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0-3-20 14: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 M9 ^0 f3 N  N( w1 W( y
2483【追剧】
同时看两部电视剧,在一个机子上。肥皂剧注水多,看故事、看情节,不看细节,尤其是悲情时刻腻腻歪歪的,换台。点击遥控器跳来跳去,看了好几天。八点半打开电视,应该是七点半就开播,看一个多小时,两部剧先后结束当日的两集。没头没尾缺中间,碎片化观剧,人物关系看会儿就明白了,故事大体看下来就行。
近期看的是《安家》和《远方的山楂树》都是演了好几集之后才开始看的。前一部讲的是房中介的事,这个行当接触过,曾有过一年的租房经历,可能没赶上好人,对这个行当的人印象挺差的。这些年还不时地有电话过来,吆喝买房、卖房、租房,告知对方没有这个意向,以后不要再来电话,可还是接长不短地打过来,近乎骚扰。看了这部剧,这家房中介个个的都是好人,急客户之所及,有情有义的。剧中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我们个人经历不了,看不到的,编了故事演出来看。
后一部为知青题材,我们这拨人熟悉的。看影视作品主要是看故事,如果讲的是当下的事,经历过的人就愿意追剧一段,编的好就多看会。与个人经历过的人和事进行比照。作品编剧如何、表演是否到位等等,技术含量高的,那是影评人的事,普通观众给挑挑毛病是为了凑趣,要不能说什么。
这段故事说的是北京知青下乡,黑龙江某个村子插队,开场就是1975年春暖花开,那年他们都是二十二、三岁的年纪,与我们当是同龄人。女一号说,来这村子五年多了。那正是与我们是一拨的。我们那一届来东北的最多,但都是兵团、农场,不记得有插队的人。五年多了,这个青年点上人还整齐,纪律严明,劳作努力,在插队的松散环境。队伍带的不错,也算是诗意的创作。开春后,陆陆续续先后半年多,十位先后当年就都回北京了,上学、城市招工。哪有这般痛快的事。
故事讲到先是女一号唱了首苏联歌曲《山楂树》遭致批判,考虑到时间点,已经是七十年代中期,这算多大点事啊,不至于吧。再后来进一步狗血,整出自编自演女一号被人强暴的故事。再三,男一号何以自取其辱,甘愿被判刑15年,他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真相?扑朔迷离的故事我在等着看。一而再,再而三,越来越离谱。
0 D1 ~; o& ~: ]1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0-3-21 1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484【山楂树】
好多年前张艺谋导演拍过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讲的也是六七十年代的事,内容记不清了,只记得满树的山楂花是白颜色。电视剧《远方的山楂树》编剧为林和平,上网去查,林为东北丹东人,他之前也是张导那部片子的编剧,情有独钟山楂树,还是位同龄人,心有戚戚才一写再写同一题材。这个年龄的人多有农村的经历。
歌曲《山楂树》也与我们同龄,传唱于1953年的苏联。描写建设时期青年工人生活和爱情。传唱至中国,五十年代上一茬人想到的是中苏友好蜜月期,爱情缠绵。到我们这唱出来就是感伤,六十年代末,刚刚红旗漫卷后的落寞,小青年们茫然,不知所措,游荡在公园、街头。不少人唱不出个头尾,跟上哼哼。这首曲子跟上这批人上山下乡,样板戏喧嚣,电影、广播、舞台上,山楂树一批黄歌,在地头、炕头在角落里低吟着。雄浑的进行曲也能唱成个小曲,况且这种缠绵的小曲,不乏唱不出口的唱在心头。那歌曲中唱出了意境,远方、思念、家人:飞奔的列车,是它载着这些人背井离乡,歌曲中有姑娘,心中没有姑娘的也唱出个心仪的人儿。清纯、躁动的年代的记忆。随着时间的远去,山楂树成了一种意向,知青年代的意境,祭奠青春了。
那年我刚到了乡下的连队。同学小彭的胡琴唱起: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被排长批评靡靡之音。琴声再响起: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也是美的。
头几天的劳作中,水淋淋湿乎乎,在麦地中往外背麦子,中午歇晌倒在麦垛上,小胡扯着嗓子一曲:山里高不过凤凰山,凤凰山它站在白云端,花儿里为王的红牡丹,红牡丹它开在春天。 川里平不过大草原,大草原铺上了绿绒毯,人中间英俊的是少年,少年是人间的春天……,歌子一首接一首。唱《二百首》的人不多,会唱的人不多,在野地里,三五人在旁。礼堂内、舞台上没有,革命歌曲大家唱,唱歌,拉歌。
东北没有信天游,没有老农传下来的酸曲。东北的二人转也被铺天盖地的样板戏的铿锵调子碾压。样板戏成为一代人的传承和记忆,还有山楂树们。
  0 [" Y# C6 I' E& r; G
发表于 2020-3-23 17: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485【人物】
书架上倒腾书籍,都一周了还没弄利落。淘汰之前还要翻翻,尤其那些个取舍之间的,这就费了工夫。若干旧杂志,其中几册还是继续保留下来。比如这本《南都周刊》,十年前在欢度共和国一个甲子之际出的一期特刊“60年私人生活史”,以个人视角,记录1949至2009年的影像和文字,每十年选择若干事件和人物,口述历史,从私人生活看时代变迁、个人命运 ,大事小情,一种民间的书写。当时翻过后就留存上架,这十年后又翻起。
刊出的事件、人物,过往的历史大多都有印象,过来人,某些历史事件的经历者,你说他说。其中每个年代编者遴选出十年间有影响力的人物,栏目称为“那时人物”。前后翻翻,几十个人物还真没有不知道的。看头一个十年,六位:秦怡、红线女、梅兰芳、华罗庚、李四光。应该是“排名不论先后”并非居前的分量重。排名头位的是“喀秋莎”,推荐词为:一首苏联歌曲的女主角,这个在梨花下唱着情歌思念远方爱人的模糊形象成了50年代中国人的集体情结,喀秋莎已经在歌声中幻化成远方的她,灿烂、健康、忠贞,成为革命青年们的大众情人。洋人、虚拟人,入选人物中唯一的一位,可见中苏友好一时之风靡,当日青年之纯情。
再看新世纪后的新人出场(2000--2009),两女两男,老少两辈人:木子美、李宇春,钟南山、任**(见图)。走向多元的新世纪。对前二位不曾关注,小一辈的人,或身体的书写或歌坛新生代偶像,那只是他们那个年龄人的游戏,如今大概都过了景了,各领风骚没几年,姜还是老的辣,钟老03年崭露头角“非典第一功臣”后来他曾秀过肌肉,没想到十多年后他又披挂上阵,一脸的凝重,八十多岁的人实在是该歇歇了。后一位“大炮”盖楼盖得不错,老说涨涨涨,说涨就涨,楼市一骑绝尘。他要说股市这么个涨劲儿就好了。告老不赋闲,阿拉善沙漠植树,798木作升华艺术。没闲着,嘴不停,说着说着说大了,到了上层建筑。一时静默下来,人去哪了?同学回复:没事。
发表于 2020-3-23 18: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00323_170033_resized.jpg
发表于 2020-3-24 09: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C+ `8 K) f1 Z, k( o
# H4 r4 h: x! |6 S3 h

9 d; H% x: Q0 B6 o4 I
2486【大禹】
听书“上古史”。三皇五帝,极繁复,众说纷纭,传说、神话、故事,古人太史公就没说清楚,后人更难了,但禁不住要追根溯源,反复探究和述说。
尧舜禹,我到过临汾的尧庙和绍兴的禹陵,参拜圣贤。心目中的先人虚无缥缈,故事还是神话故事。禹是夏朝的奠基人,由此夏商周延续千年一脉下来,公天下转至家天下,继往开来,终点和新的起点。禹带领民众,治理洪水,功绩卓著,尊称大禹,大禹治水彪炳史册。
并非信史,传说,宁可信其有。各个族群都有上古的“大洪水”和战洪图,西方的诺亚方舟,信不信的都流传至今。干嘛不信呢。故事讲得好。
大概我很早就听到了这个故事,好像不是在课文里,更大的可能是在收音机上。零星记下的一鳞半爪,大禹是智慧的,顺势而为,疏导河流,他带领民众治水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故事颇感动小孩子。大家和小家,国家和个体,孰轻孰重的道理。现在想一个社会教化民众,不光政治发动标语口号,还得有这些好故事。听了故事,读了书,令上过学的人知道大义,有圣贤、崇高的楷模在那,日后有个心向往之的标杆。还是好人多吗。生活中的利己主义者是常态,不妨或有幡然改进的时候。
网上去查,大禹治水篇收入人教社2017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附后:
《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8 w! h4 O7 `5 o4 o" z1 k
