见着水罐车在给路边的绿植喷水。
今日“大寒”节气,又是“腊八”。不是网上推送腊八粥、腊八蒜的,也就忘了这个日子。别居海岛生活简单,连个“月份牌”或者台历什么的都没有,春节是哪天?得刻意去查找,或者算下日子,腊八后的22天过年,下月的十二、三号,没有大错,届时手机上也少不了拜年的。
“大寒”日,现在应该是“四九”了吧。一地一个说法。这边没人提“数九”的事,气温都差不多,这个日子不来台风,就没大碍。报寒流时就添衣服,今年店里羽绒服的存货都卖光了,冷了一周。海口已经撤销寒流预警好多天了。预警的标准大概是气温在10℃以下吧。今天的气温为16—19℃,小雨,我换上了秋衣。
“大寒”吃什么,应该有讲究,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吃涮羊肉?今天与“腊八”撞在一起,被腊八抢了风头。满屏的腊八粥。一早我这也腊八粥。昨天中午喝的杂粮粥,高压电锅煮一锅,剩半锅,一早就有了。不过,食材不大够数,应该是照着“八宝粥”去熬。这食材不足,还缺两样。小家小户的没购进许多小杂粮,总不能将开心果和松子充数吧。有煮好的银耳粥和鹌鹑蛋,加热回锅粥添上这两样,凑齐了八宝。
中午就不讲究了。东北人家蒸的两面馍和豆包,红烧鱼,鱼出锅,就着鱼汤炒了一大碗“西洋菜”,本地的蔬菜,模样有点像香菜,没那么香。
又该做晚饭了。更简单,煮饺子,芥菜馅的湾仔冻饺子。

( S1 i' }5 ?. d
发表于 2021-1-21 1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7 @4 M  X8 m& |% C& n; W$ t
% a# b) _0 u2 G6 n/ F3 @2 a
& e) C/ y. [5 T' B5 R6 r7 C8 e  h7 D
61【海里的】
上午来到市场大棚买鱼。想买马鲛鱼,上次同事过来给买了半条,让小贩清理后抹上盐,盐重了,成了咸鱼,吃了好几次才吃完。小贩开价马鲛鱼47元,说着就要下刀。赶紧往外走,我这还没说买不买的那面就举起了刀。上次在超市里见着的价格37一斤。有它比价着就觉得这有点贵了,在这市场上我还没买过超40元单价的鱼。
先去买豆腐。接着去买菜。一家小姑娘的摊前,她这痛快,几样菜都是一个价,小白菜、小青菜、白萝卜……都是3元一斤,买了萝卜和盖菜。转回来,去了东面的鱼摊。这边没有马鲛鱼,海甘鱼也行,也是个大、肉厚、刺少的品种。问价36元。就它,买了个中段,切成四片,搭了半个尾巴,过秤二斤一两,打包。小贩接着推销白虾,两寸多长,价格不贵,30元。我问起:是人工养殖的吧?是海里的,小贩答。我再问是人工养殖的吧?她好像听不懂我的话。是海里的,她还是这句话。我说海里的鱼也有人工养殖的。海里的、海里的,小贩这有二话。边上的一位挑鱼的大姐发话了:这虾就是海水养殖的,哪还有野生的卖呀。小贩那还是不改口,说这是海里的没有错啊,好吃就行啦。你买的这海甘鱼也是人工养殖的呀。
海甘鱼是人工养殖的吗?我才知道。一直以为是海里捕捞的呢。看来这小贩还是知道人工养殖这回事,就是不说。这虾我是不买的,海甘鱼以后也少买吧。
每个摊上都是好多种鱼。一尺长的黄花鱼18元,比北京卖的稍便宜些。金鲳鱼也不贵,都是养殖的。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
边上有几条“牛舌头鱼”老家的叫法,小个的比目鱼,跟大号鞋拔子似的。都给要了,九条一斤多,才十多块钱。小贩说的名字没听清也没记住,觉得这应该是野生的鱼,养殖的不会这么小就收获。
还有什么不是人工养殖的,马鲛鱼、带鱼,这些是常常见到的。再就是小杂鱼了。有时能在价格上反映出来,太便宜的,又不好吃的大概率也是野生的。
回去红烧了吃。真是“一分钱一分货”这牛舌头鱼肉质太薄,一顿都消灭掉,也没吃过瘾。
62【养殖的】
网络的好处之一是,想了解些什么东西,上网就能查到,十万个为什么还是百万个为什么。万一没有,可以在网上留言、设问,会有人推送过来,准确与否,大致还是不错的,尽管个人无从准确判断,但有此一说了,比茫然无知还是好些,较真的活可以继续求证。通常生活常识类的知识,有此也就够了。比如市场上买回来的鱼,其学名叫什么,怎么个烹调,网上的相关信息就够用。
回家后,电脑上敲入“人工养殖海甘鱼”。有多条信息,海甘鱼是本地人的叫法,学名叫军曹鱼,亦称海鲡,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太平洋除外)等热带水域。我国东南沿海亦有分布,但产量较低。自然环境中成鱼体长可达2米,体重百斤,寿命15年。海甘鱼易于驯化,生长速度快,年生长体重6~8公斤。海南南部有大量养殖。网上打开一个小视频,文昌养殖户的采访记录。 网箱或鱼排置于海湾内,靠海水中的自然物质和人工投喂。海甘属于肉食性鱼类,且胃口大,需要大量的饲料,以渔家捕获的低质鱼类为饲料,如关刀鱼,一巴掌大,和鲳鱼的外形差不多,市场上见不到的,一元多一斤的饲料鱼投喂。养殖生长期约为18个月,体重达二三十斤时上市出售,价格在25元左右。养殖一万尾的,年收益100万元,为扣除成本后的纯收益。风险就是台风过境,养殖户在台风季节前出货较多。
小贩渔港拿鱼,运到百里之外的市场,我买到的为36元。我追问小贩批发来的鱼多少钱。她不肯回答只是说,除去内脏要去掉两斤多呢。就以25元批发价计算,每条鱼有200元收益,不知她一天能卖掉几条。下午我过去时,她那里有三条鱼尾巴。海甘鱼只是她摊位上的一种。
这种鱼在北京好像没见过。这里常见,超市内常备,市场小摊上天天有。餐馆内大多能吃到。前次在馆子里吃,为油煎的,通常的吃法。人少来一片,人多来三片就是一盘子。视频中介绍可以打边炉涮着吃,还是生鱼片的上好材料

