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21 16: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里贝贝 于 2013-6-22 20:39 编辑 + p0 v# a, O* i, @( ]5 J

! H, X8 a' v+ s+ H, V1 h$ g* T
呵呵,看完老田学长的《“动”(物园)游记》,读罢《“西”(大洋彼岸的)游记》,再看俺的……。
* f) a6 i9 X1 _
" r: I) G) l( |3 t1 I

    9 m8 R8 y: g+ F" X- n/ X
                 根据作家方方的小说《树树皆秋色》改编的小剧场话剧《好听的都是伤心的歌》,6月18日在东城区的风尚剧院小剧场上演。该剧由江兆旻导演、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出品。

0 \* w, m7 n1 P9 V

& v  a! n# C/ V+ N. `8 e 伤心的歌00.JPG
0 o+ O( _7 a) K# x! u: A6 U' r: e2 T
华蓉——由武汉电视台主持人王小青扮演' c4 ?. _& ?& a/ n
3 x4 s) l5 o* T7 b! ]2 t# q/ J
好听的00100.JPG
" R: J  m% q  }7 `2 e) Z
' i. G- S  X3 F3 j6 C4 e梅芜的丈夫王志强原来的由武汉人艺灯光师张德友扮演,
, T0 B: W1 j6 u! {" {1 y) S; s这位演员现场据导演方方介绍:MOMOMO,是国家一级演员, . y* {/ I: {0 r. {" i7 ~1 N
在电视剧《潜伏》里饰演掌柜一角色,当时我没有听清楚。
. K) C" o1 A8 w) H- z- r

+ ]! q# W) J! ~ 好听伤心001.JPG
8 v# s% m) S: w! {# H# `% W: X梅芜——由黄梅戏演员杨俊扮演" G+ h0 m0 J: p' S

; {: _) ?2 }, I& z       故事情节:一个年近40的美丽单身女博导华蓉,在深夜接到一个叫做“老五”的学生打错的电话,从未体验过爱情滋味的华蓉被这电话撩动心弦,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剧中人物不多,是“三个人和一个声音的话剧”。# P& a' ^: U5 p( b. x8 U, ^: {
        有意思的是,这四名演员都不是专业话剧演员,华蓉由武汉电视台主持人王小青扮演,其大学同学梅芜由黄梅戏演员杨俊扮演,梅芜的丈夫王志强由武汉人艺灯光师张德友扮演,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老五则由电台记者张嘉骅献声。
      
& @! E, |2 R4 Q7 v, S' q6 X, n! ?% d8 P7 p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6-23 12: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34【掠杀者】
一周的阴雨,几家欢乐几家愁,北京日报上报道京郊种樱桃的农民损失惨重,成熟的果实被雨水浸泡,表皮开裂,开始霉变,真个歌词中唱到的“樱桃好吃树难栽”。
今年我们园子里的樱桃结的不多,哪年都没多过,后来多数都让喜鹊给啄食了。看吧,喜鹊马上要开始吃大杏了,吃完了杏就开始吃西红柿,谁家的柿子红了,它就往谁家去。
上面这段话是房后邻居老张说的。一早,我上到房顶,打理老倭瓜,雨水足,它已经蹿上了房顶,我要扶它一把,让它们顺利登顶。老张在自家的院子里招呼我,他躺椅上靠着,听见动静,仰头瞅见了我。问我啥时候到的,我说刚到。又问家里老爷子来了吗。我说没来,就我一个,刚从机场过来,走的北线和定泗路,四十多公里不近。这条道老张熟,还是上次他给我指的道。
老张那半院子树郁郁葱葱,光枣树就有四五棵,树长起来,今年就显得拥挤了。老张说得想办法移出去两棵。东面树底下。花母鸡带着一群雏在刨食,叽叽喳喳,小鸡已不那么毛茸茸了,估计刚满月。我说,行啊,又抱了一窝,养鸡就该让它们自由自在的跑,别老关着。老张家的西头是鸡舍,关着七八只蛋鸡,顶上搭着架还罩着网子,再过些日子也会爬满了瓜。老张说,我这不是在看着呢。不看着,这小鸡得被喜鹊叼了去。我说,你这林子密,喜鹊能落到地面。老张说,我这鸡崽已被叼走两只,就剩了七只。
黄鼠狼偷鸡,还头次听说喜鹊抓鸡,抓鸡崽吃。我想起喜鹊确实肉食,前几天,我把吃剩的肉骨头,扔到地里的坑内,没来得及填土掩埋,被喜鹊叼出来好几块,在房顶上也见到了骨头,可见属于杂食类飞禽,杀生而且超出昆虫的范围。本来花喜鹊叫喳喳,是一副吉祥图,现在另当别论了。
老张说,我这让它们跑一跑,过会还得关起来,不能离人。我还有把玩具枪,一搂就砰砰响,也能唬唬它。
我问,那你那西红柿怎么办?看着呗,连人带狗。菜园子要是这么种,人就累了。想想菜农们真是不容易。
35【爬山虎】
头年春天种地时,在城里小区的一面墙上折下六枝爬山虎,每段一乍多长。带到乡下,插在玻璃大棚的西侧,事先支上了一排竹竿,等着它往上爬。真挺争气,还各个活,每周浇次水,萌芽了,叶子放开,巴掌大小。头年就攀上了屋顶,毕竟初来乍到没成气候,我间隔着种下十几颗丝瓜,让它们自由生长,自由竞争。头年还是这草本的丝瓜长的快,夏末是吃不完的丝瓜,一周收获一次,有时果实才一乍长,太小太嫩,但隔了一周它又熟过了,老的有了筋,后来稍大的就不摘了,随它老去,秋后的丝瓜瓤子是刷碗的好工具。
第二年爬山虎的枝蔓开始粗壮、致密,再不用打理,从竹竿的高点往下铺在了棚顶上,它踏实地在平坦处蔓延开来。爬山虎的根系发达,在西侧甬道旁碎石薄土中努力钻营,汲取营养,丝瓜在此已无立足之地,开春新种下的籽粒就算出了苗,也无力争锋,耗了些日子就委屈在绿荫之下奄奄一息了
到这第四年头上,主干已经长得比大拇指粗了。我家的西面的玻璃墙省去了窗帘,配的是最美的窗帘,春天它是网状的花窗、内外有些通透;入夏浓绿,尤其是日头偏西时,这面绿墙有效阻挡了西晒的光照,缓解了温室效应。秋日泛红,爬山虎由绿转红,任由秋风刮得翻来覆去;冬日花窗的窗棂上搁着白雪。只这冬日无暇去看。
棚顶之上,绿叶爬了半幅,再有二年它就全部占领了。此时到有些担心,透光的顶子将被它遮蔽的密实实,棚内的几株草花怎么办。再有藤蔓上的须根,见缝就钻,由外及内将来或许会把棚顶给刨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假以时日。
爬山虎花开了,一串串,与葡萄藤上的果实类似,只是它不再继续膨胀,照样招来了蜜蜂缭绕,听说过有各种植物的蜜,椴树蜜、槐花蜜、荔枝蜜,没听说过爬山虎蜜,爬山虎在城市中的繁衍区域远远高于农村,是立体绿化的主力军,这个家族的优势基因,必将兴旺发达。任何绿植都有天敌,爬山虎枝叶上寄生着米粒大小的黑色昆虫,不会飞,弹跳力超强,手是难以抓到它,新生的嫩枝上有时密密麻麻,靠允吸汁液生存。爬山虎无所畏惧,照样蓬蓬勃勃,以多取胜。《四世同堂》中祁老爷子有话,他愤懑地对着日本人:你们杀吧、杀吧,我们能生养!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6-24 20:08 编辑 # |) ?( a+ ?, s0 t
6 b5 ]$ `& Z5 j
        同学们好!从正月十五至今,我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每天睡到中午以后,没有精力组织同学活动,感谢大家发帖及群发邮件!育新的活动(不含各班活动)多为我发起组织,而北大荒知青活动我得听喝。前一阵6-18的大型活动,我不得不参与繁杂的组织工作。6-16红塔礼堂门口,我站了半天感觉很累,发完票我就回家了。6-18蟹岛大聚会,我团去了近300人,最后的一刻我请了假。荒友问我,我答:大家都去了,都高兴了,我也就满足了。至此,还请同学们多多谅解。

点评

王培老弟多保重!调整作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祝愿及早康复!  发表于 2013-7-13 06:56
向68团老孟(凡贵)学习!向68团老培致敬! 慢生活:有话慢慢说,有事慢慢做。  发表于 2013-6-25 21:52
发表于 2013-6-25 12: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哥保重身体,活动有的是时间。

