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2-14 10: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611【读报】
老爸家中订的报纸,现在就我一人看了,一周去拿一次报纸,在楼下的邮箱中,一家一个小箱在门口起了“一堵墙”。
从外面回来,见楼上的邻居取报纸,堵着门口我也进不去,候着。好几份报纸,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我说您干吗还要订阅这小字的《参考消息》呀,一楼的活动室里就有大字号的《参考消息》,那看着多舒服。“自己订的,看着方便吗”。楼上的念鲁叔叔,过去见过他在大报上写的文章,现在的“小杂志“上几乎期期都有,金融形势、外汇市场、历史钩沉。老妈跟我介绍过位知识分子,在老妈那说的上知识分子的多是秀才,写文章的,还说他的名字跟纪念鲁迅有些关系。是不是那年先生去了,这位来了。但岁数不像有那么大,他的老伴更像是我们同代人,跟这位打过招呼,点头、你好,没叫过他叔叔,怕是给人家叫大了。
到家后,翻旧报,本月的旧报,纸质的比电脑上的看着舒服,头版不看,新闻都成了旧闻,别耽误工夫。旧闻有些也是新闻,注意到两条有关电影的报道,正好这两部片子是我在海岛刚看过的。一部《重返20岁》一部《奔跑吧兄弟》,前部斩获3.5亿票房,爱情+怀旧的片子,老少皆宜各有看点,票房不足为奇。新奇的是这部片子是中韩合拍“一鸡两吃”用同一个剧本,拍出两个不同版本的电影,在这部片子之前韩国那边,另一拨导演、演员班子已拍出并上演了韩版的重返20岁《奇怪的她》。
第二部片子《奔跑吧兄弟》报纸给出的副标题是“全片六天拍成,四天狂赚2.6亿,业内人士痛感圈钱‘没节操’”看了这篇报道才知道这是一部快餐式的“综艺电影”。那不是电影的路子,但人家赶上了好时段,中小学生放假排队影院里减压,说是这部片子原是有群众基础的,《奔跑吧兄弟》本是电视台长期播出的娱乐节目,也是仿的韩国综艺节目,一些小观众跟着看了年半载的。至于什么节操不节操的,只要没乱搞,娱乐不是很好吗,六天、四天、2.6亿,挣钱是硬道理。只是我看了没能娱乐,搭错车。
还有条影讯,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也是电影艺术家于洋从影70周年,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在大海里航行---于洋和他的‘电影之家’”主题展览开幕,免费展映于洋一家的12部电影作品,一家四口都留下了银幕形象。我们熟悉的《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想再见见老人家不容易了,小于在那张罗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5-2-15 1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2【忙年】
年终习俗各不相同,南方北方自是不同。我记忆中的歌谣“二十五扫房土、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早年南人食稻谷,不蒸馒头,南方要是有过年的说道,就不会把面发了。就是北方说法也不一,比如有“二十五做豆腐……”。
准备年货的过程,传统上就是吃、穿、打扫庭院、祭祀活动,就餐桌上的这一项要能有尽有,竭尽全力,讲究大年初五前不动刀,动刀的活年前都给了了,这大概是京城的说道,满人的习俗。我问过老妈,老妈说老家没有这规矩,初一初二照样动刀,不能动的是扫帚,不能把财给扫走了。大肉炖好,饺子冷藏,花馍还是馒头备好了几屉……。年根的歌谣说道就那么几句,囊括不下来,说个大概齐都不成,归个大类,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家庭主妇该筹备什么,七个碟八个碗,早就心中有数,到时候一准置办齐了,欢欢喜喜过大年。
这套说辞我头次听说是到了东北之后第一个春节,一个排的老赵“的吧的吧”一大串,听着挺有意思。我在北京时没听人念叨过,住的大院子中的邻居来自五湖四海,就是没有老北京,家中的老人说没说过,至少我是没记住,类似民俗有些跟迷信也有粘连,十多年的破旧立新,把个旧俗荡涤的够干净。在我们那个大院子里就没见有人磕过头,打小连红包压岁钱都没拿过。
这二三十年,旧俗陋习又卷土重来,的确有劳民伤财的,没比有好。至于这些腊月里的行为、语言,人们又念叨起来,农耕社会的习俗难得再现,念叨这些个老话,提醒着年节的逼近,营造着一天天浓郁起来的喜庆。无数的城里人还在忙碌着,在生产线上赶工,在写字楼里规划新的一年,力争着头一个月的开门红。北方的农家,天寒地冻在猫冬的懒散中,开始筹备新春的狂欢,狂欢之后,又迎来新一轮的辛劳。
过了“二十五”家里才扫了房土。小保姆上了窗台擦拭外面的玻璃。老爸说,你小心点,注意安全。知道了,小朱答到。
613【二十七】
“二十七杀公鸡”今天公鸡们倒霉了。
二十年前的年前,我在无锡的陆墓镇住着,逛了附近的一处农贸市场,街道两边商贩云集,有点“清明上河图”的意思,好多好多的竹笼子里扣着精神抖擞的大公鸡。当地的同事介绍,这段日子要杀了大公鸡吃,母鸡不行,大个的五彩的才抢手,什么道理,我都忘了,现在回想是不是吃了大公鸡日子能过得旺。
堂妹走前说起过老家里这些年六畜不旺,猪牛羊很少有人养,嫌费事嫌脏,自己家里就几只鸡,其中还有只大公鸡,开春就养了,不像过去,鸡在外面随便跑“朝喂猫、晚喂犬” ,鸡圈在院子里养,可没少吃粮食,现在家家户户的鸡都不敢放出院子,怕丢,连狗都怕丢,被贼人给套去。这大公鸡养着不和算,这都快一年了,高高大大能有九斤多重。回去就杀了过年。
九年多重的五彩大花鸡,多威风、多漂亮,今天这个日子活到头了。
我记起了小童时,家里也养过鸡,母鸡,前后养过好几只,养鸡吃蛋,帮着家家户户度过了困难时期,它们都是功勋母亲,一只白鸡,来航鸡,一只黄鸡,谁下了蛋,姥姥就给谁在墙上画个横道,两列横道长长的,两只不相上下,一年都下个二百多个蛋。六四年,至晚六五年,家里的又一茬鸡刚刚开始生蛋,街道居委会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通知各家各户禁养鸡鸭,一律清除。老人舍不得,天天捡蛋;小童更舍不得,从毛绒绒的鸡雏就一块儿玩耍。好多家都有哭着喊着的小童不让大人宰杀,连邻居张家的姐姐也为家里的麻鸭子落泪。终究拗不过大人,炖熟的鸡热气腾腾上了餐桌,我和弟弟都一口没碰。
羊年又到,论到羊们登上了媒体开始招摇,绵羊、山羊,“三阳开泰”“得意洋洋”,名人都谁属羊,从曹操到唐太宗、努尔哈赤到慈禧都属羊、连洋人都能数出一大群,十二分之一的人都属羊,连姓杨的也得意洋洋,沾yang就算。谁在台上就恭维谁,接下来,烤全羊、烧羊腿、涮羊肉、羊蝎子、羊汤,吃的喝的热气腾腾,洋洋得意。
发表于 2015-2-16 10: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614【寻车】
“二十八把面发”家里到是没发面。堂妹临走前连蒸带烙,又是馒头又是火烧整了一堆,馒头放冰箱里,火烧放北凉台,三十多个火烧够吃好长时间的,老家的面食做的比街上买的要好吃得多,下了力花时间揉,就好吃。
想出去再采购点什么,找不到自行车钥匙,放到自己家了,回去拿了趟钥匙,冒着漫天的雾霾。回来后,到自行车棚去找我的车,有快三个月没骑车了,车胎还不瘪了。先找出来,打上气、擦擦车,明天好派用场。左找、右找,东西就两排车,一共也就二十多辆车。转了两周没见熟悉的身影,怎么会没了,被人偷走了?不会,棚子里有电动车、变速车,不少的新车,哪辆都比我那辆强,怎么也轮不到我这辆失窃。
我看好这辆老车就在于它的老旧,不起眼,骑到外面搁哪里都放心,好车还不够闹心的呢,根本就骑不住,我已有两次惨痛教训了。现在这辆飞鸽车还是亲戚出国时留给我的,八十年代到现在,车龄有三四十年了,到我手里也没怎么骑,一年能骑上十次八次的,车子越不骑坏得越快,在地下室放着锈蚀了,车轮上的瓦圈锈迹斑斑,车架子漆皮斑驳。到退休后才用得稍微多些,在周边买菜,坐车不方便的地方,咱就蹬车。前年还花了百八十块大修一遍,前后内外轮胎都换新了。
转了两周都没见到,我看到北面角落里,摞着一堆车,横躺竖卧,有一人多高,都是破烂车,缺胳膊少腿的多,莫不是把我那辆车归堆破烂了。我上上下下的搜寻,还真看见了,还好没压在最底下,要压在底部那就看不明白了。我那车在最上层,是最后扔上去的。我先清出了一条通道,接着往下拽,拽不动,后车轱辘套在了另一辆车的车闸上,我以杠杆原理,缓缓地将套住的车轮从车闸把上退了出来,使足了劲,将车身腾空起来,车把抵住肩头,旋转九十度,落地为安。这幸亏是辆26型的小车,要是28加重,未必就举得起,也未必敢举,我得找物业给我搬车了,这一定是他们所为,这不是以貌取车,滥杀无辜吗。就因为人家旧了、脏了,就拉出去毙了。
还真对得起我,除了一身的土都完好无恙,束之高阁躺了一冬,没有负荷连两条轮胎都鼓鼓的。
615【见雪难】
入冬我没见着雪。在南岛一段自然无缘相遇,回到北边还是枉然。昨天预报京城北部有小雪,云图辽宁河北一大片降水云系,还说是北风将赶走雾霾。一早起来依然如故,雾蒙蒙、霾蒙蒙。
北京也曾下过雪,有网友在网上晒出南城的雪景,年底年初的,“大观园”的湖面有一半添了白色,那一半暖和的水中漂着野禽,红红绿绿,白的一片就是雪。再浅再薄那也是下雪了。回到京城后很多人说今年没见到雪,也对,北京太大了,市民大多数都没有住在北京老城内,天气预报说北京降水那是十拿九稳,方圆几百公里的面积,东面日出西边雨。南边不见北面就见了,你要是住在长安街一线往北,看到雪的机率就少了,那场雪下在南面,丰台那面,你要是再睡个懒觉起身,那点薄面儿已然变幻形态了。摄影爱好者们都得是勤快人,听到消息头天晚上就装备齐全,一早,比上班的人都早,头班车奔景点去了。
见雪怎么就这么难,冬日又是那么的暖。我们小童时,下着没膝盖的雪,加上我们那时个子也小点。每年飘雪时节能痛痛快快地打好几场雪仗,堆好几个雪人,滚好多好多大大小小的雪球。直到红红火火的市面来临,我的中学时代,还是天寒地冻,在那古庙里读书,点了炉火,手脚还都生出冻疮。
三四百万人的老城,滚雪球般的成三四千万人的大都市。抱团取暖,夏日就是个大火炉,冬日多少锅炉、煤炉、无数的耗能发热体聚合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雪花飘过也转化为雨滴,甚至不待落地就蒸发消逝了。入冬以来京城的降水量?大概可以忽略不计了。
气象学家有一种估计,大陆南北方在发生降水量和气温的逆转,北方增温和多雨的趋势将缓慢实现。才一代人的功夫过去,也太快了。看看最近降雪的地盘多发在长江流域,给春运添了多少堵。不知五十年前,南面是否多雪。北方关外、口外还维持着降雪,多雪的冬天,遍地铺白的北国风光令人神往,得不到的就倍感珍惜和怀念。2022年京北申办冬奥会。还有七八年的工夫。今年北京的雪场怎么过的,人来了,雪没来,多少雪场遭遇尴尬。
发表于 2015-2-17 07: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616【翘嘴鲌】
中午见天蓝了,这网上还标着重度污染,眼见为实,出门图书馆。
值机办理借阅手续,输入密码,不对,一说不对就六神无主,再试几个,被锁住了。转出去到二楼,业务员给重置了密码.转回来,再次输入,这次一下就锁住了。到前台去问,说有可能系统还没完成更新。再等几分钟,输入,还是不对,这次到没锁住,我找来业务员,人家也66输入,通过了,说你可能键盘敲得太快了。
出了图书馆,往“家乐福”去,骑车逛街就是方便。想起前些日子报上登载过丹江口的翘嘴鲌进京售卖。我有印象,这翘嘴鲌与兴凯湖的大白鱼是一个品种。为此我还上网查询,百度百科图文并茂,文字内容介绍从鱼的形态特征到丹江口翘嘴鲌共十项。其中该鱼种的地理分布: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和湖泊,还特别提及兴凯湖的翘嘴鲌即大白鱼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
节前的超市摩肩接踵。水产柜台,一眼看过去就是翘嘴鲌,好几十条码在一起,体型偏大,比边上的黄花鱼、带鱼。牌子上写着“白鱼”产地“武汉”。我问是丹江口的鱼吗。是。这柜台的人不会做买卖,要是立个丹江口大白鱼牌子,销路一定会上去。丹江口在京城有多好的人缘,几乎家喻户晓了,那一湖清水,好水才有好鱼,况且丹江口人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北京人喝上清水,把个生财之道的湖水网箱养鱼的财路也断了。过去这丹江口的鱼,鲜鱼还轮不到往北京运。这次清库,一次性了断。这拨要是赶不上,还真没下拨了。除非北京不喝丹江水。
说到价格,17元。兴凯湖的大白鱼这三斤重的得跟你要三百元一斤,当然那是野生的。这是网箱养的,还是有差别的,不过想想丹江口的好水,和我们同饮一江水,这鱼一定差不了。
我来了条偏小的,41元,应该是大的更好。餐桌上人少,太大吃不了,上顿还要接着吃下顿。我问这鱼好吃吗,“好吃,肉质细腻”“是不是鱼刺多呀?”“是有点多”。我先买一条,吃好了再来。
发表于 2015-2-18 08: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2-18 09:35 编辑 3 I- v. ~4 \( o! l1 z
& m! c& h( y; e! `
前几天我们几个机院附小的几个聚会,议论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育新楼老培的身影了,借春节之机问候一下。祝老培朋友身体健康。
( B; U. r9 g! v- y* ~: a apic8801.jpg % J: ?# e/ j2 ]2 A! @+ c