6 t/ o/ X$ K+ r3 L( q
发表于 2021-1-21 1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f3d3572c11dfa9ecf371c69e69d0f703908fc1d8.jpg
; f) [3 [6 @7 ~
发表于 2021-1-21 11: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10120_103513_resized.jpg
% ]6 x/ D5 E2 u8 w* w2 @" Y
发表于 2021-1-22 15: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P6 c7 E9 P( L
1 ^# ^# ]1 I' C& U
63【放生】
这边的农贸市场较十年前要文明多了。杀生的少了,过去没有不宰杀的东西,鸡鸭不用说,我见过现场宰羊,鸡飞狗跳,放血褪毛,臭气烘烘地血腥。虽然现在一样没少吃,毕竟远庖房,眼不见为净。市场上活物宰杀的就剩下鱼了,地上盆子里或有几条游鱼。九成五的鱼都寿终正寝静静地躺在那。减少市面上的杀生,主要是防疫措施,疫病,人传人,风马牛相及,动物也传人,越来越惹不起了。怎么办呢。人要吃啊。不能总是素着,蛋白质、脂肪进了口,才能强健身体。
摊位上消停了不少,但大型鱼的肢解还是血呼啦啦的。手起刀落麻利地刮鳞去腮开肠破肚。动物福利,只能生前待它们好点,了断的那一刻麻利点。
万物都比不了人类的大胃口,没有他不吃的,不断地吃出新的境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现在是海上放牧,牧鱼了。经济型鱼类大多都被圈养了,大型的网箱,小个的鱼排,鱼市上的大多数都是人工养殖的出品。这人工养殖的出品吃起来就更加理直气壮。
也有人在放生。我在南渡江边见着过年轻人在放生泥鳅,还播放着佛教音乐。白沙门公园内设有专门的“放生池”,看到过小龟在岩石上晒太阳。今天在家门口又见着了被放生的林蛙。
小区西南门外是个小小的湖面,足球场子大。这海甸岛原本是滩涂,几十年前还泡在海水里,逐步北扩填海造地起搂。近水得水,岛上水网密布,江水、海水贯穿其中,不少小区内河岔流淌。小区南面的这处大约就是当年的洼地,水从东面来,南渡江的淡水,穿行比邻的小区,汇集这里,湖的西头落着闸,我没见它打开过。
小湖东面过来的水道上一老哥俯身看着水面,叨唠着这水都要臭了。我听了就使劲地嗅了嗅,没有闻到异味。我搭话:还行吧,没有味道,水还算干净。老哥说,你没见岸边有管子往这里面排水吗?我说那水是雨水,前两天不是下雨吗,生活污水早截流了,谁敢明晃晃地往下排。
看到死鱼了吗,还不小呢,老哥指着河道中的漂浮物。那还有林蛙呢。
64【林蛙】
听到林蛙,我循着他的手指看去。一只黑黑的家伙,像个枯树皮似的一动不动。这里怎么会有林蛙?那不是东北的东西吗,哈士蟆。老哥说,我们内蒙那也有,水里山上都有,这边的林蛙是有人放生的,这里常有人过来放生,鱼呀、鳖呀。我说是啊,有放生的就有捕捞的。这边正说着,河道东面入口涵洞处划拉一声,看过去,一个老者正在下网,一片网挂下来,徐徐张开,挡在洞口上。此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于封了门,稍微大点的鱼路过必将被挂住。
我们往西去,上了九曲桥。湖面被绿树和楼房环绕,水面南侧是九曲桥,是不是九曲没去数。想它是仿的上海豫园九曲桥的模样,但放大了些。豫园去过几次,哪次都是熙熙攘攘,看人、看鱼,桥上的人比水里的锦鲤多多了。这边的曲桥是水泥浇筑,连桥板也是冰冷的。午后的时段没有几个人,天阴,一池的黑水。
这边还有一只林蛙,老哥喊我看。曲桥下面一米开外,这次看清楚了:暗色,头部轮廓清晰,身体修长,四肢伸展悬浮着不动。我说你怎么知道这是林蛙,我看和青蛙差不多。还是不一样的,你看那头,还有它那傻样。老哥在石桥上的栏杆下拾起一块锈铁片子扔过去,没砸中,蛙一动不动。你看看就这么傻,人工养殖的都不知道躲着人,这要是拿上个长柄的网子,下水一抄就有了。傻不傻呀,一点生存能力都没有。再二再三,第四次碎铁屑才砸中蛙的身子,那蛙掉过身子沉入水中。
我在这里钓过石斑鱼,二斤重的,老哥说。我在这也见过七八斤的鲢鱼被人网上来。这里钓鱼的人不多,当地人多是海钓,有点看不上这小河沟子。垂钓的八成都是候鸟老人,为了玩吧。
网上查到:林蛙又称雪蛤,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地区,西伯利亚、朝鲜也有分布。林蛙与蛤蟆和田鸡是完全不同的动物。林蛙头部扁平,四肢较细长,体长70~80毫米;鼓膜圆,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的斑点;背褶在鼓膜上方斜向外侧弯曲。林蛙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主要栖息于山林、沼泽、水塘、水坑和水沟等静水水域及其附近,以林间草地为多。林蛙行动敏捷,跳跃力强,以多种昆虫为食……
4 b" w* {) t- F7 F
发表于 2021-1-22 15: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10121_172238_resized.jpg
发表于 2021-1-23 2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 l. y1 n2 L& r1 d& g  Q, D

3 b  y8 [8 k/ x$ t
6 `. E! L/ }1 K5 q/ I$ i' l
# M0 F; N" d( j, E0 c

) \) }- P( r* W! ^
65【邻居】
海南山多、林多鸟就多,据说有上百种,多在山高林密处或人迹罕见的小岛子上。城里就少多了,楼房没有鸟儿的立足之地。一方水土养一方鸟,北京常见的鸟像雨燕、蝙蝠,这边城里见不到。麻雀、喜鹊、乌鸦常见,但为数不多。小区内最多的鸟是“海南八哥”,再就是“戴胜”。后者好辨认,前者是到网上查看了图片才确定的。
海南八哥比北方的八哥要小一些。初一看像是乌鸦的幼鸟,一码黑,但额头上立着一撮毛“凤头”。它飞起来,翅尖上才现出白色。因为常常是在阳台上俯视它们的飞行,呼扇起翅膀一圈白白的,如螺旋桨般。这点就区别于乌鸦了。它的叫声洪亮,尤其被惊吓后成群结队腾空而起时,喊叫着振翅高飞。八哥可以学人说话。北京城内提笼架鸟的老人爱养这物,训练说话。这边很少见到笼中鸟,没有这个风气,这倒是鸟们的福气。当年的渔村,生活不易,养尊处优的,哪怕是祖上阔过的,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损鸟利己的行为。海南八哥说人话吗?没听过。它们自由自在成群结队,和北方的麻雀有一比。只要避开人类的戕害,“除四害”之后,麻雀再未受过大劫,现在的孩子连掏家雀儿的兴趣都没了,反倒是漂亮的、肥硕的、有一技之长的鸟儿,被人类捉拿,落入濒危的种群也不少。
八哥杂食,对面底楼的邻人养了条大狗,圈在栅栏内,八哥们常常过去抢吃抢喝。平日的夜间它们好像就宿在楼下的大榕树上。因为挺早,天亮了就能听到它们的鸣叫声。这边也没人养鸡打鸣,早上先听着它叫。
再就是戴胜,这鸟长得漂亮,戴着花冠,不像八哥有时好几十只的统一行动,戴胜三五成群,大概它们已素食为主,和鸡似的常在草地上打转啄食,还不怕人,一步之遥,它也专心致志地忙活它的。可能是当地人对鸟类比较宽容,至少戴胜鸟与人走得比较近。今天在甬道上走过,见着一只用它长长的喙在草地上打洞,锲而不舍,就着一点往下刨,像是底下会有肉虫子似的。

