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10-16 08: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733【圈子】% u$ U+ r8 V) x% h# d9 s; z
老余不愧是当老师的,肚子里有东西,还能讲。他是名人,早年还买过他的书,不知是不是盗版的,为此损失的版税不在少数。人一出名就招事儿,不光经济上的损失,还有诸多方面,就有人揭老底,说“石一歌”如何如何,真个念念不忘。老账翻过后还有新说,比如矫情云云。8 T2 J+ z2 @/ O" w# \1 ~
活在媒体的人不少,吃这碗饭的人不能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整出花边和八卦来娱乐生活,狗仔队深挖细究,更有现代化的手段,祖宗八代挖掘出来光天化日。粉丝抄录了余老师的千首诗,结果多数都不是他本人写的,署名余老师发表的作品,也不是他老人家的。好事、坏事、真的、假的都往名人身上靠,真够麻烦的。余老师回应的办法就是不当回事。
# ^$ @# U, G; q! m) ]周三晚上电视,余秋雨老师《开讲啦》,电视里见过他的镜头,但长篇大论的开讲还是第一次听到,面对的是即将走出校园上班的大学毕业生们。演讲的题目【寻找远方的自己 创建圈子外的生命】。励志篇,让年青人胸怀和放眼,别囿于眼前的小圈子,活出精彩。$ O! f- C1 j% v- J
远方,不是物理上的远方,言说个人的潜力无限,年青人装备了知识再添加上工作生活的阅历,相信自己并努力去争取,一切皆有可能。圈子,有形的和无形的,生活圈、朋友圈,他人的世俗标准、陈旧专业知识束缚、圈子内的攀比……,得益于此也受害于此,古来圣贤皆为能够跳出圈子的人。余老师看多了才华横溢的学生在圈子内消磨成平庸之辈。
! a( s0 w3 N  {7 X6 `余老师非等闲之辈,跳出了这个圈子,不断地走向远方寻寻觅觅,笑谈自己是文坛的两条漏网鱼之一,(另一条是台湾的余光中)至今没有网上的朋友圈,也不上网、也不换笔,还是白纸黑字爬格子。这些年继续着行万里路,写百卷书,笔耕不缀,又有《中华文库》系列面世。近几年多次在联合国有关会议上发言,以中华文明的包容性驳斥“中国威胁论”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来回复“唱衰中国”的杂音。这比在圈子里言说,打嘴仗,要有意义的多。船坚炮利,同时更需要文明大国软实力的传播。8 F6 _4 D5 O( A' h4 \
该找本余老师的新书看看了。
: _4 q# k) N9 g9 P5 ^6 t+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8: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734【圈里圈外】
昨晚电视里经济学家李稻葵开讲。知道这位学者,他的一些说法在媒体上出现。上台下台走马灯,该轮到中年人说话了。小撒在介绍这位时给出在场外刚刚拍到的片花
:李驾着摩托,一身披挂,披挂得正式而臃肿,真要碰撞了打几个滚都不会有大碍,那摩托阔大,堪比国宾仪仗队的,他这装备和扮相在京城罕见,让人想起呼啸在美国1号公路上的“哈雷帮”。李回应这段片花时说,个人的爱好就是享受行进中的快乐。享受还行进中的快乐?他可真能玩笑。莫不是夜半三更往六环路上跑大圈,那也有探头盯着。唯一乐趣大概是扬长避短加塞抢行左突右拐穿梭在烟尘滚滚的车流中。时间就是金钱,经济学家赚了,可收益和风险并存。
李到晚了,在他享受行进的快乐时,找不着北了,兜了好几个圈子才到电视台。他开讲后也提到圈子,告诉年青人及早选定大方向义无反顾,融入圈子,所在的行业和同事们,圈子能给人以滋养,相互砥砺共同成长。
我们围坐成一个圈子又一个圈子,餐桌是圆的。推杯换盏中其乐融融。人一辈子都活在一个个的圈子中,时大时小,时多时少,此消彼长,源于过于的经历和今后的走向。今天这个圈子来自兴凯湖畔,不经意中来此走了一遭,三年五年、十年八年,那时年轻记性好,又是一段战天斗地的新鲜生活,让人怎能不想它。
北城牡丹园峨眉酒家。老刘招呼了这一餐,除了酒水,老刘还自备了脆生生的腌黄瓜,甜酸辣。酒家的四凉六热,色香味俱佳,招牌菜让我们领略老字号师傅的手艺,东坡肘子、樟茶鸭、宫保鸡丁,味道还是口感别具一格。桌子有多大就来多少人,男一桌、女一桌。离着近的也不一定来,谁还没有大大小小的圈子,乱七八糟的事总有轻重缓急,不来那是忙着更有意义的事。离着远的到不一定不来。老白来了,天堂河够远,老白自打去年45周年聚会后,头一次进城一聚,老白那的故事比谁都多。
席间上海的老吴打过来电话,跟我讨论起京派、海派,他在电视里也看到余老师的那档节目,说起城市文化,说等退下来后,要来京城多住些日子,骑上自行车穿行街巷考察一下京派的文化。哪一年来呀?一年两年吧,问大家好啊!
退休的老人们,也不求走出多远,但一定要走出来,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圈子里快乐自己。
发表于 2015-10-18 08: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735【走出圈子】
人要走出圈子,西谚说:活在别处。
老人也需要励志,尤其年轻的老人们,前面的道路还挺远,北京人的预期寿命过了80。还有20年,7300天,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来得及。
网上我过去提及过的王老先生现在101了,健康着。他80岁学电脑,玩到90多才罢手。新人层出不穷。我身边的这位也开始学电脑了,我小姨,快80了。
她家里有台电脑,好多年了都没能上手,那台电脑干着正事,小姨夫的不少的稿件都存储在里面,万一误操作给整没了,担待不起,所以一直没学。
这次回来,当外甥的,本家兄弟,一听这情况,当即到中关村搬回一台手提电脑,超薄型,大屏。我说怎么不买个平板电脑多省事,兄弟说,主要不是为了浏览,为的文字处理,平板输入太慢。
老人家开始学习电脑知识。直接上机,从头学起,从开机开始、浏览器、输入方式,大大小小有好几百个知识点。老人家还拿出小本子记录。田老师说不用记,要记在脑子里,要一一的操作过,多次重复后就熟练了,但老人家还是相信自己的烂笔头。
田老师不是我,是我兄弟,跟我学就瞎了,我学电脑没跟过班,有书在又嫌教材太繁,直接根据键盘和屏幕上的提示,自己瞎扒拉,多是低效率的笨办法。说是有好几百个知识点或者说操作方法,那是熟练操作的境界,在我也就掌握几十个,比如画图、做表的许多工具,我都不会,不是工作中不需要,是让年轻人去做了,我不费这个劲,其实技不压身,不会到现在就更不会了。就会最基本的几项功能,码字、收发邮件、浏览。就这,还常常障碍重重,照片像素高了就可能发不出、贴不上,压缩技术会过又忘了,发不出去就不发了。存盘,要存在D盘中,刚从田老师那听来的,原理是D盘的可靠性更好,被删除的可能性小。我后来上机一看,我的东西都在C盘上。类似这种常识性的知识不掌握,吃亏一定在自己。
小姨的汉语行,汉语拼音不行,推行汉语拼音时,她已经进入大学学洋文了。如何拼对音就是一关,要不断的试错。打字机键盘上敲字的功夫早就练就,但盘上的编码位置还有差别,眼睛不够使了,屏幕、键盘的来回找,老人的眼睛还差劲呢。学艺还是学技都得趁早。但没赶上上一拨,那这一拨就别错过了。要不断地走出既有的圈子,见识生活的新意。
发表于 2015-10-18 0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736【讲故事】
走在百万庄那条街上,这条小街的格局没变,八十年代时我常常路过这里,路旁是两行长长、高高的大杨树,一到冬日的夜晚顶上聚满了抱团取暖的乌鸦,地面从来都是白花花的一片。现在街旁的几栋矮楼拆了,一批三四层高的小楼建于50年代,盖起了高楼,门牌22号楼的底层是家大型图书中心,外面看上去至少有三层。往西24号外文出版局。第一次走进这处办公大楼,像是不久前装修一新的。
打过电话,在大厅里候着。墙壁上镶着外文局的组织结构图。看来还不完全是个行政机构,下辖很多的出版公司,经济实体。想起五十年代以后对外发行的《北京周报》、《人民画报》用几十种文字输往全球,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这里还汇集了一大批各国的专家,这个杂志现在还有。
小编下来,门口来迎接唐老师,现在文化人见了文化人,不认识的不好称呼的大概都称作老师了,也不管从事没从事过教师这个职业。我自己介绍是来帮忙拎包的。约了下午到这里来取书,周末不好来得太晚。
见了样书。没有想象的那么厚。幸亏没有带着拉杆箱过来。二百多页,精装本,十几本书捆了不大的一包。小编一个劲儿道歉说拖的时间太长了,这是约稿翻译的公版书,要的挺急,这边翻得挺快,交稿后就迟迟没了消息,两位译者其中的一位,记者兼诗人的那位竟然没能见到这本书的面世就撒手西去。
《楚辞》“大中华文库”之一,封面印着“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古文+白话文+洋文,翻到后面,封套上印着这套文库以出版的书目,从《周易》开篇到《老残游记》十多年搞了二十多本。专为对外传播,向洋人讲中国故事。国家项目,不差钱,差的是效率。
世人怎么看中国,过去是看不起,现在是有点担心有点怕,近邻和经济大国们。中国的旅游者充满着各个旅游景点,中国制造冲击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工业。外媒上,要不没有消息,要不就是负面的报道,污染、爆炸、死人还有人权。你说你的莺歌燕舞,他说他的乌七八糟。你一张嘴,他几十张嘴。
在西方的书店里看一看(非华人书店),难得见到中国人的译作,发行量太小,不是商家不愿意卖,而是感兴趣的人太少。反观中国的书店,除了文革的一段,洋文的译作总是将书架撑得满满的,欧美还是亚非拉的,阅读的普遍性和深入人心,反差太大。中国故事基本上是本族的人自得其乐。向老外们讲好中国故事真是太难了。

