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4-1-30 13: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新春快乐!马年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4-1-30 14: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台秘笈 发表于 2014-1-30 13:46
- K3 @6 U+ s) D! E* q祝大家新春快乐!马年吉祥!
. w, \1 @! X+ r7 ~
祝愿育新的朋友们新春快乐!马年吉祥!# ^) w9 w$ x9 I  r2 U) _4 c
DSC02702_副本.jpg
_MG_0935_副本.jpg

点评

给善学长拜个晚年!  发表于 2014-2-6 20:38
谢谢您啦!祝您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发表于 2014-2-1 17:05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15: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 X% h( Y4 a9 Z4 T, l; c

2 S( h) ^% D6 r5 s; w     祝大家新春快乐!马年吉祥!: p3 E9 g6 N4 i6 o, \& f0 E  N
2 k9 C  i1 _# ?* ]) |
    同祝!
5 I, q/ d% f3 Q, B+ M    (小斌:你那字也忒小啦)。5 L6 n3 S, {7 E

" _0 C, t% V" b. I4 P4 s4 A- x6 L0 {2 N1 f

2 N; b' A0 u* I3 d9 g* z5 U  S
" V& W# m! m/ V4 k- ^

) |* u1 S6 \' F* s- j# X" Y3 W0 b* r7 T  O

点评

wangpei学长发了那么多照片和注释,辛苦,多谢。  发表于 2014-2-15 09:50
打字那会儿不知怎么放不大,就只好小点儿了,好在应该能看见吧!  发表于 2014-2-1 17:04
发表于 2014-1-30 22: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 C- W+ d. x3 Y" m+ H
【画里话外】---带劲
在海口碰到戴家老二,说他弟弟回国了。我说好啊,25日有个聚会,湖广会馆,他算赶上这拨了。隔了两日在红树林大排档吃饭,戴説,兄弟不一定去,听说是六年级的一帮子。我说不会,听老培说了有三四十人,低年级的也有,机会难得,赶上在京,能去还是去看看。
见着了片子,这小戴,戴家的老三,眉眼间有叶老师的意思,戴家的老父亲我也见过,但注目叶老师的眼神更长久些,从子弟小学,到育新,叶老师教我们副科,是自然还是手工。
小戴相识的稍晚些。这次听戴家老二说起这位兄弟1958生人,名字有时代的烙印。七岁入学,那就是1965入校的,育新的最后的一级,那年的秋天,在北楼向南的那个套间的里间,我们的宿舍住进个一年级的小豆包,戴进,这名字谐音“带劲”好记,记到现在。
小戴是叶老师的孩子,为什么住在我们房间来,现在忘了什么原因。反正是住了不长的一段,两个单人床并排,上面横着睡三人,记得是我和伟明中间夹着小戴。别人当时都是一人一床。能记得我们装神弄鬼吓唬小豆包,吓得小戴哇哇大叫,没有过肢体冲突,少年时相差六岁,力量悬殊,冲突不起来,但是不是造成了心灵的创伤。不过现在异国他乡跟美国人抢碗饭吃,自是心眼够使。
发表于 2014-1-30 2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没见】
老没见了,又有这么多同学相见。越低龄的叫出名字的越少,熟面孔的多,又有多位新面孔的加入,济济一堂场面红火,是世纪初马尾沟育新大聚会后,人数最多的一次,十多年过去,同学们陆续进入花甲之年,健康、喜兴,预示马年吉祥、六畜兴旺,一年又一年。
小年前接到聚会通知,虎坊桥畔湖广会馆,古老又维新之地,古老是它百年的建筑群,迎来一代一代学子和志士仁人,进京赶考的举子,中山先生在此聚义生事,风云际会,小楼见识了多少历史的诡谲,峰回路转。几十年后,天翻地覆中这里偃旗息鼓,沉寂了下去。过去二十年,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次开台唱戏,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不再湖广,五湖四海、湖光山色了。
香满楼,一个多月前的香满楼,海南岛万宁的香满楼,四围休耕的稻茬地、绿叶婆娑的椰树林,雨水蒙蒙中,围桌一圈的同龄人好几位,育新的同学、康乐里的同学还是广安中学的同学,老林、老姜、老田,几十年后在这红土地上相聚。俗家菜馆家常菜,是川是鲁是粤菜,由你点,吃什么已不在意,老海南们,已经几十次的踏上海岛、已经异地置业海岛扎根不离不弃。好青年志在四方的歌唱,谁想到老年才不打折扣地兑现诺言。国是、家事还在嘴边,更关注这眼下周边的深度游,自身的健康延年益寿之法,拉筋法、击打法,自然之道。
席间跟老培通了电话,说及智奇也在海岛,在更远些陵水,挨着天涯海角近了。育新学子还多有国门之外的,海外孤悬,他们可好。
还是聚聚好,聚一次就赚一次,高高兴兴,过年谁家不吃顿饺子,这一刻我们畅怀,我们满足、人生的乐趣。
老没见了,为什么不在网上见,天涯若比邻,辜负了如此好的沟通平台,网站改版折腾丢失众多热情的网友,江河日下。
花甲已过,孤独难离,如何面对未来的岁月,物理上的面对面将变得困难,唯有这网络连着你我他。摆脱孤寂、交流沟通,推迟脑退化的那一天,这应是今后有效的渠道之一。
老没见,实在是可以天天见。爆竹炸响,祈盼来年万马奔腾!