8 {, K% V: k; O" t: e8 P7 N) u
发表于 2021-1-23 21: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6113980521664021482314191807281.jpg
9 f9 H6 ^" d! g, @
发表于 2021-1-23 2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01219_164756_resized.jpg
* G* P, {5 {- B" n6 g
发表于 2021-1-24 10: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L  J& M2 E/ U, b: _, l' l
66【大雾】
海边常常生雾,一早多。今天早饭的时刻,窗外北向一片迷茫,能见度约300米,斜对面别墅区里那座尖顶塔型的建筑看不到了。往北不足一里地就是海面,越往北雾气越浓。
过去,在北方的说法,雾天就是晴天。在海岛不一定,与天晴不晴没关系。早上起雾,过会儿会下来雨,雨大些能把雾浇灭了,共存或一物降一物。今天广播里预报晴天。
早餐时开着收音机,这的台少,能听的台更少。找不到北京的声音,调频台、中波,能听清楚的都是地方的声音,跟大雾没关系,一直如此。唱歌的多,都是我辈人不爱听的。
拨到“一呼百应”节目,一款交通节目,类似北京的“一路畅通”。主持人报告本地区各路段的状况,告知堵点,疏解交通,也为开车人解闷。至于各路段的交通拥堵情况,与北京的电子眼监控不同,这里是与车手们互动,交通信息主要来自现场报告,司机们过来的短信、照片和语音留言,由主持人转述或直接播出来,一段段的现场报道。比如当下的“雾况”不一会儿的工夫,东南西北就都有了:滨海一带大雾;快速路封闭;南下的高速请谨慎驾驶;琼海大桥能见度30米,**路能见度100米……。城区苦乐不均,阳光灿烂的,雾气腾腾的。没一会,有车手报告快速路开通了……
对于车手来讲这些信息非常重要,正是周日,出行游玩的人多,高速路没有封闭,往南面去就可以照常出行。也有坏消息:琼州海峡因为大雾封航,三处港口一律停航,港区周边路面拥堵。主持人告知过海的车手和乘客等候开航通知。有听众打过来电话问何时航路解封。主持人回答,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各位,旅客们可在开航通知发出后,四到五小时内前往港区购票上船。这些信息对于出行人还是很重要的。
十点了,海上的大雾弥漫过来,能见度不足百米,四周看去,海甸岛被浓雾笼罩。早上南面还算晴朗,太阳高起,没能驱散雾气,反被大雾遮蔽掉。北窗近乎成了毛玻璃,南窗还好些。
不出门了。
# i5 F* f2 p* B8 c" Y! A
, @  u# _6 ^! C: z/ W, X/ O
2 L! n+ C1 x$ u: Y
发表于 2021-1-24 1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10124_101349_resized.jpg   {% B) e) r" l
发表于 2021-1-24 16: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 v4 @. Z+ b  _" o) i5 F
1 v# W' D9 D. `
. O+ C$ h4 M. O2 J8 t! g0 p2 C9 e) p

# B& [- `# f, O, i  R; G( g5 f
1 W7 O4 Y% x7 X
67【偶得】
交通台的主持人是位东北小哥,边说事边调侃,自然是东北嗑。自赵本山登台以来,全国人民都喜闻乐见东北味,老赵人去了东北味不散去,还扩展到舞台之外,这南边的小岛子上东北人就特别多。人才引进吗。真要是海南台启用本地人说本地话,听不懂的人就多了。这日子大陆的杂牌子车,遍布半个中国的都漂洋过海来这边跑。
现在的播音,甚至播新闻也有一路走轻松调侃的路子,好几十年的“新闻联播”式的一本正经、字正腔圆,让听众换换胃口也挺好。把事情说明白了,也逗逗乐子,不挺好吗。
交通台播出路况指点迷津,也伴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虽然看不到图像,但堵点的大致位置还是知道的。比如今天的大雾图,眼前虽然不清不白的,但哪里出来太阳,哪里前拥后堵的区位图像都有了。也有些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的内容。有位车手说到自己在大雾中缓行还一路打着“双闪”。主持人问你为什么不打开雾灯啊?起雾的天气正确的方式是应该打开雾灯,否则你在变道或者拐弯时,使用转向灯就麻烦了。那位车手接着问还有雾灯呢?是在什么部位?主持人告知仪表盘上有波纹的那个按键,可以看看车辆的使用说明书啊,你看了吗?你开了十好几年车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啊!
这段对话也点醒了我。雾灯?我也不知道,从来就没使用过雾灯。难得碰到大雾,大雨倾盆时我总是打开双闪,提示后车,一直不以为非,认为是糟糕天气行车的必要操作。车上还有专门的雾灯吗?人家主持人说了,“双闪”是在车辆发生问题和出现特殊状况时的警示手段,不是专为雾天使用的。看来我的理解是错误的,从学车开始就没有雾灯的概念,开车时也不曾认真翻过车辆的使用说明。大概车子的不少的功能都不曾使用过。与我同样的司机大概不少,雨天开车不少人都使用双闪,这在行车时经常能够看到,习以为常。
双闪和雾灯是两码事。主持人将误用双闪的危害也指出来,这也是我不曾想到的危险所在,即变道时如何向后车示警?肯定有过打着双闪变道的行车经历。给后车造成了不必要的危险。不出事那是侥幸,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活到老学到老。回去后得先点亮我的雾灯。
  d/ Z% b+ ~6 }8 `) j0 Z' ]
发表于 2021-1-25 12: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d. @' l; S- s& [+ `
68【听广播】
这些年很少看电视,听广播的时间更多些。吃饭的时候听的多些,再就是睡觉前。来到海岛北京的声音听着有点费事。收音机内收不到,得网上听,这还得扒拉来、扒拉去的。且收听质量差,每天中午的小说连播,半小时它就卡一次,十秒八秒的,大概是在缓存。机子没毛病,去年新买的。
这边有个收音机,买了好几年了,不好使,好多台都是杂音。电器长期不用,易出故障,但不是完全坏了,有两个台还能听,老唱歌的台。前些天我说给修家电的师傅听,他那铺子里电冰箱、电饭煲、电脑都能修,师傅说你再买一个吧,不值当修,跟你要多少钱合适?我说多付钱也成,没怎么听就废了,可惜。师傅说,多给钱也不修,花不起工夫。
我这次过来,把手头用的收音机给带过来了,五六百块钱的身价。这个好用些,中波、短波都是噪音,调频台还好。但远处的台听不到,在北京常听的收不着,按说现在的技术不是问题。拨过好几次,每次都拨它两圈,多数台都是无声无息,这些台在北京都是有说有唱的,这边都歇了。收听到的都是地方台,播音员,播的国际国内新闻也不是转播的,照着稿子再念一遍。熟悉的中央各台的声音听不到。这几天主要听的是交通旅游台。早饭时当天气预报听了,也不去坐公交车,上班堵,我要出门也会在堵点之后。晚间睡觉时还是听的这个台,这两天讲了贵州、山西、洛杉矶,旅游达人走天下的游记,好像还不是主持人走天下。再听其他的台,有个体育台,不大清晰,再就是唱歌的两个台,什么时候播过去都在那唱着。海南这地方好像不属于热衷载歌载舞的地方,本地黎族歌舞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可这广播里就是歌多。晚间的旅游台也是歌多,一头一尾,中间还夹着一段长调,半个小时的大好河山的内容不就缩水了吗。
这些年广播里的零碎太多,一是插播广告,二是没完没了地唱,那实际的节目内容就减少了。有些谈话节目要给主持人休息和思考的时间,需要插播乐曲。有的属于录播的节目,也穿插许多零碎,偷工减料,浪费听众的时间。现在看电视有遥控器,可以换台。我听这广播,海口的广播,没得换,另外的台也在唱。