点评

外国的月亮圆是许多中国人的思维定式,角度不同罢了,各有各的道理。  发表于 2016-3-17 09:59
发表于 2015-10-19 15: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737【老师】
下午取来了书,晚上给武老师和陈老师送去,我陪着小姨去送,二位老师是小姨的老师,陈老师毕业留校教的头一批学生就有小姨。学生们出了本书当然要向老师汇报了,都是老师们教出来的成果。送书是其一,其二是向老师道个别。
小姨每次回来都要见见大家。老师和学生们前些日子聚过了,到场六位老师,高龄的都过了九十岁。学生们也都往八十去了,我见到了相片,师生十几位,早年都是小班教学,一个班的同学才十几个,学洋文的,留在北京的多些,各地的,流徙外邦的不少,现在还能聚,真难得。
武老师说,也送你一本,递给小姨一部大开本的书,回忆录和历史资料的汇集,是武老师这些年搜集整理撰写的,扉页上已经题字落款。也给你一本,陈老师又拿出一本去签字、盖章后拿过来。武士敏,这个名字看着生疏,翻开看,传主是国军第九十八军军长,1941年抗击日寇战死沙场。多少英烈后人都不知道,这本回去要好好拜读。
武老师翻着新书,陈老师聊着过往今世。两位老师都八十多了,老两口,武老师更老,老猜他是陈老师的老师。三位老师坐在一起,同校的师生又干着同行,一辈子都琢磨着同一种语言。坐下来就聊起了德国的多事之秋、默克尔的困局,遭遇三把火,大批难民涌过去,丢脸的“大众门”事件……。不能不关心,留居那方土地,根都拔起了。老人也是空巢家庭,三代人分居三地,儿子在南方工作,“纽伦族”,都为了自己的饭碗,儿媳孙子在异国他乡,一家人一年能有一聚,好在有网络连着,陈老师这十来年没少辅导孙子的课程,孙子也难,来这上小学跟不上趟,适应了,又到他国上中学又跟不上,读的不是一个本子,说得不是一种语言,退休的教授没少给孩子开小灶,网上教学。现在不用了,孙子进了大学。
巧了,老师们和我住在一个院子中,他们在东楼的高层,我在西楼的低层。好几年前,我曾代我小姨送过去几张相片给他们,那次以后就再也没见着他们,也许走个对面也没敢认。这次我给三位拍了相片,不会再忘记了。我还留下了电话,有事找我。
发表于 2015-10-20 08: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738【武壮士】
武士敏曾国军上将,为国捐躯,后人纪念。早在他殉国之时,国共两边都给以高度评价,只是后来不提了,而到了文革之时又出来个军阀之说。作为烈士的后代,武老师奔走,为自己的前辈正名,直到文革后才如愿。
抗战时兄弟阋于墙共抵外辱统一战线。共军也收编于国军,八路军新四军。日人强悍装备精良,华北大平原,国军兵败如山倒,进入山西境内,有大山的阻滞,凭险拒敌,国军才打了几场像样的战斗,一仗毙敌过千,著名的平型关之战,颇鼓舞士气。为一扫颓势,遏制失败主义的蔓延,在宣传上也做足了文章。谁想宣传成了一边倒,到我们读书时,谁是抗敌的主战场都搞混淆了。混淆的主要在大陆,对过的人清楚,近代史想蒙混过关很难的,都是囿于各自的立场而抹黑对方。几十年过去恩仇未泯,但实事求是多了,正视历史,肯定对方的历史作用。国军主导的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部分的日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可歌可泣。早年走过长沙时,曾走进一大片烈士墓,层层叠叠,绿苔茵茵,大概是长沙会战的英烈们长眠在此,保留了下来。看过一部台湾拍摄的《八百壮士》松沪抗战中,国军谢晋元部据守四行仓库,也拍得大气凛然。历史的印痕镌刻在大地上,也反映在严肃的影视作品中。
就说武老师的父亲武士敏,早年入同盟会,参与讨袁,对日作战娘子关,取得天神山大捷,转战中条山屡立战功 ,1941年在山西沁水阵亡。当年年底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通令武士敏为革命烈士,将沁东县易名为士敏县。事实已载入史册,后来大陆不提了。随着两岸关系的和缓,这段历史重又浮出水面,八十年代初补发革命烈士证书,后人祭奠,地方上树碑作转,十年前中央电视台播出四集电视剧……。
武老师还兴奋地说起,前不久大阅兵,还全程参加了半个月的活动。拿出手机扒拉出照片,老几位广场乘坐敞篷汽车参加了阅兵,一车同行的是项英等八路军、新四军高级将领的后代,上一代分分合合,共同抗战,又打得不可开交,下一代人同舟共济了。

点评

网上看过一个日本人写的抗战文章,只记得他说在抗战前期国军的俘虏是绝大多数,到了后期共产党的俘虏占了绝大多数。  发表于 2016-3-17 10:02
发表于 2015-10-21 1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739【少一面】
今日又重阳。
三天前接到单位退休人员管理部门的手机短信通知,重阳节计划安排老人们到平谷石林峡去登山品茶,平谷的好几条山沟沟都钻过,没听说过这一处,新开发的或是换了新名字。没关系,看什么不重要,老同事见见面。单位老人活动一年两次,春游和秋游,每次见着一半人就不错,大半天的时间,边走边聊,中午聚餐一顿,傍晚旅行车拉回城区各回各家,知道对方还健康,交流些退休生活的话题,挺好。今天这是年内的第二次活动,春游那次我没能去,这回算是赶上了。我回了短信报名参加。
手机短信还说,集合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接下来就见了天气预报,重阳节和之后的一天都报有雨。下雨还能去登山?过去的经验,天气不好就改期。等着通知吧。通知没来,昨天雨先来了,连续三天报的有雨。那一定是要改期,通知没见吗。
一早,外面阴沉沉,窗口看出去街面上撑着伞的路人,正在落雨,南来北往家长学生们来去匆匆。闲人的好处,不必在某一个时刻一定要出外奔忙。
翻检手机,见着有未接电话,还三个,两个陌生电话,一个也没听到,半小时前打过来的。其中的一个老干部处小刘的电话。一想应该是秋游的事情,回过去。
小刘说,您是不是下雨不去了。我说,我没有接到你的集合通知呀。小刘说,我在微信群里发的集合通知,您不在群里面?我说,我就没上过微信。小刘那边就开始抱歉工作失误……。那还能说什么,二三十分钟,车子再慢也跑出去十里八里了。我说各位玩好吧。
错失一次与老同事们见面的机会。“见一面,少一面”我没见这一面也不会多出一面。也有“见一面,赚一面”之说。于老人们还真是这样,这些年我们屡屡碰到,在这一个场合见到了张三,下一次再聚会时,张三没了,如果张三曾是你惦念的人,多见一面也是个高兴的事。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聚会,战友、同学、同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种事关键还是自己要抓紧,自己要积极沟通就不会“落空”如果本来就无所谓,那也就无所谓了。