点评

田学长记忆力、文笔都好,充分享受退休后的生活了。就是聚会参加少,下次还开车拉我们去和平鸽马场骑马啊,记得上次去马场都没听见你说什么话,我还以为是培学长请来的司机呢,哈哈!  发表于 2014-2-6 20:43
发表于 2014-1-31 14: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居京琐记》
301【二十八】
阴历、阳历的二十八在同一天。坐国航回京,机上至少还有一成的座位空着。晚点了一个小时,落地三号航站楼,飞机刹在停机坪上,下了舷梯,摆渡车接驳,脚踏实地,地面的低温还是寒风,不觉得多冷,在海岛时,我就把冬衣毛衣裤上了身,打包在箱子里,还不如穿在身上省事。远处是洋了洋气的航站楼,更远处是土了土气天上地下,千里不同天,隔着两千三百公里,天色大不一样。哪哪都好,没这事,都往中心城市挤,中心资源丰富,把这的天和地都糟蹋的不成样子,又是个重度污染的天。
上了车,和的哥聊天,说在机场排队,三个多小时,我说机场人挺多的,“上机的多,下飞机的少”,的哥的体验更准确。“入冬还没见雪呢”,刚看的电视,习一行人踏雪走访,阿尔山的雪景多美。现在美的地方都在边地,人少的地方。机场高速走走停停,鸭蛋黄的一轮太阳还有一竿子高,拐到家周边的小路时天都黑透了,小街上倒是比往日清爽多了,商贩们返乡归家过年。按表交费一百一十多元,好像是多出了二十元,想想去年是调过次价。
撂下东西,出门找地儿吃饭。再晚就打烊了,又是节前。小街上冷清许多,以往卖水果的大车不见了,修车摊、鞋摊、报摊都收了,街边原本是可以这样清清爽爽的,就留了一溜的汽车,排得整齐。几家小馆子,都闭门回家过年了,新开了一家肉夹馍馆子,把原来那家涮羊肉馆子顶了。路西的一侧“七省市”霓虹灯闪烁。大店还开着,早几年的驻京办都改名饭店、酒店,有的还换了雅号,淡化了自己的出身。进了山东馆,里面还有几张空桌子,像是出差住店的客人们在推杯换盏。
坐下来,服务员说快不了,人多。我看也不多。点了不费事的面条包子。坐下十分钟,看着人家吃,大厅里约有十桌食客,比我心急的多,不断有人催着上菜时有抱怨之声发出。这食客不多,原来是后厨的大厨们太少,估计都有离岗回去过年的,慢待食客们。里面的厨师还出来叮嘱服务生,不要再下单了。
我这还好,包子上屉一溜就得,再来一碗炝锅面。包子9元,这包子比海口山东包子铺的口味更好。
302【二十九】
一早回家,老爸老妈家。两个月没见,一见面,老爸高兴呈拥抱状,“你去哪了,怎么给你打电话没人接……”人坐下,老妈逐个问过是不是都好,一一答过都好都好。老妈说起视力更差了,真到了眼不见为净的阶段。能怎么办,我这里黯然神伤。爸问起自己的头发是什么样式?什么样式也不是。他捋着头发说,都长了,盖上了耳朵。妈说,你走后剃过一次。我说,冬天头发长暖和,等开春了咱们再去理发。一会儿工夫,有关头发的主题一提、再提。我说这样吧,咱们下午剃头去。
我先下楼往理发的小店去一趟,谁知道人家还在不在。玻璃上贴着三十日至初八休息。就剩下午这半天了,进门打个招呼,师傅说,要剃中午就来,下午人更多。中午不休息了?好几天都没休了。
午饭后穿暖和扣上帽子,带着老人去剃头,排在第三。这一对剃头夫妇,一位忙活头发,一位在往嘴里扒拉饭。半小时才轮上,多剃点,一脑袋的头发剃去一半,不敢在外洗头,怕感冒了。五元钱,这大概是全市收费最低廉的小店,可手艺一点不含糊。我在海口同档次的小店单理要十元。谢别了师傅,提前拜年,又辛苦人家一年。
回家后让老人躺下休息。我跑了趟沃尔玛超市采购,哪里都人多,看了水产柜台,同类的海鱼至少比海口贵上两成,卖肉买菜买主食,店内交付的队伍长,但街上的路况爽,一小时多打来回。进了家门,见老爸坐在沙发上,这么快就睡起来了,看来根本就没睡。老爸说羽绒服不见了,忘在了理发店。这怎么可能,明明是他自己穿着回来的。我打开了立柜让他看,眼见为实。这立柜一下午又打开了好几次,到晚间终于放心或是忘掉了。
午后协助老爸洗澡,老人冷热水的开关已经调整不好了,凉着不怕别烫着。连头带脚过遍水、搓遍泥,比澡堂子的搓背师傅功夫差得远,但也蛮有收获,老人干干净净过大年。
家里的宽带上不去,原来是开机就自动勾连上,现在是换了光纤宽带,由四兆提高到10兆。兄弟给我连接上,试了试也没觉得有多快。兄弟再次给我进行了科普:下载是10兆,看个电影没有问题,但要是上传就由不得自己了……。
303【年夜饭】
年夜饭,两代五个人围了一桌。家里包的韭菜馅饺子,一盘子蒜肠,红酒倒上,“饺子就酒,越吃越有”过节了给二老也斟上一点,举杯,为新春,为老人的健康!
兄弟说,这沙城的葡萄酒味道有点淡。我说,浓点、淡点喝着都差不多。弟妹说,你们尝尝这两家的蒜肠,哪家的好一些,老妈分别咂巴了两片说还是头一片好,那是“稻香村”的,尝的结果,结论一致“天福号”差点,淀粉的成分高、口感粗糙些。我说不知这二者的价位如何,如果差不多,这天福号的今后就免了。兄弟说,原本天福号做肘子闻名,做肠不是它的专长,而且现在很多加盟店,什么都敢做。我说这“海尔”不也是制冷起家,现在都做上了电视,都是搭车,做不精的。
