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8-6-3 07: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8 Y  H! z1 t1 T- W) w

7 r, y* b9 }$ m/ L5 M" O" h% ~1636【秦同学】  A) v8 {( T6 [1 s7 S
先回复秦瑄同学的提问。关于学校改名问题。子弟小学的全称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职工子弟小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校门口竖着黑白的大牌子写满了字,还不敢写大了。地址西四北大街105号。不错我们在一个院子住着,105号大院的。1959年腾退院子里的职工家属,都是总行的,其中最西面的后院留了下来,我们没挪窝。在我家住的中院东厢房北房山后起了堵墙,与学校区隔开。从此我们家的门牌号改为南魏胡同(现在的西四北六条)26号。我们一下成了胡同里的孩子。
8 y- E4 ^8 j5 }. f  Z7 w. ~学校于1960年秋开学。估计是在1961后,或1962年改名育群小学的。近期外面的亲戚让我查找个资料,有关育民小学的历史,我见到其中记载,该校成立于1959,为财政部子弟小学,寄宿制,1961收编为教育局管理,改名育民小学。这几十年办学都是论拨的。子弟小学也赶上一拨。大跃进后什么都敢干,学校办起来大概成了无米之炊,教学质量也有问题,只能教育部门收摊。此乱象,八九十年代重演,办学层级更高,规模、持续时间更长。当时寄宿制学校,多是“育”字辈的,“群”“民”都出来了“育新”的校名流变也大体如此吧,育新起初,在马尾沟时,好像叫作商业部子弟小学,网上有同学说过。; n5 G. _: y  }% o6 [5 z
我们住的院子南北横跨两条胡同,住着有近二十户人家,大概都是国外局的人,几位老者都是老中国银行退休的。你家住在前院,进院门后的第一家,那排北房的最东面。你家里有谁,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我们都是“一.一”班的,同班的还有张以中。那时(1960)咱们院子上子弟小学的至少有8人,一年级的5位,女生还有张莉平,二班的。顾家三兄弟中老大老二分别进入三年级和四年级(?)。5 m) P- F, }6 L9 D4 a$ ~
秦同学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女生。周日晚有时一道返校,我家姥姥让我跟上秦同学走,也许以中也一块吧。那是我们还懵懵懂懂,秦同学已出落的聪明伶俐,有领头大姐的意思。老人家的眼光应是不错的。大约一年之后,或者两年,秦同学转学了,也搬家了,是否同期的事。我记得转去了黄城根小学,不知道对不对,那时我觉得黄城根很遥远,反正这个名字顽固地滞留在我脑海中。4 ?& ~7 \' y+ s; {* H0 m7 G4 D
3 r) }. z$ Q$ y# D- ?
/ W4 k% {+ L1 J8 a- D; k( \4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8-6-3 0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D! j; j1 C( f. ^8 r' F
2 Q+ O* ?5 ^( V6 G6 C
1637【老年间的事】
, d% k' L. q' D! N人大概多是自我平衡的。我现在的记忆力衰退,近期发生好几次“骑驴找驴”的事,倒是早年的事常有念念不忘的。其实还是忘掉的多。记得住的是好玩的或是某些第一次,先入为主。比如玩“过家家”我在幼儿园时都没玩过这个把戏。跟着秦同学,在学校小楼西墙下的“洞房”内。记得吗,学校的二层小楼的东墙外因为办学加盖的红砖楼梯,楼梯的下方由高到低依次三个长方形的内凹空间,顶上有半圆的弧度。小朋友就坐在地上扮起了一家老小,找来些石头瓦块充作锅碗瓢盆,玩过好些日子几个土孩子。
$ H1 s4 h1 c% V) T转伞也是我的最爱,尽享风驰电掣,比现在的电子机械滑车要好玩得多,那是靠四位或八位自动力飞起来,你追我赶,被抓住的淘汰。富于动感和竞争性。跑道一圈浮土过了脚面,飞转起来风生土起腾云驾雾般。它立在校门口的那片空地上,除了上课和天黑它总是转着,后来竟然被磨损折断了,几个月后,又被重新加固再次立了起来。这么好的运动器械竟然失传了,按说现在的金属材质远强于当年,不会再发生折断事故。- U% c' C' L1 j/ |+ J
咱院子与学校隔着个小门,位置在我们中院北方的东侧,但经常落锁,能从那进出学校的机会不多。也有捷径。你家房山的东头不远是学校西北角的一处平房,煤球仓库,仓库西窗对着咱们院子,窗上的铁网,早被孩子们撕扯掉了,从煤球房窗户钻出来,下面是个土坡坡,正好安全着陆,我经常从这往家跑,学校大门甭想出去,一回来姥姥就给我洗脸洗手往手上抹蛤蜊油,冬天手总是皴的。3 Y9 X* y9 z1 K/ \# E
你说的隔着门梳小辫,我想该是厕所北面那间小屋,小屋有点下沉式,后来养了猪。那小屋人通不过,靠在门前,内外人说话,递送个东西,那年我来这喊来了姥姥,给我三分钱,我要买“少先队队章”姥姥踮着小脚把钱递过来。
! e+ T& A# V+ M你们前院那排房的中间住着苏利平一家,你该认识,大我们两年,大概是前院办学那年搬走了,后来也进了子弟小学,外号小胡子,属于淘气出圈的孩子。
) x  ~# k7 A5 l4 @6 h7 I* {. S& f( k我家姥爷好像还当过院长,六零年前后,唐姥爷、唐姥姥,也许你都不记得了。要是老辈的人还在,上辈人应该还有印象。
2 E; l2 X7 N. l0 F/ g
/ T/ o/ e+ y3 n$ x, y

- _( p- H1 K+ S: K不是黄城根小学,是迁居到西黄城根。可以印证当年影影绰绰的记忆,误差还是比较大的。快60年了。2 {3 i& G' q: e8 o6 i

" t+ S( t4 c/ l6 ~( O5 w3 ~0 U0 o
& m  ]  s  }5 |  m
发表于 2018-6-4 17: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a  Y: h* i/ m

7 A" v* `7 b! ?- C1 ?: W% v& v4 I' u: ]4 J- U

4 g4 F- L* h3 j$ a" o! r! v1638【黄了】
  a% U( ?- H5 D1 h! f1 s% }隔了九天,推开栅栏门。迎面树上的杏子黄了,今年是“小年”,树上的杏子不多,顶上一片绿,枝桠间星星点点。去年结得多,眼见着一树的花,满树的青果,没人疏果、剪枝,就这么疯长,但我一个也没吃着。我七月中见着时,地面铺了一层都成了黑杏,一年的收成白瞎了。
0 z( }/ e- \+ a: b+ p) O这地下也掉了好几个,捡起一个看,不是果熟蒂落,还挺硬的,有虫子眼儿,是虫子咬掉的。抬手摸到个杏子,捏捏还挺硬,连摸好几个,没有太软的,摘还嫌早。小年果子少但个头大,寻着两个大的摘下尝尝。能吃了,但甜度还不够,香气淡。, h" X" ~* ~6 k- z; P$ l
黄的还有我那两垄水萝卜,完了。上次来长了一寸高,这次不仅没长还抽抽了。叶子斑驳,黄叶比绿叶多。开春我头茬种的水萝卜收了几十个,都不大,边长边吃,每次来捡大的拔几个。长势还好,于是又播了这第二茬。初春和初夏不是一个热度的太阳,一周多缺水,开春时还问题不到,而且半个月前有效降水好几次。而这十多天,好像没见下雨,近些天都是30多度的高温,暴晒又缺水,嫩苗叶面灼伤。这一茬瞎了。
) [* y9 e( O. B+ b+ q3 I园子里的老玉米还好,太阳晒着也没打蔫,也不必浇水,农民种棒子都不浇水,靠天吃饭。不浇水,给它除草,根部周边的大草拔去,别让杂草跟你争夺营养。每次来都锄上一遍,马上封垄了,小草再无出头的机会。
/ T7 P1 ^0 R" l我那一溜南瓜也长起来了,高的那棵伸展出一米的藤,触须缠绕在竿子上,早给它们架好了,花叶子的南瓜秧属于攀爬型,藤蔓苗条,一旦根系巩固下来,就开始发力蹿个。一色绿叶子的矮胖型,才一尺高,分蘖多枝,已放开了好几朵黄花,引来嗡嗡的牛蜂,这属于早孕,个头还没蹿起来就开花坐果,果实如碧绿的珍珠大,那你还长不长了?头一次种这个品种,邻居老张给的,说是能长得小磨盘大,怪不得坐果这么早,个头大需要的孕期长。可我还想让它高攀上房呢,顶上宽敞,长多大都成。这瓜还能长出三米多的藤子吗?拿来剪刀,外科手术,剪掉旁枝和藤蔓上的花朵,留下主干,捆绑在竹竿上,看看能不能蹿个、高攀。要是万一悬在半空结上大瓜,也挺麻烦的,支架、托盘……。长着看吧。
3 Y8 D( `7 |; Y
# \# w' }% ]8 b: T3 g$ M2 E

' g' e- I4 B" N2 ~5 n  o! f! {# F7 v6 V6 l; f8 N

1 F* a% `, G2 A1 _
! X9 Q2 V( z. w) N9 Q8 ?0 `

6 P7 @: Q6 m2 h- |3 T: Q" F2 A1639【布谷 布谷】
! h* D. W4 [) }房后的老张过来,把借的书还我了。看了看说,你这里缺水呀。我说是呀,这十来天咱们这下过雨吗?没有,顶多甩两点子,老张说。所以呢除了老玉米和南瓜,其他都没怎么长,我这不正在补种花生吗,葱籽、香菜籽、小油菜都播过,没见着苗,种花生吧,籽粒大,母胖儿肥,小苗出来也不会像菜苗那么娇嫩。是不是晚了点?晚点就晚点,要不现在种什么好,要不就光长草了。秋后花生长不大也没关系,煮嫩花生吃呗。其实就是没结什么也养地了,大豆根瘤菌养地,这花生果大概也有效果吧。 $ J; i1 Y7 n7 V; p% C3 B
9 P2 h* X' K4 D& r( Q/ a

2 W, i# t/ y$ d6 \# V9 t转了话题,老张问吃了吗?我说还没呢,正准备吃呢。老张说我那黄瓜熟了,去摘。我说我这备着呢。老张说我这刚吃完,到院子里去走走,我那从来不锁门,想吃什么随时去摘。得嘞。0 _; m4 N4 S: L
老张那里当是蔬果满园了,有日子没过去。看我这实在是没什么可吃的。说你这就是鬼子姜长得旺。那还是人家自己长的,多少年前种了一次,过后年年生发结果,沿着篱笆墙连成一片。
# p4 e8 c+ `3 h2 {  ]老张出了栅栏门往南边去。我这里开餐,从家里带来一盒“锅塌子”西葫芦和鸡蛋的混合物,已上锅蒸过,亦菜亦饭,到是缺点主食,黄瓜就不去摘了。0 q' O$ N$ \! h) J  \; ^
鸟语啾啾,门口罗雀。怪不得窗前一线净是鸟们的遗撒物,这天多紫色的,它们天天过来串门,喜鹊飞走了,来了一群麻雀。天暗下来,倦鸟归巢。6 U$ Q1 N7 B, C  n- ^4 ]8 v
撂下饭碗,打灯,灯不亮,时有发生的情况,尤其是大雨过后。这些日子也没雨呀。好在动力电还有,搬过台灯插上电源,亮了。四野静下来。怎么连老张那窝鸡也一点动静没有,不会都宰杀了吧,养的是下蛋的鸡。
3 ^& V, s4 t8 b9 g3 X布谷-布谷 布谷-布谷。布谷鸟叫起来,这一叫就没完没了了。叫了好一会儿,另一只跟了上来,年青的布谷鸟,声音清脆些,叫声也急促,像是刚学打鸣的公鸡,这么叫下去,不会长久的。果然,变声了,刚才那只老鸟又张嘴了,不紧不慢地叫着。别不是发声教练吧。布谷-布谷……直叫得天黑透了。静。$ ?$ m) Y5 f3 R. l: L
6 j, U; D# z0 [  X