点评

“人生就像话剧,随时都有落幕的可能”  发表于 2016-3-17 10:04
发表于 2015-10-22 08: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740【王府井】
隔了几日又到王府井。大栅栏的“中国书店”书不多,店面小,老街巷不让起高楼,刻意保留些古风。王府井也是老街,两处早年店面的状态都差不多,平面的店铺,几十年改造再改造,虽然这里也限高,但不限大,财大气粗的商家能占多大地盘就占多大,这条步行街南面的“东方广场”,北面的“新东安”体量都盖到了极致,风格上另走一路,洋派。
新华书店购书,三楼卖工具书,要买本德汉词典,家里有部大型的,一是大,翻起来费劲,二是时有冲突,你用的时候我也正巧要用,这次回来再买本中型的。小姨书架上翻了一本又一本,词典编撰者还有认识的老师和同学,端起来又放下,中型的词典砖头大小,沉甸甸的。我接过来掂量着,能有一公斤,回程的箱子里又添分量。老年人出门不易,能少带东西轻装上路最好,我说要不就算了,反正手头也有的用,再说不是刚买了台电脑吗,电脑上都配有词典功能,找起来比翻书要快。是这个理儿。
出了书店往对过走,贴着北京饭店,对过新起个大楼,卖服装的,一楼转一圈,没进店里,看看橱窗里的模特和价签,够贵,一件旗袍,八、九千块,瞄着先富起来的一小撮。楼里多是名牌店,店里没有几个人。倒是楼层的过道和旮旯处,公共空间也被招商出租了,还有些人,价格也亲民些。
出来往北走,是老的经济日报社地盘,现在改造成商厦,门前广告:羽绒服新品上市。滚梯上三楼,挑选短款的,夏末过来到深秋,要添件保暖的服装回程了。这里的品种多,没见着老牌子们,我脑子里还是“鸭鸭”“波司登”,价格还算实惠,三位数的多,小姨挑了件顺眼的、摸上去也暖和的。
不是周末,店里、街上人少,逛街的舒适度高。“盛锡福”在路东、“新中国儿童用品”在路东老地方。一路走一路还有展览看,摄影展,画幅都在三四平米,主题大概是海洋湿地。看到一幅苍鹭打斗的作品,跟小姨说起长脖子老等。说着说着才想起怎么没见“百货大楼”回身看,走过了,路西老地方,百货大楼还端坐在那里。
发表于 2015-10-22 08: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003.JPG
发表于 2015-10-23 08: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741【家乐福】
国庆节晚上“家乐福”超市照样开到晚十点,假日营业是惯例,但是不是会晚点开,早点关,没有把握,所以天没黑的时候就过去了,问过营业员,晚上仍然是十点关门。真是入境随俗,这家法国超市一开到中国也就不带歇着的,全心全意服务中国人民。
中国特色就是人多,市场大,商家高兴,所以零售业巨头纷至沓来,十年二十年过去,大浪淘沙,多数都水土不服,黯然退场。像法国的“老佛爷”锲而不舍,开了关,关了又开,瞄着高端市场,还在坚守着。面对大众消费的“家乐福”像是一直顺风顺水,老是顾客盈门。这是摸准了老百姓的脉了。
价格是关键。至少不能比人家店的贵,货比三家,谁都知道,长久以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店在这点上天然就有优势,大宗采购,压低进价,店大欺客,让供货商又恨又爱。记得冬天时这里每天都有若干种0.99元的菜价。今日店内的广告画内容是“32个省 500家农合社 产地直采0渠道”“我们每天有20种蔬菜水果直接从农民那运来 ”告知消费者,我的价格和食品安全是有保障的,现在消费者开始关注安全问题,这里就告诉你,我的采购是定点,可追溯的。
法国一行,家里的食品采购近一半来自当地的“家乐福”一周去一趟。两地店的差别不是太大,主要是供货商,法国主要采购地产和欧盟产品,没见到中国货。北京的家乐福,这次注意到有法国的葡萄酒,法国的货价上奶酪多,几百个品种。我们这边,几十个有了,好像是国货和新西兰的。就近采购节约运输成本。
促销。还是以廉价吸引人。本土家乐福进门处辟有专门的打折区,酒、糖果、肉类等轮番上阵。面包,五六欧元,可以买一大盒,三十个羊角包大小的面包,包括巧克力包、苹果派。约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开始以为是周末酬宾,后来平日去,同样也贴着促销的红标签。比较其他的零售店,在法国家乐福也属于实惠亲民的,人也挺多,熙熙攘攘。都是一回事,咱们这打低价牌的是青菜、鸡蛋和大米,见着过清早排长队的老人家们。咋一回来,进到家乐福,不必再盘算汇率折算后的价格,觉得蔬菜水果哪哪都便宜。
742【呼唤】
买了果汁,蔓越莓汁,这边的便宜多了,原料可能差不多,但加工方式不一,人家那边精加工少有沉淀物,这边原料产自大兴安岭,玻璃瓶子的上方挤满了球状的果实,让人眼见为实,这可是真材实料。还买了杂粮小米和薏米,薏米外面也少,家乐福没有,亚洲店进的是泰国的,价格不低。
三点多钟,人不多,收银台不用排队。出来就是滚梯,从上往下行。家乐福能身居地面以上的楼层,我这是见到的头一家,北京和海南都有它的分号,卖场的格局都差不多,我去过的几处,都埋在地下。这家能出头露面,大概是没有赶上这栋大楼的“头班车”现在的地下场所是家影城,大卖场是后来的。
两条长长的滚梯下来,好几个折返,一大袋物品拎在手上沉甸甸,好几次换手,出了卷帘门,空气清凉了许多,还没到取暖期,没开始供暖,但大卖场里暖烘烘,员工不少都穿着短袖衫,大概是停止供应冷气的缘故。突然间我停住了脚步,没人招呼我的名字,但我调转了身子,往回看。
三四米之外的卷帘门下,三位在比比划划,仰着头,对着门框的上方。那穿驼色夹克的高个子我认识。说什么没听清楚,两位小个子挡住了大个子的大半截。那是“伟明”。
等二位小个子移步到了门里,我扬起了右手,伟明看了过来,看到了我,走过来。“你怎么在这?”我晃了晃手中的袋子“你怎么在这?”“我们在这做工程”“人家乐福都开好几年了,还要做防火设施?”我知道这些年他一直在做防火工程“我们这是维保,小工程,修修补补的。”“最近你没出去玩去?”“没有”“你去了吗?上月老章他们好几十人去新疆”伟明也说“没有”。我想起来了,他还在上班,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那边的小个子是我们的经理。” 我看到那两位小个子都没再挪地方,等在那里,我赶紧告辞,别耽误人家正事。
走到了清凉地界。我想起刚才的那个转身,见到了伟明。擦肩而过,没能见到,但他低沉的嗓音,在嘈杂之中还是把我召唤回转。他没招呼我的名字,但那声调,童年时就听到了,他变声之后又听到了,上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年初春节的聚会他来了吗?记不得了。
发表于 2015-10-24 09: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743【平安】
出门远行前买了份保险,“境外健康意外险”。平安保险公司的代理就在签证的地方设摊,方便。要是自愿购买的话。很多人不会掏这份钱。现在是规定,申请签证时的必备条件之一,老外防着一手,万一到人家那出现个意外或者病倒了,得有人付钱,人道主义也是为自己国家公民准备的,外人又不是本国的纳税人,没有免费的午餐。
买了保险谁也不盼着出事。按照事物的概率总会有出事的人和事,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这回真赶上了,门诊、医疗、药费。
回来后消停了。周五一早拢了拢账,几百块。打过去电话,三个电话才接通,预先指定的理赔人员告知我,换人了,自己不担任这项工作,又给了个新电话。接着打,就是打不通。保单上有客服电话95511。这回通了,先抱怨再说正事。平安公司的客服电话不错,能把客户先安稳下来,再问清事由,给出答复,为妥善起见,还直接联系到公司的理赔当班人员,让我们通上话,需要携带的理赔文件一件不少。
打车去了平安北京大厦,在西城的金融街,银行、保险公司都踪在这一片。老远就看到平安大楼底下黑压压一片,车停路边,出来就堵在沸腾的人群前,群情激昂的人们都擎着一方纸头,呼着口号,“平安 诈骗”没有二句,无限重复这一句。那一片纸头,A4纸头上多印了一句话“平安诈骗 平安赔钱”平安摊上事了。
看众人聚在那里,口号算得整齐,声调算不得高亢,也许喊半天了,得悠着劲来。总有小二百人,加上各类维稳人员有三百人了。看看模样挺齐整,中年人,多是四十岁上下的,穿着齐整,没有老的,没有破离啰嗦的。他们抗议什么?经济纠纷,公司没有履行合同?不知道。我觉得不像是客户与公司的纠纷,那通常都是个体行为,倒像是企业内部的,或者是前员工和老东家的纠葛。会不会因为这家公司的股票翻了好几番而产生的股权纠纷。
我来了张手机拍,对过穿制服的人说,有什么可照的。我说,不丢人不丢人。
挤过人群,公司的大门上锁,走南面的员工通道。门前重兵把守,拦住不让进,说是特殊情况不办公。我说是一早预约过,工作人员看了我的理赔材料,放行。
电梯到15楼,业务柜台无人排队,递上材料、填表,说是20个工作日打款到账上,这可有点慢。业务员说,材料都要翻成中文,还要审核。
甚嚣尘上,我在窗口候着复印材料,口号声一波波地翻卷上来。平安,不平安。