热腾腾的饺子上桌。说起中午和老家通过电话,白天他们忙着几个姐妹家送年货,你送我,我送你,转圈送,今晚上她们不包饺子,炒菜、喝酒。老妈说起在山东老家这个日子,家里一般是不包饺子的,偶尔少包几个,但肉馅一定都已经剁好“喂着”要到初一早上才包。我忆起,当初在大院子住时,三十晚要炸上一大锅香脆的排叉,那饺子吃还是不吃 印象不深。这个时段少年郎,跑着在外面放鞭炮,买上长长的一挂鞭,有二百个或三百个,舍不得一次炸响,拆成一个个放,一挂鞭能放好几天。兄弟说,这大挂鞭多有不响的,不响的也要捡起来“呲花”还是那八分钱一小挂的小鞭,个个脆。我们那时没买过“二踢脚”,嫌贵,脑海中泛起老北京的春节,鞭炮和皑皑的白雪搀和在一起……。
老妈吃了8个饺子,老爸吃了5个就撂下筷子,餐前的零食吃多了。我说怎么也不能比老妈吃得少,又给他碗里夹上3个。吃上8个,甭管明年发不发。“原汤化原食”老爸确实吃饱了,那半碗的饺子汤都没动。
提起了春晚,不知今年的如何,又说起贺岁片,今年的是什么,都演过了,又说到年票,第一枚猴年的生肖票。我说起那年我到三里河邮局去买猴票,见着有好几十人排队,排队购物多少年,都排伤了,见到人多就有跟在队尾,财富就是这么擦肩而过的。我又说起,家里的那本老邮票,是老爸当学生时积攒的,好几百张,贴在个黑皮练习本里,满清的大龙票、青天白日满地红、解放区邮政,破四旧时保存完好,1969全家迁往农村的那年,没了踪影。连老爸这时也想起了他那个大本子,哪里去了?哪里去了?
年夜饭吃罢,电视打开。
发表于 2014-1-31 23: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304【春晚】
看了春晚的前半截,十一点前的那部分。总的印象还不错,有新鲜感,演员新面孔、节目新形式。
换了个总导演,才可能出新。都是同一个套路,审美可能疲劳,没有赵本山、宋丹丹未尝不可。上几任的导演都是谁,不大关注他们,好像有叫阎肃的。都不知看了多少年的春晚,看得我们慢慢变老,看得导演们江郎才尽,看得我们年年指望、年年失望,不是没有好节目,只是太少,直看得我们没有了期望。央视这次换上了电影导演,大概是最年轻的导演,我们可以俯视的小字辈了。出身草根的苦孩子冯导,自从进了文艺圈,从舞台美工做起,一路的升迁,知道大众的嬉笑怒骂,贺岁片拍一部火一部,是当今最具票房的导演。临到遴选马年的导演,物极必反到了不换也得换的节点。马年冯导,非他莫属,有姓马的导演吗?不知道,二马冯,合适。
这盘年节的大餐,要满足老少,天南海北人的胃口,实属不易。这出以歌舞为主的春晚节目大概对孩子们的满足至于不顾,让戏迷票友们也不会过瘾,主打老中青这个电视观众的主体。
开场歌曲《想你365天》除了长腿的李玟,都是我眼中的新人;《舞蹈:欢歌》更是没见过的俊男靓女;《群发我不回》针砭现实,让人怀念真实的东西;小品《扰民》蔡明的毒舌嘴温暖了万人心。《万马奔腾》看到花哨的舞蹈可以如此的跳。《时间哪里去了》我们已经历了“大萌子”父女的此长彼消,感同身受,感动我们自己。梁家辉那一对的轻歌曼舞靡靡之音,老而弥新,让人回望旧时的上海滩、老派摩登,那批老人还在。别开生面台湾来的《大鸟说话》和匈牙利人带来的《中国符号》让人耳目一新。一曲《娘子军》《万泉河》拨动心弦,致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我们不曾经历过那段艰难岁月,我们在那一批的文艺作品中成长,曾经英雄主义的浪漫,已经遥远……。饕餮大餐,衬托在辉煌的天幕上,冯导对背景挥洒、渲染,对内容叙事煽情、搞笑,在央视春晚大舞台上一试身手。
305【春屑一地】
七点半爬起,天蒙蒙亮,窗外新开通的马路上的中心一线,成了一条以红色为基调的五彩缤纷路,一捆捆集束焰火箱东倒西歪。昨晚,年三十马年到来之际,夜空灿烂,烟花四起,多少人满怀着对新年无限的憧憬,闪亮的焰火照亮他们兴奋的脸庞,唯有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人,才会乐此不疲,五彩绚丽的升起似乎象征着他们前程似锦。
自打去年嫦娥奔月,仰望星空的多起来,这征途有多迷茫多艰险,超乎多少人的想象。“玉兔”那舒展的长臂僵硬了下来,它蹒跚的步履停顿了下来。岁末年初普天同庆,天上地下的遥相呼应,召唤那玉兔早早醒来。
春晚大半程之后,我就转到了网上,该乐的乐了,该感动的感动了,见好就收,不必美到疲惫、乐到极致。在几家亲朋好友网上窜来窜去,贴个帖子,甩个闲话,回个邮件。在鞭炮齐鸣百花齐放之际的那一刻,这凤凰网哑然而止,像是被外面的震耳欲聋搞得一时心梗,只见图标不见了内容。换上手机上网,连网站都搜索不到。这身边近在咫尺的网上还不时的罢工、出岔,想那二十万公里外的月面崎岖山路烈日严寒,不出岔子那是意外。人不能胜天,面对大千世界还太过幼稚,要遵循天意,行走在天道上。
昨晚的星空不算太灿烂,尽管炸响在楼群中起此彼伏,林中震荡。爆开的碎屑飘飘洒洒,灰霾四散,人们又生造出一个重度污染天。放吧,那是多少年培育出来的心理需求,烟花炸开绽放的那一刻带来人们的心花怒放。那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多少个厂子借此带动起一方的民生。人们在美的享受、心理的需求与制造销售过程的风险相平衡,与今日愈演愈烈的大气污染想权衡。不少市民自觉走进禁放者的行列,釜底抽薪,选择安静些的环境、更新鲜些的空气。也许再过多少年,当呼吸系统疾病大爆发之时,一个城市才会有更多的居民选择放弃。
春宵三刻、春屑一地,环卫工人在街心挥舞着竹扫帚,清洁车上码放着成堆的纸板纸箱。
一辆运通105公交进站,敞着门等了好一会儿, 竟无人上车。新年,这条翻修展宽的新路上,恢复了过去的老站点,。

