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3【闹腾】 近日港人那闹腾。人离着远,看不太清,闹腾的是学生,年轻人容易激愤,生理使然。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该理解。闹红卫兵时候的大场面身临其境,后来人有纪录片可供查询回放。年轻人的心理都是真理在握,干的像是一番大事业,容易头脑发热一意孤行。二十年后又动乱一场,我辈已不年轻,有上一次的经历,看的就很开了。年轻人的狂热后面,总有成年人的影子。哪一次又不是呢。 香港弹丸之地,七百万人居。往好了说是东方之珠,曾经隔绝西方世界的时期,大陆由此获得一处生机,进出口大通道,港人也赚得盆满钵满,这也让内地人羡慕不已。改开之后,三十年河西,香港的地位式微,内地日新月异,港岛依然如故。普通人生活不易,空间逼仄,住房就是大难题,种种的不满意,富人赚钱不易,穷人似乎前景渺茫,不同层面的人诉求不一。 一国两制,旧制依然,不满滋生,按说也该是对现行制度的不满,不知为何要跟中央政府,要跟内地人联系起来?部分老人新人怀念英据时代。如果没有回归至今,香港的经济状况会更好吗,说来这些年大陆一直在给香港吃偏饭,支持再支持,结果没落好。 小地方能量蛮大,还有洋人在敲边鼓,闹腾了有些日子了。学生不好好学习,还搞些打打杀杀的事。法制社会怎么就不法办呢。看法、意见不一致,就由着他们折腾,折腾到没意思了为止。 两制了,得按照当地的规矩办,谁家的孩子谁抱着。大陆不必越俎代庖,还能翻了天吗。日子都是自己过的,自作自受自遭殃,经济进一步下滑,民生更多亏欠。 香港以往的治理还是不错的,经济发达,以地区计算,香港的人均寿命世界第一,港人的营养、医疗都是一流的,交通也治理的不错。怎么来了这么多的愤青,香港也是年轻人的未来。不平则鸣,是富人不高兴 还是穷人没盼头,原因何在?辨别病情,对症下药。光那造反,造不出名堂。港人治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睦邻友好,背靠大树好乘凉,明明白白的道理。站错了位,倒霉的是港人。 2314【港人】 港人六七十年代滋生出优越感。有钱就有底气,大陆人也服气。港人、港币、港货都让大陆人高看一眼。偷渡客首先就奔了港岛,人穷志短,一河之隔就是好生活。虽然未必,哪没有穷人,早年的一部港片《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得小学生落泪。香港影片喜气洋洋的也不少,夏梦一片影星内地人熟知。说到港币,70年代港币值钱,且购买力强,人民币买不到什么东西,票证尚未取消,什么都紧俏,买港货进关缴高额关税。 英国人占着,到底是中国人的地盘,大陆的中资机构一直没有舍弃这个窗口,贸易、金融、文化机构占有一席之地,也分享香港成长发展的实际利益。我八十年代末曾与几位同事在驻港的机构逗留了二十多天,调研、学习,与同行交流,其中到过那时的理工学院,拜访叶老师。拥挤的港岛,大学也是小小的,一圈红色的楼房,好像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后来理工学院发展了,现在称之为理工大学,最近的消息,那里成了兵工厂,暴力的据点,囤积了不少的燃烧瓶。 那时港人揶揄大陆人为“表叔”,来自《红灯记》“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刚打开国门,大陆人拥至香港,包括移民过去的也不少。 到九十年代,国内经济起飞。大陆的市场广大,机会更多。伴随着港资港企北上,我驻港中资公司开始逆向发展,返身进入珠三角、长三角发展业务。香港在后来几十年,后劲不足。 有十多年没到香港了,它回归之后,也不大关注那里。这与香港对大陆的地位下降有关,港人似乎也有些落寞,小一辈的学了些占中闹事,不该是法治社会的行为,有理说理,诉诸武力,既不是长项也不合时宜。 港人在六十年代也闹腾过,受大陆文革影响,也闹得红红火火的,对着港英当局。一国两制,也还内外有别,很快就过了劲儿,大陆并不希望乱港,在经济上不能自断生路。英人几十年的治理,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安顿了半个世纪。谁想到又开始了闹腾。管理者换了,港人治港,首鼠两端,也够难受,干什么都受掣肘,各方利益达不成平衡,一届届的走下来,终于又起了乱子。 近日有点闹过了,港警出手弹压,希望就此平息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