发表于 2020-3-25 0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0 m! K0 C5 V  s
2487【赛事】
昨天动物园重新开放,关闭整整两个月,北京公园中最晚复工的一家,不知动物们是否适应这种寂寞,它们中的不少与生俱来就是热热闹闹被围观。春花开了,迎春、玉兰都快开败了,各种“花节”不办了,看武大校园中落英缤纷杳无人迹。这边公园人流限制,正常时段人流量的三分之一。超量闭门谢客,想去的要事前预约。我家门口的这家公园倒是一直开着,但儿童游戏场和篮球场子还一直关闭着,怕人员聚集。小心无大错吧。
疫情当前,全球体育赛事被按下“暂停键”。当下最难受的是夏日的东京奥运会。奥运火种已经采集,城市张灯结彩准备就绪。预选赛停下来。届时能否鸣笛开赛,进退维谷。看这当下的情势推迟已成定局,东道主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电视转播,体育频道依然热闹,刚才在播出奥运拳击预选赛,估计属于重播之类。这些年除了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追着看,其他的看不看都不吃劲。赛事频繁,眼花缭乱。
看了场 世界田径赛,田赛看到中国的二位标枪女选手,都掷出60多米,名列前茅。径赛场上没见同胞的面孔,当然我也没全场看下来。是去年在某国的大赛。其中的一场比赛是男女混合4X400米接力赛。兵乓球、羽毛球之外好像没有男女一块儿掺和的赛事。
男女混合倒不是头一次见着,包括赛跑、游泳、拔河比赛等等,喜闻乐见,群众参与,自我娱乐,但正规的竞技赛事,国内国际的大赛中还不曾见到过。体育赛事也是在不断改良,吸引眼球好看就好。
确实好看,至少看着新鲜,二男二女,黑的白的,你追我赶,热闹。尚不知具体规则,比如男女排序的要求。赛场上看下来,跑第一棒的都是男子,但第二棒,除了一位男子都是女子接棒开跑,那白条男子一骑绝尘,领先数十米,但最终拿到头名的是一抹黑的美国队。比赛激烈,紧张,第三棒和第四棒难分难解,我在等着看第四棒换手时,他那里已经冲刺终点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知最终的速度统计,男女选手们是否都是超常发挥。
2 L  Y2 j) Y+ G$ i
发表于 2020-3-25 11: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4 ~- o* i6 y9 Q; \
  w$ Y- g5 f+ X) J) q  T) M3 k
2488【封笔】
一场瘟疫下来,苦难深重者怕是要洗心革面了。死过一回或濒危经验的人会多出一个视角看世界。被火炙烤的与隔岸观火人,体验远去了,被封城的武汉人多灾多难,倾全国之力驰援救民于水火,可苦难毕竟是经历了,几千条生命逝去,上万人被救治,被闷在居室中数百万人的担惊受怕。我们这些千里之外的人只感觉到皮毛,毕竟离着生死场尚远。
武汉人痛苦而后呼救以至叫骂都是人之常情。站着说话不腰疼,谁到那个份上都得起急,修炼成佛的才有几人,不是也有感恩戴德的吗,唱赞歌的吗。都唱赞歌的事很少,事情能做到极好极好,谁都满意,不会的,人的需求不一,感觉就不一。大疫中有很多事情都没做好,而且是无法补救的,有人批评、抱怨,多正常的事。于是反批评、批判都来了。你言我语的交锋,好处看,所谓的民主来到了。
曾经有过舆论一致的日子。那是在高压之下的媒体上,在信息封闭的条件下,上面说什么是什么的时代。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封嘴已经不可能,何必做些徒劳无益的事。说呗,把道理说出来,PK。现实是,谁能把握信息的准确性?这个大有问题。病毒是怎么回事,专业人士还众说纷纭,出于其他考虑的别有用心的信息多了去了。普通人大多各取所需去理解和发挥,针尖对上麦芒。说及个人的体会,人和人就不大一样,武汉人和北京人不可能一样。媒体人和退休人也不会一样。聊病毒、聊国家层面的事,太高大上了,一般人都是力所不能及的,但恰恰关注大事的人太多太多,吵吵来吵吵去的。
武汉的方方老太写下60天日记,今日封笔。我看了约有一半,有人发到朋友圈里我就看,好像还不是每篇都能发上来,其间转闪腾挪的事也有。这些年媒体报喜不报忧的老毛病又犯了,对民间渠道管控趋紧,动不动就删帖封网,诲淫诲盗的该封,老百姓聊个天,或有无伤大雅的,它也封。不得人心。方方的日记,无非写的是身边之事,多接地气呀,个人的体会,见到听到的边边角角。大家关注的不仅是疫情的数字和救治情况,也需要了解柴米油盐市民生活。方方那里有,就招人看,况且她还批评了救治不力的情况,有责追责,没啥不对的。
6 Y2 b+ x( z, K' R  Y5 {
发表于 2020-3-25 19: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71df89e46eac123916b69f52cb3cd21c.jpg
发表于 2020-3-26 09: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489【落英】
上图为武汉大学落英缤纷,别有寂寞的美。
八九十年代,我常去武大,先后十次八次有了。有时办完了事过江来水果湖珞珈山下看看老师们,吃顿饭再走。走走山路,那一脉青山,矮矮的,不记得水果湖到底有没有湖,没啥印象。从未想着看樱花,老师们好像也不曾跟我提起,不算个事,几位老师都住在校内,司空见惯,那时的人都奔着温饱,花花草草的不上心。
北京樱花也有,成树的年代较晚,玉渊潭有一片,大概到九十年代后才成了气候,公园办有“樱花节”。看过一次,一次就够,人比樱花多,感觉还不如开花时节的果园子来得有气势,漫山遍野白的、红的、粉的。我曾在贵州花溪的油菜花地里拍过张片子,乡下人谁稀罕,过去的城里人也不当个新鲜看。我在西直门内的桃园小区住过,早年那里称为桃园胡同,前桃园、后桃园、东西桃园的,想见城内就有大片的桃树,开春桃花朵朵,人们稀罕结出大桃的时刻。现在城内成片的桃树难见到,但市树——槐树还是蛮多的,开花时节白花花一片,挺壮观,还香气袭人,可谁把它当回事,无人围观。
衣食足后,人才有了闲情逸趣,发现美。除了玉渊潭园西的樱花,园子东墙外的银杏树林,一春一秋都招来观赏的人,树立那好几十年了,曾经多僻静的一条街,换上秋装后,树下川流不息的人,约莫也是这新世纪前后的事。人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大,远离农地和田野,人还是想方设法找回来的,人造景观被趋之若鹜。
相机手机普及,人们要留下这短暂的美,一年两年赶不上,再二再三韶华易逝,美人就没了。半老徐娘也觉美,今年就比明年美。可万头攒动中美从何来,大概是可以修版美图的。
在网上见到当下武大落英。不是这场疫病、封城、封校,武大封校会封得这般干净,学生没有返校,老师们也足不出户?武汉已经开城了。不是封城哪里去寻觅这沉静中的美,这世间太喧闹,连枝头都是喧闹的。病毒改写历史,樱花可以作证。
发表于 2020-3-26 16: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 V: ^, C7 C+ r8 r2 |: }; ~+ e- n& S
' h/ v) r" e" F7 j$ M1 \8 F
2490 【换脸】
地球人当洗心革面。地球演进人类进化,人在众生灵中挣扎出头。改天换地,自工业化后,凡富饶之地面目全非。这个世界是更好了吗?众生灵已走上了穷途末路,人类又能好到哪去。
天灾人祸。艾滋病、疯牛病、禽流感、埃博拉,追根溯源,病毒自有出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隐身、变性、快流转,越来越狡猾。Sars是什么,新冠肺炎呢,人祸天灾。瘟疫是上天的惩罚,牧师说。
年近古稀之年,赶上一波又一波
早年为什么没有这种病。也有传染病,都忘了是些什么病,小学生时要求戴口罩防备传染。但从没这般万众一心,从上到下的这么紧张和大张旗鼓地封堵治疗。
网上有说这类病属于人群密集的病,六亿人到十四亿人。大流动、快速流动。从哪来到哪去,按下葫芦起了瓢,病毒跨越大洲遍布四海。截至今晨,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46万,累计死亡超2.1万例。联合国昨日启动全球人道主义协同应对计划,以帮助世界上最脆弱的国家抗击疫情,阻止蔓延。
共存一个地球,让自己活,也让人活,才能自己活好。从人类推及地球生物,赶尽杀绝,竭泽而渔的同胞们,看见了太多。限制人类的欲望,减少奢侈消费。十四亿的同胞,七十亿的人口,哪还有野生动物的活路呢,遏制人口膨胀,才有其他动物的活路。不少动物们被豢养,种群的最后的生存地。看哈市郊区虎林园比邻公寓高楼,虎啸震动着居民的玻璃窗。京城同样,如此小小的动物园,被楼宇南北夹击。南向的大厦敲敲打打重装开张,北侧的宾馆拆去小楼据说要建起高层,令楼下的大象犀牛河马一览无余。