( V) N9 ?# B7 J5 S6 {
8 G  L( P, e* Y! J/ s& r
2 N7 ~) R5 k# M% S# n/ I
发表于 2021-1-26 18: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 v' ]; Y; s4 Q) P/ E# c& Q6 Q
# ?  L7 H9 @/ c( l6 L
69【武汉】
昨天晚间广播的旅游节目说的是九省通衢的武汉。地理、人文,从古到今,点到为止。
点到了十多个去处,从两江说到三镇;背负珞珈山,东湖之滨的武汉大学樱花;蛇山、龟山黄鹤楼,白居易、李白、王之涣;湖北博物馆的随州曾侯乙编钟、汉阳路上的近代历史建筑群……一切都是武汉的美好,大江东去,绿野山花……闭上眼,跟上走,好些个地方我都走到过、见识过,有些都忘掉了,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走过越多次,上山、下湖、过江。大武汉太大了,好多地方我还没走到呢,游记的作者记录的还不够多,或者是半小时的时段还要为广告、音乐让贤。想那归元寺、琴台、梅岭的白鹭……
提到了武汉长江大桥。我对武汉最初的印象就来自这长江第一桥。小学课本读到的文字和画面。苏联人帮着建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桥下可过万吨轮,主桥长一千多米,桥面宽……,课文中的记载还有印象。忘掉的信息,话匣子提示:1955年开工,1957年秋日通车。母亲也曾几次提起这座大桥,即将通车时的大桥,那年的夏天她们乘火车南下,火车上了轮渡,摆渡过了长江。数月后,天堑变通途,京广线打通。长江再无火车渡轮了。
我在东湖游过水,大风刮起波涛激荡,京城没有这么好的自然水域,现在东湖又新开辟出一段沙岸,市民游览戏水的好地方。武昌区还有条“户部小吃街”地方风味一网打尽……,好几个地方都是头次听说,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去了,我已十多年没到武汉了
广播里这个日子说起武汉,让人想起去年的此时,武汉正吃紧,众志成城终于将疫病止住。一场上千万人的抗疫行动,为日后持久的抗疫积累了经验。今年的这个日子,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临危不乱,有前车之鉴。
武汉今年安稳,没有进入高、中风险的榜单。那长长的队伍出现在北京街头,东城、西城、丰台……网上小视频现场报道核酸检测的壮观场景。
上个月见着电视报道,武汉街头,数百人的队伍,披星戴月排队人数小时的等候,为了一杯奶茶。旧病去了又来新病。
% K6 N* N# c" G# O
发表于 2021-1-27 10: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q# _$ w8 T" v* |' R- g+ |$ x) X 6 G/ G0 p5 G' a1 ~/ G+ T" a
70【轮渡】
北京的声音还是听得到的。早点打开收音机,八点钟以前,有国内和国际新闻,转播中央台的,其间也穿插些本地的零碎。到了八点,黄金时段,我的地盘我做主了。国际上的疫情、疫苗、意大利政府辞职、法国卖给希腊阵风战斗机都一边去吧。换上来滨海路的拥堵,身边的事。不单西边堵,还没到滨海路,近处的世纪大桥南向,车子堵到了南塔处。
拥堵不必说,看看窗外就了然,雾气腾腾,海峡又封航了。滞留三港(新港、秀英、铁路轮渡港)的车辆排成串,还不断地有车辆加入。实在没办法,躲不开,绕不过,就在港区周边上班的。主持人给出办法,找地泊车,骑行共享单车,否则,午餐时段能否到单位都不一定。主持人讲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是容易成雾的时段。海峡停航三天两头,何时开航也是不定时的,滚装船更麻烦,装卸车辆需要两三个小时,这两三个小时或许又错过了开航窗口期。
所以这边的火车晚点是寻常事,别一晚几天就是好的。现在国内过江跨海的火车轮渡大概就剩下这边海岛了。长江上的轮渡消失,修了好几十架桥,火车汽车直接过,方便太多。长途的轮渡现在还有,山东半岛往大连港有往返班轮,滚装船,连人带车跨海旅行。海面的风险远大于江面,上次烟台大舜轮因海上风暴倾覆,几百人命。
修桥铺路不是更好吗。那边一封航,这边一堵车,网上就有人吐槽跨海大桥事。这些年当地人开两会,都没人说这事了,现正在开会,当地“头条”说的是代表质疑交通部门的不合理规定加剧港区车辆拥堵。
架桥或是建海底隧道已成过去时,可行性研究十年前的事情,终没有被决策者提上日程。原因主要是地质条件复杂且处于地震带上,台风也经常过境,数年前的台风,摧枯拉朽,沿海一线房倒屋塌。高风险必然高投入。此外台海和南海都不太平,这个目标太大了。等吧,起码要等到太平盛世的到来。那时人们大概也不会想着造桥了。岛就岛吧,更原生态些,保留一块慢生活的地域,让生活多边主义多样形态。现在岛上八百多万常住人口,一百多万候鸟老人。山多平地少,一北一南,海口、三亚楼群的密度不亚于一线大城市,上下班时段都是堵点。真要是架起大桥,一路畅通……还是悠着点好。
网上搜到篇网文,说大桥的事,12条,有此一说参阅吧。(附后)
/ A6 E/ g/ a* ?9 K8 q1 z$ Q
发表于 2021-1-27 1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C  s0 L' L  f3 |8 \
转帖:
《中国修了那么多跨海大桥,为什么不修琼州海峡大桥?》
1、既然是岛,就没必要修座桥与大陆连通。也正因为是岛才有了与世隔绝的神秘,有神秘才值得一游。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修建势必将打破这种神秘,于国际旅游岛不宜。
2、海南岛有诸多美丽的原生态、绿色、清洁、环保自然风光。他们之所以能够比较完好的保存到现在,不就是因为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结果,假如修了大桥,大陆人员、车辆蜂拥而至,甚至落地生根,那时,这些美丽的原生态、绿色、清洁、环保自然风光如何得以维系?
3、从海南岛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开发来看,现有的机场、码头应该完全能够满足大陆与海南岛之间运输的需要。即便还需要增加一些运力,也可以从运输工具增量上考虑,没有必要耗巨资修建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啊,再不济,还可以适当投点资扩建港口和机场,想必投资扩建港口和机场的花费和花1500亿修跨海大桥差几个数量级吧。
4、再从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安全性来看。大家知道,琼州海峡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西接北部湾,东连南海北部,呈东西向延伸,长约80公里,宽20-40公里,最窄处18公里,面积0.2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即便在最窄处修,全长也达18公里,再考虑海峡深度和海底地况的复杂,这样的跨海大桥不知道怎样确保抵御超强台风、超强海浪、超强地震等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如果失败,1500亿人民币投资将付之东流,这可是十四亿中国人民的血汗,中国再有钱也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啊。
5、一旦海南岛作为国际旅游岛对外开放,大量外国游客涌入海南岛,这其中难免掺杂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没有跨海大桥比有跨海大桥有利很多。
6、从海南岛的人口、面积和资源来讲,海南岛现有常住人口接近800万,岛屿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300余公里,西北一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公里,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拥有足够的战略机动、回旋空间,拥有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源,依靠平时的储备,战时不需要通过修建跨海大桥连接大陆来增加战略纵深和提供大量生活、生产补给保障。
7、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难免不会与一些国家交恶,修建这样的高经济价值目标势必增大中国的防御压力,动摇国家的决心。
8、中国在自身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钱的地方还很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上、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上、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上、解决全民医疗问题上、解决全民教育问题上都大量需要钱。
9、中国在领土问题上还需要大量投入。目前,中国的南沙群岛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强行霸占已达30-40年之久,中国藏南被印度侵占也50年了,要收复、守卫这些被侵占的领土,中国也非常需要马上、大力投资建设。
10、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海洋运输线,中国海军还不能完全胜任保卫中国海洋运输线的需要,建设强大海、空军还需要大量的投资。
11、中国台湾统一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家还要花大力气加强国家对台湾统一的各方面投入。
12、帝国主义亡华之心不死,分裂、制约中国的行动层出不穷,中国与这些国家还事实上存在着巨大的科技差距,中国要急起直追,中国的安全才有保障。中国在科技领域也大量的需要投入资金。