点评

祝老几位身板好!  发表于 2015-2-18 10:09
发表于 2015-2-18 1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617【再来一条】      
串门、吃饭,二合一的时候不多。现在熟人住的太分散,不像老年间,一条胡同或一个院子里四邻住着,对劲的老哥俩高兴了就凑在一起来一盅。现在都高升进楼了,对门姓什么可能都不知道,邻居时间也不短了,都没到那个情分。
再有串门到了饭点更多的是到外面的饭馆安排一桌,省事,钱不是问题,谁做东还是AA制都行。搞家宴,那得意思够了,主要得年头熬够了,发小或是早年同学过、共患难过。谁家有拿人的“私房菜”?不在吃什么,而是享受家庭式的另一种温馨和随意,不是家庭成员的温馨,也不是饭馆公共场所的随意。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得会做、有食材,三五位,十几位,未准哪位就有绝活,不限于这家的女主人。有时这女主人不在就更好了,可能就更随意,喝大酒,二锅头就成,佐酒的熟食超市走一趟就全有了,光膀子吃得四脖子流汗也是有的,聊得兴高采烈地享受这一过程。
老陈家宴。退休后老陈在家中搞过多次,兴凯湖的这拨人,包饺子,麻将牌。我赶上过两次,头次商量正事,工作餐;二次,吃饭四人一桌,没能打牌,有不会搓的。我每次去都是赤手空拳,红嘴白牙,谁跟谁呀。这回大年二十九上门,该捎点什么?
老刘电话过来商量走交通13号线还是4号线,说起自己秘制了一方猪肘子带上。我想起了大白鱼。前一天买大白鱼的时候,还没想起聚餐这当事,上了年纪脑子慢了,联想功能差了,要是一次买上两条,在家就拾掇干净了带上多好。决定坐4号线,早点出门途经家乐福超市,把这“年年有余”的事给先办了。
大白鱼自然是好吃。这二次去才见店堂高处悬着丹江口翘嘴鲌的招牌,也是上了年纪闹的,视野窄了,眼观六路得阿庆嫂的年纪,牌子上还书写着“爱心鱼”买鱼就献爱心,一举好几得。兴凯湖人,我们当年守着湖水,没吃过大白鱼,吃的是小白鱼。有丹江口的大白鱼为什么不呢,整不到兴凯湖的,都是大白鱼,聊胜于无。
发表于 2015-2-18 1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003.JPG
发表于 2015-2-18 13: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江口白鱼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15-2-18 13:08 编辑
  x9 n7 T# g4 D, Q  [2 x$ x; _) b# z- Z' T  p

丹江口白鱼

丹江口白鱼
发表于 2015-2-18 13: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凯湖麻鲢儿(小白鱼)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15-2-18 13:10 编辑 * g' E( Z' m4 c/ P

8 v( }: U( D: @' R, f

兴凯湖麻鲢儿(小白鱼)

兴凯湖麻鲢儿(小白鱼)
发表于 2015-2-18 13: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618【包饺子】
包饺子在座的高手多,一而再再而三在此操练比试过。公推制作饺子馅第一高手的老周到来时,肉和菜都成了碎末搅和在一起了。里面还包进了开心果、看看谁有口福,运气好,那就是个口彩,别太得意了。后来的事实证明,饺子馅里面吃出开心果的,虽然是先有了口福,但并不是每位口彩都是好事,有惊有险的事,真轮上了“口彩”的主绝对笑不起来。
买了条白鱼,让我想起自己的脑子慢了、视野窄了,又看到了跌出了口彩。真得警惕呀。那致人跌倒的马路牙子超高,市政部门的工程缺陷不能左右,我们只能把握自己了,要是不疾步抢行赶车呢,要是不喝高了呢。
还是喝高了,俄罗斯的伏特加,兴凯湖的小烧,搀和在一起,量说不上过多,其间如何化学反应的催生出何等物质,进入各自的胃口是亲和还是抵触又引发出后续的行为方式,是喜是悲都难预料。
北美的大虾,上了生抽烧成非洲的大虾;老刘秘制的肘子保留了一向的香气,他也仿京城老字号“天福号肘子”的做派,保留老汤到下一次烧制上锅;那条白鱼面对十多道计划中的菜肴还是显得量大,一切四段,下锅三段,有头有尾有中段。网上搜索的烹制方法为是两面煎炸后红烧,时间可稍长些。老陈加工的方法是挎炖,兴凯湖的做法是湖水大锅煮,葱姜蒜作料多放。这边如是,丹江口的鱼、丹江口的水挎炖一盆。
麻鲢儿知道么?当年我们常吃的小白鱼,两乍长满是刺那种,这回又上了餐桌。我们吃到一半,小东赶了过来,带着菜来的。打包就进了微波炉,三分钟热气腾腾。这是打兴凯湖带回来的湖产,湖西砖瓦厂的出品,现在人家靠湖吃湖,出产鱼虾。但凡野生的都金贵了,做成了煎熟的软包装礼品鱼。鱼不在大小,家乡的味道,够每人品尝一条的。小白鱼餐桌上遇到远亲大白鱼。
我说起前年在兴凯湖边吃大白鱼,看渔民出水大白鱼,打包往密山发运,三百多元一斤。小东说了,现在不用那么贵了,八项规定出台,贪嘴的官员们不敢吃了,现在有二百五就能买了。贪官值50.
发表于 2015-2-18 13: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619【采购】
过年采购,在我算作资深人士。还是六十年代初刚上小学,我就加入采购的行列中。那时住在西四北的第六条胡同里,大概在1964年地名数码化之前还被称为“南魏胡同”,胡同的东口和西口外都有副食商店,春节前物资稍显丰富,城市居民的肉蛋油都有增加,增加一两是一两,凭票供应,但有些凭票供应的还有急招,比如菜,有票证不一定就能买到好的,甚至晚了就没有了供应。所以一旦副食店来了什么,知道的邻居必然广而告之,尤其是紧俏的货品,立马行动,拎着菜篮子出门。
好多次我站在长长的队伍行列中,总是节前寒冷的天气穿着棉猴,手里空空的,票证和钱断不可交到小孩子的手里,姥姥带我出来,把我安插在队尾,有时还拜托前后的大人照应点,小脚老太太又去排另一条长队。寒风中缓缓地往前移动,冷不怕,怕就怕队伍快排到柜台前,见到了白菜萝卜,还见不到姥姥的身影,队伍要过了,怎么还不来呀,怎么办呀,急得直跺脚。
70年代中期,我从乡下已经回城,姥姥已经没了。我成了年货采购的主力。
三里河大菜市场内不必沐浴着冷风,几支队伍搅在一起,凭本节日增加供应鱼几斤,鸡几只……。一早就去,队伍在外面老长,商店东大门敞开,队伍徐徐进入。在鸡队后面占个位置,又跟后面排上来的人搭讪好了,说明我还要去排个鱼队,到鱼队那里站定,耐心的一步步前行,掏出兜里的书,看上一段,有书看着,再长的队伍也不让人起急。两支队伍间还要来回走动照看着,两边的队伍都要站上一会儿,别让人认为你“加塞儿”再说,谁知道哪条队伍长,哪边售货员的腿脚麻利,不能顾此失彼。一上午的时光够用,鸡鱼到手,年好过了。
又一个羊年到了。果篮、果箱,礼品盒:葡萄酒、橄榄油、麦片、咖啡、坚果。这还没去采购,就已然堆了十多件了,一半是单位送的,送给老人的,一半是年前提前来拜年的小辈。年货还买什么?冰箱中还满满的,一天到晚都没有饥饿感。货品极大的丰富,超市也没有关门的日子,过节照样迎客,不必自己囤积。想想去华联超市买两只猪肘子吧,东北黑山猪,山里跑的猪。

点评

好!  发表于 2015-2-20 11:08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7: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附小胡老师及同学的惦记!3 U+ X2 f: w' q& p

( {; ]9 l" D) U! @( c' T  p( }祝附小师生羊年快乐!
1 `5 |, E5 B( e( E6 F
发表于 2015-2-19 17: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621【见雪了】
一早京城的PM2.5为312,属重度污染,想都想得出,见都见到了。众人点亮的夜空,也收获了遍地狼藉和迟迟难以离去的硝烟,灰蒙蒙的天持续了下来。在这个日子口,污染和和清新,欢乐和健康,人们宁可选择前者。当局手机短信发布市民,不放少放烟花炮竹,一年就这么几天,让众人选择吧。我们可以不放了,小孩子不能不放。要不若干年后,追忆中连点过年的色彩都没有了,365天还有多少差别。欢乐总多少携带着风险,大欢乐,高刺激带来高风险。只要是不带来眼前的伤害,面对欢乐可以忽略不计。
午后三点多,如约而至的还有这场降水过程。隔着玻璃细碎的雪花飞舞着,不是白色,是灰色的,贴在玻璃窗上,瞬间成了水珠;雪花落到地上与柏油路面化为一体,干渴的大地吸允久别的甘霖。也许这点雪花稀薄得都难以落地,就在人们的视野前蒸腾消逝了,没见着有人撑伞。
前天走过动物园后面的长河,冰面彻底消融,一河筒子绿水。岸边的首都滑冰馆外,数千平米冰场白雪皑皑,令人眼前一亮。那滑冰馆内此时还有没有冰场,没进去看。好多年前那里成年累月办成了大卖场,服装家居展销不断。我最后一次进去是三年前,终于物归原主,滑冰馆四分之一面积铺上了冰面,其他的辟为羽球场和网球场,总还是处运动馆。运营一座大型滑冰馆估计是太难了,参与的太少,下一代人都不玩这个了。
冬季,是不是冰上项目暂时移到室外开展,这比室内的四分之一要宽敞多了。人工堆砌的高台斜坡,滑雪是不成,租个雪爬犁,从高处往下冰出溜还成,并排着还有两块冰场,其中一块冰球场两只队伍打得火热,乒乒乓乓,冰球击打在护栏上。冰雪运动在温带地区已成了高消费,早年滑冰一毛两毛,现在得往京北奔出百多公里。冰球运动更是如此。前几天电视里英达父子嘉宾露面说过年,那小英已成了专业的冰球运动员。花费不菲,据说在米国自家的地下室中专门泼出了一片冰场。
冰雪消融,冰场照开。“山”后面三台制冷机嗡嗡作响,冰面地下铺着管道,太阳当头也晒不化。这里每周二开办有公益场,自带冰鞋的可以免费进入。各位北京爷们可记得梦开始的地方?

