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8-11-10 10: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b& d" h+ N7 N0 N
: a8 J# k1 _; R$ a2 s5 j- F

* P) W0 P8 X: t1 f( ~. V

9 t5 D) n" u- C% m8 s% e# v1853【黄叶村】
8 G' }9 s1 W* U  s4 r看看窗前的银杏树还金光闪闪,往植物园去或许秋意正浓,想起黄叶村。+ f& X4 F/ i6 o! E* g
又是好几年了,几年前的一个秋日,去看香山红叶,满山的人,只看到数棵挂着黄叶的,挺扫兴。这次改“植物园”,又不是周末,人不会太多。& p6 k! p( I+ ?% u; _' y
日照足,午后开车去,城里过去二十多分钟,行车顺利,泊车不顺,香泉环岛往坡上一路当初有好几家停车场,现在这条路的中央修起轨道交通,车子一直开到香山脚下才见到停车场,兜回来,多跑出好几公里,折回到香泉环岛边上找到车位,亏得今天不堵车。停车收费40元,问停车场师傅,说去年这里就通了城铁,这条路上就剩路口一个停车场。看来今后来这里还是坐公交的好。& \0 y' w3 H4 |3 `
北京植物园开放有三四十年了,早年还挺荒凉,不高的土坡上有玩滑翔伞的,这里是个风口。多年建设,植树、挖塘,荒凉不见,山脚下的缓坡往上是卧佛寺、樱桃沟,山景开阔,要看西山的红叶显然是晚了。山色已是冬景,暗绿草枯,苍松翠柏的底色,彩叶已经过季。
0 f7 a1 u2 A' G4 j8 n& ?寻找黄叶村。记忆中进了园门不远就是,结果走到出汗才到,是因为泊车场离得过远,急匆匆一路走来。黄叶村还是旧址原貌,青砖黛瓦,已无黄叶,门前的老槐叶子褪去,光秃秃,郊外气温低风又大,连地面的落叶都被清理得干净。记得当年另有棵老槐横躺地面,周边还有菜园、辘轳,现在都给整没了,几小片茂密的竹林绿意浓浓,靠在墙外。没往院子里去,进进出出的都是秋游的中学生们,吵吵闹闹。* _  b4 |3 t  Y  `
黄叶村辟为曹雪芹纪念馆,也只剩一个小院,曹氏故居有此一说,但尚无可信的考古研究为据。近年红楼梦研究不断出新,有新说此书的作者为早于曹氏的吴姓太仓人,曹氏是后来的修改者。不管是曹是吴。书是好书,世代传颂。一个小院寄托情思,有比没有强。
( @( ?, W! J3 N% k( L4 J" Y* x离开黄叶村,往温室大棚去。太阳正好室外暖洋洋,室内高温,又是沙漠植物又是热带雨林,高温高湿,一趟走下来又逼出一身汗。植物科普,搜罗四方植物,热带植物,海南岛的见血封喉树,东非的猴子面包树……,长在温室中都成了袖珍型。  z9 q+ n) f2 J9 t4 X1 f1 x
$ i- A6 q0 c. E9 S* e

6 {$ w$ h5 ], `9 w#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1 20: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0 u: w0 R# m8 y6 X. [1 n+ O

; o$ v( m' u. Y& P7 ~5 u1854【金源】
# Y  A+ O; {& N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在西四环长春桥边上,周末不能往这来,车太堵,的哥说平日还好就是周末车多人多,主要是来这购物中心的。好不容易在街边停下,五六年前来过这里还买过一个大件。这些年变化了,金源的西侧连上了“贵友”再西面还有,都是大型商厦。店铺讲究扎堆,越做越旺,如今百货业不易,被电销网购挤得够呛。想辄吧,购物、餐饮、娱乐一体化,金源就是这个路数。
" Y) A/ K# ~% r2 _. O从东面进去,一层都是名牌儿店,贵,贵人少,零零落落的顾客,喜欢逛店的来这是享受。上午我逛的马甸大集,人头攒动,买了一兜子和田大枣赶紧出来,哪哪都是人。这人少,服装店没得看,西服革履、休闲服、户外用品,引不起购买欲望,也少见有打折的,瓷器店里的工艺瓷器瓶瓶罐罐赏心悦目的。查询到这里的超市在地下一层,滚梯往下,先进入了儿童世界。
+ U" {, I1 m1 G; y好大,城区还没见着过这么大的儿童世界,除了没有大型的游艺器械,大大小小集中了无数好玩的东西。你是荡秋千处还是玩沙土,钓鱼、吹泡泡,小孩子涂鸦,大孩子可以攀岩也可以弹射上天。其实儿童城堡也不小,上上下下好几层,小点的孩子如入迷宫,没有家长带着很难转得出来。场面阔、摊位多,选择面大,总有几款会适合孩子。办卡消费,万元卡、千元卡,高额的消费卡优惠也多,普通的卡当日有效,也得三百多元,不知是不是相当于“通票”,这要一一都玩上一遍,估计得花上一整天。家长惨了,一天都出不去,楼上有一层的饭馆,餐后还可以接着玩。: [+ d1 D. T( f; p, s
现在的孩子好幸福,有这么多好玩的,我辈都没见过的,看着新鲜。底楼大厅满满当当,热热闹闹,周末孩子太多,城堡上满是孩子和家长,两架弹射器边都排着孩子。孩子们跑来跑去兴高采烈。
1 E0 G8 ?) Z! O3 H$ X  ^+ u大厅一侧好几家培训机构,从幼童到小学生,唱歌、跳舞、学画画,不光玩还学本事,不是无数家长为自家的孩子焦虑吗,束手无策吗,这里助力家长,为人分忧,让小儿早起步、早成材。只要家长们的荷包是满的。金源,金元。/ S$ r; E& e% n; b. e6 {3 O  A5 w4 Z
7 z% j3 O7 K* }7 S& D& y- [; t
% H# A9 C8 d  h7 R# j
发表于 2018-11-12 16: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855【11.11】
/ O  J0 ~' G- y$ Q4 D到门口的“家乐福”超市采购黑芝麻糊和童书。底层的百货大卖场上彩旗飘飘,“全场五折”,吆喝声不绝“八八折优惠”,增加了不少的导购,突然想起今天是个商家约定俗成的“购物节”,每到这个时候就一通鼓噪,我还从来没有掺和过。网上抢货、下单,年轻人的事。老人也贪便宜,但上网去抢的事就免了,再说有什么可买的?老窝,破家值万贯,乱七八糟的东西多,这年岁该是做减量而不是做增量。新款的“大件”比现在用着的好,但不是还有“新三年旧三年”一说吗,物还未尽其用就换,浪费又麻烦,还费钱,那钱用在好吃、好喝、好玩上更实惠。
: r8 _5 M$ @3 W+ N4 a9 D6 v五折确有吸引力,卖电池的吆喝:五块钱了、五块钱了,六个电池,五号和七号的电池。这南孚电池过去买一对就十多块,现在花同样的钱买两把,十多个。买那么多干嘛,一次顶多买一对儿就够用,几个小表和遥控器上用。导购员说了,十年保质期你怕什么。十年?电池能保十年?我拿过来看,还真写着十年期。买两把,至少能用两三年。一年一度双11,一方面推迟了消费,买大件的每年候着这个日子,等着优惠价。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消费者提前购物,这两把电池理应列入明年的购买行动。于商家,这种传统的大卖场,大概也是迫不得已加入这打折的一天,网购那里轰轰烈烈,也响应一下,少赚一天,卖个人气。  F3 a; j" A- t- C; _4 R. ]9 x
往前走这边卖箱包的也打对折,一千多的小箱子,金属质地的,五百多拿走,像是一下子就赚了五百,多有吸引力,这东西用得着,出外旅行随身带省了托运。导购人员说:买吧,就今天一天,明天就恢复原价。话是不错,但我那还有好几个旧箱子,没处理之前还是算了吧。边上就是卖童书的,导购不在,也没写着打折的牌子,没有找到指定的那本,拿了两册益智书,二十多块一本,要是打折等于买一送一。8 d) ]9 b/ l0 B  \8 `
转到楼上,食品、生鲜。这里人多但安静了许多,卖场常年推出打折商品,天天都有几款,为着吸引顾客,今天这日子也没见多多少。又买奶制品若干,柜台结账,总计200多元,付款140余,折扣优惠60元。
+ [+ A0 y- K) m
0 i& G% U$ W9 t9 h' Q* W( t% z3 ~
! g/ Q  m7 F- j' F* M  \& _
发表于 2018-11-14 14: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C( p, ?- b& U; {1 i
; b3 |! {: Q" M& S+ D7 K6 M' ?
1858【滨河公园】
# B& y9 f2 x5 s7 B几位吃完卤煮出来遛食。一大碗卤煮的内容包括两个火烧加上若干杂碎,灌上满满的热汤,全都下肚,有点超量。种过地的人见不得浪费吃食。
6 {8 E5 c% H# k2 u( A. ~- V: o. y7 [往北走滨河公园,二环路西段路边原是条水道,在早护城河,几位少年时都是这片的人,来过城外水关北的太平湖,早就填了盖厂子,护城河改建为水泥槽子,直上直下的水泥板护坡。二十多年前我在西直门内住的时候还来这里游泳,几年前这里再次改造,照着自然河道的样子改,水道两边改为缓坡,遍栽水生植物,模拟湿地,宽敞处建了亭子,成为小型的滨河公园,比水泥槽子漂亮多了。
( L; D0 U1 T' N路过多次,头次进这园子。老刘导游,家门口的公园每周他都来转好几次。前因后果,建筑植被,文娱生活一一道来。入冬了水面漂着黄叶,水中游鱼沉寂下来,过了饭点,游人寥寥,无人投食。两岸的植株,草本的植株都被砍伐,菖蒲、芦苇正当时,芦花也是花,白花花的也好看,为什么早早就被清理掉,煞风景了。沿岸的柳树黄绿斑驳依然枝繁叶茂,早年的行道树,高大的栾树零落了大半,新植的玉兰光秃秃的。沿着狭长的水道绕行一周,滨河不能走船,河道两头卡死 有船是座石舫,“浮烟舫”这名字起得恰如其分,此时此刻正是烟霾满目。河道的东头几株红杉树,红红火火,身后是车水马龙的积水潭桥。折回往西,河北岸栽种了一溜竹子,竹林小径,两人可并肩而行,走到西头,一栋大楼挡住去路,无源之水,水是由地下管道引过来的。$ R! Y; e7 ?3 m" l$ l  R. O
人工制景也引来水禽驻扎。一二十只野鸭子,游来荡去,此地食饵不缺,住下就不走了,何必上山下乡。这里还有族群、派系之争,老刘介绍,为首的绿头雄鸭绝不允许外来者入侵,水面常常出现厮杀的场景。一只漂亮的雄鸳鸯,走单了,少了另一半。水边还漂着肥肥大大的花鹅、白鸭。老刘说,这都是放生的,那头大个的花头鹅,是位老头送来的,给孙子买来玩的,一天天长大,家里养不下,又不忍杀生,就放养这里,老头常来这,来了就招呼,大鹅见了主人马上就游过来,老人带着莴笋叶,剪碎了喂食。1 ~& g2 \# S, k# f# D0 `. ^9 t0 ]4 _