点评

田学长回北京啦!祝春节快乐!  发表于 2014-2-1 17:06
发表于 2014-2-4 17: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306【一河冰水向东流】
“破五”立春日,京城蓝天白云,风动树不摇。。
隔了两个多月,又走到了动物园的长河边。从蛇年到马年,生活在继续,今冬无缘见雪,与无眠的暗夜同样的糟糕。沿长河东去,底下的水道冰层断裂、消融,沉淀的河水清澈见底,沉静的水下世界遍布枯枝败叶,没见冷水中的游鱼。参差的冰屑缓缓地漂移,东向的一河清水,跟随着两行默默的垂柳。没见到雪、也没踏上冰,冰雪的世界开始离去,又是一个暖冬,冰雪爱好者的悲哀。
河边柳枝仍在休眠,绿色按捺在粗糙的树皮下。有蓝天在,有优质的空气,窝在家中,多有几分可惜,与老人家慢步河边,似有几分过早,穿暖和、捂严实,走起来,见识河开水动,春的到来。这个清晨,春,重回人间。
西部的河畔静悄悄,河畔围栏中寂寞的长角羚,啃食着枯黄的牧草,人临近,它过来,习惯了游客的喂食。非洲草原上迁徙的动物,适应了亚洲温带地区的寒冷和人类的惠顾。去年的初夏这里有一对相依偎的母子,这次没见着那只小驹子,它长大了,还是另立了门户。一路往前行,再没见到室外的动物,袋鼠在暖房大玻璃后发呆,貘馆中的美洲貘,象房外的操场空空荡荡。
西部的空旷,清冷,突然头顶上喧闹,哇声一片,林涛震荡,黑老鸹遥相呼应,东唱西和,几只腾空而起,身旁蹒跚的一对孩子昂头跟着哇哇叫起,地下天上。
长河往东,河南岸的甬道重新做了铺装,平平整整,不再深一脚浅一脚,老人走着安心,往东再往东,人渐渐多了起来,孩子的世界,孩子牵扯着大人跟随而来,狮虎山下涌出的人流,跨过长河往河北的象馆、犀牛馆……。
靠近中午,地面温度—5°太阳并不暖和,连冬衣都嫌单薄,老人说够冷,我这里手腕子发僵。往回走。
迎面汇入海洋馆外的人群,售票处排起长队,120元票价,节庆也不优惠,不敢优惠,已是人满为患,全国人民的购买力,百元级的票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也让动物园的动物过上了好日子。
春日刺眼的阳光、瓦蓝瓦蓝的天,人逢天好精神爽。

点评

我上的幼儿园就在河的北边,原来挺荒凉的,现在已经高楼林立了,老师常常带我们穿过小桥到动物园散步。  发表于 2014-2-6 20:47
发表于 2014-2-5 22: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003.JPG
发表于 2014-2-5 22: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307【江山美人】
出席网上的联欢会。小张上来香茶,提示该给自己补点水了,饭后过去了三个多小时,起身去倒水,听见外屋老爸在那自言自语“太开放了、太开放了”我凑过去看,电视正重播“春节戏曲晚会”花里胡哨、天南地北大会唱。“正月里来唱大戏”在论的,还是台一播再播的节目,过去现在都一事,电影跑片子,戏园子跑场子,电视串台转播更方便。
有此一说:戏迷不是奔着内容而是看角,故事内容谁不知道,戏迷自己都倒背如流,还要赶场子去看,十遍八遍,同一剧目同一个角,乐此不疲。老爸已然到了这个境界,而且同一台戏每场都看着新奇,都自认为第一次看,就这台节目,我走过路过,节假这几天我都见着三次了。此时又是什么大惊小怪,觉得太开放了?
屏幕上的字幕是《江山美人》,原来是改编自京剧《霸王别姬》一折,黑脸的楚霸王威风凛凛,一旁的虞姬翩翩起舞,琴声响起,不是悠扬的胡琴而是激越的钢琴。我顿时体会出什么叫做穿越感。一下子穿越到1967,(1968)的7月1日,那天一早收音机新闻广播里传出《钢琴伴唱红灯记》,悦耳的琴声、高亢的李玉和伟岸、咬碎钢牙的李铁梅执着,一代红色经典。也是头一次觉得钢琴的大气磅礴,烘托出一个时代的英雄。那次的广播还说毛聆听了这场洋为中用的样板戏。可能是我的少见多怪,几十年过去,钢琴伴唱的京剧、又在主要媒体上反复播出,这是不是第二次?
老爸听惯了胡琴,钢琴跑上来叮叮当当,岂有此理。我说这不算开放,四十多年前就钢琴伴唱了,老爸记不住那远去的一段。
也是钢琴伴唱,悉悉索索,愁肠百断,扮相清丽的虞姬哀婉英雄末路, 末路的英雄也是英雄,今日舞台上美人、江山并立,令人油然扼腕叹息。
楚汉相争、抗日救国,水火之中英雄辈出,悲剧中将美好毁灭给人看。
凄风冷月、楚歌四面,一曲挽歌,虞姬唱到: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  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  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发表于 2014-2-6 20: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两张育新聚会照片,六年级两个班的,手机照的都不够清晰。
20140125_143013_mh1390642850801(1).jpg
20140125_143352_副本.jpg
发表于 2014-2-6 2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5日,四、五、六年级的四个人,去看望了刚找到的吕校长,校长已经91岁离休多年了 ,但记忆力非常好,她说在育新她和老师们都非常敬业,非常负责任,满腔热忱的办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而文革把学校给解散了,非常的可惜,非常的留恋。我给她戴上了红领巾,校长高兴地笑了。3 H& I: ^  I5 P! d* ]& w" y8 T
20140205_153558_mh1391593142823.jpg
20140205_151409_mh1391593196128(1).jpg
20140205_150435_mh1391593298666(1)_副本.jpg
20140205_150318_mh1391593259707(1).jpg