点评

好!  发表于 2015-2-20 11:07
发表于 2015-2-20 20: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622【家宴】
初二,老张、老顾过来。老顾的父母也在这个院子住着。老张每年都过来一趟拜年,先到我家坐坐,把一年没说的话尽可能说说,然后一块儿再去对面楼见见顾叔叔。自打去年,就没再去,顾家老爸已行动不便,也不认识我们了,不便再去打搅。让老人家光鲜的一面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多快呀,上一代人老去,我总记得下乡前的一个场景,在院子的那棵大枣树下,我们围着顾叔叔掰腕子,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小伙子都败下阵来。
来了老邻居,老妈高兴,看不见人,但熟悉的声音。同辈的老邻居还有,但能过来的只这小辈的一位二位了. 说什么,问候张家妈妈,顾家叔叔,小辈的、孙辈的……。
他们二位,我们左邻右舍时的小张、小顾,从未在我家吃过饭。六十年代末小顾家的兄长们都下乡了,小顾自己买条活鱼回来做了吃,让其他孩子们好生羡慕;张家奶奶的腌制食品过程让我看着新奇,比如南式腌制猪头,在大瓦盆中拾掇,那时这属于不凭票供应的肉食,看着看着,看烦了转身回家。没吃过人家的饭,但各家南北不同的吃法还是留下了印象。我家姥姥出屉的山东大馒头,老张至今还赞不绝口。那时候热馒头切开抹上芝麻酱撒上白糖,小孩子戏称作“猪尾巴蘸白糖”形状像后来见识过的陕西“肉夹馍”可是一点荤腥都没有,这奇怪的叫法岂有此理,那时这一道美食是院子中男孩子们的最爱,偶有分享的行为出现,二位可能就此吃过我们家的大馒头,但登堂入室,餐桌上吃的事没有。
一早的小雪慢慢腾腾的下,路面湿漉漉,草坪上白了。中午不出去了,就在家里吃饭,与我老爸、老妈共进午餐,这好几十年是头一次。我们那时是孙辈的,父母一代年轻力壮,年迈的是爷爷辈的。眼下父母的年龄早就超过当年的祖辈,我们其实也都到了祖辈的年岁,就是孙子们还都没见呢。
年货不少,加热上桌,再炒个绿菜。老张主厨,我的下手备料。鼓励消费,帮助消化年货菜品,啤酒罐打开……。
发表于 2015-2-21 09: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 J- {3 _+ {; N623【相望】
+ A- W0 n2 o1 \; H说来住的不远,最远的老顾在滨海的大港,百里地,同气相求。这一退休后就常常回家看看,继续顶班上岗,尽忠后尽孝,每季度在老父亲床前奔忙侍候三十天。亏得老父养育了三个儿子,养儿千日用儿一时,哥仨一人一个月轮值,说是不能离岗,除非夜间睡安稳了,怪不得去年一年我常在楼下遛弯一次也没见老顾的面,哥仨一位我都没见着,光老妈一个人还摆弄不了,老父亲九十有二,静静的一年多了。
4 \6 Y# f& m; D0 e同城住着,老张也不是常见,就去年见的多,嫁女好像是去年的事,一同回老院子一次,夏天登门送他一本画册,那次安排二位上海过来的战友入住他家附近的“小王府”老张事前给办理的入住手续,对了我们还往张北自驾游,“十一”还同学会。
* q9 W: _+ A* `' B: h电话比见面多,老张每月还上网,在公司上网,往“二十五连园子”张望张望。老张闲在,除了每个月底给家公司拢帐三天,说是兼职好多年了,朋友的事,累不着,也是个活动的方式。再有就是每周回家两次看看老妈,一道吃饭。老妈身板好,去年在他这里住了半年多,后来还是又回家自己住,自己的老窝比儿子的新家好,自己住能活动的更充分,老妈高兴就行,住在那边与张家老弟是“一碗汤的距离”。5 r& I+ w8 A% ^5 A" _+ a2 `
这顿饭吃了三小时,越吃越凉。每次见面尤其是集体的聚会,你说我说,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无中心、多中心,七嘴八舌营造出热烈气氛。俩人把盏对谈,也是东一句西一句,同学老友、家长里短。( ?4 w4 W& Z6 E, s" \7 j7 {( B' T" u1 a
老妈说完了说老姐姐,还上着班,天天的。还跳着舞,比专业的还专业。人家专业的跳到一定岁数就歇了,她这没搞过专业的大概从子弟小学时就开跳了,老了接茬来,不是广场大妈舞,没啥技术含量,跳得类似民族舞、艺术的范,掺和过“黑土地”艺术团,过了六十岁,每年的迎春喜庆日子还都忙着赶场,纯属公益,演出对象养老院、社区百姓,说前些日子连拍几天的舞台录像,下来后连续八天“打点滴”把老姐姐累着了。
0 ^2 ?7 F6 W) [0 p小辈的呢?放大假,私企的大假足够长,往尼泊尔玩去了……。

点评

好!  发表于 2015-2-22 11:01
发表于 2015-2-22 11: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624【窗口】
窗口望出去,街面恢复了原貌,大风吹干了地面,草坪上的薄雪早就没了踪影,清扫工收拾地上的花炮残骸。
窗前不远是公交车站,昨晚八点多回程时坐了趟专车,空空荡荡的大车就我一人,还和司机聊了几句,我问这路上没人怎么开得这么慢。司机说是成心慢下来,要不有一小时就能打来回了,这必须控制在100分钟往返。平日里105车跑一个来回是两个小时,这是没有大堵的情况下,实际是天天堵,在中关村大街这段,司机这一天的工作量是三趟活
早上八点多了。往日七点钟,车站人就多了,常常见到追赶公交的人。节假日的懒散,八点钟才有了人气,穿得暖和,外面有风,一半人拎着礼盒,抱着孩子的,初四继续串门,一年到头该见的人、该上的礼。
九点多,对面楼上的玻璃反射出日光,好天气。公交过来了,开走了,满满当当的人。空荡荡的站台上,又集聚了人。道路成了停车场,停满了车,今天是动物园海洋馆的好日子,道路成了临时车场。
公交站台前有一个空档,两车之间,一个车的长度,白车过来一个倒车,看看不行停不进来,放弃了,二辆、三辆,有位试了五把,最终放弃了。要是那种“迷你型”小车停进来还差不多,要是再多出一尺的距离。真有高手,一辆灰车,倒了进来,下来一位姑娘指挥着,前后腾挪,竟然斜着到位了,看过去那前保险杠似乎已顶在人家的后屁股了,也许差着十公分。真有高手。
过来一位熟悉的身影,灰大衣手里捏着个卷起的绿包,在车站徘徊了几步,挥臂大步流星往东去了,不愿意等车了或是为活动活动腿脚。没错是楼上的王同学,那身形、那步态。王家老爸在世时就曾经大步流星过,暮年时没有了这个劲头,常见他老人家在院子中打转,口头禅“无聊无聊”。走对面时常唤一声王伯伯,老人回报以笑容,直到又一次我问他老人家知道我是谁吗?老人摇头。
王同学这是回自己的小家了,在楼上陪老妈值班结束,轮到老姐姐了。
发表于 2015-2-22 17: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625【五天】
小朱,家里的小工回来了,回老家过年,说是初五回来,怎么才初四就来上班了。小朱说原来就说是初三回来,昨夜里回来的,提前在黄村下的车,好歹赶上了末班的四号地铁线。我说那里在家没待几天。“五天”。原来是我听错了,不是初五,是要回家待五天。再有小朱上次还说过有五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没多远,山东聊城,乘火车慢车六小时到,这么近五年都没回去过。
没回去原因之一总被安排节日值班,再加上还有双薪的待遇,就不回去了,有时孩子和他爸爸回去几天。去年以前小朱是我们这栋楼里的电梯工,但工作范围不止于电梯,连带楼道中的卫生,院子内的绿化挖坑、浇水也见着她们的身影。业余时间兼作小时工,我家的中饭晚饭承包了,一干十多年。有两份钱可挣。去年换了物业公司,工资没涨,还收回了原来廉租的地下室,小朱原来就看中了地下室冬暖夏凉能容三口之家。没有住处提供,物业的工也不打了,周边租了间民房,专门作小时工。固定的两家,骑上电动车两边跑,节前的一段更忙,这栋楼里好几家请她过来做保洁、擦玻璃,这人干活不惜力,麻利。
小朱回来带了块三斤多重的大枣糕和一袋花生果,老家的土产。老妈问,你们那下雪了?“没有,下了场雨”小朱跟老妈说说老家的过年热闹,我们那鞭炮随便放,儿子可高兴了。老爸炖肉,不是自家杀的,家里不养了,猪的、鸡的入了大柴锅,上顿吃下顿吃,大吃大喝,剩下的肉汤又炖了一大锅海带。家里兄弟多,还有婆家的,我算婆家的人,各家的串,拜年,初二,村子里走,也有去外村的,拎着鸡蛋和牛奶,见着侄子、外甥们少不得红包,给来给去,怎么一个包也得一百元。不过现在村里磕头的比过去少多了,我们过去磕头,一下子倒下一大片……。
我问起家里的老人多大年纪了?“66了”那是我们这代人,小朱快四十了,孩子在这生的,都上了初中。希望的就是孩子好起来,可是一天老玩游戏机,操心。
五年才回去五天,回来时你们心里难受吗?“有点,走时,我公公哭了。”
发表于 2015-2-23 09: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626【宇宙观】
有句老话说:世界观是根本的。于是才有了几十年改造运动,脱胎换骨的也有,丢了性命的也有。近年又有三观之说:世界、人生、价值观,其排序还是蛮有讲究的。能有宇宙的大观才好高屋建瓴看世界,也才更好的把握人生的走向。但事实并不是这么来的。人睁眼就落在世俗的人生,吃喝拉撒一样不少,他一定要发展出人生观,及至青年才看世界看宇宙,谁又不仰望星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大不一样。
过节期间,央视纪录片9频道和地理频道分别播出了宇宙观的大片,大概有好多集,看了几集,BBC拍的,以前大概也放过,内容有新有旧,科学家们先后出镜,以新的技术手段,航天器飞出太阳系好多年了,人类仰望、观察、记录、研究遥远的星系,俯首我们脚下的大千世界,持续的考古,用新材料改写和充实研究成果。继续回答亘古以来地球人孜孜以求的,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往哪里去已然很清楚了,如人生个体自出生之后要往哪里去一样,地球已生成一百多亿年,还将存在下去直到太阳燃料耗尽分崩离析,那一天遥远得可以计算。但地球上的人类能活到哪一天,至今还要靠运气,能否躲开小行星的撞击,过往多次遭遇,地球的生物态被彻底更换了,没有上一次大撞击,地球还在恐龙的统治之下,危急才给人类带来生机。寓言故事“咕咚”的天塌了,还是“女娲补天”、“杞人忧天”绝不仅仅是神话,是人类冥冥中遭遇的反馈。今日在一些大国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一代一代地追踪着漫天的星宿。在提出一个个避免小行星撞击的方案,有的已进入实验实施阶段。
我们从哪里来,来自天体运行、星云的生成,生命可能生于地球形成的那一刻。地面收集的陨石中发现生命的物质,陨石带来地球的生命?以宇宙之广阔,外星人存在是一定的,一派研究者认为,人类是宇宙间更高级生物即外星人的产品、试验品,外星人在眷顾着地球人。地球人才脱离蒙昧几千年,现代科技才几百年。什么才是科学的宇宙观,现实又有多少种宇宙观,谁说清楚了,人类还太稚嫩,稚嫩得前途无量。
发表于 2015-2-24 08: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627【翻书】
年前楼上的赵阿姨送了本书过来,大开本沉甸甸,这些天老爸把玩在手,口中啧啧有赞。也是啊,人家也九十岁了,还写书呢,图文并茂,好多张照片,最新的片子是上个月拍的,书自然是刚刚印出来,三百页,没有版权页,也没有出版社,自娱自乐型。题目《无怨无悔的一生》记录了老人大半生的经历
这二年我看了三本老人书,八九十岁的老人写就的,前两本还都是出版社正式发行的。因为认识老人和他们的子女,也才有了读下去的兴趣,他们的岁数比我的老爹老妈老些或年轻些,下面的一代,同学过或邻居过。老人们的经历,打哪来,学童的过往,日本人来了、颠沛流离,加入队伍或者就业谋生。家世、家史、传主的大半生,蹉跎或辉煌。看历史的走向在家族、个体上的投射,芸芸众生百多年的现代史。前一段我们无法经历,中一段我们见识过,这老一段的过程就发生在周边。
老爸对扉页上的题款有了兴趣,每次把玩时都要诵读“请田** **同志雅正……”总在“同志”二字上打磕绊儿,也是那两个字写得太草,要是单挑出来,我都认着困难。在提示了几次之后,老爸终于念着顺溜了。
传主早年投笔从戎新四军,建设时期进京遭遇“反动”,及至快六十岁老当益壮,干出了此生的精彩。文中提及五十年代“走麦城”的“三大案件”百多人受到牵连,罢官、发配、早夭、散伙、波及家庭成员人就更多了。对这一段我多少有点感觉,那时同院子里住的,有被发到贵州、黑龙江的,连同家眷都迁走了。文革中回来造反、要求平反,及至八十年代初平反之时廉颇老矣。
回望这一小段已被湮没的历史,在浩瀚中微不足道,但对于个体,是半辈子或一辈子的事情,当事人起起伏伏的一生铸就了。在书中的两页叙述中,我终于看明白了三大案件的大概轮廓。新政权建立,机关单位汇集了五湖四海的老人、新人,旧职员的留用、老区干部来接管,年轻新锐的加入,又搀和上意识形态的大势,用谁、不用谁,何去何从,成了“旗帜”问题,大是大非问题。围绕于此的争斗,再一再二再三,有起来的就有趴下的。
一个甲子过去,谁还有兴趣这桩公案,白纸黑字没有几人能述说,沉浮之人多不在了。再回首活着的当事人作何感慨,谁又胜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底下哪有什么新鲜事。
职场争斗前仆后继换汤不换药。