人类自身还在自残,大打出手,耗巨资于武器竞赛不遗余力。有万分之一的投入转向瘟病疫苗开发,也不至于措手不及于即倒。
疫病终将过去。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尚待时日。
疫情令许多人改头换面,理发点外排着队伍,更多的人蓬头垢面,不思出门,命重要。那日我坐在银行柜台前,摘下口罩对着屏幕,一次一次地被拍照记录,后台审查人一次次地发过来比对问询,柜员两次回复后台,没错没错是同一个人。
都是疫情闹的,两个多月不曾修面,头发倒不见长,胡子蓄了起来。

5 O+ q3 a4 {- t4 `  y* o
发表于 2020-3-27 09: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P9 o0 ~5 t8 N8 b2 H/ A7 k
8 g) f/ ]/ d9 ~
2491【堂食】
媒体报道欧美多国放款补贴民生,洋人不少都是现挣现吃,丰年不想着灾年。疫情下不做就吃不上,时间稍长,还得由政府来承担。有吃有喝才能在家囚着,减少疫情传播。
中国这边全力扑救,多项指标为零。风险还在,防范境外输入病例,疫病康复者还可能复阳。生活要继续,要复工复产,社会各业运转起来,哪有万全之策。其实都是不劳不食,坐食山空。时间长了,发票子当不了吃。还是农业的机制好,春种秋收,到了当下,农民已耕耘在田间地头,不必谁去发动,一刻也不能耽误庄稼,天时地利年复一年,兵荒马乱也得种地,要不吃谁去。到了现代,产业链上化肥农药种子都要受制他方,种植业孤掌难鸣,这也有待生产、物流恢复常态。抓生产再次成为头条,政府、企业、从业者,各行各业。
城市各业在缓慢恢复中。媒体上见到个别城市给市民发放购物券、领导带头进入餐馆堂食,想是要促进市面的活跃。网友不忘调侃领导带头吃喝。当领导的不容易,干什么都有人盯着。开年要讲话,要拜年、开春要种树……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都有规定动作。作秀,谁让咱们这讲究以身作则,领导带头的,信这个。
我这也上街吃饭,就近,最近的那几家驻京办都没开。还是建德桥下。较十天前餐馆里的食客多了些。麦当劳大堂内井然,食者八、九桌,疫情以来就餐人数最多的一次 。来到隔壁的宏状元餐馆,还是没人。小妹认得我,说是比上次你来的时候情况差不多,坐下来吃饭的人少,主要还是外卖,还说谢谢你们过来。这次端上桌子三份筷子碟,其中之一是“公筷”这算是新措施。说是可以用手机点餐,先扫码,每张餐桌上都有码,手机上下单,付费。这项服务应该早就有了,但我一直习惯拿过菜谱来翻,跟看纸质书似的。防疫重要,改变习惯。
又来了位新食客,一身杏黄色的环卫工装,坐下用餐。我们这边开吃,那边也端上桌,满满当当腾腾热气,冒着尖的一大盆鱼香肉丝盖饭,她那是点了一份还是两份。好胃口,好羡慕,能吃还能干呢,年轻时不都这样吗。
发表于 2020-3-29 21: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6 q" t+ O4 ~. F8 ^1 ?
2494【行车】
上一次开车是1月14日,上山,回程后停在老爸家的院里再没动。广播里听到提示,车子老不开容易缺电,再启动时不易打火,最好是中午气温升高时开动。这些日子趴窝的车子多,一年一度春节期的畅行无阻,开走了一大波。隔离措施出台,人一下子都闷在家里。路好走了,高速路免费期延长,可往哪去,哪座城安全,猫在家里最安全。京郊周边走走,下了公路去哪,村子也有封闭的。连到外地返京回家的人,没病的也要居家隔离两周。开车往外跑,也别出了辖区,被当成外埠回归的就麻烦了。这日子,除非是新手练车上路能跑个痛快,提升车技,四九城跑跑认认路,南北修了不少路,城市扩张好多地方都没去过。
畅通的好日子要结束了。下周复工的会更多,私家车上路的更多,尾号限行的政策没有恢复,大概是怕转向公交系统造成拥挤,据说地铁上下班阶段已经有点挤了。
还好,车子一点就着顺利发动,去年换的电瓶,还不到一年。坐在车座上回想了下操作要领,试试各部位的功能,油门和刹车要紧,都没记错。
路上顺畅,午后路上人少,一路绿灯。大柳树路北头西侧的农科院地面拆出一大片,新立起钢筋水泥架子,复工了,这是在造大温室,路东农地上麦苗青青,一尺多高,踩了刹车,观景。多好,你人干不干,这有苗不愁长,开春下了三场雪,上周还落了雨。广播里说今年是个多降雨的年景,防汛准备不能松懈。现在看,这气象预报,远期和近期的准确率大有进步,天有可测风云。倒是这病毒的预报,新世纪没有大的进展。
三环路上撒开了跑,瞬间时速九十公里,不能再快了,前面该上铺路。
进入小区周边,北土城南侧路边泊着不少车,过去这都是禁止停车的部位,贴条罚款的地段。疫情期也和谐了许多,不见贴条子的。连小区门前也泊着车,头顶电子通知栏里的违章通知已经很长时间没更新了。寒假以来这周边再也没堵过车,都是让学校闹的,开学还没有时日,怕是要秋季再开学了。中小学都开了网校,总是比没有强。
车场门口泊车。

  D# {+ C" m7 E9 V  H0 ]# {4 ?
发表于 2020-3-30 20: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Y! @' K1 M/ F6 A! r: s( l" u5 N+ v% A; B* \# V
2495【道路】
从家里卷回一摞报纸,一个半月不曾翻阅。邮局天天送报,没停刊,但好像减量了,报业这次损失不小,街头的报摊都关了。
从二月初的报纸往后翻,可以纵览疫情之发展,全民之抗战。连篇累牍,已经不想看了,都是过去时。国内趋缓,海外水深火热,真是风水轮流转,难有独善其身的。
看北京晚报的阅读连载,每天一则“豆腐块”热门科普《病毒星球》从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讲起,回顾天花、艾滋、牛瘟病毒……。
记得我早年曾读过一本《征服细菌的道路》是在小学校北楼图书馆里花了几个下午读完的。列文虎克与显微镜,黑死病、疟疾、天花牛痘、青霉素……那是最早看过的科普书,也明白了自己胳膊上的疤拉与疫苗的关系。细菌和病毒不是一码事,这些不可见的微生物,从来就是与生命共存的,普通人说不清道不白的,所以需要科普,了解瘟病的来龙去脉,倡导文明生活。
又是几十年过去,人类不懈地与瘟病斗争,有进有退。天花,跟随人类至少数千年了,终于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被人类绞杀,彻底根除。我们这代人还见着过不少的天花病患者,长着们,所谓“麻子”但在同代人身上已经消失了,现在谁还能见着。疫苗的发明和普及功不可没。由天花病例可见,人类的努力是有效果的,根绝也是可以做到的。再比如牛瘟病毒也在上世纪末聚而歼之,在地球上最终消失。不幸的的是,贫穷与战乱令人类的多次剿灭努力功亏一篑,被逼入绝境的病毒死灰复燃,如脊髓灰质炎,曾一度残存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这三国,现今又大而化之了。
一场疫病后人类得忏悔,建立命运共同体。合地球人之力或可取得成效,拯救自己拯救他人。
前有萨斯后有新冠病毒,其传播路径尚不清楚,你说我说,不同的族群在急着撇清自己。更有阴谋论、政治诉求参与其中,坊间七嘴八舌在消费灾难。
病毒的事该让科学家们去研究和结论。政治、宗教去保障疫情的控制、救治,医疗资源的配备,社情心理的疏导,这才是正路子。
! y: @  I6 C+ I. `7 }, P& R
发表于 2020-3-31 2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496【想歪了】
身临其境,不得不为环境所左右。情势紧时,疑神疑鬼,旁处一个喷嚏响起如同炸雷,避之唯恐不及。有个头疼脑热,或也联想到瘟病上身,无端地紧张一时。往医院跑,小毛病也可能跑出大病,传染上了。人在险境中有危机感,常人可不就是这样,人类进化中与生俱来的,说是骨子里带的,现在说法形成于基因。生物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切都是趋利避害,危险来先就躲避,望而却步或逃之夭夭,都不行了才武松打虎硬着头皮干上了。
往坏处想,宁可信其有。如这次疫情的突发,在初始阶段,专业人员也无法预判 未来之走向,直至一塌糊涂不得不封城。我们这里危机中抗争,西方还优哉游哉,往好处想,结果酿成大祸,病患百万可期,尚不知尽头是个啥。
人这一辈子,总要赶上些不好的事,在本土没赶上战事最大的幸运。疫病一波波,多是地域性的。最近的03年那次,好像主要是广东北京两地。那年的四月里也是停摆,市面萧条,部分停工隔离,但各个居民区并未阻断。除了医院紧张,居民个体远比此番疫情心情来得放松。
看着一个多月的报纸头条都是疫病。社情之中心。不知道不行,信息透明化,才能知险避险。知道得太多也不妥,成天被这些个东西包围着,一切一切的中心。有政府呢,有专业人员,医生、科学家们,他们得夜以继日的琢磨和忙叨疫病的事。其他人只要明哲保身,按部就班做就是。实际上,在网络,在各个朋友圈上都是疫病的事,在坊间,街谈巷议者无不唯此为大。十余年,通讯技术发展,网络微信推波助澜,令一切都更加透明,信息瞬间在线。