点评

谢谢小刘尖!  发表于 2013-6-26 16:45
发表于 2013-6-25 21: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36【后窗】
北方的农家院多平房,至少十年前还是如此,砖结构、平顶的多。头顶上做平,一是省料,二是晾晒个东西,比如过了年的陈粮、春日晾晒个种子。夏收秋收的新粮晾晒还是在场院或占据公路。房子的内饰四白落地,火炕不一定有了,年轻人席梦思时兴,依然炕上盘着有点老土,现在气候变暖,在“关内”火炕不是必须。
北方冬日多西北风,北墙通常要厚一些,以御寒和减少取暖费用的开支。北墙上不开窗户,一砖到底。南窗木愣子上面糊纸,亮堂了,保温差了,后来有了玻璃,玻璃的保温效果依然不如厚墙。现在有了断桥铝中空玻璃隔温效果好一些但价格高,难以普及。
北墙不设窗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护隐私。北方平原村落的房子多是横成排、竖成行的格局,自家的后墙就是后面邻居院子南面的边界,如果还有东西厢房,就是个三合院,关上院门,自家天地随便折腾。如果前面有眼,也就是后窗直视院内,那这份折腾就得加以收敛,家人的充分放松多少打些折扣。我到过不多的老村落,基本沿袭了旧时的模样。去文家大院,头前的那个院子和自家的院子都没设后窗。
现在的新村就不讲究了,随便。我暂住的这处农庄大概是家家有北窗,有的开得还挺大。住户基本都是打城里挪出来的,像走城门走惯了一样,住楼房住惯了都是东南西北的开窗,我家的塔楼就如是,任何一个方向的窗户都能照进太阳,北面的是对面大楼反射进来的。楼房的居室小,没有窗户就成了黑盒子了,光线和通风比隐私重要。
我的农家小房在装修时,还是考虑到保温和隐私两重。将原有的北窗从左右下三面收窄,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窗户的下沿在二米以上的位置,遮蔽了人们视觉的等高线,看不到后院人的过往,外面的人也看不进来,连窗帘都省了。后窗为借光、通风,要看景就得仰了脖看,跟蹲“号子”似的。
后窗见到的是树梢,摇曳的叶片是核桃树、香椿树、枣树……,春绿秋黄。再长上两年,树枝伸展过来,坐在房顶上可以摘甜枣吃了。
37【千姿百态】
这农庄的建设超过了六年。以两年为一批次的话,我算是第二批来此安营扎寨。以种菜、种花为宗旨的农业项目,住是其次。最初的规划和土建都极简陋,主体的那排小房,往下挖二尺的地基,将建筑工地淘汰下来的临建房整体吊装过来,码放在事先砌好的砖块之上,看那水泥整体浇注的房间还算结实,遇到地震就是移位也不会坍塌,结构无门无窗,屋内是土地。
我进驻时的装修要求是不得改变土地用途,房屋单层,不能起搂。干吗要起搂?就是来种地的。头批的建设者都按规矩来。到这第二批次的住户就有屋顶之上再扣上个大棚,玻璃的、合成塑料的,圆的、方的,人上了房顶又不能头顶蓝天,在玻璃罩子子内。不知怎么想的,水晶宫还是什么。我参观过,天还凉爽时里面已经很热,自己给自己整一个温室效应,冬天还成,这夏天得多大马力的空调才能把温度降下来,不低碳不环保。
到了第三批次的装修者,原有的规定像是作废了。有装修者另起炉灶,地面上的小房和大棚全部废掉,或有向南扩充建筑面积,缩小种植面积,往高直接建起二层小楼。我在一家施工期间参观过在建项目,光卫生间就有五间,空调六台,远程就可操控这郊外室内的温度,监视器在楼的四角环伺,也是在市中心就能观察到此间内外的情况。我瞅着一楼装修亮丽的套房,称赞主卧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小工说:主卧在楼上,这是保姆房。这是要请“菲佣”吧。这位哪里是在种地,约莫是择地隐居。三分天下我做主,这些个后来者居上。同样的面积,付出的地皮费用翻了两番,让他们同样地安贫乐道,不是难为人吗。
早期普遍装修阶段,兴大串联,挨家走,敲门就进,主人在家就带着参观,主人不在家,装修的小工任你随便看。真有能折腾的:室内叠起假山,刨出水道,搭上木桥,中式的、洋式的,看着舒服和看着不舒服的,舒服不舒服自己乐意就得。随着施工高潮的结束,各家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串门的少了。散步时走到人家的园子前,隔着栅栏看看菜园子都种些什么,长势如何,面善的寒暄两句。
往东面那条甬道去,好久散步没往东面来。道路的两旁的树顶上的花谢、香椿成了老枝、桑枣落光。树下月季开得旺。是谁家的一窝四只长耳朵黄毛幼犬,冲着我们“汪汪”打着招呼,给它个背影还是没完没了。见一家园子里建了个亭子,里面供着个笑面和尚,真人大小。
发表于 2013-6-26 17: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38【香水月季】
北京的市花是月季和菊花。菊花的栽培历史悠长,花匠类似御厨,世世代代精雕细琢,繁衍出千姿百态,有雍容华贵的颇具贵族风范。月季花的摸样一般。花型小,但数量大、枝头挂满,热闹,花期还长,皮实,拟人的说法“经济适用男”。或许就是基于这一点,它才得以入选,代表了平民的气质。
小时见到的月季棵子都不高,身上有刺,有时与玫瑰想混。现在也免不了混,尤其二者不在同一时空出现时。哪一年的冬天在城市街心的隔离带上看到了高杆的月季,花瓣上还堆着白雪,有人告知我这叫“丰花月季”属于新培育的品种。过去有诗云:梅花欢喜漫天雪。有了丰花月季,寒冬的花卉不再唯一。
过去北方讲究的园子应该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我现在的园子,也就是两季有花,除了一株不知名的黄花,其他主要是菜花,小个的扁豆花,紫的;大些的倭瓜花,黄的。夏初,头批花是草莓花,白的;晚些的是向日葵花,最大号的属它。色调上看,多数蔬菜开的是黄花,倭瓜、南瓜如此,番茄、花生如此,黄瓜当然也是黄花,这种色彩大概利于招蜂引蝶、传宗接代。
这里不少家的园子都有点缀其间的草花,有的干脆就是种花种草,他们大概美好满怀。我也心怀美好,连续两年春季、秋季在地里插下月季花,因为觉得它生性皮实,在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上不惧日晒、风雪和尾气的毒杀。可这两茬花都没能成活。去秋,花朵还在枝头,挑那品相好的剪下十余株,插在大棚内,入冬前浇足了水,开春后,等着它转绿,结果,最后成了枯枝败叶,无论怎么浇水。
又是花枝招展的季节,邻家请来花匠移栽花木。我这“搭车”次日给我捎来了二十多株,“没有花钱的不是”这次是全须全尾,株株都顶着花,根部带着一大坨泥,半尺见方的坑内种下。花匠说包活。我也知道能活,从花盆里挪地里只能长得更好。开了一茬后,连续的落雨,打落了一地的花瓣,重又素面朝天。十天后又一茬花苞吐蕊。花匠说这品种叫香水月季,你这不必种丰花月季,太高太大,香水月季棵小味香。开出两茬了,没有闻到香气,不知又是何种香型。
39【草茉莉】
紫茉莉科紫茉莉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株高601 OOcm。主根肥大块状。茎多分枝、节部膨大。叶对生、卵形。花漏斗形、芳香,数朵集生枝端;有紫红、粉、白、黄以及具斑点或条纹的嵌合复色品种。
这是书面语的介绍,可能还有人不知是什么花。它还有别名、曾用名:紫茉莉、夜饭花、潮来花、夜娇娇,洗澡花、胭粉豆。我家老人管它叫粉豆花,花有粉色的,也有杂色的,花谢后,花柄的根部结出球状物,小粒黄豆大小,成熟后呈黑色,宛如微雕的地雷,胡同的孩子也有称其为“地雷花”的,一株地雷花上的果实无数,孩子们乐意将它摘下来,攥在手里,时不时的投掷出一颗“贱招”。这东西放在炉火上灼烤,会噼噼啪啪爆裂,爆出核心的瓤子,跟大米花似的,但没有大米花香,吃着玩。
草茉莉开在傍晚,天黑前百花齐放。揪下一朵,有淡淡的清香,将根部的小地雷掐掉,允吸花柄底部丝丝的甜意。那时住的大院子,自家的门前总有三棵、两棵草茉莉,夜幕降临前,飘过去饭香之后,就是草茉莉的花香,浓郁,花太多了,每棵上总有百十朵绽放。花色繁多,最多的还是紫红色的,什么时候闭合的不知道,但天明时分再看到它时,花朵们都睡了,要等到这新一天的傍晚,再重新打开。花朵纤细,薄如纱,闭合之间却无损益,但一朵花究竟能有几个反复,还没有观察过,想它次数不会多,一场雨水又生出一茬细长的花骨朵。花朵的闭合是为了抵御白日阳光的灼热,它似乎也失去了蜜蜂传粉的机会,但不耽误它自花授粉、子孙万代。
搬离大院子之后,好长时间都没见到它,在龙江时没见到它,现在想草茉莉挺皮实的,东北温度低,花籽室外过冬会冻死,但要采集下来,来年再种应该没有问题。也许这种草花太贱,人们都看不上眼,不屑于养它。
我后来回城后在阳台上种过它,大概是不接地气,种得不死不活,开花寥寥。后来我住进了村子。头年就到邻居家挖回两棵种下,从此每个夏秋园子里都花儿朵朵,满是幽香、满是生气。这不,又快到开花时节。
发表于 2013-6-26 17: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b7003af33a87e950a1b10cc510385343faf2b4f1.jpg

点评

这种花的种子像小地雷,我一直叫它"地雷花".颜色有多种,还有两色搀杂的,算得上美丽,生命力也很强.  发表于 2013-6-26 17:2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9: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6-26 19:46 编辑
; A4 T/ E: v# a4 n" K9 Y, G  h
: \& H* w! S0 f6 E       老田:向68团老孟(凡贵)学习!向68团老培致敬! 慢生活:有话慢慢说,有事慢慢做。
$ {2 B( I/ ?6 s  I+ @$ c: e
! B% w( P: C% E+ k) T" @" z
    蟹岛大餐后,老孟(一个几次脑梗的人)于当日晚上又主持了“大荒”的最后一场演出。他不是育新人,暂且不论。育新同学之间,起码从02年师生大聚会开始至后来,大家的付出乃至奉献,有的为人知,有的鲜为人知,有的可能不为人知。。。。。。永远的育新!

点评

老培,你没事就好!  发表于 2013-6-27 12:50
发表于 2013-6-28 06: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13-6-28 06:09 编辑
5 Y8 S- ~& z2 z( z3 t
2 k8 v, Z& @, i+ G5 d; e& Q, m% l+ U
139【读者吐槽】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条消息:某文化机构在网上做了次读者调查:有哪些书是你读不下去的。名列前八的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外国的《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百年孤独》。
为什么拿起了又放下,读不下去。对《红楼梦》,有读者吐槽,受不了里面的大段的诗词。受不了可以略过诗词,看故事内容。我20岁那年读红,受不了它的家长里短、磨磨唧唧、没完没了,亏得那年头,书本无比的匮乏,没有多少选择。老人家还说至少要读个四五遍。我算是勉强读了一遍。什么时候读上二遍,不好说了。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境,长读长新。
好买书的年月,我也买了一堆古典,上了架。比如那套《追忆似水年华》六本还是七本。二十年前在西四书店买的,结果头一本读到一半就放下了,主人公是位宅男,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令人难以忍受。四十岁时,人还忙叨,还有许多功利的书需要翻。现在好了,想读什么,随心所欲,等天凉了,我再拿起来试试。东西进了家门不消费,也是浪费,浪费于心不安。
《尤利西斯》皇皇巨著,萧乾两口花了小半生来译,书评介绍他们翻译的如此艰难,以自己的文化积淀还是看些力所能及的吧。《百年孤独》读不下去不应该,热闹、新奇,别不是读的盗版书,碰上拙劣的译文,这书前期有多个译本,中国一批中青年作家,都是读了马尔克斯的这部盗版书而大受启迪。读者抱怨,记不住书中角色的名字、人物的关系,书中写了一个家族的六代还是七代人。不是本族人,搁谁都脑袋疼。可以在网上下载主人公的家谱,这比书中介绍的要简洁、明晰。至于《瓦尔登湖》我们这些散淡的人读下来,应该没问题。离群索居的慢生活,是一种境界,我们离这近了。
读书没有了功力的目的,就是自我娱乐。我们少年时,就是读着玩,没人逼着你读,完全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读的废寝忘食、昏天黑地,书籍打开新世界,青少年最为渴望外部新奇的世界。
老人行列了,边缘化了,阅读大概是减慢这一过程的工具。
好多人说自已眼睛不行了,但看电视行。电视是快餐,丰富个人生活。现在有了电子书,快捷又经济,一册在手,可以囊括数百上千本纸质书的内容。另外电子书有的有阅读功能、还有ipaid,,眼睛不行,可以听书。
140【图书馆】
遭到读者吐槽的这些书的命运都不错,名气大,都传了代或得了奖,至少让人端起了,才又放下。
现在出本书,比过去容易了,没有那么多限制。但要获得市场的认同和读者的口碑,那一如既往是个难事。所谓大家的书,三万两万的印量就很不错了。中国人多,但读书的不多,去年平均不到四本,要是再把其中的大头教科书拿掉,人均不足一本。
书现在也卖得贵,有没有值得一读再读的书,肯定有。字典是一类,但现在上网查也挺方便,尤其是大众的浅阅读,上往查既快又详尽,要是洋文,连读音都念出来了。网络阅读确有方便之处。
曾去过书香门第家,红木家具的书柜,经史子集、24史,均为量身定制的书匣子,看着让人羡慕。所谓学富五车、书香传世长。现在还有多少这样的家庭,传下去,还有人接着吗。年初我才把老丈人的一批书处理掉。儿子、闺女能继承多少。
新时代,海量信息、云计算。生活方式大变、知识的存储方式大变。书柜已非家庭必备。下一代人比我们购书要少,看的闲书就更少了。我们购书也没必要想着下一代。
退休者钱紧。想看书,还是去图书馆,它除了新书上架慢以外,其他的好处就太多了。藏书之丰富,只有你没想到的,古今中外。现在可以在网上查询、预定,如果你有目标的话。我常是没有目标,在开架借书处任意浏览、翻阅,看着好的拿下。
这都是三四年前的事了。国图南区自大修以来关张有四个年头了,四年的时间,一栋新楼也落成了。我四年没再借书。国图借阅限三册,借期一个月。这不如“首图”的五册。不知什么时候重张,那时能否见先进就学。
图书馆好地方,窗明几净、冬暖夏凉、修身养性,如此公共福利,我们不去享受,傻了。国图的常客是老的、小的。小的是大学生这个群体,跑这查资料、攒文章来了,这些年扩招,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全面紧张;老的就是退休老头老太,还有颤颤巍巍老的不行的,一泡一天的不少,中午沙发上眯一觉。国图的电影比别处便宜,大概半价。周末常有讲座,没准就能碰上高人,不定期的安排展览,这些网上都可查到。国图、首图离着远,区里的图书馆也不错,西直门内的西城图书馆建的时间也不算长,读书看报,多一种选择,不能总跟着麻将转。