+ ^6 c! c" T3 d" w% Z2 C6 n! o3 ]4 j( K( e

! |1 r8 M! Y/ J$ M5 A) z! z* Q
2 K- Y# C, h3 N7 }, q; \2 R7 ^

5 a1 A4 b) h9 I5 i3 Q  n1 G) @* x5 a1640【故事】
1 v- I8 s  ~6 e1 X) @幼时难得见到父母,幼儿园寄宿制,我四岁多他们就远行,留守儿童,一别几年。父母给孩子讲故事的事一点没有记忆,等他们来到身边时,我已经大了,可以自己看书,故事多余了,亲子关系的关键期就那么几年。& g' Y' h2 m7 U3 @1 d! v: K# N9 H- Q
父亲给我讲过笑话,肯定不多,我能记住两个,那还是六零年冬天他回京开会小住一段时给我讲的。其中一则复述如下:说有个财主生了个傻儿子,取名“世子“,孩子大了送去私塾读书,先生怎么教都学不会,无论如何也得把自己的名字先学会吧,回家时老人问起来谁回来啦?总得答一声:世子回来啦。教了几天这孩子还是记不住。先生想了个办法,树上摘了个柿子塞在学生裤兜内,再问你的时候,要是想不起来就摸摸兜里的柿子,你就能答上来,马上还练习了几遍,行,答得挺利落。放学,回家吧。  t8 T& A% ~  M; c# ~: P& `$ |
学生连跑带颠一路玩耍到了家,刚进到院里,堂屋门里老人发话:谁回来了?孩子想起兜里的物件,下探去寻,摸到一手稀烂黏糊糊,张口回答:脓包回来了。& W# X. e& M' ^

+ p+ f& D) y7 Z5 _- O* B0 u
9 m4 T* }4 ^0 P) F# A2 O
晨起拾掇园子,趁着凉爽浇水,头晚浇了一遍,次日浇二遍,浇到树底下举手摘了几个杏子放在上衣兜里,兜浅装不多,捡软的捏,有两个果皮丝丝缕缕的已经泛红。早饭就它,不开火。想想还是多摘几个吧,拿来个小盆,上了梯子,都转黄了,如果再等个三五天,树上熟就好了,十成熟最好吃,软软的一包浆,吸吮入口,满嘴生香。现在的状况也就九成熟,上市的标准够了。再等等,可我再来得一周之后了,该落果了。先摘一批再说吧。满满一盆。
5 y0 m6 a/ G, g5 u6 S  p( T蹲下来又拔了十几个水萝卜,一两寸长,摘去老叶,泡在水桶内。预备早餐:萝卜+杏子,素食一顿。劳作继续,太阳还挡在树后。' x: R. A7 ?0 v  h! b
太阳高起,收工。水盆前洗涮,想起兜里还有东西呢,去掏,粘了一手的黏黏糊糊。两只杏子挤碎了,兜上湿了一大块。赶紧处理,撕开外皮,这半有虫子,好的这半已成果酱状,吸食下肚,有如吮吸冻柿子般,可惜少点,才两个熟透的,酸甜。不合算了,还得去洗衣服。
4 w5 A1 V5 ?' E9 S6 |我瞬间想起老爸“脓包”的故事。1 T6 Y: u0 d5 G* {/ ~
! ?) N4 L2 U* ~+ g4 e  T( A4 \7 A

: M$ a& Y5 Y3 |

点评

这“脓包”的故事乐死人啦!  发表于 2018-12-2 20:59
这个“浓包”的故事,真是乐死人!  发表于 2018-12-2 20:56
这个“浓包”的故事,真是乐死人!  发表于 2018-12-2 20:52
发表于 2018-6-4 17: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180603_145756_resized.jpg
  f! u( s, F- p* r8 {# d
发表于 2018-6-5 18: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x+ g, {3 j. X; N9 b
9 A; q9 w" J0 T+ p- I) c
1641【40°】
+ U. B- U) Q) x# D5 E/ T5 C; u晨报气温40°。早起外出不显得热,升温待到午后。穿行动物园,门内清清爽爽,绿荫遮天、清水泼地,问过小工这水不是河里的水,机井抽上来的水。门口西侧小广场,摆了大半圈展板,宣传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今天或是环境日?工作人员到位不多,正在码放资料。
& Y# \2 u4 h& b/ h来到水禽湖边,这里视野开阔,水面见不到多少禽鸟,它们也会寻凉快地儿躲着,跟人一样。今天游人不多,来这“打鸟”的拍手没几个,老人家们都是看着天象出门,被这高温天气挡在家中。其实上午还不至于。主要是天色不好,预报轻度污染,拍片的人,拍风光照的人很在意天气的能见度,讲究拍出来的片子得漂亮。雾霾天是猫在家中的理由。& _9 u- g8 C+ h0 o2 f* {* p
吵闹声不绝于耳。闹声在树顶上,叽叽喳喳此起彼伏。往上面看,夜鹭的大家庭鸟口众多,雏鸟都现身了,枝尖上呼扇着的翅膀。近处,大柳树第一个丫杈处,筑着一个鸟巢,两只鸟在巢中面对面立着,仔细看都是雏鸟,大点的也是雏鸟,它们嘴对嘴,像是小的向大的讨食吃,你啄我,我啄你,没有送食的,都是吃货。大鸟飞回来了,在巢内立足未稳又飞走了,两只雏鸟转过身扑去,什么都没捞着。继续面对面高一声、低一声叫着,看来是饿了,多少个巢穴嗷嗷待哺,类似的场景,家家都在养儿育女,雏鸟就要展翅出巢了。能不热闹吗。4 n1 `6 n! ?# l9 a+ Z; S
还是没见着东方白鹳,还是那两只鞍嘴鹳立在笼中。有一个多月没见了。他们不发讣告吗。珍稀动物逝去,至少园中要通告一下吧,生卒年月,籍贯、入园日期、死因、后事处理,该是做成标本吧。户口注销了,新成员何时替补,报送计划了吗,落实到位了吗。兽医院知道、食堂知道,每天少了一份餐食。濒危物种的濒危程度就此又增加了千分之几。前些年的资料中看到东方白鹳存世尚有数千只,早就被列入濒危珍稀物种。还是不要替补了,放飞它们在大自然中吧,那里还有生命延续的可能,来到笼中就是关到死,鲜有传宗接代的先例。邻居夜鹭家族兴旺,它们是自由飞翔的鸟儿。4 i/ P2 j+ M" p9 S$ r

8 L6 K" o/ E# ^+ a# W3 N: u0 B
# h4 F  W2 K) x5 k1 r
# O. P/ R) F1 r2 D- ]
# |- U; Z8 m& y9 w& M2 c
1642【麦黄】9 G, t) K- \) x1 P. P/ k' j, k
热风呼呼地叫,一年一度麦子黄了。下午路过大钟寺,倒公交车。南头一片金黄,麦穗垂下头来,这麦子该收了,没见开镰。收割机过来,有两天就完活。这是农科院的试验田,得精打细收,颗颗都担负着传宗接代的使命。整个城区,至少五环之内大概就剩下这片麦地了,听说颐和园西面有片稻田,观光展示娱乐型的。不知有没有展示娱乐麦子的,一人多高的铁栏杆团团围住,见着过穿白大褂的在里面转悠,田埂上插着牌子,立着标签,大概不少的珍惜品种,世代农人的心血留存在这片土地上。! j: R/ r8 X: }4 \7 q/ s# k

. m  [0 a( o3 `/ ]
) D  ~7 l/ S" x1 S) A1 r
想起50年前,我第一次认识麦子,坐火车去昌平县亭子庄公社下乡麦收。也是六月上旬这个时段,赤日炎炎,打地铺住在小学校的教室内。那时候,农村真缺劳力吗,各行各业都支援农业,无偿的。“麦收一晌龙口夺粮”,连我们这没有多少劳动能力的人也上了一线。社会不知是怎么想的,是让这些学生接受锻炼,培养接班人吗。
" c/ X4 s) y" Q4 j( {  G' O' B) l至今我都认为,所有的农活中,唯有这拔麦子是一等一累人的活,对人的折磨没有超过它的。靠一双手生生的要把麦子连根拔起,那要多大的力气,臂力、腰劲,还非得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才能应付得了。看老农们赤膊上阵,较起劲来神采飞扬,手起翻飞,连甩带磕,一溜烟蹿向前,一个汉子至少顶我们五六个人,真得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我们这些十五六的学生, 说来当时也不觉得自己小,个头比农人不矮,但一双嫩手哪里受过这种磨难。一人给你一垄,各个拔出了两手泡,两手血。日晒、出汗,都在其次。好在没有拔几天,也没拔几垄,就换工上了场院。  {9 T0 M5 i6 K2 }$ Q
为什么拔麦子而不用镰刀割,后来我知道京郊农民有些地方是用镰刀的。当地人的解释说,连根拔起一是全杆回收,这样地里干净,有利于马上夏种。再者,回收的麦秸可作燃料,镰刀割,余下的根部就白瞎了。燃料紧缺,当地人连树叶子都要扫起来填进灶膛内。( b9 j5 K7 }4 @' H( H0 }
据说北京的地面不种麦子了,缺水,除了不多的菜地就剩老玉米,耐旱。前些年去廊坊,河北地界还能见到连片的麦田。
: y- x( ?* z* K, D, A收麦了,麦客们自南向北收过来。
$ U1 S/ w- @- J5 W2 i) b6 i+ {& _9 z3 `" c1 N( ]. ?
% c9 Z4 f- r5 _4 G. u: i2 s
发表于 2018-6-5 18: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180605_132151_1528186645106_resized.jpg
* I. d/ w7 z; K9 v1 H1 K0 y& N8 y
发表于 2018-6-5 1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180605_132330_1528186647919_resized.jpg
/ z2 z) E- F6 @" F( `
发表于 2018-6-6 20: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U9 p  A0 \' n  L4 a9 z% g1 S7 B% W8 I2 m; J
1 \7 k$ n8 _5 w- `! L! e$ v
. O, V& Y. D( d$ u; a0 B
: g% ?! [* z8 u! D7 i/ v
1643【三人行】
国图听讲座前匆匆忙忙地先去还书借书。在读者刚还回来的书堆内找出一本《京华忆前尘》刚听过一次老北京胡同的讲座,再看看前人的旧闻。又到书架子上寻觅,没有目标,挑上谁看运气。架子上看到的都是书脊,看书名和作者。眼前这架子书是散文类,以书名来吸引读者的可能性不大,主要看作者了。年度的或专题的散文集可以一读,出版社为读者筛选过,不会太离谱,著名作家学者们的也好看,看到名字大概能想象出其内容和风格,谁让他们著名呢,都各有各的标签在身。这种辑录的册子太多了,尤其是老先生们的,进入公版期,都可以去印。
拿下一册肖复兴的,在杂志上读到过他的作品,同代人,曾同向而行过,这是他的一本集子《我的读书笔记》看看人家在读些什么书。《月影 青春驿站》叶延滨的。也许写给小年青看的,对作者有印象,好像也是同一拨人,想不起看过他的什么东西了,书写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拿下。
一周过后,三册书翻完了。挑着看,跳着看,不是小说没有连贯性,信马由缰,自己作主,不必跟着作者走。
《京华忆前尘》的作者陆昕,世代京城的土著,书香门第,他琉璃厂附近的老宅化为前尘,前尘依然弥漫心头,他述说老居周边的那些条胡同,厂甸、椿树街、铁门胡同、西草场、校场口……我都走到过,六十年代走到过,十年前,我还在宣外香炉头条办公好几年,他家的旧址就压在对面的商厦下面,我们办公楼前是大片迁而未拆的工地,十多年下来房倒屋塌,一片城中心的绿野,是没拆完还是开发商没筹到钱,绿了十多年,现在如何了?
旧尘还不够旧,这位作者不是老先生,还小我一年,同龄人的经历,尤其是前期的经历大体相仿,同一蓝天下,京城还是边地,滋生出类似的情愫,对眼前的老城,看着它衰败,看着它拔起,喜忧参半。
这三位都是同龄人,年龄上差得不多,看下来都有共同的履历,走到过广阔天地,两位都是老北京,也都到边地龙江转了一圈回来。
叶作家,共和国同龄人,介绍他首先是诗人。我应该是没看过他的诗,基本不读新人写的新诗。但想不起来看过他的什么东西,但对这个名字有印象,这本就算是读他的头一本吧,又认识了一位。
人生坎坷就属这位了,离异家庭,西昌落脚读书,马场、工厂、陕西插队、农工、干事、知青早年的漂泊多丰富的人生,怎么能不回顾青春,如今都是月影般的朦胧……。
1644【青春阅读】
肖作家这部书的第一辑为“青春阅读”都阅读了些什么?大体是一拨人,都是中学毕业去了龙江,肖作家是1966年的老高三毕业。略长几岁,多读了几年书。
他的第一本书,自己购买的书《少年文艺》期刊。少年就对《少年文艺》感兴趣可见是读书的料。书中有故事、散文、诗歌。人和人差别不小,《少年文艺》中我顶多读些其中的故事,散文、诗歌都跳过不看。看故事,进而去读小说,期刊很快就放弃了。再看人家小肖是怎么读书的,大量地阅读,唐诗、宋词、中外的现代诗,剧本、小说、文学评论。还大段地抄书、背书,大本的,后来中学作文获奖印成铅字,成为老肖后,新书不断推出,编书、写书为生。能成为作家有缘有故。
同龄人遇到的书都差不多,尤其五六十年代出版业远不如今天发达,中小学 图书馆藏书不多,学生们还不会去淘旧书。托福,那时的中小学生普遍的阅读量远比现在为多。少年们阅读,“三红”“三花”系列,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新作家群的小说大量发行,数量当在数百部以上,相信小肖也看了不少,在此他没有列举。
肖列举的那些部小说,我读过一些,契科夫的、莫泊桑的,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罗亭》陈登科的《风雷》……囫囵吞枣,不少根本没读懂,看了个故事梗概而已,如今这后两部小说连其中的故事情节都忘记了。《风雷》是在小学的晚自习时间连续阅读的,那前两本是文 --革赋闲在家时看的,邻居大哥借来的书,我也抓来看,文--革初年是我读小说最多的时段。好景不长,下乡了。
北大荒书荒之地,连报纸都难看到,甚至有过翻看《新华字典》打发时光的时候,在开始的那两年。后期好些,但旧书难寻。小肖是个特例,可为传奇,他书中的这篇《借书奇遇》,竟然邂逅了场部的“地下图书馆”。钉马掌的曹大肚子,这位曾经的农场办公室主任,落魄之后在 自己房舍的偏厦中藏了十几大木箱子书,文史哲一应俱全,有些在北京都难找的书,在这里还能读到。下乡知青遇上了书,北大荒再不寂寞。老天眷顾,时代不好,小肖运气好。
- h% E; L7 f, W& I, s6 b" `
发表于 2018-6-9 15: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648【王同学】
同学一场却没说过话的有不少,异性之间,中学阶段,我们的中学阶段非常短,算上寒暑假一年零八个月,人都认识,男女同学之间说话的不多,像是中间有条鸿沟隔着。现在的中学生也是在青春期,沟通会有障碍,但不会不说话吧,初中三年下来,可说的话不少,学习交流就是主题,那么多功课,想跟对方说话,这就是正茬。
几位中学同学小坐时说起了王同学,同班、与我还同一条胡同住着,两家的院门离着二十多米,斜对面。见着面了,形同路人,一扭脑袋过去了,毕竟不是路人,认识的,心里还有点嘀咕,也不是想搭话,也真不知道说什么,干脆就不张嘴。最好不要迎面碰上,彼此都走单的时候。
同学时没说上话,就再也说不上了。都去了龙江,不在一个连队,隔着五六十里路。      
多少年后,把这位同学的事都快忘了。直到有一次见到中学同学的一张集体照,半数同学都在上面,没有我,捧着语录本在天安门广场照的。看到照片上的这位女同学,才想起我们曾经一班过。说起来不光中学,小学也是同校不同班的,不同班的说不上话很正常。
后来知道她境况不大好,那还是从小学同学那得知的。精神状态不好。后来还问过她们一块去连队的女同学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好像是心劲太高,又力所不及,人就郁闷了,病退回城。
这次聚餐小坐才知道她回城后在东单附近一家委托商行工作过。同学见着她时正在街面上坐着。问为什么在这待着,说是单位照顾,给点清闲的工作,负责门前三包。
同学说王同学现在的状态还好,都当姥姥(奶奶)了,一点不显老,白白净净。几位同学一道去医院去看她,住在西北郊的一家编号医院。其中一位,下乡之后再没见着过的,可一见面,王同学当场就叫出了名字,聊起来过去的事记得挺清楚。我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有三年了。为什么不回家养着呀?说到家里,看不住呀,吃药也难以保证,医院有医生管着。现在逢年过节接回家住几天再送回去。
就这么一直住下去了?