2 @- |4 z7 M1 H; }* M% P4 z
发表于 2021-1-27 2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5 M5 ], P2 o5 B6 |; [5 q( u  I# |
71【AI】
今天的雾气小点。一早的交通台说,港区周边还在堵车,都是要过海的车队,主要是大货车,来了就不好走了,不像小车,再转回家去。琼州海峡依然封航,封航有时是单方向的,海岛这边可以进港,大陆徐闻方向雾气更大,继续封航。什么时候开航,说不准,只能盯着网路,听着广播。网上售票也停止了,今明两日不售票,购票只能现场购。票卖出去,能否发船说不上,还得退票、改票,所以网上暂停。
人的行程,说不定,还是老天说了算。这对经济的影响不小。这个季节进进出出的多了,人和货。要是大货车上满是生鲜物品,那着急大了。进的来、出的去,这天飞机也受影响。人在旅途身不由己。网上看到,前一个开航日,海口这边出港八千多人,进港六千多。还是出去的人多,马上就要到春运期,或有新的政策出台,要动就早动。新的说法是:落地海岛返乡的要有核酸检测证明。有听众询问,我不返乡,我进城就入住海口市区,那还要证明吗?主持人回复,不到乡下不进村不需要。这个规定不知有什么道理?
晚餐时交通台继续报道路况,港区周边继续堵车,两个港口滞留大车、小车三千多辆。目前海上能见度1公里,符合开航条件。但海面雾情时常变化,随时可能封航。广播疏导出岛的人这时不要前往,就是一宿都具备通航条件,现在过去,预计明日早八点或许能够上船。交警在现场疏导,没有购买船票的就予以劝返。
有听众问都现代科技了,人类跑步进入AI时代,大雾就能挡住行船吗?主持人解释说琼州海峡往来船只较多,特别是渔船,能见度差时,极易发生碰撞。你不撞它,它还撞你呢。
我们都有过雾天行车的经验,雾气大时,公路边的行道树都看不见了,十米八米的见不到踪影。高速路都要封掉。就这,大雾天也少不了行车事故。这海面的雾气更大于陆地,等将来全面AI了,大船小船都配备了。进港后入泊也是船老大的技术活。现在汽车已经实现自动入泊,将来大船也应该可以吧。

  @3 p6 B% q: @- q# N/ b/ ~! c: K
发表于 2021-1-28 13: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4 c7 f- P' A. U- ~# E4 r1 n5 q

/ s# L- g- w3 c# }& R* m
$ V* R) E0 U) B7 E& ^  a: y; a1 Q) t
( T, X8 W5 d. Z, f* T3 r1 P1 Z

1 k- Y3 k' ]9 x* h: ?+ U3 w
72【今天】
早起两个台的广播中都在关注滨海大道的堵车。间歇性的封航,从本月21日开始琼州海峡周边雾气弥漫,时开时合,渡轮停停走走。一早主持人就通报旅人,不要往港区来,来了就堵就受罪。仍有数千台车堵在港区和交通线上。交警、城管、志愿者投入疏导、安抚、卫生、食品供应。
平日里餐饮、购物,见着排队的就掉头,等不起,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将早年排队的童子功都废了。唯有添了堵车排队的新景。人在开车时火气大,还真是这样。堵车时,人在空耗着,还搭上台车,呼呼地喝着油、喷吐着废气,还不敢开窗户,前后左右自成一体污染带,据说城市中污染最重的空间就是路面怠速的车队,人怎么能有好心情。走走停停倒也罢了,滞留个数小时你试试,一点点往前挪,三五分钟走几米,司机还不能离车,胃里空了,下面涨了都是有的。就是闲来无事也不愿堵在那里,旅人这都是赶路,归心似箭,一共才有十天八天的假期,每一天都要安排,全耽误了。
1月28日,今年“春运”的第一天。白驹过隙,明日将把今天推入历史,普普通通的一天,琼州海峡航道依然不畅。还有什么,主持人说海口再次被评为国内空气质量第一的城市,永远的第一,让我们在海口深呼吸……十年前就是这话,现在还在说。
广播里插播“历史上的今天”古往今来这一天发生的事多了去。远的,上个千年伊始,1005年这个日子,辽萧太后率军南下,宋真宗澶州督战胜出,与辽“澶渊之盟”,宋每年送给辽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罢兵。近点的,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发难,驻守上海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是为淞沪抗,战历时1个多月。再近些的2002年粤海铁路通航,火车从大陆乘渡轮过琼州海峡,经海口达三亚。我才知道,跨海铁路是近些年的事。不过主持人说海南从此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这话有误。记得九十年代初来三亚就见着小铁路,当地人说是早年日据时期修建的,主要为了运输矿藏。

7 M8 Z- b0 }. X( b6 @
发表于 2021-1-29 19: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 V0 W) s1 N4 L, b  B! N& E' m5 G" j
/ |8 G7 t3 i2 Q& b  m