点评

对《红楼梦》,有读者吐槽,受不了里面的大段的诗词。呵呵,自己功底差怨得谁?君不见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人,所谓红学,红学家。  发表于 2016-3-31 10:49
发表于 2013-6-28 16: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里贝贝 于 2013-6-28 16:55 编辑   G6 _* d) T* M) K! x/ D( ]

6 n. o% _# h' z( m          呵呵,昨晚7:30我在东宫剧场观看话剧《南锣鼓巷7号》,去晚了连相机也没拿,……发现芙蓉姐姐在剧中饰演的警察,我只好临时手机来救急。
: h; j8 s; _8 {1 _; i; U6 j. R, e6 Z
芙蓉001.jpg
《芙蓉姐姐饰演剧中的片警》

+ l; Q! [& \8 v1 `  q
芙蓉姐姐.jpg
《不错,我也来了!》

% \3 k6 P( A  U" ]' K
         网络第一红人芙蓉姐姐在剧中饰演片儿警,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警察。导演邵泽辉介绍,邀请芙蓉姐姐出演是该剧的一大秘密武器。芙蓉姐姐坦言,压力很大,“我这次要演一位说话有点儿帅气的警察,正在向剧组的各位老师们学习北京普通话。这个角色是个配角,也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角色,负责调解剧中人物的争端。”
1 S6 k5 i2 f7 w& @4 ?5 h# R
锣鼓巷7.jpg
8 I* ]/ _$ }$ {2 {
网络第一红人芙蓉姐姐在剧中饰演片"儿警"一出场,举手投足……带给观众一片会心的笑声!

( G4 E$ L+ t: h( z
锣鼓巷7号.jpg

- W; R/ X  E6 k$ J$ U6 L# y0 v0 w7 N     《南锣鼓巷7号》导演邵泽辉、副导演吕伏阳、任艺,演员李玉华、关景利、孙钰童、芙蓉姐姐、韦杰栋、于歆玥、张新新、陈伟旌、该剧出品人北京典雅天地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典.7 z& J. z6 s3 `" O$ ?2 J, L; E

: M- D' U- ~+ r$ V* v$ D1 |
时间:6月26日-30日地点:东宫影剧院     由北京典雅天地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话剧《南锣鼓巷7号》是第四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参演剧目,主要反映东城区特色文化。
! S" i7 L2 f. g: K   
" u/ N$ T! {' b# k    该剧讲述的是北京奥运时期发生在南锣鼓巷一个家庭旅馆的故事。女主人公徐京京是一个五十岁的老北京,虽是大家闺秀,骨子里却渗透着胡同味道;虽是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她想要给外宾展示一片祥和的北京气象,却偏偏自己的生活乱成一团。她终于有了自己的旅馆能够春风满面,却不断地从噩梦中惊醒。她很好强,也很脆弱。整部戏充斥着矛盾和冲突,在探寻人类良知底线的同时,不断用冷幽默调剂观众的胃口
: Z0 K  B5 T# I0 Q) O
/ a; W' X4 H% y5 U

9 U# V# f" Z. S2 N+ S
发表于 2013-6-28 21: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141【园林队伍】
动物园占地86公顷,这里没有太古老的树,早年的“三贝子花园”破落了,改建成农事试验场又西郊公园,有一代人的工夫,高大乔木就能长到位,百多年的营造到现在郁郁葱葱,成了市区难得的绿色大园子。园内的建筑、兽舍都隐在绿荫中,直到后来河之北庞然大物海洋馆的立起和东侧一线的巨桥飞架,破了风水。
别往高了看,如果平视,满目苍翠,视野障碍处的建筑也爬满了爬山虎,尤其夏秋两季,人所到之处,基本达到了黄土不露天,除了树坑周围。
一次我走在荟芳轩外,见工人蹲在地上,在掘出树根边的绿草。我询问,留下岂不更好。”不成”小青工答我,必须除掉,这是作业规范的要求,不符要求,要扣去当事人的工资。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根深叶茂的大树还怕脚下柔软的小草,多点绿色有什么不好。
拔除的没有道理,或者是道理并不充分,这个道理可能是为了景观的考虑,比如整洁,人对环境景观的评价有差别,喜欢对称美的、喜欢不规则美的。欧美有铺大草坪的习惯,一片绿挺美,尤其在摩天大楼地区有片平展展的绿地,令人视觉开阔、心情舒展。草坪也与古堡搭配,衬托建筑的高大和古老,如果是大树环抱,意境不一样;另外开阔地亦有安全的考虑,防火、防刺客。
大草坪在打开国门之后也被铺在了自家的门口,广场上、机构门前、公园内,往往还支着个牌子,花言巧语的就是一个意思:请勿进入。本来生存空间就逼仄,现在只能观之不能实践之。
一早卡车上卸下20多人,在“象馆”前的甬道上,铁锹、钉耙,继续在草坪上的工程--翻地。一片的葱绿,干嘛要翻掉?我问施工的老汉。他指着地面说,这一溜都给踩秃了。果然沿甬道边上的一溜草坪斑斑驳驳的。也是,挺宽的水泥甬道预备着,偏要去踩草坪。我问这草坪种了多少年了。答我说有七八年了,年年都要补种。
草坪其实就是给人踩的,你看世界杯的绿茵场上。中国的绿茵场十有八九是塑料的,因为铺得起也养不起,养得起也养不活,千军万马、下自成蹊。欧洲人讲究晒太阳,雨后天晴,跟蘑菇似的,大草坪上横躺竖卧白花花一片,晒沙滩和晒草地已成为生活方式。咱们的公园里这景观少见。我曾经在颐和园西南角偏僻的林子里挂了张吊床,刚悠哉一会就遭到驱赶。看来得往远处跑了,京东大运河的森林公园,得百里地吧。
这支20多人队伍属于动物园园林队,入夏以来常看到他们劳动的场面,工头派活,每人二三十米的拉开档子,下挖半锹土,翻转过来,摊在树荫下的“标段”也晒不着,也更累不着。如同合并了同类项,这大多数人白发上头,有了年纪,十有八九是雇用的农民工。
142【百木园】
“百木园”是处新景观,刚开张。位置在动物园的东北角,原来熊山的北侧,长河南。
这里没有饲养动物,有飞来飞去的鸟类。百木?百种树木,肯定没有那么多,算上花花草草差不多,能有三十亩的园子,还分了几个区、银杏、雪松、海棠区,还见到了玉兰、茱萸,不知名的灌木丛。这里还真挂上了牌牌,验明正身,何科、何属。
园子不大,来头不小,小木屋外镶着四块金属铭牌,都是国家级的这院那所,都把这里当做科普基地。具体实施的内容,是在屋内贴了一墙的图片,图示花蕊、花瓣的解剖说明图。室外的甬道旁有两溜展板,介绍植物的变迁和害虫图谱。我这菜农真渴望相关的知识,可它只推出了一蝶,一龟,金龟子,一牛,天牛,它们分别危害植物的叶面、根茎和枝干。种菜,这点知识远远不够,这应该去农技所解决。
园区主打的树种是木化石,一进园子就有两株直挺挺躺在草坪上,身长三四十米,出土时断成了几十节又被衔接了起来,其身世显赫,展板用语为:大自然两亿年的馈赠。大致意思是这类植物突遇地质变迁,如强地震和洪水,被陷于地下或没于水中,亿万年的演化,岩石主要是石英石的成分逐步置换了植物的材质,木化为了石。不错,手感坚硬、冰冷,但仍有木纹所见。大自然如此强悍,在它的时空笼罩之下,化神奇为腐朽,化腐朽为神奇,都在它的拿捏之下。什么没有见过,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人工园林,花花草草满园,青翠装点这一隅的古朴和刚劲,几位奶奶级的在草坪上载歌载舞。这处常人难得走到之处可以承载她们纤悉的舞步。孩子,立足未稳的孩子追逐着那盛开的野花,一会儿,给当妈的抓回一把。
园中有流淌的溪流,哗啦啦坠地有声,在芦苇丛中辗转、变换身姿,人沿着起伏的甬道打转,深一脚、浅一脚,老老人不宜。
老年间“农事试验场”时,这处大园子的东部为动物园,西部为植物园,园内还有过挂牌的“植物研究所”在园子的南部偏西,已恢复为“陆谟克堂”,法国人1934年用庚款建的,为中国最早的植物科研楼。现在植物园的概念基本不在了,城市的西北郊单辟有大型植物园。这次“百木园”的现身大概也是为往昔留个念想。其实又有几人知道。
143【老老小小】
动物园的“兽口”有五百多种,多少口没说,生生死死、进进出出,没必要跟统计人口似的那么较真;北侧海洋馆的告示上告知有水产五六百种,上万尾。
园子里的人口,年参观人数六百万,大概是买票和刷卡进入的游览者,还有一支不小的队伍,属“摇头票”晃着白花花的脑袋走着或乘着轮椅,无需出示证件和有价证劵畅行无阻;再有是早七点以前,也不查票,方便周边居民的晨练和自北往南的穿行,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到温暖,企业要为驻地的社区做些公益,这应该算是其中之一。
旅游旺季,夏秋两季的周末,五一、十一,这里周边常常是被堵得水泄不通,让跨省的旅游大巴和本地私家车给堵的,园内人满为患,有时要控制售票,人不舒服、兽也不舒服。这日子口,退休老人千万别往这挤。
工作日的任何一天,在这园子里都可以享受轻松、愉快,只有轻松了,别摩肩接踵,之后才能愉快,老看人家的后脑勺,那还来动物园干啥。
平日的园子冷冷清清,尤其十点钟之前,多是周边的居民,老老小小。老人们,退休者都归于这一类,看动物倒是其次,常来常往的,图的是这片绿地、这份清净;行走在绿色的甬道中,没有终点的行走;小的是孩子,坐在婴儿车内的、学步的、没上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更亲近动物,天生喜欢异类,对一切都保持着惊奇,大人们多见识过了,为了满足孩子,一趟又一趟来到这动物园中。
“百木园”的木坡道上,蹒跚着从拐弯处扭出个孩子,与我那拄着棍的老爹面面相觑了,两个都颤颤巍巍的,立住不动,不知所措,谁怕冲撞了谁?向左还是往右?一老一小的遭遇,小的不是这园中最小的,还有卧在婴儿车内酣睡的,老的大概是这园中最老的。小的在一天天成长、老的在一天天衰老。老的笑了,老的常常见到小的才不由自主的漾出笑意,小的见到陌生的大人常是满脸的疑惑。母亲让孩子叫爷爷,一旁的我也是爷爷。孩子张口结舌,还没到说话的年岁。
扶老而携幼。携幼已过去很久,扶老不觉间到来。人生角色的转换,停不下,止不住,定格在这一瞬也是美好。
发表于 2013-6-28 21: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005.JPG
发表于 2013-6-28 21: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001.JPG
发表于 2013-6-29 2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里贝贝 于 2013-6-29 20:37 编辑
' L3 K: S1 ]7 o( V# ^6 o  Q* P" g3 d  I$ N) v' z6 P

呵呵,从上月到本月底,俺最近是顺风顺水好运滚滚,这些日子除了借第四届南锣鼓巷戏剧节展演的东风,接连看了7场好戏连台的话剧后,……这最喜爱的国粹——京剧,也终于“开胡了!”。