% j& Y) ?& B# Z3 x- _, F/ U- E! Y" ]  V- f" a+ @' r
发表于 2018-11-14 14: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85ad21e46de6ea6155b834428f23513.jpg " D+ \" |" s9 G
发表于 2018-11-15 13: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M* f9 T/ J% P3 t4 k( Z* R
2 U9 R* W# v- {( V8 w' N

+ q( {& h/ [3 z! i7 W) l. v/ g; c' J1861【童话】
. U! k+ Q6 p8 r) a晚间电视数字频道看了部老片子《桌子、金驴、棍子》没看到开头部分。
5 b6 _. n" H7 o, K" P1 F6 _: r% g- E故事的大致内容:老人的三个儿子离家出门学本事,分别学了木匠、磨坊师傅和裁缝。老大学成后得到师傅赠给的会摆酒菜的桌子,念出咒语,桌上就会出现丰盛的餐食,老二学会了磨坊手艺,临走时得到一匹会吐金币的驴。老三学成个裁缝,收到的赠品是根魔棍,听命于主人,专打坏人。老大、老二归家途中入住小客栈,两位的宝物先后被店主人偷走置换,上门讨要被店主打了出来。最后,弟弟老三祭起魔棍法宝将店主痛打一顿夺回宝物,从此一家人尽享幸福生活。
! _4 F4 P, c0 ~/ {4 r% v大概是1961年前后看过这部电影,是在西四北的哪家影院看的,学校组织的学生场,彩色宽银幕,算是那个时期的大片。记得电影名字叫作《魔棍》,内容跟刚刚看到的差不多,也是这三件宝物,也是被坏蛋店主偷偷换掉,皆大欢喜的结局,痛打了坏蛋,看得小同学们哈哈大笑,过瘾,至今不忘。
6 i! V) m$ n. l+ n% r9 ?刚刚看到的这部片子取材格林童话同一个内容,应该是近些年新摄制的,内容有变化,添加了老三有个漂亮的对象,在小伙外出学艺期间还有老妈逼嫁一场戏份,也许老版的电影也有,我忘记了。这部片子好像是部电影剪辑,内容紧凑,没看半小时就结束了,其中魔棍痛打镜头只三下五下就把坏蛋大得直告饶,不似原来的那部老片,长长的追打镜头,延续着观众的喜悦。这部新片中人物都开口都说德语,配有中文字幕。显然不是我当初看过的那部译制片,一二年级的孩子尚看不懂字幕。
2 ]6 w9 C  q! [+ B对儿童来讲,好玩就是好片子,而且长久不能忘怀。想想现在的类似的儿童片好像不太多了,当然电视里的动画片越来越多,给孩子拍的电影片呢?可能是上了岁数的人不大关注这一领域,也没有带着孙辈去影院的机会。大概“六一节”会推出一部两部。《玩具总动员》拍了好几部,也是动画片。据说老人家看看儿童片有好处的。2 T; }/ X( Z" I8 U) b3 E2 \. g& Y
同样的片子,如同回顾展,怀旧之旅,只是难得笑起来。4 u3 C+ J  Q. k  O
5 o2 w/ @' F. ~* A9 e) ?: k" b
2 @9 F6 \& }; E; Z/ ~# O# t
发表于 2018-11-15 18: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O9 N( J5 k, f8 z

9 y, c- g% n& B3 o1862【40部】& z) a. X+ @. d5 _: i& |' b
“伴随着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一大批优秀境外影片被引进国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生活,有些已成为经典。电影频道精选其中40部耳熟能详的影片,自11月12日起每晚一部在CCTV6频道播出,让大家重温往日情怀。”(排片附后)% U, O$ x' h9 {9 S9 {
四十年四十部,不是按照一年一部筛选的,当中大多数是前10年播映的片子,属于后10年的有吗?是哪部。以时间论,后十年引进的片子远比前十年要多很多,但影响力不行了。前十年是电影的黄金时代,电视尚未普及,其他的娱乐活动有限,一部电影出来,万人空巷。一部片子甚至被观众反复多次的看。那时国门刚刚打开,译制片别开生面,吸引眼目。隔绝得太久,整整十年,文化饥民。) ^' {# B  Q- K3 y' \% u+ C
片目中的《上海滩》属于引进片实属意外,我是没看过,印象中似乎有部同名的电视连续剧,不知是否是同一内容的电视剧版。《流浪者》大概是印度的那部,法国的《 勇士的奇遇》都属于五十年代的引进片,曾风靡一时,听长辈的人说起过,我们六十年代看到,七十年代后期再次发行公映。其中最后一部《多瑙河之波》似乎不该归入“四十年四十部”之中,这部片子约在1973年前后就公映了,我在边地看过多遍。《简爱》有好几个版本,早期美国的黑白片、像是三四十年代拍摄的片子,英国后来拍的彩色片。 后者我是在电视里看到的,前者是在影院,刚刚结束文革时,老片子热放,所谓内部片,许多都是在单位礼堂放映的,观者趋之若鹜,甚至有连轴转废寝忘食的看。挺怀念那个年代的。不同的版本,通常给人的感觉老版的强过新版的,《简爱》也是如此,黑白的老片更好些,看过电影去找书看,后来再看英国彩色版感觉就不在了,大概是先入为主,先睹为快的缘故。这次放映的应该是这部后来的英国彩色版。' ?- L$ Y- M: d; G4 D  }
数了数,40部当中看过其中的34部。现在大多数还记得故事梗概,年青时脑子好,尚无其他杂念,容得下这些个东西。
0 @9 T, a6 J! F8 v. [这次老片重放,可以选几部再看看,怀旧吧。排片的时间有点晚,22:00之后。今晚日本片《追捕》
3 K8 _  C+ A* r: a3 K- A- x. ?6 x4 m3 W+ d" c

) h8 f6 h( {2 n. `+ H8 Q, H9 h
发表于 2018-11-15 19: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3e99ac39d3b9af2fe15a8e0925795766.jpg 6fdfaf1c85ace3d9a23ad38b572bad1b.jpg
2 t! ?3 V& M" T1 _3 e( V: J
发表于 2018-11-16 15: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 t) p, o, v6 Q* z) Y4 f' Y+ a0 X

