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学区房】 在京城住着,从小到大搬了好几次家,西城、东城、海淀区,总挪了八九处地方。住的时间长的几处,都紧挨着学校。在胡同住时,前院就是学校,在自家门前就听教室里开课。暑假期间,有时还能到小学校看场“小电影”六十年代上半叶,电视算得稀罕物。到自家顶门立户时,楼前就是师范学院的试验田。比邻学校,尤其是大学,利益均沾,大操场可以享用,泳池就近锻炼,花钱也有地花去,教育资源,孩子学琴的老师,那时还上家门教学,近,方便。大学与小学亲善,孩子的小学田径队在师范学院的大操场上定期训练,我在自家的阳台上可观敌料阵,听着教练的哨声。 我的一个同事,年轻人,近朱者赤,几年的工夫,业余时间到学校里就读,硕士学位拿下来了。十年前的一段我上班的地点比邻北大、清华,他们的课堂向市民开放的,晚间去听讲座,畅行无阻,先到先得,愿意的可坐头排,来晚了后面站着伸着脖子听,受益匪浅。后来北大开始封闭操场也是最近这些年的事。但它的收费场所,百年讲堂,除了寒暑假之外,常年有高水平的演出,且费用减半。可惜我现在不在那里上班,懒得往那跑了。 我迁居落户北三环外都十多年了,还是处“学区房”学区房不一定身价倍增。要看是什么学校,市重点区重点那就非同一般。我挨着的马甸小学还没有攀爬到高位。十多年前还是所土学校,到处都是灰土土的,学生也不多,一半的校舍还出租开了饭馆、办了商业。这十年的发展,周边的楼越盖越多,国家发展,不能苦了孩子,眼瞅着一栋栋楼立起,学校越来越光鲜。操场换上了塑胶的、球场铺上了人工草皮,五冬六夏绿茵茵,学校的孩子能挤满一操场了 挨着学校住的一个好处是给老人们带来朝气,每天的广播操是必做的,除了降水。到了第三节前的课间,大喇叭就开始广播,蹦蹦跳跳的全是孩子。广播操后就是还要来上一套健美操,花里胡哨,看的人眼花缭乱,生气勃勃的。 186【马甸小学】 这几年门口的马甸小学一直不消停。尤其是一到暑假就大兴土木。楼添了一栋又一栋,建得雕栏画栋,今年暑期又继续开工,其实已没有什么新开工项目,多年的持续建设,原本宽宽敞敞的学校,左一栋右一栋的大楼、小院四下都塞得满满的。还是又申请了教育经费,那就锦上添花,加修门脸,搭起三层的支架,围着屋檐装了一圈的闪光灯,一到晚间就闪闪烁烁,又不是商业机构或者交通要冲,凭添了视觉污染浪费能源。原来大楼水平垂直的门脸在二楼处加上了飞檐,土洋结合,纯粹是为了造型,至于美还是不美就不好说了,但实用价值肯定是没有。如同女人做的面目改造,鼻子垫高了,未必喘气就痛快,但自我感觉好,也就不惜在自己身上动刀子动剪子,花钱,这可是花的自家的钱。这盖学校可是公款。公款往奢靡了花,没人管。 北京人多知道黄寺,在德外黄寺大街的北侧,金光闪闪一片。知道“黑寺”的不多,再往北去,过马甸桥路西不远,也是处喇嘛寺庙,不属皇家寺庙,所以身披绿瓦、灰墙,平民化的宗教场所,后来破败了,地面建筑所剩不多。但威风还在,大殿汉白玉的基础、石栏残存,巨大的排水龙头,跟故宫太和殿上的有一比,偏殿还在。马甸小学就建在它的旧址上,平房小院充当了教学功能,后来又加盖了两栋楼房。教育费用充足以后,就计划着翻盖校舍,但据说文物局多年未批,拖了许久,来了折中方案:大殿的基础不动,在其上加盖体育馆,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室内篮球场、网球场,理论上学生们可以风雨无阻地上体育课了。 硬件上去了,老师们的收入水平也上去了,眼瞅着老师们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一辆、五辆、十辆,校园里没地停就泊在外面的马路上。教育质量如何就不得而知。但居高临下见到过学生们的团体操,操练得满场生龙活虎蔚为大观,煞是好看。 挨着个学校,一早一晚周边常常堵车,到了周末,业余的“巨人学校”又开始补习了,老师歇着,校园不能歇着,要接着创收。至于社会公益,基本就免谈,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说了多少年。操场越建越好,门岗越来越严,前些年,我偶尔还能进去跑几圈。现在别想。 学校服务社区的理念尤其的差,画地为牢,从大学到小学,上行下效。 187【开学季】 开学在即,小学生们放了50天的长假,够过瘾的。现在的孩子暑假都干什么,说不上了。