昨晚7:30在长安剧院的姜亦珊荣膺梅花奖系列汇报演出——京剧《状元媒》,在最后时刻,我也被一票相邀有幸参加。

+ V/ S3 g0 a% N$ [" a9 [

) v- E; |5 a' @) e

柴郡主.JPG


  {9 M1 v* Z- s/ z7 ^& ^, k" g; V. M: V' g0 h4 R" @2 M

姜亦珊饰演:柴郡主

  s3 B6 A- P. ?/ R

9 @9 s+ w5 s8 o! c! g' a7 J% z

傅丁奎.JPG


; ^  O, Z* ^/ E# v: ]8 H! o4 L: R
' v4 Y& c; R% \7 [/ P$ b+ ^/ E

李 杨饰演:傅丁奎


+ g! o4 j' c8 g- n) s
2 _5 |, H  L; P! B9 A2 x

姜亦珊.JPG


5 l5 O' Q! B" g9 w# ]3 ]3 @6 T
+ n1 ~, G$ f) @/ N

姜亦珊  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张,梅派

8 q, [+ _& L9 E
2 _  O; N/ N' Z4 |; `; m

吕蒙正.JPG
- D( D  K$ v4 R3 C& z
6 W0 l+ f" r- c8 k, ]

穆 雨饰演:吕蒙正


+ O  ~2 }$ }: g, s; E7 Z( l( t: y9 W5 ~2 f! C5 {: t+ s% J9 }6 g) ^, a

宋王.JPG

  @# _6 J7 J. z# R8 d) M0 d  l4 K* f
9 F9 w1 K7 C% Z% g& ?, L

谭正岩饰演:宋 王

! t/ M7 E, \4 t: r, `: u
% a# p. a# r& _; f

杨延昭.JPG
# b! f5 D& J$ S, _: ~( k
0 D7 V" ~4 i6 z3 c

王 磊饰演:杨延昭


9 q1 \7 n9 Y' Q0 a/ E
+ ], ~& v7 a" E5 m- _7 G

亦.JPG
, W6 B/ A* N( d. g' X$ C* J$ j4 S) g

姜亦珊饰演:柴郡主

4 A8 R) I, m' E+ F' ^3 G* }

' x2 `7 Q$ m# j5 Z% q% a; A

赵德芳.JPG


* _6 o: k. @6 w+ y% n1 d- A' i# o
* V2 u0 g; ~0 m  o: u% E1 h% ?; F

包 飞饰演:赵德芳

5 _$ k5 i) V3 Y  y
/ z+ Y" S9 C, F8 e

巴若里.JPG 8 E! M* E0 H  A' {9 X
, n$ I! n1 w! @# j8 b0 k, {! `

1 B' {* z0 l! a4 E- `
彭晓亮饰演:巴若里

4 [/ }' M# ?! M9 R: {6 K
发表于 2013-7-2 09: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144【长河】
长河也称御河,清时皇家夏日往西郊常走这条水路,在西外高粱桥附近登船,一路柳岸闻莺,晃晃悠悠,拉纤还是撑杆就到了颐和园。现在的人们仍然可以享受舟楫之便,只是登船之处上溯至展览馆后湖。
网上查询,对长河的介绍摘录如下:长河全长30多里,是历代京城的引水河道,它从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至海淀麦庄桥,折向东南,遇西直门注入北护城河,再东流至德胜门入“水关”,进积水潭。元代水监郭守敬引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水通过这条河道入大都城,再连接通惠河,以兴漕运。长河在明代逐渐淤塞。到了清代,乾隆帝兴修水利,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完成了对长河的疏浚,长河成为皇家由大内通往西郊的御用水路,也成为一条可以灌溉农田的河道
西山之水为上品。皇宫里见天往城里拉水,西山玉泉山的水。前十年还有一帮老人们天天坐早班车往卧佛寺后的樱桃沟拎水,每人负重多个塑料桶,直到那些个泉眼干涸。现在长河里跑的水,大概主要是密云水库的水了,京密引水渠在西面的某一段上与长河衔接了,否则哪来的源源清水。西郊曾经是京西稻的产地,早就不种了,守着密云水库周边,也不让种水稻,一律节水农业。省出点水来给人喝,西水东调,这点水还是不够,水库年年逼近死库容,才有今日大兴土木的南水北调。
这条自北往南、自西向东的水路是西北往东南的漫坡。从后湖上船走上水,到达终点颐和园需要两个小时,走下水时间短,那大船常常满满当当的。沿途停靠多个码头,如动物园、紫竹院,至少这一路的风景秀丽,还多少保留些昔日的古朴,柳暗花明。在紫竹院公园内,有处船闸,大船在这里高升,与三峡大坝的船只过坝异曲同工,没有走过船闸的可到这里来参观。
扯远了,还是顺水推舟,来咱长河畔的后湖吧。后湖是长河下水的最后一处泊船之处---皇帝船码头。那晚我数了数有七条大船,跑长河线的恐怕不止这几条。到现在我还没坐过这趟船。啥时候有功夫走一趟。
乾隆爷曾赋诗一首:长河雨后波增涨,趁爽平明好进船。柳岸忽闻嫩簧响,始知复育化成蝉。这意境还能有几分。
145【爷们】
后湖游泳的人不多,我说的是傍晚这个点,不如颐和园人多。这周边的人口算得密集,钓鱼的多、遛弯的多,见着水面漂着的七八个,算上岸边晾着的不超过20人。南岸展览馆剧场前有拨人,对角线北岸水闸边几位。我在北岸,这一小撮,每次不超过十人。
见到岁数大的就一位,76了,在这游了20年。其他的一帮都年轻着,看样子能小我一轮,是彼此熟悉的街坊邻居,听他们聊几句,还有一个厂子的。有位秃头常在水边,一待就是半天,八成是内退了。也有来的晚,天擦黑才到,像是从班上直接过来的,到了,脱了就下水,游一通上来。还有自带一桶清水的,出水后兜头倒下,净水浇身。
这泳点上常有打扑克的,游的不游的都一摊上打,出水后擦干了手,接过牌接着打,打起了就没完没了,天黑也不怕,太阳能顶灯自动打亮。
不时的几位还河边聚餐,喝了酒就胡侃,那天说起,人的命天注定,三十年前小知青谁料到自己后来能当一把手,这酒、那酒,谁想到现在习酒卖得火。
昨天爷们烤的的是羊肉串,下剪子切割的、点燃炭火的、翻转炙烤的,分工协作,烟雾缭绕。十多个人,不游泳的也凑过来。通体黝黑的几个汉子,白的总要掫几杯,一位都已啤酒肚了,还在不停地浇灌。一把肉签子递上来,你推我让的,还都没喝高。学龄前的小孙女也在那跟着搅和,披着花裙子、晃着羊肉串签子走前走后。爷们在这,也跟过来位不年轻的媳妇,是来看着的,管着爷们别喝高了。不时的还遭到酒友的起哄,倒酒之前还要歪过头来问一问,批准还是不批?媳妇说,上次他就是被架回去的……。
他们没跟我客气,我也不跟他们掺和,差着辈呢。头次来时让了我一棵烟,我说不会,后来问询他们这里的水情、社情,就没再深入沟通。等再来时,一句“来了”回句“来了”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各忙活各的,我游我的,上岸后晾着吹干,换衣走人。这次,倒是两位女客,不前不后的晃着,让我这爷们更衣有所不便,还得往旮旯里靠靠,避人耳目。爷们也要避免有碍观瞻,要讲“八项注意”当然是红军时期的那个版本。
146【中流击水】
长河的水如何。上游好于下游,流到展览馆后湖,这大概属于中游。水质不错,个人的感官:人立在水中,低头可以见到自己的脚丫子,一米五的能见度,这与颐和园团城湖的能见度相仿,往远处说,海南岛海口的海滨浴场也是一米五。现在城内的水域不少都是伸手不见五指。至于水质的其他指标,靠目测是不成的,水务部门还是园林部门会有统计。我三四年前在北京日报上看到过管理部门的文章,提到北京城近郊区所有的湖面,只有颐和园湖面和展览馆后湖这两处达到了三类水标准。其他都在四类以上,四类已经不适于人类的皮肤接触。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谁敢呢。要是木帆船时代还差不多。长河里的小艇,六人的乘员,跑起来风驰电掣,推波助澜,一筒子河水前呼后拥立时汹涌澎湃,人在其中也会激荡起来。小船翻不起大浪,会游水的,这点忽悠还不够过瘾。惹不起的是那塑钢还是全钢的船身又添上加速度,再怎么身大肉沉的也不敢和它相撞。躲着点,溜边。
速度起来,要的就是惊险、玩的就是心跳,年轻、少年的偏好。激情总是属于少年,不辨世事、不知深浅其一;大脑操控冒险精神的细胞区域此时正在活跃期,其二。成年人则世故、脑细胞也衰退了,成人的冒险就少多了,有些人就是操持此业,吃这碗饭的,那另当别论。
我充分估量了快艇的高风险,约两分钟不到,水面转一圈回来二里地,驾驶员毛头小伙,有本没本都难说。就是成熟的驾驶员,谁敢说能万无一失。航天飞机之精密,下了多大的工夫,才往返飞了几十圈,还是掉下来两架。因此与快艇并驾齐驱,共享一河水,还是有些悬。不过还真有不怕的,人有人的水道,他们游在外圈,快艇的航道兜在里圈,常年如此,大概都达成了默契。倒是新来的游客要入乡问俗,看好了水势和规矩,真要串进了快行道,那麻烦大了。
长河的快艇上班晚、下班早,等我吃完晚饭来到河边人家的船早泊那了,一帮垂钓的此时已经上岗。游泳还是一早一晚的好,中午这段日照太强。容易把人晒花了。
147【环湖皆竿也】
北方城市的中心能有片湖泊几近奢侈。引得开发商们像蝇子一样踪了过来,巧取豪夺。看看我们周边的湖景房。都因这片水面金贵起来。房子因此而生色,而湖泊就沦为了丑陋。
后湖也是湖?它这么叫着,生态地理学家不这么看,湖泊要有水网供给、要有周边的植被、湿地涵养。这有吗。早先这相对于周边就是片低地,夏日落雨多了就积水潭,像区域内星罗棋布的“淀子”皇城内的人视野窄、口气大,有管这叫海子的。这里叫后湖不早于50年代,在三贝子花园地盘上建了“苏联展览馆”它的后身的水面就称作后湖。
后湖的水源,除了年降水四五百毫米,在污水截留的情况下全靠了长河输水,没了长河它或干了,要不就臭了。至于涵养水源的绿植,就是路过周边的行道树,数都数的过来。
环湖数不过来的是夏日的鱼竿。如古人兵戎相见森然而立的枪矛,齐刷刷地向湖面挺着。在渔人眼里这是闲暇、这是雅趣,这是盘中餐。城市水道里的游鱼,是否还有食用价值,连近海的鱼儿体内重金属都有超标的。无知者无畏。
我想起年初在安德森湖畔漫步时,湖边的牌子就书写着:请勿食用湖中的鱼。因早年这里曾是矿区,水质中水银含量超标。这种警示才是有效的警示。
市里的许许多多的的告示都形同虚设,这里的禁止项目是:游泳、滑冰、捕鱼。前两项是有关生命安全,话要说到,责任自负就是。后一项也是有关生命,鱼类的,对鱼类而言,水面上下杀机四伏。何止是鱼竿还有持在手中抡圆了的渔网、潜在水下挂网、地龙等各色渔具。
鱼过千层网,有水就会有鱼。鱼是水体良性循环的重要一环,会吃掉水中的杂草和藻类,控制水生植物的疯长,保持湖水的洁净,延长湖泊的生命。如今鱼类九死一生,与湖泊状态的恶化同步发展,现在京城有些湖面靠除草剂来杀灭水草、防治水体发臭。这不是恶性循环吗。所以禁渔还是有道理的,就是保卫湖泊,保护人自身。
“环滁皆山也”“环湖皆绿也”那是啥意境。
148【湖心岛】
后湖湖心有岛,人工岛,椭圆形,修的规规矩矩。我在“百度搜索”上没有查到后湖的资料,人家还没来得及收,或者是太小,不值一提。曾问过这里的老游客,环岛游一圈有多少距离。我被告知,小岛长170多米,宽不知道。我目测大概有30米。一圈相当于400米的跑道,小岛的形状也是东西展开,岸边围了一圈汉白玉的白栏杆,大概是要与南岸的皇帝码头的黄顶子相呼应。栏杆里是一圈走道,要是当跑道跑也没人拦着。
小岛在东头有一石拱桥与东岸相接,比颐和园西堤上的罗锅桥小了一号,桥拱起身子也是为了下面跑船。方便了船就不方便了人,拱桥够陡,拦住了些腿脚不利落的人。我好多年前的冬日上过一次岛,为抄近道,从南面过来,离了码头直接走冰面登岛。岛上除了一圈树和甬道就是荒草,雪上留下我孤独的脚印,冷清,冰面上有人凿洞钓鱼。夏日我还没有上过岛。
到了夏、秋两季,这里人气才旺起来。除了渔夫们,岛上最多的人群是健身族。主要是气功、武术、抖空竹的,颇具技术含量的那类。扭秧歌、健身操、街舞之类的不往这凑,毕竟地方偏僻些、也窄小些,大爷大妈们来这不方便,也耍不开。这处适宜师傅教徒弟式的教练、切磋,我想起了水浒传里的“快活林”。从这经过时,隔着长河,见过练功的几位,穿着练功服,宽松式,中间一溜疙瘩扣那种,站桩、走圈步,咱不懂,就是围着心目中的圆心,双手一上一下的抬起,直腰弯腿打转,没完没了,转够了,反方向接茬。上周,六七个老外,估计是不远处“交大”的留学生,跟着个中国小伙在练太极,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周末我在水中漂着,见着位红背心、短打扮的汉子,抖得空竹上下翻飞嗡嗡作响,两臂一较劲,绳索绷上了头顶,嗖的一声,空竹一飞冲天,高过了树梢,倏忽坠下,又稳稳地挡在了绳上,继续疯狂旋转。
天擦黑时,岛上人影绰绰,渔夫们竿上的蓝灯打亮,朝向水面。不知为何,水畔蚊虫甚少,岛上的人,久久不曾散去。
顺便说一句,如果想登岛,又不是数九寒天,一定得走南面,从西外大街的展览馆东侧往北走或者是从高粱桥南侧往西去。如果走了桥北面,那可就登不上岛了。
149【后湖/团城湖】
后湖和团城湖这是我近年在京城一游再游的湖泊。PK一下,时兴不是。
两湖是一个水系,由长河相连,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扁舟一叶,一时三晌,漂了下来。
一小、一大,后湖勉强称作湖,有个三四十亩的水面;团城湖大多了,比一堤之隔的昆明湖略小。前者也不是最小的湖面,京城就有比它小的,德胜门外的“人定湖”现在萎缩到了一个泳池大小,香山公园里的“眼镜湖”原本就没多大。团城湖则创造了个“之最”,天下能将湖泊铁壁合围者,估计就在这世界文化遗产的园子内,这同时可以作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样板,警示板。
说到周边环境,要是能穿越往前四十年,人在后湖,眼望西山一脉青山,现在环湖皆楼也,阻断视线。团城湖则风光依旧——目不斜视,只限于往西瞅,山势迤逦、葱绿漫天,夕阳下烁烁发光的是玉泉山塔
湖内都有小岛,城里满是人的世界,后湖偶有水禽飞来,或溅落水面或隐在岸边的僻静处,近期有一队野鸭七只常在闸口处歇脚,岛子是上不去了,有时都人满为患。而团城湖的湖心岛是鸟世界。自从岛上的建筑被毁之后,上百年了废墟一片,夏日泳者们可以登岸凭吊碎砖滥瓦,岛上树木葱茏是野禽们的栖息地,周边鱼肥、草茂,泳者们就是游到了跟前,也就是人禽两下默默相望,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湖水算得清澈,阳光强烈时能看到水草的根部。对于湖泊而言水草代表着生命力、自我净化的能力。团城湖满湖的草,占据的水面近一半,而且密密实实,长得茂盛处水草能挣脱出水面一寸来高,齐刷刷的,少找麻烦,要在草丛中寻出航道,想要环岛一周,需曲曲折折。后湖则极爽快,长河一路早以成了水泥槽子,到了这湖畔码头也做了硬化处理,水草难以扎根,泳者不必担心被草缠了去。
对泳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水的洁净度。水是一河的好水,下游毕竟还隔着不远,沿途虽有人居但消灭了工业,水流到这后湖还能让人安心。不知何故这里至少傍晚的游人不多,且泳者极少年轻人,不像团城湖极有人气,四方八面都是泳者,——封湖之前的盛况。
团城湖游不了了,我在这后湖找到了皈依。
发表于 2013-7-2 17: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只好用下面拍摄的的《太极柔力球》来“滥竽充数”充数吧!