. R4 k9 `- N' f; J1 F
发表于 2018-6-9 16: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649【心病】
健康的标准是身-心健康。心不健康也是要命的事,有病要去看精神科或是神经科,但治愈的比例不是太高,维稳也算是不错的疗效。西人广设心理诊所,好像有点治病于初起阶段的意思,在咱们这还不大多见。
人活的长了见识就多,见着的病人就多,家人、熟人、不熟悉的邻人。街上常跑着闪着红灯的救护车,这路况得耽误多少病人呀。有心病的这个群体实在不是个小数目,听下来都惊人,高龄老人的脑退化症,被失眠折磨的人有多少……。刚才微信群里又来了个现场直播,学生没考好,从九层楼上跳下来了。观者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怎么就这么脆弱啊……。
又是跳楼,过去没听说过这么多跳楼的,那时候楼少。这二十年听到的、见到的多起来,好几位我还认识,因病、涉案等等原因。我上班时楼上栽下来一位同事,怀疑自己染病,人没了也就不再深究。
更多的人不会如此决绝,但心病在身的怎么都难以幸福起来或幸福长久。
心病从来就有。先天遗传下来的,没办法,哪个家庭赶上了就得担待着。另外一种是后天养育不得法,令孩子养成了怪癖、坏脾气,骄纵对孩子也是有害的,离开家庭,谁还宠着你,小时不容于班集体,长大不容于社会。
就是没有被惯坏,好孩子、乖孩子,也许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地成长着。一旦环境发生巨变,缺少锻炼的孩子,未曾接受过挫折磨砺,走出家庭面对全新的环境,生活工作的各种压力,难免不发生问题,多数人挺过来了,会有人迈不过这个坎。我们这拨人,想想身边的人好几个,早夭者从边地回城几年就下世了。带病在身的艰难度日。
给孩子以健康。父母的责任,吃饱穿暖之外,多些锻炼,吃点苦头,运动给人以健康的体魄,少年跑下半程马拉松,其意志力足以和人生困难抗衡。我们儿子是教育无门了,孙子呢。
社会环境是无法左右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难题。今后大概不再会有童工,上山下乡也不会大呼隆。少年、青年面临新的压力,少年的课业负担,成年人的养家。少年时底子打好了,成年时出问题的概率会小多了。至于老年人身不由已的那一天,拜托医疗科技的发展了,赶得上赶不上不知道。

! n2 u' l# u7 |/ q7 x
发表于 2018-6-11 17: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650【感觉】
这两天舒坦了。上周连续高温持续到周末下来小雨,35—40°的高温掉头30°以下。气温到了35°以上就没有舒适度了。我人走在外面,感觉还可以,今年第一波热浪过来,基础还么坐实,低温还在20°上下,整个城市的积温还不是太高,人在树荫下不热,多少出点汗,自行调节降温。但是傍晚进了家门,屋内好像比外面热,晒了一个白天,室温升高。看看气温表过了30°热的感觉,家里没有自然风吹着,不舒服。降温的办法是开空调,又不愿意开,费电、费钱还伤身,不合算。再说这刚开始热,真要到三伏天,叠加上桑拿天,难受的日子还在后面。挺着。
天一热人就打蔫,什么都不愿意干,看书不行、看电视,那电视屏发散着热量,贡献了室温的热度。晚上早睡,黑了灯似乎就静下来,眼不见为净,心里净些,视觉的烦扰大于听觉,睡不着听广播里的故事,能把人听着了。
这几天恢复正常作息,环境舒坦,不热不燥,灯底下看书也能坐得住。上周末预报说本周连续三天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可进到本周,雨势消退,雨量缩水,天气预报的雨情三天改一天了,这下不下还要等着看。阴天的时候多,周边有下雨的地方,城里也过来凉意,体弱的要加衣服。
气温表上把人体的舒适度区间用绿色标示出来,温度为18—28°,高出28°感觉就差了,湿度也有个区间,40—70%为舒适区间。屋里有两块气温表,西卧房内那块老式的,木板上红色的玻璃柱升降,另一块在东卧房,为指针式的,两块表标示的温度能差出4°来,这大热天里见着老表人更易上火。不过老表测出来的湿度要低于另一块。会是不同的房间温度、湿度有差别,把两块表放到一起,差别还在,还是4°湿度依然不一致。到底信谁的?家里其实还有第三块气温表,只是去年就不做工了,三节5号电池提供电能,一直没更换。换上又怎么样,很有可能给出第三个温度和湿度来。更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还是相信感觉吧。要不屋里凉时就去读那老表,感觉热了就去看看另一块,心里感觉舒坦些吗。
: P, {+ A' k! B8 t' P: M# S
发表于 2018-6-11 19: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651【看病】
天凉快去于哥家串门,春节后没见着。微信里说自己半瘫了。一定是言过其实,出门不方便,八十过了,腿脚差了也正常。
见面聊天,头等大事还是健康。四肢当中上半截还成,下半截差了。不用则废,老不出门就越走不动,也是因为走着费劲所以不出门,互为因果吧。于哥把治病的过程又复述一遍,长话短说,略去许多细节,我能听明白。上次就说过北京医院骗人,为啥?先说收费,一样的针剂收费1700元,一月打一针,打针的耗材人工费用130元,后来转到近处的安贞医院同样的治疗、针剂收费为1100元和10元,怎么会差那么多?我说医院等级不一样,同样的药可能进口、国产的不一样,收费不会相同。于哥说,可都是三甲医院,打的针剂都是国产的还是同一个厂家的,而且都是打针,操作和耗材会相差10多倍,这是怎么回事?还是人家安贞管理的好!除了收费的差别,于哥说后续治疗选在安贞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的医生耐心,我老头啰啰嗦嗦问这问那,人家一一给以回答,不像上一家医院,问他三句就烦了,不理你。为这个病,于哥先后看了三家医院,够费劲的,还好病被控制住,现在指标基本正常。
人老了病多,于哥又说起另一家骗子,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前不久去看牙,也没什么手术,开药和漱口水,一次花了500多。拿药时,还给了一句话,说是回去,含点“二锅头”漱口也行。于哥听着觉得别扭,买了药水治疗干吗还二锅头呢?几日后牙齿肿胀疼痛不见好转,又去大医院看,舍近求远。医生看过之后说是后面的新牙拱出来摩擦腮帮子所致,经打磨之后,次日牙就不疼了。这前一家社区医院不就是卖药骗钱吗,根本就不对症。
黄鼠狼偏咬病鸭子。老人本来出门就困难,看病不易,偏偏遭遇这些个不顺的事。牙病这事明显的社区医院失职,只顾增收。有些未必就是骗人,像头一家的收费问题,问题是可以说清楚的,大医院有帐可查,就是个说明解释的事。患者到医院来,不是什么病都能看好,也别指望。美国医生特鲁多说过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去大医院的患者往往得不到这种安慰,容易引起矛盾。
/ b5 W/ v0 \; C# k" ?* O
发表于 2018-6-13 16: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0 r2 F% l" l3 L0 N0 l3 v8 j7 p  e
) K7 c- M  P" w: L& D: |$ ?+ K, z( S
* w) x$ e4 h# [. H5 ^
2 N: ]6 Q1 _5 {* W3 a
+ v! S8 _0 [$ U. ?3 j

- h  t% X( p2 t2 S/ H. d" d- N( L1652【喝粥】
$ |+ N& p+ v/ A/ H于哥一定要留我吃饭,九点多就到了聊得11点就差不多了,吃饭就算了吧,要不来碗粥喝,喝晚粥再走。
, Q2 m  d% r# {' a; ^于哥熬的粥不同凡响,多年保留下来的金牌项目,可惜老伴不大领情,隔天来一锅,焖烧锅,九成以上都是自己喝下肚的。我哪次来能赶上时就来上一碗,饭不一定吃,粥要来一碗,常常还给家人再捎回去一份,茶沏上基本是摆设。这次是头天打了招呼要过来,那粥一定是备好的。  b$ j" A7 `4 Q; A! D
于哥从来对这锅粥不吝誉美之词,来他着三次要有两次复述生产流程,想是让我也学一招,但我从来都听个大概,不往心里去。主要是学不来,太复杂,十几种食材不是难事,操作时间太长,从淘米泡制算起,到最后一次揭锅得二十多个小时,要分期分批加入食材,耗不起这时间,也没有这个耐心。
, l$ X" f+ L5 h1 n% q1 F: g/ t6 A5 r) L

