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小店】 好天去串门,去看看老人家,老伴的舅舅。好长时间没见了,中午二老请吃饭,饭前就赞不绝口,说这是家新开的馆子,离着近、味道好又便宜。二位老人都八十了,自己能做饭也不愿意做了,过去是请小时工过来做,有勤勤恳恳的但难得有做饭好吃的。舅妈还给算了笔账:做饭两个小时,工钱就50元,还得自己去买菜,现在这家饭馆吃饭,两个人都用不了这多钱,还好吃。现在小时工就管打扫卫生,别的就免了。 舅妈给馆子过去个电话:小李呀,给留个位置,四个人,11点半过去。 出了小区大门往右一拐,不到百米处就是“阿婆春饼”小店。这位置就吸引老人们,许多年周边像样的饭店老二位都吃遍了,好点的店要横穿马路,走上二三里路,于老人们也真有点累,这回好了就近解决问题。舅妈说,我们就当这是食堂了。 进门小姑娘一脸笑容地迎上来,让进个单间,套间的外间,对面桌的软椅可坐六位。落座点菜,舅妈先点了松鼠鱼,说这个费时间做,先让他们做上。舅妈起身,往外面去盛粥,免费的小米粥,黄橙橙香喷喷。我说还是舅妈你点菜吧,我们不知道什么做得好,菜谱上凉菜好几十,热菜好几十。 先上桌的宫保鸡丁,面相好,味道好,口感滑嫩。这道家常菜,还是挺考验厨师水平的。蜜汁脆皮虾,该脆的脆,该嫩的嫩,不错,每人能有两三只,38元,不贵。舅妈说起媒体上近日披露宰客的38元一只虾。跟着鱼香肉丝上来的是松鼠鱼,不是鳜鱼是草鱼,有一尺长,炸成焦黄的菊花瓣形浇上汁,66元。主食春饼和米饭,我这里是春饼卷鱼香肉丝,舅妈说肉丝和鸡丁都是18元一盘,比家西面的那家烤鸭店,都便宜20元。饭后结账160元,包括两瓶燕京啤酒。剩下的菜打了三个饭盒走。 好还是不好,吃客说了算。二十多张桌子,客满,周末这里多数都是来这包桌的家庭餐,我们出来时,外面有排队的。舅妈说起小区内好几位阿姨都是这里的常客,服务的好。说你舅在家吃不了几口饭,到了这里,饭量能翻倍,现在中午常过来吃,晚饭在家就简单了,熬点粥,炒个青菜就行。 745【天下事】 进门时舅正在埋头翻书,老厚的一本,我凑过去看,是本回忆录,书翻回到扉页,上面有题款,著者写了半页纸,回顾、友谊、赠言。舅说,这是我的老部长昨天派人送来的,留德博士老专家,50年代在东北的机床厂当厂长,后来到了部里,同事这么多年了,你看他把我的简历还写了几句……。舅把题款又念了一遍。他一定已经看了好几遍。 每次去老人那都要跟我唠唠天下的大事。老人每日出行的距离没多远,小区内和周边的饭馆,每周要去小区的泳池几次,再就是遛弯,娱乐主要是电视,知道的比我多,国内国际的大事,老跟我说:现在没有小道消息,都是大道消息。有些新闻频道的专家分析点评也跟着看,看完了就发表自己的看法。舅也是一方专家,五十年代就围着科研转,七十年代搞技术引进,八十年代说是搞了十几年的外交。职业习惯上身,总是要观察、研究、评价,现在我成了他述说的对象了。听着吧。 今天他没提及世界,说的是河南的小村子:忘了叫什么名字,一直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盖了18栋结实的大楼,全村人搬入安居乐业,福利高,看病、孩子上大学都免费,就是毛主席指出的那条路,就是没有单干,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我想起了这个样板,媒体上见过报道都是好多年以前的事情,“七里营公社”不对?我知道那是个颇有争议的村子,在铺天盖地的承包制下,坚持集体经济成为孤家寡人,但人家一直坚守了下来。 来到饭馆坐下。舅接茬念叨河南小村落的集体道路,还说一定要去看看。我没敢接茬,怎么去呀,都过85了,谁陪着。说着说着,我突然想起了“南街村”的名字,我问是不是南街村。是南街村,舅继续说,这个典型中央不宣传,但地区宣传,地方的旅游部门宣传,不少老外也去看。多少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这类的报道,继续走集体化道路,凤毛麟角,但后来多偃旗息鼓,有的是出了问题,像天津的大邱庄,立得住的剩下吴仁宝的华西村,这南街村也有十多年不曾关注到,因为我不曾在网络上搜寻过它的消息,最后的记忆是我在超市买到过南街村牌子的方便面。无法慕名前往的替代吧。 舅说,让你舅妈把南街村的材料发过去吧。舅什么时候开始看网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