0 z; F, ?8 T' e3 P
73【椰子油】
上午过来骑楼老街,走中山路。上次在这里买的椰子油用着不错,内服外用都行。店家说她们是万宁的企业,产品专卖,有些产品别处买不到,于是就二次过来。其实卖海南特色产品的店不少,也有椰子油卖,只是没她这里种类多,是不是一个品牌的,不曾注意到。
又买了三样,一大瓶两小盒,消费三百多元。店家赠送对联一副。咱那小家小户的,连个贴的地方都窄吧,别麻烦了。店家又拿出一盒递过来,万宁的特产,吃货,大字标着“椰风脆”。仔细看了盒上细碎的小字,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产品性质项下注明为“煎饼”,直接写煎饼不就得了。还拐弯抹角让人猜,有猜的工夫,买卖就耽误了。
大瓶的椰子油(500克)180多元,如果做菜吃比花生油贵多了,要是当作黄油抹面包吃算得经济。按说当地盛产椰子,另有椰岛之称,但食用椰油的并不多。加工成椰奶,成为销往岛外的大宗产品。椰子这十年身价十倍于之前。这椰油的价格自然是下不来。
椰油有股特殊的清香。早年,我少年时吃过一段,六十年代初,那时父母都在南洋工作,困难时期,往回携带的最多的就是这种东西,铁桶装的椰子油大桶的约五公斤,小桶的三公斤。凝成白脂的是精炼过的,黄颜色的为粗加工,烟气大点。我倒觉得这黄颜色的味道更好些,大概是它更近似于黄油的模样。家里有了几桶椰油的接济,餐桌上改善,印象最深的是“两面焦”就是椰油炸的窝头片。母亲后来说,椰油在当地并不贵,大多都吃这个,没有花生油香,想吃花生油就贵了。
看来咱们这边椰油产量还是很有限,产量不行。楼下的行道树就是椰树,很少见到大个的椰子。还得往岛子的南面去,18度线以南的热带气候才有望高产。也架不住人多,大多被砍下来,破壳当饮料喝掉,这来钱快,后面的深加工跟不上。中国的热带岛屿不多,狼多肉少的局面扭转不了。现在签了RCEP,东南亚的农产品进来会更顺畅和低廉。能再次吃到爪哇岛的椰油吗?当初那马口铁罐头上的色调和图案我还记得。不知岛内的免税店是否有这些东西,要等到哪年才能过来呢?
  
74【城圈子】
中山路上有不少可看的东西,庙宇、骑楼老屋,还有落脚其中的博物馆。看过两次博物馆,但记不住,还可以再三。这次注意到一家戏园子,在卖椰产品小店的斜对面,在外面就听到里面的热闹。小妹说,里面演出的都是地方戏,方言,每日定时演出。今天的时候不早,又问小妹打听餐馆,说是水巷口那边有美食城,街口往左手边拐就是。还是要先物质了再说。听戏,哪日合适了再说吧。
水巷口也是条骑楼老街,没有像中山路修缮得规整,底商餐馆多,有两家大食堂的模样,油次麻花,像是本地菜肴,食客蛮多。记得前些年走到过这里,有家南洋的“娘惹餐”,挺清净的一家。没见着,是我们走岔了还是餐馆撤了。眼瞅着前面人稀少了,就退了回来。
刚才路过的一处小展馆,一明一暗两间大屋,是个穿堂门,大屋北侧是另一条街,也有餐馆。脚下的这处展馆是第二次过来了,满墙的图片,都是此地开埠之后的历史照片。这次注意到北屋有个大型沙盘,展示老城的风貌。当年海口为琼州府,相当于县级政府的设置,有县衙的地方往往就有城池,保家安民。老城是看不到了,看看沙盘聊胜于无。
黑压压的一片,也是四墙合围,城内鳞次栉比的灰瓦黑墙。看着沙盘的北侧,五层的红砖尖顶的钟楼已然立起,钟楼是地标性建筑,建于1928年,当地商会集资建设,为了方便交易,准确对时之用。根据钟楼的位置,找到比邻的那几条骑楼街道的位置,百年前的骑楼建在城墙的外面,临着海面(江面)。民国初年城墙城楼还保存完整,面貌古朴。
网上搜到,《琼山县志》记载:琼州府城郭,又名海南卫城池,地今之府城镇,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至明、清两代多次修建。原主城池长4135米,高约9米,阔约59.4米,雉堞1830个,并在东、南、西三个城门上各置敌楼一座,北边无城门则建一座望海楼。南筑长堤,引南渡江支流为濠,四周构筑护城河,十分壮观。……由于风化作用与人为破坏,老城墙和城楼已所剩无几,现仅剩西门城墙一段约110米及东门城墙一小段。
什么时候去看看它们。