( i% ~: d- t/ `9 z( }“你闻闻你闻闻,这不满屋子飘香”于哥掀开锅盖,往外盛粥。“这粥你哪找去?可北京”我说“宏状元”粥馆子的也不如你这,它那就是品种多些,但哪一样也不如你这个。这是我的心里话,口感、味道确实不一般。于哥现在不说这粥的养生、疗效了,二十多年前开始精心熬粥的初衷是治病救人,自我救赎,目的早已达成了。1 D3 g8 c7 i% R2 x, R  S, Y
凉了一会儿,捧起来喝。我说这里还有白薯干吧?“没错,老家寄来的,还有山药。你没觉得哪不好吗?这批红小豆差点,可能是陈货,有点硬。再有这枣也差点,洗枣。我没听明白这洗枣怎么回事。于哥抓过袋子,“看见没,这枣太干净了,水洗过,你再摸摸,多软呀。我要去,绝不买这种枣,超市的东西不成,品种太少,没办法,新发地批发市场去不了了……。”
" M3 S+ Z" ]# v) g6 \+ h" |& {满满的一碗下肚。于嫂打饭回来了,包子、熏鱼、凉菜。没有饺子了“馅老满”?于嫂说楼下的单位食堂换主了,原来的“馅老满”退出,大概是合同到期,现在的承包人手艺差多了,这是街上“庆丰包子铺”买的。* F# g$ i4 j1 \( Y7 h, i' K6 T  W
食堂跟不上可是个大事,上班的人还差点,中午对付一顿,而退休这帮老人一天两顿都在这。这个损失不小。那你有什么办法。喝粥喝粥,再给我添一碗。
1 P/ z' w% t9 B# @% z. b* r- \, M) Q; `饭罢,于哥又翻出保温瓶,盛上大半瓶,足有两大碗,回去跟家人接着喝。
. @/ H$ y3 q/ l/ ^" Q8 V# q
- S& Q. z6 o: R
6 T6 ~. v( I! T  i2 E
发表于 2018-6-14 1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 f! K) Z9 }+ j7 j

9 X9 p  w( ?% ?# t- Z" Q" p/ c

- _& X4 c/ p! k5 \7 j% \1653【开镰】/ A9 `: f& Z/ _3 I
午饭后往家走,北三环路边上的麦地一片焦黄,该收了,快十成熟了。记得过去京郊是六月上旬开镰,这是晚熟品种或者是因为试验田、种子田,要等到完全成熟才能收割。这片田面积不大,不足百亩,大型收割机半天的活。农人不再辛苦,从南到北,麦客们都归流机械化的行列中。+ \% g  |) S, |: _+ Z( i
已经开镰了,一台蓝色的小型机在地中央慢慢移动着,收割机的下半截没在麦浪中,机头仰起时前面的拾禾器不停地旋转,正在收割中。我在麦田的北头下了公交车,迈过草坪的栏杆来到地头,一人多高的铁栅栏挡住去路,远远看着,百多米之外。
4 X, Q( ?2 e" @0 ~: Z; R5 Q这些年难得看到麦收的场景,还是四五年前在爱沙尼亚的土地上见到多台联合收割机集体作业的场面,让我想起久违的黑土地的麦收,滚滚烟尘,梯次前行的联合收割机,都是遍体的通红,自走式或履带拖拉机拖拽的,拾禾器切割、卷进厚厚的麦杆,顶上吐出金黄的麦粒,侧翼跟上绿色的解放卡车卸载,收割机身后跟着方方正正的草车,车轮压过处身后甩下一垛垛麦秸。8 L6 a8 _+ z& y- ^1 V2 ?
地里的这台小机子可没有大生产的气势,慢慢腾腾跑不起来,不声不响连点动静都听不到,离得稍远,公路上的噪音盖过了这台小机器发出的声响。慢慢地前行,机子转身时见到身后喷撒出一片片的麦秸。也许是地块不大,种的品种又多,不多会儿,收割机又开始转向,不同的地块要分别收割脱粒,收割机无法撒开欢儿跑起来。
. C) \, \& L4 e; J( K: `, s/ |# _4 ~/ O暴晒,收麦子的好天,麦穗干燥易于脱粒。可惜见不到热火朝天的麦收场景。眼前地头的麦子已被收割了两趟,留下高高的麦茬。看样子一时半会儿那收割机不会往这边来,它又掉头往南了。西边的麦子倒伏了一大片,昨天中午一场大风,吹落枯枝败叶无数,成熟的麦子也不抗风袭,好在没有多少雨水,及时收晒不会有多大损失。这机器是捡拾不起来了,倒伏的麦子需要人工收割。大田里只机上一位收割机手,地面有位白大褂。见不到镰刀手。白大褂手刃过麦子吗?请农民工来割吗。要是请义工我愿意干上半天,旧梦重温。
$ \* K9 z7 N! e/ e+ t/ v
' S8 V7 W: F2 P# N
9 Z) x) O; W5 L' r1 y
发表于 2018-6-14 1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180614_133811_1528960691575_resized.jpg 8 C! y' r, R( I# d; v
发表于 2018-6-15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w) O" i! }% r, O4 b* ~8 C. A! a

- _6 T4 ~' c/ v# ~: G! X- A6 M
3 r, p8 w/ M( J9 a. d
3 |$ M1 ^/ T9 `; |
; \8 g2 I. [2 O) ~

' Y5 n% m& E! l: f" X8 p6 l

7 M2 [& G2 k+ v7 k: i( E- Q1654【列吧】
2 s; \1 u% P- A收了麦子吃馒头,新麦上场有白面馒头吃了。青黄不接的年月,农人盼着麦子焦黄,接续上一年的口粮。耕者有其田,社会安定后同胞们不再为吃饱闹心,种不种粮街上去买着吃,多数人住进了城镇,越来越多的人买粮吃。也是因为18亿亩粮田还在,外贸大船经年累月地往咱这里拖拽粮油,北美的小麦玉米、亚马逊的大豆……嘴大吃八方。) j, O( E/ r3 |: a
下了公交车,路边就是“马甸大集”几乎天天开的大集,自从市内的大卖场们腾笼换鸟,马甸大集就见红火,摊贩们移师这边,客流也跟了过来,交易畅旺。衣服鞋帽锅碗瓢盆文玩书本。日常所需中的“进口货”少些,肉类生鲜没有,卖不过周边的大超市,少量的新鲜水果、干果、干菜、干豆腐、杂粮、糖果、小食品,各地的土特产不是太多。我经常这里买点水果,十个八个,和田的大枣100元3斤,葫芦岛的干豆腐买过几次……。6 I# ~2 x4 Q! k- w$ B! g
今天见着个卖俄罗斯食品的小摊,各式糖果,饮料。大瓶的是格瓦斯吗?跟大可乐似的。不是,啤酒,30元。柜台上排着面包,方的圆的。圆的20元,说是叫列吧,摸上去软软的。我问哪里产的?海参崴wai。我又问是咱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面包也值得进口,那么老远。小贩说进口的,都是刚到的货。海参崴就是海参威,小贩用了咱熟悉的“威”字发音作了“更正”,大概是怕我老汉听不懂,又找补一句:海参威原来是咱的地儿,被俄国人抢走了。这小贩太小瞧了北京人,怎么会不知道海参崴呢,50年前这帮子人就当街呐喊声讨“新沙皇”,不平等条约,看了不少的纪录片,割地赔款就老毛子凶狠,怎么会不知道被打劫的海参崴呢,连“符拉迪沃斯托克”都知道。
, j. ]  c, X2 J; V+ w% _前面的老太太刚结了帐买的列吧,跟小贩说去年刚去过海参崴。小贩说俄罗斯的巧克力也不错可以尝尝。老太太说买过了。小贩抓起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塞到老人包里,你尝尝这个。
; O/ }6 N/ X3 k' |% g* p3 X( i我掂量着圆的和长方的。都叫列吧都是面包。记得买过哈尔滨秋林的列吧,老大个还硬硬的,这圆的太软。长条的面包倒硬一些,沉甸甸够实惠,一个顶咱们普通面包两个的重量。来这个尝尝吧。15元,保质期一周。6 H5 B% j4 |9 F9 k2 F7 P$ h7 ~

