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4【老屋】 纪念大会280人,热闹、高兴,散了,没有不散的宴席。往哪里去观光,有头一次过来的,那就去外滩,隔江新旧天地华洋杂处一览无遗。向往小镇风光的,周庄、乌镇或者同里都有直达车,再走远些江浙一带可看的更多。有沪上的好友带领着,放心。 我说还是就近看看当地的老房子,石库门建筑。一大会址看到过,类似的老百姓的住处呢,乌鸦与麻雀,七十二家房客老街区还能见到吗?光明说,拆的差不多了,还是能找到的。老钟说上海新天地那有一片,黄浦区。这门口有218路直达。 坐公交逛街景,自城市西南的闵行往市中区去,路途不近。8点半的路况比北京拥堵状况略好,公交车的密度小些,两块钱一次刷卡全程有效,车厢也略小,车座窄,与南人比北人身型略小有关。乘客间互有礼让之行为发生。车身晃动不稳,有七十多老妪给我们拄棍的老刘让座。 车程耗费一个半小时,二十米多站,车速不快,高架桥下行驶,路口红灯太多。终点站下车步行,往新天地方向。老街,新楼拔地而起,城市越长越高,沿街站立被剃头截肢的老梧桐,两三层的老楼不多见了。见处老的街区,几位逛了进去,略有古意二层小楼。我问街边的老者楼龄多少。告我四十年代末的,兵荒马乱时建的,质量不好,外表看着好那是粉刷过,已被列入危房改造了。我没往街里走,才70岁,算不得老房子。那人说,往前走,右手拐,龙门村是老房子。 龙门村,尚文路上,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因原址有龙门书院得名。占地1.5公顷,有楼房20幢,这是当地的老建筑,两层或三层,斜坡的瓦顶上开有天窗,门前小小的天井。这种房子要是一个门内就一家住户还是挺舒服的,类似北京四合院中的独门独院,而且是往上延伸,比四合院的空间经济。楼间距稍窄,但高度有限,无影响光照之虞。 转到街区深处有,处雅致的“仁庐”天井中郁郁葱葱,这栋三层楼房的东侧辟为小型展馆。天井内一尊婉转的人形写意石像,登堂入室石雕作品,近世福建某人送展的作品。登木梯上二楼,每层三个小展室,一间放置三只巨大的兔头,大如河马的头颅,隔壁房间一副小品一拃多高,四个小人,像是和尚说禅。看了展品,也捎带见识了这老房子的内部结构。 二楼望出去红瓦顶上绿植飘摇,半空中长竿短棒上披挂被褥衣衫,一派人间烟火。走在街道上四处干干净净,路人寥寥。有几组雕塑,有历史街区保护建筑的铭牌,这里不会有被拆迁的厄运。 2075【老店】 看看老街巷。曾经的城市各有各的特点,不像现在千城一面,除了大楼还是大楼。老街巷越拆越少,成了古董,古董才招人看。 看过老房子去吃本帮菜老店“德兴馆”,有多老,清光绪年间的,祖爷爷的祖爷爷辈的店,那块黑底金字的匾够老,建筑古香古色,近代做旧的。 店面不大,楼上楼下座无虚席,单间头天订的,有了一处安静说话的地方。老吴、光明作东,点了菜谱头两页的看家菜。六凉六热。热菜响油鳝糊、炸河虾、鲥鱼,草圈,这是什么东西?绿绿的垫底,上面一圈圈的,与北方菜九曲大肠有一比,作法两样,不带淀粉勾芡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鲥鱼鲜嫩,炸虾脆软。来到上海没见到海,也没见到江,更不要说江畔朝阳。吃到长江里的鱼,浦江内的虾算是补偿了。 说说老事,几位还都是一排的,老人老事,想当年……。你老吴哪一年去小湖冻网捕鱼,我们怎么都不知道,也没去。老吴比比划划,细说当年捕鱼的细节。“湖里的水热气腾腾的” 说到回忆录中老吴在大湖畔的浪漫,你什么时候漫步到龙王庙的,够有多老远,往返还不百十里?“那你得看跟谁一块儿走了,往龙王庙方向还有条小路,没那么远…… 多远算远,有情人未必成眷属。那后来呢?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青春往事友谊情愫记录白纸黑字,读出来了吗? 没喝多,还不到人均一瓶啤酒的量。回程,两位带路人带着往人民广场去乘1号地铁线。谁想到四五百米的距离迟迟走不到,眼瞅着浦东的东方明珠塔越来越清晰,二位头脑才清醒过来,老吴手机上启动导航功能,才明白是方向搞反了,越走越远。都是什么脑子!瞎耽误工夫。老吴继续网上搜索,明确指示:掉头回转。 太阳当头明晃晃,连个身影都看不到,汗水淌下来。身旁雕花的大理石廊柱,巴洛克式的窗栏,一股股冷风吹出,望进去,黑洞洞的大堂已经撤空,一片死寂,转到门前,铭牌上标注为“优秀历史建筑”,建于二十世纪初年,英资“永年人寿”,似曾相识的商号,抗战初年退出上海滩,建筑被谁接收下来,又败在谁手中。 晚间的餐桌上,老张风尘仆仆加入进来,刚从松江返回,去看了“广富林文化遗址”。手机中翻检出照片,这里才是老祖宗的栖息地,新石器时期的历史遗存。
# [) X/ w. H% I* X7 L `(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