你怼我,我怼你,连政府层面都打嘴仗,出了事还不忘打嘴仗。坊间更是五花八门,世间万花筒,其间的真真假假,难以辨认。报喜报忧,哭天抢地,幸灾乐祸,各取所需,爱你所爱,恨你所恨。
想多了,想歪了。适可而止吧。都两个月了,似乎还要两个月才能踏实下来。今日公布高考推迟一个月,七月的阳光驱散阴霾。
发表于 2020-4-1 16: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497【远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没过来图像过来。
与Jean 有两年不见了,两年前在他家小住,普罗旺斯地区的阿维尼翁小镇。尽地主之谊,带上我们上山下乡,看古城、看断桥,行走在满山的橄榄树林间。静谧的小街,花团锦簇的园子,家中四墙的藏书、琳琅满目的炊具和调味品。品尝他各式橄榄和花样翻新的奶酪。我临别时再次邀请,往中国一游。Jean 说,太远了,岁数不饶人不愿意冒风险,这些年除了意大利,算得他的老家吧,还能去走走,不再远行了。其实他身板蛮好,好像还忙忙叨叨,读书,看不完的书,聚会,参与社会活动,自得其乐一番天地。
语言不通,偶尔打个招呼,过来个信息,限于图片。开春时过来一只红红的月季花图片,那边春天来得早,一定是自家园子里那株趴在墙头枝蔓上开放的,报春了。这次发过来的是张两只紧握的大手(见图)。时下的寓意,共患难日子里的相互打气吧,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
欧洲大陆疫情扩散,法国紧随德国之后,查今日疫情,法国卫生部3月31日宣布,法国新冠肺炎患者较昨日新增7578例,累计确诊共52128例,其中入院 22757 例,重症5565例,新增死亡499 例,累计死亡3523例。法总统马克龙呼吁加大本土口罩产能,希望在年底前实现“完全独立”。法国6500万人口,不大不小,前阵刚刚还进行了地方选举,人口聚集的巴黎疫情严重些,外省的小城尚好。但也都隔离在家,限制居民上街。上街的人依然很少戴口罩,这日子怕是买不到了。农业大国不缺吃喝,哪里也都没开发出灵丹妙药,只能物理上的隔绝,闷在家中,静等春暖花开,再花开。
想他老人家大概有八十高龄了,无儿无女孤独一人。不知有无社区援助。这个时候有点难。但只要不染上病,都能过得挺好。那边的老人家们都独立惯了。
我也得选张片子给他发过去。既报个平安,我这里一切安好,又送达千里共婵娟的意会。天涯就是天涯,隔着五湖四海。祝Jean好运,后会有期。
  
& k' O' K7 a6 R% L4 h% H$ l5 g" b
发表于 2020-4-1 16: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585482717093510588773.jpg
发表于 2020-4-1 20: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498【因地制宜】
环球同此凉热,人类命运共同体。
3月31日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突破80万例,死亡病例超3.8万例。
美国确诊病例逾16.4万例、死亡超3000人。法国的情况见上一篇,其中疫情最严重的大巴黎地区确诊病例已升至13091例,30日新增近1000例确诊病例,比前一天增加8.1%;大巴黎地区30日新增死亡患者170人,比前一天增加20%,累计死亡近千人。
我所经常联系的外省里昂,市面冷清,政府公告限制出行,出行者须在网上下载外出申请单,自行填写出行地域、事由等。持申请单外出备查,有警察街面巡逻查证。外出限制时间1小时。在住宅区内的的小路、花园散步、遛狗、晒太阳不受限。学校早就停课、娱乐场所、餐馆关闭,员工在家办公,超市、医院提供基本服务,供应除口罩外都很充分。至于本城的疫情或许无通报制度,因为我几次都没问到,说是不清楚。街面上戴口罩者寥寥。
多少有些好消息。至少是疫情所致,各国普遍行动起来,加强管控,抓救治、防扩散。巴拿马推出新政:试图让居民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自我隔离,依据性别在不同日子外出。规定男性在周二、周四和周六出门采购,女性仅允许在周一、周三和周五外出。周日所有人都被要求呆在家中,且建议每人每次外出时间最多两小时。预计这项新规定将维持15天,巴拿马官员上周拘留了2000余人,因他们没有进行隔离。  截至31日,巴拿马新冠肺炎累积确诊病例1075例,死亡病例27例。
意大利累计确诊101739例,累计死亡11591例。官员称:过去两周,采取的封锁和严格措施已见成效,应该会很快稳定疫情,但需要采取警惕的后续行动。   
面对严峻疫情,欧洲多国加码防疫措施。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宣布,人们只有戴口罩才能进入超市和药店等商店购物。
疫苗开放和新药投产,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德国多名医药科研界人士表示,如一切顺利,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有望最早在2020年年底投入使用。好消息不多,这算一则。
  0 k0 m$ x. A( e: x
发表于 2020-4-2 17: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20-4-2 17:07 编辑 ) W" u* z9 t# z( m

, }4 E2 ^2 p1 `- R& Y. A
3 h& G! \4 n1 U  E0 a9 h- ^
2499【摘了】
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防疫三宝。洋人那普通人不戴口罩,觉得走在大街上没有必要,戴上的属于病人之列,遭致白眼,疫情期也如此。日本人最近用高速摄机影拍摄到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画面,说明这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医生为什么必备口罩,还是医院病患多,感染机率高,常人生活环境要低得多,但在疫病流行期,公众场合风险提高,戴上就比不戴好许多,防己防人,谁知哪股带毒的空气囊飘落自己的口鼻。
习惯可以改变,涉及病患生死。西方人戴口罩的多起来,随着补货的增加。口罩可以成为风向标、标志物。它标志术有专攻、标志大气质量,体现了人们对病毒的认识、与疫病抗争的阶段性成果。口罩人越来越多意味着情势严峻;全民皆口罩,尚在胶着阶段。褪去口罩的日子,人类胜了一个回合,小胜或是险胜再看了。
我们这边开始摘口罩了,摘得有些突兀。才看到春耕春收的场景,农地上的育秧人、耕耘者、摘桔子场景,各个都戴着口罩。转眼电视新闻播出当日的杭州西溪湿地,一把手一行逛园子都没捂着盖着,露出真面目。连景区的游客也都素面朝天不加掩饰。这无疑是放出环境友好的信号。接着领导一行,与省里大员开会汇报工作、发布指示,会议大厅内全然见不到口罩的踪迹,面对面脸对脸,上下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这里历来信奉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是不是我们也可以摘了,上行下效。不忙,接下来再看,镜头一转,一行人又鱼贯进入厂区视察,与工人技术人员攀谈,各个又捂上了口罩。看来是时戴时不戴。领导没有发指示,但形体语言在那了。戴口罩这事有时有晌,亦松亦紧,昭示各地,复工复产因地制宜,在低风险地区放开些,中风险地区再等等。武汉、北京都属于中风险地区。我们还是不忙摘。
一场疫病要消耗掉多少口罩、手套、防护服。仅口罩一项,要是以半数国人为佩戴者,那要消耗掉多少,上镜头的不少是摆拍,田野中农人还戴着口罩插秧犁地?大可不必吧。主要耗费是在城镇,除了防护用具又倾倒了多少消毒水,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的消杀作业。南方今天大雨,多少药水被冲刷进入江河湖海,危害生灵。还是见好就收吧。

! g0 ^) {: c1 e5 R' q& A
发表于 2020-4-3 17: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00403_111447_resized.jpg
发表于 2020-4-3 17: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0 {5 W0 N$ C1 W9 G/ R
  ~3 d' X) v, {
! W, u+ d; N' H" M* |( J
2500【近邻】