2 h6 p# U4 \2 m% V" Z; N( W1863【追捕】! m+ S7 h7 q0 D, j9 C9 h
头次看电影《追捕》是在自家的电视上,那时新片公映后不久电视就跟着播出,不像现在得等一年之后,新片放成旧片才肯拿出来上电视,有的也不一定购买电视版权。电视里能看到就不必急着去影院,好片子不一定能搞到票,所以当时一大批电影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
: t' W6 P1 H2 f& A来我家看电视的人可不少,时间大概是在1978年左右一个周末,我家那不大的屋子挤满了邻居,那个期间电视尚不普及,带色的电视机更少,谁家有部电视机,尤其到了周末会聚来左邻右舍,家长带着孩子,拎着板凳,总有小二十人,房间不过二十平米。记得这部电影一开始的片头曲“啦啦啦……”六门楼上的欧阳阿姨说,小田你怎么唱起来了……。这哪是我唱的呀。
" u$ ^- f. J2 b) a. q: ]电视看过不久,单位发票,影院内又看了一次。
6 Z& y# g1 ^9 q& ^. v: o! e说来这是第三次看同一部片子,其间隔了四十年,情节大体知道,时间模糊掉的一些细节重又连缀起来,一部主人公遭陷害、为自证清白,与恶势力争斗取得胜利的故事,悬疑、武打、爱情,吸引眼球的元素都在。
% w5 z# |% A+ E$ z( E5 @5 j数周前也是在电视里,看了大半本新版的《追捕》前几年公映的片子,合作拍片还是国产片,张涵予的男一号杜秋,总觉得他是谷子地,是杨子荣,旧瓶新酒,讨巧不容易,上述诸元素都在,只是打斗得更激烈,更血腥,像是发生在本世纪的追捕。情节有变,陷害的方式不一,打斗的套路两样,林中的狗熊是否出现,这才看过不久就记不得了。女一号还是真由美,人情味、爱情线都淡了,没了真由美父女的戏。只觉得一通滥打,看着索然无味。
, n& k; A5 `7 f# J, z% {* I8 k; \. I新版是给新生代看的,投其所好,这一代人也许喜欢新版,很有可能,心理学家应该做个对比测试,测试年青的同龄人,分为对照组,测试他们观看新、老版后的评价情况,到底哪部更受欢迎。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的不同偏好。8 w% ~% ?% [$ Q3 Z* U7 |7 y0 \
第三次看老版的片子,从头看到尾,过了夜半零点。还是喜欢看真由美(演员名字忘了)高仓健、可惜了高已去世,喜欢听那“啦啦啦……。”
5 i: t9 N: R) S* H
9 [, C* W: _( F+ A1 i+ S. d& s1 m# c" A) G5 U( q4 E
发表于 2018-11-17 16: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864【尼罗河】9 D7 y7 C* d8 J3 z* Y* i3 W
昨晚的老电影《佐罗》没看。侠客片,包括武侠小说当是十几二十岁青少年的最爱,过了这个年龄段,再看就有点提不起兴趣了,至少我是如此。像金庸的小说我只看过半部《射雕》,接触的太晚,都三十多岁了,神神鬼鬼胡打滥杀的内容看不下去。佐罗也是绿林好汉,戏说洋鬼子,又离着那么老远,看过这部电影没留下多少印象,蒙面大侠,耍得一手好剑,至于发生了什么故事,一点都想不起来。也不想再看,还得熬夜。
+ V2 K4 C; V0 [: V4 ~8 `看过的电影不一定再看,好多没看过的都排不上日程呢。四十部中,排片第二第三,两部有关“皇后”的电影我都没看过,也没听说过,不看也就不看了。至于这看过的还要再看,一定是别有用心。或是片子值得一看再看,二是其中有与观者特别的关系,如特别的趣味、人生某一节点的记忆、哪位明星的崇拜者,年青时追过的星……。# c; {: h5 T+ F
今晚播出《尼罗河惨案》。家里还有这部书,电影也看过。一条游轮好几条人命,扑朔迷离的破案过程,谁是凶手?这是首次观影者看重的内容。故事讲完,作恶者自食其果,已经结案,对二次观影者这条破案的线索已经没有意义了。还看什么,记得大腹便便波洛的形象,古老神庙顶上滑落的巨石,尼罗河边金色沙丘,一条淌过沙漠的绿色清流。电影的背景是一部迤逦的风光片,碧绿和金黄留在脑际,几十年后的一个深秋,我终于有了一趟北非埃及之旅。金字塔的吸引,还有这条尼罗河呢。不记得片子中出现过古埃及的金字塔,但这金字塔是尼罗河水孕育出来的。+ o9 Y% k+ n2 B. H; X! D: p6 J
三年前曾来到金字塔前,乘游轮从阿斯旺下水走了一趟大河,在尼罗河上漂流数天。在船上,我想起过这部电影,也许就是这部风光片在多年前招呼过我们。身临其境、脚踏实地,夜宿船上,白日登岸神庙,我想不起来当初波洛一行走过的线路,从银幕来到现实,想不起银幕上的来路。什么时候有机会再看一遍这部片子,再走一趟尼罗河谷美妙的风光。
4 ^8 V2 s$ i7 R. ]* z3 D今晚。. a9 N; d8 l' w6 m; H1 e6 c

% w8 `/ F1 B) `- R
% }: _# ^7 B4 K; J8 R4 F+ f( O/ X
发表于 2018-11-18 18: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18-11-18 18:42 编辑
& n( s0 }" o4 b6 G, @
- s) Q0 J4 F, p1 m$ o' V! D, z( n

6 R9 y1 ~  B  @2 m& ]: A4 I8 n3 Q9 H' N+ Y8 A

/ W5 \5 a& S0 e1865【拍卖】
3 a8 c: m# ^9 m( V4 g7 f0 {' L新北京未来规划为文化中心,其实它一直就是,光是大大小小的展厅画廊就分布四城。今天不期而遇在长安街边的国际饭店遇上“嘉德秋季拍卖会”门口拦住安检,大堂内展示拍卖品。饭店不仅用餐、住店,也搞文化建设,而且还一连多天,服务人员介绍拍卖日在22日,之前几天拍品展示和诸多的文化、商务活动。门前的广告日程:上午为万通冯仑先生的《艺术的商业之道》下午为《碑帖收藏》《名家藏珍古琴欣赏》大概是结合拍品说事,秋拍纯粹的商务活动,有钱人的游戏,挣钱发财,也要玩出高雅。这里进进出出的都是西服革履,头发梳得锃亮,谈古说今的,议论拍品的来龙去脉。里面会场内高谈阔论,那冯先生不仅盖房子还能聊,能武能文,这主不多,要怎么让他来主讲嘉宾呢。) B2 X/ ^% {/ c4 k
咱不知道,要不早点过来,听一耳朵。约的11点半,还有一刻钟,看展览吧。这边两面墙都是名人手迹,作家维克多.雨果、哲学家培根、科学家爱因斯坦,作曲家……他们留下的一页手稿、带有亲笔签字的照片、册页、书籍……。一本切.格瓦拉签名的杂志,我在封面上寻找签名,能看到还真不容易,一个小小的近乎黑疙瘩的签字。不知是谁搜集和鉴定的。
0 B, n; ]$ }* t( S6 O& Y/ F玻璃柜里有部书稿《1929—1930中国职工运动状况》作者中共元老罗章龙,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誊写在“复旦大学”的稿纸上,厚厚的一沓子,卡片上的拍卖标价为8—12万元。边上是部朱德签字本的《本国史表解》标20—40万元。朱的一个签名就卖出高价,那罗先生的一部书稿,不知有几万字,为何不及这两个字的签名本?罗先生的资历不浅,他著作的历史价值应该远胜于一个签名。3 p% K+ }4 B# e) ~* X* k9 o
世上奇怪的事情挺多。隔行如隔山,拍卖公司自有它的考量,最后的成交价才涉及真金白银。% e7 \7 `7 t  I
雅俗共赏,转过来一面墙上挂着好几件球衣,带签名字的球衣,有新有旧,亏得有塑料套包装,要不得泛出酸臭味,未及看是何人的着装,也未及看上面的标价。谁送来的拍品,是球迷、是球员。谁将参拍收藏呢。还是球迷吧。
% i; d! T* J( Z0 v* L' c盛世收藏,闲人、闲钱多。
* d4 R! H" u0 Y5 O1 ~& L饭点到了,我往里面去聚餐。
3 p2 D5 v2 q2 l. _+ F! y& w7 A/ s1 m: Z4 D
; l$ h" T% f1 j9 d
发表于 2018-11-18 18: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181118_111621_1542526277556_resized.jpg 20181118_111553_1542526274430_resized.jpg / @. P$ }+ ^+ h1 S8 B' f+ P
发表于 2018-11-18 18: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181118_111730_1542526272018_resized.jpg 20181118_111833_1542526269550_resized.jpg
0 @9 P, T. |3 Z$ P" P
发表于 2018-11-19 15: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k) b5 A7 ?! m