点评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  发表于 2015-2-24 14:38
发表于 2015-2-25 1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628【争霸赛】
现在电视节目太多,眼花缭乱,用遥控器换台都换得烦,于是脑袋中预设的几个台,一开机就奔那去,有中意的点到为止。地方卫视基本不去,为了争取广告都差不多的肥皂剧。还是央视的几个台,本市的几个台优先惠顾,数字台至今都让大家白看,没得看了,就往数字台再搜几个。这两天搜得了“地理频道”连续看了两次争霸赛。
“业余厨师争霸赛”不像拳王争霸赛,要将对方打趴下算。选手要展现出最佳状态的自我,拿出美味佳肴,令吃客们吃美了,令刁钻的评委们心悦诚服。这部纪录片大概是英国人拍的,前面的赛事已过去十多场,主场在伦敦,昨天的那集几位选手还往新西兰、纽约之旅,参赛和拜师学艺。这二男一女在做最后的角逐,他们的主业或教师或家庭主妇,无一不对烹调兴趣浓厚。赛场上献上自己的拿手好菜,征服评委们,一路斩将夺隘。赛场也如战场剑拔弩张,压力巨大、挑战频仍。不是自家的小厨,食客的菜单过来,几分钟内拿出菜品;几百人的大餐,数十种食材组合搭配,色香味俱佳;个人的拿手菜成竹在胸,到异国他乡提供当地制式的标准化菜品,几十种食材、几十到工序,限时出菜;普通的食客更有挑剔的美食家们的品尝打分,层层淘汰。比拼也是自身的不断历练,成熟的过程,因为热爱,选手们视胜出为最高的荣誉,不止于奖牌,参赛人的全程表现和良好佳绩可容他们挤入英伦高端餐饮业的窄门。
英伦餐饮业的生态,与同胞们身旁的同业大相径庭,虽然都是个吃。如果你相信眼见为实。记录片的这两集展现了三个场景:学校三百人的聚餐,估计是次大型学术活动中的聚餐,食客正装;其二婚礼餐,几十人的家宴;其三顶级酒店的豪华餐。参赛三位选手要主持和打理。两位选手各负责一道热菜、一位主办甜点。不管是普通餐还是大餐,西式正餐多为两道热菜一道甜食,区别在食材上,顶级大菜上来了鹿肉和野兔,汤水龙虾熬制,五花八门的配料中还借用了藏红花的香气。
片子还是以厨艺的展现为主,食材、加工烹调过程、赛事的规则和选手的比拼。厨艺片也可以拍出竞技片的效果。今天的这集要一决雌雄了。
629【西餐】
国人不乐意西餐,连续吃上几顿就不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哪长起来的就好哪一口。尤其美食大国的人去了西方,没办法,不吃就得饿着。
看了两集的片子,对西餐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西餐也够繁复的,首先是食材的繁复。松露售价高于黄金,那是靠猪鼻子在林子中拱出来的。藏红花,名贵中药,在西餐中成了调味品。野味在西人那里也是奢侈品,野鹿、野兔尚未列入濒危物种。原来以为 西餐沙拉、烤肉、鱼排、面包、甜点,这是老百姓的三餐。西餐的吃食也可以搞成类似的“满汉全席”,可以看看这部片子。繁复还在于西餐操作间内的加工工具的繁复,中餐一把刀还有擀面杖就差不多了,西式厨具应有尽有五花八门,大厨们不演示都不知干什么用的,善其工必先利其器,专业工具缩短了功耗,精细了食材的加工。
西餐的成品也可以美轮美奂,哪怕食材简单些,一样花里胡哨的,造型、颜色、可以淡雅也可以热闹。我们异域之人不太能够欣赏,就跟对待西洋现代派画作不屑一顾一样,先就看不出好,再就吃不出好,有西人美食家给你普及知识吗,国人的西餐基本就是麦当劳的水准,有肉、有菜、有烹制的黄油味。
这几十年西餐也大行其道,不止于莫斯科餐厅那几处,五星级酒店都有西餐伺候,西餐的主厨们给人的印象一袭白衣,圆筒高帽。倒是这部片子中的大厨们一律免冠,招摇着不同的发型,纽约那三家高档馆子里的大厨一律如此。世道是变了吗。
中餐的大厨也如此效法,记得原来单位食堂的大厨也是一白到底的装束。街上的小馆子也有不少这种装扮的,尽管一身油赤麻花的。不在装束在气质。
片子中餐饮业的巨头们展现了多少大家的气派,不输任何一个行业的专家群体,器宇轩昂,不就吃口饭吗,至于吗,这般煞有介事。还真就煞有介事。
勤行,在同胞这里是个苦差事,好大厨收入自然不低。但似乎都看不出片子中西方大厨们的那种派头,比如对职业的自豪感,对厨艺的精益求精。《舌尖上的中国》是个例外。别不是仅仅拍给人看的吧。
发表于 2015-2-26 2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630【旧鼓楼大街】
梦想其实也在一个个的实现中。人在当下,也活在过往的追忆和未来的期许中,期许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梦想。过去有一梦,50年代好多人都在做梦“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说来一代人的工夫,大概有半数人都实现了,不少地方还把人往楼上轰。
住进楼房不错,冬暖夏凉卫生设施改善。只是身后的老院子在一片片的坍塌,城市乡村都在往高了长,不是人们愿意不愿意往高处住,是不住楼房你就没有了地方住,人人都在这高处有块立锥之地,六十年还是七十年,这之后如何是好,那不归我们考虑。物以稀为贵,大枣树下,青石凳上,花池子里的向日葵,头顶繁星北斗,四合院里的风和景都只在遥远的记忆中。
难以割舍的记忆,难以言说的乡愁。这一代城市长起来的人,惶恐老家在哪里,父辈的老家很多人没到过。不是家乡的院子,也不是自家的房子,我们熟悉的老居多不见了。一次次走过青砖黑瓦衰草飘摇的院落,让人想起少年时的我们。
大年,过了,走了上班的人,聚在旧鼓楼大街的老院子中。
旧鼓楼大街,贴着古都中轴线西侧的一条大街。记得头一次走在这条大街上是在1967年初的暗夜中,昏黄的路灯下的一哨人马,那时还是跟着队伍走,不几天后的凌晨,我又形影相吊匆匆行进在这条路上,赶往沉睡中的学校。记得这条路,不知道这条街道的名字,那时这条街窄,一直往北,连接了黄寺的小塔,六铺炕的荒凉。多少年后,再走到这里时,才看清了它的走向和名称,这条大街已然很短了,被展宽,被更宽阔的二环路截断,也不显得那么旧了。
旧鼓楼大街的改造前,就听闻过它的故事。北平的故事《十三号凶宅》就发生在这条大街的第十三号的宅院中。真有其事还是假托十三号讲故事。这得去问中学的同学小卢了。就算故事是编的,是假的,人们听起来都信以为真,听得毛骨悚然,听了来言又等着去语,结局是什么。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边地营区的宿舍中,南北大炕,茶给沏上、烟给点上,灯给灭掉,卢同学开讲十三号凶宅的故事,话说北平旧鼓楼大街一十三号住着户人家……。
故事内容都忘了,那只是个故事。只记得这个似是而非亦真亦幻的地址。骑行在这条路上,看看哪个院落是第十三号。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育新学校大事记
1 ^( W) u% i6 K5 W" T2 O; B(未定稿6) : `. b! C0 j5 G( h
商业部子弟小学成立于1959年 校址位于西城马尾沟商业部宿舍北院 1960年迁至西四北大街大红罗厂 学校初建时只设立2、3、4、5年级 共计四个班 为寄宿制 后相继更名为育新小学 育新学校 于文革后期撤销! K8 ~$ ^" ]. ]# w+ i; s: ?7 }
1963
; r1 p8 |% S1 L# M) C●9月1日 育新小学迁至德外关厢“北京石油干部学校”原址并新学年开学育群小学1—3年级随迁、并入、升至2—4年级。时任校长吕春锦 副校长郭韵生
9 ~* A& D* y% @4 R! K' P●课程安排:早自习 上午四节 下午二节 晚自习 考试课程:数学 语文/ d2 ^( P4 u. {: H; j3 K
●9月9日 操场校会 吕校长批评迁址后校风散乱 “开瓢事件”* q2 B2 C% e& z2 d1 o6 @! |
●午后课余图书馆开放 晚自习是同学们文学作品阅读时段
' r' v: @' o4 S7 p' B0 |- A- k●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歌唱 舞蹈  美术  田径  体操 阅读" q5 U3 K2 f+ Z" o, T" W( A5 k
●普遍开展兵乓球运动+ I& y; {7 Q5 y- i; [* Z' L
●广泛订阅《中国少年报》
, R% q0 g* Q4 g, @; J0 w●?师生在操场跳集体舞+ a, c, `! g: O# @
●?参观育翔小学学习内务卫生标杆- F9 D8 e& L  n9 d
●沸腾的操场:篮球 足球 羽球 跳箱、器械/ Q" R; d3 s% e6 o
●有趣的角落:滚铁环 跳皮筋 攻城 拽包 剁刀……$ z+ p7 S8 I% G
●?观测月食
: b- s% W1 @# }/ b) `* ?$ g0 D●逛北郊市场之大牲畜交易市场
* L. A/ B: n$ Q' g1 m& s7 ^8 R" K7 k  @1964
$ @$ @5 W) [% d  z  R●新年联欢会 友情出演:“南霸天”《吃瓜》“林老板”《变脸》9 B6 j: Y1 \7 u
●春 校园遍植蓖麻
! M& V7 m1 z  }& N: f: y●春 人定湖植树9 c* Z4 ~# W% |
●4月 春游颐和园
/ H' z' ~, C# `% F5 X3 N: E- ]●?参观民族文化宫“西藏农奴”展览
# Q, D  ^: q2 R" ]! S●?索朗卓玛做报告“农奴翻身得解放”$ o- \4 S" Z7 ^6 t) d2 I# W
●四年级风行“攒糖纸”活动:搜集 展示、交换
/ d9 y7 x" {" r3 H●六一运动会: U# G* Q, c% u+ w
●?体育课开讲《决定生命的投篮》4 \  y9 t# j, v8 M! F/ ~7 i) u
●10.1 十五周年大庆 广场举花方阵的同学欢呼涌向天安门城楼* n+ U! y3 R; C! g' A4 X
●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列队欢呼群情激昂
' s7 d( M1 t# [% T& f- R; a. z●?吉通海老师发表版画《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
7 B3 t) x$ [9 F$ [* p4 @●?秦川 同学画作获国际奖
6 |  e+ K, n1 E5 t; h4 ^- E●  中高年级流行剪纸活动0 s: C3 m1 Q0 k
●五年级提倡和开展集邮活动. G* s9 d3 x; y' n! N) Y
●为获邮资 周六午后、周日傍晚,同学们暴走在回家、返校的路上# h3 _% G/ z* m& E
●高年级流行自制矿石收音机
$ k* x  P5 Q7 o/ u* G; r9 M9 d+ D●秋 马甸公社劳动:捆白菜
' M6 `, i5 V0 p  X1965
9 a& @, l$ ~% i; J●1月 集会和校内游行 欢呼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 @+ j$ U9 |# X+ F
●?大雪没膝
+ K1 Q2 K, _# b5 }3 p. n: L5 d5 v3 e●4月 春游香山7 X" h$ f7 l4 P8 m! C& s' l$ }
●晚自习“让苹果事件”
; ^# y: l1 L9 t8 V●5月 北海公园少先队员欢歌劲舞欢迎阿尔巴尼亚政府代表团5 r9 R: U, o; o$ I0 Q
●六一运动会 田径 球类
. E" z, ]. E8 v3 q" n6 a8 w● 夏 响应“到大江大海里去锻炼”改至“积水潭”上体育课
8 W3 G6 ]1 Q- f8 `●?6.1班王孝明同学突发脑溢血去世
- `2 K/ {: ?" ~% p- O. A$ |: y. N% w●?参观海淀区“北京盲童学校”, `7 w& v$ c9 b, A; i  U* d' _# ?
●?与火神庙小学足球赛
- F- o) X! }) Z) u8 G●?与弘善寺小学兵乓球赛
, k, D/ P, L4 w4 u# B7 E& K●6月小升初考试 作文题:《做一个毛主席的好孩子》
4 r1 N! C7 j9 s! c# p# m* d6 z●暑假 班主任付埰老师携毕业班北海公园相聚  `- O( E3 l8 h/ h7 c! [
●9月1日 新学年开始 高年级:伙食费10元/月 住宿费5.5元/月……0 `: E3 G; z5 z5 \
●9月设置初中部、招生两个班,更名:北京育新学校! l8 h. R0 z1 _* [3 Q3 t' U7 S
●9月初 校会 校长批评中学部新生不安心学校学习生活
) Q5 A2 `( h9 S' b. _0 [●9月 男生与生活老师发生“浴室抵制事件”' M, l7 R; F7 v
●六年级队日活动“在北海荡起双桨”
- y4 U* H# O( `8 ?, q' r$ _●?参观军事博物馆$ }  `0 [+ f0 U3 }
●?早餐:芸豆糕8 u6 h5 z" L8 G
● 为防传染病,食堂数天烹食大蒜,食者难以下咽,之辛辣气息弥漫校园
  w, G) J, D- x* ]● ?观测日食
* ~: H( X" w7 ^: n5 m6 {0 X●?参观北京天文馆 看天象片《彗星》等
0 X- c# O6 n, h  w. b# |●?板报创刊 6.1班《闪电报》6.2班《青松报》
& \+ H; v% R* B0 E● 秋 马甸公社劳动
1 _2 z% h/ \: H! Y8 e% H' T% P● 数名学生代表前往人大会堂与国家领导人一道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T2 P  {& F7 i7 P+ p5 V% Q) ^
●?参观北郊水暖器材厂解放军营房内务3 t& Q0 h4 y/ i$ B" n6 H
●校合唱队参加西城区歌咏比赛 参赛曲目:《踏着先烈留下的脚印》《歌声飞遍亚非拉》《朵朵花儿向太阳》指挥:冯随伴奏:王一兵 领唱:杨苏
4 w9 n1 L, y5 ?7 H- b5 F●数次操场集会——支持越南、巴拿马等国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 G% X- N% c# {! R. a# G7 z
●排练抗美援越舞蹈“削竹签舞”
' ?3 ~/ H6 L- C# H●校广播站成立  播音员:姚红红 陈纪元等
1 l7 B8 z+ _& U5 d5 e9 u. r●10.1国庆部分同学见到伟大领袖 手持花束雀跃金水桥畔 山呼毛主席万岁 , k! p9 O3 q* U
●?高年级同学作文在市里获奖
: {( z. S8 G$ K. M2 F4 V●11月 毛主席题词“我赞成这样的口号 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开展“向王杰学习”活动。
  C$ m- k/ a+ S2 I; h$ ]0 l' W5 e●建立值周生制度  由高年级同学轮值
1 H, l3 C% b% a●操场集体舞“王杰的枪我们扛”“找朋友”- w) F) g( v0 x7 P6 ]! R. D2 {
19667 x+ b2 s. q9 n% V3 }. O# c; x
●年初 原西什库天主堂育婴堂孤儿包爱德女士来校做忆苦思甜报告( v+ X) }0 L& L
● 佩戴“北京育新学校”校徽
7 S1 g( \; n1 O4 n- ]0 v●3月8日 邢台地震 校园有感
- ~, t1 l8 V% Z2 U4 |) V$ C●清明节 少先队员祭扫人民英雄纪念碑
. R3 Q9 K; q- T  X0 T●4月 春游香山 登“鬼见愁”( M% I1 b6 O$ J7 M" n
●声援抗美援越 开展班级“故事会”活动
& z: P# O/ m5 s& ^" F●音乐课学唱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系列歌曲
  y5 f2 A. `* W& y4 D3 I* `●初夏 在操场召开'睡午觉誓师大会"恢复夏季午休制度( w* p  }: W# Y6 I. g# O
●6年级同学参加北京外语学校北京舞蹈学校考试  数名同学通过初试
. ]' c. }! _9 H" w& w# J8 z●学毛著小组广泛成立  学习《反对自由主义》等: t& V5 _- \' h3 M0 f1 X- I- q
●?备战活动:黄寺附近挖城墙砖、背回校园   南小操场挖掘战壕& @  a2 K5 e' G( w
● 6月1日 新华社播发北京大学“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校园躁动" n+ D7 H7 G  i; h: a
●6月 学校第一张大字报贴上北楼西墙
, Y* V- M  _9 K- x●6.1班学生返回育群小学贴大字报
# q: s, h! Z7 k  `* E* A2 [●六年级毕业考试 作文题<英雄形象鼓舞着我>4 o  U. s! j0 P/ C, Q- X
●毕业班酝酿升学志愿8 {5 ]: h# n8 s' F9 i( J
●老师们“花坛辩论”(音乐教室前):校长是革命派/保皇派 发生肢体冲突
% }! B4 x# Z6 n: n; x●“四中”学生来校串联支持革命派反对保皇派。六年级部分女生大字报抗争遭致中学部压制,“被绝食”。
: V& q$ D2 G# K4 x●师生到北京市委游行支持李雪峰担任北京市委书记
! @( F2 H/ V* I- R0 s●7月 全校停课 放假
( \3 b; |$ Z) d7 A8 {1 l●?8月 西四北牛家大院 6.1班酝酿筹建红卫兵组织
1 L1 f% O& ]6 i7 V, o●?8月学校红卫兵组织成立 领导人:中学部崔大同等
+ v6 O! }6 j8 M0 Q: [, q! }●夏 破四旧活动# `0 Z: X1 N3 P9 m( [
●夏末 接待到京串联的各地革命师生$ j( b/ v. j5 S( A  E! c  a! V
●秋 大串联 5.6年级、初中部红卫兵行走大江南北
) \- g' J" l& x# E9 w" P●红卫兵组织分裂为“主义兵”“思想兵”
3 j& m! i- A) L/ k' J( i●校图书馆遭致破坏
6 O8 V9 D0 Q! _2 [  L/ Q●冬 北楼筑起“高防工事”5 T% @! {% y# c: U
1967
* u" h0 d- X' i7 z- f●1月 6.1班男生步行串联京郊“焦庄户”日行百里
8 Z; \9 a3 f# a0 k! H( j●学校革委会成立,革委会核心成员:廖志奇(老师)任学先(学生)
. d5 [% u5 g$ T4 U' r1 i●部分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7 P7 h& ]1 X9 t$ O: }8 t
●?3月--*月 高年级 初中部军训. L' x1 f4 J! V; d/ Y  U
●?3月初 被外校红卫兵“抄家”
4 `/ i3 Y5 K2 E% n4 D$ \+ t4 c4 _# R4 y●校园歌曲《长征组歌》……
6 G3 P: b& y9 D9 @3 ?●校园失序:男生女生爬烟囱 南小操场成“跤场”
2 u1 B! r, L  r, C# p2 v●春 短期"复课闹革命".由军训团主导.
. l% H7 {+ n# j5 l2 r" F! h6 v5 O  M●夏 中学部和部分小学部同学参加京郊麦收劳动8 g* r" j8 ]6 D1 C* ~' y( s2 d4 f$ W
●10月 中央发布通知“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
& U% k/ {; R* L2 k9 U' y1968
) p7 [# \) T, j; Y  K/ ^●1月 6.1 6.2班同学就近分配升入中学 次年毕业是为69届初中毕业生' F9 B- b2 A- |: [( \
● 7月 返校领取小学毕业证书& i! a* [* p: ^+ t, K; ]2 @
●?育新学校撤销日期(应有教育局发文)、(现存1975年育新小学教职工元旦留念照片); I# N1 k, p! \( M7 a- H

