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的《老干部之家》杂志上,看到了一首“辘轳是”,自已觉得有点意思,现介绍给大家。 5 `3 I' z: I! E! A' G
8 Z2 S6 H; x! F6 W
一 ! H' [# H+ m' A1 W) @
卷 痕
% B' Z5 N9 U! \7 Q 半 秋 e* D0 n* t1 {( |( o9 N
帘 月 7 H) x w j y7 ^8 O
楼 曲 * y+ f; g' E3 F5 A f3 u
画 如 8 S+ J4 ^* ^! P' d% p* L' p! k p
上 钩
) @. M% H. D( N% J: _7 ^# A
2 F7 A+ C' {# Q1 w: A 各位,你能从中读出几首诗呢?杂志上介绍了几种,先发给大家欣赏。 - I4 V9 h6 y2 _1 p" \
一·读三言:秋月曲,曲如钩,上画楼,帘半卷,一痕秋。 # ?$ P. e3 E+ o6 |& W
二·读四言:月曲如钩,钩上画楼,楼帘半卷,卷一痕秋。
7 r' y# Q* A/ L 三·读五言:秋月曲如钩,如钩上画楼。画楼帘半卷,半卷一痕秋。 ; [/ _7 [, Q1 H9 c. r
四·读七言:一痕秋月曲如钩,月曲如钩上画楼。钩上画楼帘半卷,楼帘半卷一痕秋。
# s+ K" B# {* Q8 y 五·反读: 秋痕一卷半帘楼,卷半帘楼画上钩。楼画上钩如曲月,画上钩如曲月秋。
' \/ F( w% s0 |; D5 I4 `7 p' N4 \ 六·读十六字令:秋,月曲如钩上画楼。帘半卷,半卷一痕秋。 $ t, H8 i4 t& q e5 l q8 q# j2 X3 I
以上基本上是杂志上的答案,我略有调整。请大家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读法。 |