远亲不如近邻,马甸公园是近邻,直线距离几十米,年龄有20岁了。我刚搬此地时,这地方南半截是简陋的平房街巷,北半截是绿地,立着个绿化队的牌子,紧邻着小街为农贸市场,规模较大的是其间的鸽子市,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小房拆迁,绿地扩展,营造十多年,小苗长成大树。去年入秋这家体育主题公园的器械区域围起来施工,更新换代,北头的器械区和儿童运动场,南边的那规划中的网球场,这些年一直是齐腰深的荒草地,都围了起来。疫情过来至今,一人多高的围板还都立着,里面不见施工的动静。大概得什么时候开学,这里就什么时候开工续建。
我有两个多月都没在公园里转悠。这里倒是不曾闭园,周边写字楼白领们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不好封路,公园南北两边的园门都堵上,就开放当腰的东西侧腰门供路人穿行。偶尔穿行过去,园子里冷清,周边居民出来的不多,在自家小区内转圈走路。一直憋到这春暖花开,今天这园子内游人明显增多,孩子和孩子的家长们,遛弯的老人家。暖气刚刚停掉,室温下降,现在外面比家中暖和,今天天气预报24℃,吹进窗户的是暖流,人当然乐意往外走。晒太阳,不是还提高免疫力吗。
草长花开。当下开得盛的是桃花,山桃、碧桃、海棠花,玉兰花白的开败了、紫的、粉的接上茬。柳枝已然丰满、梧桐刚萌芽,落了一地的榆钱,头顶上的榆钱正是鲜嫩的时候,举手够得着的枝杈被人撸得光秃秃,我们这代人想到的是榆钱蒸出来的窝窝头,我应该是吃过的。
走到北头,不见兵乓群英,那一溜五张的兵乓球台子被搬空了。不至于呀,在室外阳光下打打球也怕聚堆感染,双方隔着不近吧,不止“一米线”。羽球场没得可搬,有人挥拍奔跑。小青年在身边跑过,小孩子滑轮飕飕地超越,孩子不少都褪去口罩。
绕行一圈,南头的篮球场子还被围困着。报栏前止步,看上一段《南方周末》标题“人类最大的威胁”黑体字提要:历史上大约一半人口都是蚊子杀死的。在过去20年中,蚊子平均每年都造成200万左右人口的死亡。啥时的报纸?看看日期,2019年11月7日。
2501【中央医院】
晚报2月18日一篇《如何建起北京中央医院》。说及创建的过程,创办人伍连德,这位民国初年因主持抗击鼠疫而小有名气,借此他四处游说、筹款,要建立一座中国人自己的“模范的平民医院”现代西医院。筹款、买地、设计、施工,历经四年多,耗资50万元,1917年底,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大医院落成,转过年开业。内、外、妇等13个科室150张住院病床。
这家百年的医院还在,原址位于阜内大街帝王庙的西侧。我曾多次到过那里,医院名称早就改为“人民医院”算是市内的大医院,医院后来做大了,主院区西迁,面积翻了几番,楼也高高在上,排座次名列三甲。万幸的是老院区还在,灰色的三层主楼立在那。大概是祖宗保佑,边上的历代帝王庙金碧辉煌,限制了周边房地产的开发。
我记得六十年代中,母亲曾带我来这家医院看过病,这是最后一次被家长带着来看病。看的儿科,好像是头疼病,再早些在胡同对面的平安医院看过,这时平安医院已经内迁了,近处的大医院就属“人民”了。
几年后上中学,校址与这家医院比邻,大庙西侧有栋小灰楼,曾经在这小楼内坐过些日子,隔着一堵厚厚的灰墙,就是医院的建筑,见着白大褂走来走去,还有白花花香喷喷的满树槐花。我们这些半大小子不安生,有时放学回家不走学校的大门,从北墙跳出去,出去就是西四北头条的西口,往家走近。这倒不是主要的,这个部位与医院接壤,正是太平间的后门。那时对生死知道的少,期望在这里邂逅亡人,好像一直没能如愿。
我最后一次来这医院的旧址是在九十年代初。医院西迁后,这里留下不多的科室。那年我再次参加献血,被查出疑似丙肝。单位医务室让我来医院复查。我好多年不曾进到这里,到处静悄悄的。我递上献血时的检验单,医生看了说,献血检查筛选严格,你这种情况应该没多大问题,如果人没有什么不良感觉。他见我犹豫又说,要不你再献一管,我们给你查查。听医生说这个,那我就算了。这以后的几十年,历次的查体,再没见疑似。
& ^" P1 r- n# }* {* f9 H' l
发表于 2020-4-5 16: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G/ ~2 v! v: _- P+ q海外来鸿:看看外面亲属是如何自我隔离的5 @8 o; f8 W( A% I% B7 W  f) a
% }/ d  {( x' F
  J0 J# {6 Q0 g4 Q
【德国⽼顾的隔离⽣活】6 B3 ]  M4 B8 r. L  U3 @$ E
3⽉21⽇早晨五点半,⼀架北京出发的Airbus 330在慕尼⿊机场卸载了三⼗⼏位乘客。北京机场的边防检疫全副武装,荷枪实弹,装扮如海湾地区的酋长。德国机场连装模作样都懒得搞,啥都不查: 我家⼤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n2 X, P- P+ z, Q

% _+ y# g9 x! c* u10点,⽼顾到达斯图市中⼼的⽕车总站,发来命令: 把花园门打开,我不从⼤门进来。+ J' g- M# _; g' o7 p6 K
' h2 W8 q3 `6 L, k+ G* |2 K0 x% e
10点40,外⾯下着中⾬,只见⼀个⿊乎乎的⾝影⼤包⼩裹依哩歪斜穿过花园,停在客厅的落地窗前⻤⻤祟祟地向内张望。家⾥的三个留守⼈员早就做好迎驾准备: 地板上被我铺满厚厚的报纸,⼤阿哥 online 登记好邮寄替别⼈带的三个包裹,按尺⼨找出空盒⼦,就等货到装盒打包; 公主⼿持消毒⽔,拿进房间的箱⼦/袋⼦挨个接受喷雾消毒。7 l( d7 ?# m+ K! o0 K

5 X2 x0 Q, `* I0 L% A0 g4 ?. t4 k三个包裹是⽼顾⾃⼰送到⾛路⼗分钟的快递点的,谁让他戴着别⼈送的 N95 ⼝罩呢,要物尽其⽤嘛!结果在快递点因为戴⼝罩和⼀次性⼿套,还跟个德国⽼头⼦发⽣了激烈的冲突,⼗周没唠德语的⽼顾⽤德语骂⼈的功底丝毫不减,可歌可泣。
9 v) f1 z1 ?8 ^7 w6 _/ y9 s- W9 L/ V/ @* K, A
⽼顾被我们隔离在顶层,因为有独⽴的淋浴和厕所,感觉能够划清界线。睡房放了18瓶1.5升的矿泉⽔。热⽔和三餐⽔果,我这个外卖⼤姐随时送货上门⻔,⽼顾在楼上⾃⼰负责清洗餐具。
! z1 {' a6 c" m2 f1 y/ f# U% {& F: `5 O% p% J4 Y) j# K1 D
对国内的措施习以为常的⽼顾并没有感觉被我们嫌弃,反⽽很⾃觉的表⽰: 平时关上门⻔,只要开门我就戴上⼝罩。戴⼝罩被我⼀票否决了,那么⾦贵的⼝罩就免了吧,家⾥库存就这些,⻤知道戴到何时到头呢?
; |" l! H$ r+ l9 S4 {$ q+ N6 |! K$ x, e- u
那⼏天,跟⽼顾的交流得靠喊,他的房间开条⼩缝⼉,我站在一楼的楼梯口叉着腰仰天长啸,颇有些刘三姐跟莫⽼爷对歌的架势。5 _' {- D0 B8 ~" v8 k4 c9 j7 b' G
* A0 K6 E1 H3 v6 i  c1 b: a
⽼顾让把盛饭的盘和碗直接放门⼝的地板上,怎么看怎么像打发叫花⼦。我拿上去⼀个⼩凳,盘和碗都放凳⼦上。结果第三天褶⼦了,凳⼦⼀歪,⼀个瓷碗从三楼叮隆咕咚摔到⼀楼,⼤碴⼩渣碎了⼀路。这次事故的教训让⽼顾的配置更换了级别:换上了俩孩⼦⼩时候⽤过的~摔不碎的⼉童餐具。
( Z6 G( }; @" X, a( [$ Y9 S& T1 q
* M2 I+ a8 Z$ X2 Y- u- n/ \啥事遇上⽼顾总是⼀波三折的,隔离⼀周后,公主房间的卷帘百⻚窗突然坏了,⼀检查是中间的⼀⻚裂开了。这⾮常时期,谁敢让⼈来家⾥修啊,啥时候能来⼈修呢? 为了让宝贝公主的房间通风顺畅,阳光明亮,百科全书的⽼顾⼜挺⾝⽽出了。$ [0 @' w7 i/ S# V% @

3 O$ G. {9 ?) V- B! I3 j/ w站在窗前把每个页⽚按序拆下,需要有⼈在隔壁房间开窗接应。本来我站在窗前紧紧揪着⽼顾的裤腰,⽣怕他⼀不留神掉下去。⼀听说⼉⼦去了隔壁房间,我马上松开了⽼顾,冲到⼉⼦的裤腰旁,在我⼼中的份量谁轻谁重,⼀⽬了然了吧。
# I- g6 Y1 Y) Z1 G* ~9 h5 A- B
. n0 j: o* v. M) {3 \, ]9 J$ s最后⼀道⼯序是把最沉的底盘压进窗槽,只能从窗外操作。我家的⾦属梯最长也就拉到⼆楼底部,看着就悬的事⼉只能⽼顾鞠躬尽瘁。疫情期间,各国⼈⺠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居家情趣。我家另辟蹊径,来个全家修窗帘! ⽼顾颤颤巍巍地趴在梯⼦上,我和⼤阿哥⼀左⼀右扶着梯⼦,公主在窗内按她爹的指令把百叶窗拉上拉下。终于体会到拥有两个成年孩⼦的幸福了,⼜省了小两百块钱。6 Z% e5 D# R" f1 h

4 x8 [/ n9 l: ]. w; ?昨天,⽼顾站楼上向我发话: 你买的什么破肥皂,都不怎么起沫,能消毒吗?这是妹妹刷的马桶吗?马桶盖得掀起来刷!,要搁平时,我⼀定得跟他理论⼀番。昨天听到这话,我和俩孩⼦同时会意地笑了: 解除隔离的时间倒计时,那个我们熟悉的爱挑⽑病的⽼顾终于回来了!