; H9 C# L" Y0 C. i7 R/ P6 w% t- y
发表于 2021-1-29 19: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10127_120129_resized.jpg 2 k$ w7 S- [4 f4 I
发表于 2021-1-30 18: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75【抚顺的】
要过节了,不好再蓬头垢面,找地方理发。这地方的理发馆没有公办的,个体开的小店,也有开在小区内的,近处超市内有一家,只管理不管洗,10元一位,总有三两个排队的。我这些年习惯街头理发,清凉又随意。注意了小区周边,在南面小街上见到一位理发的,上次路过时打听好了,每天上午都在这。
今天过去找,在那小区门口,没见着人,见着把凳子,边上立着装着碎头发的簸箕,人在哪呢?不远处两位在聊天,骑在车上的清扫工人,边上的那位或许就是吧,他也在往我这边瞅,我用手指了指凳子。那人过来,理发师没错。我说你怎么不穿个白大褂呀,让人一目了然。要是不知道的,都以为是路人呢。
坐下开剃。也不问问我要剃个什么发型,就呼呼呼地往下褪毛。
开聊吧。哪里的人呀?我问。
东北的。
东北哪里?
抚顺的。
抚顺好啊,大伙房水库,我在那游过泳,水可好了。
哪一年了?
1984年。
那太早了,早就不让游了,大连、沈阳……六个地市都喝它的水。
不让游了,还能竖起栅栏圈起来不成?
可不,就是给圈起来了。
那水库有多大呀,看不着边。想想也是啊,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不是也给圈起来,人不能近前。好像密云水库也是如此了。
鱼也不能钓,里面鱼老多了,野生的鱼,打了往北京运,给当官的吃。
我说那年夏天去的抚顺,发现你们城里没蚊子,我住在二楼敞着窗户,没纱窗、没蚊帐一点没事,你们那是不是污染太重了?
污染是有的,但蚊子也有,夏天没有,但每年一到“立秋”前后的一段蚊子就起来了,也挺厉害。
原来是这样,一地一个虫情。
我又想起抚顺的露天矿,巨大的矿坑 ,从顶上看下去,层层盘旋,底下的巨型矿车和小童的玩具车似的。我问起,那矿坑还再开采吗。
都停了,没了,两个大矿呢。
我说那矿坑,好几百米深,灌上水就成了湖面。
不能够,现在上面修了一个观景平台,供参观用了。
那你们也属于资源枯竭性城市 ,人都往外走了吧?
可不,年轻人挺多的都往外面去打工,往大连,往南方过来。
我说你这不是也过来了吗。
76【扎根了】
我这接着发问,你这业务挺忙吗?还要每天都在这盯着。
可不,没事干嘛去,只要天好,每天上午都在这。
活多吗?你今天剃了几个?
你是第三个,每天少了两三个,多了十个八个,老汉接着说,这两年,外面来的人明显少了。过去这条路上来来往往都是人,你看现在,没几个人从这走。
我问为什么,除了疫情和不让外地人来这买房,还有其他原因吗?
有啊,房租比过去贵了,就这片,在早花三千块能租两居室,现在就只能租一居室,而且至少要租五六个月,短了还不租,要不价就更高。房子贵了,人就不来这了。少了能有一多半的人。
看老汉的岁数和我相仿,一问还小我一岁,那错不了也上山下乡了吧?
是啊,我们近,就在新宾县插队,属于我们抚顺市的。
那你来这有多少年了?
十多年了,退休就来了。是孩子给买的房,五千多一平,要让我们自己,就别想了。
还经常回去吗?夏天就回老家吧。
不介,夏天也在这,热,没想象的那么热,我们抚顺是干热,这边有风,晚上就凉快,不行还有空调呢,比东北好过,这十多年我就回去过两回,孩子们每年过来一趟,亲戚朋友也到我这来。
我说将来,老了跑不动了再回老家吧。
不能,就在这边了。
那你的户口也都落在这边了吗?
没有,还都在抚顺呢。回去那边有什么用,孩子还能指望吗?
老家总还有孩子,亲朋好友。
哎,还没想这事呢,这边,或者养老院,再过十年,谁知道呢,也许将来就自我解决了……
干吗这么悲观呢。
身体好都好说。我们矿的同事,也是六十多岁,矽肺,我们那矽肺病的多了,是公费医疗看病,但难受啊,喘不上气,就这么自己给解决了。还是我给帮着料理的后事……
老汉的活做得挺细,不像店里的,五六分钟就能突击出一个。四面剃了,顶上也给扫扫边,临了拿上一个刮胡子刀,给两鬓剃剃光。一看他就不是专业的师傅,专业的得亮出明晃晃的剃刀刮边。
挺好,10块钱结账。就是慢点,慢工出细活。
摇摇手走了,下回见啊。
   , l3 d+ J" N4 R  ^! ~! T
发表于 2021-1-30 18: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75【抚顺的】
要过节了,不好再蓬头垢面,找地方理发。这地方的理发馆没有公办的,个体开的小店,也有开在小区内的,近处超市内有一家,只管理不管洗,10元一位,总有三两个排队的。我这些年习惯街头理发,清凉又随意。注意了小区周边,在南面小街上见到一位理发的,上次路过时打听好了,每天上午都在这。
今天过去找,在那小区门口,没见着人,见着把凳子,边上立着装着碎头发的簸箕,人在哪呢?不远处两位在聊天,骑在车上的清扫工人,边上的那位或许就是吧,他也在往我这边瞅,我用手指了指凳子。那人过来,理发师没错。我说你怎么不穿个白大褂呀,让人一目了然。要是不知道的,都以为是路人呢。
坐下开剃。也不问问我要剃个什么发型,就呼呼呼地往下褪毛。
开聊吧。哪里的人呀?我问。
东北的。
东北哪里?
抚顺的。
抚顺好啊,大伙房水库,我在那游过泳,水可好了。
哪一年了?
1984年。
那太早了,早就不让游了,大连、沈阳……六个地市都喝它的水。
不让游了,还能竖起栅栏圈起来不成?
可不,就是给圈起来了。
那水库有多大呀,看不着边。想想也是啊,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不是也给圈起来,人不能近前。好像密云水库也是如此了。
鱼也不能钓,里面鱼老多了,野生的鱼,打了往北京运,给当官的吃。
我说那年夏天去的抚顺,发现你们城里没蚊子,我住在二楼敞着窗户,没纱窗、没蚊帐一点没事,你们那是不是污染太重了?
污染是有的,但蚊子也有,夏天没有,但每年一到“立秋”前后的一段蚊子就起来了,也挺厉害。
原来是这样,一地一个虫情。
我又想起抚顺的露天矿,巨大的矿坑 ,从顶上看下去,层层盘旋,底下的巨型矿车和小童的玩具车似的。我问起,那矿坑还再开采吗。
都停了,没了,两个大矿呢。
我说那矿坑,好几百米深,灌上水就成了湖面。
不能够,现在上面修了一个观景平台,供参观用了。
那你们也属于资源枯竭性城市 ,人都往外走了吧?
可不,年轻人挺多的都往外面去打工,往大连,往南方过来。
我说你这不是也过来了吗。
76【扎根了】
我这接着发问,你这业务挺忙吗?还要每天都在这盯着。
可不,没事干嘛去,只要天好,每天上午都在这。
活多吗?你今天剃了几个?
你是第三个,每天少了两三个,多了十个八个,老汉接着说,这两年,外面来的人明显少了。过去这条路上来来往往都是人,你看现在,没几个人从这走。
我问为什么,除了疫情和不让外地人来这买房,还有其他原因吗?
有啊,房租比过去贵了,就这片,在早花三千块能租两居室,现在就只能租一居室,而且至少要租五六个月,短了还不租,要不价就更高。房子贵了,人就不来这了。少了能有一多半的人。
看老汉的岁数和我相仿,一问还小我一岁,那错不了也上山下乡了吧?
是啊,我们近,就在新宾县插队,属于我们抚顺市的。
那你来这有多少年了?
十多年了,退休就来了。是孩子给买的房,五千多一平,要让我们自己,就别想了。
还经常回去吗?夏天就回老家吧。
不介,夏天也在这,热,没想象的那么热,我们抚顺是干热,这边有风,晚上就凉快,不行还有空调呢,比东北好过,这十多年我就回去过两回,孩子们每年过来一趟,亲戚朋友也到我这来。
我说将来,老了跑不动了再回老家吧。
不能,就在这边了。
那你的户口也都落在这边了吗?
没有,还都在抚顺呢。回去那边有什么用,孩子还能指望吗?
老家总还有孩子,亲朋好友。
哎,还没想这事呢,这边,或者养老院,再过十年,谁知道呢,也许将来就自我解决了……
干吗这么悲观呢。
身体好都好说。我们矿的同事,也是六十多岁,矽肺,我们那矽肺病的多了,是公费医疗看病,但难受啊,喘不上气,就这么自己给解决了。还是我给帮着料理的后事……
老汉的活做得挺细,不像店里的,五六分钟就能突击出一个。四面剃了,顶上也给扫扫边,临了拿上一个刮胡子刀,给两鬓剃剃光。一看他就不是专业的师傅,专业的得亮出明晃晃的剃刀刮边。
挺好,10块钱结账。就是慢点,慢工出细活。
摇摇手走了,下回见啊。
   