: \' k! i9 @7 F3 Y$ L

+ }9 B9 V. Y+ s
: I9 Y# n3 D7 `* w  ?7 i" R/ b

8 e1 R- k4 m8 q# l3 |  j/ r, K8 b, c- E& q; r& M

; |2 R# z3 a6 ?# c1655【面包】
5 h) T" A0 D1 L$ J早年有过说法,历数面包的好处与馒头类的蒸食比较,营养还更耐储存,说要改善国人的饮食结构,多吃面包,那是刚“改开”之初,当时的问题是面包贵,想法把面包的成本降下来才易于推广,八十年代初的切片面包大约六毛钱一个,现在六七块了,当时馒头五分一个现在一块了。谁也没降下来,都蹭蹭地往高了走。该吃什么还吃什么,现在吃面包的人比过去多多了,眼见着面包房越来越多,品种五花八门,但馒头类的还是中餐的主食,中餐馆内不见有上面包的,家庭中除了早餐大概吃面包的主极少。
# J5 x5 e( |) y6 }* S& t早餐时我常吃面包,主要是省事,省了上锅熘的麻烦。味道各是各的,都不错,至于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海参崴的面包干爽,掉桌上了不少的面包屑,味道还有点酸,人家的口味,俄人不是还佐餐酸黄瓜吗,不吃醋,发酵的另一种酸,跟大肉、伏特加配套。酸面包偶而尝一次吧。' P4 @  c; F+ Q  v6 G
买这海参崴的面包之前,我在大集的书摊上还买了书。大集就剩了这一家书摊被挤在角落里,好久没给自己买书了。老伴说家里的这本《宋词三百首》字号太小看着费劲。我翻开了看,二十多年前的版本,其实我也没看几句,一直在架子上,现在可以翻翻了,再不看真就没机会了。字小没关系,看看书摊上有没有大开本的。
. a% C0 H. E. h& V! p+ O6 q摊上书不是太多,近些年时兴的国学系列,老书再版,再就是童书,小孩子的钱好赚。书架上扫过三五行就锁定了目标《宋词三百首》就它了,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大开本,大号字,有注释还图文并茂。尾页标价59元。多少钱?“三本50块,您再挑两本。”家里有《唐诗三百首》大开本的,《元曲三百首》没有,再来本《诗经》不管它是几百首。三大本拎上走。3 i7 Y  `. @0 l8 i9 ]
后来才遇上了面包,拿上一个。还想起了一句话,俄罗斯的高先生说过的,好像是说的他自己,大意是见着了书本就好像是饿人扑向了面包。物质的面包,精神的书本,人类都曾经遭遇过的匮乏,那个年代已经久远。谁还扑上去呀。
* c* G6 Z4 v$ M. T, `5 w' c/ G
" b/ Y* M' u  P" R; D; O6 ^6 k) ]+ v8 _8 e* v" o! ~+ Q$ ]. P
发表于 2018-6-16 11: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656【宋词】  B& s# t6 ?) r+ E# \
翻开书本先看目录,怎么排在第一是李白的?往后翻,先看到的是他那首“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多好的词!千古流传,这李白唐人,盛唐人,为何选入宋词?我问摊主,摊主说就是那么编的,我怎么知道。
" ]8 |6 B2 [7 |" i6 K% f, D7 V: S: M再往后翻,见还有李煜李后主的,五代南唐人,也归于宋人了。我家那本《宋词三百首》就没收李后主的。想想这李后主列入还有些道理,宋太宗灭了南唐,李后主成阶下之囚,悲愤出了诗人(词人)因迤逦哀伤的词句而流芳百世,说他是宋人也对,写词得罪了宋皇帝饮鸩而死。" p$ b/ x1 j. n4 g+ t
往前翻,这书是谁编的?“(清)朱孝臧 编选”古人编的应无大错,作何道理,回头再看。4 D$ I- R1 F* K% g5 O& h/ ~
回家后拿过那本旧书对照着看,原来我这本漓江出版社的《宋词三百首》也是清人朱孝臧编选的,翻开头一篇选的是徽宗皇帝赵佶的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就选了一首。别看是亡国之君不碍他站在头一位。这新本子呢,徽宗在哪里?往后翻,把徽宗排在了后面,倒是多选了他一首“眼儿媚”那第二首同样的内容,词牌写作“燕山亭”。看来是要求同存异了,要不出新本子干吗。次序打乱,内容有变,唐人成为宋人如何解释。新书的前言里说,本书“顾及宋词发展脉络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等要素基础上选编而成……。因词萌芽于隋唐之际,成型于五代晚唐时期所以本书收录了唐、五代时期的佳篇名作,以示其源流变化。”不光李白,刘禹锡、白居易也都在册,他们也都吟唱过词曲,留下名篇。跻身宋词之列让他们少性了不少,可多少还觉得有些别扭。唐宋差着好几代人呢。其实编者完全可以编一部《唐词三百首》。
# V( {+ j& Q) Z' G. ]这本新版的《宋词三百首》并列书脊的不光是清人朱孝臧,还另有主编:思履。笔名,是这位思主编反客为主,我主编我做主,大刀阔斧编排铺陈。大概不少读者也不在乎唐人还是宋人,都是古人,读的都是古人的美文。0 O& W6 R# \6 C8 Z& h
& k0 s* n( L' D1 n$ V6 H  S0 s
1 b* Q: ^5 k2 W. c" K
发表于 2018-6-16 17: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3 ]4 r& s! O  ~; H2 y1 u* a
  i! D' e- t3 a* g" }0 h
1657【开赛】
0 S6 c/ R& D8 P6 p! ]6 A世界杯开赛几天了,电视上看了半场,乌拉圭对埃及,0:0结束上半场。埃及防守的不错,乌队屡屡大脚传中,都被及时封堵,起脚射门的机会不多,反过来说那乌队常常逼过半场,盘带配合沉底,没能在禁区内制造险情缺临门一脚。
6 Z& @# A1 ^: q看球就是爱谁谁,谁赢都行。反正我队输不了,中国队连上场的资格都没拿到,最要面子的也最没面子。只能说综合国力不行,你花大钱,举国体制也不行,小打小闹兵乓球行,大球不行。人多势众,万里挑一,亿里挑一也不行。精气神不行,在男足身上看出了一代不如一代。
1 W. Q1 [7 x) P  I, e, l. V只能看人家比赛。南美对北非的球队。能有什么倾向性吗,希望哪一方赢。说不太上,都是小国,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球队,里面谁是球星,好像连电视转播的解说员都没提起, 他也不熟,好几十个球队上场,这两支对大概是殿后的,无希望小组出线或是进入十六强还是多少强,赌球的赌这两支球队十拿九稳。我不关心球,这两支极少听到过。0 d% d8 l& K) G8 s/ n  h
说是谁赢都行,但还是常常莫名的紧张,球在门前你争我夺,射门!进没进去都紧张,怕他射中还是没射中,都揪着心,球员们离开球门才松口气。这球谈不上精彩,半场没进球,也没见守门员扑出过险球。
' c6 i# e, ]% Y  X. i乌队的球员个头高点,埃及队的颜色黑点,像是乌队略占上风,在对方半场盘横的时间多。我想起曾经的埃及一游,十多天沿尼罗河顺流而下,沿岸法老遗迹风土人情走马观花。到过、看过。村寨中见着原住民黑黑的大个子,这片曾是大个子们的土地,阿拉伯人过来反客为主,古埃及被颠覆掉。埃及现在还有一块土地西奈半岛在亚洲范围内。& _2 D4 Y" I1 \( {: t% Z+ M; x
看比赛谁都向着自己的球队,再扩大点亚洲球队,如果跟其他大洲的球队比赛,希望多一个亚洲队出线,近邻跟我们的关系更近些似的。再或者你对一个国家有好感,在感情的天平上,也会为这个国家加把油。乌拉圭更为陌生,埃及一面之交,又是文明古国,还是保佑埃及队胜出吧。
' X8 n- E* [/ w! I! R% ?. ]不精彩看它干啥,不看现场转播去看纪录片。干吗要莫名的紧张。$ L, ]6 V0 U; T: Y0 b
次日见到比赛结果,埃及队1:0胜出。
0 ?" w- v* S" U6 \6 U
( b$ m: u" U$ C8 _6 x/ p
9 ^; Y7 l! o2 v# p/ |
发表于 2018-6-17 2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 G# |. O- a/ [1 X9 V' t- z. K& F
0 {; j- h5 [9 D. O
. r1 L# A; w+ ^

6 Q8 x7 o9 b) P/ Z2 l1658【小国大球】9 y" }" U% g% G7 @
接着看了第二场球法国对澳大利亚,看了全场的直播。有人预测这届世界杯法国有希望而德国没戏。但看了这场球,法国队的表现乏善可陈,面对澳队优势不明显。过去感觉澳洲的足球较欧洲差着一截,这场看下来仅一球之差。
1 `! M& i  Y1 h% i. s当天的赛事安排得挺早,接下来的第二场晚十点左右开赛,阿根廷对冰岛。阿根廷,南美劲旅,拿过两次世界杯冠军,到那旅游的国人经常会被安排到他们球队主场去参观,马拉多纳塑像立在门口。当地人最大的话题就是足球, 别当着他们的面夸赞巴西,死对头,有他没我。冰岛名声也挺大,除了那次破产的危机,再就是它的足球。好几年前,网络上就有冰岛球队的介绍,还不是上次世界杯,这次介绍冰岛队是第一次杀入世界杯,那上次它名声鹊起,或是进入的奥运会的足球赛,反正是一次大赛,那次大赛照样没有中国人什么事。出名的原因当然是球踢得好,斩将夺关杀入大赛,关键的问题是小国寡民,才三十多万人口的国家,球队的成员是杂牌军,业余兼职,五行八作干什么的都有,大赛前一个多月才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参加集训,而且一踢就提出名堂。/ t& x$ }9 P  Z0 X
这次人家又是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世界杯大赛。头天亮相看看踢得如何。  V. s( K& Y. h2 ^; b( F6 p
阿根廷不愧传统的足球强国,基本上是压着冰岛队这半场,大多数时间控球脚下。冰岛队固守后场,铁壁合围一次次瓦解对方攻势。北欧人,人高马大,密集防守门前争顶,高出一筹,固守中长传前场,防守中伺机反攻,频次不多,但屡屡造成威胁,突防能力强,多次造成门前乱象。阿队漂亮地抽射进球,场上气势大振,阿队再接再厉,攻势更加凌厉。真为冰岛捏把汗。冰岛队卷土重来,败不馁,数分钟后回敬一球。1:1踢平,双方都被调动起来。阿队的梅西单枪匹马连创数关,冰岛后卫不惜犯规阻挡,遭致点球处罚。点球,十拿九稳,梅西操刀,皮球推出,门将扑出,这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 m4 h+ H  V- n) d8 `* f* v' U
不看了,睡觉。不希望看到冰岛队输掉这场球。- |0 H6 s3 D4 P+ V
次日看战况:1:1 战平。
6 f/ O/ _" P" [8 y& b网上有段赞扬冰岛队的文字:厨子传给了司机,司机传给木匠,木匠进球了。建筑工人禁区放倒了梅西,梅西罚点球被导演扑出来了!场边的牙医笑了!这就是冰岛队! ' z/ n  K& ]1 _* V1 v- ?
+ \4 M& w" w. a: w4 O

! N; @! S9 t5 I
发表于 2018-6-19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S, A- T$ l9 e0 a+ V' p
! t2 r+ K8 |6 N1 B

+ i' N( x+ ~1 v0 h3 j6 Q% }
6 t* S) }" A+ Q, J5 r7 L' E

" h7 g7 X( H9 H" b1659【举国体制】( M# {6 X. V4 a1 \
写完上篇贴出后,今天看到网文,大意说冰岛队也没那么业余,那么神,比如其中的一位就是职业球员,近几年一直在德甲踢球。其实关于冰岛杂牌军的报道好多年前就有,还是外电的报道,几年前我就在网上转发过,这次的基本是旧闻,冰岛队又进入世界杯,动静大了,传得人就多了。7 A2 V! O; @6 p, l8 C4 z4 `% {
冰岛足球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弱到强是不争的事实,球员变更,业余转专业皆有可能。冰岛队成为热点,电视广播也开始爆料。听下来人家冰岛才是“举国体制”在发展足球,在天时地利人和一条不占的情况下,能把足球发展了起来。广播里说,冰岛每五百人就又一位持证的足球教练,不大的国土面积有数百个足球场,场子多设在学校中,免费向居民开放,北欧半年的冬天大雪覆盖,全国有十几个室内足球场,球队训练有场地……。
- ^% k% z- E1 `) |; A  E2 I  Y8 r) |8 g& @有这样的群众基础和基础设施,几十万人当中出几十个足球先生不应太过奇怪。
7 N( r/ N( Q* j' b  e近些年在欧洲走过几个地方,人家的球场多是开放的,包括学校的球场,只要不是学生上体育课,周边的居民都随便出入。去年在东非,肯尼亚的内罗毕,在马达加斯加的首都,体育场就是热闹的中心,地区的足球赛吸引了众多呐喊的球迷,球场够简陋,但参与的人多。
( O/ G5 N4 `; O0 P1 [% M: t反观我们一个城市有几片球场,中小学校大门紧闭外人免进,包括大学的球场都被铁网圈起来,比如“北大”。处处画地为牢,公产成了小地方的私产。有关部门呼吁学校的操场向市民开放。十多年了,依然故我。你让孩子们到哪里去活动?且不说有那么多的补习班等着他们。
! W. Z% b( |4 ?+ S: G我们只有乒乓球算是举国体制,普及到城乡,现在住宅条件得到改善,家庭置一台球桌都不鲜见。但有几个孩子踢球,有多少成人还在踢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现在看,先在冰岛实现了。- p5 _* Q' [" `- l' }0 K( b
只要没人踢球,那一个个操场都在白白地晒着太阳,就甭想冲出亚洲。
! L) G) Q* M/ S' E0 z5 W晚间看了四分之一场球赛,瑞典对韩国。看到上半场结束时,0:0踢平,韩国苦苦支撑,明显体力不济,败象已现。" N( I/ W% b4 T% u2 m( T) {- O
. F$ B0 S6 D, F  ]. ]

: b& f; ^& q+ Q1 k
发表于 2018-6-20 15: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v3 A4 t+ {/ K- Z" @