本帖最后由 阿里贝贝 于 2013-7-2 18:12 编辑
7 ^* c. `' ~8 `9 X4 d0 l# h. ]6 o; f
      呵呵,我(6月30日)星期天上午原来计划去同仁堂中医医院开点中药,……(说心里话:已经坚持服药半年了),早七点多骑车到了西打磨厂,远远发现医院大门紧闭,上前一打听原来是:设备维护,暂停门诊。嗨!这“计划赶不上变化”,只好去天坛公园转一遭,幸好我临出门时多个心眼,顺手把公园门卡带上了,…。2 \* m7 f1 \* k" i
       当时也“灵机一动”带上了相机,就这样“将错就错”来到了天坛公园,顺便拍摄了一些市民公园晨练的花絮,……不解的是,我拍摄的精彩的新疆舞上传——土豆网后,却没有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心里嘀咕:也可能是正巧赶上最近新疆的事件有关……,没办法,只好用下面拍摄的的《太极柔力球》来“滥竽充数”充数吧!
  ~! {. N) A) w - g* ^- r0 b0 I7 p! e$ E
/ N0 m) H9 m9 b" M

1 d7 E6 t& M6 P( ]& t4 m0 `3 j       其实这“柔力球”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前些年夏季晚上饭后遛弯,我们经常去王府井“利生”体育门前广场,看见一些大妈们做此项活动,当时看的眼热,还买了一副拍子,一招一势,“照猫画虎”得研习,活动了,出汗了,……最后也就“马放南山”了。
+ H9 y% T7 d" H5 d% s        后来……经上网了解:太极柔力球将太极运动完整连贯、圆润柔和、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柔、圆、退、整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四大特点。迎——引——抛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三大要素。所以技术性要求比较高,讲究柔缓、顺遂、刚柔相济、细腻悠长。
( w: `( l0 K6 [4 |1 E( }6 t9 V0 g, _6 z
       太极柔力球是应时而生的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以及和平圆满的战略思想,它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并且使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一改硬性击球方式,而以将球纳入球拍后的弧形引化过程为主要技术特征,这一特点成为其与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其它架网相隔、持拍对打的球类运动的主要区别。在运动中,每一次的收力、发力、接球、送球都是一次对心理的修炼,使每一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和氛围及酣畅自如的肢体运动所带给的快乐。
发表于 2013-7-4 06: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150【小戏】
商业社会到处弥漫着出人头地的欲望,社会也给了更多的人这种机会,青歌赛还是情歌赛,好声音还是好生意,电视是最佳的平台。
电视里看了半场“少京赛”。粉墨登场的十来位,大的七岁、小的三岁,弄枪使棒的鲁智深、穆桂英到愁肠满结或怒发冲冠的薛湘灵、李铁梅。是京剧赛事的儿童场。也是初选、预赛、决赛。不搞赛事,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就聚拢不过来关注的眼球。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来了,一拖好几,亲友团祖孙三代,师傅老师到场观敌料阵,出谋划策,都要有钱财支撑着,文化拉动经济。
赛场依然是花里胡哨,让人眼花缭乱那种。赛事的裁判环节,不追时髦,搞什么群众路线,专家说了算。首席孙毓敏,连唱带评,指指点点,她也算得场子上的一个乐。二位是一本正的男老师,不苟言笑,给还是不给亮灯,挺吝啬的。赛事的规矩:只有评委的三盏灯全部打亮,参赛选手才能进入下一轮。“严父慈母”鞠萍姐姐,现在得叫阿姨,扮演慈母的角色。甭管哪个孩子唱罢、耍完,她都能发现优点并提出表扬,不愧幼教科班的底子。参赛的孩子确有唱得上气不接下气,跑调的,但这么小的孩子能够登台亮相,“很不简单”,“前途无量”。前途无量,换个角度思考,是说孩子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差得远了去了。是褒还是贬,听者各取所需。不过这话对着呢,孩子真想成长为角,真有十万八千里路要走。
孩子们真是一岁一个样,三岁的孩子就是个呆,能把戏词唱完整了就很不错了,不可能去体会角色的悲欢离合。孙老师能怎么说,“好玩,好玩,再努力,过几年再来参加我们儿童大赛”。六岁孩子喜怒哀乐全有了,脸上、唱腔、身段上。一段《卖水》小丫头活蹦乱跳、声情并茂满堂彩。七岁的李奶奶,悲愤满腔痛说革命家史。大人的那点功夫仿得惟妙惟肖,只要下了工夫,有天分的儿童,真能达到很高的水准。一六岁童回答主持人说:我学戏六年了,在我妈妈肚子里,就听我姥姥唱戏了。胎教还是有用吧。
同龄的孩子,唱的一出戏、同一个角,那就是不一样。嗓子一亮,外行人都能听出差距来,有的还相当明显。自家的孩子都看着好,好孩子同台竞技,立马山高水低,竞技就是残酷。鞠萍阿姨,继续保持好人缘,唱成啥样,一律亮灯放行,孩子需要鼓励。
151【从娃娃抓起】
央视戏曲频道,组织儿童大赛。娱乐第一,听戏就是娱乐,唱着唱着,换上一茬小的来唱,换个口味,也挺好。这老年人为主的频道,要讨老人喜欢,老人都是隔代亲,见了隔辈的就眉开眼笑。童趣是大人眼里的。这台节目要放在儿童台播,观看的人不一定更多。没有多少父母听戏,就别指望孩子。爷辈的还多些,太爷辈的就更多了。
小孩子不容易,唱念坐打,非一日之功,他们问世才不长的日子,更不容易的是他们长辈的培养,好吃好喝是天生的,喜欢唱戏是培养的。没有长辈的投入,时间、金钱,就没有小童上台亮相的机会。
主持人蹲下身子,鼓励小童: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登台表演,我六岁的时候还穿开裤裆。
一代真是比一代强。看那百年老照片,三岁、六岁的土孩子,开裆,还光着呢,撒尿和泥玩。
到了五十多年前,我幼儿园毕业演出,上台跳了场蒙古舞,皮帽大袍,作骑马状,懵懵懂懂,好歹没跳串了行。唱戏,连听戏都听不进去。那戏词的长篇大论,没完没了,那音调抑扬顿挫曲了拐弯,亏得我没赶上。万幸,也不幸。万幸的是那时的家长没那么多先知先觉,轰着孩子学这学那;不幸的是丧失了智力的早期开发,孩子,大多数孩子都极具潜力、可塑。
从娃娃抓起,对人、对事都是这个理。
听主持人采访小童,多数都还学龄前,可琴棋书画的各种班都报上了、学开了。一个大花脸,大字还没认一篓筐,英文都学上了。技不压身不是,人家家长乐意,小童也说乐意,乐意还是胁迫,只有自家知道。学京剧是个苦差事,吊嗓子、压腿、下腰,台上露脸,台下千日工。家长说了,现在的孩子缺的是吃苦,让他们学戏。有一路家长就是这么爱孩子的。
孩子们不容易,上台更不容易,那一声的行头有多沉,绑在身上有多热,众目睽睽之下连唱带舞,不犯怵还得人来疯,过关斩将,被人评头品足……这得多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上不了台面,从小没受到锻炼,没有童子功。起跑线上捷足先登,于是步步领先,学戏不用说,做其他的,与人打交道,有了个好底子。
京剧最早一批进入“非遗”这些年没少抢救。京剧进大学,进课堂,让没听过戏的,现场听上一次。管多大用,扭扭捏捏、慢慢腾腾,大学生们听这一曲就爱上这口,不可能。心慢不下来,戏就听不进去。还是要做慢工,从娃娃抓起。
发表于 2013-7-6 05: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u=3393583954,622799920&fm=23&gp=0.jpg
发表于 2013-7-6 05: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41【马齿菜】
马齿菜的大名叫马齿苋。野菜的一种,烫了之后凉拌了吃,味道不错,还可以做馅,包包子。现在有人工种植的,号称山珍。
在野菜这一种类中,如果不算上蘑菇、木耳,那属马齿菜最为人们熟知。一是模样特殊,柔软多汁的枝干上一对对坠满了长圆形的小叶子,马齿状,因形得名,让人过目不忘.而其他野菜多是绿叶子,叶类菜不对比着看,容易混淆。一混淆,就误采、误吃,吃到毒草坏事。其二马齿菜皮实,龙江大概是没有,北京地面上有的是,公园绿地、胡同庭院里,有土的地方常能见到它的身影。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榆树钱、马齿菜都是好东西,接济过不少的家庭。那时肚子里没油水,清汤寡水,窝头连顿的吃,野菜掺和着口感好不了,但能充饥又有营养。我忘了小时候吃没吃过这东西,那时院子里见到过,但能当菜上桌,数量还太少,到野外去挖,没那本事。但同龄人中确有去挖的。现在不一样了,家养的吃多了,野味就成了上品。连过去的粗粮现在都卖得比大米白面贵。白不呲咧的,嫌没营养,五颜六色的杂粮营养全面。过去的野菜,不断的被商家开发出来,上了城里人的餐桌,还有那药膳,养生的人重尝百草,那野菜有向家常菜过渡的趋势