* i" v1 f" l& D8 m% T& Z

% E; p+ g6 v" ~( t1 \) E
- y' n& x4 g! @) t* G$ E
9 i. r( Y. S! m5 x8 Q
发表于 2020-4-6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505【清明】
今年的清明举国志哀,下半旗、默哀三分钟、停止娱乐活动一天。庚子年初疫病流布,老天多收了几千条人命。为这些早逝者,也为一切的往生者一并致哀了。
清明致哀,特别向一线殉职的白衣战士们。以职业计,大概医务人员亡故的最多,看到网上的黑榜,牺牲者感染所致,再有之近因为劳累引起的心梗、猝死,年轻的不少。疫病中最可爱的人。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80后、90后的担当。一代一代前仆后继,终归都会成长起来,比他们的上辈强。
清明祭奠先人,一切往生者。只有现世,没有来生。未来虚无迷茫,属于未来者,未来是未来者的现实,一切现世人无一例外地前往,鱼贯而入死亡之门,戛然而止。战争、意外、疫病将现世人提前拖入。哪一天哪一位,天、地、人,恰恰踩到了点上,不可知,命。
慎终追远,列祖列宗,历史留名的、未名的,我们打他们那里来。遥远的先祖,我是田姓族群的哪一支,今日山东地盘上,战国时期,田氏代姜成为齐国国君,秦扫六合,田氏灰飞烟灭。越千年,齐鲁大地,海边一隅,田家的坟茔在,爷爷的墓碑在。那年清明后,堂哥带着我在碑前烧了纸,我鞠了躬。我见过爷爷,在济南,只一次,刚会说话的时候,他摸过我的脑袋,我表扬过爷爷,说爷爷好,给我买西瓜吃。“那哪是你爷爷买的,是你小叔买的”,母亲前些年跟我回忆起这一幕。小叔是父亲三兄弟中最聪明的,五十年代中来京学习,急病过世,葬身八宝山。家中有张小叔大大的照片镶在镜框中挂了好多年,W G前才换上伟人像。前些年我去八宝山革命公墓去寻找小叔的墓地,据说已经电脑管理了。还是没能如愿,被告知W G中大批墓碑受损,已无法登录备查,但老墓地都保留下来。小叔,埋藏在我辈人最后的记忆中。
清明,踏青的日子,无数家庭裹足不前,病毒无常,居家避祸。名山大川景区开放,黄山上踏青的队伍前呼后拥,人头攒动,生气又回人间。
发表于 2020-4-6 21: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df734a7f7883c4b0b464fa9c8b06c556.jpg
发表于 2020-4-7 20: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z! t* E! n) `5 c' e4 t
2506【屯粮】
随着亚洲几国宣布暂停粮食出口,网络上现预期粮食吃紧的担忧,还配有图片:某超市货架上米面阙如。这是国人的应激反应,上次非典、福岛核电都有所见,事后都证明虚惊一场。本次没见,疫情以来,我隔日去趟超市,门口的小店,稍远的大店物美超市、家乐福超市都货源充足,柴米油盐从来都是购销两旺。唯一的差别是,单次购买的数量增加了,为的是减少采购的次数,也是居家一天三顿饭的家庭大增,对食材的需求增多。我家疫情期间已消费了两袋米,这在过去够吃半年的。
域外的人一样的心理,其实都是祖上遗传下来的心理。备战备荒,有的是时间性的,东西方紧张的年代,有些国家地下掩体是楼宇建设的附件,自家的掩体中备有食品、水。核恐的年代过去了。地域性的储备依然在,美国加州在地震带上,大多数家庭都备有若干储备,一旦断浪、断水,十天八天的要靠自救,华人家庭入乡随俗也都这一套。
域外的亲人网上喊话:囤点粮吧。前景不看好,经济衰退在眼前。他们斯图市网络上已不接受大米的订购,但实体店中还有。我们这边屯粮倒是不必,种粮的人多,好多年都是库存满、卖粮难,个人囤一个月的就不少,马上就夏天了,多了还不喂了虫子。
媒体上政府粮食部门的发言人出来说话:口粮绝对安全、百姓米面无忧。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北京市的人也出来说话,现有库存可满足市民10个月的消费。届时夏粮、秋粮继续补进
这话说的有底气。泱泱大国多少年都为吃的操心,终于近三四十年衣食无忧。这么多年了,好像是年年的粮食丰收,没见报过忧。居安思危,好多年都是农业的政府一号文件,土地承包多少年不变,土地有序流转和集中,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科技支撑,良种、农药、化肥。种田人减少、撂荒的增加、单产、总产还在攀升,有袁隆平一批专家在,让国人吃饱了不是问题。
居家过日子的,还是随吃随买吧。
" ?8 M0 n5 X  e- {/ L
发表于 2020-4-7 20: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y: ?1 Q0 M" S' f
5 A! m* p; Z( H0 Y6 i2 ~
转帖:
《口粮绝对安全、百姓米面无忧》——关于当前粮食市场供应问题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问: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的话,对我国老百姓米袋子有影响吗?
答: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近日越南宣布暂停大米出口。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万吨左右,大体占世界贸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会造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部分粮食出口国为保障国内供给也可能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当然,通常应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2019年我国进口越南大米仅48万吨,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1~2月从越南进口大米仅3万吨。事实是,2016年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 尽管近年来国际市场曾几次出现“过山车”式的粮价大幅波动,但由于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裕,库存充足,保障有力,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实现了口粮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我国谷物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较为坚实。2019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同比增加594万吨,增长0.9%。总体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问:我国粮食储备状况及当前市场粮价总体水平如何?
答: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近年来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在中央储备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从2014年开始,国家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要求,重新核定并增加了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各地已全部落实到位,而且大中城市还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储备。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品种结构中,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比例超过70%。 除上述政府储备外,2004年以来,我国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情况每年收购了一定数量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这部分粮食主要通过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向市场投放,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稳定了市场价格。多元市场主体也建立了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商业库存。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完全能够满足市场供应和应急保供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粮食物流运输通畅,粮油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国内粮油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疫情前期,群众居家不外出多购买储存一些粮食,由于超市、卖场等零售市场货源充足,短暂的群体性集中购买也得到了基本满足。目前居民采购米面油心理稳定,受餐饮业等消费需求减少影响,国内米面油消费总体偏弱。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3月23日全国加工企业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进厂价格比春节前增长0.1%、下降0.2%、增长0.4%、增长1.3%。面粉、早籼米、中晚籼米、粳米出厂价格比春节前下降0.4%、增长0.6%、增长0.5%、增长1.3%。
问:一日三餐离不开米和面,我国稻谷、小麦情况怎样?