! I% L( d$ j/ P4 l* h& t

7 l) |& K+ D% p7 B5 G$ Q
, ?! B6 n" T8 T; I% _$ s

2 n" c. \. ~8 e8 N1660【结实】  G" s$ L) ]# T9 ^4 B
凡是有身体接触的球类项目国人就处于下风,身板不行,身高、体重都差,要是能跟人家等量齐观,那灵活性和持久性又差了,姚明算是不错的,郑海霞呢就差着事,好在场子不大,等在篮板前候着同伴喂球。踢足球对身高要求不是那么严,但大个子争头球肯定优势,大个子也可以跑得快,两步顶小个子三步,合理冲撞期间也是身大肉沉的占便宜。昨晚一场,小日本争抢中张牙舞爪,解说员告知这也属于扬长避短,胡噜到脸上,致对方球员倒地不起。
# o$ \+ ^) b( Y9 e- V6 {8 v2 Y战况激烈,昨晚首轮小组赛尚未结束,场上已开出10个点球,比上一届要多得多,严重犯规多。这届大赛技术含量提高,配备了“鹰眼”系统,协助裁判,减少误判,用技术手段来遏制犯规,减少球员们创伤的程度。球场上从来不乏小动作,下意识的或干脆就是有意伤害对方。1 R# y; [; e4 k
世界杯赛下来,尤其是踢到最后的,球员疲惫不堪还伤痕累累。对球员体力、意志的考验。有时看他们半场球下来,一方的疲态已现,下半场就等着输球了。人真得个好身板,能吃苦还得结实。
# Y" K8 G& N' h是骡子是马出来遛遛,场上看出,亚洲队的体质普遍不行。大概跟饮食结构有关系,比较肉食为主的国度,亚洲人体型小了一号,摄入的热量少,场上奔跑对抗就不行。记得十多年前“施大爷”任主教练时给国家队改了章程,把“球员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改为“我做什么你球员就得吃什么”多给热量大的牛肉吃。当时好像见到了些效果,那一阶段国足多少有点起色。进步没能持续下来。
: k5 ~8 r4 F. K0 q昨晚家中小保姆告假回家,儿子踢球伤了,骨折打上了夹板,伤的右胳膊,马上期末考试没法参加了。中学生踢个球就能伤了,这体质可够呛。现在的学校谨小慎微,稍有些风险的项目都取消了。我们少年时,体育课安排单、双杠、跳马、游泳,课余时间足球、篮球,一年四季大汗淋漓跑在操场上,没记得出过什么大危险,顶多有人跳马歪了脚,踢球摔倒擦破了皮。想起老刘的孙子,小学生,去年打冰球冲撞在一起,腿骨折,今年春游上树,往下一跳,再折。这一拨孩子的骨头好像易折。营养远超他们的前辈,但运动量却差得多。从小电视机、电脑,现在又加上个手机,过少的室外运动晒太阳、出汗,骨头都长不结实了。
8 b3 T8 }, C1 W* {6 v! e1 q% m: Z' ^8 C3 ~& j9 ^: ]1 L
. x: L2 v% h( |3 z0 G; C
发表于 2018-6-21 07: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B% j) d) o" U4 x$ A* V! E2 d; i4 B
4 p& l# p/ j" F) y
1661【羊上树】
3 n8 q, x- k' I0 Y早年来到龙江边地,听到老职工嘴里有句话“没见过羊上树”满满的否定语气,经常是一方打断另一方的说辞,最后找补这么一句,那意思是抨击对方说的话,比如陈述的某一事项不靠谱,根本没这么回事,用类似的同义语可表达为“姥姥”。边地当时的主流话语体系基本是京腔京调,我们来了,老职工大多内迁了,但语言的流变遗存下来。我们偶尔也会操持这句话来怼话不投机者。这活新鲜活泼又说得在理,以此来加强语气自强不息挺合适。0 W  s# D- S' b6 B, q4 `
到七十年代中回城之后,有次在图书馆中翻阅图书,当中有照片一幅“羊上树”仔细看了,大羊小羊黑羊白羊都立在枝枝杈杈上,眼见为实,有图片为证,没见过羊上树这回算见着了,虽然不是亲眼所见,但已深信不疑,风光照片造假的那时还没听说过。这是哪啊?非洲的摩洛哥。
0 g$ s2 }0 H2 P/ J8 O$ l9 s) v) P" p& l“没见过羊上树”今后不能再说了,说了就是孤陋寡闻。这好多年也还真没听到有人说起过,但羊上树的图片,陆续看见过几次,看来这还是属于少见的新鲜事,值得推送给读者。
% o) [; j! @& f5 I  S0 `我知道摩洛哥不是从这个图片开始,但摩洛哥的形象从这个图片开始增添了内容,再后来知道它是二战北非战场,还有它至今还保留着王室。还有什么?想不起来了。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 _) ]- }1 w' W# I" X( P5 m  ~2 Q- Z- K7 F
( U+ O  M$ F( B
昨晚世界杯小组赛摩洛哥对葡萄牙。欧洲足球赫赫有名,小国葡萄牙偶尔能名列前茅,但摩洛哥就生疏了,电视中转播过欧锦赛、美洲杯,大概没有过非洲杯之类的。非洲球队这二十年才有些起色,似乎能跟亚洲球队相抗衡了。* V3 Y- g, h6 e$ P$ k& b* u# Z- P
整场球赛,摩洛哥攻势不弱 ,门前射门多过对方,体力和控球能力不错,他们比葡队踢得卖力,刚开局不久先失一球,急于扳平,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但就是缺乏门前一脚的功力,终局0:1败北,小组赛两站皆输面临出局了。
) G5 H5 W+ Q9 {2 R+ p) B% O体育大赛,不同国家、种族交流的机会,大国、强国由此出头露面,世界杯区划配额制度,球踢的好就能够冲出大洲走向世界,地球另一边的人通过绿茵场上来认识一个国家和人民,你奔跑的球员和你的拉拉队。这比砸钱满场子竖广告强多了。7 f, H" h  V! e7 Y: Z4 j* _

) w. S) O7 y7 o
4 L* B& ?, D& z0 H9 s& o
发表于 2018-6-22 06: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_" `: Y0 C9 E4 C. f  `- X/ v+ v* j
7 y8 [8 x. Y- s: y4 C% n

/ m5 n+ H$ @( Q) Y  [& U. G

. }/ r$ g/ o* S1662【夏至】% ^/ O# X/ {' F: q" S% @6 j
昨天央视的天气预报报出部分地区高温达五六十度,吓人一跳,仔细看说的是地表温度,气温可没过40°。好像过去没这么报过。说到地表温度五六十度绝非夸大,今天中午我出小区门时拉了一下金属的门把手,烫手,要是多握一会当被灼伤。太阳地里停着那么多车,暴晒,车内温度不知高到什么程度,年年都有报道,车内高温令滞留的孩子送了命。" c, }( X- F$ R$ }5 f: C
今日夏至,不是夏天到了,而是夏天的极致到了,最热的一段时期。中午出门,骑着自行车,滚滚热流,逼出来的汗水瞬间被烘干掉,往河边走。谁想到过不去了,铁皮墙竖起来,河畔施工。往回绕行大道,大道的柏油味道被催化出来,城市夏天的味道之一,说来地表温度还不算太高,没被晒出油来,没有压出轮胎的花纹。可能现在铺设的柏油熔点高了,更坚强了。
. ]# S: i4 M  a* b3 D" Q8 X" n8 N往人民医院去拿药,还是那么多的人,穿行急诊室的楼道,楼道愈发拥挤,过去竖排的病床现在横过来,为了多容纳些病人,楼道半幅都被占领,大概是暑热添了病患,躺着的大多是老人家们。回望二十多天前我来过的那间急诊观察室,依然是座无虚席。一茬茬的病人,没完没了的病。没病的人真好。
9 R* e2 x) N0 R' _1 V8 k( k6 J4 L/ T1 }4 z/ x& _  ~

" H; h4 V3 @5 g5 f4 J8 S/ A两分钟挂号,50号,来到三楼就往常去的三号诊室,还是那位不知名的大夫。刚好患者离座,我及时补位,“给老太太拿药”我拿出药盒“这种药店有卖的吗?”大夫摇头“那您能给我多开点吗?”摇头“多开,机器通不过。”“补钾的药还用吃吗?”“不用”滋滋滋,单子打印出来。“谢谢了”一分钟看完了病。同楼层也可以交费,两只队伍都排着八九个人。往一楼去,窗口多,都是三四人的队伍。三四分钟交了费。8号窗口取药。盯着电子屏的患者名录,十分种都没见露面,望眼欲穿。卫生间去一趟回来,还是没有,等到第18分钟时,有了,没有队伍可排。
# Q4 }( U6 _' f: K# G6 }9 k! m回程西直门地下超市采购食材“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晚间操作一席热汤面,热汤早点做出来晾着,前两日剩下的盐焗鸡拆骨煮汤,配上番茄片,四喜丸子上锅蒸,再凉拌一盘黄瓜丝。( M9 O8 x) h, t% |
  L7 Z0 ~0 c7 C+ G4 y3 U$ b
% n( h2 h) m* b- H

( ?' u0 y* h4 M) V. c
' _$ Z2 r) c' A- n4 g9 k

- ?  Y0 x7 ~" u, X0 J
, U$ Q6 I) u+ `' [
1663【游湖】( c/ I2 H# i; ~( r
吃过汤面后游湖,绕到南岸,展览馆门前的码头。8 v" |0 q: `) \1 W% G
水边清凉,温度落下好几度,怪不得这么多垂钓人,乘凉是主要的。钓竿前船尾的木栏上歇着一排野鸭子,打盹的,梳毛的,深棕色的蓬蓬松松,这是一家子,同样的毛色,挤在一起看不出哪两位是家长,小的长得真快。
! S1 n3 K+ |# W# c0 a: |湖水沁人心脾的凉,又凉得温润,数天的高温下层的水还是凉意满满,水草在身下滑过,它们快要冒出水面了。水面宽广,远处寥寥的几个游人。几十年下来游人越来越少,什么时候过来都是畅游无阻。人们宁可挤在狭小的池水中,孩子们从小被训练得躲避风险,躲了风险也少了多少乐趣。  h, V* G6 m$ j9 E
水畔排排钓竿,加入掠食者队伍的还有一只肥肥的浅色鸥鸟,不时地掠过水面,远去了又转回来,前面翻起一条银色的小鱼。望天,避开视野中的楼群,天高云淡,最长的白昼,夕阳已退去,淡淡的半个月亮出来,下方挂着两只风筝。燕子回归了,队形散乱在头顶上盘旋,在追逐蚊虫吗,它们已不是这里的常客了,难得见到身影,今天它们飞得那么高,听不到它们吱吱地叫声。比那两只风筝要高得多。: V# w' D* t0 i: W- ~
游过湖面来到长河的水道中,这边没了游人,北岸上修路封闭起来,岸边我们那个游客中心空空荡荡,今年怕是恢复不了了。回游,老远的看到湖西大船上立着只鸟,从园子内溜出来的,拜访一下。近了,是只夜鹭,明显的标志是脑后那一撮长长的羽毛,随风飘动着。越来越近了,一尺多高,灰色的外衣、白色的肚皮,嘴巴泛着紫光。好有定力,一动不动,三米、两米不为所动,像是眼珠子都没转,我也不动了就这么凝视着。它在等着猎物?不像,一对杏黄的长脚立在大船的后舱面上,离着水面不近
5 r3 M+ u% }  m+ `% }, G6 o发呆是它们的常态,暗藏杀机的常态,大概它们也是这园中的常住民,对人毫不避讳,心无旁骛。不打搅了,告辞。船尾游到船头,这还有一只,稍大些,会是一对伴侣吗,像是成鸟,这个育雏的季节,它们怎么会在这个角落内发呆,各家都有各家的难事。你呆你的我走我的。
$ W" v4 V  W( e+ ?: V: m. G0 b" Y
. ]) Q# C3 ]' `; z. {
8 E) B! U7 a6 u2 F
发表于 2018-6-23 06: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6 F. M3 a+ g& D
1664【南美不美】
  b! i1 j4 x/ z7 p3 D3 G3 N# i能与欧洲强队抗衡的唯有南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看历史上的记录,获得过世界杯大赛冠军的也是这几支球队。想想他们也都是源出一脉,早年流行以小吃大,南美地盘都被西、葡两国瓜分,其间的几个世纪西式文明,西式的踢法与这边的桑拿舞都有交换。0 }$ v( c7 Q$ F& r
6 e  A% w8 T2 `, b, ^
这次的小组赛即将结束,南美的成绩单不够漂亮。昨天阿根廷0:3落败克罗地亚,令球迷大跌眼镜。克罗地亚知道的人不多,南斯拉夫解体打打杀杀几年才独立出来的小国,九十年代后期安顿下来后就淡出众人视线。不是大赛,这类小国难得世人面前露脸。这次阿队战败能否小组出线都成了问题。
0 M: \; H2 y$ s4 {# g1 D
# e. R0 G: j/ H2 |0 R9 {7 V$ u巴西成绩平平,小组赛对哥斯达黎加,倚强凌弱。谁知场上强队不强,弱队不弱,哥队筑起坚强后防线,结合防守反击,全场巴队占了上风,控球率明显超出对方,屡屡攻势都被门将化解。踢得也算耐心,就是未能破门。这次比赛记住了巴队的主将内马尔,多次射门未果,终场前,对方禁区内争抢时仰面摔倒,点球!场上、场下都激动起来,希望终于被争取到了。哥队的球员围住教练抗议……。此时场上最明白的两个人就是冲撞在一起的球员,那撩在内马尔胸前的一巴掌到底是有意而为故意犯规,还是自由落体接触。内马尔应声倒地,那一记究竟有几分力量能使壮汉如此不堪,莫不是被点了穴。电视中播出重放慢镜头,好像这一掌不具这么大的杀伤力。那主裁判下到场外在监视器中翻看回放镜头。回身后改判点球无效。哥队躲过一劫。看来这一摔,摔得不光彩。比赛是体力、智力的较量,另外还有各种的伎俩,以求一逞,终究赢球是关键,人们见到的是捧杯、拿牌,谁还记得这一摔是真是假,你无数双眼睛,抵不上球场裁判的认定。好了,这届大赛启用技术手段监控,误判漏网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内马尔大概赶上了头一例。今后还要照此办理的球员们可要想明白了,一切都记录在案,错判当场翻盘。0 r- f2 n9 r) E; L# C
90分钟0:0踢平。补时6分钟,还是巴西队老道,利用门前混战抢射破门,两分钟后内马尔再下一城,这一脚无可置疑2 p  l, c/ S" j5 j* L. e
3 H, X9 b. J" b, z" Y