点评

保险是凭运气的事。  发表于 2016-3-17 10:07
保险是凭运气的事。  发表于 2016-3-17 10:06
发表于 2015-10-24 0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003.JPG
发表于 2015-10-25 09: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744【小店】
好天去串门,去看看老人家,老伴的舅舅。好长时间没见了,中午二老请吃饭,饭前就赞不绝口,说这是家新开的馆子,离着近、味道好又便宜。二位老人都八十了,自己能做饭也不愿意做了,过去是请小时工过来做,有勤勤恳恳的但难得有做饭好吃的。舅妈还给算了笔账:做饭两个小时,工钱就50元,还得自己去买菜,现在这家饭馆吃饭,两个人都用不了这多钱,还好吃。现在小时工就管打扫卫生,别的就免了。
舅妈给馆子过去个电话:小李呀,给留个位置,四个人,11点半过去。
出了小区大门往右一拐,不到百米处就是“阿婆春饼”小店。这位置就吸引老人们,许多年周边像样的饭店老二位都吃遍了,好点的店要横穿马路,走上二三里路,于老人们也真有点累,这回好了就近解决问题。舅妈说,我们就当这是食堂了。
进门小姑娘一脸笑容地迎上来,让进个单间,套间的外间,对面桌的软椅可坐六位。落座点菜,舅妈先点了松鼠鱼,说这个费时间做,先让他们做上。舅妈起身,往外面去盛粥,免费的小米粥,黄橙橙香喷喷。我说还是舅妈你点菜吧,我们不知道什么做得好,菜谱上凉菜好几十,热菜好几十。
先上桌的宫保鸡丁,面相好,味道好,口感滑嫩。这道家常菜,还是挺考验厨师水平的。蜜汁脆皮虾,该脆的脆,该嫩的嫩,不错,每人能有两三只,38元,不贵。舅妈说起媒体上近日披露宰客的38元一只虾。跟着鱼香肉丝上来的是松鼠鱼,不是鳜鱼是草鱼,有一尺长,炸成焦黄的菊花瓣形浇上汁,66元。主食春饼和米饭,我这里是春饼卷鱼香肉丝,舅妈说肉丝和鸡丁都是18元一盘,比家西面的那家烤鸭店,都便宜20元。饭后结账160元,包括两瓶燕京啤酒。剩下的菜打了三个饭盒走。
好还是不好,吃客说了算。二十多张桌子,客满,周末这里多数都是来这包桌的家庭餐,我们出来时,外面有排队的。舅妈说起小区内好几位阿姨都是这里的常客,服务的好。说你舅在家吃不了几口饭,到了这里,饭量能翻倍,现在中午常过来吃,晚饭在家就简单了,熬点粥,炒个青菜就行。
745【天下事】
进门时舅正在埋头翻书,老厚的一本,我凑过去看,是本回忆录,书翻回到扉页,上面有题款,著者写了半页纸,回顾、友谊、赠言。舅说,这是我的老部长昨天派人送来的,留德博士老专家,50年代在东北的机床厂当厂长,后来到了部里,同事这么多年了,你看他把我的简历还写了几句……。舅把题款又念了一遍。他一定已经看了好几遍。
每次去老人那都要跟我唠唠天下的大事。老人每日出行的距离没多远,小区内和周边的饭馆,每周要去小区的泳池几次,再就是遛弯,娱乐主要是电视,知道的比我多,国内国际的大事,老跟我说:现在没有小道消息,都是大道消息。有些新闻频道的专家分析点评也跟着看,看完了就发表自己的看法。舅也是一方专家,五十年代就围着科研转,七十年代搞技术引进,八十年代说是搞了十几年的外交。职业习惯上身,总是要观察、研究、评价,现在我成了他述说的对象了。听着吧。
今天他没提及世界,说的是河南的小村子:忘了叫什么名字,一直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盖了18栋结实的大楼,全村人搬入安居乐业,福利高,看病、孩子上大学都免费,就是毛主席指出的那条路,就是没有单干,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我想起了这个样板,媒体上见过报道都是好多年以前的事情,“七里营公社”不对?我知道那是个颇有争议的村子,在铺天盖地的承包制下,坚持集体经济成为孤家寡人,但人家一直坚守了下来。
来到饭馆坐下。舅接茬念叨河南小村落的集体道路,还说一定要去看看。我没敢接茬,怎么去呀,都过85了,谁陪着。说着说着,我突然想起了“南街村”的名字,我问是不是南街村。是南街村,舅继续说,这个典型中央不宣传,但地区宣传,地方的旅游部门宣传,不少老外也去看。多少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这类的报道,继续走集体化道路,凤毛麟角,但后来多偃旗息鼓,有的是出了问题,像天津的大邱庄,立得住的剩下吴仁宝的华西村,这南街村也有十多年不曾关注到,因为我不曾在网络上搜寻过它的消息,最后的记忆是我在超市买到过南街村牌子的方便面。无法慕名前往的替代吧。
舅说,让你舅妈把南街村的材料发过去吧。舅什么时候开始看网文了。
发表于 2015-10-26 08: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746【未见老】
隔了快半年才见着老人,老人们没见老,出门行走利落、交流没有障碍,餐桌上饭量不减,这是个高兴的事。舅舅小区内的泳池照去,到不一定游,里面还有运动器械,闺女给买了张健身卡,年票,不去白不去,年年都给充值,逼着参加些活动,好几年都这样接续下来。舅妈不去泳池,活动多,在楼顶平台上种了片菜园子,好几十个竹木箱子填上土,我还提供过不少的菜苗,去年还上顶楼参观过,十多个品种,支架、牵绳,绿叶黄花。遇到不下雨的天气就得人工浇水,一桶桶往上拎,有电梯,80岁的人拎不动,靠小时工了。每天都要去健身,过去在院子里面耍,各类的功夫、健身操、大妈舞,退休二十多年,年年不落空,总在活动着,活动量大,身板就好,没见她老人家有什么病。活动也是娱乐,老人们交流着赶走了寂寞。这半年,换了地方,在小区外面的一个街心公园里跳舞,我也没问跳的是哪一出。老人吗,跳什么都好。
高兴的事是闺女要回来了,能陪着老人待上两三周。空巢老人,二代、三代都异国他乡扎下根,前些年,老人还两边跑着,现在跑不动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有人带着去也嫌累,虽然过去后跟孩子在一起,但时间稍长就腻味,还是惦记着往回走,这的朋友多多呀,老同事和邻居们,活动又丰富。这二年,子女们只好排上班,轮流往回走,大体上保证每个季度,都有家人在身边待些天。现在通讯手段方便,网络上想见就可以天天见。老人们只要身体好,样样也就都好。
舅妈说,这次闺女回来带着一块去三亚,票订了,海边的房子也订了,要不要一块过去呀。月初就走,我说还去不了。前年就说一块在三亚过年,结果她们没去成。这次能成行,好事。说走就走,与父母同游这事一定得抓紧。谁没有个三长两短的事,很多事情,说错过就永远错过了。
以上说上一段老人家的事,八十老翁的生活状态,大体就是我们的明天,他们身上能见到我们的影子,日常的吃穿住行,一年年就这么过下来,快着呢。
发表于 2015-10-27 08: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747【易名】
好多年前,兴改名,不说太早的,这二三十年,大学们先是升格,好多学院改称大学,一字之差,内容变了,由专业院校变身综合性大学,专业学院时一招鲜,改成了综合性大学,不一定就一专多能,现找老师,拼凑师资队伍,接着盖大楼,扩招再扩招,学校也要讲规模经济,学生到了,钱也就到了。也有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行政手段加市场的手段迅速做大,老校把新校收了,也有新校把老校收编的。大学的牌子都往大了说。这次大连之行,市内路过几所大学,都先后换了新牌子,像黑石礁的“辽财”现在“东北财大”它们牌子换得早。还有个“工学院”是原来的纺织学院,这家名字改得有些道理,传统的纺织业衰落了,继续老专业,学生毕业到哪就业去。
改名有改名的道理,更要紧的是学生的质量是否提高了,这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好。早几十年,一直都在教育革命,变来变去,也一直在美言新教育的成果。这二十年大学真正做大了,但没有做强,好像还谁都不满意。
月初,往海淀区的父母家里去。小区对面的“向东小学”校门口换了牌子,挂着“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人家农科院门口有所农科附小,这里又冒出一所。又一日,出门去超市,路过自家附近的“陶行知中学”校门口换了新牌子“北方交通大学附中”。才隔了几个月,中小学也纷纷易帜,都是怎么想的。老牌子不好吗?叫“向东”的人现在还不少,也会有些改名的。这所小学也许是六十年代中期就改过名,再以前叫什么?不知道。那“陶行知中学”曾经是编着号码的中学,我刚搬到这里时,它排序一百多号,借过来大家的名号一用,好像也没有多少年,怎么又换了,陶先生为民国时的教育家,致力平民教育,比“北方交大”的名气大,舍大求小。
北方交大?北方交大是哪所学校。动物园后身的“北京交通大学”前身是北方交通大学,隶属铁路系统,约十年前摘了旧帽,换了新的名号,归属教育部。没有了北方交大,“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走过北方交大附中,来到城建大厦的地下超市,一眼见到了货架上的“烟台梨”大大的葫芦状,下面立着标签“贵妃梨”这都是哪和哪呀。
发表于 2015-10-27 11: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若水 于 2015-10-27 11:05 编辑 ' C1 R8 T2 w/ c* G% k
tiantou 发表于 2015-9-26 16:58
/ u7 B5 e5 n" ^8【天尽头】好多次来威海,都没有往“成山头”去,成山头是老名字,不知什么时候又添了“天尽头”名号。国 ...