* ]8 V4 j) z9 T) d4 U8 _; l7 ]/ }" W, v
注:?置于行首表示年月不详  ?煞尾是对内容存疑  求证?们/ A- z3 G  i: C% c4 [
     带下划线的为新稿增补的内容
" h) R/ j- [: V$ I; M& m[此
! b. ^1 [; \4 \

点评

不错。  发表于 2015-3-10 11:43
儿童艺术剧院50年代至60年代演出的《马兰花》、《小白兔》、《岳云》、《宝船》、《以革命的名义》、《革命的一家》、《英雄少年刘文学》等剧,……你说的好像是本反特题材的小说。  发表于 2015-2-28 21:44
儿童艺术剧院50年代至60年代演出的《马兰花》、《小白兔》、《岳云》、《宝船》、《以革命的名义》、《革命的一家》、《英雄少年刘文学》等剧,……你说的好像是本反特题材的小说。  发表于 2015-2-28 21:43
我因为淘气三年级才在育新戴上红领巾,惭愧!不过值得骄傲的是曾任护旗手,自认为相当现在声名赫赫的国庆班,……  发表于 2015-2-28 21:31
64年还是65年学校组织去看儿童话剧《水晶洞》。在哪看的不记得了。儿艺吧?  发表于 2015-2-28 21:20
发表于 2015-2-28 07: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632【亦真亦幻】
想起节日期间曾收到个拜年短信,老王来的,该给人回一个或打个电话,短信中查找,有赵钱孙李,就是没有姓王的短信,电子邮件?我们没有通过电邮,还是调出来看看,还是没有,再想想,明白了,原本没有这回事,短信老王的情景是在梦中编织的。事出有因,接到位老同事的电话,说起了老王的病症,他年岁比我们大不许多,疾病缠身,现在已按照“脑萎缩”病症来治疗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此这般已然不是第一次了。
每个人都曾遇到过类似的梦境,节前龙江老同事聚餐时,好几位说起了旷日持久阴郁不散的梦,梦到又回到了兴凯湖,不是旧地重游的欢欣,而是如小鬼勾魂似的又返回了兴凯湖,好不容易才挣脱了出来,又不情愿的重操旧业,落脚在黑土地继续修理地球。噩梦一场,或有哭出声的一刻。听来心有戚戚。伤痕,永久性的创伤。
一生中刻苦铭心的是这一段,不是知青一拨人太矫情,而是当初少年青年的一段太单纯,一张白纸,任人涂抹,从安逸的城市生活一下跌落土里刨食的艰难而无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沉闷的耕作,不论黑土地、红土地、还是黄土地,传统的农耕,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瓣,难有欢乐可言。直到如今农耕之人还在往城镇迁徙中,除非农场主了,或许现代农业能够平衡付出和收入,稳定农人生计。
做梦在过去很难记得住,人睁开眼梦境烟消云散,想追忆很难。好像这两年,时不时就能拾一梦,据说在睡醒之前做的梦容易记住。也说明现在的睡眠质量大不如前,一觉睡到大天亮,爬起来给人上班,哪有玩味梦境的工夫。老人觉少,夜里连贯性的觉少,梦就来了。
这一梦非比寻常,梦境与现实混淆,现实带入梦中张冠李戴,梦境回到现时并左右了现实,以梦境当作现实,信以为真,据此还采取了行动。个人思想史的一个新阶段吧。好在这个阶段还不会执迷不悟,最终查询思索后没有黑白颠倒。若干年后,发展的又一阶段,会真有一天做起白日梦。
633【老了】
世界地理频道傍晚播出的是《变老的世界2》片中的一对意大利老夫妇养育了七个子女,七老八十的老人需要子女的照顾了,其中的一位老人已经认不清自家的亲人。子女们协商后共同出资雇用了位罗马尼亚过来的中年妇女来陪伴老人,做饭洗衣烫衣服,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二老仍然住在自家的公寓楼中。片子中说,意大利这种外来从事老人陪伴照顾的打工者有120万人,不少都属于打黑工的,一经被查证,雇主将面临高额罚款。但很多人也没有办法,找不到本地人,除非儿女们回归家庭。
那罗马尼亚保姆说了,老人们的儿女都各有各自的家庭,又多不住在一个城市。一口一个妈,一口一个爸,并不年轻的保姆叫得还挺亲。忙了这个又忙那个,忙不完的家务活,这位异国他乡来此打工的妇女家里还有亲妈呢,老妈罹患癌症,没人照顾,顾此失彼。世上无奈的人许许多多。
片子介绍,到2030年世界老年人口将超过劳动就业的人口,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已步入老年,人口赡养困局将更为严重。这一集片子结尾时,展现了机器人工业的发展。是不是将来老人们要拜托机器人来上手了。2030我们还都在呢,还没有足够的老,2040年呢,立足不稳了吧,该整个来陪陪了,“温柔体贴型”“聪颖智慧型”……再过四分之一世纪,机器人不会像今天这么笨。
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的想法,退休者的话题之一就轮到了养老问题,特别是自己成为家庭的最长者时。聊着聊着就自然遇到了这个话题,聊着聊着也就没有了结局,从来也没有深入探讨过,那一天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高瞻远瞩了也没用,真到七老八十的那一天,该活着的那就活着,该遭的罪那就受着。我们这代人老时的日子注定是寂寞的,比我们的上代人。上代人尚可以养儿防老,子女们可以轮流值班陪伴。这代人就没戏了。
对老人们来说,今天永远都是最好的,大千世界的个体无一不是在衰亡的路途中,连这脚下的星球都有着可以计算出的终结日,一切都是合理的。睁开眼睛拉开窗帘,雪花飘飘如约而至纷纷扬扬,多好。
发表于 2015-3-1 1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634【年过】
周末照常上班,八点半,公交卸下一车车的人,对面是家早九晚五的大单位,工作日总见赶车人忙碌的身影。春节拉长了一周的大假,这个周末又得找补回来,开始了节后长长的工作周,城市打工者身不由己,一年又一年。
家里上班的人都走了,楼下取回一周的报纸,翻看旧报。羊年京城烟花炮竹销售同比减少32%。原来连公园都带放假的,地坛、龙潭湖都结束了为期8天的庙会,庙会期间光地坛公园就迎来了百万之众,真够累的,龙潭湖公园迎客七十来万,地方更大,但地方偏些,客流不如市里的地坛,庙会结束后,龙潭湖还闭园三天休息,今天才上班。
其他的庙会大概也都在同一时间结束了。看北京报上的的文章《逛庙会》老北京时,北京的春节庙会至少有7处,其中提到的精忠寺、城隍庙、黑寺,在哪个方位上,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庙会开办的时间远比现在的要长,如广安门外六里桥五显财神庙要开到正月十六、西便门外的白云观要开到正月十九,丘处机要降临人间的那一天。
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是厂甸庙会,设在琉璃厂的那处,这岁数的人算是赶上了个老庙会的尾巴。六十年代中期后厂甸庙会停了一阵子,再开放时厂甸就焕然一新了,去了一趟就觉得没有了老味道。老厂甸带着古旧、廉价和些许的书卷气和几分的悠闲,令孩子们满眼的好奇,满世搜寻着中意的物件,一年到头家长们也乐意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糖葫芦、空竹、几本书,钱花够数了就不继续满足了,还有那么多的好东西没有拿到手,下次了。好像没在厂甸吃过什么东西,那时不兴在街头大嚼,糖葫芦也要拿回家分了吃。
几十年后的新厂甸,人更挤,一街筒子的餐饮味道,成人已经少了欣赏的目光,匆匆地穿街而过。不过有外地人在京过年时问起来,我还是推荐庙会要往厂甸去,觉得那正宗,现在已然偏离了老年间的正宗,但如果你现在不去,将来更不知什么样了。今年不知还有没有琉璃厂的厂甸庙会,前两年听说部分迁往陶然亭公园开办了。
发表于 2015-3-2 17: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中国最忙和最懒的城市 】  d8 g! C( p: D0 X' v- z0 ]/ R8 O0 o
最忙碌的:NO.1香港
8 @# Y, L6 r. N8 B& K/ J) R& d评语:"手停口就停"的危机感长盛不衰;每个人都有投资观念;艺人们永远是为了工作而不敢恋爱和休息;兼职和充电是工薪族的两翼;快餐型报纸总是销量最大。
  [0 Q* ]9 L% b  V* T' J电视时间:守着电视的师奶居多,亚洲电视和无线电视的650万观众是港人无开销的休闲方式,但人们更多时候忙得只好在路上听广播,于是这个城市的电台多达13个。 + K: f( X; u) G# S1 k' _  x' v
快餐店:中国城市的中西快餐店数香港种类最齐全,麦当劳的广告也全年无休地做。
! i0 Z: P$ K, @8 y; D% {2 Z* C步行速度:"动感之都"绝不是浪得虚名,交通绿灯时播送着马达的声音,每个路口总有一队人等着冲锋。 # p* ^2 S! L% o) y+ A$ f1 Y  Z
酒精度:除了兰桂坊,香港人的餐桌上几乎没有酒精度可言,只有麦芽度。
" Z: I7 H. }5 Z. v( S! Z- m作息时间:朝九晚五,但"开OT"是香港人的口头禅,日均客流量230万人次的地铁每天从上午6时到午1时运行,夜店也是人潮汹涌。 6 q& E, |5 ?  U8 a9 i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行政效率居亚洲第二的城市很少人上班时间逛街,街上更多是内地游客。今年春节一周内,内地游客在港消费27亿。
, ]0 r1 ^  H! V8 w$ ~7 d# M2 P跳槽频率:香港不跳槽的是公务员。市民随时因为行业景气、公司裁员、增薪挖角而跳槽,18至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 ! H5 I; Y4 `) S3 H% Z# f
身体运动量:运动量偏少,眼病腰病胃病多。
( c7 O7 v) F8 ?: n/ _手机通话状态:何时何地都可谈工作。
% J+ w1 T& ^6 K; N+ W1 T2 Y婚恋状况:结婚人数大减,离婚高企,单亲家庭比十年前增加7成,趋势是女孩要同居、男孩想结婚;单身派对如"G0-Con"流行。 ; E- L1 C: t8 g/ ]* B+ f) d