% _* p( L# j: B
发表于 2018-6-24 22: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 P, f" y2 ]1 T, v9 }+ e- }
  \- P* W0 x0 p8 B3 U
- S. ~! X' g" c2 S. {; w6 c2 x
' V4 t6 m& ~6 t" `3 r

0 S2 S' I2 p3 E/ A9 V5 B# u% \4 t4 `2 o$ f% {1 h6 D/ c8 N# ~7 I  ]) L

$ y: F2 ^( s- [: K% W5 w1665【出险】
9 A# w  `9 J4 s0 z$ ~0 b车子已受伤多次,多是剐蹭,别人加害于我的多,多是无名氏所为,只一次通知到我,是在小区内,我下楼去现场的车位,左后刮伤,此处在早曾被伤过一次,旧伤未好,又叠加新伤。肇事者问怎么处理,是否一块走保险。我说算了吧,不碍我开车,你今后开车留神就是。; f6 T" ~. I+ Z7 `1 x, t
这个周三一早,我开车进了小区,转弯处,我伸手关掉收音机,只这一瞬,哐啷一声,坏事了。停下车看,把辆面包车后侧刮了,我的右侧后车门也落下一尺多的新痕,还是叠加伤。倒霉。传达室告知值班员情况并留下电话,让车主联系我吧。
+ Q% q9 O4 L- y# d7 ?, A6 o车主过来电话,是二号楼的小伙,说是得到他购车的4S店定损、修理,约好周末去。
7 ~, y- C" i' S2 r. }出险了又是我的全责。得报案保险公司,打客服电话95518,问明怎么个手续。当班人员问是否按照快速理赔方式处理?我说当然了,怎么省事怎么来,能不能你们直接处理,我已经拍下两车的受损情况,照片给你们发过去。客服人员说不行,你的全责必须双方到定损中心走一趟进行定损。
$ q, E$ C+ F! m. J5 @+ n作为车主与保险理赔人员打交道这是第二次。与理赔人员还是少打交道的好,不出事最好。几年前我开车在未竣工的路上撞漏了底盘上的机油箱,打给理赔电话,对方说你已经离开现场,理赔人员就不出现场了,结果是我找到路边小店换个配件,几百块钱完事。
4 G7 }1 {) y( x+ l7 |2 V联系了大众维修中心,午后来到南四环中路的车场,卖车、修车4S店。小伙也到了,带着刚下了兴趣班的儿子一块过来,一个院住着,前后楼,住了这么多年还都是生人,像是头次见。公司的定损员问了情况,三言两语,填表写明联系方式,在全责项下划了个√,签上名字。定损员拿上相机去看车,拍照记录。擦伤一平方尺,分属两块金属板,需要喷漆,一块1000元,因为是原装进口车,定损2000元。再去看我那台车,也涉及车上的两块板,不过这里只修进口车,如果找普通的小店去喷漆用不了800元。除了这块新伤,我让定损员给我都看看,把旧伤也给看看,转了一圈后说,你这车可以考虑整车喷漆了,2000到3000块钱吧。
# s! \% O' a# ~3 D接着定损员指挥,让两台车开到边上的空地上,挨在近处,模拟当时剐蹭现场,拍照记录。+ N1 l& T. Z, L7 ]3 G4 s+ r( o
回到房间内,我说我这先不修了,不碍开车。那你在单子上自己注明“车主不修”再签上字。结束定损,小伙的车留下维修。我这里算结案了,赔款由保险公司与车场直接结算。
5 u5 V/ o( y) M* [3 N
! W' ~) i4 J  E6 A+ e

7 o: W5 b  q1 d& o$ X4 y1 V  d" |7 K$ k

0 I/ r/ X/ T; Z* W% K. ]) {7 q1666【一日两险】
( n8 G* l9 h% D定损没用20分钟就结束。但从北城到南城跑过来用了40分钟,启用手机GPS系统,一路提醒,没走冤枉路,连前方堵点通过要多少分钟都提示了,表现不错。回程顺畅,还有人一路聊着,把这位刚认识的邻居送到家。我再次启用GPS,目的地定位沙河北我那农家小院,立马给出线路图,准确无误,走G7京新高速。这些年我一直行车京藏高速,这条线还没走过,给出全程28公里,比走京藏线还近一些。有GPS在,走条新路。开始导航。
! [; Z2 N3 z" M: n4 B: i车辆一直往北,见着清华大学的主楼后,开始了曲曲折折,没有这导航的指令,这么多岔路口,何去何从真让人辨不清,上了高速,也是一直往北,这条路与东面的京藏高速齐头并进,但这边的车流比京藏线小多了。上地往北高速两侧都是输电进京的高压线路的铁塔,也是北风进京的大通道。十多分钟就到了沙河收费站。出站后就进了匝道,手机上一条绿色的直线横在那里,现在该往哪里去?不再显示,也不再发出指令。刚才的话语那么密,现在怎么不说话了?继续导啊。
# E' `( ^3 E  g$ }还是不说话。那我就按照沙河方向走吧。出去几百米,此时大概是往东的方向“前方左转掉头”又发话了。它也许是对的,要是往东去沙河不就是京藏线了吗。往回转,西行。“前方左转弯”我看了下路标,前方是高速进京方向,这是让我重回高速,还是进京方向。不能听它的了,大方向不对。我贴到路边,找路人问问吧,打听沙河西北的西坨村。问到一快递小哥,才算问明白了:前方岔路往北,顶到头往西绕过村子后过河就快到了。
, d5 N9 ~! z, W0 L% _车行向北,乡间的小路,头顶是京新高速路,想想我大概是提前下了一个路口。前方又是岔口,提示音让我左转,不听它的,爬上个小坡继续向前,路越来越颠,连个人都没有,起风了,尘土飞扬,前面是道墙,尽头处是家停车场。刚才小哥不是说了吗顶到头往西绕吗。刚才的岔路口就该往西去。
2 V2 q# q5 H8 @/ M回到前面的小路往西行,绕过村子,下面是条浅浅的大河,茂盛的水草,过桥后见着前面的“满白路”经常走这条道的东头,这边是它的西端。GPS继续提示前方掉头,每过一个路口就提示一遍。眼瞅着我都到了农家院的门前,还那絮絮叨叨地“前方掉头”这让我这气不打一处来。刚好前面有辆小车停在门左侧,鬼使神差,我往右打轮,“哐”的一声,右后视镜歪在那里,撞在了门柱上。下来查看,半残。
2 C- ^' v7 N! @0 e; T  a% D$ B- F1 G1 U6 m' d; `; h* i& e7 y1 h

2 @% \+ N# ]' D% A8 q, Q
发表于 2018-6-25 08: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A6 Q: e: _. R" Z3 h8 g& g. r- Z

* K. n: c4 ]) }1667【纯真】; N" ]+ j: p, W' @6 Z6 n
小组赛快结束时我才意识到这届世界杯缺席的列强不少,意大利、荷兰都没上场,它们曾经夺冠或差点夺冠,意大利队还是近些年的事。上进真如逆水行舟,稍一分神,努力不够或就一败涂地,连参赛的资格都没了。  M* ^% v9 g8 i, L
作为观众,我属于临时观众,世界杯频频亮相屏幕,碰到了就看几眼,同样肤色的人长得都差不多,球星啥模样都记不住,谁赢球都高兴,谁踢进的不重要,倒是希望弱队多踢进去几个球,强队胜出是应当的,该赢不赢就是臭。昨晚英格兰6:1胜巴拿马,巴队终场前射入一球,球迷们欣喜若狂,头一次杀入世界杯终于进球了。那球从头顶超越,冲在前面的球员凌空铲射入网,确实漂亮。" z5 e+ _, V6 c6 \
转到球赛频道时下半场还没开始,屏幕上打出这次大赛转播的赞助商是“纯甄”忽然觉得似曾相识,0 B( o1 O4 B: G8 P& D: U
想起来了,这几天跟着家人看北京台的连续剧《脱身》说的是民国老上海的事,悬疑片,地下党与对手斗智斗勇,这片子拍得拉拉杂杂,太多市民生活场景,喧宾夺主,倒有五成多的言情片内容。其中多次给出“纯甄”特写镜头,一种酸奶产品,主人公还特别推介对方拿回去“好好补补身子”明显地插播广告,硬广告,街头场景还屡屡出现这家品牌的酸奶店。老上海年代有这个品牌的酸奶吗?人要是一这么想,广告商就成功了。2 v5 l& x" u/ M. _9 ~- T+ g
电视剧结束,换台世界杯,“纯甄”在这等着呢,怎么它成了赞助商?纯甄是耄耋老翁吗?上网去搜跳出如下文字“蒙牛纯甄酸牛奶携手梅西,共同演绎“坚守纯真,忠于纯粹” 世界杯品牌大片,为梦想呐喊,为纯粹而战。”原来电视剧里和球场上的是一家呀。不对呀,蒙牛不是北方边地大草原上的企业吗,活到现在还是个半大的小子,跟民国十里洋场老上海有什么瓜葛?老上海有这个品牌吗?上海有冠生园、大白兔,大白兔出生也晚点。这得去问老上海们。就算有这么一家,你蒙牛什么时候袭了这个品牌?孙子把爷爷并吞了?如果早年没有这么个品牌,硬是生造出这么一个历史悠久,其中是否存在误导消费者?* t3 e" S8 d9 D- J  J
蒙牛有财气到处撒钱拍电视、赞助世界杯……。消费者也得明了,那一杯奶中会有好多钱的广告费的。推出纯甄好像缺了纯真。  F: P0 D! M2 j2 h
# I% i) o2 Y) Y  F. i. ~

# u- W5 _9 W: w, b
发表于 2018-6-26 0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0 V% A7 f' ~) P. z' O% S* {# [

- s; g3 `7 X5 a1 p3 X+ T0 G* M1668【金钱的世界】
9 _9 d2 z& s& _5 X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四十年前才见识到广告,如今铺天盖地,就是忽悠和招摇。跟人的成长一样,从纯真走上了“纯甄”,纯甄就是一番乔装打扮,内含里多了些甜甜蜜蜜,也许吧,好像还没见识过,在无数酸奶品牌五花八门的包装中都看不清彼此,借着这次屏幕上屡屡现身,它又多了一个“贵”的联想,让我想起了有关化妆品的传说:两三成的内容,七八成的包装,买的、卖的,愿打愿挨。内含还是那个牛奶,只是去了纯真罢了。
3 A7 X- Y+ W- V  E- T4 G从小到大人是必然要复杂起来,源于外在的社会在不断地丰富着人生。数千年大同小异的生存后,走出农耕经济的近代社会翻天覆地,现代的人日新月异。交通工具、通讯联系,更新换代,一代人能赶上几轮。同样的食材,给你千变万化的吃食。大众娱乐更是无以复加玩出花样,娱乐至死。社会富裕了,先富带领着后富还有穷小子们一块玩。踢球的不光是富人吧,兵荒马乱的国度也有球队上场。
% H2 r/ ~  N. A3 S! q资本、金钱推动着社会的运转。- m" b' o' q) l8 S2 m& [; q
昨日报道 ,世界杯小组赛接近尾声,俄媒称,提前锁定小组出线名额的俄罗斯队已经稳拿1200万美元。其中的大部分金额将用于抵扣俄足协支付的训练费用,其余则由足协与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分配。如果在淘汰赛中再胜一场,俄队还将再拿400万美元。不光俄罗斯队,每个进入淘汰赛的国家,其足协都能从国际足联那里拿到相同金额的奖金。此次世界杯赛冠军的奖金为3800万美元,亚军为2800万美元,季军为2400万美元。
$ _( k/ u6 u& a) J# [: f' ?金钱的交易和套路将一切人拢在一起。国际足联哪来的钱,足联是不是有会员费?一眼能看到的是跟球赛有关的各种广告收入和电视转播费。中国队没能出线参赛,像是始终长不大在家“啃老”的孩子,出不了门当然一分钱挣不到。但却没少往外掏钱,中国人没少掏钱,每天数场的现场电视转播,满场子的汉语广告。你没看电视,你还没喝酸奶呀,没喝酸奶还没吃乳制品吗,蒙牛那里敛了钱后又掏了出去。3 M3 q6 Y1 K$ F0 ~* v* M  @3 h+ N
+ y+ N  p; q% l  u- z
6 \  T" c5 E" v4 G  m
发表于 2018-6-27 17: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u/ F1 l3 T' t$ x9 T
: D2 w! d+ z: o2 i

