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8-7-31 08: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D- `/ F( k8 f9 k+ N; r
& B9 P2 V! u, A5 ~$ N: p' k6 D
5 f* k" i3 Z$ a1 x
4 I+ g" n; _& J5 O
& L( C# ?: q( }( X/ h! H! \# X+ E" g* t# Z# L) E: G5 `( E
9 |. b0 V7 f1 h+ l) c( e7 b" t
1714【泳池】* M" p5 t: F2 k7 M+ V, _
老张在网上发了篇《一池子都是回忆》,说少年时夏日游泳的事。陶然亭、公安部游泳池、人定湖、青年湖……。这些个地方我都游过,最奢侈的属陶然亭游泳池,至少有五个池子,这里举办国内、国际游泳、跳水比赛,八十年代我还游过,从西城跑到南城。不知什么时候这里被拆除了,建起了住宅楼,住宅比游泳重要,泳池也赚不到多少钱,一年四季三季空闲,露天场所,也不开放冬泳。高档住宅建起,陶然亭游泳池没了,京城再无大型游泳中心。头顶蓝天白云,从十米高台一跃而下,北京没这地方了。后来的奥体中心“水立方”现代设施,但被扣在塑料大棚之下,看不到天,吹不到风,成了专业队的训练池,小众的嬉水地。大赛之后,我前去体验了一次,游人寥寥无几,游着舒服,只是不见万众的嘉年华。
% K" ^( f1 |9 T d5 O$ i v我在人定湖游水时,六十年代那里还是个人工湖,八九十年代再去时,改成水泥、金属架构的嬉水池,年头不长又改弦更张,设施拆除,栽芦种荷恢复旧貌。青年湖的那处我也游过几次,水质不好,后来不去了,不知现在那里还在不在。公安部游泳池我游过几年。八十年代中,我换了个行当,上班在西交民巷,下班后骑车穿过广场游一场再回家,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小林是那大院的子弟,也有同好,每次带上我同游,让他郁闷的是,跟我比赛过多次从没赢过,说是练练再比,再比还是不成。差着十多岁呢。# s5 g2 S7 n, u/ N. H
w% H6 W6 u6 R. l1 ~- a
3 [4 [/ }) g7 h$ K" O读完网文,想起去游泳吧,暑热去凉快凉快。小区地下的池子。现在大点的小区都有泳池,方便居民不出小区门就可以游水。夏天我很少下池游水,尚有天然水域可以游,冬天还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能去冬泳的人少之又少。四点钟到的池边,每个泳道内六七人,边上的两条泳道成为教学区,一堆孩子在水里泡着。人够多,水温偏高,要是冬天还行,夏天就嫌热了,不爽,越游越不爽。出水了。凉水冲凉,终于凉了下来。走出地面,太阳当头,才走到家,又是一身白毛汗。- h; z+ \; p9 r- p; i
+ U) q$ u3 M# d5 w# r
, f7 ]% f5 k4 y. y+ h4 p/ V2 U1715【什刹海】
9 X- f, m# A: X. k, X8 [: s# ]$ G人工泳池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什刹海游泳池。五十年代末上幼儿园时就被老师带着进了这里的蘑菇池,水磨石的池子,巨大的白色“蘑菇”往下淋着水。上学了,一年级就开始上游泳课,交上小照片,体育老师给办了游泳证,排着队伍往什刹海游泳,可惜游的次数太少,每年就带过去一次,一到三年级我每年就只游一次泳,都是在什刹海。到了那就放了鸭子,规定只能在浅水池玩,可那么多孩子早跑散了,除了跳水池有铁网拦着进不去。
/ ^" q+ z# Y" }. t1 x. x1 j记得一共四个池子,两个小池子,蘑菇池和四四方方的跳水池。两外两个属于标准池,长方形,都是50米长。其中一个浅水池,南侧约1米深,北侧是阶梯式漫坡,最浅处约1尺。不会水就在浅处玩。体育老师在岸上现场讲授憋气、浮起、划水、换气等要领,孩子太多,教不过来,没几个能学会的。倒是在游泳之前,在洗脸盆内普遍学会了“扎猛子”还比赛谁憋气的时间长,有人能憋气一分钟,这也是学会游泳的功夫之一。另外还练习水中睁眼,眼珠子疼,忍着,练过几次就不疼了。
+ k: {7 S, @7 o T2 Y3 F虽然是浅水池,那要看对谁了,这池子一头浅,另一头呢。孩子不知深浅,早忘了池水的状况,一次我从南头下水一下子就没了顶,两只手乱划拉,一下抓住了池壁,泳池壁贴着水线是一道长长的凹槽,围绕水池一周,是初学者的最好的抓手。看现在的泳池的池壁都是直立的,不利于救生和卫生。, t* r- [* J' d; E. M$ I% Q
三年游了三次,没能学会游泳。放暑假了眼看着同院的小朋友去游泳,我却不能去,姥爷姥姥不让去,没有家长带着。" u, U' p: {' v( U$ J
我一直到五年级才学会游泳。转学到德外,离着积水潭不远,每周一次游泳课。那些年号召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号召的人率先垂范,走到哪游到哪,大江大海。市内的不少水面进行清淤、压实,改造为天然游泳场,那时说到游泳场特指天然水域,像什刹海地区即有人工建的游泳池,又有利用河面设立的游泳场,二分钱游一次,不限时,而游泳池学生票一毛,限时两小时,循环场,过时罚款。( J" P$ ~. g5 E
在积水潭学会的游泳,没人教,还出过一次险。说来代价有点大,在我当上家长之后,让孩子上学后先报了个游泳班,学会生存的技能。
4 a; m7 U4 Q: G( R& M9 O* \3 `2 I- I A# }1 `, a8 o( s% A7 J/ u* ^
, {- q& i1 T7 |; K( ?, p% f. x;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