NO.2苏州) x& m( ^9 p/ l' j0 C8 g% F
评语:吸引外资的全国第一是对打工者致命的吸引,它的世界工厂地位正在撼动珠三角的东莞和深圳,亦是旅游目的地;工作是这个城市发展的理由,计件工资是大多数人的发展后盾。
# a6 [( z* d$ ]) ]) y7 t$ U电视时间:多;电视在这里是大多数工薪族的精神食粮之一。
2 ^; [: F* M, {6 F: O6 `6 f5 J快餐店:多,但多不过工厂的食堂。
7 x. C0 j$ O& r4 k步行速度:有人说苏州好像架在了车轮子上,其实有工业苏州与古典苏州的区别,前者匆匆,后者优雅。 ! f0 U" ?. \$ S. p
酒精度:偏低,小酌型;十全街的酒味不敌水天堂的茶味。
% c% X, \: ~  }" P6 I/ e. @0 x作息时间:保守型的时间表,按时作息的典范,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 p) O; Q3 x; r) O- {8 {2 C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集中在观前街和人民路,大多是游客(多过香港),本地人不愿当一六八(苏州下岗工人的代称,其救济金是每月168块,后来有增加)。 % i+ @. U1 h9 o" x* @7 B9 i
跳槽频率:一般,因为是外向型经济,企业普遍产销两旺。   v& ]: T* Y% Y
身体运动量:尚可;有人花钱买健康上健身中心,大多数人的运动只是活络筋骨,把工作当运动。 ) M6 f" w4 S. Y0 |+ s) I
手机通话状态:忙,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和社交型消费。 + S' t$ @$ h8 ]
婚恋状况:婚介业和婚纱摄影业发达,结婚忙,先成家后立业和先立业后成家的观念并存。 # Z0 Z: o# O8 H+ J6 u
评语:吸引外资的全国第一是对打工者致命的吸引,它的世界工厂地位正在撼动珠三角的东莞和深圳,亦是旅游目的地;工作是这个城市发展的理由,计件工资是大多数人的发展后盾。 & [* ]8 M1 t( `: L- {' z1 W
NO.3深圳 * c* k) j9 g4 k
评语:处于创业的平台期和消费的高潮期;工作的忙碌来源于城市发展的惯性势能和高消费的要求;休闲成为工作的减压阀;相当多厌于按时上班的人群选择开自己的小型公司、店铺或工作室。 $ |) r1 i( r( W4 |3 R; H% I& G
电视时间:不多,因为夜生活丰富;而爱看电视者,一则香港频道构成吸引,二则想学粤语,三则想忘记现实压力。 $ V5 I2 V! |) X- ]! U$ u- k& F
快餐店:多,外卖 "侵略"了几乎所有的写字楼。发展到网上建立"深圳快餐网",并有快餐店着手进行英国权威机构BSI的ISO9002和国内卫生和环保权威机构的环保ISO14000认证,要争深圳快餐配送的第一品牌。 ) u& n9 |# {  U0 ?* p
步行速度:一向以快为傲,但现在算慢了,因为太过拥挤了,市民在街上少不了无法忍受走路太慢的人堵在前面的"人行道之怒"。
+ K5 Y% N4 @( B; d酒精度:高;这里是北方和南方血统的混合体,北方人能喝,南方人敢喝。
; ~" E! Q0 f1 e; D. {* h" r: v5 T- `作息时间:类似香港的朝九晚五,但夜生活要占用大把睡眠时间,事实上这个城市缺睡。 . z  z" ~2 E" o, C4 l+ I3 @" U9 d) ]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因为本城工作形态太多。
5 i) G5 Q6 p8 B- L$ T跳槽频率:高,因为工作机会多。
9 @2 J$ J/ }6 _3 |1 H3 m% H* a身体运动量:私家车狂增,个人运动量偏少,亚健康状态流行。 7 ]; Z7 K9 D1 J( F% r0 t- w
手机通话状态:煲电话粥的现象普遍;手机成为情感寄托的通道;工作必备。 . s9 t/ p/ x; P; N" {/ V, `) Z
婚恋状况:女多男少,男懒娶女恨(粤语,"渴望"的意思)嫁,情人多过夫妻。 : |* ?) m% m" {
NO.4台北
4 i" `2 a! m  l2 q评语:省不掉的大段通勤时间属于这个城市的乡愁;经济增长的高潮期过后,就业出现不同年龄层的世代之争,工薪阶层有强烈的高压感,充电意识强;一部分人致力于把商业搞得很文化;旅游和玩出新意成为逃离工作的出口。 5 {) C: f+ R( M  n$ @" v
电视时间:多;台北人热爱电视,也许是因为节目够娱乐够八卦。以张小燕、张菲、胡瓜、吴宗宪为代表的电视综艺界"三王一后"在市民中影响很大。
( }4 O9 f/ ^0 j" R3 e( P快餐店:多,但慢餐店(正常的点菜)和夜市也兴盛。 ; k& L; B) |2 W- A" z% S; g" M9 o
步行速度:总体快节奏,捷运自动剪票机在分析步行速度、人与人的间隔之后计算出在尖峰时段平均每一分钟有60-80人经过剪票口;也分地段,有的地段边走边看风景。 6 V1 J* R- }. U) n$ a  n
酒精度:高;这个城市玩"劈酒"的,在夜场不醉无归。
) C8 Y' R& |  q作息时间:一半人朝九晚五,一半人晚九朝五。
& K5 g# r# x  i. o* C: n% t% z%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台北人总是热衷于"走透透"。
' H7 D: Q* r* L( \9 B跳槽频率:高;每一个时期的励志和职场书籍都可能造就一拨"跳蚤"。 * ^( q; u# D& a0 n2 V; i
身体运动量:少;因为工作和玩乐常把身体弄成透支状态。
: K& r; ^6 j: Y% m- o/ O手机通话状态:24小时;手机等于社交。 ; S1 _) Y! p& V8 s8 g
婚恋状况:重恋爱轻结婚,同居成风,追求浪漫与新鲜感。 # `9 I* p9 K5 ?
NO.5广州
& r& Q+ ?2 O+ e& @" d( w3 J评语:小变中变大变为广州带来更多工作机会,房地产发达而且楼价让人踮起脚来够得着;你感到自由,没有人关心你的隐私,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忙碌;你感到不自由,为上班和塞车而烦恼,想做老板和自由职业者。 1 B( x+ K0 u1 O
电视时间:少;因为很多人要加班,另外广州的平面媒体实在是发达并且抵买,每天都有看报纸。 + ]7 @6 h9 [0 B1 \8 {, {6 Y
快餐店:多;基本上是为两个极端的社区配套服务:一是浩大的城中村人群;二是白领办公社区。
- U( t+ f1 Q2 C6 I步行速度:慢,因为没有良好的步行空间,讲效率的人都打的或坐地铁了。 $ T5 O& M) p2 N1 x9 @7 d
酒精度:偏低;不像北方,这里没人劝你一定要喝的。
. v9 P" |7 E, A4 r3 f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但还算多元化,事实上睡得晚起得也晚。
, c; S/ Q6 F- P1 i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在几个购物中心和步行街,大部分闲人是学生、SOHO、没工作或找工作的人。 6 Y" ?: L, ~" D0 h9 L
跳槽频率:高;因为总有新公司要招人,总有薪水更胜一筹的工作机会。
1 O" F, e1 O' k, N) h" e身体运动量:偏少;健身方式经常以食补代替。这是一个有时间煲汤喝汤、没时间上健身房运动锻炼身体的城市,珠江边的晨练是老年人的天下。 4 w1 o/ a3 X* H% d# i( L6 q
婚恋状况:维持现状的人比结婚和离婚的人都多,贪玩,不重形式重质量。 ( O: V2 U6 _$ ]' {. O: V2 e8 P+ _
No.6上海
评语:国际性都会的口号刺激着上海人的肾上腺,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工作族在上海淘金;上海人工作第一消费第二,在积极投资与奢侈品消费方面他们同样精明。但过高房价易使它们见财化水。 ( h* E: @; [5 f! U
电视时间:少,少于上网和打电话,多于看报纸和看热闹。
" S: D# s% H/ R, B6 J/ I. h快餐店:多;这与城中便利店的增长与覆盖成正比。而便利店的覆盖已达到三步一亭、五步一岗的地步了。
0 ~4 O; l: G  U& m步行速度:快;几乎没有闲人,只有游人和路过的人。 1 U8 P8 j8 w( Y" [/ Y* |. e- S
酒精度:偏低;这个城市追求的是优雅而非沉醉。而最旺的夜场是新天地,那里的酒总是洋味多于酒味。 % F/ e9 a0 {( C1 V
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以工作为重。
" d: y7 w3 s7 g8 R! B! z' v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浦东除外,那儿基本是城市的工作间。而南京路上的人群恐怕只有一场暴雨或非典才能驱赶。
$ w- `4 n  @% Z跳槽频率:高;上海人乐于充电和求发展,这山望得那山高。 ) m9 i; z# H3 w! Q( [- M0 a
身体运动量:少;事实上,上海从来不是竞技运动的大市,比东北差很远。 5 f+ s; S; {! f$ f. ]* a8 z
手机通话状态:多用于工作和预约见面,且经常以座机和伊妹儿代替。 0 i$ V  U6 o$ D
婚恋状况:有门户观念地嫁,有条件地娶。上海人在婚姻观念上的保守和崇洋是很突出的,至今仍在乎上海户口、出身;而上海男人四点钟去菜场买菜则构成经典好男人形象。   [4 P' y) V7 C7 Y" s: o
市民的心态全部折射在了城市的表现之中。从看电视的时间多少、快餐店的多少、步行速度的快慢、酒精度的高低、作息时间的不同以及其他指标里,我们能看到一个城市面对现在和未来的态度,忙碌抑或是懒散。
: W9 F9 U3 l1 `3 e7 f4 t  w; w( Z - \8 W) r4 _( T9 L* Q- ~/ [