马齿菜生命力旺盛,年复一年不请自来,园子里向阳处匍匐一地。见到它,我也不拔除,候着长大,长大就成了一盘又一盘的菜。蔬菜类都招虫子,与草类似的韭菜生虫、辛辣埋在地下的生姜长虫,连挥发异味的薄荷也一片片的虫子。萝卜、白菜就不用说了,上月种下的小白菜,虫子吃一半,我吃一半。马齿菜不长虫子,或许是颜色灰暗、枝节圆润光滑,不招虫子?从口感而言,没有理由昆虫们不食用它。
这两年,我每年都吃上好几次,从嫩的时候开始采食,一直吃到长老之前为止,长老的标志是顶上开花。吃法简单,烫过之后,酱油醋凉拌。
去年老赵来我这满载而归,光马齿菜就捎回去一大袋。一周前他再来,拎着塑料袋,转了一圈没能如愿。来早了,月末的雨水下得足够,马齿菜连成了片,周末来看,高的有二十公分,吃不完的吃。今年春寒加春旱,蔬菜的成熟推迟,现在豆角、黄瓜架上果实累累,还是要先捡着蔬菜吃,野菜顿顿的也不是事。
42【昆虫】
彩蝶纷飞对菜园子可不是好景。蛹化蝶、蝶产卵,又是一轮生死循环,其间它们寄生于植物的根部、茎部、叶脉上、果实中。遍体鳞伤是植物的宿命。蝗灾算是达到了极致,蝗虫过后,寸草不留,在纪录片中见识过。至今仍在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在黄泛区、在草原、在牧区。有出动鸡鸭大军参与剿灭,更多是动用飞机喷洒杀虫剂予以扑杀。好在这在个别的年份、局地发生,还没有侵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它们的同族在“人粥”的城市中,残存在公园绿地,零零散散,给儿童带来新奇和有趣。
蚂蚱、“挂了扁”、蟋蟀,菜园子里的定居者,它们有多大的危害,数量少,察觉不出来。昆虫的世界大大小小,日间、夜间活动的,我们没有法布尔的精神,没有能力去探究它们的奥秘。只是直观的感知,菜叶子百孔千疮,看到玉米螟在一口一口的蚕食叶面、遗下绿色的颗粒肥,豆荚上的洞眼,里面有肉虫子卧着。相对于其他生物,畜类、禽类,我们对昆虫要陌生得多。它们体型小,藏的深,这些年在农药的扑杀之下,瓜菜品相都不错,城里人想见到它们,包括残体都难。
昆虫界一定也是相生相克的食物链。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吃食,吃荤的、吃素的,吃和被吃,被其他昆虫,被吃掉、被寄生,寄生也是被吃掉。残杀、吞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眼皮子底下,我们也察觉不出,太过渺小。它们成为的异类的美餐,飞鸟和小兽。春耕时翻土,铁锨会刨出肉滚滚、白花花的“地蛆”它们吃了一秋一冬的花生,人离去,一会儿,会有鸟类匍匐在这片新土上捡食鲜活的生命。春日,麻雀会围着玉米苗跳跃,猜想它是在啄食页面上的红蜘蛛。
见着白色的飞蛾,孩子们见到会依依不舍上前抓捕的那种,我挥挥手让它们离去,至少晚些时候再落下,知道一切都是徒劳。见着麻雀有时在园中追逐飞蛾,忽上忽下,确有克敌制胜的时候。
【治虫】
昆虫的世界比哺乳动物、卵生动物要丰富的多,物种的无限多样性,每年昆虫学家都会有新的发现,在远离人类之处。与人相伴的昆虫也是无限的多。我们需要借助工具才能观察到微观的世界。会不会也有濒危的物种,一定会有,人类的改天换地、沧海桑田,只是它们太过渺小,还没有被人类发现和记录下,就生离死别了。
螳螂捕虫尚未亲眼所见,但蜘蛛张网却经常捕到我。一周后过来,它又在交通要道上摆开八卦,斑斑驳驳颇有斩获。相生相克的食物链,谁都有生长的环境、成长的技巧。
蛛网上沾挂着苍蝇、蚊子、也有蜜蜂。蜜蜂是植物之友,但马蜂也是,蚂蚁也是,苍蝇也是,在花蕊中进进出出的也有它们,都遵循着自己的生命轨迹往前走。
人类好划分阵营,区分敌我友,以一己私利为标准,分成了益虫、害虫。天牛是害虫,蛀空了大树,令庞然大物轰然倒地。地老虎是害虫咬断植物的根系,缺苗断垄,蚜虫密密麻麻附着在嫩芽、果实上,……。万物为我所用,却命丧虫口,岂有此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发明出化学制剂扑杀、转基因品种与之对抗,为了人类无休止的繁衍和越来越大的胃口。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人就用硫磺熏蒸害虫,到上世纪40年代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为主的农药进入了有机合成时代,农药品种极大丰富,广泛使用。美军甚至将它用于战争,飞播落叶剂,以发现森林中的越共。我也曾在烈日当头的稻田中,背着摇柄药桶喷洒“二四滴”或“敌稗乳油”一股清香的味道,人没被熏到,但稻田里的鱼越来越少了。也还记得挎着小筐,在齐腰的玉米地里一垄一垄的行走,白色的粉末塞进旋转生长的新叶中,杀灭玉米螟。这许多年,人类直接、间接的吃下多少农药,致命、致残、引发病变无数。蔬果没有了天然的味道、蔬果成了有害物的载体。
人类有了依赖症。离了农药,人类就要饿肚子。种了几年的葵花,没有农药的沐浴,结果就是颗粒无收,花盘上虫虫家族的昌盛,喧宾夺主,葵花可以观赏一季花,当花养吧。
有机种植,摒弃农药、化肥,太难了,传统菜农已凤毛麟角。
保护好鸟类,保护好蜻蜓、青蛙,以虫治虫,是自然之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在动物园的老树上看到小小的人工卵巢,是寄生蜂之类孵化、放飞的平台,据说效果不错
诱捕方式,灭蝇灯下层层叠叠蛾类的尸首;物理的方式:粘贴板,四处悬挂。我的方法简单,下手去拍、去抓,斩杀无数。呜呼哀哉,罪过了。不知少林寺小子们的菜园子是怎么种的,他们能不杀生?
发表于 2013-7-6 16: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里贝贝 于 2013-7-6 16:58 编辑 , h- L4 H: X  A$ @, L
; _. X& u" }" Y1 G) x2 n
& a! I6 q- [8 _2 Y: Y
          呵呵,昨晚恰逢周末,天气太热了,晚上图凉快,我两口儿还是“躲”进剧场看戏最佳。' Q% `2 L2 j/ ~& u  r5 y/ F6 R  l
# b" P% ?. |4 K6 r/ O9 q7 ]0 ^; S9 d
        第四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不管“七月流火”,还“如火如荼”如期得照常进行。昨晚在隆福寺文化宫上演的剧目是:以色列舞蹈剧—《大嘴*协方差》。

- v% M; H0 E0 B9 _# D0 [) y* M% m
_MG_6926.JPG

, w9 v$ o- N% a1 t
2 a% i: s# l4 u" l
        说句实话,对舞蹈语言一窍不通的我来说,真是“赶鸭子上架”。……任他在台上“秋风扫落叶”,……也令台下的我如“丈二和尚”,……“云里雾里”得真是看得不大明白。

% B, S' [& Y8 q. e! ^. h
$ i  V3 A- O7 P& @$ I4 o: _( [$ t: L
013.JPG
+ J8 N! ^5 c0 p/ x   f" j& p/ f2 p7 \" j. Q! [1 r
# u8 N7 \6 E- a% F4 A0 Z
; j, W' ~7 X4 N- |) _% N. v* o; H5 `

9 b+ N. D, q5 A3 {' q( T1 B) |- x以色列舞剧:《大嘴》" ^( g/ B4 a' K2 \$ R
  创作演出:尼伍·申费德、奥仁·拉奥尔、科仁·乐维
( {- L; r4 o+ y, t
012.JPG

- L$ D4 R$ |" [' Y- y, n) g
  作品介绍:
  三位表演者以以色列民族舞步旋转前进。随后国家基石炸开四射,要求人们团结一致。表演者们陷入困境,一方面他们想要成为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却想要探寻个人的身份所在。“大嘴”探寻了个人与集体和结构的关系,以及想要独立的欲望和周围框架的紧张关系。
! a$ H8 g0 n8 D7 j! z+ X, n2 ?
004.JPG
+ g) B7 M3 ?$ f- v+ k
  创作演出:
  科仁·乐维,自2004年来,科仁·乐维(1972,以色列)的编舞在国际舞台上声名鹊起。他的一系列作品在20多个国家演出过,包括《领土》(2004NL,BNG获奖者)和《恋人一样》(2006NL/BE,与UgoDehaes联合制作).,乐维在前两年的巡回演出中表演的是《大嘴》(2009/IL,与奥仁·拉奥尔及尼伍·申费德联合制作演出)和《恋人一样2》(与Dehaes合作——面向青年观众的新版本,荣获2011年银板球奖)。
& o  f* t  `, I! {( D4 k: Z, v
014.JPG
- g% F  G* L% X
  2012年春,乐维在乌特勒支的a/dWerf艺术节开幕中首演了节目《干货》,该艺术节还在巡演中。《联合》——由12名年轻人、音乐家汤姆·帕金森和阿姆斯特丹的弗拉斯卡迪戏剧委员会合作的音乐舞蹈,于2012年11月在Breakin'walls艺术节首演。
% a0 y" F3 o- P% ]* g$ t
011.JPG

& J% H& U$ r/ o
  乐维在新舞蹈发展学校和阿姆斯特丹表演艺术学院现代舞系任教,教授舞蹈、形体和舞蹈艺术。他同时也在欧洲各个艺术节、培训项目和剧团从事相关工作。
7 l+ @; N$ b: i# R! @$ x6 r
003.JPG
6 A" t# W. U' m2 E
  创作演出:尼伍·申费德、奥仁·拉奥尔,科仁·乐维
5 }7 N" {7 Q; K; _; H# Z
010.JPG
: s) p" S5 z5 F- N% |' V
  原创音乐和音乐剪辑:迪迪·埃雷兹