" }4 @6 M) p, s3 g! m4 \9 g+ s; z' V& f) o
        九十年代末,我单位在烟台举办全国汽配交易会,我抽空去了威海,到了成山卫,游览了成山头----天尽头.据说想升官的不能去天尽头,因为胡与赵两任总书记都去过天尽头,还题了词,后都下野了.所以游人都是没见国海的百姓多,我不相信这种说法,也跑去天尽头游览,还在胡耀邦题的碑前留影.恰遇辽宁省老干部局带领一帮离退休老干部在此游览,我也混入其中,当然是已沈阳老乡的身份一起游览,相互拍照留念.
" r6 v# z7 C2 p$ `) b8 ]4 i9 Z       会议结束 回京后,不久领导找我谈话,因为我是高级工程师,还是副处长,让我把副处长职位让给需要提拔而没有职位的人,因有高级职称是相当于副处级,工资待遇不变,变的是中层开会不用参加了.我本不信去过天尽头会影响官运,这真是巧合吧.咱是大度之人,撤就撤吧.
# ^+ j' `4 x! C+ g7 M( h/ @+ i& A7 Q' i       因为“天尽头”影响旅游事业开发,后来听说添了个字,叫“天无尽头”。这样一改,旅游可能就发达了。
9 k+ Z# Z( c1 v4 b) {4 w8 x, M        在天尽头游览还真拍了些照片,一时找不出来(都是胶片机拍的),就发张存照吧。
; Z: z# |: g8 Q
72.jpg

点评

天尽头还是天尽头。但这块碑见不到了。  发表于 2015-10-28 09:23
发表于 2015-10-27 11: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若水 于 2015-10-27 11:13 编辑
# L$ G) v* n1 o7 x1 @8 ?2 x# }- j
tiantou 发表于 2015-9-26 16:586 Y, M% k7 Z7 A: n* ?. Y" Y( Z
  成山卫因国民党撤退时抓走许多男丁去台湾,改革开放时许多人回来寻亲,并给亲属买渔船办商贸等,所以威海、成山卫的经济发展迅速。又因隔海的韩国商人船运便宜,韩国布料、服装最先上岸,发展了繁荣的服装等商贸市场,很快成为了韩国制品的集散地。3 G1 s( u: K& J; j

$ u  B: B  I9 O: t; q! g
发表于 2015-10-28 09: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7 F2 O; x) r- q' a6 J9 U2 O+ @4 Z
748【大院】( n9 P0 Q& D6 k5 t
京城多大院,也衍化出大院文化,大院日渐庞杂和衰落中,风格不再,乏善可陈。
4 V/ U' T$ J; Q* I
$ e) B) M* G" I( E8 R我小时候住过大院子,胡同里的四合院,横跨两条胡同,三个套院联在一起。但这是大院子,不是大院。大院是十栋八栋甚至好几十栋楼房围在一起的那种。首推部队大院,各军种、兵种。再次部委大院,规模要小些,也没那么森严壁垒,这些年后者名存实亡了,住房商品化,不大可能扎堆住,老一代人的逝去,后一代子承父业的不多,现在多成了大杂院。还有一类科研院所,其规模甚至大于部队大院。像家门口对面的钢铁研究总院,方圆不小,“钢铁元帅升帐”之后超英赶美终于做大,世界第一把交椅,院子想不大都不行,单位办社会,里面生活服务设施比较齐全,不断地拆掉小楼盖起高楼,居民日渐稠密,到处停着小车。
) Q, R2 _0 M  \3 @  g* Y( H. V* J' m1 u( s今天骑车穿行钢院大院来到北面的农科院大院。往农科院去买蔬菜种子。从学院南路的南门进,深深的大院,沿农科大道笔直往北。这里比预想要大得多。北面一直抵住北三环路,东面挨着皂君庙路,往西看,西面一片绿色,西大门是正门,在中关村大街上。这一大片能有几千亩地。早年这里是西郊,跑马占荒,农科院占了大片的荒地,自然是试验田、良种场,农业科研。过去“一把手”说过,大意是,“农大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他没说对,这个大院子内不乏农牧设施,至今农科院在北三环路内侧还保留着两大块农地,有百十亩,其中的一块扣上了玻璃房子,继续农业科研。可以想见,三四十年前,这大院子中的农地更多。看了农科院的地盘,觉得它们才是真正的大地主。早年以发展农业科研拿下大片土地,只是现在土地上都长起了楼房。5 i7 B. P+ |3 N7 P

# g, h! x) @5 ^! c1 F南头是农科附小,接下来农科幼儿园、餐饮中心,再往北更多的“中心”和“所”像“农业标准中心”“兽药监测中心”“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作物科研所”后者的办公大楼体量庞大。中国是农业大国,致力于农科研发,有关十几亿人的饭碗,怠慢不得。  x3 W* u6 O0 ~
从农科一路到农科四路,路边上的大楼编了有40号,前面还有农科五路,还有不少的平房和小楼不在其编号序列。西面的大楼后面又建起了新楼,一处地基正在开挖,又会有新所和新的中心建立。大院里的农地没了,绿地还能见到。6 }6 M; X) j8 l) [0 X9 p
我在科研综合楼的底下找到了种子商店。! C5 y0 N# r& R) ^
发表于 2015-10-29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749【聚】
小姨这次回来和同学们一聚再聚,同龄人的同学,说来机会难得,能聚的人见少,只能是越来越少,这批我称作叔叔阿姨的长辈,都八十上下了,我小童时见过,我去过他们魏公村的学校,他们来过我家西四北的院子,那时大学中家居北京的学生不多,节假日常有同学过来玩,他们的名字我多数都能记住,还有他们年轻时的模样。
最近的这次聚会在三里河的“同和居”饭庄,离着近,又是一家山东馆子,班长想的周到。来的是小同学们,小姨的学生,文革中入学的那批学生。小姨去国二十多年,屡屡回来,常有师生相聚。在教过的十几届的学生中,从六十年代中期的“太学生”到八十年代末的新学生,唯有这一届的学生没有断了联系,而且来聚的越来越多,数这次最多,还有一对儿特意从南京赶过来的。为什么?学生们差不多都退休了,小姨说也许是接触的比较多,不光是校内的几年,那时还带着学生去实习,七十年代中期有大型的钢厂、化工厂引进,外国专家和技术资料大量进来,师生配合建设一去就几个月。与这个班的关系好,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也是一个方面,文革中校园极左,学生也要“上 管 改”这个班的学生配合老师蒙混过关,从来没有为难老师。小姨说,他对这拨学生有些愧疚,多有误人子弟之处,那时的教学缺乏系统,自己也是边学边教,但这拨学生还是挺争气的。
这拨学生,我就见过一位,不过听小姨念叨过,多是同龄人,好几位也上山下乡过。我问起当班长的那位,见过一面的,说他已办了退休手续,准备到外面定居了。小姨颇有些骄傲,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聚会见到的学生们,说是有好多年不见的,都挺成功,不管是当公务员的还是自己创业做企业的,在岗位上都是好样的。我问难道没有差点的吗。也有,去世的,这个班有两个不在了。还有一位跟大家不见面的,通知他聚会,又告假了。聚会后的第二天,他们夫妇过来看老师,是孩子的原因这些年始终走不出阴影,小姨是宽慰了再宽慰,有些事遇上了就得担着。
再聚也许时间不久,同学们计划明年组成德国团,结伙自由行,旧地重游,见见那里的同学老师们。
发表于 2015-10-30 21: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750【再聚】
苏班长网上通知聚会,距上次森林公园一聚没过半个月。遇寒乍暖的天气,在屋内囚着倒冷,不如在太阳地走走,周五预计是好天,头三天就发了通知。
这次是在城里,阜内大街的“历代帝王庙”。早年我第一次进入这座大庙是上中学的头一天。在庙里办学,自打时兴新学后就有这个传统,新学要有个地方,不像私塾,三五个孩子容易凑合,有先生就行。新学总要有大些的房子,二部制还是三部制,小地方大地方的公共空间,各种庙堂派上用场,孔庙、土地庙、家庙……,村里还是城里。
城西的历代帝王庙始建明嘉靖九年(1530),为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转为办学场所,这与老一辈教育家熊希龄、陶行知相关,1931年香山慈幼院师范科从香山迁到这里;1941年北平市立第三女子中学成立;1968年第一批男学生涌入了大门。1996年大庙挂牌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3年学校腾退。
我是1968年1月涌进校门的第一批男生。这所学校曾是市内的重点中学,高分揽进来不少聪明的女学生。当我们进到学校时已换了章程,大拨轰,凡住家离学校近的都划拉进来。没正经好好读书,就成长为知识青年,进入广阔天地。我再次进到这里时,已经恢复了帝王庙原貌,为此还20元门票才得以跨过门槛。该拆的现代建筑都拆了, 西式教学楼、体育设施,该复建的又能复建的就立起来,像关帝庙。最重要的祭祀牌位、神器和场面都永久消失了,后人去想象、去考证,恢复些似是而非的场景。
前年的冬天又去了一趟,进门可以凭身份证领票了。穿堂的寒风冻得人“嘚嘚”的。那次是在马路斜对面的地质博物馆刚刚看过知青展览,龙江黑河的知青博物馆的全国巡展北京站。
又来到了大门口。多少年了,每次路过这里都禁不住往路北张望。学校期间这里进进出出的人流,关门净校的时候,暑假、寒假,我记得冷天的时候,门前总聚着三三两两的老人,在石阶上、靠在斑驳的大门边,晒着暖洋洋的太阳。这一茬人没了,今天没有在这坐卧的老人。静悄悄、亮堂堂,干干净净。
751【寻觅】
我们站在大门前,先来后到的同学们。干什么来了,大庙还是母校,帝王先贤还是同学老师。奔着同学来的,奔着学校来的。大门里售票厅领出21张票,不用掏身份证验明正身,这里走出的同学老赵,还曾是这座大庙的前工作人员,给各位发了票。
不必导游,进门往东,熟门熟路进了东跨院,如我们当年踏入大门后走出的第一条路线。东配殿端坐那里,间架都在,只是朱颜改,修葺一新,那高低不平的砖地被木地板替代,一分为二的两间教室打通隔断,教室变身中华姓氏地域展厅。同学们转身辨别着当年教室的方位,黑板、课桌,依稀还记得自己课桌的坐落。我记得我的身后是老曾,后来他以带病之身成为一家印刷厂的先进工人。我右手边的同桌小陆,此番我们还在桌椅的位置上比划了一下。
唯有这间教室我们拥有共同的记忆,人证、物证都在。在校两个年头,折腾过几处教室。我们的第二处教室,是西跨院的二层小楼,在楼里上课比庙堂里高级,小楼已经拆除,一座香炉立在原址处。第三处教室,在西北侧的篮球场子边上,我记忆中是南北向的教室,门朝东。是谁说,好像是贴着北墙,那门应该朝南了。第四处教室看法就更不一致了。苏班长转到了景德崇圣大殿后身,说是我们在这里截出的一段教室中上课。我说不会的,那时大殿是作为礼堂的功能,全校师生在此开会,不会在北侧间壁出教室。等转到大殿的东侧,苏班长又说在东山墙上曾开洞成门,里面是音乐教室。想不起来了,不记得中学还上过音乐课。转到大殿的南面,我指着正南面的一组建筑说,咱们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处教室应该在这处殿堂里。我记得在这间教室中,同学们一个个轮流站起,先“敬祝”后“表忠心”,上山下乡。
蓝天白云,苍松翠柏,金碧辉煌。寥寥的参观者在景德崇圣大殿中祭拜历代帝王们的牌位,于东西配殿一览功在社稷的文臣武将。我们这支最大的团队,游荡其间,在寻觅当初的校园。
发表于 2015-11-1 16: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022.JPG
发表于 2015-11-1 18: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X- m* B- }$ s/ Q' l; o9 P
大殿两边的石碑亭当年是否还有?关帝庙院落当年是教室还是校长办公地?