点评

老太太很硬朗啊。  发表于 2014-2-15 09:31
你们想得真周到,还给吕校长戴上红领巾。戴上红领巾的吕校长更加显得年轻!此时此刻的吕校长一定感慨万千~  发表于 2014-2-9 18:47
王培兄下次可以把育新校友回忆育新的文章整理成册(大字号)带去和吕校长一起回忆育新的生活,并送给吕校长留念。  发表于 2014-2-9 18:42
文革中解散育新有红头文件吗?是怎样的决定?其他育字打头的学校也都解散了吗?我怎么看见育才育英一直都在啊!  发表于 2014-2-9 18:38
那天知道要去看望吕校长,真想去啊!可是比不得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我是脱不开呀!  发表于 2014-2-9 18:35
发表于 2014-2-7 09: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吕校长】
见到了老校长的相片,昨天还是前天的她老人家。因为陆续有网上老照片晒出,校长的形象挥之不去,无论再过多长时间。
现实环境中,校长可是老没见了,在这之前,相片也是四五十时年前的。记得住的形象还是文革前,哪一次的校会上,在操场、在礼堂内,她在训导、强调着什么,现在已记不得都说过些什么。一校之长贯彻教育方针,维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管理着四五百学生、百十位教职员工,会有许多事情要做。
学校的校风是什么,校风是校长带出来的,就是那八个大字?那油漆刷在哪栋楼面之上的,是“育新”刷的还是“石油干校”刷的。团结吗?孩子们时有肢体冲突,鼻青脸肿的,高年级的孩子早就不找老师告状了。紧张吗?似乎没有过,到点听着铃声作息时间,习惯成自然;老师批评学生,孩子没心没肺,有紧张就那一瞬。严肃吗?孩子们理解的严肃就是上课不能随便说话;六年级学生开始理解中考的严肃性,有努力学习的想法了。活泼,活泼有余,欢腾的操场,课后直到天黑,托福毛老人家,减轻学生负担的指示,净看闲书、净玩了。
整洁舒适的校园、隔绝着外部社会的闲杂,阳光、雨露,读书、成长,那是人生惬意的春天,无忧无虑。学雷锋活动、学毛选小组,还是校园集会援越抗美,都是天经地义,都是明朗的天。社会的纷纭动荡,止于校园的铁栅栏,直到1966的夏天。
这年的夏天北楼的西墙贴出了大字报,校长一定榜上有名,批判些什么没记住,记住了其中讽刺某位老师的细腿裤,“节约又省布”接下来停课放假。再到校园时革委会当权了,没再记住校长的身影。吕校长的身影定格在那一个秋天,稍显消瘦的身形,一身蓝色的制服、齐耳的短发,严肃、干练。
十二三岁的顽童,发蒙迟缓,还没来得及认真地尊师重教,就作别了学校老师们……。
谢谢母校的校长、老师们!祝愿她们健康长寿!
发表于 2014-2-9 18: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和王培学长、杨苏同学还有小秋江一起去看望了吕校长。回来因其他事情耽搁一直没把相片整出来,现在赶紧补上。    这么多年没见,吕校长依然还是那样朴素、清瘦,脸上一直带着慈祥的微笑,让我这个记性很差的人也第一眼就想起了当年校长的模样,真的没怎么变!
# j  q6 d5 D9 M8 l7 s    吕校长精神很好,尤其是记忆力很强,过去的事情还都一一记得。我们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都十分怀念在育新上小学的时光,觉得那时的老师们都特别好,又认真负责,又和蔼可亲;吕校长自信满满地笑着说:“所有的老师都是我一个一个挑来的!”2 q; a# ~' T: a3 F7 ~

! K' l' `) h/ z: ]3 S5 s$ _9 _( w    哎呀,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感谢吕校长和老师们!祝他们都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安度好时光吧!1 P8 G* q3 Y$ @( g" @

点评

谢谢小斌!  发表于 2014-2-15 22:45
发表于 2014-2-9 18: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望吕校长
) V5 U  W8 Q3 d& w# L1 Y8 ~( s& H- W% H' N  w- }; L
IMG_2620s.jpg
IMG_2636s.jpg
IMG_2644s.jpg
发表于 2014-2-9 1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望吕校长
0 O, P4 [/ @& r0 T# ?2 F$ Q
IMG_2647s.jpg
IMG_2649s.jpg
IMG_2652s.jpg
发表于 2014-2-9 19: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望吕校长& P6 |/ q. s' A- z4 P# \2 p( |

小秋江在给校长带红领巾

小秋江在给校长带红领巾
IMG_2667s.jpg
发表于 2014-2-9 19: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望吕校长$ |5 Y/ d' K+ y* ^
IMG_2668s.jpg
IMG_2669s.jpg
IMG_2671s.jpg
IMG_2673s.jpg

