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o2 K8 e$ z
《学雷锋》
, }9 d) P V4 c; [, u学雷锋50年了。50是个整数点,人要是在这个点上,年过半百,会思前想后,或要感慨一番,国家在这个点上那是要大庆。 ' w7 M; Z$ o& b
学雷锋是个事件,是个运动过程,50年了,如今他已不那么轰轰烈烈,但远未偃旗息鼓。农业时代的楷模,这个时代在过去,但这个时代和叠加上来的工业、将来的后工业时代在传承变异中,从事的业态、操持的家伙在变化,不变的是他的主体,主体人还在呢,因此有理由说雷锋精神依然会情深意长下去。
: U# k: d1 \; S% b! ~3 d我辈多不知三国时期的孔融对当时社会有多少助益,但知道他“让梨”的精神,因此是个好人,好人他被曹操杀了,曹丞相就多了一块污点,孔融美名传了快两千年了,一代代还在传诵,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要靠故事深入人心,口口相传。“让梨”是这样,《雷锋的故事》也是这样。 ! e5 R+ c& z y, c& t% ?! W! Q4 ^
【学习雷锋好榜样】
8 C( C1 r# ^( S+ Z; w$ I这是歌一曲。还有好几曲。系列的雷锋歌曲总有个十首八首的。曲曲我们都会唱。这首传唱的比较早,记得还是三年级时,在子弟小学的音乐教室,一进校门不远的东侧小平房内,伴着风琴学唱的。是首合唱歌曲,进行曲速度,小孩子唱起来更显朝气蓬勃,唱得兴致勃勃,但其实并没怎么过脑子。不久《雷锋》电影出来了,这时雷锋才深入心灵,他是个不断做好事的好人,小孩容易感动、善于模仿,向小学生施加的任何影响都会事半功倍。孩子们最朴素的学习就是做好事,希望捡到钱包实现拾金不昧;希望遇到孤寡老人,扶起穿行马路;想捐钱给灾区人民,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向善的观念因雷锋的故事而滋生、培养。 0 w5 j8 J5 h; v" p& h8 d
宣传造势是毛的强项,20多岁他就出任国共两党合作时的宣传部长。三十多年后他大笔一挥“向雷锋同志学习”,后面跟了一串,刘、周、朱、邓、林……纷纷题字,印在报上、书上,当时大家还在比较着众人的书法,口中啧啧:看毛主席的字多帅!今天再看,何止是帅,还有大气、霸气!无人能与毛体争锋,光那字体上就大了好几号。
% G7 h& N _0 D7 U- n# J毛的动员仅七个大字,宣传口闻风而动,众媒体各显神通,多少曲、多少剧、多少学雷锋的先进,文革前最后一次大规模造势运动。现在五六十岁的这拨人大概听进去的最多,落实得是不是也是最多。 - U1 e( y- E' E+ K9 V3 e+ M3 ^
新中国过了一个甲子,树立了多少英雄、模范,有多少还在人们的视线中,他们多是行业性的、时代性的,或存于历史,不在人们的心头,这一代、下一代。唯有雷锋还被人们常常记起,怀念、效法。 % X6 n, C( ]+ G1 Z7 ]8 f- F# F+ d- Y) g. S
【雷锋日记】 7 q! s9 `! S6 z/ n, s
读过《雷锋日记》那本淡黄色封面的小册子,可能不是全本的,而是选编,选出那些称得上革命的、先进的事迹和闪光的语言,可为“座右铭”的。那时我们年少、脑子好使,又没有很多的课文要背,理解力、记忆力就使这了,有些的段落至今记忆犹新。
, `: `! v) P+ w后人有质疑雷锋是为发表而写作。这应该由研究者去说明。雷锋在去世前就是部队的先进典型,就是通讯员跟踪报道的对象,包括摆拍的相片。所谓虚实是相对的,报道先进可不就是“捡好的说”人无完人是题中应有之义,说他的先进就一定就搭配他的不足、缺点,以求“真实”没有这个必要。从另一方面看,通讯员、记者的生花妙笔,是不是在归纳整理事迹时有所“拔高”塑造成了高大全,估计也在所难免,好在是盖棺论定之说,不会未来生变。
' n, [6 [, l. v6 z! U0 y至于那本日记,因为有物证可查,我的判断是,日记反映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是心路的记录,不应质疑。他是真心颂扬社会主义和人民领袖,真心为社会全力添砖加瓦。一个曾经孤苦的受压迫者,挣扎在底层,1949之后他得以上学、当工人、参军,他是新社会的受益者,当家作主、翻身道情是必然的,好恶来源于利益相关者,放歌《社会主义好》的是工农一代人、两代人,国民的大多数。 & L3 f* J1 c) H7 l
【毫不利己……】 , m/ }/ o8 g7 j. L% j