点评

真费劲,输入错误没办法删除!  发表于 2015-11-11 07:56
tiantou:咱们进女三中时,是1968年2月,两个年级同时入学,好像每个年级13个班(后来又合并过),而且老几届也还没有离校。因此,所有房间都成为教室了,这个大殿当时也是教室。校长(当时叫革委会主任)室在一进校   发表于 2015-11-11 07:53
西水车 发表于 2015-11-1 18:49 大殿两边的石碑亭当年是否还有?关帝庙院落当年是教室还是校长办公地? 咱们进女三中时,是1968年2月,两个年级同时入学,好像每个年级13个班(后来又合并过),而且老几届也还没   发表于 2015-11-11 07:47
六十年代末石碑厅被封闭作为仓库,那时听说这大院子中唯有这东西两块御碑最具价值,至今保存完好,现在敞门供参观。我过去和现在都不知道当初的校长办公室在哪里。当时有位革委会董主任。  发表于 2015-11-2 10:38
发表于 2015-11-2 1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754【香山】
瞅着好天,蓝天白云,开车带着舅和舅妈老两口去看香山红叶。有好几年没去了,记得去年过去一趟,堵在五环路上,好不容易下来,往香山路上走走停停,走在半途就放弃了,进了边上的“植物园”。又是一年的晚秋,这次去避开周末,相必应该不至于堵车吧。从东北三环的位置上过去花了一个半小时,走的闵庄路上的香山南路,在最后的半公里还是堵在那里,好容易到了香山路口,路上车不多人多,开车的到了这就犯晕,看不到醒目的标志,路上全是人,人在马路当间走,我都怀疑是不是开进了步行街。犹豫中,后面有车超了过去,往坡上行,那我跟着走不会有大错。我记得过去这里有香山饭店的牌子,这次没见到,上坡再说,要是停得太远,二位老人走着就费劲了。越往上走人越多,车跟在人群屁股后面慢慢往前挪,前面有没有停车场啊?就在人堆里往前挤。终于看到停车场的牌子,还标明距离公园大门一百米。就停这,停车场不小,但都满了,进到里面要候着车位,出来一辆才进去一辆,运气还好,前面就三辆车,候了好几分钟。
泊车后徒步往公园去,前面是香山公园东门,沿途百米路两侧全是店铺,商家的摊子一律支在店铺的外面,快贴到了马路牙子。卖什么不论,多数都配备了录音喇叭,没完没了循环播放,也有敲敲打打,扯着脖子喊的,吆喝着商品名录和价码,吃的、喝的、用的,也有拐弯抹角喊的,什么“毛主席题字的臭豆腐”……。甚嚣尘上,一堆喇叭和嗓子一块儿喊,要多乱有多乱,旅游点的噪音污染怎么也没人管管,游人在此路过,买路钱不必,但身心的扰乱必须的。我搀着舅也走在马路当间,舅一路走一路叨咕,怎么得了怎么得了,13亿人有4亿人出来旅游……。这大概是他在媒体上看到的。
快到东门前,见着香山饭店的路牌,得,先歇脚吃饭吧,十点出发,快12点了,老二位路途劳顿快两小时了。
香山饭店这条路是公园的东南门,有保安把着,少有人往里面去,到是汹涌的人流往外面涌。跟保安说是去饭店就放行。饭店门口的车场爆满,人从车缝里迈上了台阶。
75【红叶】
香山饭店绿野环抱,曾为高雅之处,入围过新时期十大建筑评奖, 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的,如今被车流人流团团围住,这个区位真个进不来,出不去的地方。旅游旺季买卖难做了。
照例还进了底楼的那家杭州菜馆,每次来都在这里落座,图个清静,让老人们歇个脚。饭店的价格稍贵,比如服务费另加收15%。这公园周边应该还有更好的去处,但对外开放,算得舒适的地方,大概也就这一处了。
饭店的招牌菜西湖醋鱼、响油鳝糊、叫花鸡……。荤素要了三样菜,生煎包再加一盆疙瘩汤。饭罢,往公园里走。上午过来时,下四环路,闵庄路一直往西,山越来越近,山是绿的。来香山为看红叶,媒体上说过,这些年的植树造林,香山红叶的比重增大了,上周的广播说入秋后红叶达到了20%,现在又过了霜降节气,怎么还不见红啊,远远望去,连一成都不足。那就进到山根前去看吧。
又打错了算盘。山脚下那就是人海,甬道上全是人流,很多人大概也不愿意往山上爬,都滞留在底下。往山上看,大山还是绿的,“鬼见愁”高高在上,有索道直通山顶。要是没有老人跟着,这好天气 一定要徒步登顶,至少要避开下面满满的人群。
来这看红叶的,但红叶在哪?气温没到冰点,大风尚未过境,灌木、乔木还都枝叶丰满着,绿意正浓,唯有银杏树披着一身的黄叶子,还有地面一丛丛黄黄的野菊花。快走到眼镜湖了,我问路边带着红箍的大爷,哪里能看到红叶。大爷指着上行的一条小路说,往上走,有一棵。我朝他指的方向望去,没见到。没见到的目的地,谁知要走出多远,而且还一棵,不值当了。我转回头又问,哪里有一片一片的红叶林,往前走能有吗?带红箍的跟我摇头连说没了没了。
还是真没了,成片的,那就没必要往前走了,前面是北门,还要出门绕行去找停车场。往回走出东门吧,好歹算是在公园里面,逛公园不是。
往回走,在高高的石碑后立着一株红叶树,已经秃了一半,好歹见着一棵,拍下来,总也躲不掉它身旁的人。快出东门时在宫墙的边上又有几株,高大些,也斑斓些。