点评

挺好。  发表于 2014-2-15 09:49
发表于 2014-2-9 19: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还有一张吕校长家的小狗狗,很乖的呦!$ v" m& N& r# X# A
IMG_2675s.jpg
发表于 2014-2-12 21: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310【吃饭排队】
兵团战友小葛过来电话,约饭在三元桥附近的“晋阳菜馆”,一会儿电话又过来,说这家不行了,改在“海底捞”。
小葛兵团战士驻扎二龙山时我们不认识,认识时成了不算远的亲戚。这次本来约在海南岛见,结果阴差阳错还是改在北京聚了,见面才知道,飞海岛辗转香港太麻烦,进出都要停留,看来这国际旅游岛还是自封的,世界主要大国都不能直飞,名符其实还需要许多年。
我直奔午饭而去,在他家附近太阳宫地铁枢纽海德茂内,不必再登门拜访,地铁10号线的上层就是这家热气腾腾的火锅店,进店寻到他们时,人家二位和老二位都坐稳当了,那鸳鸯火锅刚刚点着,菜码了一桌子,羊肉片、鱼肉片、豆花、青菜、菌类,我和老人寒暄后就先装盘几片水果,水果不单计价,候着那水花翻起来。给老人要了扎啤,三位先喝着。
小葛说起下午两点还约了场球,看来饭还得紧着吃。锅中的汤滚起来,服务生,给每人现场泡制了番茄汤,开始往锅里倒进羊肉片,不必麻烦服务生,也不必一片两片的涮,一盘子倒个精光,似乎这种吃法不够专业,我们这代人广阔天地锻炼的太早,学知识阶段打下了粗犷生活的底子,现在想精致起来还得现学,不找这麻烦了。肉片出锅,吃光捞尽,又向锅里添上了汤,下了耐煮的豆花,就是豆腐。候着开锅,葛太说起,昨天去了前门外大栅栏,往返打车100元,50元买了25个炸糕,当场趁热就吃,回来接着吃,小葛一连吃了5个,连老爷子都吃了两个。北京正宗的老玩意少见,越来越怀念,说还是当年豆馅的味,手工制作,响油下锅,出了头一口锅后,歇息片刻又进第二口锅滚一道。我不记得,炸糕要先后两次在油锅里滚过,只记得,每个售价7分钱,甜、软、棉、脆、香。四十多年后要说两块钱一个,价还真没长太多,不过这取得成本太高了,过去胡同口小店就有,现在跨越二环、三环,一路堵车排着长龙,光在小店前排长队就耗了一个半小时,这还是每人限购20个,真吃不起了。
“海底捞”的肉好、配料精,服务没得挑,人家的服务人员训练的真好,时时过来关照,把食客伺候的舒服。最后这顿五人餐430多元结账,老爷子掏钱。小葛将锅底丰富食材捞出装满两个饭盒子,说晚上的面条汤料有了。
一个半小时,连吃带聊离了店,这门口的食客们还排着队呢,真够耐心的。
314【同事】
昨天去串个门,这位王同事大我八岁,眼瞅着往70去了。偶尔通次电话,每年总能见上一面,原以为退休之后来往会多点,实际上并没有。年后打了几次电话,终于接通,并不是是天天都在家住着,座机不通,人就找不着,他那手机早就歇了。
还是那个老院子,过了一个甲子,最早的一批机关大院,原来宽宽敞敞的,这些年让汽车塞满了空间。头次来同事家还是三世同堂的大家子,落叶飘零,二十多年过去就剩孤家寡人。十口八口 时住着嫌挤,现在一人了,一点都不宽绰,沿着着墙的书架上,图书杂志摞到了房顶,上一辈人的藏书和他这几十年的收藏,书本进了家门大概就不再出去。卧室沙发前的茶几上也是一摞摞的期刊,倒杯水都没地方放,当月的《北京文艺》、《炎黄春秋》还有摄影杂志,多少年了,他一直属于光说不练型,难得见到作品,相机到是买一个、丢一个,还老鼓励我买个好机子学摄影,直到去年看了他一组欧洲行的照片,都存在电脑里,好几百张,这东西一多,就审美疲劳,就看不出好了。
楼道里这些年又起了一道“墙”是空烟盒磊起的,几百个硬壳的纸烟盒,烟抽掉,烟盒留下,还多是“白沙”牌子的。我问为啥不扔了,说是再攒多些,磊起一道隔音墙,他这屋里到处乱糟糟,行走不绊脚的地方不多,没有起墙的地方,隔音?就一个人还隔个什么音。
这次来,电视换了新,这家里就电视辛苦,睁眼开了电视,到睡觉时才关,那包装电视的大盒子放在厅里碍手碍脚,大茶几上瓶瓶罐罐,残羹剩饭,看上去有放了好几天的。这厅里没法待。
我又回到他的卧房,这里茶几上满满的,两张单人沙发上还空着,有地坐下。至少这里还敞着点窗户,有凉风吹进来,冲淡了屋内的烟气。
说起前几天不在,是到老姐姐家过年了,老姐不常过来,但兄弟的事还要管着。亏着有人管着,否则,更不知道狼狈到什么程度。
我翻着新买的杂志,发问:都看吗?“看一半吧,到了街上就想买”我旧话重提:从你家门口上车三四站就到国家图书馆,那里什么杂志没有,每月花好几百块,你退休金富裕呀,买了又不都看,这屋里都没地方堆了。
我突然想起了个话题,我说,像你这情况没考虑养老院的问题。老王还真是了解,比如养老政策, 90%以上需要居家养老,北京养老机构公办、民办的比例,价位区间,说来头头是道,这一天到晚的电视真没白看。老王说,家里的姐弟也主张好几年了,可老觉得,那都是人快不行了才往那去。我说,那和“临终关怀”机构两码事,别串了。
315【看世界】
老王算是知识分子,我们小学毕业那年,他在大学里已读了一年,后来就文革、就毕业,读一年也都算大学毕业。可这一年上得没意思,这个话题,几年就要重提一次。老王是四中的高才生,毕业那年打算填报北京大学,老师把他劝住,说你这出身,报了也白报,结果就胡乱上了一所大学。为此,年轻气盛的他回家质问父亲,人家同学父母参加革命,你们都干什么去了。就差跟父母划清界限了。后来我还跟王家老爸聊过,老人家农民出身,后来读书用功,上了北洋大学、东北大学、还日本留学。成年后成为建筑规划专家,50年代北京城市规划的蓝图上,他老人家名字列在前面。
人生由此坎坷,老王经历文革、就业、再就业,我们成为同事,他又生病提前退休。人生也有好事,十多年前,孩子就读北大,老王扬眉吐气,自己的愿望在孩子身上实现。后来我们就一年一度、两度的来往,有时交换几本书看看,头年借了,第二年还。
去年我退休了,老王请我吃饭,说好今后AA制,去年他请了我,今年我请他,不远处的京滨饭店。
吃饭为了说话。一瓶啤酒下肚,老王说起去年再次受骗上当。这赈济穷人的事,老王做了多次,一点都不奇怪,主要是对方拿到钱后就玩失踪,让老王不能释怀。老王又说起国是、天下事,这是首都圈里的经常话题,而且屡屡义愤填膺。对此我们经常出现争执,争辩变成了争锋,有时不免高音大嗓,幸亏今店里人少,我们吃成了最后一桌。
我说人不能老生活在过去,为同样的事情耿耿于怀这么多年。个人青少时期十年遭遇,可这前后半个多世纪,大概也没有社会对个人刻意的压迫,不能老埋怨社会。社会上的事纷纭复杂,我们有几分把握自己的认识就一定正确,愤愤不平。更大的社会群体是什么感觉和看法?年轻人都在忙活什么?早过了愤青的年纪,莫不如脚踏实地多考虑到当下,把生活搞得好一些。