0 h6 i# |7 s0 m" X5 u7 S2 k7 b
: h" Q- ~' j! K
9 Z' L( k2 s0 b' G2 b/ s
1866【改期】
5 F3 C- g6 i0 ^2 d2 z每月一次的支部活动照常参加,老爸越来越被动,有时还赖着不去,“学习了,发工资了,发材料了,不去可不给啊……”。哄着他去,做电梯移步楼下就是活动站。学习是谈不上了,其实这么大岁数也是可去可不去,人家说什么他也不知道,没准哪次还眯一觉。让他去的意思为了活动,有人跟他招呼,说话,听不真着也得比划比划,多少得过过脑子吧。
! S: o. a$ v5 z" `单位老干部办公室的领导主持会议,一共来了四位,超过半数。楼上的李老,去年过了九十,是这个小组的组长,宋老最年轻,也往九十走了,他的腿脚不好,家离这里三站地,小保姆跟过来。刘老缺席,在医院都住了一年多,四楼的张老太老病号从来不参加,孙老不知来不来,她在养老院住着,缺勤的时候少。不等她,领导开讲,念了个文件。大概就是宋老听清楚了,李老半聋,得守在耳朵旁喊话。两位坐轮椅的,我爸就别说了,楼上的宗叔叔耳背,最后把那篇文章拿来过目,算是明白人之一。宗叔体弱又是低血压,动不动就头晕。
9 f3 Z" L8 U$ P# ]$ N. C" ]5 k  Z文件读完,领导跟大家商量事,说是鉴于各位年事已高,出行不便,今后每月一次的集中活动改为双月、季度或半年一次,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其他支部的老同志讨论过了,意见不一致,腿脚好的还愿意来,也又同意半年一次的,也有说,热天和冷天的几个月就免了……听听咱们这里的意见,回去后商量了再定。; d7 s+ r* x  `. ]4 M% ^
宋老首先发言,说是同意减少集中学习的次数,一个季度也行,一年学习四次也够了,但我们每月拿药的问题怎么解决?领导说这后续的问题我们会妥善解决,送药上门或者指定日期由家属来取。宋老俯身贴耳跟李老传达这新的动议,一遍没听明白再来二遍。我这来发言:怎么都行,我们来不来都两可。这时孙老进来了,自己打车过来的,还真行,也不用人陪着,九十好几了,安顿坐下,领导又传达了一遍新的动议,并提及拿药等后续问题另外解决。孙老说那就没问题。
) J3 D% \* E: ^. Z! z8 [/ I2 t" y8 q  q领导又问:你们有没有个统一意见,多长时间集中一次的好?李老,李组长这回发言了:适当减少集中的次数也是应该的,可以减少你们工作人员的负担,一个季度集中学习一次吧,一年四次挺好的,要是半年一次隔的时间太长了,半年,半年后谁知道谁就没了呢。几位听着都乐了。* v! R) ?9 ^# P' U
5 a( a% [- w+ J+ {
9 H# A) c- l" r( C9 K/ H6 z2 b
发表于 2018-11-20 19: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O' ?# H; V3 x  }7 V
; @: ?( X( L; X% T: u
1 }' f  u: d8 s0 F
1867【观影】9 `3 G0 s4 c" J2 F9 ^. u) ^
每周二上午西内大街的西城区少年图书馆和文化馆都放映公益电影,后者双周放映一场,观众都是老年人。本周文化馆放映《英雄儿女》,图书馆放映《咱们结婚吧》,看哪部呢?前面那部抗美援朝的片子看过好几遍了,最早还在收音机内听过这部片子的“录音剪辑”记住了英雄王成的一句台词“向我开炮”这部片子后来看过多遍,在龙江边地,那时能放映的老片子不多,放一次看一次,“风烟滚滚”主题歌这代人没有不会唱的。都过了好几十年了,前些天在家门口的公园周末大合唱还听到过,老人家们深情唱起。唱歌的老人不曾经历战争年代,只在年青时无数次地高歌,忘不掉了。0 L6 l- X6 V! F( y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怀,英雄主义的情怀是烽火连天的年代传递下来的,包括这些个文艺作品的教化、熏陶。成不了英雄,但留下些许的情怀。
1 Q4 e% U0 U/ X! a% i! ?; I) A终于没有继续英雄的情怀,进了图书馆的放映厅,看新片或许是部烂片,没见过,一看究竟吧。
, P; I) G  x; i3 H9 t5 s- j9 p) K一部言情片,都市青年为生活、为爱情奔忙: 找不到真正想要人生的文艺女孩前往意大利参加小提琴比赛,遇到了地陪小伙,眼见新世界。风流倜傥副机长与地勤女友相恋多年,面对将踏入婚姻却望而却步。烤鸭大师傅师对担任酒店主管的老婆言听计从,在事业出现转机时夫妻俩劳燕分飞。婚纱店的女店长,拒绝旧爱迎来新的爱情……。4 J; _7 N) e8 g4 }) {
一部不错的片子,演绎年轻人的感情生活,想不到的还让人有几分的感动,能感动人就是好片子。4 L! @$ g5 d8 D. |0 [" k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上一代人,战火中的青春,我们没有经历过,我们在故事里,影片中看,风烟滚滚得让人感动。我们的下一代,也是我们见证的一代人,现在的新新人类,我们了解他们吗,又了解多少,电影把这代人的甜酸苦辣演绎了看,演绎得丰富多彩,人生精彩。比较这一前一后,什么叫黯然失色啊,为前辈的“英雄儿女”激动,为小辈有情人终成眷属“咱们结婚吧”感动,到觉得把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撂在了谷底。有哪部影片制造出我们这代人的激情和浪漫,一时想不起来了。
0 ^1 H+ E, W' E- H0 ?* F4 M$ u$ J9 c; p1 r: \/ ]7 t* v2 S% A: {7 ]9 Q

, |& V' a6 `$ n5 o% s; `% v. u
发表于 2018-11-22 19: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0 G  L! I8 j3 F* ~1 I

, G3 P) z# @* s) V% p/ A2 e1868【开孔器】" i- j! S4 H& P  u/ G& w
受托为于哥买个开孔器,就是电动木钻的金属钻头。于哥人老心不老继续他的木匠活。% g$ H, s9 h0 o) m. R, Z
观影后逛街,从新街口一直走到西四北。几十年这条老街变化不大,没怎么长个儿,街两侧多是平房,至多加盖上一层,老早的民居变身铺面房,换个门脸也是挺简陋的那种,小店为多。新街口往南去,乐器一条街,大概有二三十年,聚来众多琴行、乐器店,民乐、西洋乐器,总有个七八十家,真有那么多的音乐爱好者吗?店面都不大,琳琅满目挂满乐器,不少还开班授课,包教包会。, _; P/ h8 f5 c% }  x. Y( x
过了平安里路口往南,是北京的电子配件制冷设施一条街,来这寻找钻头。原来西四北头条东口有家电料行,自打经济繁荣城市大拆大建之后,对五金电器元件线材需求大增,各地的厂商来此设点开店,同行这里扎堆儿。这次走下来,路东的这类店铺已很少见了,而路西还有好几十家。我走在路东一路往西看过去,想找一家五金商店,于大哥说这木工开孔器沙河有卖的,他那个旧的就是在沙河买的。沙河大了,更难找,我想起西四五金店应该有卖。一路看下来制冷器材,电缆电线这类店多,就是没见五金店。过到路对面,直接进店里问吧。走进一家挂着“华通正泰电器”的小店,敞着门的店铺,里面都是一捆捆的电线,看看不像有卖的,还是问上一句,有没有开孔器,木工用的?“有啊,多大的?”老板正在吃饭,撂下饭碗。15的,我掏出兜里的旧钻头,就照着它买。这位南方口音的老板说“你这可不是15的,我就是木匠,得20多,给你量量吧。”盒子中拿出卡尺一比划,“25的。”那就买25的。老板出了门。看来他这里没货,是到同乡的铺子里去拿货。! ~# d  X2 m, h9 K8 J! D; Q. Q
柜台内的都在吃饭,各吃各的,边吃边聊。一件小屋,几个摊位,卖的还不是一路货。几位南腔北调,一位京腔京调的专卖漆包线,金灿灿的各种规格,说起航天公司的下午来拿货。我追问了一句,人家搞飞机、飞船的的怎么会到你这小店进货?这人出了柜台,说你还不信,让你看看我的客户都是些什么人,亮出手机的通讯记录,航空公司,科研院所的名字好几个。
5 G' c- {, R* ^# E) D  `- {真的假的?对方又说了,东西好不怕没人用,这都是老客户了,多少年的。我想想也是,民企现在不得了,很多由乡镇企业起家,升级换代,高科技的也不少,占去半壁江山。
% u  b! _% T& f' L8 ], T% @( Q2 l, q) ]& u) J
9 m6 [' D0 w) S" ^8 Z/ w
发表于 2018-11-23 16: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U* u) _0 H( t3 i
" Y# n3 g/ q( Z+ w5 e
1869【开钻】. D0 g3 Z; J2 P( X7 U
前天在街头转悠买开口器,今天就实现了开钻打眼儿。可不是在木料上,在我的牙床子上,不得以而为之,种牙呢。
5 b2 P' ]! q5 I* X6 D我这个没上过手术台的人,连打个针都又点发憷,一想到在口腔中动钳子用钻就瘆的慌。张大夫一个劲的安慰,打上麻药就不疼,很快的,内心的忐忑不安,硬着头皮来吧。3 @5 a3 e7 G$ ^; J. d; d6 g
上台子前先拿过来一份合同,好几页。“签吧”我说这哪看得过来呀?“一般都不看”接过笔签下字。七八颗胶囊,说是消炎药和止疼药,“有过敏吗?”不知道,不吃药。“青霉素呢?”也不知道。“吃吧吃吧”。8 ?7 Y9 ?5 I6 O, j
躺倒台上。四位蓝大褂一通在台子周边折腾。一位护士为我消毒,大半张脸被湿乎乎的棉花球过了一遍,手术布蒙住上半身,就露出个嘴巴。耳听着呼呼呼地在喷洒雾水,哗啦啦像是移动瓶瓶罐罐,好一阵子。我说能不能让我露出脑袋喘喘气,底下憋得慌“不成,我们在进行无菌消毒。”听喝吧。5 o# h3 i0 U0 g: l; o
张大夫过来,主刀四十多岁,这个年龄段的都是好手段。先注射麻药,马上口腔就没了知觉。有硬物在口内挪动,大概是“开口器”撑开大嘴,开钻,嗡嗡嗡,一两分钟的工夫,无痛感,呼呼的液体被“抽水器”泵出,一个完钻,再换上另一个。说来这也是个力气活,能感觉到大夫手头的压力,这点劲头大多人都有,但这准头,就非牙科大夫独有了,在牙床子上找准,以微米计,歪了不行,深了浅了都不行,多年的功夫。
' d$ a! z/ p; A: Q, M% E患者配合,口令简单,“张嘴”“再张大点”“闭嘴,休息一会儿”张张合合。感觉像是在把螺栓往牙床子上拧,一圈一圈,旋转上劲,最后的两圈觉得张大夫的单脚离了地,臂力、腰劲都上了。“好了。左边这两个好了”这是在通知我呢。我探出左手,伸出大拇指晃了晃。) z+ i' ?% @! b
“来右边的”右边的也是两颗。打钻、上螺栓,这边有点疼,不是牙疼,麻药持续发力,是嘴皮子疼,嘴已经张大极限了,可能尺寸还不够,扯上嘴唇子往外拽。缝线,不知切了几个口子,感觉到线在唇上的摩擦力,大夫不断地发出指令,护士配合,穿针引线,结扣……。这比老太太的针线活难度大多了。& r8 [% ~, N( V* M4 G0 M0 _
“好了。”头前亮了,又见到了光明。我看了看挂钟,笨嘴笨舌地说到:耗时45分钟。张大夫说“那是包括消毒时间,手术顶多20分钟。”! p  C; z) ]4 S6 N
/ j* Z) n7 c( P1 \  b: z" F
! r: I3 M0 V# d+ C/ |- V7 r5 M