点评

现在涌入北京的人太多了,以前不敢想的皇城风景现在也要去看看,这和以前太和殿里的宝座总会有人不顾劝阻的要上去坐一下的心理一样罢。  发表于 2016-3-17 08:44
发表于 2015-11-3 2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756【自行车】
晚间北京电视台的一栏节目《影事》主题说的是自行车,从头到尾串场子的是同学王文澜,高我一班的同学,他早年出了本影集,大概叫“自行车王国”留住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王同学说,他追踪拍摄这批黑白照片时以为这个自行车的世界会长久以往,没想到才二十多年的工夫,四个轮子就挤掉了两个轮子。
片子从西直门外白石桥边的修车铺“车三”说起。王同学画册中有这个车铺的多幅画面。当年我到过这个修车铺,挺大,有棚子,是因为看过报纸图文并茂的报道,大概是带有表彰意味,那时鼓励自谋职业搞个体,车三属于干得好的,修车技术还是服务态度。前几年我又来到这里,到对面的“国图”借书,出来车胎没了气,想起这的车三,自然没见着招牌,但在老位置附近见到修车点,还向师傅打听车三,他说人家早就不干了。片子中,王同学也找到了这个点,现在的师傅曾是车三的徒弟,说起车三干得最火时这家铺子有二十多个伙计。
片子还以王同学那本画册为线索,追忆自行车的前生今世,从四亿车子的巅峰时代到现在基本退出了交通工具,成为娱乐健身一族。自行车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童年、欢乐、财富、人生的忙碌。片子结束前,展示一批年青的骑手,京城自行车爱好者们,每周他们相约去“刷街”队伍从几十人,发展到四千人,傍晚入夜时穿行在城区的街巷中,体验骑行的快感和城市的变化。
一早七点半北三环上了694公交车,一路西行,临窗看景,自行车寥寥,不如电动车多。车下了北太平庄桥我开始计数路边行进中的自行车,这条东西向的干线车流滚滚,车辆转弯南行前,一共见到26辆同方向骑行的车子。中关村大街南行,又转向东,在“首体”车站下车,一路又见到15位骑手。前后半个小时多,骑行者一共才40多位。可算得上寥寥无几。当然骑车人远不止这个数字,在魏公村地铁车站口,在南北向和拐过去的东西向的大街上,停靠着二三百辆自行车,大概多数都是在此转乘地铁的。
骑行者的锐减不是好事,它表明人们的生活更少了便捷和健康。

点评

西单路口绿灯放行时数百辆自行车涌过的景象再也没有啦。  发表于 2016-3-17 08:46
发表于 2015-11-4 21: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757【一把火】
机场送行,回程顺路走机场北线,下乡收拾地,没有春种哪来的秋收。翻地备耕,要不明年开春也还得翻。乡下够冷,冰点了,寒屋冷炕,早睡早起,地面一层白霜。
园子里点起一把火,噼噼叭叭旺火冲天。菜园子今年收的多是草,高的有一人高,最高的鬼子姜,二米多高。一个多月前披荆斩棘,拔除大草敛吧了一大堆,两周前老赵过来帮我收秋,开春点的一些花生,多数都被草欺死,挖出花生果没多少,疯长的鬼子姜结出的果实一大桶,横七竖八的茎秆和风带过来的枯枝败叶收拾起来给大草堆又增添了高度。翻地了,不能留着它。  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烧。
知道是不让烧,那是大面积的烧,麦收一烧,秋后再一烧,能烧得天昏地暗那种,能影响航班起飞,雾霾笼地那种。不烧怎么办?“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现在给出的办法:一是还田,二是饲料。直接还田需要机械的成本,费工费料,机械收割的同时秸秆切碎抛洒在农地中,这需要大马力机械,不是到处都能办到的,就是有这个财力,农民会算这笔账,合适就干,不合适就算。秸秆还田的效果如何,与化肥的投入比较孰优孰劣不难看出高下。在农村秸秆沤肥也是办法,一要人工,二要有机肥,这两样当下农村都缺乏。当饲料,不是所有的秸秆都适于饲料。再者谁家还养牛养羊,好多村子都见不着一头,除非挨着个养牛场,秸秆才可能有消纳之处。现在有地方政府对每亩秸秆补贴二三十元,这点钱还不够运输成本。那怎么办,要腾地耕田,最后还是一把火。
华北平原农人的地少,人均一亩就不错,分散耕作,推行秸秆还田难了。千家万户连缀起来就是大田,大田量太大不好处理。设身处地,真是没有好办法。我这园子才二三分地,往年照看着没有草,多少有点秸秆,埋不了的,开春时点火烧了。今年一下子收上来这么多草,怎么处理,挖坑深埋,那得一立方米的大坑,现在的体力得两个工吧。还是一燎百了吧。
秋日将杂草晒得焦黄,干柴烈火,一股浓烟腾空而起,爆响的籽粒,草叶的焦糊和清香,热火朝天逼得我连连后退。无风的天气,冉冉上升的热流高过树梢,一时上方纷纷扬扬降下草灰,飘飘洒洒还了田。
758【烧什么】
      
处理植物秸秆是个社会头疼的问题。城市秋日的落叶,公园绿地中集扫起来,装上麻袋,成车的往远处运。我问过动物园里的管理者,就堆放在林地中让落叶回归大地不挺好吗,人家回答:落叶积多了容易起火,你看这乱扔烟头的有多少。我又问,你们这食草动物那么多,落叶当饲料就地消化了。也不行,树上每年还都喷药灭虫,哪敢让动物吃呀。看来严重的问题还不只是教育农民,还包括市民。如果没有乱扔烟头的,落叶都跟森林中一样就地化为泥土。林地、行道树如果不喷洒农药,城里街面上的落叶可以往动物园运了。动物园西面的树上挂着寄生蜂卵,生物治虫的尝试,小打小闹没成气候。农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被取代。
现在城地、农地不让烧落叶和秸秆,碍着蓝天白云。其实这是勉为其难的办法,不说它无效,基本上事倍功半。去年秋,APEC开会时,我走到怀柔,村口见到戴红箍的联防老乡,任务之一是不让点火,连做饭取暖也不许烧柴禾,没有煤气罐的也要坚持几天,给你想别的办法解决吃饭问题,等会开完了再动火。坚壁清野如此程度,不可谓不尽心、不投入。APEC蓝、阅兵蓝都是这么来的,真够难为的。管得了一地一时,管不了一片一世。
农家还在烧秸秆,世世代代都是这么烧下来的。这二十年经济发展,农村的燃料多样化,有的地方开始烧煤、烧燃气。谁都知道这两样都比柴禾秸秆好烧,热值高,取得方便。这样秸秆被替换下来,不作燃料就没有出路,集中燃烧造成局地污染。上月回趟胶东老家,煤气罐普及了,但家家都有柴禾垛。老家的人说,煤气罐多贵呀,那是为阴天下雨救急预备的,平日里还是灶里填柴禾,秸秆树枝木头,能燃的都往灶里填。每年地里产出的秸秆多数都进了灶膛,化作熊熊火焰,取暖、烧饭主要靠它。总之还是个烧,化整为零的烧,物有所值的烧。不烧农人就过不下去,连世界都不安生。
资料上看,去年中国人均消耗石油0.38吨,而美国是中国的近七倍。人均天然气消耗136立方米,美国是中国的十七倍。一国的生活水平与资源消耗量正相关,想提高生活水平,就必须消耗更多的资源,我们必须向其他国家买资源。同样是去年,中国石油消耗5.2亿吨,进口占比60%;天然气消耗1855亿立方米,进口占比28%;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分别占世界的1.1%、1.8%。中国的大胃口,能向谁去买,可持续吗。 现在说要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还得靠脚下的土地生生不息。还是得烧啊,能减少无谓的烧最好。
发表于 2015-11-5 13: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tou  六十年代末石碑厅被封闭作为仓库,那时听说这大院子中唯有这东西两块御碑最具价值,至今保存完好,现在敞门供参观。我过去和现在都不知道当初的校长办公室在哪里。当时有位革委会董主任。9 p4 Z. `) K% U5 v* o) h
% ?8 G$ A0 b2 _3 @0 `$ m0 o
现在的关帝庙院落已经修复,当年那个院落里都是教室吗?
0 G; ^  w* t5 L1 z