4 f" ~, B, K, g
005.JPG
' y2 K8 @0 o4 A. G: {
  灯光设计:奈特·科恩

$ I7 b4 @7 {! P
009.JPG

4 ~, O3 ^# i5 S8 V
3 P- l' M. I; M  m  f6 @  D
  联合制作:格罗宁根大剧院

% q( z  ~" V; n5 O. |! T
007.JPG

/ H: |- l9 r) U$ @$ Z! _" ?0 [. G
002.JPG

$ O9 W0 L* G  Y% X) |7 d
9 C6 q$ F7 I9 @$ G+ S) ?7 f! `% M
008.JPG

7 _) N' m- q* l. p, y
发表于 2013-7-7 19: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星期天里逛公园之所见:* ?* d' O4 c6 t. Q6 a$ X& \

- _0 @$ H1 c. R1 m
老戏迷.jpg

# g6 k& X( D9 N
《老戏迷》
发表于 2013-7-8 1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52【牙】
自从30岁那年啃苹果啃出红牙印子,才知道自己的牙龈不好了。人家给介绍了个老牙医,从沈阳退休后来这开业的,诊所在宣外()路西草场小胡同四合院里。进行了洁治,还往牙根部位塞入药棉花条,几次之后,就没再去,我开始认真刷牙,并买了第一管“两面针”牙膏,那时广告极少,这是我受广告之邀的第一次购买行为。而后,我断断续续跟着单位体检后,隔上一年二年在医务室洗次牙。每次都说我的状况不好,直到2000年,我下决心好好的大修理一次。
在魏公村口腔医院,现在前面挂上是北京大学的前缀,挂了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不是不想,是排不起队。给我治疗的是帮“大五”的学生,实习生,由他们操刀,每次洁治两三颗牙齿,完成后老大夫过来检查后再“找吧”两下。我曾跟老大夫说,为什么不一次都做了。他的说法是,做的时间长了医生累,患者也受不了。我说,我受得了。我还是为这满口牙,连续跑了八九趟。
始料不及的是全面治疗的结果是全面的松动。不久之后,一次咬合过程中被粒沙子将一颗后槽牙撼动了,半年后下岗,有了开始,接下来就一个接着一个,连锁反应。其间还来口腔医院,拍了片子,两次做了假牙,左边的、右边的,但好景都不长,牙套挂在旁边的好牙上,结果把人家也拉扯坏了,后来还当间用金属件搭桥,抵在上牙膛。这装牙阶段连续的诊疗和安装都是专家所为。专家同样让人跌去眼镜。
我想起那沈阳老牙医,宣外还是宣内大街东侧的胡同早拆没了。我在西内找到家私人诊所,他们原来到过单位里走穴给大家治牙,每年去个一次两次,往往是牙疼之后去一次,连拔牙带洗牙。后来有了种植牙技术,我被种过牙的介绍到另一家诊所去咨询,人家说得先治愈牙龈炎再种牙,我这二十多年的顽疾怎么能马上治愈。这一拖又是多少年。西外的大夫给我的方案是拔去现有的牙,因为多数都松动了,然后镶满口牙,不痛不痒的要拔我满口的牙,我不干。久病成医,这许多年我也有了对付牙疼的经验,那就是“绿豆疗法”牙不舒服了,或估计快不舒服了,煮锅绿豆,喝上一天,连豆子一并吞下。次日一定消肿平复,屡试不爽。
只要牙不疼,就可以凑合下来,有二年没再去诊所,耗到退休再说了。
153【牙疼不算病】
下半句是:疼起要了命。30年的病,病到最后,大概都不会疼了,也许与几年来的“绿豆疗法”相关。不疼就好过了,就苟安。但牙齿的主要功能发挥的越来越差,只好吃软不吃硬,好几年就半边的四颗牙齿做功。这些年不少的同龄人都“三高”我一高也不高,因祸得福一例。
退休过了半年,一天天凑合,越来越糟糕,下面门牙边的一颗松动的太久,干脆躺下了,上面最边上的一颗摇摇欲坠,我都想给它拽下来,又怕疼。不干事不要紧,老实呆着也行,它们晃晃荡荡的在口中碍事,不时有些小麻烦。
兄弟给我介绍了一家诊所,而且现身说法,春节后他装的牙,去了两个半日,相隔一周,半口牙就焕然一新了。如此快捷,让我耳目一新。原来以为这口牙麻烦大了,想要完全修复还不得跑上十趟八趟,想想都头疼。两次解决问题,半口牙,一口牙那就是四次。电话预约也不用排队。多好的事。至于诊疗效果,号称是一次装好,终身使用,有这好事。我兄弟详细给我叙述了原理。不看广告,看疗效。兄弟说好使多了。这之后的几个月我数次问起愈后效果,还满意,只是有点塞牙的感觉。
我还网上查询了一下这家诊所,除了营业项目、地址,连电话都没留下。
好在离家不远,骑车十分钟就到,离口腔医院不远、距白石桥更近。
看看门脸的橱窗,这家店多种经营,还做美容。橱窗内介绍的业务范围,其一是治疗“牙松动”说明治疗原理,其广告语的关键词为:“七天、两次”“一辈子”。我推门进入。主管迎上,坐下,张嘴,数了数上下各有几颗牙,说能做。半边牙床上保有四颗牙是实施这项技术的底线,哪怕它摇摇晃晃,我的残牙还有点富裕。主管将我带到电脑前,观看治疗案例,我看了几眼。说知道大概的情况,不必看了。我跟她讨论了牙龈与材质的相互关系,牙龈不好能否保证疗效。她排除了我的顾虑。我问今天是否可以做。她说主治大夫不在,要等到周六或周二,为了保证治疗效果,诊所的这个项目都是由主任一人承担。那就预约后天,她与主任一通电话打过,说好后天上午。
154【红口白牙】
周六九点我已半躺在操作台上,主任还要给我洗洗脑,我说,我知道的了,我兄弟在你这做过。“那就不用废话了,咱就开始做”。但实际上她的话还是不少,断断续续,不时的来上一句,比如,你算赶着了,遇上了我,让你七天一口小白牙,一劳永逸。比如,干着干着顺手了,来上一句:老天爷这么惠顾我,让我发现了这种治疗方式,20年还没有一例失败……。这大概是一类大夫的治疗习惯,不完全是自卖自夸,有舒缓患者紧张情绪的作用。
两针麻药下去,先把躺着的那颗牙揪下来,然后是一通洁治,稀里哗啦,有麻药顶着,没有痛的感觉,只是时不时的呼吸不畅,口腔中的水总是要漾到嗓子眼内。我几次举手要求暂停。主任问起我有没有心脏病或高血压,我说没有。她盯了一句“真没有?”“我天天在长河里泡着”她放心了,放手干起来,空气里弥漫着焦糊味,金属切割牙石,水花溅了出来,三位共享。主任后来评价我的表现,说从打麻药开始就表现不好,还不如80多岁的老人踏实。我说我还没上过手术台。
洁治之后,是咬模子,先后咬了好几个。先是做个临时牙套,拿下之后赶快的赶工。然后是正式的牙模,先后做了三个,大嘴马哈的,一张再长,腮关节都酸痛了。40分钟主要的工序完成。拔牙处还在渗血,上下颚施力咬住纱布止血。候着那临时牙套的制作完成。
这一等就是近两个小时,溜达完了再回来躺着。其间做了两次教具。主任忙活完了我,就接待了两拨咨询者,从头开始说起,答疑解惑,然后就带着人来到我跟前参观样本,说我如何如何糟透了。还播放了几十秒的现场录像,刚刚录制的,我伸过头去看,正是自己的呲牙咧嘴状。
12点了,临时牙套做好,套在了残存的那几颗牙上,还使劲摁了摁,生疼。真个一口小白牙。“等下周正式的做好,那就更漂亮了”主任拿过镜子让我观赏,惨白的。我想起小时爱看的那本动物小说《白牙》。
“不行了,你这上面的牙要拔掉”可不,刚才咬牙咬的,边上的那颗斜了下来。我说“下次吧”。“不能等,都斜成这样了”“打麻药啊”“不用”主任接过钳子一把就薅下来。还真不疼,上牙床可没麻药。
记得上次在口腔医院拔牙时还签署了“生死状”反正两面都是条款,归拢了一句话,出事医院免责。想想公立医院是越来越麻烦,而私立的反倒没有这么多啰嗦事。
155【松动牙整体解决方案】
这是我对上述治疗方法的命名。我觉得如果以它作为正式名称比它橱窗里的“松动牙治疗”的说法要好。
有关镶牙、种牙有不同的方法。镶牙我也经历了几次,都是权宜之计,管上一二年,就要出问题,回去返修。最终以假代真,一口真牙,亲牙,自己亲生的牙,不知可不可以这么叫,变成了拼凑起来的几小件,满口的假牙,日常的打理颇有些麻烦。
修牙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老掉牙是大多数人要经历的,可不见有好的解决方案,人的智力实在是有限。在这之前,由于我的牙床不适宜种植牙的方法,我以为就剩下满口假牙的最后选择,每天都要拿下、装上的麻烦。谁想到还有条新路可走,自己的亲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新牙与亲牙合体,一劳永逸,服侍我终身。
在讨论选择何种材质的新牙时,我操持着不大灵便的半张嘴问,能管多久,我打算活过90岁。主任说,管一辈子,三个三十年都没问题。管那么长有何用,浪费工艺、糟蹋材料,物尽其用才对。
我躺在操作台上,听着主任一遍又一遍的向患者答疑解惑。大体听出了这种治疗技术的道理。一是借助至少四颗牙的基础,将中空的假牙套在上面,无牙的部位均做成实牙,一个拱形的结构将它们并联一起,牢固压实在牙床上,粘结点在保留的亲牙上。用这套装置咬合,越咬越紧、越压越实,牙与牙床的结合只能是更紧密,原来的松动牙也纹丝不动了。啃咬硬物没有问题,吃嘛嘛香了。
一项好的治疗方案为什么鲜为人知?公立大医院分科太细,洗牙的专门洗牙、镶牙的专门镶牙,没有整体治疗方案,没人整合其他的工序。私家诊所到是全套服务。但传统的治疗方式还是首选,几辈子都是补牙、拔牙、镶牙。尝试新的方法,还是有风险的。种牙应该是近些年的创新。不少人选择,有效果不错的。但有不适应症,价格也偏贵。贵在何处?工时还是材料。不清楚。
倒是这种“整体方案”的治疗方式上,在工时上有极大的优越性。满打满算两个半天。这对医生和患者是极大的节约。如果真是如大夫所说,无一失败案例和一旦拥有享受终身,这项技术真是造福患者了。值得在大医院推广。
12点钟,我戴着临时小白牙走出了诊所。临出门前,想起了,没给我开点消炎药,回头取药。“不用。少吃药啊。”走上街头,我满怀着憧憬,一周后……。