点评

骨粉培植是增强牙床的,告我需耗时9--12个月,可能伴有肿胀等。我放弃了,只在好的部位种植。  发表于 2018-11-25 19:19
种植牙,首先需要在牙床上植骨粉,等骨粉长结实了之后,再在上面种假牙,最少需要去两三次。希望一切顺利。  发表于 2018-11-24 02:25
发表于 2018-11-25 19: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T1 |. R( ?- `1 Q/ z
/ ~2 E- k* |: w/ _) x' O
1870【嬗变】$ A5 Q! j5 c6 A7 {
术前还跟孙大夫,现在叫她孙总的多,有了一番口角。& c* u8 c2 T* t% S
跟张大夫商量完手术方案,没有最优方案,因为牙床子的质地不理想,我又怕疼,怕长期治疗的麻烦,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案,减半种植,将来咬合效果会差些,差就差吧,我捡软的吃。问起这次种牙能保多长时间,张大夫说十年,附加条件是好好刷牙和每年过来洗次牙。张大夫这话就说得稳妥,无懈可击,将来就是十年不保,也留有余地。不像五年前,孙总和那位主治女大夫打的保票“管你两辈子”还说是她们的独家秘笈“松动牙整体治疗方案”好处多多:旧牙不用拔除,只要上下牙床各有四颗以上的牙就适用她们的治疗方案,套筒式,原理是上下牙咬合越咬越紧。至于你的顽固性牙周炎,我们给你做过洁治后就会越来越好……。说做也就做了,五年前做的,果然手术利落,来过三次,顶多四次,累计治疗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痛苦少,治疗过程短,上下全口牙,齐活。
5 k9 Q, u: U, \7 I) C2 x' v& R% |* c) H可好景不长,今年开春上口牙整体脱离下来。这怎么好呢?不是两辈子吗?这才四年多。主治大夫早已离职,孙总兼孙大夫承认当初说的话太满了,还是有失败的个案。咱往前看,说补救方案吧,上口的中间一段还能用,再粘一次,两边的旧牙被拽掉了,改种牙吧。种牙也省事,少痛苦。这新来的张大夫是专门种牙的。费用呢,孙说给你优惠,手术费全免,让我们诊所也多少收回点成本,材料费承担一些。
: d5 w( V; i0 \8 Y5 [现在该选择用牙了,价目表上看了高的两万五/颗,低的八千。我说八千的就行了,不是才保10年吗,还是有条件的。上次半口牙才维持了四年多点。转到孙总这里,孙说干吗不用这“诺贝尔”呀,我给你打折优惠,价格表上的标价是对外国人的,用就用好的,保你50年,这种材料有用50多年的记录。我怼了一句:你上次还说能用两辈子呢,怎么样,才五年不到,还好意思说呢?怎么你的做派越来越像个商人呀。“我是大夫”孙有些义正词严。我说你是大夫,可让我感觉越来越像个商人。+ Z( c9 s& N( w6 \  |9 e$ r( g: V  a

/ p4 p$ {& w4 D+ s
1 ~' J6 Z( ^7 ~
1871【留神吧】5 y6 p8 T& X1 `) H- s# l% Y* E' k4 o# j
这孙总不说50年我还不来气。我这都受二茬罪了,她那还忽悠。也不看看对象,面对上次手术的失败者,上次对我的检讨才半年就忘了。商人多见利忘义者。孙早年的医术如何咱不知道,如今倒是个成功的商人,牙科诊所越开越大,这新的牙科分号都开到使馆区了,为世界人民服务。$ X4 Y+ L0 g- i
术前我跟她提起,近期的北京晚报上登载种牙的无痛治疗,当日完成的快捷方式,我这个为什么要一个多月。孙说你别听那个,哪有那么神的,种牙不得让它长结实了。我又提起报上的广告松动牙治疗,价格优惠。孙说,报上的“美冠塔”吧,牙的单价不贵,但每块纱布都跟你另收钱,你最后算账吧。
1 D: I1 F0 @8 H到底如何。咱也没有个比较,有此一说,一家之言。! U' o2 \: R- o# _
但一家之言多不可信。比如五年前我在这家做的“松动牙整体治疗”其不用拔除旧牙,当时告知我是仅此一家,京城独一份,主治大夫独创的。结果看美冠塔的广告,人家也是不拔旧牙,实行套装,自诩有十好几年的经验,为上万人解决了问题。独家不独。这报上的广告你信还是不信呢。作为一个患者孤陋寡闻,同行的不会不知道,看人家孙总报上的牙科广告都知道,我的问题对答如流。" Y% ?5 N: X6 h7 G5 A& a
患者都是弱者,都相信大夫,不用花言巧语就信了,当然她们还另有手段。比如五年前我去这家诊所修牙时,小厅内迎门显著位置挂着照片和题字,照片的主人中央保健局局长与孙等的照片,无疑是这里看过牙的,另一位是姜昆,题的字大意是妙手回春。这名人坑人的事还是真不少啊。前两年这画和字都不见了,为什么呀?
1 `. h- i5 y- t$ J2 \4 Y) g# s1 M' `那位高官咱不认识,这满脸喜气的姜大哥是怎么回事啊?不知他那满口牙怎么样了。. U) W9 A1 M( \; Y% {4 e
名人有效应。作为患者听不懂那么多专业名词,但姜大哥都在说好话了,一道龙江上山下乡的大哥咱能不信吗。于是我立马就接受了治疗方案。方案实施迅速。我当时在网上连发了几篇小文,记述这一过程,除了费用不菲外,其他都算满意。应该满意,别说管两辈子,管半辈子就成。0 e, ]/ K" i9 l; `: d" R- F
现在报纸上种牙和松动牙套冠疗法都在大做广告,各种优惠。可能大多数治疗是有效的,失败的也有,不光我自己,一位同事老吴,看过我写的网文后慕名前往,也在这家做了同样的松动牙整体治疗。去年告诉我她的半口牙坏掉了。我心里觉得挺不舒服的。
/ P  u+ Q- M7 h& o. L7 b7 w& r( B* D
2 Z! k7 ^& ]+ E( f6 x

点评

是啊。  发表于 2018-11-26 16:15
人老了,牙开始坏了,费用挺昂贵,在美国要另买保险,在这方面您并不孤单,找个能信赖的医生是件难事,另外自己懂得一些牙医手段有帮助,现在许多医生以经济效益为主,不能只听他们的。  发表于 2018-11-26 05:23
发表于 2018-11-26 16: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w& d7 N2 ?9 {

