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L$ t, b9 w7 A! X( X& V
- s* a- J% _6 e8 v, d, C/ @5 C5 Q1 G( u
+ n6 N* w+ W4 s. s) d8 U5 @
% u9 T2 c# p' _& n! ~9 T# ^$ [, x" p$ D 1643【三人行】 国图听讲座前匆匆忙忙地先去还书借书。在读者刚还回来的书堆内找出一本《京华忆前尘》刚听过一次老北京胡同的讲座,再看看前人的旧闻。又到书架子上寻觅,没有目标,挑上谁看运气。架子上看到的都是书脊,看书名和作者。眼前这架子书是散文类,以书名来吸引读者的可能性不大,主要看作者了。年度的或专题的散文集可以一读,出版社为读者筛选过,不会太离谱,著名作家学者们的也好看,看到名字大概能想象出其内容和风格,谁让他们著名呢,都各有各的标签在身。这种辑录的册子太多了,尤其是老先生们的,进入公版期,都可以去印。 拿下一册肖复兴的,在杂志上读到过他的作品,同代人,曾同向而行过,这是他的一本集子《我的读书笔记》看看人家在读些什么书。《月影 青春驿站》叶延滨的。也许写给小年青看的,对作者有印象,好像也是同一拨人,想不起看过他的什么东西了,书写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拿下。 一周过后,三册书翻完了。挑着看,跳着看,不是小说没有连贯性,信马由缰,自己作主,不必跟着作者走。 《京华忆前尘》的作者陆昕,世代京城的土著,书香门第,他琉璃厂附近的老宅化为前尘,前尘依然弥漫心头,他述说老居周边的那些条胡同,厂甸、椿树街、铁门胡同、西草场、校场口……我都走到过,六十年代走到过,十年前,我还在宣外香炉头条办公好几年,他家的旧址就压在对面的商厦下面,我们办公楼前是大片迁而未拆的工地,十多年下来房倒屋塌,一片城中心的绿野,是没拆完还是开发商没筹到钱,绿了十多年,现在如何了? 旧尘还不够旧,这位作者不是老先生,还小我一年,同龄人的经历,尤其是前期的经历大体相仿,同一蓝天下,京城还是边地,滋生出类似的情愫,对眼前的老城,看着它衰败,看着它拔起,喜忧参半。 这三位都是同龄人,年龄上差得不多,看下来都有共同的履历,走到过广阔天地,两位都是老北京,也都到边地龙江转了一圈回来。 叶作家,共和国同龄人,介绍他首先是诗人。我应该是没看过他的诗,基本不读新人写的新诗。但想不起来看过他的什么东西,但对这个名字有印象,这本就算是读他的头一本吧,又认识了一位。 人生坎坷就属这位了,离异家庭,西昌落脚读书,马场、工厂、陕西插队、农工、干事、知青早年的漂泊多丰富的人生,怎么能不回顾青春,如今都是月影般的朦胧……。 1644【青春阅读】 肖作家这部书的第一辑为“青春阅读”都阅读了些什么?大体是一拨人,都是中学毕业去了龙江,肖作家是1966年的老高三毕业。略长几岁,多读了几年书。 他的第一本书,自己购买的书《少年文艺》期刊。少年就对《少年文艺》感兴趣可见是读书的料。书中有故事、散文、诗歌。人和人差别不小,《少年文艺》中我顶多读些其中的故事,散文、诗歌都跳过不看。看故事,进而去读小说,期刊很快就放弃了。再看人家小肖是怎么读书的,大量地阅读,唐诗、宋词、中外的现代诗,剧本、小说、文学评论。还大段地抄书、背书,大本的,后来中学作文获奖印成铅字,成为老肖后,新书不断推出,编书、写书为生。能成为作家有缘有故。 同龄人遇到的书都差不多,尤其五六十年代出版业远不如今天发达,中小学 图书馆藏书不多,学生们还不会去淘旧书。托福,那时的中小学生普遍的阅读量远比现在为多。少年们阅读,“三红”“三花”系列,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新作家群的小说大量发行,数量当在数百部以上,相信小肖也看了不少,在此他没有列举。 肖列举的那些部小说,我读过一些,契科夫的、莫泊桑的,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罗亭》陈登科的《风雷》……囫囵吞枣,不少根本没读懂,看了个故事梗概而已,如今这后两部小说连其中的故事情节都忘记了。《风雷》是在小学的晚自习时间连续阅读的,那前两本是文 --革赋闲在家时看的,邻居大哥借来的书,我也抓来看,文--革初年是我读小说最多的时段。好景不长,下乡了。 北大荒书荒之地,连报纸都难看到,甚至有过翻看《新华字典》打发时光的时候,在开始的那两年。后期好些,但旧书难寻。小肖是个特例,可为传奇,他书中的这篇《借书奇遇》,竟然邂逅了场部的“地下图书馆”。钉马掌的曹大肚子,这位曾经的农场办公室主任,落魄之后在 自己房舍的偏厦中藏了十几大木箱子书,文史哲一应俱全,有些在北京都难找的书,在这里还能读到。下乡知青遇上了书,北大荒再不寂寞。老天眷顾,时代不好,小肖运气好。
' [0 O8 Y9 N- ~! o#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