老王年轻时差点成为诗人,在诗人的圈子里浸染,那批同道人郭路生、张朗朗,已走到了社会的边缘,当年的文青到了老掉牙的年纪,他们只有相互的呼唤。朗朗新书当中又提及到这位老王,老王再次不快,说事实不是如此。连我都没兴趣听他述说这陈芝麻烂谷子。
发表于 2014-2-14 11: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316【情歌】
正月十五闹花灯,也是才子佳人们瞅着空子相聚的日子,言情旧小说、旧戏中演绎过这场景。多民族的国度,风俗繁复,多姿多彩、兴高采烈过着各种民俗节。后来经历过好一阵子破旧立新,哥呀、妹呀的节日越来越少,旧俗一个个沦为了“非遗”。西风东渐,洋节让商家折腾得甚嚣尘上,比如情人节,哄的年轻人在这一日出手格外的阔绰,消费者时髦一把,商家捂着钱袋子窃笑。
没有是非,愿打愿挨,挣钱硬道理,花钱博美人笑。今年二节合为一日,土洋结合一把,不知是什么光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吧。
过灯节看花灯唱大戏,情人节是什么,玫瑰花巧克力。汉族人让儒家熏染得正人君子,多愁善感有之,但载歌载舞向异性表达的似是不多,更不会整个节来过,近年有人把七夕日比附情人节,云泥之别,那场景和意境差得远了。不必人家有什么我们就得有什么。
我曾经在广西赶上过个什么节,见识了小伙、姑娘对面站着你一段我一段,不仅没听懂,而且还不好听,比刘三姐差远了,那是让作曲家们生生给改造创新了优美旋律。
回顾脑海里最早的情歌,涉及向异性示好的那类,《九九艳阳天》算得一首,这耳进那耳出的年纪,记得其中的几个词语,那词语还是留下了印痕,成年后确认这是一首抒情之歌,二妹子向兵哥哥的深情表达。这首歌在我是另一种含义,它代表了我记忆的初始,儿歌以外成人的歌唱,歌者是第四幼儿园的阿姨、我家的小姨,院子里的大姐,是她们谁唱的,也许是她们那时都在唱,反反复复留在了幼儿的心里。有时听到这曲,出现在眼前的是斑驳不清久远画面,大人和幼儿……。
中学时代是情愫生长的年纪,赶上个红红火火的年代,样板戏、革命歌曲大行其道,情歌述说私情的上不了台面就在坊间流行,黄歌,少年们能唱的《外国民歌二百首》中收录的若干曲子,那时的年纪,喜欢唱歌的不多,这靡靡之音的小众传唱,是消遣文革狂热后的无聊。《山楂树》等一批苏联歌曲。
总不忘劳动最初的几个场景,夏涝之后泥沼般的麦田中,横躺竖卧在麦捆上的战士们歇晌,班里39中的小胡一曲“山高高不过凤凰山……人生最美丽是少年,少年是人的春天” 很久很久以后我查找了这首歌,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是最流行的旋律,而同名的歌曲有不同的歌词,小胡唱的是这样的一首:
川美美不过大草原,大草原铺上绿绒装。 人间英俊的是少年,少年是人间的春天。 花儿里俊不过红牡丹,人中间美不过少年。 花儿里红牡丹,红牡丹她开在春天。 凤凰山那个山头呀穿破了天, 一呀眼那个望不尽的大草原……。
317【情何以堪】
这个土洋之节,网友提议来个网上情歌会吧。想起个词来“情何以堪”。网上查询,词目出自《世说新语》 原文为“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词跟感情有关系,是谁又负心了谁,跟节日的喜庆和甜美相悖。
情歌甜美的多,我们需要甜歌的年代,主旋律,连同歌赞爱情的都是壮怀激烈的,因此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缺少了人类美好情怀的熏陶,直到台湾过来的小邓登陆。
在坊间、在荒郊野地,其实也有传唱不竭的民歌、酸曲,“信天游”回荡在山间,“二人转”没离开过炕头。只是我们所在那个角落,沉在了湖底,文化更加的荒芜,管制得更加严格。蕴藏在民间,草根中生发出的寥寥无几,难以传承。连队的长者们,行伍出身的不少,身为管教干部,岂能容得靡靡之音,老职工一层更是三缄其口,避嫌腐蚀青年
刚到连队时,还有些城里捎带过来的歌曲,我还记得首《红河谷》“人家说你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你的眼睛比太阳更明亮,照耀在我们的心上。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这首歌表达离情别绪,其时,哪有姑娘来去身旁,幻想都还没能企及这般境界。这曲子在边地、田野响起或想起,落脚到其中的这样一句“你可会想到你的故乡,多么寂寞多么凄凉;……”。聊解几分思乡的惆怅。
时隔不久“东风压倒西风”五好战士、四好连队,革命歌曲大家唱,后期的小靳庄活动,我们战天斗地,没有太多的闲暇娱乐、缺乏正常的文化滋养,情何以见?情何以堪?想负心都没有对象。
也记得有首当时的戏谑曲,是谁唱过的,贴近情歌,酸曲,这首曲子应该比我们的岁数要大得多,有好多个段落,说的是小伙到姑娘家去,还记得第一段大概是:第一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妈妈打了我一锅盖,第二次……。就这么一次次的唱。因为有不同的歌者,好像谁都没唱完,很可能也只会唱那么三段两段,这叙事就没了结局。
发表于 2014-2-15 09: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不大清楚广东也有不少围屋。
tai03.jpg
tai07.jpg
tai02.jpg
发表于 2014-2-15 09: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饭后在牌坊街看到的。
pai06.jpg
pai07.jpg
发表于 2014-2-15 09: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2-15 10: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虹学长好啊?
发表于 2014-2-15 1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见到侨批。
qiao01.jpg
qiao04.jpg
发表于 2014-2-15 1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li03.jpg
li05.jpg