& |( l# f3 R! M8 x6 X" Q* @4 P5 F8 B0 [, o0 V6 g1 X# ^6 Y

% Z" D* o. a, N$ _8 V1872【双秀】
; I5 E6 ?3 ?$ f9 `, W& ]2 K# K中午太阳正好,公交车下来路过“双秀公园”,到里面转一圈。这家公园有四十年了,当初日本友人赠送了一批建材,石头瓦片在这里堆石搭屋,建日式风格园林一座,另一座自然是中国园林,得名“双秀园”后来里面一建再建,双秀所指都有些模糊了,小木屋有好几处呢。园内贴着告示,要求八月底前拆除所有与公园无关的建筑。现在入冬了,也没见有太大变化。甬道边的摊位少了,卖服装的不见了。只剩下针对幼儿的童书摊和图画坊,一张张小桌子,五彩水笔供小童涂涂抹抹,正午涂抹的小童不多。
! g& `9 U( a& X" T( D沿着甬道转圈,捡着太阳地儿走。树木也有情,有时有晌,入冬了,脱落叶子,令阳光洒下,树下有打牌、对弈的老人。据说这里隔日上午有大合唱和跳街舞的 。这个时节,园内显得空旷些,两大片池水都撤去,池底平展展的,老人们耍得开了。
$ ?; s$ g! ]: K6 R8 L# J落叶时节,除了常绿树,大多光秃秃的,遛弯晒太阳合适,脚下稀里哗啦趟着叶子,硕大的五角梧桐叶,发脆了。这里的树木挂着牌子,不忘科普。* k- [$ X& X( B6 p
落叶高大乔木中,国槐多,都秃了。元宝枫已过了红叶期,变成土黄色,还在。馒头柳没了馒头的造型,它比垂柳的耐寒性差。这个时段保持翠绿的是大杨树,好几棵大杨树还枝叶丰满,这边是窝风处,周边半圈高楼围着,另外有几棵是高大的梧桐树还遮天蔽日,洒下一地阴冷,枝头红火,满树的肥大叶子像是被火烤过的焦黄,看上去满是暖意。梧桐和白杨是这个季节园中的双秀。
' J- @7 `) H2 ~8 E( V8 w林间的“小火车”还呼呼地行驶着,几个小童在上面兴高采烈,孩子们中午也该午休。一小童在捡拾杨树叶,捡了一大把,他要玩拔根吗?孩儿他爸在身后跟着,他爸应该是玩过拔根的。小童喃喃地发声,孩儿他爸听明白了,孩子说要把树叶子切碎了做蛋糕吃。这又一代小孩子还会玩吗拔根吗?像我们似的,采集根脉掖在鞋窠里,令这叶根变黑变韧,小伙伴们出手一争高低。新生代小孩子在那边坐小火车,在画板上涂抹。更多的孩子在校外培训班里或在通往培训班的路途上。
: _  r% `) U4 r/ W
( Q$ W  U3 Q3 W1 c' e, F5 [7 Y4 @) x0 s# e: F8 K, t

点评

双秀公园是一个不大的社区公园,很方便,我父母家离那不远,也离人定湖公园不很远,但隔着德外大街,自然也离我们的母校遗址不远,似乎有缘似的,探望父母时去。  发表于 2018-11-28 08:33
发表于 2018-11-27 10: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U7 g7 e8 T+ a. Z' t

+ `$ M. F: {% {% G# {4 @1873【叶落时分】' m0 B0 V' X8 H7 z
进了动物园内的南门还是一片葱绿,尤其熊猫馆外的竹林,园内高大常绿乔木植了不少,松科维持园子当中四季有绿,挺拔的雪松、苍老的柏树。湖畔的柿子树早就褪尽了叶子,枝头上红彤彤的果实还挂着不少,老鸹、喜鹊蹬枝啄食甜品,不见其他的鸟类来此聚餐。7 R" c2 n' @* [, B- K' {
湖面沉静,已到冰点,水禽湖少了喧闹,能迁徙的已经开拔,剩下的据此过冬,吃喝不愁的地方。
, i& R/ h4 ]3 U: S7 z" i甬道西侧的东方白鹳跃上高巢,靠东侧的这个,知冷知热的家伙,冬日它跟向日葵似的,追着太阳栖息。上午不见太阳,但它也不肯蹲到西侧的巢穴中,东侧这边能早些迎着阳光。此时它站立起来,低头俯视着窜来窜去的喜鹊,来这蹭吃的,令白鹳少些寂寞。0 H: @6 C0 n% ^# P9 h6 ]
过了周末,园子内冷寂,雾霾当头更少游人。几声老鸹的聒噪。2 x& y5 {* G! W* f: x" @' c8 ]
转到北面,秋色褪去,漂亮的银杏树灰突突的,青皮的大杨树脱尽了叶子,钻天杨叶脉结实些,零零落落叶片所剩不多,候着下一场大风。说来坚强的还是梧桐树,体貌齐整,十分的披挂也就少了一成、两成,红红火火的添些暖意。路边的灌木比高大乔木完整些,大多连枝带叶。入冬以来没遇到低温,也没刮过大风。; \; c2 z$ x' p1 I2 q" l# h: q) H
往北一路的行道树都光秃秃,开春新栽的两行欧洲小叶椴。植树也要引进树种,这园子应该也有欧洲特有动物品种吧,欧洲野牛,体格高大的那种。这条路走到头,一棵老梨树立在路当中,老树开春叶子放的晚,也不见开花,入冬它叶子也落得晚,头顶的叶子掉光了,树冠四围的还都在,像老人家们先秃了上顶的大脑袋。踏上桥面,长河两岸变了颜色,两周多前,岸边铺红,霜降后“爬山虎”由绿转红,红河岸夹着一线绿水。时光移步,通红变身枯黄。河畔垂柳依依,黄绿两色缠绕枝头,最后的秋色。
% I* G& m9 k$ ]6 W: y0 L北头的鹰山内夏日的郁郁葱葱不再,山石、木架露出真容,主人们也现身了,不多的几只秃鹫立在高处,像是少了好几只。地面上热闹,几十只蹦蹦跳跳的麻雀在进食,满地的肉骨头,饱食终日的主人不屑一顾,便宜了这些小东西,不声不响闷头紧着啄食。
$ O" L( V1 O+ K$ C
) j  u" K1 P( Y4 Y
4 Z, t$ _- P' m$ k! f# V
发表于 2018-11-28 2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B' W" c3 l  G3 V: v2 X- U! E
7 Q6 j+ m# ~) q( D/ D% |
1880【红与黑】& a( R; Q2 T, v& c2 A/ [# o
四十部老片播出近半,选择性地看了第三部《红与黑》。早年读过司汤达的同名小说,好像也就读过这一部,比较他的同胞巴尔扎克的作品,难读多了,所谓书名红与黑的寓意都不曾理解,读故事,这故事又进展的慢吞吞,大量心理描写,挺烦的,不如再早读老巴的《人间喜剧》系列看着顺畅,也加上读这本书的时刻正赶上京城地震,七六年年底那次,住在校园内木质工棚里,人有些凄惶。  ^9 T" Q( \+ ~
书的内容丰富,读者尽可以简单的理解,要怎么说书是常读常新呢,同一部小说,二十岁的理解怕是远逊于六十岁的理解,丰富的信息被简单的脑瓜常常过滤掉,在我只是看了一个乡下穷小子于连的奋斗史,不择手段,后又咎由自取的故事。  b* i2 p! @; R+ [( S5 {
四十多年后不会再翻旧书了,感觉那厚本子有三四十万字。看影片回顾吧,没看过这部片子,也实在是长,分上下集,看完上集已是零点,主人公离开神学院,往巴黎去了。意思到了,作罢,睡觉。
; L# p2 f' L4 S. K# s) J! m! Z# N  @& \7 X$ Y+ o

2 M0 e. d% _, `: i  G黑白片,叙事缓慢、简练,不少地方用字幕旁白的形式介绍主题,像是五十年代的片子,朴素,通晓。叙事后拿破仑时代,青年挣扎着向上,社会不容,贵族、教会统治,阶级分层,社会潮流、小镇风气,私家生活,当作十九世纪的风情画来看吧。
1 l* a& ?6 V+ w  b另一个角度看片。故事内容已不重要,看百多年前的法国小镇生活,贵族、平民的生活。纵横的狭窄街巷,楼宇家具、起居、饮食,今人看过去已经很陌生了。神学院还在,不知是否还是类似的装束,唱经依然,接受神祗管束者还有多少,早餐的溏芯鸡蛋吃法还是那么复杂?那种大号饼铛似的暖被窝的用具已经淘汰了吧。小镇人家还都在,又传了好几代,红与黑的势力乾坤倒转进入民主共和,青年还得上进,羡慕、嫉妒、恨还陪伴左右。
' B2 K. Q8 Z5 h8 Y* `" q& ~3 I今天的法国社会是彩色片,大都市的现代和山地人的古老并存,百年的进步进入现代社会。- |! M. ?2 p6 p% ^1 y4 a4 L* I
昨日媒体报道“法国人又走上街头!”愤怒的示威者上周六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放火、占据街道、与警察对峙,他们高喊“马克龙,下台”,抗议总统调高柴油和汽油税,增加对工人、退休者和中产阶级的财政压力。
2 U6 B  Q* a  v人不折腾怎么行。; Z6 S" o1 P" f/ ~3 l; I* i8 z9 K
. {9 v9 f, _% h3 A2 e2 x* k
* ]) d3 c; i8 z! H* R* [; S# r, N
发表于 2018-12-1 15: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w1 _+ m$ A3 X: k0 R! s
: @; j4 J! @0 D( w