点评

打个嚏喷都能掉颗牙。  发表于 2016-3-31 10:53
俺因为有牙周炎,在这牙上可没少受罪。最多一次拔了13颗牙。  发表于 2016-3-31 10:53
发表于 2013-7-9 1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 f- V0 j, P* j& `* V
156【小世界】- r" N; |! R/ ^( b. d" _& R
在大都市里,邂逅这事难得发生。一小时内两次不期而遇,实属难得。
- \! m6 K5 m9 O- i东四建设银行公积金结算中心门口,一进一出间见到了小吴,原来单位的同事,打了招呼,半年没见,年轻人还是年轻人,他来这办理公积金贷款事。小吴结束了北漂生活,终于买房了,我问买到哪里。“平房”“东四环?”我知道那个地方,当年遥远得跟“八宝山”一样,伤心之地。“东五环”小吴答我。“够远,多少钱?有地铁吗?”“两万五,地铁得2020年开通”那么遥远……。告辞了,赶紧办正事要紧。8 t' s0 ]- z1 S: g& z
结算中心在二楼,拿号等候。几十口子人,老老少少,还是少的多.年轻的贷款买房,要一来再来。老的来这里,像我这样的,属一次性,头一次来,也是最后一次,将多年的强制性储蓄一次取走。公积金提取手续简便,只要按要求把证件带齐全,递进去之后就等着叫名字。材料递进去的时候是按着顺序号排队,到号时广播通知,电子屏幕上同时显示号码。但材料审完之后,就不再叫号了,而是张三李四的大呼小叫地吆喝当事人去取。
2 o6 F: w9 d0 n6 M! X/ a我在座位上看着手机,支着耳朵,别错过了点名。
- {/ G# T. ^: R" o“戚**”好熟悉的名字。我抬了头看,这不是同学吗,没错。我起身,候着核对完单证转身,往他肩头拍了一巴掌,“还认识吗?”他“噢噢”地紧着握手,疑惑地眨着眼睛。还是那双小眼睛,更小了,一口白牙,两边对称的一对虎牙都在。“谁呀?”我追问。他晃晃脑袋“想不起来了”“有几年不见了”我想提上次的八宝山告别仪式.说出口换成了“四五年前,咱们在万龙洲,几个人一块吃过饭,亚运村那……,英骥、凤启”我提到两个同学的名字。“万龙洲吃饭,不记得了”“姓田”我自报姓名。“噢,想起来了”“我说你是什么记性!”7 r6 @- X+ o7 T& Z
原来老戚刚刚退休,应该是小戚,我半年前就退休了。戚说到这来“销户”也就是我说的“提取”。他原来在龙江某团干过几年,当过连长,同学一场后,到部委任上干了三十年,干到了高级公务员。我说“就你这记性,就该让你退休、腾地儿”我们聊起了同学的近况,最近都见了谁了,……。. |/ g5 z6 c+ R  u
该轮到我了,我与同学告辞,来日方长。
5 G. H% {3 r2 s人真是老了,对面相见不相识,还一再的提示,这才隔了五六年。我突然想起,莫不是我的变化太大,老得面目全非了。
发表于 2013-7-10 06: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44【蛙鸣】
小时候家里有两个铁皮玩具,黄的是雏鸡,上了弦就小鸡哆米;绿的是青蛙,能连跳好几步。早年住胡同还让养鸡,但青蛙少见,离着水边远,很难听到蛙鸣。夏日地面发出的响动主要是蟋蟀,那种土蟋蟀,俗称“灶马子”。偶然到了公园湖边,能见到呱呱叫的蛙类,直到有一年在京郊农村亭子庄下乡劳动,小住一段,才“听取蛙声一片”。村外有处水塘,清水汩汩流淌,周边是片芦苇,那时看过了《芦荡火种》,这算是见到了现实中的芦苇荡,面积没有多大。晚间,在村中小学校的宿营地听远处传来蛙类的大合唱,喧闹;仰头银河跨越,星汉灿烂。少年时代总有那么几个场景,刻印在脑海,回放,让人怀念。
兴凯湖万顷稻田,蛙鸣四野。我在营区的炕上睡去,听到了,在喧嚣中、在睡梦中,像是没有记住。
成年后重又定居城市,只是城里城外的搬来搬去,再没能住进胡同,到是离蛙声越来越近。住在西面时有河,京密引水渠,搬到北面还是河,小月河,清水还是臭水,水边总聚着蛙们。连我住的小区里面也刨了几条沟,泡上自来水,开发商吆喝江南水乡的噱头。年复一年,冬去春来,蛙们繁衍成了气势,尤其雨天的傍晚,鼓噪之声震耳。有邻居抱怨扰民,要驱逐它们。
搬到乡下住,庄子内就有水塘。西墙外就是水沟,雨天才是水沟,养着无数的蚊子,也有许许多多的的蛙,偶尔在菜地里也能见到饭碗大小的癞蛤蟆,通体金黄,不言不语的突然蹦出能吓人一跳。我视它为益兽。金蟾不常常被人供着吗,它总会在这园子里捉些虫子吃。园子还是干渴的时候多,过段时间,一个个又都搬走了,离水塘有不近的距离,不知它们从何而来,又去了哪里。
雨后它们必然现身,在四面八方,角角落落,雨声越大它们叫得越欢。生命的竞争,邀欢取宠能不卖劲。
辛弃疾《西江月》一首: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5【蝉叫】
这个周末草茉莉开了,又听到了蝉叫,吱——,就一个调门的那种。蝉一叫天就开始热,进入“小暑”。但“伏天”还没叫,它发出的是双音节的调门,估计这一类,发育的迟缓,金蝉脱壳后待腹部的响器成熟才可以亮出嗓子,向天下昭示自己的存在。进入伏天还有一周的时间。
蝉鸣是一种遥远的记忆,我童年的记忆中有它,代表暑热的来临,跨栏背心、趿拉板、5分的冰棍。蝉站在高处无休止的歌唱。其中的一种,拖着长音“伏天-伏天-”地叫着,高音大嗓,无休止。它把天气叫的似乎更热了,在那睡不着,又必须躺着的一个个午睡时间,它吵得令人心烦。夜晚,熄灯铃响过,窗外大树上还有它们的紧一声、慢一声的吟唱。夜半清风起,它们歇了、雨水泼下、露水升起它们歇了。
园子西头有排高高的大杨树,站了有几十年。一年四季闹出动静的是上面宅着的喜鹊大家族,叽叽喳喳。偶有打群架的时候,在枝头乱成一团。到了夏日,喧闹换上了蝉,它们是不露面的歌者
不见有孩子去捉蝉。那是一种与夏日相伴的收获喜悦。找来“猴皮筋”用铁勺在炉火上融化,粘稠地缠绕在竹签的顶端,找来长长的竹竿,将竹签绑紧,小童一下就变成了“丈二的和尚”身手不凡。竿子高高地擎在头顶,悄悄地靠近声源地,仰着脑壳,双目聚焦,那时的眼睛要多好有多好,隔着两丈远,寸把长的小虫,与枝干几乎同色,也无法逃过搜寻的目光。都是坏在自己的那张嘴上,不停的叫唤,帮助校正了视力的不足,寻找声音看去、盯住。竹签逼近,蝉陶醉在自己的歌唱中,浑然不觉,察觉时已被粘胶牢牢的缚住,再扑棱也是枉然。那时的说法:逮着的都是雄的,雄的叫唤,雌蝉不叫唤。你看它们分工如此明确,不像人类,男女都能叫唤。不是劳动产生分工吗,蝉们不劳而获,也没迟滞了“分工”。
于人类,蝉是害虫,它坚硬的嘴巴,吸食枝干中的汁液并蛀空枝干,做了坏事后高歌一曲又一曲,好汉做事好汉当。
有孩子捕了,拿给爷爷去喂鸟;有的听说去烤了吃,没亲眼所见。更多的是放在小笼子里面,听它叫唤,买个蝈蝈不还得花一毛钱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06: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老田说牙”——老田早就在网上说过,上小学时没有教咋正确刷牙。我也是受害者之一,岁数越大了越糟糕。在某些职场上,牙可是敏感的物件。下台了,冲着吃东西还得去治治牙。有时,大夫说的天花乱坠,可以一开始治疗,你自己可就说了不算啦。
. L/ b9 M. v: ?& |6 w  J, H
发表于 2013-7-10 17: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里贝贝 于 2013-7-10 17:04 编辑 1 V4 N* ?0 L( B- R, T7 d; H
8 u" i  X9 u* H4 F
帽儿胡同.jpg

  E, z& D" e# b* q( ~( U0 x2 t( r% m
《帽儿胡同》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2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7-11 19:45 编辑 + N+ g8 f' M' T0 w

3 \+ B; j. V3 \% D) v$ |
手机——打小就喜欢带电的。97年,大哥大刚改为数字信号,我就买了第一部手机。后来,三星彩屏刚上市,我买了。北京奥运会,中国第一拨3G手机应景,我不惜换号又买了。
大概一想,至今已换了近20部手机(我这好像是说小话,花大钱)。
这3G是买亏了,一是不能换号,二是若换机只能是换制定型号。第一部是白送的三星,没太长时间,滚球的导航键坏了。去修,告280元,还没件儿。
累不累呀,我又买了诺基亚X5。
可有时掉线,问了一哥们儿(原信产部新闻发言人)告我你那是第一批3G测试号,现在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哇塞!咋整?真是换不起号呀!
有同学号召“微信”,我想,那就再买一部智能手机吧。
指定型号里尽是国产的,我又买了部摩托罗拉。
手触,看别人玩儿的溜,可到我这就太费劲了!而且这大屏手机太费电,一天半就没戏了,我那诺基亚3G能3天左右。总之,忒别扭了。
另外,“微信”我琢磨了多日,发现里边只有很少的“原创”转帖倒是可以,真是不如电脑呀。
现在,我还是用X5,摩托罗拉歇菜了。

! R9 H/ b. @1 B! c2 m: {# `: e
发表于 2013-7-11 07: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157【空调】
我主张空调还是不用、少用为好,尤其是个人居家过日子。
人是最皮实的动物,都繁衍70亿了,冷受得了,白白净净的北极人。热也不在话下,赤道线附近的棕种人、黑种人,白牙一呲也满漂亮,这属于人适应环境的典范。城市再热也比不了撒哈拉沙漠。前两天国内“最热城市排名”,北京与济南并列第18,行一的吐鲁番是40°多,最热的点,它境内的火焰山,热不起躲得起,不毛之地没有常住民,只有自愿受虐的旅游者。
人是能够忍受恶劣环境的,汗腺的发达就是帮助降低自身的体温保安全。
没有空调的日子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六七十年代家里有电扇的都少,都是一把扇子摇着。80年代走在重庆、武汉的街头,天当被子地当床,横躺竖卧满大街的人。后来都搬进了楼,条件好了,空调装上,屋内的热气全让空调排到了街上,集体的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行为,成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越调越热,居民最大宗的能源消耗,带来全球变暖,全市变暖是一定的。有些发明制造未必就对人自身有利。
“凡不用则废”空调带来空调病。尤其对孩子们,如果从小就被恒温了,自我调节系统的发育就会不完善、不灵敏。过去就反对“温室里的花朵”现在很多家长和教育部门都在积极培育。问题是人不能总被恒温着,总要走到街头,玩耍在自然山水中,发育不全者、没有耐热性的就受罪了。其结果是,下一代的体质大为下降,与摄入营养大增的指标背道而驰,这有教育部门长期跟踪学生体质的记录为佐证。另一个佐证是,学生的体育达标数值在不断被调低。
上海中小学校不安装空调设施是个好事,是很好的师范效应,家长在家也应配合,给孩子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我在北京这些年,极少开空调。在家是开窗,在温度低的时段,晚间开窗睡觉。在单位上午开窗、敞着门,为的是空气流通。后来迁入了密闭的办公室,窗户打不开,只好全天候开着门。为这,去年夏天在单位被评为“低碳之星”获奖一枚高容量U盘。
过起了退休老头的生活更有条件低碳了。自己可以做主了,热天可以不出去,或者出去到凉快地玩去,河里去泡一个小时,啥暑都消了。“心静自然凉”没着急的事就不会上火。这些年我都没觉得有多热,当然总有那么几个闷热的晚上得摇扇子。这不也挺好。

点评

呵呵,我也同意慎用,我家在94年花6,600买的三菱机,快20年了,每年夏天也最多用一个星期左右,我坐车出门,看戏……,都躲着空调,……,因为用得少,原来89年花3000,买的窗机直到现在也还工作正常且没修过。  发表于 2013-7-12 08:52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13-7-11 10:49
发表于 2013-7-12 05: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005.JPG
发表于 2013-7-12 05: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03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31 06:25 , Processed in 1.24580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