点评

从资料上看,民国初年关帝庙还在,哪年废掉不见记载。资料上说1954年在帝王庙前院西侧建起了八个教室的两层小楼。在后院西侧建起了20间办公用房。  发表于 2015-11-6 15:53
发表于 2015-11-6 08: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759【落雨】
落雨降噪,洗刷环境,天依然是灰蒙蒙,街头搅成一锅粥。坐在特13公交上层的头排,我进城常坐这路穿行南北的大站快车,窗外暗色笼罩,是雨水和车厢内的水汽蒙蔽车窗玻璃上,像是又来到了傍晚,窗外的一切影影绰绰,主色调一片亮红穿透雨幕的朦胧,机动车刹在拥堵的路上。公交好,这个时段上午九点之前独占公交专用道,享受出行的便利,小车们规矩的挤在左侧给公交腾出前行的路线,谁敢挤占就罚它,德外桥的路边上交警正在办理违章事宜,人变得规矩多数都是罚出来的,讲理没用。
进城往西单,去见见老培,好长时间没见了,老培刚从医院出来。如今人流汹涌之处的公建除了地铁,在大城市就是大医院了。昨天我在北京医院的大厅内候着,看着人们川流不息,一楼大厅的电梯间门口,有专职的护工在那负责几部电梯的上下疏导,吆喝着,“这边上、这边上,往里去往里去”人满了才升顶。没人指挥,这电梯口都积满了人。下行的电梯门打开,呼啦涌出人群、轮椅有时还挤着担架,“先下后上,先下后上”这也要吆喝到。
手机响了,老培的电话,说起看病的事,说是躲过一劫,与病魔相搏,取得阶段性成果。不久前在医院做了伽马刀手术,睡了一觉醒来,起身走人,还是后来才被告知结束了一次手术,术中术后一点都不疼。据说是一种射线所为,不是传统的柳叶刀,我这是头一次知道,科技发展迅速,几十年医疗新技术层出不穷,挽救了不少生命。“有什么也别有病”,一厢情愿,人不能不得病,得了就得挨着、熬着,听大夫的,打针吃药,一次次的都能活过来。得暴病的那也没办法,一下过去了,只要是够了岁数,七老八十,那也是造化。
老培这是出院不久,下周再次入院,继续康复治疗。我说,我们有什么办法,听大夫的,配合治疗,城市的老人都有份医疗保障,能入院一段总会有所改善。老培说,现在睡眠明显改善,中午一小觉,晚间一大觉。人能把觉睡好了,健康状况就能明显改善。嗓子不好,现在烟忌了吗?老培说,烟还在冒着,只是不往下咽了。这又何苦呢。
我约老培明天见一面吧,出来有问题吗。老培说没有问题。
760【百饺园】
落座新文化街东口的餐馆“百饺园”。
之前到街东的老张家串门,老张同学后来去的兴凯湖四连,也半年不见了,说是分分钟就能见面的事,要是不专注的去做,一拖就是半载,不过电话常通着,话到人就算到了。
老张跟我通报前一段夏天时,约了三台车自驾游又去了趟兴凯湖,这次还带上了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老母亲还在大湖畔的沙滩上趟了趟水,连续跑了十好几天,兴致还特别高。家中一儿一女上山下乡,老人家一定也有另一番的知青情结。这也算得一个新鲜事,长途跋涉,游山玩水不在年高,只要乐意。老张接着跟我说起个高兴的事,单位在家门口不远处新起了一座大楼,里面办公并有娱乐设施和食堂,一日三餐都可以就近解决,退休之人吃饭是大问题,天天自己做,也就烦了,且自己做还吃不好,种类少。说咱们今天中午就去吃一顿,我说改日,天天食堂都开,等下回吧,中午约了老培,一块了,都同学过,他后来去了68团。
老培比预想的要结实。说这半年双管齐下,两场手术都有效果,唯一的负面结果是记性变差了,原来多好的记性,当我们团的召集人,事多了去了,这半年好多事都耽误了,我们团编了本回忆录,我都没能去张罗,后来捐了一笔款。老培翻着菜谱说,你看我现在看了后面的菜,前面选定的菜就忘了,赶紧叫服务员过来,边看边点。说现在是住院手术前吃什么现在还吃什么,不忌口,还是啤酒,一瓶加一听的量。果不其然,餐桌上老培的饭量一点没减。好事,能吃才能干,虽然现在不一定干什么,但要是抗拒疾病,身大力不亏的比单薄的人有优势。
老培聊起老同学,说起宣外小六条的老邻居们,老培出生在那里,老张后来也曾迁居到那里,现在小楼改建了高楼,老邻居们少有回迁的……。
老培给我准备了两套书《建设大地的青春回响》说是一套给你,你们团是不是也要编写这个东西。我说没有听说,但我们连的上海知青们有这个计划,纪念我们的五十年。拿过来翻阅,孟凡贵的主编,团里的人一人写上一篇,大开本、沉甸甸,上下两册,六百多页。
发表于 2015-11-6 15: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 w' r) K7 i% h* X% r! Y; h: b0 R) J
+ F' I: e5 f: f+ [% g
761【踏雪】: H; U7 l( M: I8 t! E( x2 y6 h
头场雪下来,有模有样,漫天飞花,纷纷扬扬,浅浅的白了屋顶。出门踏雪,往图书馆还书,一月满期,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也可以不去,但因为下雪,借着踏雪的理由就一定要走出去。公交695坐上,直达“国图”门口。下车时雪飘得正急,头上撑着伞,踏雪没有,地上伏着冰水,地温偏高,雪化作水淤出一个个水洼,拐来拐去,蹦着跳着。雪景在高处,车子的顶上,树枝梢上,国图的银杏老树上缀着雪,金黄斑白,绿竹林挂雪压弯了枝头……。该拍张雪景,又觉得雪量还不够充实,再等等,再下会儿。空气湿润、冰凉,人还没觉出冷的时候,就已经进了图书馆的温暖大厅。
  R$ P& C4 F, o  ]赏雪这是好天,要是雪不停地降下来,出门这是坏天,坏天路上的车少,公共场馆的人也少,图书馆里满是虚位以待,书架子前不必摩肩接踵。
% y  k7 O6 l: z5 a: ]4 n; P6 Z2 F一小时后我又走到室外,天上坠下来的是雨,连草坪上一早皑皑的薄雪也消融了大半,气温升上来,雪景消褪,季节还没到,柳树、槐树都还枝叶丰满。该绿的绿、该黄的黄,拍雪景就别想了,地面的落叶却有几分水灵和斑驳,。( f5 V; _. L2 |
头场雪今年下得有点早,往年迟迟难见到雪,今天一早的气势磅礴,让人欢喜,一场雨加上一场雪至少能将多日的雾霾消灭。龙江的齐市今冬还没见雪,哈尔滨下没下不知道,昨的报道,哈市下来雾霾,PM2.5爆表,数值达到500,实在了得,中小学校关门放假,这要是来场大雪或能缓解。
( ?% m6 Q7 @5 M" @4 X! @" L没能踏雪,没能听到那吱吱呀呀雪粒的摩擦声,也没能感受脚掌下松软和弹性。倒是趟了一脚水,小心翼翼都不成,脚底板终至湿乎乎冰凉。甬道上铺的是透水砖,透水砖也积上水。昨一场雨,今一场雪,让透水砖也饱和了,大概是甬道的基础没有做好,砖下面没有铺就渗水材料,京城的地下可是个大漏斗,有多少降水都可以吞下去。我脚上的旅游鞋穿的年头也不长,怎么会透水,是质量有问题,鞋底子磨薄了?业有专攻,这要是穿上雪地鞋或是雨靴,就平趟不怕了。  p" d* t3 V4 _& C# A
发表于 2015-11-6 15: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5-11-5 13:37
5 T" N- m6 S' i4 i: H  }& j+ H@tiantou  六十年代末石碑厅被封闭作为仓库,那时听说这大院子中唯有这东西两块御碑最具价值,至今保存完好 ...

% |/ P( g# K* x6 s: F9 O从资料上看,民国初年关帝庙还在,哪年废掉不见记载。资料上说1954年在帝王庙前院西侧建起了八个教室的两层小楼。在后院西侧建起了20间办公用房。

点评

谢谢回复,去年,历代帝王庙我去看过两次,我总想知道当年这里的学校布局情况。  发表于 2015-11-6 19:38
发表于 2015-11-7 09: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762【雪中送炭】
天一冷就盼着早点送暖气,京城规定的取暖期是11月15日启动,到来年的3.15结束,整四个月。这一规定都好几十年了,原来执行的一丝不苟,就跟雄鸡报晓似的到点就来,天有多冷也得挨着。这二十年有了变化,没那么统一步调齐步走了。大的规定没变,哪天点火各行其是,其中的市政管网相对执行还比较严格,涉及的采暖面积大,成本投入多。再有像我居住的小区,属于连片的采暖,有高烟筒和大锅炉,周边好几个小区几十栋也许上百栋楼,都是一个供暖点。这个点是根据各小区取暖费收取情况来决定送暖的日期,我们小区经常是进入11月初就热了。但前两年,煤改气之后,就开始照章办事了,要等到15日,说是燃气成本高了。父母家的住宅暖气保障的好,来的早去的晚,因为是自采暖,自己单位的物业自己烧,小区的住宅楼和边上的饭店一共七八栋楼,供暖来的早,今年又是10月31日送的暖气,让老人和孩子舒服了许多。真正分门别户的自采暖,是这些年的事,新的住宅楼大概都是自采暖,自家爱什么时候点就什么时候点,这回冷暖自家做主,方便了许多,少了很多纠纷。但据说经济性和安全性都不如集中供暖。但现在的社会发展还是选择了这种个体性、自由化的自采暖方式。说它是进步也成。
月初的日子,太阳好的日子外面的人就一定多,屋内温度低,低到15°上下,能动弹的出去游走晒太阳,室外要舒服的多。其实就是阴天,也是走在外面的好,把要办的事,比如串门会友采购看展览看电影,能办的都办了,在家囚着哆哆嗦嗦到不如出去走,等来暖气了再趴窝。
媒体中天天说气温和供暖的事,预计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将是暖冬,气象台每周都会商天气趋势,何时进入冰点并提交供暖部门决策。总之舆论导向是天冷了就可以供暖,供暖部门已做好了准备。
前天,5号,下雨那天,下雪的前一天,湿凉的天气,家里的暖气热了,这两天室温升到18°,感觉好多了,烧的不多,有的温乎气就行。
我该去交取暖费了。外面还飘着雪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5 21:39 , Processed in 1.21919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