1 d. U. l6 t8 m
: E- s, P' x2 J2 c9 Y8 I3 c
1881【理发】4 y  z9 C& ]; ?
自从楼下的活动室每日中午兼营小食堂之后,每月一次的理发时间改到了下午一点半开始。不当不正,刚好影响午休。催着老爸起身,老爸不动地方。你不在我就去了?还是不为所动。我先下去理。
1 T, ^$ X4 R* M- b& j提前五分钟到,里面已经披上白大褂理上了,我排队老四。排着吧,架子上取下报纸,“北青报”、“参考消息”我常看的报纸都是在这里阅读的。
0 `& a5 j6 y/ M理发师年青,手脚麻利,这报纸还没读完就轮到了。我这头发好剃,上次夏天时在公园小摊上剃的超短寸头,一直没能再茂盛起来,这次只是推推两鬓和后脖颈子,快,没五分钟就齐活。这只管往下剃头、剪发,没有其他服务,洗头什么的自己回家弄去。收费还是五元。回身看看,人多了,有七八位,老人家们,老人们的家属和老老小小的家政服务员,没一位男士,看来还是女士们更注重日常的形象。, Q# s; |- u$ M
三点多,老爸睡醒了,拉扯着跟我下了楼。这回还是排老四。一进门对面的大董就招呼“老田呢,该交党费了……。”大董是老妈对这位的称呼,个头高高大大,能有快二百斤,每次见着老爸都招呼着。老爸笑眯眯地坐下,不再反应。不认识了吧?早就不认识各位了,我回答老几位。
% N# W( [8 `( Q* r$ {( c李老太说,老田是咱这岁数最大的吧。我说不是,我家他还排不上老大呢,另外楼里关家的老太太好像也是同岁的,不知谁长一些。对对对,那老太太岁数也够大的。几位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大董叹了一句:这楼里的人认识得越来越少了。可不是吗,楼房住着,邻里关系就差了,不像过去住平房院子,来回串门。大董又说:家里煮锅饺子也能端几个给邻居尝尝……。
* y, J; {  S; ^2 y$ i% C1 o% w  G轮到大董了。大董说:让老爷子先来吧。我说不用,在哪还不都是呆着,还是您先来,先来后到。9 e2 k6 l& z. h0 `3 d) p2 I
李老太不再言声。老崔,比我大一轮的老崔,跟着手机的音乐哼哼唧唧,京剧,没听出来他唱的哪一出。我继续翻报纸。
, g% `$ [/ R& G1 J. w人来人去,轮到老爸披上了白大褂。我问这一下午能剃多少位呀?“那要看人多少了,要是能剃到四点半,就能有二十个。今天能有二十多个吧。”
9 \) s7 _. U  A5 {! `; i+ d. |' ?% D( M1 f  {7 ?$ C3 E2 @
7 Z' w2 L- d& q, ]
1882【左邻右舍】. l: K0 w* f, A  k, D! d
来理发的不光老人家们。单位提供服务的初衷是方便不宜出行的的老人,每月一次,头顶大事在院里就解决了,在我家是不出楼门。来剃头的七老八十的人不算太多,不少是我这样的家属们趁便了,不讲究的,图方便的,再有就是保姆们,老点的年轻点的,物业的维修工、保洁工们也都搭便车,不是还便宜吗,五元一位,哪找这价位去。
8 j5 t0 D4 Y4 D& W2 G1 s$ Q' e( n7 Y+ P5 D

* X1 s4 N" k: J2 i大董说他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楼里最初的户主们都是同事,二十多年前房子落成时搬了进来,大董那时还在上班,现在他大概八十上下,身板还行,但再长一些的人呢,落叶飘零,一位位老同事们先行一步了。眼瞅着小辈的开始退休,孙辈的、重孙辈的也露面了,新人辈出,除了自家的孩子你还认识几个。再说也陆续有小辈的把祖产卖掉,迁入的外来户是谁更无从知道。+ k/ u0 F" ?# `- y
我不一样,认识的人渐多。退休以后常常过来,近些年还跟着老爸参加他们楼下一月一次的活动,这拨人也是越来越少,五年前我头次参加时,老人家们十多位,到上月的这一次只到场五位。
2 X2 x# e  i- R- T" j楼上楼下走着,电梯内碰到的人生面孔多,年青人多,年青人来去匆匆没工夫扯闲篇,再说下一代人大概奉行“不跟陌生人说活”。我跟老年人搭话的时候多,好天时推上轮椅在院子里转悠,遇上慢吞吞的老人,走着的或坐轮椅的,也搭讪几句,话题说说老人,说说园子里的花和菜,你家种的香椿,谁家结的石榴,打个招呼呗。) B4 \) Q) W+ p& t0 v$ C4 W
老爸这剃完头了,扶上往外走。出来见着大门外走进的楼上关家的女婿,看着年龄相仿,还真不知道对方姓什么,打个招呼:干吗去了?“去看老太太。”怎么样?还好吗?“还行吧,这住院快一年了,脑子还算清楚。你们这是理发呀,你怎么不让老爷子在家理呀,可以上门服务的。”我说,出来活动活动好,见见新人,要不老在家坐着。我想起刚才跟几位论过年龄高下,就问起,你们家老太太多大岁数了?“往九十七去了,属狗的。”几月份的?“九月六号生日”那比我们家老爷子小几天。
2 l1 d4 ], B- o) `5 e
2 }4 p' w  W4 t7 Z* X0 v4 g. f+ x/ e9 O# ~+ d! w. F4 e
发表于 2018-12-1 16: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 M2 L6 d$ R
+ V+ l; ^, V; ?  D
1883【小靳庄】. ?" k( Z( k0 S  w0 E! O
等着理发时翻报纸,“北青报”一整版的报道《小靳庄 历史留痕之地的人与事》。
) N$ o6 y8 E* h$ n- x小靳庄,当年是风靡全国一个响当当的地方, 属于天津市宝坻县的一个村落。宝坻县在前还出过名人,对我们这代人颇有影响,知青榜样邢燕子和侯隽。再后来的大邱庄离着这片也不远。风靡全国真不是虚言,在那个主要以广播、报纸为媒体的年代,1974年我们在遥远的边地,也持续地开展了学习小靳庄的活动。小靳庄在文革后期,因为村民唱样板戏,搞赛诗会而闻名。它被江青树为样板之后在全国广为宣传,连带着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林批孔”,江倒台之后,小靳庄湮没无闻,沉船侧畔千翻过了。
& n" d& C# W* n/ J" N! v( K“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时代的结束,风光了一批人也落寞了一批人。落寞之人还有多少人顾及。四十多年过去,现今只有老人家们还记得他们。可能是媒体人的职业习惯,在历史的尘封中再次打捞他们露面,像老故事、老电影频道一样。( D4 H6 @. D1 o* u; N! K. `
关于小靳庄,留在我记忆中的主要是作诗唱歌搞批判。看了“北青报”的文章,这个庄子实在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否则怎么会被抓成个典型呢。也曾是个穷则思变的先进点:解放前小靳庄是:“大水吞门白汪汪,土地不收颗粒粮。锅盖长在锅台上,妻离子散奔他乡”,靠着后来的艰苦奋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曾经一年上交公粮20万斤,粮食亩产“上纲要”,成为省市学大寨典型。 那后来的花花草草,是后来给抓出来的,庄子里扫盲活动搞的好,学校的知青教师带着也搞了些文化活动  ,江过来了,抓意识形态的斗争,煽风点火甚嚣尘上。
  V; B8 t8 }  X) P看这篇报道中,庄子里的老书记还在呢,庄里还办起 “村史馆”在接待参观团的年青人时老书记王作山话说几十年的曲曲折折,也谈到江青来村里的一些细节,譬如开群众大会时,她为四位社员改名字的事。结果好就好,报道中还提及小靳庄日子现在过得不错,农家院旅游红火,农家的“三辣”成为支柱产业。 6 N, {' e# |5 p
小靳庄出名时我才20多岁。我想起边地的连队,年青人的宣传队在土台子上载歌载舞,礼堂内花花绿绿画作满墙,小喇叭里传出新人新作……。我们的青春在流浪,也曾伴着小靳庄的诗作和唱词。
! E( s7 P( _3 y# A* }8 K8 d
& D  e8 q' S0 H* \; s$ _8 W6 s+ ?* m. x
发表于 2018-12-1 16: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6bt1_b.jpg & u( O7 V1 b2 q; D% S/ Y
发表于 2018-12-2 2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4 v4 G+ ]& b7 u2 n