3 M8 t' r8 ?+ b5 |: q
( R: o( U; ?8 f' `4 Y% S
1669【38℃】: j) W; `. M& ~
京城高温黄色预警,38℃。这些年气温升高,每年都有40℃的报告,符合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不过这步子太快了,才一代人的工夫。曾经有种说法,过去夏天气温也挺高的,大概说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让报了,比如过了35℃,露天工作者要停工了,能停下来吗?但愿这是真的。从体感上说,现在感觉比过去热。体感不一定准确,老年人肌体反应差了,属于怕热的群体。而少年、青年,运动、劳动大汗淋漓也不在乎,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强。现在频频报出40℃左右的高温,华北高温,江南的高温加高湿更让人难受。幸好现在空调设施普及,让大环境更热了,但营造出一个个小凉爽让苦夏不那么苦。1 ]0 }& a' o5 n
上午出门体感还好,不觉得多热。通常一天中的气温高点在午后三点前后,上午时段气温正在爬升。下了公交车往东的一段路正迎着太阳,阳光散射,晃眼,墨镜无济于事,忘了把帽子戴上,帽子加墨镜是抗拒暑热的一对儿搭档。顶上荒芜,光照直泻脑门,没了挡头儿,此时帽子可发挥隔温作用,帽檐挡住上方的太阳,墨镜让眼前暗淡下来,营造一方阴凉。上岁数的人,大概眼睛惧光。8 B! e: f$ |0 j; G7 ~' C- m: T
伸手接过路边发放的小广告,一把塑料小扇子挡在头前,这日子口,发把扇子讨巧。扇子小点,才比巴掌大些,要是把芭蕉扇就好了,全覆盖。3 s( `! O2 R  g% [
扬着手,一路快走。留存脑际中我姥爷的形象浮现出来:黄白小褂,扬手一把蒲扇遮盖头前。夏日上街时带上把扇子,没见他老人家拄过拐杖。祖孙隔代人,如今我也扬起了把扇子。年年岁岁又跟上一茬老人。* k8 W5 }* b6 t8 M; N9 B- H
转进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花草草,飞禽水鸟,养眼,头上的这些零碎都卸下,步子慢下来,清水泼地,添了丝丝的凉意,湖水、绿地,纳凉的好地方,只要没有太多的游人,找片树荫通风处,呆上一天,比囚在家中当惬意多了。
- m' V  W8 T5 t" P: v
' Y/ x  ?% v" l: r

1 Q; g- g. T, [) b+ |* x午后往回走。没有38,也有35℃,日光追在背后烘烤着,晒得人打蔫。上了公家车,空调车上不凉也不觉得热,公交系统更新换代,不配备空调的车子不多了。车上人不多,高温时段能不出来的就不出来。下车往家走,走出了汗,进楼门。门里门外,30℃室温不觉得热。
" z, ~) C" q7 q% @% i6 |4 W
" w; M3 ~8 {) s' q; x6 Q! f# X5 \
发表于 2018-6-28 09: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 |# k7 B: N# |4 Q: X/ n

' l& `  G9 ]& D( v1670【球迷】! d/ }( G5 [% z+ p  S6 W3 @
球迷得有一定的资质,比如经常看球,对主要的强队、球星了如指掌。成色再足一些的不光看热闹还能看出门道,对阵双方的战略战术,本场球的排兵布阵、鏖战当中的破绽,一方教练该换上什么人。再进一步登峰造极者,当是球迷难以企及的,猜球或赌球,娱乐了还挣得盆满钵满,现在的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大有希望。
% s( b$ M7 x' O9 O( F  o我不是球迷。基本不看球,近期因为看护老人跟着家人看了几场。昨天晚上转播好几场,就一场没看。所以球队球员所知甚少。但电视媒体强大,哪天都有赛事,路过哪个频道赶上“射门集锦”也要看上几眼。零零碎碎的这“杯”那“赛”的一鳞半爪。没有漫长的90分钟,没有牵肠挂肚的你赢我输,临门一脚、精彩集萃。  Z4 N7 X8 w  R: S8 T7 y, p8 Y/ c
我观当下球迷,同胞中球迷的一大缺陷是缺乏实践体验,看球的球迷,尤其是现场追球的球迷们,有多少是踢球的主,至少青少年时踢过三两年的球。多数球迷都是看出来的,跟影迷似的。按说和平年代,城市人群运动更充分才对,都说运动竞赛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古时各种竞技运动多是出于健体,着眼战争后备军,如今这种需求还在。战场上的厮杀也化解在赛场上,竞技场上对手们小试锋芒。
* C1 Q6 W0 Z4 r$ g8 @这些年看同胞们曾经边缘性的一些运动发展起来,少年们参加的冰球、击剑,尤其是羽球。背着球拍进进出出体育场馆,室内奔腾跳跃扣杀。写字楼内的白领们热衷此道。运动多出几分的温文尔雅。说来各种运动中,唯有这足球更显出原始、粗犷,奔跑、速度、冲撞,赛场上的日晒风吹、雨打泥沼,筋疲力尽,这次俄罗斯绿茵赛场上还出现了组团来袭的蚊虫们。野蛮其皮肤,锤炼其精神,足球是对现代社会耽于安乐的一种纠正。5 B" A) u" L8 F6 E! f+ G4 J5 O
看世界杯赛,世上的足球赛事越来越热闹,四年一度盛大的节日,八方来客欢聚一堂。反观我们这里,有钱有闲了,踢球的人反倒少了。球迷是不是也少了?不知道。但会踢球的球迷越来越少。女性球迷多了些,女足从无到有,有踢的就有看的,这对培养小足球爱好者有好处。! f  c- B+ q3 @8 a! |/ t3 y
9 C. V9 U4 _3 u( {. v
1 e3 e: J: e; p! v+ Y1 z' U9 V$ V
发表于 2018-6-28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u' ]1 R- b( Z+ J8 e
$ ]4 h3 ^9 V7 Z) ^& W; n) A8 I' M
8 G' B! o* s. B8 B0 F( L- F
' ~0 r9 s& L, q" c3 b0 G
9 L; [% ~1 F3 B8 g; M2 k
1671【踢球】- ~+ |1 {" K, o1 ?, }9 g8 P
二三年级时就开始踢球。最早是在自家院子里踢,三五个孩子,踢的是皮球,足球的一半大,有次夏天一脚踢到砖头上大拇指出了血,当时穿的是人字拖鞋。主要还是在学校踢,子弟小学的操场不大,最大的一块约有两个篮球场子大,但南部接着个缓坡往上一直到学校的南墙,坡上也是个小场子。也是瞎踢,没人教过。上体育课时球类训练安排过垒球,投掷、击打和跑垒,对场地的要求不高。那时个头还都没长起来,篮球运动小孩子勉为其难。足球运动没有大点的场子,偶尔踢着玩,甚至篮球、排球也踢起来。后来上学转到了德胜门外关厢,操场大了些,不到半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运动会时才临时划出几条60米的跑道。
8 e* R" p0 G) n& A上到高年级,体能大增,兵乓球,小球已经不过瘾了,踢球。记得操场大体是正方形,土场子,两头没有固定的球门,东面以两株平行的紫皮毛桃树为门,间阔丈余,西头的球门磊上两摞砖为标记,南北边线临时约定,出界与否大概齐判定,球踢远了不用说,边界左右时,众声喧哗“出界、出界”那就算数。记得四五年级时,踢了两年球。课后不约而同来到操场,体育室领出球来,分拨,两拨的主帅“卒+瓦丁壳”挑选自己的队友,开踢,你来我往,踢到天黑,一个个大汗淋漓,跑到南边锅炉房水池边拧开龙头灌上一肚子凉水,再兜头浇上一脑瓜子,解渴冲凉继续上场。现在想想,能维持到今天的好身板,跟小学阶段的大运动量有关系。, V" x9 [0 A5 V! l6 D* U
踢球费脚还费鞋。夏天不穿袜子,成天穿着双球鞋跑,脚底板都泡白了,一层麻子点。新球鞋,穿上一个月鞋头的胶皮就捅漏了,在鞋摊上给热补上一块黑胶,难看不说还咯脚,不能开大脚,只好脚侧面踢。
( g/ t9 u& u7 \# K7 E* i$ k1 q西邻是火神庙小学,他们学校的人多,隔着条窄窄的土路,我们这边一排铁栅栏,他们那边一道铁丝网,网内是大操场,有我们这边两个大,风起扬烟,踢球可比我们这边畅快。两校还进行过足球赛,我们这边没赢过。
& h+ `" Q* c, J. @( ^7 s% c6 E我最后一次踢球是在师院附中的操场上,年过四十。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的球赛,那时我的中短跑还保持着公司记录,但仅仅踢了半场球就喘得不行,那以后就放弃了。9 G; v9 d7 b. J% n  Z
+ I/ \2 j: @  D$ E/ [% ?! c
+ J9 K( e$ M2 e0 O
+ J. W, _% h) B7 g

# J. x4 U: ^" K# \1672【现场】! M7 Z- r7 M2 T# H3 u
现场看球与电视机前的观看不是一个境界,劲头不一,体验差得老远。看看现场球迷那份感情的释放淋漓尽致。感情的投入加上体力的付出,起来坐下不停地挥舞着双臂,全场下来试试看,还不得大汗一身。要是对阵双方的球迷熬到结局的,尤其是势均力敌鏖战的双方,终场结束的一刻,或欢欣鼓舞或大失所望。内心的波澜起伏,还真得有副好心脏。身板差的,又特别上心的人,还是不看的好,电视也不要看,避免出险。好多球迷,尽管上场的不是本国的球队,也不遗余力为自己中意的球队摇旗呐喊,这其中大概还有不少赌球的,娱乐之外还有实际的经济利益,不惜声嘶力竭,大造声势,这一波波的呐喊、人浪似乎能令场上的球员时来运转破门得分。
$ J. a0 T4 k$ ]足球流氓也是赛场的顽症之一,赢了的疯狂,输了的也疯狂,两拨人遭遇一起兴许就大打出手,场外加战一场。世界杯赛能好些,三十多支队伍,分散了球迷,连场上的人浪起伏也成不了规模。8 j' C% e4 Q1 B1 z1 v+ h
我好长时间没有出现场了。记得少年时最早一次现场看球是在景山少年宫球场,是个假期,学校发的票,比赛的一方好像是育英学校队,结局忘了。现场看球的学生不多,也没见着班里的同学来看。
" ~0 e5 {8 [( Y2 k" F  D1 s6 S. b- G再一次现场看球是六八年左右,先农坛体育场,看台上观看的,夜场,灯光雪亮,至少是国家队级别的比赛,没记得双方球队。记得那晚回程时,骑车路过前门楼子南,被身后的人喝住,遇上喳架的,说我在前面“挡横”。哪有的事,我这里骑得快点,慢下来等等后面的同伴。这时同伴们赶上来围住“你们哪的?”“西单的”“认识白梨吗?”“认识……”同伴路明的几句话,就各走各的路了。
5 a# F# m2 K: r0 q七十年代后期我在工体看了一场国际赛事,对方是非洲国家的球队,记忆中的大场面,场子几乎坐满了。场上争抢激烈,座席上也不见有多热闹,至多是鼓掌,人们还习惯于规规矩矩地看球。那时球迷不多,电视中球赛转播少,电视机也少。
+ y  u7 d. \! o' l8 m+ r- _5 t# B那之后再没有到现场看过球赛。现在球迷那种如醉如痴的享受也真想体会一次,不知还有没有机会了。哪天中国足球出息了,在家门口的主场,我一定去捧场,投入地爱一次。
8 R, N4 p9 H2 d9 _/ h+ ?
+ P3 t$ e8 e) g& ^. E% b( b4 ~8 u' Q5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8 12:17 , Processed in 1.23636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