答:我国稻谷供给充裕,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吨,同比减少252万吨,食用消费1.58亿吨,同比减少50万吨,尽管稻谷饲用和工业用粮有所增加,预计年度结余1430万吨,已连续多年结余,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主产区早稻面积将会增加。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部门合理安排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2月10日开始每周向湖北地区增加投放中晚稻80万吨,成交率仅0.28%,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 小麦供求平衡有余,连续多年产大于需。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4亿吨,为历史第二高水平,已连续5年保持在1.3亿吨以上。由于消费结构升级,面粉消费下降,国内食用消费总体平稳,但饲用和工业消费有所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小麦消费1.235亿吨,同比减少532万吨,年度结余1400万吨,同比增加870万吨,已连续7年产大于需。 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目前苗情长势良好,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3%、77%,北方冬小麦苗情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有较好基础。国家稳定投放最低收购价小麦,2020年以来成交率不足4%,加之政府储备小麦陆续轮换出库,小麦价格走势总体偏弱。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国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但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有利于消化不合理粮食库存,减轻国内部分粮食品种库存压力。
  3 p0 Q% e5 c; d: ]  Y
发表于 2020-4-8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Z. W8 A- I' D2 w* G% U$ t
3 m# {% Y3 b$ \, j$ s# _
. E" P. g, ]1 o- o; X' c- M
2507【下乡】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该下乡了,出发前给邻居老张过去电话,座机电话,问问是否那边路封了,往哪里绕行,电话没人接,莫不是他回城住了,一家团圆共克时艰。
只要不是周末,上午时段往北的高速路畅通。清河收费站栏杆都扬起来,畅行无阻,十点多,往南进城的路段堵,车流量上来了。20分钟下高速,还是没有拦着的,电子收费牌上显示为“0”。不收费?往收费亭内看,无人值守。这才想起来,自春节后一直没有恢复收费,不知全国路网是否都如此。疫情期间的临时措施,城市私家车不限行,高速免费,连违章泊车罚款的都少了,鼓励自驾车上班,我们小区周边以往禁停的地段都停满车。
走老路。一路桃红柳绿,正是踏青的季节,柳絮飘进车窗。来到门前,掏出门钥匙遥控点击开门,以往开门迎客省去这个动作。进来打招呼,门房换人了,年轻人。告知下车登记,本子上写下姓名、房间号、入园时间。测温?没人搭理,也没见测温的家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开车走人。
园子里还没换装,没能绿起来。车子不少,停车场占了一半。可一路没见着人。泊下车子,车场边上是一小片香椿树,还光秃秃的,细看尚在萌芽,叶子未放开,城里的已经采食了,这边还需要几个太阳。
跟物业中心的打个招呼,得让水工将我房内的供水接上。半年不见,小许可是胖了好多!“闲的,一冬没事干,想回家也没回成。开春了,人也回来的不多。”
往自家院子里去。静悄悄,路过南邻的园子,满目的葱绿,除了小葱就是大葱,老周这两年没了干劲,春秋三季两三个月能见上一面,播上葱籽权当绿地了。
转过来到自家栅栏门前,院内蹦蹦跳跳一对喜鹊土里刨食,见着人振翅飞起。
园子里干巴巴的,只几抹绿。东南角的一簇竹子,南窗下一溜蒿子,艾蒿,几年前邻居给了十几棵种下,这些年它延展连成了片,一尺的宽幅,东西两片快要搭起手了。本是要驱蚊的,效果不彰,每年都要锄它几次。跟那丛竹子似的,有点点缀着,多了碍事。唯一可以佐餐的是那一垄大葱,比去秋长得壮,二尺高。草还没起来,缺雨水,枯枝败叶铺地,压制减缓下面草籽的生发 。
.
.
2508【乡下】
开门开窗通风。打开后窗,后面有动静,电视机放出的音响,老张那成天开着个电视为着热闹。屋里没水,等着小许下午过来。先到房后看看老张,也到他院子里打壶水,烧水喝。
栅栏门开着,进门喊一嗓子,没人应答。隔着窗户,见里面老张张望着电视,敲窗户,好几下,大喝一声,老张那回头,招呼上往门外走。
老张出来没戴口罩,我也没戴着。隔着两米多远停住了步子。“在这过冬了?都挺好。”“挺好的,在这过的冬,这比城里安全,没人。”我扬起手里的水壶。“你打水啊,你要不要开水呀,我这现成的。”“不用,我自己烧。”“有事你过来啊……”我这还没接茬,老张那边说边往后退,随手带上了门。我忽然醒悟,老张这是有意躲避呀,连话都不愿多说。
老张有点意思,警惕性够高。过去多爱说活的人,拉着扯着说,这都半年不见了,该问长问短的,一概都免,关门谢客。大概是天天看的听的太多,电视里轮番的疫情,本市的、全国的、世界的,疫情日渐深重,那手机微信里更是花哨,危言耸听的不少。也有好的一面,令人不敢轻举妄动,实现居家隔离。小心无大错。老张身体不算太好,比我长好几岁,老高中的,七十好几,别不是“坎儿年”吧,得格外在意保重。
想聊聊还不成了,拎上水壶回去。坐上水壶,按下电钮,好一会儿没见动静。没电?电门打开了,没见跳闸。开灯,灯也不亮,不会是临时停电吧。也不好再去老张家讨开水喝,避嫌。等等再说,饥渴还都没到来。
别闲着,打扫卫生。屋内密闭的挺好,扫地,只扫出好几十只冻死的小甲虫,门口倒在花棵子底下,外面阳光雨露没准能缓过来呢。
午餐,面包夹香蕉,没水照吃。餐后睡下,才睡着。小许上门,先通了电,是物业那边跳闸,再通了水,那根浇水的管子漏水成了莲蓬头。赶紧找来工具换了节新管子。电工、水工、维修工,多面手都会干。送出门时小许说,你这大葱再不拔就该老了,开花结籽不能吃了。说的也是啊。拔了它,收了一捆回家。

4 _/ L0 R1 F6 P" Z; d, y
发表于 2020-4-9 20: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7 Y3 ^: e& |- T* O
0 X/ V* B& ^$ I+ O, M
2509【窗前】
山河依旧。窗前的景物还是那些,没变也变了。那些个绿植更茂盛,几棵柳树又添了些年轮,它们已不是十七年前的那几棵,有天刮风躺倒一溜,新植一批,已粗壮起来。
楼下的小运动场,转椅、滑梯、压板,远端还有几样健身器械,维修过,油漆过。上面的顽童换了一批又一批。眼下,哪一家子的大宝二宝戴着口罩上来下去,给场子上带来生气。
立在窗前,一天几次往下探望。下雪了,雪花飘起,拍下片子,隔日素色褪去,雪人融成了冰化成了水消失殆尽。看着看着,柳枝润泽又添新绿。迎春开了、谢了,玉兰粉墨登场,白的、紫的、黄的,三天五天依次绽放。河早就开了,窗前的“小河”,前天注满了水,孩子们扬起水枪,打起水仗。奔跑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多。要开学了,网校。边上的小学校墙外排了一溜的桌椅,整整一天,老师们看摊,学生和家长来此领取书本文具,一人一袋。校门进不去,网上教学聊胜于无。春不种,秋就没有收成。
又是一天没有出屋,外面有太阳有雾霾还有病毒,病毒让人却步。疫情何时结束,没人知道。
今非昔比。十七年前的文字对那场疫病记录不多。那时主要是官方媒体和口口相传。大众知道晚见识迟,医务工作者首当其冲,大众则隔膜得多,除非有染病的家人和邻人。 我在那一段基本没有多少心里负担,也是因为不知利害,直到有染病的同事。但自知不是一线抗疫人员远离病毒,人且年轻,病毒也是找软柿子捏,别往人多的地方去。天天的在班上,但事情不多,单位比邻大公园,四五月份花红柳绿世外桃源般,关门谢客,少人造访。看书、健身,不可多得的好日子。
时过境迁。非典那年的孩子马上就成人了,新生代说什么就是什么,高中生、高考生,难见着他们的身影,在家读书在家打游戏。没经历过非典,但知道利害,听父母的、听政府的。我们这代人比上一次规矩多了。戴口罩,居家了。知道厉害,胆怯了。上一次我们人在中年,现在进入老境 ,老者弱势群体 ,免疫力缺失。惹不起躲得起。
楼下停着搬家的大货车,这是往外倒腾,车上装货,家具、电器、锅碗瓢盆。这是谁家,主人在那吆喝着指挥。不认识,就是褪去口罩大概也不知是哪门哪户的。
.
2510【囚着】
人囚在家中,闲得五脊六兽。退休生活其实一定是越来越归于平淡庸常。在我,这一段主要是少了隔日去老家儿的来来往往,今后想奔忙也不成了。居京的日子还少了电影、聚餐、图书馆,这些地方仍旧没有敞开大门。餐馆开了不少,想聚餐,谁跟你聚呀,有的桌椅板凳拉开了间距,跟中考、高考教室似的,店里冷清不说,气氛不好,测体温戴口罩,又让人联想起诊所。好天出来遛弯见太阳,院子里老人不多,坐轮椅的老者们开春都没见出来,继续猫着。
几天没有打看电视,手机上的信息大多点到为止看个题目,千篇一律,疫情还是疫情,同胞们已然走出险境,心有戚戚,心有余悸,继续评点、吐槽、互怼,说来说去就是那么点事。
终于有了说话的平台,你说我说,发来发去,说身边说同胞说海外。闲生是非,真是这么回事,不让扎堆,不让聚会,数亿人家居你让他干什么去,也不能都追剧,有微信在,只能网上聊了,聊来聊去跟上病毒漂流的去向,五洲四海地说,黑天白日的,没有尽头地说下去。有点新鲜的没有?