8 ^& E# q- y0 {2 O+ v1884【生活美】2 x7 X# ]/ R# V
生活里处处有美,全靠个人的洞见。一早起来看眼前地面、屋顶湿漉漉,细看不是降雨,是浓雾打湿了万物,天亮得越来越晚。往远处看窗外混沌一片,生活中也处处有丑。没有丑怎么显出美来。漫天的雾霾,心情很难好起来。7 b" M9 u& ^% ]% O
上午,公园内的歌声飘过来,“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六十多年前的歌曲,歌者那时还多是儿童少年。现在就是起劲地唱,天也晴不了。这日子口不宜大呼大吸的,要不是周日的休息,学生们上学连室外的活动都要取消掉。歌者们不在乎,声调还不低,不知到了有多少人。有人一辈子好这口,属业余爱好的无业之后,就更加的投入;有人就是为个动静,图热闹排遣寂寞;也有为健身,有此一说唱歌是不错的健身方式,增强肺活量,令人精神振奋,人只要高兴起来,有些病症就减退了。不过像这种空气重度污染的天气,利害参半,自己权衡吧。( d9 p. v. d; S; y
网上查询,国图周日公益讲座“美学与生活系列讲座”。借助高人指点咱们去发现生活之美。3 @4 u9 D# E3 X6 K3 J4 _. v0 D8 G
贾金莉和悦木两位老师联袂出讲“比兴神合——当代艺术综合性思考”这二人一位居庙堂之高,十多年高校任教,讲美学、艺术史。另一位江湖之远,常年奔走高山大沟,寻好茶、做茶艺,生活艺术化。前不久二人在“国展”策划了“比兴神合”联名展,“将装置艺术与散文诗剧场相结合,将植根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戏剧类型以当代内容重新灌注,并在现场以碰撞、混生的方式重新演绎。”展览现场回放十多分钟,将听众带入艺术空间:传统烤桐木技艺之再生;独创的甘醇的“青青籽”茶,带来味觉与嗅觉的多重感官体验,前排的观众们鲜尝为快;歌剧男高音与京剧青衣的唱腔混搭,历史与现实融汇……。衣食住行是生活有艺术,在于个人的体验和发现。悦木老师展示的茶具,像是信手拈来,南瓜焙烧出来的茶盘,野山瓜剖制的茶叶罐。
9 e) g8 n9 ?1 b4 `! E6 }当代艺术越来越脱离具象,超凡脱俗,令大众看不懂。老师说艺术是大众的也是小众的,最初可能几个人,被小圈子认识,一些小众可能转化为大众。当代艺术,也是综合性艺术,尤其那些费解的作品,经常是因为缺乏背景知识,让人没有感觉不知所云。知识丰富,见多识广是理解的基础,不妨多看多想,京城博物馆、展览馆得天独厚,此外观展前对作者的了解,必要的功课要作足。/ Z( B2 _2 i& S- x! Y
: s; ?4 Y- [# [6 e% E) C8 `1 O

$ v, V' r* ]- B7 P- A$ F- C
发表于 2018-12-2 2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tou老父亲讲的故事“脓包”真是乐死人!

点评

难得一见,这见了。  发表于 2018-12-4 20:20
难得一见,这见了。  发表于 2018-12-4 20:18
发表于 2018-12-4 2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O3 v2 X# _7 V8 }5 k
+ W* N  z- v& P# \. d5 ^( E
1885【幸福家庭】# Z3 u7 X+ H5 ~  _
悲惨世界中也可以有幸福家庭。$ j  K) a+ X$ t' ^8 `
晚间的一部电视电影片是《悲惨世界》。片子类型的提示语为“爱情”一部爱情片吗?原著是本社会大书,岂是私情可以涵盖。片子的改编人可以截取一个片段浓墨重彩。可片子看下来,那爱情只在故事的角落里。
' j+ a9 j8 N) ]. ]/ A: p故事从1802年讲起,熬过劳改场19年苦役的穷人冉阿让获得自由,开始他新的人生。究其获罪的缘由只是为了帮助饿肚子的人偷了一个面包,人本善良,劳改并未改掉他的瑕疵。投宿主教家中后不辞而别还顺走了主人家中的银质餐具。主教以德报怨,称这些赃物为个人的囎品,令冉阿让躲过一劫后大彻大悟,改头换面又更名改姓开始回馈这个社会,帮助穷苦的人。也算是劳动致富,他的制作贩卖宝石的生意助他推行慈善事业,办学校、开医院。富而优则仕,他成为市长。他的真实身份暴露后,老对手警长沙威紧追不舍,从小城到巴黎。冉阿让救助的孤女长大成人亭亭玉立,与进步党青年心心相印。1832年街头烽烟再起,兵戎相见,已成造反市民俘虏的沙威被冉阿让放了一条生路,再相见时,冉阿让成了沙威俎上之肉,眼见得被他追索多年的罪犯,桩桩救死扶伤的场景,这位忠于职守的警长理念轰毁,投入水中谢罪天下。悲惨世界中,有底层的穷途末路,也有理念的错乱坍塌,也有人道主义的感召,善恶并行。故事的结尾进步党青年回归家庭与孤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冉阿让一生坎坷,安享寿终正寝。结果好不一定一切都好,乱世中能有多少幸福家庭。
# q* l: f2 i! C
3 k" N; b/ k+ F
/ d: d& S) u" P& M0 m
悲惨世界,充斥野蛮、奴役、不平等,饿肚子的人、铤而走险,警察与小偷,频发街垒战。二百年过去,其间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热战,战事不休、骚乱不断。警察和小偷大盗都在。巴黎街头又发生了多少次的内战。刚刚过去的日子,连续三个周末又见硝烟,十多万“黄马甲”巴黎街头喧嚣,数千警力弹压。进步了,水龙头、催泪弹,狙击手高台震慑。还是当年的街区,缺衣少食的人不多了,但还有不平的心底。! b8 b( E/ F# M8 o

$ i# i# t; C4 p, M4 \3 k- S) t
6 S* L" g: ?' x, L% d" j2 N
发表于 2018-12-5 11: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18-12-4 20:16
/ D5 m* r" w8 L" A$ W/ C! d5 B1885【幸福家庭】0 V/ U7 F. m9 x/ t1 M; h$ d
悲惨世界中也可以有幸福家庭。& ], E6 X, k. j& `9 I) ^
晚间的一部电视电影片是《悲惨世界》。片子类型的提 ...
: P2 A- u: `" _* B
《悲惨世界》、《牛虻》、《雾都孤儿》、《佐罗》等进口影片,确实扬善惩恶,带给我们匮乏的国产电影所不同的境地与视角。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认知世界的窗口。

点评

如今回望身后的世界  发表于 2018-12-6 16:58
发表于 2018-12-5 1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18-12-4 20:16* r2 @: F8 A; }/ I/ |& s- T
1885【幸福家庭】
" @; s/ m2 E' O; N4 s' |悲惨世界中也可以有幸福家庭。
' P7 z' G/ r2 Z0 U* S晚间的一部电视电影片是《悲惨世界》。片子类型的提 ...

# o4 W. y% b; ^. r- E. q7 H- M《悲惨世界》、《牛虻》、《雾都孤儿》、《佐罗》等进口影片,确实扬善惩恶,带给我们匮乏的国产电影所不同的境地与视角。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认知世界的窗口。
发表于 2018-12-6 16: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T5 X; A' c6 e6 r$ l
. l2 J! k( G8 {+ o6 E; F9 T) ?
5 P+ K; X0 _* b/ Q* e2 _
0 Y% c/ s, j( k% b
1886【基督山】
3 N- W; x& q/ m" A, f7 k; `  ]再一部同期的电影《基督山伯爵》拿破仑时代的故事。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倒了,老王复辟,剪除拿破仑余党,趁机排除异己争权夺利。远离政治的船上年青水手遭致诬陷,被打入死牢,一段传奇开始。与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类似,比19年的苦役更为悲惨,年青水手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中苦熬14年,幸遇一位地下盗洞的睿智狱友,一位博学不屈的老人,令年青人从绝望中摆脱。十多年下来,言传身教令年青人精神上复活,这可谓知识改变命运。逃脱监牢后,依仗着基督山大笔财富,又演绎出一场离奇畅快的复仇记。' Q7 h6 m* ]  U0 A! t2 ]
早年这本书叫作《基督山恩仇记》我在新街口的旧书店曾见过老的版本,好像是文革初期时,挺厚挺旧,囊中羞涩在架子前翻了翻又放回去。又过了好多年,文革末期听到位同学讲了小半天的故事,主人公脱身绝境后,复仇伸冤出神入化,记忆较深的也是前半部入狱和逃脱部分。几年后才见到这部书的港版,主人公译作邓提思。一气读完,还是对前半部印象深刻,那位坐监的老主教,对年青人教诲点拨,逆境中的不屈不饶,颇具色彩。至于后面主人公变身基督山伯爵,报恩、复仇来龙去脉,几十年之后记得都不大清楚了。. m$ t# O. B; o0 v
同名的电影没看过,应该也是有好几个版本,名著从来就是一拍再拍。这次电视中放的是法国摄制的一部,近百万字的大作,分上下两部,也只能简单洁说,故事梗概。狱中的14年光阴一晃而过,一老一小的戏份三言两语带过,不是有了书本的阅历,连最后金蝉蜕壳逃脱伊夫堡的镜头都难理解。5 ^4 V  M+ ?% C9 W% w4 I
快意恩仇 19年还是14年 都在拿破仑时代,王党复辟,各种势力较量,上层的争夺倾轧,下层为生计苦苦挣扎,人生起伏。作家描绘了时代,一个时代的场景。人道主义的感召,善恶恩仇自有报应 钱也能够通神,知识转变命运。二百年前的东西好像现在还都在,人类进步了,又进步了多少,人的私欲始终都在,罪恶在延续,有报应吗,有报应也不收手。历史如一面镜子照耀着后人。
) g0 Z+ A1 n6 P2 C: f' h4 z
+ W$ X- I+ ?4 Y6 X. r
& ]& p0 g6 j+ @3 z/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9 04:50 , Processed in 1.23699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