我们这岁数的多数还没有孙辈,有了也多在学龄前。想想儿女一代的假期,常把他们送到老人身边度假,有吃有喝、安全,不至于孤独自己在家。那时单位还办着“社会”暑期也搞些少年郊区一日游,孩子们盼着多玩几次,八九十年代私家车未普及,到郊区还是麻烦事,做父母的也没有那么多的闲暇。带孩子出外旅游,也是极少,没有假期,外出公差也不能带个小尾巴在后面,公司兼顾的事少来。给孩子借来书看,电脑也没普及,不必担心游戏机荒废青春。也就是电视,电视内容还算干净,少年节目但看无妨。 孩子的暑期作业早早的就完成了,剩下大松心的玩,晚上游泳,周末去公园。八九十年代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家长们还都不太在意,除了“奥术班”其他面对小学生的多是娱乐身心培养一技之长的,舞蹈、绘画、书法,大概还有一类涉及主课的补习班,给跟不上趟的学生准备的。 要开学了,长假放得慵懒,跟许多同学一个假期没能见面,开始怀念学校的日子,玩伴、老师、大操场上的喧闹。盼着开学、上课、发新书,又高升一级。 不知现在的小学生是否还是如此的心情,或者心情大异了。家长换上了更有知识的一代,他们对下一代的知识的攫取更为急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新世纪的新理念,孩子如果不是日有所长,家长先就焦躁不安。吃学生饭的商家推波助澜,生造和无限扩大恐惧感,挟持家长和孩子,开发出无数益智产品和培训方案。还真让我见到了邻居家的悲剧发生,发生在前二年开学季那一周,不说也罢。, 开学季,商家忙碌了。文具卖得火,新式的背挎拉杆,会不会包括上了智能手机,微信之类的。眼镜商大开张,有知识得体现在鼻梁子上。小黄帽又戴起,书包水瓶挂起来,白发人捎着毛头小子、黄毛丫头拥挤在大街小巷,又一茬新生到校,在这里锻打、成型。流水线、流水的席。 188【减负】 上周末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减负十条”包括教学、考试、入学等多个方面。比如规定: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从“0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这些要求与50多年前我们踏入校门时的做法是一样的。从数数开始,汉语拼音学了一个学期,学得够扎实,到现在每天码字还用着呢。活到六十岁想想,只要不去搞那些自然科学的高精尖,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真没必要去学得那么累。人一辈子用了许许多多的无用功。德国人注意节约,早早的就在人的培养上区别对待,让更多的年轻人学门技术立身。 关于考试,1-3年纪不搞统一考试;小学期间每学期主要课程的测试不超过两次。废除百分制,代之以: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减少学生之间的竞争和攀比。如此这般不知算不算发扬了革命传统。60年代我们上了一个完整的小学阶段。除了那个“待及格”实事求是的被称为“不及格”外,都大体一致。半个世纪,一个轮回。 降低标准,减低课业的难度,保护少年儿童,孩子们过于稚嫩,没必要承受如此重的精神负担,揠苗助长得不偿失。到了中学阶段,人长开了,承受能力强了,优胜劣汰再排上日程不迟。 报载,我国的“减负令”最早发布于1955年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在那个令行禁止的时代,我们是切实的受益者,考试不多,就语文、数学,作业在自习课就全部完成,周六回家,不带书本,一本“联系册”,家长签字了事,那本子上有本周的学习状况的记录,不好了,被家长唠叨两句就过了。不过当时以为,减少考试科目是自然灾害吃不饱肚子的权宜之计。那时的教学资源匮乏,除了业余体校,面向小学生的“班”几乎没有。商业性的更是寥寥。院子里就位老太太开办了家庭钢琴课,有偿的,每月收费5元,一周学生过来学一个小时。文革伊始,她被学生们暴打一通,说被资产阶级腐蚀了。 今非昔比,愿减负成功。爷辈的给盯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