点评

这张照片使我陷入了回忆中,真像我的老家。  发表于 2014-3-17 22:24
发表于 2014-2-15 10: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色入帘青 于 2014-2-15 10:52 编辑
& I0 Q$ y( w/ w1 ?+ J1 K8 I$ y* P% [8 `" w9 |
liu03.jpg + \3 P3 P2 Y; Y( e, {! L& A; _

- w1 f' j! `& h1 i9 Lhttp://obj.cc/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I0MTQzfDU3NDExMDViNzBkNzc3NWVmMDkxNWJmYmVjMGM2NjlmfDE3MzU4Mzc5NDI%3D&request=yes&_f=.jpg历史。
发表于 2014-2-16 11: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319【时间】
时间创造一切也毁灭一切。物质世纪什么是永恒的,具象的还是喘气的,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动不居,死去活来,哺乳类生物链的最高层,繁衍了几十万年还是几千万年,科学家根据田野的考察演绎给你看。
央视纪录片频道这几天在播出《远古动物大灭绝》断断续续看了其中的三集,赶上了地球遭遇外忧内患的两次。早先的一次是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小行星撞击地球墨西哥湾,造成地球动植物的大毁灭,让统治地球的恐龙家族断子绝孙。福祸相依,科学家描绘出人类的前身,长相如鼠辈的一种穴居猴,因体态轻盈、节能、生存低调,而躲过大劫。再一次8万年前南太平洋苏门答腊岛上的火山喷发,上升的尘埃铺天盖地,令地球 进入为期数年的冰河期,标志性动物长毛猛犸象被冷冻冰藏了,现在的亚洲大陆的早期人类也消失殆尽。我想起有此一说:我们并不是5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人”的后裔,人类的这一支夭折了,是不是就因了这次的喷发。现代亚欧大陆的人类是从非洲大陆迁徙过来的。
杞人忧天,不是笑话,人类的记忆深处烙印着恐怖灾难,亚诺方舟、女娲补天也记载着遥远的记忆。
我早年对大自然的恐惧还是学龄前看的小人书,大概名字叫《天塌了》七十年代末中国邮政出了系列寓言邮票,其中的一组四张冠名“咕咚”:一枚木瓜瓜熟蒂落坠入湖面,咕咚溅起水花,惊起梦中的猴子,蹿下树来,一路狂奔大呼天塌了……林中百兽一呼百应亡命逃窜……。
到了识文断字,看了科普小书,知道地球也有消亡的一天,人类在探索海外星系其他宜居的星球,那时盼望着光子火箭早日成功,再大些才明白,操得哪门子心,今后的百年、千年人类不会这么倒霉的。
这些年人类装备了千里眼,不断报道有小行星擦肩而过,也有的说,人类的精确制导武器未来可以干扰甚至扭转挨近我们地球的小行星的走向,避免天外横祸的撞击。又是痴心妄想,这部拍于近年的片子说了,如果类似前两次灾难的来袭,任何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人类抗击超级灾难存活下来的可能甚至弱于古人类。
让科学家们继续仰望星空,我们还是活在当下吧。
320【时间哪去了】
春晚的“大萌子”感动了不少人,时间的流逝亦喜亦忧,小的成长、大的衰老,春的喜悦、秋的悲凉,人类共通的感情。
想是在大萌子还没有出生的年代,兰州的《读者文摘》杂志,这本后来改为了《读者》,曾经刊载了一对老外的系列照片,父女俩,大概也是从闺女一岁开始,一年一张,一直照到了父亲衰老,而且父女俩是泳装照,在大致同一片的沙滩。
我想大萌子的爹妈或许也看到过这期杂志,受到了启发。我多少年后,有了孩子,我安排她一年照了一张“大头像”记录成长的过程,不是没想过效法一下杂志,一是没有相机的方便,二是并不热衷于照相,至今也就是个“手机拍”。
正月十五的晚会,大萌子一家到了现场,四世同堂,103岁的太奶奶和大萌子肚里8个月的胎儿。一辈辈的人都是这么过来了,在时光的流逝中无限的拉长,新陈代谢习以为常。当时间被胶片、影像浓缩在同一空间展现,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
我们成长了父母衰老了,我们衰老了子女成长了。我们眼见新生的喜悦、成长的欢欣,时光不能薅拖住,我们奢望永驻那美好的年代,可从来美好不会放慢脚步,……要面对衰老、父母的,我们自己的……。
时间飞逝都哪里去了。生活的安逸,不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日出日落、月圆月缺,一年又一年,不觉中,沧海桑田。
时间哪里去了?蹒跚学步、嬉戏玩耍、寒窗苦读、春种秋收、柴米油盐,转眼就是老境。时间在忙忙碌碌、在游山玩水、在电脑中游戏的闪烁、在牌桌上的麻将哗哗,时间生长在白发上、皮肤的皱纹中。
老妈开蒙的国文说书中是“四万万五千万”我的小学课本是“六亿五千万”现在成长为13亿人的泱泱大国,这是时间的力量。古人猿2000是维持物种苟延残喘的底线,现在地球人往80亿去了。物质的转换偏爱智慧的人类,智慧的人类万物为我所用,生生不息得地球难以承载。
还是活在当下,还有多少的时间,还有啥你认为重要的是事情要做,可别渗着,是孝敬父母还是走访名山大川,真个时不我待,做了就不后悔。

点评

看了这篇文章,挺感动,有同感。  发表于 2014-2-24 21:59
发表于 2014-2-19 17: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324【书店】
下午出了餐馆,边上不远是新华书店。物质、精神兼顾,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王府井这家书店的规模在京城算得数一数二了,好像我也有二三年不来这了,这些年买书都在网上,虽然也有电子书,但 还是纸质的看着舒服,网上的书多在六七折,买书好像还赚了似的。现在的实体书店日子普遍不好过,民营的每年都倒闭不少,新华书店是个特例,有家底,多落脚在主要商业区,大概没有沉重的房租负担。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气息,无论如何总会保留一部分。
王府井的这家店至少有五层的展销楼面,门类齐全,书目庞大。一楼是综合类图书,政治、经济、法律、生活类的,光畅销书的书架就有十几个排了一溜,印量大还是上了销售排行榜,现在能销售上万册大概就有希望列入畅销榜,于是这畅销书就太多太多了,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别说看过的就是听说过的也占不到百分之一。现在的新书普遍页码多,开本大,不少的大书,手拎着都费劲,老人不宜了。我在南侧的一排看到了新的图书分类方法:男性图书、女性图书,这男性图书只此一架,而女性图书则有十来架,扫了眼题目,多是婚姻家庭指导类的内容。可见女士们感情丰富、此类困惑颇多。
上滚梯旋转着往楼上走,楼上分别是学生用书、儿童图书、外语图书、音像制品,我已告别这类图书多年了,转上四楼,这层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这里的读者也不少,席地而坐常常绊脚,看书的中年人多,是那种看书不买书的,拿这当阅览室了。
书太多找本书也不大容易,现在配备了电脑查询。可也选择多种查询方式,我按书名查询,头一本前年的新版书,查无此书,第二本去年刚获奖的《日夜书》同为知青的韩大哥作品,还真有,标明现存三册,我找到编号的书架,上上下下看个遍,也没见到,找来服务人员,告我会有这种可能,存书有记录但找不到的情况。服务态度不错,说可以今天登记明天过来取书。我说那就不必了,几年我才来这一趟。现在哪还有非看不可的书,想看网上购买快捷又便宜。
想买的书没有,进趟书店空手而出冤得慌,在同一个书架上选了本李洱的作品《石榴树上结樱桃》那腰封上印着“左手写乡村右手写知识分子,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腰封之二书写:德国总理默克尔推荐并送给温家宝的唯一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看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3 01:12 , Processed in 1.24088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