不看了,遇见了就换台,咱有定力,不闻不问。说不清道不白,专家们都说不清楚,政客们打嘴仗,那时他们的职责,甩锅、栽赃也好,粉饰太平也好,专人负责这档子事。看热闹不嫌事大,两个月了,歇了吧。吵吵的继续吵吵,我是不看了。
知道了怎么样,不知道又怎么样,十有八九都是道听途说,这也属于次生灾害之一。你有千言万语我有一定之规。退休老者听招呼,保重自己,别添乱: 讲卫生、戴口罩、 勤洗手 、 常通风、少出门、多居家 ……差不多就够了。
微信上也有好看的东西。同行的旅人回望过往一道游走天下的日子,回放大千世界,阿拉斯加洋面跃起的鲸鱼、勘察加半岛捕鱼的棕熊……。老郭那憧憬疫情结束后的旅行,未来是哪天?
老黄家生了,同学老黄升迁当了姥爷,诸位共贺。川流不息,来来往往,喜悦与悲痛。小生命睁开眼睛见着这么多的口罩人,他不会奇怪的。
0 R! G: H' A, b7 }+ Z
发表于 2020-4-9 2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Q- p2 q5 M1 j
2509【窗前】
山河依旧。窗前的景物还是那些,没变也变了。那些个绿植更茂盛,几棵柳树又添了些年轮,它们已不是十七年前的那几棵,有天刮风躺倒一溜,新植一批,已粗壮起来。
楼下的小运动场,转椅、滑梯、压板,远端还有几样健身器械,维修过,油漆过。上面的顽童换了一批又一批。眼下,哪一家子的大宝二宝戴着口罩上来下去,给场子上带来生气。
立在窗前,一天几次往下探望。下雪了,雪花飘起,拍下片子,隔日素色褪去,雪人融成了冰化成了水消失殆尽。看着看着,柳枝润泽又添新绿。迎春开了、谢了,玉兰粉墨登场,白的、紫的、黄的,三天五天依次绽放。河早就开了,窗前的“小河”,前天注满了水,孩子们扬起水枪,打起水仗。奔跑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多。要开学了,网校。边上的小学校墙外排了一溜的桌椅,整整一天,老师们看摊,学生和家长来此领取书本文具,一人一袋。校门进不去,网上教学聊胜于无。春不种,秋就没有收成。
又是一天没有出屋,外面有太阳有雾霾还有病毒,病毒让人却步。疫情何时结束,没人知道。
今非昔比。十七年前的文字对那场疫病记录不多。那时主要是官方媒体和口口相传。大众知道晚见识迟,医务工作者首当其冲,大众则隔膜得多,除非有染病的家人和邻人。 我在那一段基本没有多少心里负担,也是因为不知利害,直到有染病的同事。但自知不是一线抗疫人员远离病毒,人且年轻,病毒也是找软柿子捏,别往人多的地方去。天天的在班上,但事情不多,单位比邻大公园,四五月份花红柳绿世外桃源般,关门谢客,少人造访。看书、健身,不可多得的好日子。
时过境迁。非典那年的孩子马上就成人了,新生代说什么就是什么,高中生、高考生,难见着他们的身影,在家读书在家打游戏。没经历过非典,但知道利害,听父母的、听政府的。我们这代人比上一次规矩多了。戴口罩,居家了。知道厉害,胆怯了。上一次我们人在中年,现在进入老境 ,老者弱势群体 ,免疫力缺失。惹不起躲得起。
楼下停着搬家的大货车,这是往外倒腾,车上装货,家具、电器、锅碗瓢盆。这是谁家,主人在那吆喝着指挥。不认识,就是褪去口罩大概也不知是哪门哪户的。
.
2510【囚着】
人囚在家中,闲得五脊六兽。退休生活其实一定是越来越归于平淡庸常。在我,这一段主要是少了隔日去老家儿的来来往往,今后想奔忙也不成了。居京的日子还少了电影、聚餐、图书馆,这些地方仍旧没有敞开大门。餐馆开了不少,想聚餐,谁跟你聚呀,有的桌椅板凳拉开了间距,跟中考、高考教室似的,店里冷清不说,气氛不好,测体温戴口罩,又让人联想起诊所。好天出来遛弯见太阳,院子里老人不多,坐轮椅的老者们开春都没见出来,继续猫着。
几天没有打看电视,手机上的信息大多点到为止看个题目,千篇一律,疫情还是疫情,同胞们已然走出险境,心有戚戚,心有余悸,继续评点、吐槽、互怼,说来说去就是那么点事。
终于有了说话的平台,你说我说,发来发去,说身边说同胞说海外。闲生是非,真是这么回事,不让扎堆,不让聚会,数亿人家居你让他干什么去,也不能都追剧,有微信在,只能网上聊了,聊来聊去跟上病毒漂流的去向,五洲四海地说,黑天白日的,没有尽头地说下去。有点新鲜的没有?
不看了,遇见了就换台,咱有定力,不闻不问。说不清道不白,专家们都说不清楚,政客们打嘴仗,那时他们的职责,甩锅、栽赃也好,粉饰太平也好,专人负责这档子事。看热闹不嫌事大,两个月了,歇了吧。吵吵的继续吵吵,我是不看了。
知道了怎么样,不知道又怎么样,十有八九都是道听途说,这也属于次生灾害之一。你有千言万语我有一定之规。退休老者听招呼,保重自己,别添乱: 讲卫生、戴口罩、 勤洗手 、 常通风、少出门、多居家 ……差不多就够了。
微信上也有好看的东西。同行的旅人回望过往一道游走天下的日子,回放大千世界,阿拉斯加洋面跃起的鲸鱼、勘察加半岛捕鱼的棕熊……。老郭那憧憬疫情结束后的旅行,未来是哪天?
老黄家生了,同学老黄升迁当了姥爷,诸位共贺。川流不息,来来往往,喜悦与悲痛。小生命睁开眼睛见着这么多的口罩人,他不会奇怪的。
/ j/ F; a$ [" N- |7 {- Q3 X3 ^+ Z
发表于 2020-4-10 11: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d88ae772009fa3b715bae7d4119326a.jpg
发表于 2020-4-10 20: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I# k* |* N- W7 s. G& k
6 z: _$ q* D' C- h, l/ v( T0 M 6 F" ?- K: V; K/ A5 ?( N) Q. n  E! _
2511【关注】
水深火热还是岁月静好,也在个人的感觉。毕竟京城没有大疫,全赖防控及时,措施到位,避过一劫。一线的人逐步复工复产,赋闲的人继续深入简出,呆着就是幸福,作壁上观、过好自家的日子,柴米油盐。
朋友圈中有人交流生活经验,什么是好米?超市里去买,贵的就是好米。大超市为消费者集中采购,辨析优良中差,以价格标示出来,大体是靠谱的。除了价格的衡量,行业中,作为米业也是有技术标准的,但一般的人有所不知。在包装袋子上都是列明的,过去我也不曾注意,就看牌子。比如东北的五常大米,行销全国,什么价格的都有,从二十到五十、到一百的都有,在小店里的就觉得没谱,包装都挺好,还真空包装。
这回见到了“真经”辨别优劣要看米袋子上标注的“执行标准”一行字。普通大米的执行标准都是GB/T 1354,而优质好大米则为:GB/T19266、GB/T 18824、GB/T 20040、GB/T 22438,其中的任意一种。其对应的品牌详见转帖的附件如后。这数码记不准没关系,记住洋码之后还有五个数字就对了。
这生活的常识立竿见影。家里的米吃完了,去“超市发”采购,有七八种大米,这回关注袋子上的执行标准。在货架子上翻腾,果然便宜些的都标注GB/T 1354,包括一种低价位的五常大米。贵的有两种,五常大米5公斤装标价125元。另一种方正大米,跟造电脑的方正没关系,是东北方正县出的大米,同样重量46.9元,其执行标准为GB/T 20040,这种优质大米为何便宜,标签上注明,定期优惠促销价格。就买它了,尝个新,性价比合适。
方正出的大米不知名。我小时候知道的是“京西稻”和“小站稻”都是两毛多一斤,居民限量购买。京西稻没了,稻田早都盖上了房子,小站稻,现在店里还有,没觉出多好。东北大米也一直名气不错,先是盘锦大米,再后五常大米,曾吃到过一种铁盒包装的确实不同凡响。都是一个名号,品质差别挺大。近日吃的是虎林大米,吃不出多好,也忘了什么价格。这次的方正大米,我是头次听说,降格促销大概也为了打出牌子吧。前些年,有十年前了,方正县曾因为日本人扫墓纪念先人之事闹出些动静,此地早年是日本垦殖团、关东军的驻地。不知稻米的品种与这位东邻有无关系。

8 K: E, e+ o- `  B+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0 12:59 , Processed in 1.26511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