9 Z" S! D. T- Y5 g最懒的:NO.1 丽江 # ]& _9 J  m' n+ N$ j" H: l
评语:对逃离都市的人而言,这里是田园;对迷恋夜生活的人而言,这里也是都市;丽江与工作无关,与心情有关。
# E3 }* _- P1 c4 e& s% I电视时间:零或无穷——在这里,谁还需要电视呢?要么开着,不看。
( r  v- P7 ]9 Y& @2 B快餐店:无。
  K- n' h) @& U! ?8 @/ e步行速度:用走字都夸张了,应该叫遛达。
% W) H& }$ J4 J' h& W" \酒精度:66 度以下,各种度数、各种酒都喝。
) L2 M7 o' I3 K! V+ v作息时间:晚九朝五。 + T# d' Q2 I9 b+ u" V: j1 s2 b% I0 v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一半人专门负责上班,另一半人专门负责逛街。
8 ?' p" f$ K) I) B2 H. h5 v跳槽频率:零。本地人全是不跳槽的,外地人根本就不工作。 0 t+ {3 a; I' V& O+ A6 b4 G& e0 R0 E4 L
身体运动量:如果伸懒腰和划拳也算的话。
, L& n& ~- @* _1 S) s$ I; e手机通话状态:总是在大谈特谈理想、心情、抉择和享受。
# w$ m- C5 m" R2 P婚恋状况:艳遇多过失恋。即使你什么人都没爱上,这里的时光也是柔软的。
' |/ ?5 Z2 s. Z1 h7 fNO.2 拉萨 ) v# C2 S) ^3 i6 G& F0 w# T
评语:想在西藏寻找人生转机和变局的人都来到了这里;它的藏族风情与宗教气氛令人觉得工作是一种俗务;从拉萨回去后许多人辞职了。
' b' j2 z. W! R1 M电视时间:近似零——人们在八角街和转经轮前吸氧。 2 I1 f5 O5 c: P4 v9 F. l( L
快餐店:无(路边的酥油茶排档不算)。
) {) ^: P. j' t5 p& |* Y' z步行速度:随便走,多数人没有急切的动机。 / |) C' Z1 ?* s& S& p3 Z- J0 {
酒精度:偏高;这里的酒风也不是盖的,且饮酒驱寒。 9 P2 E: V' ^2 C7 d8 g% B
作息时间:不定,但极端个人主义。 ! B( T9 x- I( ]# I* I) Q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没有上班时间,出门不是爬山就是逛街。 + z5 t8 v+ \- r5 X: Z1 q. K, d8 b
跳槽频率:当时是零,离去后是 90%。
9 e2 P. c+ [3 F$ W  d  @身体运动量:少;因为缺氧。
; W) j% I, N  t  x手机通话状态:可有可无;一则信号不太好,二则另有世面可见。
9 r' G# ~/ i) Z: O! D" ?8 R7 `婚恋状况:游人中偶尔有一两对驴友成恋人。 8 U) g  J7 A& ?" t" A  P3 L: S
NO.3 成都
9 y& ^, _- n, U& K评语:以生活魅力荣登中国第四城,号称是 "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有娱乐精神,消费欲强过创业欲;边吃边喝边工作,或者吃吃喝喝就是工作。
4 m2 g5 F+ Q) ?" W6 r6 s0 B# f电视时间:少;因为打麻将和泡茶馆时间多。 / q# _- a% f6 I% y1 ]
快餐店:少(无所不在的排档和麻辣烫不算)。 # ^7 q5 n5 A( b; O6 d
步行速度:慢;所以买车也只买小小型的车就够。
6 n9 n* r/ a( F' `: O* w# ?酒精度:高;微醺在此是一种生活美好的状态。
2 t/ x5 I& S, v0 Q7 l% g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但经常不准时。
- f% ?; T+ R6 p* `5 C( x+ @* F8 d- o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感觉是全城在轮班逛街。
, \9 x7 [/ O1 l5 a0 l跳槽频率:低;但有不少人跳槽离开这里到更忙碌的城市去。 ; N0 e: g& y: H4 y
身体运动量:少;打麻将不应该算吧?
5 R5 |% k; N0 e+ g' B0 D) Y2 s手机通话状态:更像一种时尚。
4 t; D1 [# W5 s3 M7 s; _/ X婚恋状况:擅于调情,享受恋爱,不忘婚姻。 6 m7 h* }! f* J! @
NO.4 厦门
) |7 u, P$ c" y# H. T5 @6 {/ n- b9 ?; g评语:悠闲生活节奏并不妨碍厦门成为中国城市竞争力强劲的城市;厦门有天时地利和充分的开放度与外向度;当然,更有大海和生活。
) m6 ^& n) V4 l% ]' w, |电视时间:多;厦门人有本土观念。与此相应的是年轻人不太愿到外乡就业。
( u" z5 J' ^5 u0 k- Y( N快餐店:少(海鲜排档不算)。 9 V3 Z9 h8 v) z* F+ S$ R4 e" T2 G
步行速度:慢,这里有全国数一数二的漫步环境。 . F# M8 ^. Y; O8 @: s7 n2 p6 l
酒精度:不高;厦门酒风温和,规矩是 " 敬酒的干杯,被敬的随意 ",本地把酒当药,俗语 " 小酒小人参 "。有时也行酒令划拳,但基本不滥饮滥醉。 7 @& p- Z9 @( `- H" T) y8 d4 E
作息时间:按部就班。
- t% W5 C4 {( E# ^9 P5 L7 F上班时间逛街人气:偏少;因为人口本不多。节奏松弛如鼓浪屿若隐若现的钢琴声。
5 X" y: b6 z/ a  Y  I5 M( H跳槽频率:一般;因为工作竞胜的野心较淡。 " N3 a7 x6 q4 X. M- Y6 y; I
身体运动量:正常;因为有余暇。 - I5 y. Q. ?4 c# W* c
手机通话状态:工作与闲聊。
; |" Q  [  A7 \/ U婚恋状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型,不过激,不眼高手低。
4 t! p8 [1 S; `( MNO.5 哈尔滨
* z7 t/ k0 j9 C评语:哈尔滨人露财,爱穿爱喝爱面子爱交朋友,与工作比起来他们更会享受;总想挣大钱不屑挣小钱;此次中央 " 振兴东北 " 国策应该能造就更多的工作机会,并提升工作热情。 " C7 }" f( O& N9 L4 _6 F  P" e4 t
电视时间:多;生活在室内的时间相对较多。 ! j+ ^( `( m: v4 C  T  @  t8 H+ g
快餐店:少(这不是东北菜的风格)。 % v5 k$ s7 |1 F4 H7 Y/ m, L8 J
步行速度:慢;女人要展示男人要养眼。 , k" A- }0 A0 y' k& S* O
酒精度:高;不喝会被人当狗熊踢出去,喝了会被人当烂泥拖出去。据说,哈尔滨人一年光喝啤酒扔下的 " 易拉罐 " 就可以造三座松花江大桥了。
+ B, K2 g. r  B' f5 U% q作息时间:休息比工作多;全国 21 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节奏调查显示,与上海的生活节奏比,哈尔滨人每天慢了 1.8 小时。 # g6 b% i6 ]$ s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一般;与气候有关。
* {2 V2 I9 l" C6 V! |跳槽频率:低;因为好工作机会不多。 6 z4 N. I) K( @$ u; d: ~' Z
身体运动量:尚佳;至少夏天有街头露天舞会、周末有太阳岛野游、冬天有滑雪溜冰。
+ x. e5 V" d* x5 b手机通话状态:闲聊型。
2 `' Q  y4 w1 {+ {0 i婚恋状况:恋爱高消费,结婚高消费," 素婚 " 少。
, A9 r, m" o1 QNO.6 北京 ) s+ Y6 _0 s7 [9 U
评语:与北京占有的资源和天时地利人和相比,北京人的表现算是懒的;这个城市永远不缺侃爷,不缺民间思想家,不缺策划大师,不缺私家车和堵车,只缺更多的行动和更高的效率。 5 K- P; ^# w9 E$ s" L3 a
电视时间:多;北京人关心国家大事和小事。 & C( u; e& j0 D4 F7 U
快餐店:多(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就是从北京开出来的)。
' c) `& X- P7 r; J步行速度:慢;一种原因是因为北京人口的平均年龄比深圳大了近 10 岁。 1 A& ^3 }8 i) x+ D- ]
酒精度:高;以二锅头为标志。
* Y- N0 x, _; ~% I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经常因塞车受影响。 2 s. \: N% l) Z2 `* [: u. ~. h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多(想想北京人口数量仅次于上海)。 4 q0 Y4 t$ Q" w
跳槽频率:高;北京太多好企业了,白领阶层庞大。 3 C8 x" r/ @! V
身体运动量:一般;挤车不算吧?
! P! C! }; n* h3 W5 }( B手机通话状态:忙音,忙音,都在谈事呢。
( ], |1 T$ e9 R. a! {. y/ e婚恋状况:结婚多,离婚也多,部分处于 "《手机》电影综合症 " 状态。 ) X/ w. @* a. \+ A/ g
发表于 2015-3-4 14: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635【一锅粥】
于大哥来拜年,正月十五前登门都算拜年,端来了一锅粥,合适,老人适于喝粥。亲戚理道的早就不拘送礼了,能登门来见见就是最大的礼数,于大哥这也是往八十去的人了。家乡的人,沾亲带故住在一个城市的本来就不多,这城市越来越大,都住得越来越远,相见不易。逢年过节,按老理,小辈的要看望老辈的叙旧、亲情。遵老理的一辈人已不多了,风烛残年,接下的一辈和下一辈越发的不识老理,见不见都两可,要是见也未必等着过年,小辈的兴圈子,朋友圈,这到是不乏走动和饭局。父母自是不能怠慢,七大姑八大姨常回家看看的事就别想,也是,这独子一代人想看都看不过来。
于哥自诩过好多次,熬粥是一绝,这次看到眼里吃到嘴里。保温电锅打开,五颜六色,够稠,不止八宝,十宝以上,&#14815;进碗中,黏糊糊、沉甸甸的。料下得足,常见的杂粮之外还有南瓜、山药、枸杞、百合,没有放大枣,怕枣核伤了老人家。五谷杂粮的香气都在,杂粮都是自己往六里桥批发市场配的,大老远去一趟,拖拽个小车不少买,光薏米仁一次就买六斤,源头上保证了好料。
吃到嘴里确实不同一般。比我熬的水平高,我常常也要熬上一锅,家里有的杂粮一样抓上一把,豆类的头天晚上就水泡上,次日上午装入电锅开煮,自动完成,省事,但一度口感、味道欠佳。后来添加了黏米的比重,增进了粘稠度,但香气每每不足。跟原料有关,跟加工过程相关。于哥说,他这锅粥当中难煮烂的豆类,要头天晚上先上火煮过,次日再与大米小米汇齐二次加工,如此才有好味道好口感。
于哥说这煮粥的功夫快二十年了。退休前搞外贸的,请客吃饭三天两头,就有了脂肪肝和肾的毛病,都是吃出来的,退休后有了条件,烟酒不沾之外还基本杜绝了餐馆用餐,持之以恒这么多年,自家煮粥喝,每周要煮两三锅,这一锅喝两天,几乎天天离不开粥。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前年体检,困扰多年的肾病痊愈了,有关各项指标正常,连医生都觉得奇怪。食疗之一例。
1 W3 J: l$ m1 o( [; N, e
发表于 2015-3-5 16: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636【过往的日子】
《平凡的世界》在多个卫视频道播出,看了几集,说到1975年的日子,片子的主人公少安高中毕业了,他哥哥这年娶了媳妇。
黄土地上养出了这一对儿好后生,活在这平凡的世上不甘平庸,追求自己的好日子。哥哥要顶门立户,早早的就开始支撑家里的艰难。那情投意合的缘分,终于在一道道拦索面前放弃了,读了书又算个“甚”,满满的憧憬、追求,让步与现实的无奈,终极一个穷字,长辈的不容,连自己都望而却步,青梅竹马又如何。
弟弟少安多读了些书,县城里自有比山旮旯里要高的视野,城市如同一个筛选机,将芸芸众生中的稀缺资源吸引和归拢了起来,出类拔萃,出色的、有野心的,具备社会根基的。土地束缚着劳动者,这不让干那不让干,农人种地失去了自由,土里刨食,竟然生存艰难。谁不想跳出农门,在城里谋个差事。弟弟的运气好些,高中念完了,分手在校园,学校不乏青春的情愫,凄美的不是爱情,是对前途的惶恐,少安一头又栽入农村生活的困顿中。
1975的流行词汇是“莺歌燕舞”,报纸、电影的新闻简报,红旗招展处处笙歌。40年回首,是城是乡,无不笼罩在虚幻的歌舞升平中,只有在农地里的人才知道日子的艰难。片子中少安爹在老人家画像前痛哭流涕感恩戴德,说是每到灾荒年就得到政府的救灾粮,要不人早就没了。黄土高坡的农人大概从来就没有过殷实的日子。穷山僻壤,一炕的孩子,大锅饭的劳动方式,令瘠薄的土地更少的产出。何止是农村,城镇的企业同样是缺乏效率的,国营工厂、农场。
改朝换代二十年后的那一片黄土地,丰衣足食的日子还不是各级班子的中心工作,无休止的贯彻执行,运动折腾……。几集的电视剧,是历史的回放,让我们回顾曾经熟悉的场景,语言环境,不是陕北的土话,是队干部、县干部操控的语言内容,言说的套路,不切实际的瞎指挥,上纲上线的争论。多少年后有时还能听到曾经的时代话语。
40年前的1975,我们也是少安哥俩的岁数,二十出头。同一片蓝天下,黄土地也好,黑土地也好,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北面的边地,我们只是没有饿过肚子的小众农人,路遥笔下的那个世界才是农民大众的平凡世界。