《毛选》一卷开篇首句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的好战士的日记里有这样一个段落,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来比喻人际关系,对敌我友的处理,有了形象的拿捏,比如这最后一句是“……,对待敌人要像寒冬一样残酷无情。”这个首要问题的处理方案也春风化雨般的让孩子们接受了,所谓“爱憎分明斗志强”至于谁是敌、谁是友,何时是敌、何时是友,这问题就深了。能想象出远处的美帝、近处的苏修,还有隔着台湾海峡的……。 ' R, Y8 `7 d8 L! t6 ~ p, v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是闪光的语录。如果咬文嚼字,会觉得这话说得绝对了,实际上不存在这种人,自己都不利己,就没法活了。国语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也带着夸张,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类似语汇,各位都是张嘴就来,习以为常。考虑到这个特点,“毫不利己……”无非表达了与人为善、舍己为人的心态和行动,这类人现实中还是不鲜见的。比如今年“感动中国”的特别奖给了白芳礼老人,他六年前93岁高龄时谢世,他日复一日蹬三轮用汗水赚来的35万元陆续捐给贫困生上学,300多孩子受益,耄耋老人在捐最后一笔钱时说:“这是我捐的最后一笔钱,以后可能再也捐不了了。” 清贫一生,扶弱济贫、积德高寿,可算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8 R, ~0 z7 L) N/ l# G. z' S9 A语汇上的毛病还是会引起歧义,来自正反两方面的延展、拉伸。反向的力量会存疑、抵制。正向的理解和实施的绝对化也让人无语、 , d# j5 X4 N! |! B: g
有那么几位毫不利己的慈善人,如南面的丛飞,捐出了巨款、献出了爱心,结果无以为继,最后自己患病都无法筹措医疗费用。另一位是东面青岛的汉子,也是毫不利己,捐款数百万,可至今与老婆孩儿住在集装箱内,受冻、受苦。这都太过了。 9 l4 C. R! m* }! }+ N5 ~% n- J
【春风化雨】
9 ^+ w: @4 L% k# c" J好榜样的影响力犹存。除了文革期间对雷锋精神还有过说三道四,好像是“驯服工具”之类的说法,而后就是不温不火,逢3月5日就提上一提。社会上有“:雷锋叔叔不在了”的怀旧心声。直到近些年,生出个“以德治国”一说之后,雷锋精神提的多了。前天见到媒体照片“薄书记与历任雷锋班班长们欢聚”班长已连绵了十几任。前几年的学雷锋典型辽宁鞍山的郭明义,在早新闻里划拉着“苹果机”在玩微博,在以新工具弘扬雷锋精神。再往前十多年,有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不错,乔安山这个人物曾是雷锋的战友,他的行动令人感动,连那个演员刘佩琦也沾了雷锋的光,由此成了当红明星。 ) W. l8 w0 Q6 \: L3 r; O
我手头有本绿皮的《范世光日记》作者是我兴凯湖的下乡同事,说同事是在一个营区住着,曾经谋面但不认识。他这本日记写于1968—1971之间,记录了上山下乡的战斗历程,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斗私批修思想改造,歌功颂德也发展到了“三忠于四无限”的阶段……。从字里行间能看到了雷锋日记的影子。 0 B9 u( b- N w. C' C
不知老范在战天斗地之后的昏暗灯下写下这许多闪光的文字的初衷是否为了发表?但这些比《雷锋日记》还多的文字最终成了铅印的白纸黑字——有香港的一家出版社发现了出版价值,付梓开印。于是我也有了一本,视为上品,立此存照,我们的当初。 & J( m& W0 }& ~; r. Q- H n8 g. _3 Y
过来人熟悉和理解这些文字,如果能搜寻到同龄人的一批日记,相信有一半人书写的内容与范文大同小异。时势使然,造就了你我他。雷锋精神、《雷锋日记》就是范文。
5 m) w0 `' S* V1 q/ O5 k! C8 \7 C50年的岁月淘洗,不管当初赋予这个“好榜样”多少的内涵,现如今在我想来,学雷锋就是与人为善、做好事 。前者是观念、后者是行动,知行合一。古人的“知”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道德之知,“行”也是道德的践行。唯有这些才是普世的、长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