2 p) ]3 Q) r* p: O3 e! r& {
发表于 2021-1-31 13: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j. V+ _- B) r& S$ A0 ?, s
* u) P& g9 |  K5 j- R0 k* q! n
77【公交】
海口的公交不错,四通八达。出小区南门就有三趟(路),出北门有两趟,如果再走远点,方圆一里地,大概有20多路公交车,去火车站还是机场都不必换车。去机场的21路就是路程有点绕,它不走近路,曲曲折折,想更多地都照顾到。时间充裕的,又想逛逛市容的,可以坐上一次体验,我们这大概是第三站,不会没座位。今天看到条捷径,海大门口停着大巴车,是直达机场的,不绕。
车子多就不好记,又不常坐,每次都要现打听。作为公交总站,小区门口的这三趟车,连块车牌子都没有,经常要去问在站内休息的司机师傅,去哪去哪,到不到。有时光看手机上的路线图也不管用。比如上次去了趟市医院,没这一站,问师傅,这三趟车,5、15、61路,哪趟车到?回答我:都到,海大下。海南大学东门的对面是医院。三趟车各走各的路,走到半途,殊途同归都停靠同一个站点,自是有其中的某一路车绕的少些,这就需要做功课了。但其实做了也白做,最短路线的车迟迟不来,最长路线的先过来了,结论是:先到的先上。这每路车的车间距差别很大,有等的时间,绕路的车也到了目的地。“不怕慢,就怕站。”站的时间又多长。
刚坐了一趟215路车,往不算远的“家乐福”,大概是十二、三站,要是直线距离,骑着车去,要是同时出发,骑车肯定先到。九点多出门,不会堵车。手机上可以查询,何时到站,约莫过了半小时,终点站才发车,三分钟就过来了。一路畅通,走到半程,上来位老先生,怒气冲冲,说我给你们掐表了,眼看着上趟车没赶上,这我又等了四十多分钟,你们到底多长时间发趟车啊。司机不搭茬,开他的车。
中午回程时,原道返回,车上见着一道过来的老两口,也是购物完了往回走。坐了半程,车上就剩下四位乘客。司机是位小姑娘,话多,问在座的都在哪里下,我们报了站名。这以后,她到站见着没人就不停车了。我问起为什么间隔时间这么长?她说,车子经常故障,前些日子一共就三趟车跑这趟线,这几天还好些了。三趟车支撑一条线,四十分钟间隔算是不慢了。
78【闹腾】
去程25分钟,回程一刻钟,十多站,回程时停车的站点不到一半,师傅也惦记着早回去早吃饭,开快车。我们到站下去,车子空了。说来,这条线路的车子应该加密,我估计他们是半小时发趟车。真要加密也有问题,这趟车在海甸岛上转,除了上下班时段,乘客不会多的,我乘坐过好几次这趟车,人都不多,甚至还坐过两次专车,要是加开车辆,空驶率更高,真是两难。开辟一条线路都是事先作过人流量测试的。有时也测不准,谁能测到疫情,测到候鸟老人好多都不过来了。办法也有,比如他国有定时发车的办法。某个车站,春夏秋冬,大致每天几点几分停靠车辆,这都张贴在站牌子上,一目了然。常坐这趟车的人会定点过来候车。海口的路况,除了上下班时段,大体畅通,实行这种办法有基础。再结合网上的公交实时报告,就方便多了,能节省乘客不少时间。
还不仅是这一路车,其他的公交车人气也高不了哪去,真正的坐车,我没在车子上站立过,总是虚位以待。还是人少的缘故。车子都是小型车,像5路公交车就是个中巴的容量。不知这里公交车辆是否还要吃财政补贴才能活下来。车子小运营成本低,且多是电动车,上车投币,票价大多都是1元。只在去机场的21路上见着售票员,那路线长,全程6元,投币多少大概说不清了,才需要人工值守。没了售票员,节约人工成本。
售票员报站的功能被显示屏和自动报站系统顶替了。所以车上人少,但并不冷清,小喇叭絮絮叨叨的。还用双语报站,国际旅游岛比首都还率先实行双语化,这些日子很少见着洋人,海大有留学生、外教。
大多数站的距离都短,前方到站***刚报完,再播上一通英文,马上这就***站,到了。还要说点注意安全,携带好自身物品之类的警示语,哪个商家掏了钱,拿人钱替人说话,瞅着空子要插播广告。这一路的滔滔不绝,没点心理承受能力的要烦死。旅游岛、休闲岛、慢岛,车上的小喇叭紧着忙活,挺闹腾的。
2 F) i2 ]7 h% k3 \# i) x/ ?
发表于 2021-2-1 14: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O5 |" o7 `4 S. D0 ], H) X; Z( ~) u( V; E! [! k
: Y) [0 D8 Y. {" W* K0 M

; P. \/ X: s+ L$ n2 f
79【年货】
快过年了。广播里天天宣传在当地过年,倡议本地居民能不出岛就不出岛,减低疫病传播的风险。听广播,春运头三天全国旅客发送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七成,航班、列车减了不少。没听到介绍海南进出旅客的数字,海岛的统计会更准确,一个都落不下。候鸟老人来的少了,旅游者也少了,出来一趟相关检查有点烦,谁知什么地方又疫情凸起,别再走不了或者回去后隔离数日。少找麻烦吧。来的人少了,走的人也少了,在海岛过年的人应该和平时差不多吧。
过年了,当地市场如常。广播里推介当地的旅游点。就这么大地方,骑楼老街、万绿园、博物馆……当地人还能老去吗,想办法翻新花样。有一处标新立异:“五公祠”开放夜游,至晚间24点闭馆。不仅仅是摸黑去拜访老几位,介绍说还有吃有喝有的看,灯光秀之类的。吆喝着从今天,二月一日开放夜场,算得给市民的的年货吧。当然要收费,28元的门票。年货不是都要买吗。
夜游就算了,不近,还要倒车过去。要是在家门口或许去看个新鲜。往“家乐福”去,年内已去过两趟,来大店看看有什么年货可买。
又是一年的疫情,这边感觉不强烈,连消毒水这类的商品都没有特别推荐,没见热销。该干嘛还干嘛。
节前这里的货品如常,只是在进门的地方堆出年节的喜庆装饰物和小摆设,春联、福字、贺年卡 红灯笼。红红火火提振消费者节前的好心情。心情愉悦也促进消费吧。让利优惠消费者也有,消费满300元以上的打折。
还有啥是年货?现在不好说了,没有短缺的东西,过大年也不会有新鲜货品。广播里报道政府又出货一批冻猪肉以平抑物价。这能算吗。转一圈下来买了包坚果,想买腰果还没有,这边的面包种类多,买上一个黑色的。一进一出,花了两百多。家门口店里也有的东西不必远道往回背。
出来到停车场上,有个临时书摊,比店里面人气旺,5元区、10元区、20元区,小喇叭里说是书店歇业大甩卖,一律都是正版书。童书多,少年读物多,文学名著丛书。在10元区里收了两本《人间词话》、《山海经》,这都本该是少年读物,老来读。当作年货犒劳自己。

8 K* q) c8 h& w2 |; ?: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9 16:49 , Processed in 1.30594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