点评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故事。  发表于 2015-3-5 16:27
发表于 2015-3-8 1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637【出路】, M# c9 Z, Q" t
继续看《平凡的世界》。前面的两集没看,孙少平已然离开了生产队,进了城,哥哥孙少安已孕育了下一代,接续着庸常的日子。七十年代末的农业大国,广大的农人为吃饱肚子终年耕耘勉强度日。- h1 f$ w) O5 [
这一集北京来的大官高老衣锦还乡,看望老少爷们,曾经一道长起来、出生入死的哥们弟兄。县委班子精心安排参观路线和群众场面,移植过来牛马满场、猪满圈。上面好大喜功,下面就投其所好弄虚作假,制作一个个先进典型、应景的接待点。地方的先进要树、个人的官要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拧,鼓虚劲、收实祸。至晚从“大跃进”就开始的顽症,一再烘托出“形势大好不是小好”的莺歌燕舞。在那个信息难流动、真相难披露的时代,多少人不明就里,如井中蛙看水中月。8 g8 P) A6 f% `. f9 C( t
心有不甘啊少安,农民怎么就一定受穷,18岁就当上了生产队长,扑腾这多年,年年整出新道道,受惠于民的事,干啥啥不成,还屡屡遭批判,政策不好,乡亲们掣肘,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穷日子难受,世世代代受罪,自己要有娃了,还让他们继续受罪。1977年,少安又心生出致富的门道,炸山造坝子,山沟沟里造出平展展的良田,学大寨吗。
8 p) n, ?7 p: s4 v0 I5 y( ~学大寨,1977还在学吗?文革都结束了。“四化目标”是不是已经再次提出来了,鼓舞着城乡人民。不去上网查询已不敢言说这一个个事件的时间坐标。时代隔得远了,电视剧里述说的事件,变得模糊。想想那一年,半数上山下乡的人已经返城了。我们在哪一片土地上。那半数人还在学大寨。往回想,想起了个人经历的事件。1978年夏,我还走在大寨虎头山齐腰深的玉米地里,人流如织,当地的展览馆内解说员还在介绍大寨评工计分的先进经验,介绍大寨的多种经营。
* E5 H0 _/ o4 j5 |; Z5 O3 j  E% ^战天斗地在继续,但大寨经验已经众说纷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暗流涌动,农业的变革即将全面启动。县里的田副书记看多了假大空,看多了农民的苦日子,看不到现实政策下农民的出路,必须要走出一条新路。孙少安没有更多的见识和理论的支撑,但多少年的穷日子,他明白这农人只有给自己干活才能出上力,才能吃饱饭。新社会,又用了二十年,多少磨难,多少条生命的代价,去验证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0 J/ Q& h* Y' s. o6 a6 |+ t, m- @
发表于 2015-3-9 10: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638【 1 】
到联通的门市部办业务。去年将宽带业务停了,一停三个月,屋里没人用,资源不能空置,每月还要缴费168,真金白银,三个月就500块。
联通的门市部从来都是乌泱乌泱的人,每年总要来几趟,宽带和手机都是这的业务。每次来都要排队,没有一小时出不来门,比一般的银行要繁忙。一溜八个座席,今天有六个在办理业务。进门上楼值机拿号255号,前面还有60人。60人业务大厅里就满了,站着的客户比坐着的多,多放三排椅子都能坐下,但营业厅没有这配备。
人多热气高,业务人员不断的与客户沟通,忙着值机操作,值班经理的柜台前排着咨询的队伍,永远有回答不完的问题。九成都是老人们,这些年手机宽带都进了家庭武装了老一代,老一代想不明白、听不懂的又那么多,要一对一的科普,费很多的口舌才完成这一单的业务。每次去都有红脖子涨脸跟业务人员吵吵的,这次的一位在抱怨巧取豪夺乱收费,高一声低一声,够有多闹心,吵得室内的空气都紧张了,温度都升高了。
我问了业务人员恢复开通宽带能否网上或电话中解决。说是不行,需要柜台人员处理。60人排在那里,这还不得两小时。再问,傍晚七点钟才结束营业。这比银行、邮局要晚得多,算得关门晚的行业之一。
出门先去购物,物品放回家,一个半小时后,又回到了营业厅。
过了,电子屏幕上的排队序号打出了280号,业务处理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大概有些人也是等不及,拿了号之后放弃了排队。见到位客户刚刚离席,我向座席上的业务人员出示号牌,“刚刚过”一屁股坐下“恢复宽带业务”,“身份证出示”。给谁办都是办,业务员都懒得跟我多说话,要按规定,我这是应该重新拿号再排队的,估计这前面还得有五六十号人。
一份单子打出来,签字。“明天可以开通”。五分钟结束。这跟医院似的,排队两小时,接诊五分钟。医院不好网上接诊,必须面对面。这里按说是可以线上处理的,不就多了份合同拿回来吗。
次日上午九点,打开网络,通了。家中的电话响起,自动语音电话要求对“联通”的服务给出评价:满意请按1,一般请按2,不满意请按3.看在没让我二次排队的面上,我按下了1

点评

联通有VIP服务,开通VIP可以拿VIP号就快很多。联通手机用户就可以开通VIP。  发表于 2015-3-21 17:35
发表于 2015-3-10 11: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收拾房间,看到多年前出差从版纳带回的一只搪瓷缸,偶然想起沙子学兄曾在那边奋斗过,遂打算拍张照片贴到育新楼,请他欣赏欣赏,忆忆旧。不想那只捣乱的猫循声而至怎么劝也不肯走开,只好一并入镜了。哈。
cm0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5 05:24 , Processed in 1.24973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